0

咱们的第一书记观后感(汇编20篇)

浏览

1795

作文

29

篇1: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一下子定格在那里,世界万物戛然而止,只有那铁路桥上过往的汽车还在孤单地鸣叫。谁也不会忘记曾在小岗村留任六年的第一书记,因为他把炙热的青春无私地燃烧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只有心系百姓,甘于基层的人才会这样不遗余力地奉献。

同样身为国家公务人员,我敬佩他依然选择基层的勇气。省厅对我们而言是圣神的殿堂,因为他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对个人成就的一种肯定。可是沈浩却放弃了这个光环,作为人生价值的实现,他选择了更加锻炼人的凤阳小岗,一个曾经“一夜跨过温饱线,一辈子走不进小康路”的村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意味着多大的挑战,可是沈浩知道:人的一生不能不能仅靠虚无的光环闪耀,我们真正要做的是真才实干,真正能为百姓办事,办好事。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同样身为人民公仆,我敬佩他面对群众质疑时的淡定。省厅干部下基层,连字都不认识的老农都知道:这是镀金来的,混个两三年肯定又被提拔到哪里去了。就在上任的第一天开全村介绍会的时候,沈浩面对着质疑的目光、嬉笑的提问都给予了明确的答复,坚定而有力。之所以能如此淡定的应对,是因为他愿意将心放在这里,是因为他之前做了很多的预习功课,是因为他知道今天的第一课将是拉近他与小岗村距离的基石。

同样工作在基层,我折服于他面对不良势力的魄力。面对活跃分子的挑衅,他面不改色、默默忍受,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气魄。作为一个村的第一书记,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牵系着整个村,所以关键时刻他能克制住自己。面对恶意阻挠,他能急中生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不惧怕,因为他心中有正义。

沈浩走了,他感动的不仅是小岗村,更是中国的每一位!

他用实际行动向小岗村证实了:我并非来镀金的。因为那闪闪的红手印可以证明每一位小岗人的心声。从不惧怕于人们的闲言闲语,从不忍心伤害任何一位村民,为了百姓的事、小岗的事,他可以赴蹈汤火。他的日记记载着从来小岗起的每一天的心得:“为民办事”从不是一句口号!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他说他愧对于自己的女儿,自从去了小岗之后,他没有更多的精力来辅导女儿的功课;他说他愧对于自己的母亲,自从去了小岗之后,他去看望老母的次数越来越少,也因此妻子怨声载道;以至于她得知小岗村让他再留任三年时说出了:还让不让人活了!再到除夕夜全小岗人留沈浩一起吃年夜饭时,她的心一下子融化了,此刻她们和他们的心连在一起。

时间再也回不到过去,可是沿着沈浩的步伐,我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沈浩”出现在基层,活跃在一线!死者已矣,活着长存,让我们端正姿态,已更加饱满的热情融入到基层建设的大队伍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市农业局派驻我县龙门镇塘田村第一书记陈献萍开始在广西卫视大型公益扶贫节目《第一书记》展风采。这是我县第一书记第一次上广西卫视《第一书记》,作为同样身份的我,能第一时间现场目睹陈献萍书记的先进事迹,能不激动吗?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

当晚,陈献萍书记带去了她“养殖大草鱼、塘田村改造”等扶贫项目计划,帮扶、延续了蔡紫阳、蔡子营同学等贫困孩子的读书梦。第一书记的产业扶贫行动和贫困孩子们的坚强好学品质,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全家老少,爱心企业家、热心公益事业人士通过捐赠、鱼苗扶持、项目资助等形式,对塘田村进行捐赠和帮助。

电视画面上,陈献萍书记“身怀六甲仍驻村”、“‘风水先生’养大鱼”、“我的儿子叫‘基层’”等实际举动和驻村的点点滴滴,表明第一书记是真心为贫困村办实事、谋发展、留下足迹的,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陈献萍书记一心为民的爱村情怀,赢得了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小学生们的爱护和好评。她在为我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赢得了荣誉的同时,也为我县顺利完成“十二五”扶贫攻坚发展规划弘扬了正能量。

通过学习陈献萍书记的先进事迹,对比驻村一年多来所做工作,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马朗村的第一书记,还远远不够。日后仍然得结合马朗村的村情村貌,充分利用、整合好扶贫、水利、发改、教育、农机等部门力量,在上半年已种植200亩软枝油茶、270亩超级水稻、建设马朗村儿童家园等基础上,加快马朗新村排水沟、旧供销社至二级公路路口、福全村文化楼、灯草村环村道路规划、灯草村三面光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而坚定全村3320名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很早就听说过了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我听说电影《第一书记》上映时,早早地就赶到影院观后这部触动每一个心灵的片子。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是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 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这是一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党支部书记《筑梦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在这个“圆梦”的征程上,我们要不断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惧风险,不畏干扰,走好路,走对路,走正路。以坚定的信念朝着“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个伟大梦想鼎力前进。

祖国富强是我们的梦想,人民幸福是我们的向往。让我们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民族复兴的希望。对广大群众来说,实现宏大的“中国梦”的过程,自然是实现具体实在的“就业梦”“上学梦”“安居梦”的过程;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实现“中国梦”,必须把人民的期待转化为一项项具体措施,落实到一件件好事实事。“中国梦”是你我的梦,种种色彩丰富的梦想汇聚成梦想拼图。

“梦想是指引人类前进的灯塔”,“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少年英雄霍去病的梦想;“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少年毛泽东的梦想。每个人都要有或大或小的梦想,这样才能使一生过得有意义,这些很小的梦想交织在一起,也就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梦想。这些小小的梦想勾勒出“中国梦”的生动轮廓,融合成“中国梦”的共同底色。

有梦想的人就会有希望,有梦想的国家必将强大!

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为了实现名族的伟大梦想,党领导人民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慷慨壮歌,终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复兴之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作为国家新一代的生力军,圆梦之旅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把每个人的小梦想转化成现实,才能离“中国梦”更进一步,“中国号”巨轮才能扬帆远航,成功到达梦想的彼岸。

国家之梦,反应国民之梦;个人之梦,融为民族之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如果说个人的梦是小梦,那么中国梦就是个大梦,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一脉相承,无数的小梦就构成了大梦。对于曾教授这一观点,我甚是赞同,台下的同学也拍手称好。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是有自己的小梦,这并不与我们的“中国梦”背道而驰。相反,只有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可以圆小梦;圆了小梦,我们的“中国梦”亦是指日可待。曾教授也讲到,作为学生,当务之急就是努力学习,做个全面发展且适应新时代的四有新人,一步一步实现“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第一书记筑梦行观后感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为让全乡干部深入了解驻村工作,充分调动大家推进驻村工作的热情。白垛乡组织全体干部观看学习了教育节目《第一书记筑梦行》。

本期的《第一书记筑梦行》视频直播,通过呈现三位第一书记驻村典型事迹及三位留守儿童的生活点滴,向大家很好的诠释了第一书记们为打好脱贫攻坚仗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黄平县新州镇蒙加村第一书记杨世勇多思奇想,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水资源,带领百姓酿制特色酒、醇香酒的方式助力脱贫;剑河县太拥镇九仪村第一书记姜通叁把硬件设施作为发展的后盾,硬化通村公路,修建人畜饮水池,修缮村活动室,改善全村基础设施,大力倡导百姓种植钩藤,促进产业脱贫;麻江县贤昌镇高枧村第一书记施雪刚年轻有为,充分利用其学校的优势资源,在村里发展菊花园项目,通过发展旅游的方式促进全村脱贫。而三个留守儿童的事迹,展现留守儿童们生活条件的恶劣,呼吁大家小手牵大手关爱留守儿童。

本期的视频直播朴实而又感人,观看的视频的干部们都深深为之所感动,纷纷表示将更好的支持各村驻村干部推进各项驻村工作,指导和帮助留守儿童们开心学习、快乐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噙着眼泪观看广西卫视《第一书记》节目入迷之时,儿子突然说出了这句让我和爱人感动一阵子的真心话。

罗云作为钦南区黄屋屯镇贫困村屯利村的“第一书记”,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结合屯利村的实际,经过市场调研和不懈努力,终于摸索找到了牛大力、油茶种植这两个“致富宝”,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使用传统手艺压榨茶油,亩产值达4-5万元,拓宽了屯利村民的脱贫致富之路。由于罗云“真扶贫、扶真贫”扶到了点子上,引起了钦南区扶贫办的重视和支持,明确表态优先把屯利村的油茶种植列入明年扶贫开发项目。

罗云书记是我市“第一书记”的成功典范。在帮助贫困村找到致富路子的同时,他还悉心为曾丽敏、张枝红等弱势群体排忧解难,通过媒体的力量,引起了社会爱心人士对困难人员的关注和扶持,“众人拾柴暖”得到了较好体现。罗云向困难群众播洒了“第一书记”真心为民的真诚情怀,传递了“第一书记”正能量。

“我要保护好棚子,保护好奶奶。”在专注观看“祖孙俩俭吃俭用,破布棚难挡台风”章节之时,当14岁的曾丽敏说出这句让人心酸的话时,我和现场观众一样为之动容。是啊,困难群众生计艰难、“户外做饭”、“破布棚难挡台风”度日如年,太需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了。

笔者有幸担任乐民镇贫困村马朗村“第一书记”,要从罗云书记身上吸取成长的营养,无愧于“第一书记”的称呼和荣誉,牢记“第一书记”抓稳定、抓党建、抓文明、抓服务、抓清洁乡村等“五抓”的光荣职责,继续抓好马朗村甘蔗、油茶、穿心莲种植、淡水鱼养殖等扶贫产业的申报和验收,组织指导好群众搞好“清洁乡村”活动,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用卓越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努力为建设“美丽钦州·生态乡村”奉献“第一书记”的微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在看完电影后,我被沈浩同志的事迹深深感动,同时也发现这部影片与以往主旋律电影有很大的不同,不刻意的去煽情,真实的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通过导演与演员专业的表演,沈浩同志的真实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随和,也更有感染力。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

当安徽省财政厅党组决定委派沈浩去小岗村任支部书记的时候,当工作条件的极大反差使他无法顾及家庭的时候,他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毅然前往,他知道这次去小岗村责任重大,他知道:当时“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跨不进富裕门”的小岗村,换了几任领导,村民仍不富裕,发展压力仍然很大。但是,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小岗村。沈浩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心声:“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但人的生命也十分脆弱。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那么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活得有价值。就拿自己到小岗村来说吧,虽然吃苦、受累,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使自己得到锻炼,这是花钱也难以实现的。”这些豪言壮语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应该要象沈浩一样,以党的事业为重,无怨无悔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要象他那样不辞辛苦、埋头苦干,有任劳任怨的勇气和气魄。只有不怕艰苦、任劳任怨,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真正用到所在的工作岗位上,才会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找到一个共产党人的归属感,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

人们在整理沈浩的遗物时,发现他床下有七双已半旧的鞋,鞋底全部沾满了泥土——那是村民责任田里的泥土,那是全村108户村民院子里的泥土,那是即将竣工投产的1000亩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园的泥土,那是刚刚动工的小岗敬老院的泥土,那是五保户们庭院里的泥土……

为了解民情,沈浩初到小岗村一个多月时间就对全村108户跑了两遍,男女老少他没有不认识的。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 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爱什么。

了解了民情民意,更重要的是要多做顺民心的事,让群众得实惠,沈浩就是这样干的。他在小岗村6年里,始终坚持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地奋斗。在他的带领下,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村民们的农家乐旅游服务启动了,小岗钢构厂等企业开始生产了,漂亮宽敞的村民小楼盖起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沈浩的点点滴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一个公务人员,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1823 字

+ 加入清单

当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刹,内心涌出一股无法言表的感动,深深的被沈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个党员的优秀品质所折服!沈浩,一个无限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基层干部,一个视村民为亲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支部书记,一个为改变乡村面貌呕心沥血英年早逝的普通党员。他是中国共产党七千多万党员的杰出代表。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与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重新凝聚了108户村民的心,改变了流传多年的俗语,他修建一座崭新的大包干纪念馆,举办一场隆重特殊的葬礼,他先修路,再盖房,后架桥,事事关注百姓,件件贴近民心。一个平凡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在他身上既有传统的牺牲奉献精神,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性。他离我们是那样的近,因为他如我们每个人一样的平凡,他却又离我们那么的远,因为他做到了普通人无法做到的坚守和奉献。

他——沈浩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执着!作为安徽省财政厅的一名官员,他本可以隔岸观火,以一个过客的身份去观看小岗村贫穷与落后,但是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了去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行了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岁月的年轮总是在不经意中碾过,很快沈浩的任期结束了,而命运又一次的将他推向了人生的岔口!用心做事先要用心选择,人生的道路本来就不平坦,自古人生多歧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本来就很难,选择后能够坚定地走下去就更难!他本可以在任期结束后选择回到省财政厅,将原本偏离的人生轨道重新修正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轨迹!但是,当面对86个红手印的诚挚挽留时,他给出了最铿锵的回答:他选择了留下。从此他不再是一个过客,他将他的生命与小岗村融合在一起,他不在徘徊,他把汗水和真情留在了小岗村他用六年的时光,兢兢业业,传承着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

他——沈浩演绎了为民服务的感动。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他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扑下身子和小岗村民一道吃苦,把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奋斗的动力,用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无愧天地和百姓的奋斗,给我们心中不曾离去的奋斗史诗中,增添了“第一书记”崇高的形象。他替民请命,为民上诉,他思民之所想,急民之所困,举手投足间演绎了为民办实事的平凡的感动。

他——沈浩谱写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他上有九旬老母,又有爱妻幼女,他本可以享受着平凡人应该拥有的平凡的感动与温馨,但是他为了人民,为了小岗村的村民,他舍弃小家,选择大家,摒弃小我,演绎大我。他离家六载,不曾享受到回家过年的温馨,他选择了与村民一起享受着那份与民同乐的快乐。当大年三十村民轮流用手机给他妻子发祝福短信的时候,我想沈浩他是幸福的,虽然他不曾拥有来自小家的那份平凡的温馨,但他却收获了来自大家的那份不平凡的感动!沈浩是骄傲的,无悔的,他洒下的是汗水,而收获的是来自为人民服务的无限光辉!

沈浩同志始终秉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和信念,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全体村民的理解和拥护。普通的人物,平凡的故事,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没有惊天壮举,没有枪林弹雨,有的只是来自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感动。

四十六载弹指一瞬间,虽然沈浩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他留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无尽的。我们应该沿着沈浩的事迹追寻对人生的叩问,对生命价值观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以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深刻的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我们应该正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追名逐利,不以钱权最为人生的目标,而应该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把追求人民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我们的最高行为准侧。

然而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变数和人心浮躁的时代,紫陌红尘中充斥着名与利得气息,诱惑无处不在。很多人向往的是一种以物质财富为目标的人生,尤其是许多本应该秉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党员,却在利益的驱动下走向了不归路,让人痛心疾首。因此我们更应该强化对每个人,尤其是党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修正与引导,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号召每个人,尤其是党员学习沈浩的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体会沈浩展现给我们的另外一种简单的、纯粹的人生,以及这种人生可以有的高度和境界

鲁迅在《中国的脊梁》一文中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沈浩就是这样的人,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心系民众,为民请命,用我们平凡的人生撑起中国不平凡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连日来,一部电影感动了中国,这部电影就是《第一书记》,它真实的再现了一位村党委书记的感人故事,这位感动中国的村党委书记的原型就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为小岗村发展鞠躬尽瘁的选派干部沈浩。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想很多,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一个“情”字,这就是沈浩同志与小岗村普通百姓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感情!沈浩同志用生命诠释了党的干部和人民群众心相印、情相依的血肉关系,我不禁扪心自问:怎么才能成为让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让群众离不开,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来自一个“情”字,这样一份至真至纯之“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心贴心、同甘苦、共奋斗,才会油然而生。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正是千千万万党的干部保持和发扬了这样的好作风,我们党才深得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使党的各项事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沈浩在小岗村,每天都和群众朝夕相处,他一直不愿给自己的住地装铁门,怕的就是一道铁门会拉开自己和群众的距离。我看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采取多种举措敞开挡在干群之间的那道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要向沈浩学习,和群众零距离,带着真感情去倾听群众心声,体察群众冷暖,向群众掏出暖心窝的话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群众感到可亲可敬、值得托付。

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情到,才能赢得群众的真情。老百姓最重感情,作为干部千万不能伤害这份感情。但在现实中却有那么一些干部,他们自认为高群众一等,即便偶尔走到群众中去,也是居高临下,根本没耐心去了解群众想要什么,只会摆足势子作指示,把深入群众纯粹变成一种形式。这种矫情的“深入”,只会让群众失望甚至心寒。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用真诚、热情、耐心来与群众沟通,了解他们的疾苦、需要和愿望,帮助他们办实事,努力做他们的知心人。

民心是杆秤。感受一下小岗人送别沈浩时那悲恸欲绝的情景,就不难悟出,什么干部是群众巴不得他早早离开的,什么干部又是群众舍不得他走的。让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干部,是像焦裕禄、孔繁森、沈浩那样,把群众当成至爱亲人,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为群众谋福祉的事业上,他们是群众的主心骨,他们为群众的利益日夜操劳,人民群众怎舍得他们离开?正可谓情到深处难相离。好的干部要经得起群众的考验,真正为了人民能做实事的干部永远能得到人民的爱戴。我要以沈浩精神为动力,像沈浩同志那样走进群众的心里、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早在去年的学习活动中,沈浩的名字和他的优秀事迹已经耳熟能详,所以9月28日,当我踏进电影院的时候,对《第一书记》这部电影本没有太多期待,然而两个小时后我却被深深地打动了。

且不论电影的拍摄手法、配乐布景,也不论片中星光熠熠,我觉得影片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朴实。

沈浩下乡前,面对身边友人的建议、领导的提醒、妻子的埋怨还有在省级机关碌碌无为多年的中年公务员的自我价值困惑,他勇敢地进行了一次生命的选择。杯中酒尽,五味杂陈,是对自我的挑战,更有壮士去兮的气概。

然而有志者事不成,苦心人天也负每时每刻在生活中真实上演着,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还挨了打,工作依然举步维艰。恰此时,苦熬多年的好友被提拔了。有不甘,有无奈,有遗憾,但面对妻子的发难,沈浩却选择了坚守。

修路、筑桥、盖卫生院、回收公有资产、重建大包干纪念馆、引进国际企业……沈浩踏踏实实地做着,像雷锋说过的“钉子”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他用自己的努力、真诚和实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打开了小岗进一步发展的新窗口,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最初的承诺。

沈浩不是没有私心,他心疼自己的老娘、妻子、女儿,他期望能在下乡的任期内有所作为,为未来的事业打开一个新局面,共产党员不是钢筋铁打,他们也有儿女情长和理想抱负。因此,换一位下乡的干部能守得住吗?换一位下乡干部,群众们会去挽留吗?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大爱,这是群众对共产党员最高的信赖和期待。

忽想起了入党时的誓词“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因为拥有了这个伟大的理想,一辈辈的共产党员在充满艰险的事业征程中披荆斩棘;因为拥有了这个坚定的理想,一代代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人生中谱写了不平凡的旋律;因为拥有了这个崇高的理想,前赴后继的共产党员在不起眼的岗位上铸就了辉煌。这就是理想的力量!

沈浩离开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还在,在机关、在工厂、在企业,也在学校。我们的学校并非名牌,生源也很普通,身为教师共产党员我们能不能怀揣理想,执着追寻呢?我在思考,相信很多人也在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习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32年前,18位农民的冒死之举,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这“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的盛名传遍祖国大地。而之前对沈浩同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报刊新闻的宣传上,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沈浩同志作为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的模范典型,他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沈浩精神广为传颂。

这次以影片的方式将沈浩同志的事迹在自己眼前重新演绎,真是触动心灵,当影片中一幅幅细腻而生动的画面呈现在面前时,仿佛把我带到小岗村干部群众与沈浩书记朝夕相处的岁月和场景。修路、建大包干纪念馆、帮助贫困户渡过难关、大年三十在村民家里过年、按手印挽留沈浩书记……银幕上活生生的沈浩形象,让我热泪盈眶。影片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不仅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形象,同时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一面镜子。

沈浩同志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在小岗村任职6年来,他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舍小家、顾大家,尽职尽责,辛勤耕耘,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充分彰显了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大爱。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沈浩同志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令人敬仰。他始终与小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以模范行动践行了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生命代价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真谛所在。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视群众为亲人,把自己当公仆,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作为一名为大学生村官,工作两年来,经历的一次次挫折和困难,使我从起初的“满腔热情、豪言壮语”转变到现在的“面对现实、脚踏实地”上来。因为真心付出,所以收获丰硕,自己一些不起眼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和群众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但和沈浩书记相比,我自知差距太大,通过学习沈浩书记的先进事迹,更加坚定了自己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记得有句话,“诚信为民,民必理解;真心为民,民必拥护”。我坚信,只要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就是向前迈出了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第一书记筑梦行观后感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为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6月9日下午,我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行政楼九楼会议室,集中收看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节目《第一书记筑梦行(第二期)》。

节目讲述了雷山县南猛村第一书记刘为、台江县长滩村第一书记杨亚群、黎平县蒲洞村第一书记文才刚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俯下身子、沉下心思、挑起担子、找出路子,倾心竭力帮扶群众,一心一意扶贫攻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等一系列典型事迹。他们不仅致力农村产业发展,拓宽经济收入来源,还十分关心贫困家庭和留守儿童。通过该节目,搭建起“面对面、一帮一”社会爱心捐助平台,邀请到一些地方企业、单位、爱心人士来到现场,共同参与这场全民“脱贫之战”。看到大家纷纷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伸出援助之手,用一己之力呵护着一个个微小的梦想和脆弱的家庭,深深感染和打动着在场所有的党员干部。

校党委书记张恩莲在看完节目后感慨万分。她说,节目很让人感动。“第一书记”,作为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给农村带去的不仅是懂政策、有文化、肯实干的年轻人,更是思路多、方法多、经验多、资源多的“领头羊”,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们富有爱心、用于当担、不惧艰险,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扶贫先扶智”,“读书”对于我校许多贫困生来说是“脱贫”的“捷径”,想要走完走好这条路,还需要学校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为贫困生搭起“圆梦桥”,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作为长滩村的帮扶单位,我们必将按照既定的帮扶工作方案,竭尽所能提供支持和帮扶,助力长滩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落实两个责任书记谈专题节目观后感[]

全文共 3133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党代会加强廉洁政治建设要求,切实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本报今天起推出《“两个责任”书记谈》专栏,特邀市委书记阎立,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春福,各辖市区、部分部委办局党委(党组)书记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谈落实“两个责任”。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就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是我们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责任在党委,关键在担当。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行动起来,始终牢记主责就是首责、守土必须尽责、失责必定追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助力护航。

提高认识,树牢责任观念。落实主体责任,既体现政治责任、政治担当,又体现政治态度、政治立场。落实主体责任是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障。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纪律松弛、软弱涣散,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不清、重业务轻党建等。只有明确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才能解决好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始终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落实主体责任是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保证。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必须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及时把准领导干部的思想脉搏,筑牢理想信念宗旨“高线”,夯实廉洁从政思想基础,激浊扬清,正本清源,才能带动党风政风民风进一步好转,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营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态。落实主体责任是实现党代会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绘就了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的宏伟蓝图,常州正处于开拓创新谋突破、砥砺奋进再扬帆的历史机遇期。各级党委只有把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上率下、严管干部,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锻造出一支敢做敢为、善作善成、勤廉有为的干部队伍,才能确保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圆满实现。

强化担当,健全责任体系。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按照市委落实“两个责任”的实施意见,分层分级落实好四级责任清单,实现从严治党工作任务化、项目推进责任化,抓好从严治党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把从严治党工作成效与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等挂钩,全力推动党委主体责任各项要求落地生根。当好“总指挥”。各级党委班子要切实加强对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定期分析形势,研究总体工作思路和举措,真正把管党治党责任扛起来,将清单立起来、实起来、硬起来。牵好“牛鼻子”。各级党委书记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当甩手掌柜,不开空头支票,既“挂帅”又“出征”,把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做到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毫不动摇坚守“主阵地”。种好“责任田”。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洁建设工作,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守土有责;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要把从严治党各项职能融入各自工作,认真抓好职责范围内的任务落实。下好“全盘棋”。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层层分解责任,上下同步互动,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体责任体系,上级带下级、上级促下级,把主体责任落实到各级党委,延伸到农村、社区、企业和高校等基层单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

求真务实,狠抓责任落实。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关键看行动、看落地、看成效。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确保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严管厚爱抓纪律。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组织管理,涵养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双报告、全委会述廉等制度,认真开展党委履行主体责任集体约谈。坚持抓早抓小、抓实抓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健全完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制度机制,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质量。持之以恒纠“四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三十条实施意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决不让“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加大执纪查处和点名曝光力度,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去行为之垢、练健康之体,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明确导向选干部。严把选人用人关,真正把那些理想信念靠得住、为民服务本领高、勤政务实敢担当、清正廉洁有正气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严防“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强化监督全覆盖。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加大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力度,探索建立关键岗位干部配偶、子女及直系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备案管理制度,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巡察整改抓落实。强化开展政治巡察,推动巡察监督向基层延伸,强化对选人用人、公共资源、公共资产、公共资金的巡察监管,形成从严治党强大合力。把“两个责任”落实情况作为执行政治纪律和规矩的重要内容纳入巡察范畴,反馈巡察情况时,不仅要约谈被巡察单位主要负责人,还要约谈分管领导。执纪执法动真格。坚持“一案双查”,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做到“真兑现”“硬挂钩”,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官大贪”和“微腐败”。对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为执纪执法机关开展工作撑腰壮胆。改革创新再深化。认真贯彻“两个为主”要求,充分保证纪委行使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完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努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率先垂范,当好责任表率。落实党委主体责任,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各级党委书记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从自身抓起、从小事抓起,以担当无愧于己、以行动取信于民,当好从严治党的清醒人、明白人、带头人。做履职尽责的表率。认真履行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组长职责,统筹改革发展与党风廉洁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切实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不当“老好人”,勇于做“包公”,对班子成员抓党风廉洁建设交任务、明要求、勤督导。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带头讲廉政党课、带头作出廉政承诺、带头参加责任制检查考核。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净化朋友圈和生活圈,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始终将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一心为民的情怀、坚定不移的决心,全面深入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偶然看了广西卫视的一个电视栏目,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接地气。我也是做策划的,也看过很多有创意的电视栏目,对于娱乐性的选秀以及爸爸去哪儿的栏目,说实话我很不敢兴趣,毕竟看过一期就能大概知道怎么策划,怎么炒作,怎么赚人气。但对于这个《第一书记》,我竟然看完了,而且意犹未尽的又从网上开始的第一期又看了一遍。

说实话,公益节目不好做,我看了这些栏目,基本上每一期都能刺中大家的泪点。《第一书记》的定位就是乡村公益栏目,栏目的流程就是从这些贫困村的书记开始介绍村里的贫困情况,和那些一个个让人泪奔的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小孩。“爸爸疯傻奶奶残 烧炭妈妈撑家难”“父走母走爷又走 两个孩童真遭罪”“父瘫母走奶奶病 兄妹太苦背压弯”每一期都有一个特别心酸的故事。这些情况根本不是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可以想象的。栏目里的场景我相信都是真实的,当然为了拍摄效果,拍摄过程中可能会采用一些小手段这是无可厚非的,总比《爸爸去哪了》这种全程剧本的现象真实多了,这些故事都是从生活里的真实体现,毕竟我们身边不会有那么多的林志颖,那么多的张亮。

公益栏目不好做,广西卫视敢于做第一个做大型公益栏目的省级卫视,我相信也是下了很大的勇气。首先,必须要得到了省级领导的许可,毕竟现在官员更在乎的是面子工程,而做公益,说的不好听的就是为ZF抹黑。《第一书记》的策划团队很聪明的把扶贫这个事情,转变为帮助村民致富,缓解了各个地区ZF的压力,毕竟有红十字会的前车之鉴。广西卫视有全国平台的资源,广西宣传部和组织部的大力配合,下面的ZF自然会极力配合,公益栏目自然而然的就有很大的操作性了。

第二,公益事业是属于自愿性质的而不是强迫性质的,这点《第一书记》栏目做的很好,将各个贫困村的困难现状,各个需要帮助者的心酸现实都在栏目里展现出来,在现场聚集了当地一百家爱心企业商家,用故事来打动这些爱心企业,让这些爱心企业自愿上台捐赠,没有任何的强迫性质。不再像别的公益栏目那样充满了作秀。其实很多在看电视观众们都希望能帮助这些贫困孩子,但是毕竟没有那个财力和精力,能有一个爱心企业上台不作秀的捐赠,自然也会让观众们觉得亲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第一书记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热血铸就英雄魂,浩气长存天地间。这就是在观看了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的第一感受。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

沈浩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并无不同,他是一位在省财政厅一干十几年的科级干部,生活安康、工作稳定、与妻子女儿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之后的道路却开始不平凡,离开家人,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感动了村里朴实的农民3次按下红手印留他?答案--因为沈浩是农民的孩子,他对农民有着最深沉的感情,对土地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因为他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在机关里度过余生,希望来到基层为农民们做一些实事;小岗村给沈浩提供了一个舞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给了他一个实施理想抱负的机会和最强有力的支持。”片中表现的沈浩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新村规划、经济种植、土地流转、迁坟建厂等事迹让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当看到小岗村村民为了挽留沈浩三次集体摁下红手印的情节时,我相信在场的观众都感动了。影片的最后,年仅45岁的“第一书记”沈浩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小岗村人伤心欲绝,第四次摁下红手印把沈浩的骨灰留在了小岗村。

沈浩书记的事迹,让我不禁深思,为什么这样一位处级干部会坚定不移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农村的事业呢?看到小岗村的现实面貌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我懂得,这是一种热爱,是一种信念,更是人生的一种价值体现!这正是我们作为社区党务工作者应该向沈浩书记学习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一撇一捺写出个人,一生一世才做成个人;红手印按出个大写的人,万事根本是做人”,这是电影《第一书记》片尾曲的首句歌词,看了电影,首先我觉得这首由谭晶演唱的主题歌肯定会红起来。一首歌在最后舒缓深情地唱出来,既是对全片的总括,也是对主人公沈浩人格形象的褒奖颂扬。

我以为,《第一书记》是一部唱响时代强音的主旋律影片,沈浩这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形象太真实、太感人,——一个农民的儿子,上大学,进机关,娶妻生女,等待提拔,沈浩走的是一条个人奋斗的坦途。提拔的事没有眉目,他抓住了下乡挂职的机遇,实实在在地想干出一点事情,凤阳小岗村以其特殊的知名,给了他一个实现抱负作为的平台。影片以年度序列推进沈浩在小岗村挂职第一书记的工作经历,选取典型的戏剧冲突片段,凸显沈浩坦荡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以情动人的人格魅力。

沈浩初到小岗村,人们不理解他,不相信他,因为挂职镀金已被我们的一些干部搞烦了。他要改变小岗村贫穷落后的面貌,需要转变僵化保守的封闭思维,更要打击邪恶势力,树正气让群众民主当家作主。他以诉讼的方式要为村民讨回公道,结果遭致一顿黑打。他的妻子知道信息后,心疼他,劝他回城,这也是人之常情。其后由于他身在乡间,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习,妻子工作忙,也照料不了女儿的生活,只好把女儿转回老家的县上读书,致使女儿的成绩下降。本来他挂职三年已熬出了头,一家人眼看着就要团聚,回到财政厅升迁也会有望,可是习惯了按红手印的小岗村村民,又推出代表按红手印,期盼的真情打动了沈浩七尺男儿。做人就要谋事,当官也是为了谋事,他的事业就在小岗村。抛妻别女,不管升迁荣辱,一心一意帮助小岗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这张网硬是被他理顺了,冲破了,这就是新时代共产党的好干部无私无畏的形象。作为普通人,他是渺小的,可是他能说动铁道部长让火车给他的修桥铺路让道;作为共产党人,他敢于披麻戴孝,挽回村干部工作失误造成的影响。一个吴奶奶,拦路请他吃一餐年饭,引来全村齐聚大会餐。乡亲们和他妻子的拜年通话,达到了戏剧高潮的顶点,泪水止不住地充盈观众的眼眶。这时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大写的“人”字的丰碑是用口碑堆砌起来的,千好万好不如乡亲们说你好。乡亲们再次按红手印把他留了下来,他在小岗村工作2000余天,终因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倒下了。小岗村人深情地第四次按红手印,把他的骨灰留在了他为之奋斗献生的热土。

说实话,还没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电影可能只是一部乏味的爱国主义教育片,但是看完了却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沈浩同志能够做到不求名不求利,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的为群众谋福利,后期是为了人小岗村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崇高情怀,沈浩让我想起了雷锋的话,“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岗位?”

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是否能做到首先思考能为别人做到什么,而少去思考自己能获得什么,自己又付出了什么,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这个电影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看到共产党员中的败类,却经常忽略那些默默无闻在自己岗位上坚持的人们,我相信:败类总归是少数,党员绝大多数是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的人。

让我们怀着梦想继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个市委书记的蜕变观后感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十八”以来,我省纪委对“老虎”、“苍蝇”重拳出击,让那些对党纪国法熟视无睹、肆意践踏的蛀虫得到应有惩法,反映了习总书记领导下的党中央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坚定决心。

纵观徐孟加的工作履历,可以看出徐是一位勤奋好学、精明能干的干部,但随着权力的扩大、欲望的膨胀,徐逐渐忘却了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宗旨观念,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与其兄共同收受巨额贿赂;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长期与有夫之妇保持不正当性关系。这一系列的恶行、劣行损人害己,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徐孟加从一个万人敬仰的市委书记沦为一个人人唾弃的阶下囚这一典型案例,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引以为戒、深刻自省。

一、党纪国法是高压线,远离勿碰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那些经过几辈人不断完善的党纪国法正是规范权力有效运行的铁笼子。党员干部在行使手中的权力时,应时刻牢记党纪国法这根高压线,不触碰、不践踏,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助推法治社会建设。

二、群众路线是生命线,时刻牢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历史上朝代的兴衰更替,人民起了主导作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三、廉洁自律是安全线,慎独慎微

市场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但也扭曲了一些人世界观、价值观,即物质文明富裕了,精神文明却萎缩了。一些党员干部对权钱、权色这各对价有偿交易变得心安理得。外修形,内修身。作为党员干部,应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守得清贫,耐得住寂寞,自觉抵制消积腐朽的思想,通过廉政文化建设打造清廉、倡廉、尊廉、崇廉的和谐社会氛围。

1.蜕变观后感汇集

2.贪路无归蜕变观后感

3.警示教育片蜕变观后感

4.廉政教育片《贪路无归—蜕变》观后感

5.象牙塔里的蜕变观后感

6.教育片蜕变观后感

7.警示教育片《象牙塔里的蜕变》观后感

8.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800字

9.七七事变观后感汇总

10.建国大业观后感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第一书记的观后感

全文共 2470 字

+ 加入清单

市局组织全系统观看《第一书记》,我所全体人员于12月10日下午2点观看这部影片。我拿到电影票后,看到“第一书记”这个片名,心中产生了疑问:为何起如此响亮的名字?我怀着一颗期待的心,走进电影院观看了这部触动每一个心灵的片子。

序幕一拉开,我被书记的真诚深深地吸引着,就好象走进凤阳县小岗村,和沈浩的心一同成长,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一声大爷、一声奶奶,一句我记住了;一只能产奶的小羔羊,一个说不清楚话的多孩残疾家庭,一个隆重的葬礼;一台铲车,一条通村路,一条开放路,一个新的纪念馆,一个高科技企业;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拥;一眼一眼的深情,一个一个发自心底的爱的信息,一双一双牵手的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饭,一次一次的红手印;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赢来的大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源于人民无限需求的动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60年代的大学生,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人员,响应组织部门号召的一名机关干部。我从第一书记里看到了一个好人的影子,一真正基层干部的影子。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味沈浩媳妇的一句话:“没坑时萝卜在,有坑时萝卜不在了。”这句话听似可笑,但寓意深长。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他的同事已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可以说在有坑时顺利跳进去了。没坑时难道他不想坑不争坑吗,按常理他会的,因为他也感慨了一句“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这句感慨不是他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不管他出于怎样的动机,只要他是萝卜而不是其它什么歪的东西,就好。这位已经跳进坑里的萝卜站在陵前神道上的32对石象生文官前,学着文官的样子双手交叉平放在胸前,摆出一副要继续当官的架子,让沈浩为他留影。给人们出了一个当官好,还是当沈浩好的问题。这个问题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回答。我凑凑热闹回答这个问题。有坑时就应该跳进去,否则萝卜长不大,甚至窝囊枯死。有了坑萝卜跳进去了、长大了成熟了能吃了,给老百姓的餐桌上加了一道菜。在鸡鸭鱼肉油水偏多,老百姓火气旺盛、普遍“三高”、体重超标的今天,有一道素菜缓缓火气、平平“三高”、降降体重,好事,大大的好事。更主要的是萝卜可以通气顺气,我衷心希望这样的萝卜官多些。没坑时寻找其它出路,比如沈浩到小岗,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出了名。

到最后,沈浩倒在了他工作六年的地方,年仅46岁。在送别沈浩书记的当天,从县政府到殡仪馆沿途数里,成千上万闻讯而来的群众肃立路旁。“沈书记一路走好”“沈浩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沈浩同志永远和小岗人民在一起”。

像沈浩这样的好支书,虽然他的肉体已经远离我们而去,由于他在小岗村人民的心中却留下了一个难以磨灭的、踏实肯干的优秀共产党员、农村基层干部形象,他将永远活在小岗村人民的心里!希望多一些为老百姓干实事的官,希望多一些让老百姓难忘的官,希望已经当官的官们向沈浩学习,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党员看第一书记观后感

“一撇一捺写出个人,一生一世才做成个人;红手印按出个大写的人,万事根本是做人;做人,做大写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听着《第一书记》优美的旋律,我久久不愿离开,害怕别人看到我一次又一次哭红的眼睛。

电影主人公沈浩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安徽省财政厅的一名干部,在机关工作了18年,甘愿放弃城里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当时一穷二白的小岗村当党委第一书记。当他踏进这方土地时,迎接他的是群众的不信任,工作开展的十分艰难。他带领着村民修公路,历尽重重困难在铁路干线上方架起桥梁;通过司法介入收回公有资产、筹集资金修缮村里房屋、引入外商建厂投资、在村里修建大包干纪念馆等等……他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这样一件件平凡的事件塑造了沈浩不平凡的人生形象。

“红手印”是贯穿影片的主线。最早的红手印是当年大包干时带头人留下的,是为了解决小岗村的温饱问题;第二次和第三次红手印都是为沈浩而留的,在沈浩第一次任职期满时,他踏实务实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了小岗村的人,而沈浩也为这份信任决定再干一届;第三次则是第二次挂职行将结束时,小岗村更多的人按下了信任的红手印,而这一次沈浩因为突发疾病去世。三年又三年,小岗村的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而党和人民的好儿子—沈浩同志因心脏病发作离开了我们,年仅四十六岁。

影片最后沈浩女儿在钢琴考级时的深情道白,再次感染了观众,这是女儿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同时引发了我们对沈浩同志深切地缅怀之意。正是这首钢琴曲深深打动了我,在这个故事里,沈浩在历练和勤奋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的目标。更可贵的是,他在这样一个艰苦困难的环境里,仍然能保持一份宁静致远的高尚境界。这是这首钢琴曲所带给我们的东西,但不是全部,因为琴声中还渗透着一种情思,那是一种浓重而悠长的不舍。老百姓不舍这样的好干部,而沈浩,若有在天之灵,也绝对不舍小岗村的每一个村民和每一寸土地。人,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当事业,把自己的岗位当成自己的家,他就能做到勤奋与坚持,就能造福社会。

就是这样一位深入群众、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的好干部,一位值得尊重的好干部,用自己短暂的人生谱写了一曲辉煌的乐章。人们将永远地怀念他——党的好干部沈浩同志!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广大干部群众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就这样一颗优秀的共产主义种子播进了最贫瘠的农村土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借用评委的一句话: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

我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共产党员,应该向沈浩同志学习,学习他那种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干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勇于承担重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成就自己的人生舞台,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教师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15日,学校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第一书记》,原本以为就是歌功颂德的影片,于是带着随便看看的心情过去。没想到电影结束时,我已潸然泪下。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饯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很早就听说过沈浩的事迹,但只是从报告中或者新闻中,总是觉得不那么形象具体。影片成功地将沈浩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值得敬佩的人。这部电影从主演到配角都是由知名演员来承担 ,原以为只是一场华丽的盛宴。而 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被明星吸引的注意力跑了回来,观影的人们安静了。

影片以回忆的形式展开。 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将人们引向沈浩在小岗村的生活。影片以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为线索,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串联起来。影片通过对比的方式,给予观众更直接具体的冲击力。比如,影片中所呈现的没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岗村,与影片结束后的小岗村的巨大反差,更让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义,他所付出心血的意义。

沈浩在小岗村生活了六年,他想做实事,并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六年间,为了小岗村的发展,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与牺牲,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当看到春节时沈浩准备回家过年时,被小岗村的人留下的时候。看到那么多人,没有人组织,但大家都那么一心一意地对待他,那时候真的替他高兴。觉得他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这是一片值得热爱的土地,有着值得付出爱的人们。

基层工作正如他自己所说,非常复杂,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究方式方法。而且,无论何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廉洁守法,服务群众。沈浩把小岗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来做,兢兢业业,从不敢有丝毫懈怠,时时刻刻把小岗村的事情放在心头。正如他每次回家,同家人讲的最多的就是小岗村。

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哀乐一同起伏。

这或许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沈浩精神给了我们太多的触动,对于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第一书记观后感

全文共 1758 字

+ 加入清单

走近电影院看《第一书记》,沈浩那件件感人小事则似给浑身大汗的我洗了一个透心凉的冷水浴,让我彻底走出聒噪爽遍全身;也似醍醐灌顶,让我走出一个个疑惑,明白了些许事理。

在沈浩没去小岗任书记时,我就知道小岗村了,那是万里副总理的试点,是一个很成功的试点。粮食问题是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首要问题,如电影镜头中原明中都皇古城城门上朱元璋亲笔题写的那四个大字:万世根本。有着“东方巴比伦”之称的明中都皇古城,在公元1369年由朱元璋下令修建。朱元璋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更何况700年后今天的政府。也如小岗村民说吃饱肚子时那开心的笑脸。

后来听说沈浩去了,知道他是从省一级的财政厅挂职选派到小岗村任村书记。听到有关他的事情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后来我还专门到网上查找过,当然网上的东西更虚,有说他在村里不得志、人际关系紧张、经常借酒消愁。昨天,我带着各种想法走进电影院,从屏幕上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沈浩,一个感人的沈浩,一个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沈浩。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小岗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3年。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当我还回味在饰沈浩媳妇的徐帆一句听似可笑、实际寓意很深的经典台词“没坑时萝卜在,有坑时萝卜不在了”中,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他的同事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可以说在有坑时顺利跳进去了。没坑时难道他不想坑不争坑,我以为他会的,因为他感慨“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这句感慨不是他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不管他出于怎样的动机,只要他是萝卜而不是其它什么歪的东西,就好。这位已经跳进坑里的萝卜站在陵前神道上的32对石象生文官前,学着文官的样子双手交叉平放在胸前,摆出一副要继续当官的架子,让沈浩为他留影。给人们出了一个当官好,还是当沈浩好的问题。这个问题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回答。我凑凑热闹回答这个问题。有坑时就应该跳进去,否则萝卜长不大,甚至窝囊枯死。有了坑萝卜跳进去了、长大了成熟了能吃了,给老百姓的餐桌上加了一道菜。在鸡鸭鱼肉油水偏多,老百姓火气旺盛、普遍“三高”、体重超标的今天,有一道素菜缓缓火气、平平“三高”、降降体重,好事,大大的好事。更主要的是萝卜可以通气顺气,我衷心希望这样的萝卜官多些。没坑时寻找其它出路,比如沈浩到小岗,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出了名。

当小岗村的农民们踌躇满志的期待来年的春天时,一声惊雷将所有村民震呆了,整个村子顿时陷入悲怆的气氛中。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纵观全剧,友情出演的名角虽不及电影《建国大业》多,但能有如此众多的名角给一个小小的村党支部书记捧场,可以说明沈浩的形象和他代表着的100多万村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我有两点不明白,打沈浩的人后来为什么不提了。应该加上几笔,有个交待;一个芝麻官为什么能直接到国家铁道部与部长对话,是因为小岗的名字吗?

银幕上打出演员表,放映厅里的灯渐渐亮了,有些观众大概公务在身,匆匆起来快步退场。我等到银幕全白才站起来,其间我想,沈浩的事迹留在我心中有多少?另外在我脑子里还冒出两个事。第一个事是,人到了中年以后其实就不会再事儿兮兮的,因为中年以后不会再热泪盈眶、不会再冲动、不会再有空洞的幻想、更不会再问为什么活着这种幼稚问题。第二个事是,中国确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太多的人太多的事。

最后说几句结束语吧。我作为一名老百姓,应该在沈浩身上学些什么呢?学习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学习他把群众的事挂在心上。话大了,说点实际的,我希望这样的官多些,希望已经当官的官们向沈浩学习,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还希望有机会到凤阳去看看,一来看看朱元璋的老家明中都皇古城;二来看看沈浩带领小岗人建设了6年的小岗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