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提高比例65,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精品四篇

三问是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这样才能在各方面有所提高。下面是三问四提高心得体会,快来围观吧。下面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推荐的一些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提高比例65,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268

作文

4

篇1:2024证监会消息:提高融资保证金比例

全文共 1328 字

+ 加入清单

沪、深交易所13日对两融细则进行修改,将融资保证金比例由原规定不得低于50%调高至不得低于100%,从11月23日开始实施。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此举旨在限制融资交易过程中的杠杆率,在市场波动时适当地让波动合理化,以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也体现了逆周期调节机制在逐步完善。

两融余额的快速增长再度引发了监管层的警觉。为进一步加强对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管理,促进融资融券业务长期平稳发展,日前,沪深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进行了修改,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50%提高至100%。

融资保证金比例,是指投资者融资买入时交付的保证金与融资交易金额的比例。融资保证金比例决定了客户融资买入交易的杠杆率。

近期,随着市场回暖,融资规模和交易额再次快速上升,部分客户追涨行为明显,融资买入涨幅高、市盈率高等高风险股票金额较大。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融资余额约1.14万亿元,与9月30日最低值9041亿元相比,增长26%;在交易量方面,10月份日均融资交易额约1020亿元,较9月份增长76%,增速明显。特别是11月份以来,日均融资交易额1374.65亿元,较10月份增长35%,占A股交易额的比例也由11月2日的10.7%上升至11月9日的14.2%。

另外,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11月12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实现“八连升”,达到了1.16万亿元,较9月30日9000亿元左右的水平,增加了2000多亿元,几乎平均每个交易日增加近百亿元。而伴随着融资余额快速增长的是,融资客买入越来越多的高市盈率股票,集中持有单只股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修订《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适当提高融资保证金比例,降低新开仓融资合约杠杆水平,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融资快速增长,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一方面,这会有正面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市场的反弹;另一方面,融资融券毕竟是把“双刃剑”,杠杆交易背景下,方向选对了会提升收益率,反之则会造成损失的放大。6月份以来的股指暴跌中,很多投资者被强制平仓,教训深刻。

,面对融资余额不断提升这一现状,监管层果断做出决定,提高融资保证金最高比例,修改交易规则降杠杆,是未雨绸缪之举,更能有效地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防范市场风险,是对投资者的保护。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融资保证金调整仅限于新开融资合约,调整后的实施细则实施前已存续的融资融券合约仍按照调整前的相关规定执行,投资者不需要因此次调整追加保证金或平仓。这体现了管理层对市场的呵护。同时实施时间不是本周一,而是下周一,也给了市场一个合理消化预期的空间,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最后,有必要再提醒一下,不管是券商还是投资者,都要理性看待杠杆的“双刃剑”效应,并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对有经验的投资者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参与杠杆交易,但必须量力而行,切不宜盲目使用杠杆,要提高风险自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摒弃炒差、炒小、炒概念和赌博式炒股等投机行为;对券商而言,要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控制好“高风险、高杠杆及高负债”,同时,要兼顾市场和公司的情况,不向不适当的投资者推销投资工具。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提高比例6.5%,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多年来,我国职工的养老金平均涨幅达到10%。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全国797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超过2200元。2016年3月5日,《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报告》明确,今年起我国将只按6.5%左右来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老金涨幅从多年来的10%降到6.5% 2016年提高比例6.5%这是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养老金有望再提高10%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11年中,每年1月国务院都会发文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获悉,由于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还未建立,今年养老金有望再提10%。

有分析指出,如果养老金第十二年上调,将使超过8000万的退休人员受益,但客观上也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压力。加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向前推进,部分地区滚存资金池枯竭,个别县市出现当期严重收不抵支的状况,地方财政面临来自社保支出的巨大压力,严重者“不吃不喝才够用财政资金弥补社保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将对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分散风险发挥重要作用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记者: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能拿到多少退休金?职业年金如何确保其退休后养老待遇不降低?

金维刚:按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待遇,就个人而言,其养老金实际替代率除与制度设计相关外,主要取决于本人参保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基数、费率以及退休年龄。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在70%至90%之间,平均替代率水平接近80%。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在编人员都要参加养老保险,缴费费率和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致,对于满缴费35年的人员退休时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占在职工资的比重)将接近60%。

从制度设计上来讲,为了保障改革之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不降低,除了设置过渡期并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之外,职业年金将发挥至关重要作用,通过建立职业年金并进行投资运营等,预计能将退休人员的所有养老金的替代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这与改革以前的可行性相比将大致相当,能够从总体上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基本上不降低。

贡森:此次《办法》建立职业年金的目的更强调保障性。作为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能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实际上承担了增加风险分散,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等作用。从规定来看,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职级工资、绩效工资等工资性收入纳入缴费基数当中,这是没有争议的。

从本质上看,职业年金是职工工资的延期支付,这种延期支付的目的,是为职工未来的退休养老做准备,以避免基本养老保险不足导致生活水平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年金将对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缓解财政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