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趣的端午节范文300字(最新四篇)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端午节趣事的日记300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浏览

1804

作文

78

篇1:有趣的端午节作文250字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说起端午节,我还知道它另外的名字呢!如端阳节、诗人节、女儿节等。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了许许多多的着名诗篇,提出过许许多多爱国政治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屈原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祭奠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的好吃的投到江里,目的是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那天,我问妈妈粽子是怎么做的,妈妈说:“粽子是用翠绿、鲜嫩的芦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和蜜枣包的,如果没有蜜枣的话,可以用豆子等代替。熟它,需要煮一个晚上。煮熟以后,剥开变成墨绿色的芦苇叶,就可以看见洁白的糯米和枣团在里面,既好吃又甜,并且吃不腻。它既是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

端午节真快乐,真有趣!我又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过端午节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趣的端午节日记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有趣端午节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每家每户门前要挂艾叶,吃粽子,赛龙舟……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大早,奶奶就给我包粽子,有红枣的、有赤豆的、还有肉的……我看见奶奶先拿出两条浸泡很久的芦苇叶,把芦苇叶卷成漏斗状,盛几勺浸泡过的糯米倒在里面,之后再放肉、或赤豆或红枣,再放些米在上面,把芦苇叶折叠,封起上面的喇叭口,最后用细线把粽子五花大绑的捆起来,结结实实。

没过多久,水池上一个大盆里放着一个个东倒西斜的大粽子,放在锅里煮,不一会厨房里飘出了阵阵的清香,我的口水渐渐流了下来,就不由自主的大声说道:“爷爷,快给我吃个粽子!”爷爷递给我一个热粽子,我咬了一口,黏黏的、滋润滑口,是红枣的,感觉太好吃了,我希望自己也会做,我真是快乐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7有趣的端午节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大街上到处飘散着浓香的粽子味,不时的会听到一两声“粽子——有咸的,有甜的,有肉的啊”的吆喝声。那么热情,那么粗犷,像那初夏的天,温暖而又亲切。

逛街的人们,有的津津有味的吃着粽子肉。有的小朋友胸前挂着彩色丝线编织的鸭蛋兜。白色的鸭蛋调皮的地在胸前晃着。这一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晚上一家人围在桌边上,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其中有一道肯定少不了咸鸭蛋和粽子,一边欣赏着节目----这一天也总少不了赛龙舟的节目。

呀,电视上有几个小朋友头上还画了“王”字,像老虎似的,奶奶说这是用雄黄画的,传说可以避邪。

哎呀,端午节太有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趣的端午节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每家每户门前要挂艾叶,吃粽子,赛龙舟……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大早,奶奶就给我包粽子,有红枣的、有赤豆的、还有肉的……我看见奶奶先拿出两条浸泡很久的芦苇叶,把芦苇叶卷成漏斗状,盛几勺浸泡过的糯米倒在里面,之后再放肉、或赤豆或红枣,再放些米在上面,把芦苇叶折叠,封起上面的喇叭口,最后用细线把粽子五花大绑的捆起来,结结实实。

没过多久,水池上一个大盆里放着一个个东倒西斜的大粽子,放在锅里煮,不一会厨房里飘出了阵阵的清香,我的口水渐渐流了下来,就不由自主的大声说道:“爷爷,快给我吃个粽子!”爷爷递给我一个热粽子,我咬了一口,黏黏的、滋润滑口,是红枣的,感觉太好吃了,我希望自己也会做,我真是快乐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