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二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汇总20篇】

2024,我们要奋进新时代,争做追梦人。怀揣梦想,以奋斗为桨,梦想人人都有,可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奋进新时代争做追梦人的征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7215

作文

1000

传承工匠精神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工匠精神?字典上解释到:一种匠人精神,对一件事情,对一种信仰,一丝不苟,做到极致,执着坚守,一生热爱的精神品质。

说起工匠精神,我先想到的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的工匠手艺和传统文化。古时的中国,曾是一个立于众国之首的泱泱大国。繁华富饶,更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没有小国家敢来侵犯。甚至有许多国家派使者前来拜访,学习我们中国的优秀文化。

繁华过后是苍凉,这些古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消逝。但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无论还有多少人记得8这些中国文化的精髓,总有那么一群人,坚定不移的守护着我们中国的瑰宝,并且一代一代传承,传承这种精神,这种品质。

具体来说说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吧。分为六个步骤——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来说说掐丝这一步吧。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的粘成图画。他们能自由的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图样工作,他们虽然不是美术家,但是在这一方面他们并不逊色。制作的工人都知道刻画的时候用繁笔,为接下来的点蓝烧蓝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使景泰蓝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当然这也需要花费他们好大的功夫才能完成。他们心里明白,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如此。他们一生坚守这个职业,一生执着,一生热爱。其中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心里知道。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如此。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内涵。

作为一名中职生的我,我的职责是好好读书,将来争做国家栋梁之才。同时我们也要发扬工匠精神,让这种精神渗入我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当中。向每一位工匠师那样不忘初心,大胆创新执着坚守。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指工匠们所拥有的这些精神,同时这种精神也是传承中国之美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传承工匠精神,争做行者达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礼赞中华文化之魂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415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中国乃礼仪之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北宋大儒张横渠说出这番话来,尤见国学之重。国学为天地立心,汲取天地之精华,聚集万物之灵气;国学为生民立命,教人诲人,赋予生命以意义;国学为往圣继绝学,承圣人之思想,传万世之至道;国学为万世开太平,以文化治国,开大同。国学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之魂”。

国学所含甚广,复杂玄幻、博大精深而又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国学,正成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积淀下来凝结成的精华,成为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资本。学习国学,意义非凡。

中华文化自古传承。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孔孟儒家,老庄道家,墨子墨家,韩非法家……自成一路,各成学派。儒家的“仁”,游说主张仁政,遭“焚书坑儒”,却又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的“无为”、“顺其自然”传出“长生不老之术”,也有“炼丹士”……种种学派,成了国学;种种思想,融于国学。在这百家争鸣的时代,每一种思想,都立天地之心。

诗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代代沉淀,如今还存在的,必是精华。有醉酒发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有展望未来,不惧艰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有临江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的豪迈;也有面对小桥流水人家之景,发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叹息。国学,为往圣继绝学,凝结成国文化。

国学不仅包含博大精深的文化。作为国文化,他还体现在文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人相敬是中国自古而然的传统。例如,苏东坡与王安石这两个反变法与变法之政敌,其实彼此都欣赏对方才干。苏东坡被朝廷重新起用时,王安石晚年却罢相居南京,苏东坡便特地到南京看望王安石,两人交谈甚欢,更加相互欣赏,彼此感到相知更深、人格升华。曹丕又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人与文人间相互欣赏,又相互竞争,多元的中华文化在这种竞争中发展,熔铸成中华文化之魂。

如今的我们,从小时开始背诵《三字经》,捧着《论语》,背诵唐诗,诵读文章。我们深受国学的影响。学习国学,似乎世界都有了文气,感受到老祖宗用生命践行出来的精神财富的美丽。学习国学,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魂的魅力。国学教化国民,教我们修身养性,成为中国人立命之本。每每诵读国学经典,时常就会想到古代私塾中书生摇头晃脑大声背诵“四书”“五经”的景象,想到学生们在学校背诵语文,朗朗书声不绝于耳。

真正的国学还远不止于诗词篇赋,古文经典。现代的文明发展是如此迅速,而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正渐渐忽视这古老的文化的另一部分。那蕴藏在那诗句中的,古人们践行生命的意义所传下来的精神,更是我们所传颂的中华文化的魂,更是国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颜回居陋巷不堪其忧,廉颇负荆请罪,杨时程门立雪……这些,更是国学,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文化的魂!学习国学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骨子里的那份美德得以永存。正是这种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开万世之太平。

处于当今社会,学习国学的原因固然有很多。而最重要的,也正是国学意义的体现:面对腐朽的文化、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压力,我们要先学好古人留下的先进文化,在此之后,更用国学的精神文明充实自我,让溶在华夏民族血液里的那份美德永存!礼赞国学,礼赞中华文化之魂,让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魂传承,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让中华文化自信重建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经历历史长河的洗涤、冲刷、激荡,酝酿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你我何其幸运,生在这样一个国度,同时拥有儒家、法家、道家等文化可以学习,有五十六个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可以继承。

然而,我们是否知道自己正与中华文化渐行渐远呢?会写汉字就行,为了学好英语放弃汉语的思想在中小学生中滋长,中华文化何在?中国成语、诗词被肆意篡改,错别字现象普遍,中华文化何在?英文歌曲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回荡,旋律冲击着中国人的耳膜,中华文化何在?《诗经》《论语》《大学》等经典国学被国人忽视,手机网络小说充斥国人的生活,中华文化何在?

明清以前,中国一直以一个大国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瓷器、茶叶等珍品经丝绸之路远销世界,中国的文化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国家。正是因为这些成就,中国统治者盲目自大,刚愎自用,开始闭关锁国,与世界脱轨,直至西方的洋枪、洋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中国才开始被迫接受西方殖民文化。曾经为了文明、科学,我们舍弃了国学,拥抱了洋文,国学地位每况愈下,中文式微的背景下,我们的精神产品还剩多少?连唱歌娱乐节目都靠引进,我们的文化还剩多少?这是一个非正统教育培养起来的作家获得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央视办一个汉字听写大赛就能扭转的吗?携卷沉思,我们该如何让中华文化自信重建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高考改革方案陆续出台,英语科目成了最大的输家。英语听力将被取消;尝试“一年两考”,只以等级形式呈现;语文卷增至180分,英语试卷减至100分……英语高考改革并非空穴来风,语文升、英语降的背后是中华文化的自信重建。语文乃思想文化的载体,先在语言上自信,这样文化才能坚挺,创新上才能勃发。文化自信源于中国经济的崛起,文化自信是必需的,可文化自信的路线图在哪里?从塑造社会人的基础教育入手应该是一个好入口。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使命,中华文化自信重建更是每个国人沉甸甸的责任。首先,我们摒弃殖民心态,以史为鉴,树立自信。曾经的文化不自信不是自卑,而是承认差距,带着谦卑的心态追赶学习;可是,一味学习就无法超越别人。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文化是悠悠神州大地酝酿千载的结晶,是唱不尽笑看千年的精华,是每个华夏子女的自豪。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最后,要勇于创新。只有怀着积极进取的心,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创造出时代鲜明的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的源泉充满活力,不断永流。

中华文化,不是躺在博物馆的欣赏文化,不是冰冷石头砌成的长城,它就在我们身边。中华文化自信重建,需要每个国人的共同努力,闲暇之余,让我们煮上一壶月光,几两荷花,领略中华文化的风景,让中华文化自信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弘扬朱熹文化征文2500字

全文共 2904 字

+ 加入清单

朱子是我中华民族自孔、孟以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朱熹文化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所创立的闽学体系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道南、道东之传与闽台朱子文化

朱子是我中华民族自孔、孟以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他的著述宏富,思想博大精深,他所编著的《四书集注》自元朝以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对我国的政治、思想、学术及教育乃至一般社会文化之发展,产生了全面性深远的影响。1175年,朱子与吕祖谦合编北宋四子之言论选辑为《近思录》,并以《近思录》为《四书》之阶梯。由于朱子对教育的重视与身体力行,才使得他的学问能感召众多弟子,而终能大行于其身后。

儒学在明郑时期传入台湾,主导明郑历史的延平郡王郑成功与晚明儒学有深厚的渊源。因此,明郑时期的台湾儒学,虽刚萌芽,却是上承有明一代儒学,下启清代台湾儒学。延平王郑成功军旅中的一批儒者,则是把中华传统儒学和福建朱子学最早传入台湾的开拓者。台湾儒学的另一来源是清康熙以及此后的理学家。他们在台湾建造学校,开办书院,把福建朱子学即闽学全面系统地传入台湾。闽、台仅一衣带水之隔,荷据时代台湾之汉移民以闽人为主,明郑之时自郑成功以迄下属亦多闽人。清代台湾在1885年(光绪十一年)建省之前,也一直是福建辖区。因此,闽学传入台湾乃顺理成章之事。

由于康熙皇帝是朱熹的崇拜者,清代成为台湾儒学的重要发展期。康熙对朱子“最为尊崇,天下士子莫不奉为准绳”,一时朱子学大兴,学者遍及全国。经过200多年的垦殖,儒学已在台湾的土壤里生根,并开花结果。此期的思想主流是福建朱子学,程明道曾视其大弟子杨龟山归闽为“道南之传”,则朱子学入台可称为“道东之传”。就思想的原创性言,台湾儒学系出福建朱子学;但是就思想的历史性、社会性、文化性而言,台湾朱子学所浮现的问题,诸如与异文化(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邂逅,与民间信仰(如文昌帝君的信仰)的遭遇,与移民社会的互动,都使台湾朱子学展现奇异缤纷的多元色彩,并彰显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时代,信息媒体的发达,两岸交流的频繁,促使朱子文化的流布更加普及,相关活动的举办成功见证朱子思想的魅力不分古今。新竹鹅湖书院的落成及经典读书会的举行,象征中国哲学史上精彩的朱陆心性论辩,其理性精神的再度弘扬。2013年新春,台湾举行了为时半个月之久的颩灯会系列活动,“2013台湾颩灯会系列活动——新竹朱子学堂系列讲座暨书院文化论坛”,是台湾颩灯会的卫星(satellite)活动。新竹朱子学堂代表象征新竹之人文特色,更成为推广在地人文、传承朱子文化之重要交流平台。“新竹朱子学堂系列讲座”以“儒家与庶民生活”为主题,扩展朱子文化的社会普及,提高民众的人文素养与社会关怀。

朱子的许多诗词格言,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民本思想、治政理念、和谐追求都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民族文化的传统中,为使其广布流传,特敦请福建省歌舞剧院专业作曲家骆季超教授为朱子诗词格言谱曲,融合古乐今声,以合唱、独唱、声乐、演奏等表演方式进行,结合两岸地域文化、人文历史,打造两岸同声之经典画面。2014年10月在台北中山堂演出的“朱子之歌·道东之传——光复节闽台文化交流音乐会”由南平南词艺术团、台北国乐团及附设合唱团携手合作;在新竹县文化局演艺厅演出的“朱子之歌·两岸同声”则由南平南词艺术团、新竹市立国乐团、新竹县教师合唱团、新竹市立混声合唱团等艺术团体联合演绎,共同谱出朱子心曲,再现圣哲古风!

二、朱子文化的传承、实践与创新

朱熹的思想理念极具“融旧铸新”之内涵,其融合前人智慧之结晶,以开拓新时代之需求,富有温故知新之效果。朱熹认为读书应“少看熟读,反复体验”在于重视实践之哲学,主张将所学融入并实行于日常生活之中。这与邓小平所言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甚为贴切。

世界朱氏联合会(世朱联)于1993年成立以来,以促进全世界朱氏宗亲之间的亲睦团结、贡献国际亲善及世界和平,承继发扬以朱子为代表的东方优秀传统文化、修复朱子遗迹为宗旨。世朱联作为全球朱氏族裔唯一的世界性组织,自首任会长韩国朱昌均先生创会迄今已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2008年10月在婺源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朱茂男被选为会长后,力图以三个层次实践推广朱子文化:“一以学术研讨学习为视野,二以经典论坛对话为核心,三以文化教育推广为脉络。”

世界朱氏联合会在2010年欣逢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举办一系列的庆典活动,获得广泛的回响与关注。于一系列多元文化的活动中,包括海峡论坛暨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开幕式、韩国朱子庙大际。东南亚六国联办庆典活动,以朱子家训中英文版的碑文揭牌仪式,及近500位学生默写朱子家训的壮观场面令人印象深刻。台湾方面则以新竹朱子学堂的揭牌仪式,开启两岸书院合作的新起点,又以嘉义朱子公庙依照朱子家礼举行的祭朱子大典,最为经典。而接续下来,在大陆南宁举办庆祝活动与北京成立全国朱熹研究会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闭幕式(涵盖:邮票首发、朱熹铜像落成典礼、朱子文化园启用典礼、朱子林的兴建等重要的仪式)。在学术活动方面,除了大陆安徽主办的两岸四地朱子学研讨会,更特地在海外的日本及台湾举办朱子学学术研讨会,足见朱子学不仅促进东亚文明,更具备全球化的视野与价值。促使朱子文化之精神延续到2011年世界朱氏联合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而达到高峰,亦为传承朱子文化揭开了新的里程碑。

2008年“朱子之路”的首航,由杨儒宾教授担任领航者的角色,得到了热烈的回响与鼓励,使我们感到这是一项值得推动的文教志业。“朱子之路”即走访一遍朱熹出生成长、求学、讲学、终老的地方,行程中借由学者及学员们读朱子书行朱子路以“走朱子之路,行朱子之道”的精神,累积对于经典中知识的体认,进而发扬朱子学,达其永续传承朱子文化的愿景。2014年“朱子之路”参与人员,除了两岸硕博士师生团,还有台湾新竹博爱、关西、新埔国中书法团学员参与此行,并与南平书画社成员于南平市玉屏阁,举办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书画交流笔会,以朱熹诗词格言为主轴,于活动中挥毫落纸,借由书画墨宝以增进两岸朱子文化的交流,寓朱子诗文于芳墨之中,为此届“朱子之路”增添书香雅韵。

未来朱子之路将规划三条不同路线,分别为闽北遗迹之旅、闽南海洋之旅、书院文化之旅。我们的目标,一是让朱子之路成为庶民生活的国际品牌。从纵向扎根的薪火相传,到横向拓展的精神发扬,结合学术教育、文化创意与观光旅游,融合多元文化,让朱子之路成为庶民生活的一环,继而推广到全世界,成为国际品牌。二是建立以“朱子之路”为主题的朱子学院。整合地方社科研究团体、研究会及各级文化部门的人力,并在各地书院及紫阳楼等地设置研究员。平时从事朱子文化之研究和古迹维修之监管。朱子学院可于春、夏两季举办朱子文化夏令营、研习营之活动,或协办海内外之朱子学术研讨会。

多年来以发扬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志业,其活动成果,对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开拓注入一针强心剂,更见证灿烂的朱子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华文化征文教师评语_范例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欣源中学二年二班王睿;我们是中国人;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特点鲜明,中华文明特点具有延续性、伦理;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学过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国家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但是他们是在失去国土之后才反省自己的过错;即使我们长大不能作伟人,但至少问心无愧,为民族,;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说中国话,写中国字,做中国事,讲中国人做人的道理。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特点鲜明,中华文明特点具有延续性、伦理性、民族性以及包容性。

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知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名额,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我学过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国家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惨和对祖国的热爱。

但是他们是在失去国土之后才反省自己的过错。 而我们觉不能等失去了才懂的珍惜,我们要从现在,时刻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坚持做正确的。

即使我们长大不能作伟人,但至少问心无愧,为民族,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请试想一下,如果中国13亿人民都献出自己的力量,那整个民族,整个国家都一定会强大起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端正自己的态度,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中学生。我认为广大青少年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同学们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的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坚决不做有违背道德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保护文化的家园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中国有许多地方的名人故居都屡遭被拆的厄运。这些名人故居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些古老的建筑,是供人参观的,但是这些名人故居其实是文化的载体,它们承载着当时的文化,并一代代地流传下去,让我们这些后人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还领略到中国文化是多么的久远,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而现在这些文化的载体都惨遭拆毁,这也就意味着文化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我们的脑中消失。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家园的记忆,没有了文化家园的记忆,我们将成为精神的流浪儿。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失去了文化,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文化的家园。

如果我们失去了文化,那么人们的道德品质将不复存在。人们之所以有道德品质是因为我们接受过文化的教育。从在学校学习到在社会中工作,在这些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在接受着文化的教育。文化教会了我们要助人为乐;文化教会了我们待人接物要有礼貌,文化教会了我们要勤奋,要尽力做每一件事。除了这些之外,文化还教会了我们很多的道理。如果没有文化,人与人之间就没有情感,没有爱。人会变得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而因为有了文化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才会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这才形成一个充满爱的社会。所以为了让这种现象持续下去,我们一定要保护文化。

如果我们失去文化的载体,那么人类的历史也将不会存在。因为有了文化的载体,才能把过去发生的事件记载下来,让后人们所熟知。如今,我们旅游时去参加的名胜古迹,我们在学校中学习的历史课本上的历史事件等等都是文化载体。是文化载体将过去遗留下来的东西,过去发生的事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如果没有文化载体,就不会有圆明园、故宫、长城,天安门……这些名胜古迹;如果没有文化载体,大家的脑海里就不会记得有商鞅变法、五四运动、辛亥革命这些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有文化的载体,大家就不会知道中华文化是多么的源远流长。所以我们要保护文化的载体不被破坏,不能让文化载体消失。

文化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是承载文化的,当然也很重要。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文化,第一步先要保护文化的载体不受破坏。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共同携手保护我们的文化家园,我们不能让文化载体消逝,不能让文化记忆被时间掏尽,我们不要做精神的流浪儿。

[保护文化的家园的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华传统文化之殇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

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但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这其中的变革并非脱离历史的独立创造,而是继往开来,在吸收过去遗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也正在于此。尽管许多旧的形式已随着历史变迁而失去生命力,但却可以通过改造,使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继续发展。

人们常常叹息,当今中国为何产生不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人物,究其原因们很可能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对纯粹的精神性事业不重视,不支持。很难听说一个作家只靠稿费来维持生活。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的至高无上,在我们的氛围中,这样的人不易产生,即使有,也很快会夭折。只有一个民族拥有一批以纯粹精神创造为乐的人,并拥有更多的人热爱传统文化,在这样的民族中才可能产生这样的伟人。

然而,我如今看到的却是国人盲目崇拜西洋节日,情人节进入了人们的眼球,端午节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圣诞节成为了时代的新秀,重阳节却很少为人所知。或许这是西方国家高明之处,渐渐地影响国人的思想,使之成为附属品……如果有更多的人注重精神生活,有更多的人不用功的标准去追求精神生活,如果有更多的学者追求学术的独立……那中华文化会色彩纷呈。

把根留住,留住那“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无奈,亦是一种幸福;留住那“金风玉露一相逢”的邂逅,自成一段佳话;留住那“清明时节雨纷纷”,便是一种寄托;留住那流觞曲水的高雅,实乃别样逍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了解龙舟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在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西部,有一个美丽的村落,那儿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不仅如此,它还是远近闻名的“龙舟之乡”呢!——它就是潭王村。8月10日,我与揭阳日报的小记者一起来到谭王村参观了解当地的龙舟传统文化,学习红色革命历史。

首先,我们跟着老师来到放置龙舟的房子。大家都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看龙舟,显得很兴奋,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忍不住好奇的摸着龙舟。龙舟雕刻得栩栩如生,龙眼上突圆睁,很是霸气。看着这威武漂亮的龙舟,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岸上助威声雷动,溪中锣鼓声咚咚,龙舟队员奋力划桨,大家你追我赶,力争第一。这时我又联想到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与他的爱国精神,龙舟文化源远流长,我想传承龙舟文化就是在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人们在纪念屈原的同时通过赛龙舟的竞渡活动来传承奋发向上的精神。你看,江面那一个个龙舟健儿齐心协力,奋发向上的样子激励着一代代人。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不畏一切困难,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像传承龙舟文化一样把爱国主义精神和齐心协力、奋发向上的精神传承下去,不断努力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参观过龙舟,我们一行又来到了蓝康小学旧址。在聆听着老师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的抗日战士坚强不屈,与敌人斗智斗勇,为保卫家园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国精神。在看到国家被侵略者肆意糟蹋却无力反抗的展板时,我突然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认真读书,为了国家的繁荣强盛而不断努力。

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聆听老师的讲解,我们对红色革命传统与龙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文

全文共 1196 字

+ 加入清单

“三尺桌台”既是“方寸”之间,亦是广阔天地。微微“桌台”,担负起的是发展的重任,铺满的是群众“琐事”,这是一处没有硝烟的战场,一点一滴无不是对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好的诠释。“三尺桌台”更像是“见证者”,见证了无数名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和干事谋业的“痕迹”。“身在其位,必谋其政”。当党员干部坐在“三尺桌台”前,所要面对的是沉沉的担子和考验。

“三尺桌台”是责任,如牛负重方能砥砺前行。时代赋予了党员干部使命和重担,面对艰巨的发展任务,党员干部要练就一身“钢铁身躯”,以坚强的臂膀负担起责任和担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党员干部要成为“顶梁柱”离不开思想和行动的“多向锻造”,经风雨方能壮筋骨、长才干,党员干部要勇于接“重担子”,敢于啃“硬骨头”,在磨砺中成长,让挫折成为意志和能力的试金石,卸下发展包袱,做到愈挫愈勇,始终保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坚定和韧劲,俯下身子,背负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让手上“磨出茧”、心中“扎起根”,负重前行。

“三尺桌台”是战场,闯关夺隘方能所向披靡。危难时刻显担当,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够检验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面对前行路上的荆棘和障碍,党员干部要能够冲锋一线,“攻城拔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严峻复杂的考验需要党员干部以披荆斩棘的无畏迎难而上,党员干部是时代的“划桨人”,在搏击风浪中要坚定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在这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打响攻坚战,在“三尺桌台”上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尺桌台”是传承,薪尽火传方能继往开来。党员干部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99年的沐风栉雨,早已经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拼搏意志和崇高的红色精神。党员干部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伟大的复兴征程上坚持承前启后,在干事创业中“下足功夫”“开足马力”。“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党员干部要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与时俱进,自觉投身于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去,激发出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

“三尺桌台”是信念,补钙铸魂方能坚如磐石。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和立身之本,缺乏了信念的支持,党员干部就会得“软骨病”,精神上就会“缺钙”,失去了根本,就会容易蜕化变质,成为“饱食终日、无所作为”的“庸官”和“懒官”。党员干部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激荡心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以清醒的政治头脑“铸魂提能”,以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和行动引领,在“三尺桌台”上挺起脊梁,筑牢思想根基,以坚定的信仰和蓬勃的活力,用汗水谱写出时代的华章,绽放出理想信念的夺目光彩。

“三尺桌台”是初心和使命,是责任和传承,是拼搏和信念。千锤百炼方能成烈火真金。党员干部要承受“三尺桌台”的“重”,就要坐好位、谋好事、履好职,以“三尺桌台”擦亮初心使命底色,迎接新的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汉灶文化礼堂,传承婺窑文明作文900字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伴着如此美丽的景色,我们哼着小曲,迈着愉快的步伐,一览了汉灶村的婺州窑和文化礼堂

我们来到了婺州窑,欣赏了陶瓷的魅力。我们先听了工作人员的讲座,初步了解了婺州窑。之后,我们便开始参观婺州窑的陶瓷,这一些陶瓷可真精致,一个个光滑剔透、造型生动逼真。你看,这个陶瓷如同一只老虎,瞪着大眼睛,张着大嘴巴,仿佛是要把旁边的小泥人吃掉似的。你看,那个陶瓷是关羽的样子,一手持青龙斩月刀,一手抚着长胡子,十分的威风。每一个都栩栩如生。

参观完了婺州窑,我们又踏着一条路旁满是狗尾巴草的小路,向汉灶文化大礼堂进军。一阵微风拂过,风中含着的露水,一下子全扑在我的脸上,仿佛是给我的见面礼。

到了文化大礼堂,第一个印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黑板报,黑板报上贴了许多老人的微笑,那一张张慈爱的脸微笑着看着我们,像是在给我们的祝福。走进大厅我们便看见了一张标牌,上面写了“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与我们王校长常说的“存暖心,做暖事,说暖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希望我们做一个温暖的好人。接着我便看见了《新二十四孝图》,上面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告诉我们该如何孝顺父母。我现在认为以前和父母发脾气很不应该,现在想起来十分后悔。

看完这些后,我们又来到了二楼的会议室,听了讲解阿姨的介绍,原来别看这里白天那么安静,晚上可十分热闹了!大家在广场上跳舞、看电视、聊天、下棋,样样都有。在文化大礼堂里还会组织一些免费的活动课,让老人们参加丰富的生活,比如:教老人们做西式蛋糕,教老人们认字,学习各种本领等等。听完后,我们又看了墙上的名言,许多都对我们人生有着巨大的意义。其中"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句话对我触动颇深。意思是:有大智大慧的人,遇见有迷惑的事物,不解的地方,他会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去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勇敢的人,面对强敌,是不会有所畏惧的,他会义无反顾地去迎接挑战。

下午夕阳的余晖给大地染上了一层金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次参观婺州窑和文化大礼堂的旅行快要结束了,我们满载而归,带着学到的知识和快乐的心情,踏上归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征文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工匠在过去的眼界中是专注,踏实,精益求精的一类人。在旧的社会里,熟练掌握一门技术的工人,是令人人们尊敬的;而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拥有同样精神的互联网人,更是让世界尊崇。例如“乔帮主”,他的许多产品都在颠覆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在追求短平快的今天,我们更要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它,相信未来,我们将会走得更平坦。 工匠精神,是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有多少人体验过,因为一个铁蹄,一个渺小的标点符号,一根小小的签字笔,就不幸因此亡国,就仔细思考了一天,连至交好友的到来也丝毫不觉,就去调查,一个个的数据小心排列,计算每个礼拜最多可能用多少根。在许多人们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吹毛求眦,但事实上,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多少人的伟业,影响了多少人,如瑞典的手表,德国的制造业,日本的丰田汽车。也许有人会对此不懈一顾,念叨着所谓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却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的,正是因为小节的一点点的,如沙般的聚集,才造就了平地而起的万丈高楼。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

如果说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那么,创新,就是工匠精神的心脏。

工匠精神,是对于创新的不断努力。多少人体验过,为了一个知识,一个问题,一次小小的知识上的突破,就拼尽全力,只为明白,就注足思考,草稿遍桌,就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在许多人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学者的怪癖。但事实上,正是这种精神,影响了多少人的世界,造就了多少人的伟业,如爱因斯坦,爱迪生。是的,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工匠精神,它如同辰星,高悬无垠,影响的人,数不胜数。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继承,去弘扬

工匠精神,其实就是由细节和创新糅合的产物,它活在我们的心中。有人倡导去国外,学习他们的管理方法,凭此来继承工匠精神。但其实,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对于职业本身的要求,是一种追求完美,追求创新的责任感,它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要学习的不是国外的管理方法也不是什么神秘的知识,它就在人们的心中,我们要做的是叩问自己,是否可以时时刻刻的保持这种不断追求完美,追求创新的精神,凭此去完成每一件事,并且热爱它,是的,工匠精神不是管理方法,不是一种工具,不是一种神秘的知识。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态度,它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心脏,而态度则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的,态度,将引领细节,创新。去做每一件事

师说由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从小事作起,从细小的每一件事情开始,一点点的积淀。

将来回首时,看到的将是彩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传承文化议论文800字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着实让过诗词出了“风头”,也不可避免地将传统文化的弘扬问题再次拉回了人们视线的中央。然而,各地各校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诗词背诵活动,在我眼中,却有几分妄图“一劳永逸”的意味。

不可否认,诗词背诵本身,与《中国诗词大会》的初衷一样,无可非议。在传统文化不被重视的今天,这样的活动或行为,无论是组织有序还是自发自愿,都是一阵强心剂,使日渐“衰弱”的传统文化重获人们的欢迎和期待。然而,当大众开始纷纷效仿,不由分说地将背诵诗词加入学校必修教程时,这早已无关文化,却更像一场闹剧——由一时兴起引发的,缺乏长远规划的“电光石火”。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弘扬传统文化本身是个庞大工程——怎样弘扬、怎样才算“弘扬”,每个问题都需要人们的深思熟虑,也远远不是背诗所能一劳永逸的。换句话说,选择背古诗词的方式弘扬文化无可厚非,可怕就在于人们只抓住这一根“稻草”不放,认为这就是有所作为,也统统不管诗歌的择选、文化的引导或是鉴赏能力的传授。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会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推进作用,从长远来看,反而会误导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成为一场“记忆力”的比拼。

弘扬传统文化,究其根本,恰在于引导人们体味传统之美,漫步历史的河滩,寻觅文化的珍宝。借用尼采的话说,参差多态乃美之本源。若仅仅是重复与记忆,那么烙在人们脑海中的只有枯燥不理的词与句,若没有必要的引导,那么月只是月而已,它不是张若虚笔下饱含哲思与体悟的当空皓月,也不再是令人动容的千里婵娟;雨也只是雨而已,它不再承载“鬓已星星”的悲欢离合,亦或是“故人何在,烟水茫茫”的凄然心境。

所以,传承文化能一劳永逸吗?答案是否定的。节目的热播或舆论的焦点只是一时,传统文化的弘扬却不能一蹴而就,因背诵诗词而重新被重视的文化弘扬问题,若只局限于“背诗”本身,那么只能收效甚微,甚至是南辕北辙。因此,传统文化的弘扬,依旧少不了社会、国家的集体作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以精神家园话题

全文共 1144 字

+ 加入清单

“鸟鹊飞舞我也飞舞,羚羊跳跃时我也跳跃,萤火和星光闪耀时我也闪耀,小树荡漾摇曳时我也荡漾摇曳……”这种物我也闪耀,生命物化的情趣,若时常出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却是“苍白无力常徘徊,灵气美感又不在。”作文教学的这一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是写作主体“审美家园的失落”所致。

请看下面两则故事:

(一)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无生趣的囚牢。

(二)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许多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达到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精力奔跑过去,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叫人伤心了!”

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的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

“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一切美的光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因此,欣赏者只有以其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才能成就一个山苍木秀、水活石润、渊然而深的灵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本来并没有灵性,可是若“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那么,无情的山水,在有情人眼里也就充满了情趣和美感。“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有时,“睹鱼跃鸢飞而欣然自得,对高峰大海而萧然起敬,心情浊劣时对修竹清泉而洗刷净尽,意绪颓唐时读《刺客传》或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便觉慷慨淋漓。”(朱光潜语)因此,只有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司空见惯的事物,才会使事物呈现出人格化、情感化。

我们知道,自然万物、社会人生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当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味生活,感悟美好,那么其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就具有了活力,并凸现出精神的内涵。培根说过,物质以其感觉的诗意的光辉向着整个的人微笑。

我们相信,当学生对“徘徊枝上月,空度可怜霄”的妙谛有了自己的审美愉悦,当学生能去分享蚌壳在一张一翕时那种单调生活的况味,当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小树,去享受幼芽发青或是柔条临风的那种快乐……总之,当学生寻回“失落的审美家园”,到那时,离写好作文还远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阅读红色经典振奋改革精神征文

全文共 2927 字

+ 加入清单

断断续续几年时间,笔者一直在拜读《毛泽东诗词》,这是毛泽东同志一生戎马的见证,也可以说这是整个红色经典的演变。诗词中包含了太多的红色革命、红色精神以及红色经典中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毛泽东思想的完全体现。像《沁园春·雪》中写的那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虽然他们有无数的辉煌但终化作尘土、成为过去,而我们要向前看,实力在发展当下最重要,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又像“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地主鞭”则反映了农民翻身做主不畏强暴斗地主的豪迈激情。还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以及“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或许有人会觉得《毛泽东诗词》的文学成就高于红色经典的成分,它不像其他的所谓红色经典的书籍《红岩》、《林海雪原》一样,能够很好将红色经典的部分表现出来。但我总觉得《毛泽东诗词》确实跟随着红色经典成长的,从开始的革命思想的引入、思想解放的宣扬,到后来的革命的发展壮大、敌后根据地的形成。丛红军长征的艰苦到土改时农民的欢心鼓舞。一本诗词,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个时代。

学伟人之诗,滋养浩然正气,塑造非凡人格,陶冶美好情操!毛泽东是中国现代文学诗词创作的杰出代表,因为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和他辉煌的政治成就,使得人们没有更多的关注和评价他的文学成就。

比如在《西江月·井冈山》中,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战胜敌人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他对群众力量无比信任的群众观点的强烈表现。相信群众,热爱群众的思想,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毛泽东诗词之中。

毛泽东诗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就是说,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沧海与桑田总是更迭着的,新生也总是战胜腐朽。正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七律·长征》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歌典范。它既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又把红军为了实现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而排除一切障碍,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发挥到极致,达到了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可以称之为艺术精品,千古绝唱。诗的题材是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斗争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但是诗人并没有刻意渲染战争的残酷与牺牲,而是集中笔力表现了长征取得胜利,实现了革命理想的喜悦和对于艰难困苦的蔑视。

在毛泽东诗词中讴歌人生的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警句,时时出现,美不胜收。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欲与天公试比高”“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等。在那月没星沉,夜色如磐的日子里,这种革命理想曾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人民前进的道路;在那电闪雷鸣、暴风雨来临的时候,这种革命理想曾像展翅高翔的海燕,呼唤着人民向黑暗、腐朽的势力冲击;在那硝烟迷漫、战火纷飞的岁月,这个革命理想像嘹亮的号角,鼓舞着人民去奋勇杀敌;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个革命理想则像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着人民去乘风破浪,锐意改革,创造奇迹。它们是伟大革命领袖的战斗豪情与杰出诗人的创作激情浑然一体结成的革命诗词的奇葩。

《毛泽东诗词》在读者心灵里铸造美的殿堂,它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它表现美的重要特色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沁园春·雪》这首词,上半阕写北方的雪景,结合长城、黄河、秦晋高原来写,大气包举,景象雄伟;在雄伟中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长城、大河,远近映衬,动静结合,错综生辉,描绘出一幅天低野阔、一望无际的壮美的雪景图。然而,这只是太阳不出来的时候的景色,待到雪止云开,阳光普照时,景色又推向更高的档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里的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美丽动人,画面开阔,气势磅礴,诗意盎然。下半阕以“江山如此多娇”的警句,既总括了前边雪景的美的境界,又引出了诗人要突出歌颂的理应主宰这美丽江山的“风流人物”。从祖国江山的壮丽写到历史上功业显赫的大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指出他们作为封建主义的政治家、军事家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而且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

抗战前夕的《沁园春·雪》在抗日高潮即将到来之际,以其最先进的历史观点评古论今,指出人民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是历史的主人,这首词又以其至高无上的艺术价值,被评论家称为“千古绝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更是直接向全国人民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令。

另外,毛泽东的诗词中,也有一些是怀念友人或朋友赠答之作,如:《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七律·答友人》等,但所寄之情也决非单纯的个人情感,而是时代精神的提炼,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包蕴寰宇的胸怀,突兀磅礴的气势,浪漫主义情怀

读《毛泽东诗词》最鲜明的体验就是感觉毛泽东诗词的境界博大开阔、气势恢宏、摧山撼岳。往往是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却能展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

毛泽东在他的作品中,不做历史名人的崇拜者,赞美当代英雄,是因为他站在历史发展的最高点,运用的是最新的唯物史观,这就使他的评古具有前人所没有的大“气”,这一特点就是帝王诗人曹操,和以气魄宏大而著称的苏轼也无法向其背。

与其博大境界和相辅相承的是毛诗词的磅礴的气势。在毛泽东诗词中,气势宏大的句子比比皆是,如“千村霹雳开新宇,万里东风扫残云”、“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些写景的诗句显示了惊天动地,吞吐风云的气势,形象的概括了时代激变的特征。

《毛泽东诗词》境界和气势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即具有转动乾坤、拨动历史,藐视一切困难和强权的气魄。如《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把地球写成“小小环球”,把强大的国际反华势力写成“有几只苍蝇碰壁”,《七律·长征》把红军长征中艰难的跋涉写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毛泽东的笔下,世界小得可以运于掌心,强暴势力变的不堪一击,战胜困难变得轻而一举,视若游戏。此种气魄比苏轼的“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还有过之。意境静中寓动,景物色彩明丽寓意深刻,场面波澜壮阔。

《毛泽东诗词》中的诗词尽管数量不是很多,但因为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画面,抒发的是整个时代的激情,尤其是他的伟大气魄,极高的浪漫主义艺术表现力,使他的作品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诗词创作的最高峰。他创作中至高无上的视点,纵横环宇的气势,形象生动的用典、幽默的语言风格,不但在当代独树一帜,也达到了古人没有达到的高度,填补了古诗词创作中艺术表现的空白。从这一点看《毛泽东诗词》既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瑰宝,又是中国现代诗词创作的一座奇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心中诠释的工匠精神初二作文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工匠,是一种职业,看似平凡,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人们都在询问,什么是工匠精神,在究竟来自“何方“?它,神神秘秘,似乎很少人能够体会到它的真正内涵。有人说,工匠精神就是不断改变精益求精,其实不然,我认为工匠精神不只是精益求精,更要有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决定着你的命运,你似乎在慢慢的为之所改变。

曾经有一篇文章这样说道:“一天,一位大学的学者来到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派了几个人到建筑工地去砌墙,这位大学者问了第一个正在砌墙的人说:“你在干什么?”“难道你看不见吗?我在砌墙。”那位工人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回答道。显然,对方是嫌他打扰了自己的工作。

学者笑了笑,有走到另一位砌墙工人身边问道:“你在干什么?”那人差异的看了看他,然后用手比划着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大大楼说,我在盖一座高楼。这两个人的回答令他大失所望,但当转身欲走的时候,一阵歌声吸引了他,在忙的焦头烂额的工地上竟然还有人唱歌,这位学者狐疑的循着歌声找了过去,原来是一位目光囧囧的年轻人,只见他麻利的砌着转,同时哼着一首首老歌。

“你在干什么?”学者又问了他一个问题

“我在建设一座美丽的城市。”这个人爽快的回答道。

十年之后,这位学者因为某一课题又来到了这个工地进行调研,凑巧的是,他发现一件令他非常震撼的事:“十年前的那几个人,第一个还在工地上砌墙,第二个成立图纸设计师,而第三个,却已经成立他们的老板。”

由此来看,所谓的工匠精神并不是只有精益求精,而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态度,能否意识到这一点,决定了你以后能否干出一番大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范文:坚守我的精神家园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古往今来,无论历史的风尘如何湮灭,无论时间的流水如何洗涤,总有这样一句话回荡在耳旁:坚守我的精神家园. ——题记

蔚蓝的天空,白云依旧流淌;汹涌的大海,礁石依旧站立;纷繁冗杂的尘世,我心依旧坚守,坚守,坚守我的精神家园,是一份淡泊,是一份宁静,是一份心底的欢唱.

恢弘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浩瀚的江水滚滚东流,却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愁,是谁?是谁站立在岸边?是那个“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的他?是那个“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也”的忠臣?是啊,正是他.面对渔夫的劝导,那句“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坦荡之言,“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坚贞胸襟,跃入江水,坚守清白的从容……我分明听到一声高呼“坚守我的精神家园!”为了坚守,死又如何,精神家园才是永恒的乐章!

坚守我的精神家园,坚持一份崇高,一份心中的淡泊与清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听!是谁在轻唱动听的歌谣,是那个“性本爱丘山”的静者吧?是那个“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悔者?是那个世人称赞的“五柳先生”?是,是他!为何辞去官职,为何选择放弃锦衣玉食,享受粗茶淡饭?为何脱离尘网,不随波逐流?“因为坚守,因我坚守心的从容与舒坦,因我坚守我的精神家园.”坚定而又从容的回答.是啊,“户庭无尘杂,居室有余闲”的清净的精神家园一定是他的向往吧!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不过是过眼云烟,精神家园才是壮美的画面.

坚守我的精神家园,坚守一份从容,一份自然与安详.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身处床榻,依旧忘不了保卫国土,精忠报国,面对敌人的凶猛进攻,不曾退却,面对主降派的劝说,不曾动摇,面对一次又一次国土的沦丧,更加激起心中爱国的热情!为何如此固执,为何如此顽强?“我坚守我的精神家园!”铿锵有力的回答震撼人心.“生是国家的人,死是国家的鬼,保卫,坚守是毕生的追求”——是的,精神家园的坚守是最绚烂的心底宣言!

坚守我的精神家园,坚守一份高尚,一份热情与执着.“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从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执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呐喊;“宁可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刚毅……一次又一次向我们述说着这个至理名言,坚守我的精神家园.

天空依旧蔚蓝,大海依旧澎湃,我心依旧执着,坚守我的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华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是五彩斑斓了,可以是建筑,书籍,服饰,它包罗万千,丰富广博。就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神物“龙”的形象。其实龙本不存在,它只是古代的人们为拥有神奇力量的向往,因此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有着鹿角、虎须、蛇身、凤爪等多种特征,融合了多名族的文化。龙就似我们我们中华民族,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伟大神力向往的美好理想。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汉字了,这也是我们“传播文明,盖世无双”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特点嘛,就是“对联形式,汉子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祥,既便言志,又供观赏。”说起汉字我们无不想到书法文化。值得赞扬的是,即使书法的年龄远远大于我们现代人,但我们间的距离却似穿越的效果。在此,我也是书法的传承者之一,它的美感“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我也深有体会。对于写书法的传统用具——毛笔,柔软优雅,创作的字体有胖有瘦,或直或曲,时而粗糙时而顺滑,无不体现着各种线条的美感,无不透露着写作人当时的心境。然而西方人用的钢笔却只能将字死死地呆呆地“刻”在纸上,所以西方国家没有书法这一说。这就是中华民族先辈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值得我们华夏子孙传承。说到书法,我便想起中考语文要提高分值,会在书法和文言文方面加以重视,这样一来就对我们中学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做了进一步的要求,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考场啦!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也应该了解重视它。

反观我们现代社会,经历多次战事,以及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冲击,一再使得文化的传统根基早就如同一片风中摇摇欲坠的枯叶。再加上我们的经济日渐富裕,西化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普遍,但这也不能是我们的心灵感到满足。如何重新找回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美感,继续传承它呢?那就得扎根于我们的生活,就当我们对传统文化多一些关注,多一些了解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1000字

全文共 146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守住“根和魂”,让中华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绽放出“盎然春意”,是当代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以“留史”,保护文化的源流根基。与文相会,与史为友。唐诗宋词的不同风韵映射出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文房四宝的雅致意趣蕴含着文人匠心。可以说,文化是与过去的“对话框”,既刻录着历史,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一羽之轻无以飞,一足之力无以至,五千多年的深厚历史文化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妥帖地“收藏”好这些“家珍”,把文化的源流根基保护好。保护在心更在行,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让保护传统文化成为自身的生命自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重要使命。惟其如此,才能让延展文化根系脉络的土壤更加坚实,让文所留史,永绽光芒。

文以“接力”,传承文化的民族基因。文化是精神的宝库,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也是民族自信与自豪感的源流。顽强拼搏、奋发图强的足音接续着文化的民族基因,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的民族基因是团结精神的构成部分,一脉相承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硝烟远去,精神永存。中华文化里的民族基因是接力“火炬”,而中华儿女是民族精神的“接力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向世界展现了泱泱大国的民族凝聚力和“了不起的中国精神”,英雄故事不绝于耳,民族风采举世瞩目。我们的民族文化“可敬、可亲、可学、可用”,把民族精神的“活教材”学好,才能把文化的民族基因传承好,借文化之力铸精神之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以“聚能”,发挥文化的资源优势。文化的多样性放射出巨大的魅力与能量。文化包括服饰、习俗、饮食等多个方面,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比如蒙古人擅长骑马射箭,新疆人擅长载歌载舞,福建人擅长饮茶之道,不同节日里更有迥然不同的纪念方式。利用好各地区鲜明的文化资源优势,对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文化旅游业已然成为社会经济活力的重要风向标。将文化资源与当地旅游业深度融合,能够充分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让文化成为拉动地区发展的强动能,迸发出更大的辐射能量,发展更多“小木耳”“小黄花”等特色产业,成为挑起“金扁担”、满载“幸福粮”的重要力量。同时,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是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是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方式,聚合的也是自身的发展之能。

文以“载道”,丰富文化的实践形式。实践形式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打造的是文化的亮丽“名片”。无论是展现中国美食文化的李子柒,还是《经典咏流传》里的歌咏诗篇,亦或是以唱演秀来弘扬传统文化的《国风美少年》,活泼有趣又多姿多彩的文化实践形式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视觉与听觉的声色交织,让传统文化更“火”的同时,也让其更“活”。中华文化底蕴深厚、意蕴深远,要以兼收并蓄的丰富实践形式,把中国故事讲得生动、说得细致,“老生常谈”而新意常在,声动华夏、道传四海,老树抽新枝,枝上结新花,让中国的文化之“道”与时代活力并肩,走出“家门”,走得更远。

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我们当继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扬好中华传统文化,致力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让文化的“盎然春意”舞动四海,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许多著名学者为我们留下的光辉的著作,智慧的结晶,而且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从小我就听妈妈给我讲司马迁的故事,今天在这本书中,我再次看到了他。司马迁-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继承父业,著述历史,用毕生的经历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时期,到汉武帝初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多字,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整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的鸿篇巨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走出家门游历四方。他游历了大江南北,到过长城,渡过黄河,登过泰山,经过长江,一路上采访民间传说,考察文物古迹,搜集历史资料,这些活动使他获得了大量史籍上没有的史料。

正在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几次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他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了心底,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筒,在上面了写下了一行有一行工整的文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辉煌巨著--《史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的人生观,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宫刑,遭受了冷落,但他却在史书中有权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他在史书中,自己就是统治者。

在司马迁的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个大人物,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黄帝的人,他是个大丈夫,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他是个圣人,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

真正的大人物,并不是大权大贵之人,而是那些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可以忍辱负重,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司马迁坎坷的一生,是大人物的写照,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权贵,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看破名利的心。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活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华文化作文篇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从敦煌壁画的精美壮观到那水墨国画的清新婉约,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遍野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丽脱俗,从汉语的博大精深到吴侬软语的温婉动听,那灿烂的中国文化铸就了而今的泱泱中华

君不见那诗仙李白,带着三分剑气七分豪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手指一挥,便绚烂了大半个盛唐,君不见那横槊赋诗的苏轼一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触动了古今多少人的心弦。于诗文中,我们领略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风光,感受“会挽雕弓如满月,亲射虎,看孙郎”的豪情,收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动,体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抱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志向。是千千万万个李白、杜甫、苏轼一样的人谱写了中华文化的灿烂篇章。

而那唱念做打,精彩纷呈的京剧,崇尚“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文化,以“仁”为已任的儒家文化,“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万象”的变化莫测的中国功夫,更是以它们的独特之处,融人中华文化中,使得中华文化愈发多样精彩,使得中国这个五千年薪火相传的泱泱大国,至今威武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

美哉,我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然而,踏入经济发展迅速的21世纪,又有多少中华儿女能看到我们手心的珍宝并妥善地传承它呢?悲矣,当国人对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式消费趋之若骛,而对我国传统的大菜视而不见;当郭敬明充满铜臭的小说受到热捧而《论语》《大学》等国学经典被揶揄,当感恩节、情人节变成全民狂欢而七夕、重阳节被人忘却,那灿若明珠的中华文化被全球化的热潮所掩盖,蒙上一层厚厚的灰。

“—个国家的力量,归根结底在于国家根本的文化,倘若我们只一味重视发展国家的经济,却忘了培植国家根本的文化,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钱穆善意的提醒我们国家的根基所在。的确,不可否认的是,经济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方向,但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虽然无形,却更加重要,它是团结国人的同心结,是国家安定的基础,是国家情绪的归处。若无文化,何来团结与和谐?

于世界发展的大潮中,我们中国人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根深植于中华文化之土壤,去浇灌,去培植,如此方能筑成繁茂的国家大树。

不必惊艳于他国之文化,因为最丰富的宝藏已经在你心中,让我们用心传承与发展,用灿烂文化铸就泱泱中华的辉煌。

美哉,灿烂的中华文化!

壮哉,悠久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冲不垮的精神家园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看了一本语文主题阅读课本《冲不垮的精神家园》,其中我最喜欢《洪水中的真情》、《人民解放军参加黄河兰考段抗洪抢险纪实》、《冲不垮的精神家园》。

洪水、泥石流,是无情的,人类是有情的,当它不断侵袭着人民的时候,亲情显得尤其珍贵。当洪水冲走金涛时,她的奶奶哭叫着,当奶奶在送往医院时,嘴里都在含糊不清的请求人们寻找金涛,正是因为这样,使得祖孙俩团聚;兰考的群众无一人伤亡,大堤安然无恙,靠的全是人民解放军,在人民有危难的紧急关头,总是他们冲在最前面;面对蔡集导控工程,他们对自己的安危全然不顾,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肆虐的洪水中,人们不分你我,心中只有团结,因为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然而,有多少人为了别人自己却牺牲了……

在每一个万分紧急的关头,解放军和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共同抗洪,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打动了所有人的心,解放军是平凡而伟大的,在人民群众有危难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以前,我经常问别人:为什么解放军叔叔能帮助那么多人,我们不能?革命为什么会胜利?我现在懂了,那是因为有团结的力量。我记得以前学过两篇课文和一段话,是《天鹅的故事》,天鹅们齐心协力破冰,最终取得了胜利,《蚁国英雄》,一群蚂蚁都有集体要团结的精神,何况我们人类呢?这正如那几句话所说:人心齐泰山移。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每年学校举行的运动会,都需要我们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团结一心才能干好,因为每次干什么并不是别人干好了就行了,如果人人都这样想,那岂不是社会、国家的秩序都乱套了,所以,我们要向好的一方面发展,改掉坏毛病,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也要把自己改善的更完美、完善一些,毕竟活到老,学到老嘛!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建美好未来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