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河南的特产作文(汇集20篇)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看看下面的河南的民风民俗作文,感受一下吧!为此开学吧为你们整理了一些河南的特产作文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6932

作文

1000

篇1:西安特产

全文共 2308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的碗秃、牛肉、面食、汾酒等等食品都是特别有名的,可是在我们印象中,最深的物产是醋就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西安特产作文,欢迎查看。 关于山西特产的作文篇一

大家好!我来自山西.一提到山西.不得不说说山西的醋和煤.被称为煤乡的山西.名不虚传--煤产量居全国第一.山西已经建起大同、阳泉、西山、汾西、潞安、晋城、轩岗等七个大型矿务局和霍州中型矿务局以及东山、荫营、小峪、王坪、寨沟、固庄、南庄等八个小统配矿务局,此外还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露天煤矿。起储量之大.足以看出.说起醋,我得多说: 明清以来,山西便以醋名扬海内外,成为当时山西的一大支柱产业。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不仅使山西形成了深厚的“醋文化”,而且制醋作坊遍地开花,延绵至今山西仍有制醋企业1100多家,年产量2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居全国之首,其中老陈醋年产量15万吨。拥有辉煌历史的山西老陈醋在中国醋业一骑绝尘。

山西醋的历史有几千年了,到了盛唐、宋时期,“美和居”老陈醋就已名扬中外,特别是“益源庆”老陈醋已成为宫廷用品。“东湖”老陈醋作为山西醋的正宗代表,由于历史的原因,它的起步较慢,其实它是为了保持原有的传统工艺。近年来,“东湖”老陈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可谓是“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东湖”牌真是变化太大了,很有希望,关键在于它继承了传统的经验。但是,被称为中国第一醋的山西陈醋始终比不上镇江香醋。有人将山西老陈醋比作一个没落的贵族,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山西老陈醋被磕碰地只剩下了“历史”和“酸楚”。今年5月份就有全国醋业老大镇江恒顺香醋集团携巨款北上大规模收购山西醋厂。

山西省酿醋协会一位负责人说:多少年来,山西一直有两个瓶子,一个酒瓶子,一个醋瓶子。如今镇江对山西的醋瓶子提出了公开的挑战,政府是应该对此有一个大动作的时候了。这些年来,政府给予老陈醋的支持很少,虽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是都停留在了表面,不解决实际问题。醋比酒的酿造工序多,但价格却要便宜,所以山西醋企业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关键还是没钱。如果政府现在还对这种现状无动于衷,那么山西老陈醋的前景实在堪忧,对于恒顺的扩张只能是四个字:无法应战!

目前,山西醋每吨平均售价仅为2000元左右,全年的销售收入不足5亿元。山西醋业规模普遍较小,利润甚微。而同为四大名醋之一的镇江香醋,每吨醋平均价格可达4500元,两者价格差竟然在一倍以上。而仅恒顺一家企业即年产8万吨,年产值3亿元以上,经济效益的差异可见一斑。去年,镇江香醋企业已进入山西,参与个别食醋企业股份,山西醋业面临外省醋业的严峻挑战。

毫不夸张的说,山西醋业正处在一个生死抉择的关口。一方面,省内多而小的企业连年征战,不仅消耗资源而且破坏市场,企业越来越弱;另一方面,外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对山西醋业的强大压力。山西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希望山西的醋和煤,可以给你永久的记忆. 关于山西特产的作文篇二

民以食为天。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东的煎饼,四川的毛豆腐,都是名闻四海的好食品。提起我们山西的面食来,那也称得上是四海闻名。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面食就已经成为宫廷中的主食。到了唐朝,面食进一步发展。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我们山西人,相传他特别爱吃山西风味的面食,御膳顿顿都有面。现在面食成为我们山西人的家常便饭,而且品种和花样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山西面食名目繁多,有切面、削面、拉面、扯面、龙须面、猫耳朵面等。其中切面易做好吃,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面食。还有猫耳朵面,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把一块面放在手掌上,轻轻地搓,搓成猫耳朵状的面片就成。我最喜欢吃的要算削面和龙须面。做削面,首先将面揉好,用专用的削面刀削。你看,我们学校附近的捷尔泰饭店门前的一口大锅里,滚开翻花的水“咕嘟咕嘟”地响,距离锅3米处的师傅们,左手拿面,右手用刀削,面条像鲤鱼跳龙门似的翻飞落入锅中。削面两头尖,中间宽,薄如纸,吃起来很可口。龙须面更是名不虚传。它细如丝,长如线,煮好后加上调料,那滋味别提有多美了!

有道是,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太原。来太原的游客不品尝山西的面食,那真是白来。山西人是好客的,您若来了,那味香色美的面食一定会使您吃得满意。 关于山西特产的作文篇三

山西的碗秃、牛肉、面食、汾酒等等食品都是特别有名的,可是在我们印象中,最深的物产是醋就了。

醋是我们每个人餐桌上必备的调味品,在山西,几乎家家在吃鸡蛋时,都在蛋黄上滴醋,这已经成为北方人的“习俗”了。

山西的老陈醋与南方的酸有很大的差异:老陈醋是酸的泡出来的腊八蒜也会有一点儿醋吵闹味儿,南方的醋不同哪里里的醋还有一丝丝甜味儿化于口中。

醋也算是山西的“老字号”几百年来醋的酸味儿一代一代师传身授在山西,许多醋作坊依旧保留着父辈传承下的秘方醋是酸的但喝进心里却是十分甜的……

直至今天,这些“老字号”的诚信是值得信赖的。 关于山西特产的作文篇四

山西的碗秃、牛肉、面食、汾酒等等食品都是特别有名的,可是在我们印象中,最深的物产是醋就了。

醋是我们每个人餐桌上必备的调味品,在山西,几乎家家在吃鸡蛋时,都在蛋黄上滴醋,这已经成为北方人的“习俗”了。

山西的老陈醋与南方的酸有很大的差异:老陈醋是酸的泡出来的腊八蒜也会有一点儿醋吵闹味儿,南方的醋不同哪里里的醋还有一丝丝甜味儿化于口中。

醋也算是山西的“老字号”几百年来醋的酸味儿一代一代师传身授在山西,许多醋作坊依旧保留着父辈传承下的秘方醋是酸的但喝进心里却是十分甜的……

直至今天,这些“老字号”的诚信是值得信赖的。

[西安特产作文四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特产作文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起我们家乡特产,那是相当的棒!我家乡的所有特产,要说完也得一天一夜。想了解我家乡的特产吗?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莆田市传统的四大名果有:龙眼、荔枝、枇杷、蜜柚,不知你吃过没?吃了肯定叫声好。

今日,我来介绍一下远近闻名的枇杷。它可是我国南方的珍稀水果,也就因形状像琵琶而得名叫枇杷。

在福建省农业厅的支持下,该镇现有枇杷面积8万亩,真大啊!它被农业部誉为“中国枇杷第一乡”,够惊人吧。

枇杷,大约在4月份就上市了。我家买了一大袋回来品尝:枇杷穿着一身橙色的衣衫,色泽鲜艳,硕大无比,肉软汁多,味美爽口。吃法很简单,只要把枇杷洗干净喽,“就地正法”解决掉它,能治疗我们的口干烦渴等不适呢。

枇杷汁酿成的蜜称枇杷蜜,其味甘美清香,有润肺止咳、化痰、通便使之功效,是蜂蜜中的上品哦。制成的“枇杷膏”,具有清肺、宁咳、润肺、解渴、和胃的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道咳嗽等,疗效显著,是上好的药材之一哦。

当然,任何东西吃多了都会不容易消化的。枇杷吃多了不会上火哦。

看,我家乡的特产——枇杷,都有这么多疗效,还这么香甜可口,可想而知,别的水果也一定很好吃。欢迎大家来我家乡做客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特产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温州,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我最喜欢的是馄饨。也许你会觉得,馄饨都是一样,有什么特别的,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我们家乡的馄饨可是远近驰名的“色、香、味”俱全。

我们家乡的馄饨,它的皮似乎比纸还薄,比玻璃还要透明,在皮上简直可以透出馅儿来。在一张皮里包上干贝、瘦肉、葱花,一看,晶莹透亮的皮里呈现出“朵朵鲜花”,小巧玲珑,煞是好看。还没有尝上一口,这外形就已经使人馋涎欲滴了。这馄饨不仅外形美,味道更美。一碗馄饨在你面前一掠过,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深深地吸一口气,就能让人情不自禁地说:“真香啊!”舀起一个馄饨,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进嘴里,嚼着嚼着,一股美味直入肺腑。再舀起馄饨汤,漂浮着绿油油的葱花,紫色的榨菜,还有红彤彤的虾米,组成了一幅美景图。喝到嘴里,一勺鲜美的汁水流入喉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当你来到我的家乡时,走在街上,看看一家家馄饨店,哪家不是人来人往。有的人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有的人甚至狼吞虎咽起来,还有的人不小心把馄饨汤溅到了自己的身上。一些人吃饱了还不满足,还要打包,有的买回去孝敬老人,有的买会去给孩子吃,还有的特地从外地跑来买给朋友吃。

啊!我爱家乡的馄饨。家乡的馄饨不仅是味道好,而且外形美观,年轻人都爱吃,小孩子,老人更是爱吃。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那一定要尝一尝馄饨,这馄饨一定会使你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特产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一个算不上富饶,却美丽可爱、美食饶多的小山城——新昌。在各种美味之中,我最喜爱一种风味独特的早点——蒸汤包。

不知为何,只要我有点空余的时间,我就会跑去小区门口的早餐店看店主做汤包时的手起手落。弹指一挥间,一个沾着白面粉的小汤包便做好了。只消一刹,店主亲自编制的麻线蒸笼布上,便挤满了一只只白里透红的蒸汤包。

汤包要下笼了。一滴滴水洒在柔软的汤包皮子上,使它们变得更加美丽可爱,犹如娇嫩的、白里映着血红的玉石。

渐渐地越来越浓的水汽缓缓上升,以至于笼罩了整个屋子,仿佛是个美食仙境一般。

一刻钟后,是那些小汤包们最可爱的时候。它们犹如一朵朵含苞欲放的、奶白的香水百合散发着阵阵美食的气息。当店主把这群可爱的“百合”端到那苍老的、却有一丝丝檀香的木头桌子上时,是我最激动的时刻。

我举起酱杯里的刷子,给它们刷上香醇的香油。一滴滴饱满的香油留在了蒸汤包的皮尖上,再刷上一层薄薄的酱油。我端起这盛满美味的蒸笼,将那香喷无比的气味吸进我的肺腑,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一笼只有暖色调的蒸汤包,可不够一个美食家的标准。抄起大蒜,将它剁成末,和上一些小菜和香葱,再与蛋丝拌在一起。那味道,想想就让人沉醉。它们和蒸汤包简直是倾城绝配。

纤弱的木头细筷夹住饱满的汤包时,是真耐不住的时候。一口塞进嘴里首先在嘴里回荡的就是令人回味的香油。那醇厚的味道刚刚消去一些,那熟悉的酱油味便侵入了我的口腔,在我的唇齿间回荡着,好似有一涧清澈的山溪水流淌在我的味蕾之上。那仅仅只是入口的味道。当你轻轻咬破那薄薄的皮子,里面香浓的肉汁便会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轻而易举地俘获你的味蕾,那一点点儿肉馅,虽说仅仅只有一点点,可仍有着美味的陷阱,只要舌尖轻触到它,它的鲜美便会立刻麻痹了你,使你回味无穷……

这样美味的早点,仅仅只有一些小山城里有,我真为我们家乡的特产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特产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自贡市富顺县,那是一个很老的古县,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也是中国最早产盐的地方。在古代,那里的人们非常富有,都喜欢经商,而且很讲究饮食的色、香、味俱全,所以至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俗话说:吃在四川,味在自贡。

咱们家乡的特产有:冷吃兔、富顺豆花、仔姜青蛙……首先说说冷吃兔,它可是自贡非常出名的特产,很辣,而且很麻,绝对适合重口味的人,不仅可以在饭桌上吃,而且还常常被人们做为休闲小吃的首选,几乎家喻户晓,写到这里我已经开始流口水了。冷吃兔主要食材兔肉、干辣椒、姜、葱、料酒和花椒,再经过爆炒而成。因为冷吃兔很辣很香很可口,所以我都要吃上三四碗饭。如果你也想吃可以去自贡,也可以在成都各大商场买,或者来我家做客。

其次是富顺豆花,我来说说来历吧。三国时期,由于富顺县有一口含盐最多的富顺盐井,加上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大豆生长,很适合做豆腐,引来了四面八方的人品尝,一天,一位贩盐的商人来餐馆吃饭,由于他等不及豆腐成型就让老板把嫩豆腐蘸着辣椒水下饭,结果发现比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可口,便有了让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的富顺豆花,富顺豆花主要是豆腐嫩,蘸水的材料丰富搭配而成的。在天府长城百益超市后面就有一家不错的豆花餐馆。

自贡的特产还很多很多,如果你想吃就去那里住上一周慢慢品尝。

[家乡的春夏秋冬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特产作文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漂亮的家乡-----绍兴,有许许多多好吃的特产。今日就由我来为大家做一个介绍吧!

首先我要介绍的第一样特产是小小的、臭臭的,有人喜欢有人怕。不用我说,你也应该知道了吧!对了,那就是“臭名远扬”的臭豆腐。这个臭豆腐啊,无论清蒸还是油炸,吃起来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外地的游客来绍兴旅游,总要买几盒臭豆腐回去尝尝鲜。

接着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二样特产看上去清澄透明、闻上去却是香甜醉人的。怎么样?不说你当然也猜到了!那就是闻名中外的绍兴黄酒。黄酒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是用清清的鉴湖水精心酿制而成,芬芳醇厚,色香味俱佳,还被誉为“东方名酒之冠”呢!

现在我又要介绍第三种特产了。那就是家家户户都少不的,黑黑的、鲜鲜的霉干菜了。夏日里的饭桌上,总少不了一碗用霉干菜做成的汤,不仅解渴,还能防暑呢!

家乡的特产还有很多,比如茴香豆、香糕、腐乳……怎么样,流口水了吧?那就快来我的家乡来尝一尝吧!保准你来了就不肯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河南人怎么了作文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在上初一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辅助教材,浅绿色的封面上几张旧图片围着四个黑体字:河南历史。我怀着一种别样的心情读完了此书,仍觉意犹未尽,一时心血来潮,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两千字的作文,其中深含对家乡的热爱和无比自豪之情。可是,现在我却有点怀疑当时自己的想法是否有些过于幼稚了,因为这一段时间以来,有太多的关于河南、关于河南人的事在耳边回绕,如某好友告诉我说,在某个时期新疆的某地有这样的标语被写在高墙低垣之上:“防火、防盗、防河南人。”我有些纳闷:在边远地区,河南人怎么与火与盗相提并论?更有甚者,一同学曾经问我:“董存瑞在炸碉堡时喊了些什么?”我颇为不屑地回答:“当然是‘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可那同学却说我错了,“应该还有一句是:别再相信河南人啊!

听了之后,我哭笑不得,想河南人怎么得罪董烈士了,让他在临牺牲之前喊出了这么一句? 诚然,上面的两个例子八成是调侃、玩笑或是河南人在无趣地自嘲,但就在前不久,我偶然看到了一则新闻,说是全国首例地域性歧视案在深圳开庭审理,河南人很不幸地占了这个“首例”的位置。对于那些非河南人来说,他们也许并不知道河南人在外打拼有多么艰辛。在北京,几个条件差不多的人一同找某公司应聘,身为河南人,则大有可能被刷下来。我有一朋友在南方打工,春节回来聚在一起闲聊时,他不停地向我吐苦水,说自己在外根本不能拍着胸脯大声说:俺是河南人。我问其原因,他则甩出两个字:“丢人!

”我更加哭笑不得,想咱河南人招谁惹谁了,干嘛看外地人的白眼儿?就连有些文学作品里也把河南人当作反面典型,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咱河南人到底怎么啦? 2005年可以算作河南人扬眉吐气的一年,别的不说,单说“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河南人就有三个,三次跳海救人的魏青刚,带着妹妹边打工边上学的洪战辉,奋不顾身救顽童的李学生,这些还不足以成为河南人的精神财富,成为另一种鼓舞人心的名牌吗?可那首例地域歧视案也正是在年底发生的,真不知道河南人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一些人转变对咱们的看法。想想任长霞、张荣锁、常香玉,看看南街村、金星、新飞、双汇,这些可都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地地道道的由河南人一手打造出来的中国名牌。在春节长假期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了七期系列节目,名曰《谁不说咱家乡好》,此节目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古今河南,我认真地收听了每一期节目,直到节目全部结束,我差点要做个“我是河南人”的小牌子佩在胸前。我又突发奇想:若是把这七期节目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会使很多人对河南人另眼看待吧?

现在我略微想出些头绪来:其实,咱河南人没怎么了,只不过是在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罢了,倒是那些自视清高的外地人,他们到底怎么了,他们怕是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吧,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他们的偶像应该是过去的古人,虽然同样的“一世”却不能“同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河南两日之旅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4月30日 星期一

坐了五个小时的车,终于走到洛阳了!我和家人吃完午饭后,于是开始向牡丹园进发。

可惜呀!这次来的晚了些,大部分牡丹都谢了,但还是有一些可爱的牡丹,正在笑逐颜开。有绿的、有黄的、有紫的、有白的。置身这样的花海之中让人感觉轻松了许多。偶尔刮点小风,便有一阵牡丹的香气袭来。

时间过得真快呀!未等我享受好置身花海的美妙,不知不觉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二

这天,我们来到了重渡沟,将车停好后,我们便开始登山。走了好久,我们也都累了,只好坐缆车来欣赏风景。

缆车越走越高,向脚下望去,如同置身仙境一般,云层虚无缥缈,给山们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大概走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最高峰。景点都欣赏完了,我们开始向山下进发;大人们徒步下山,我们小孩子坐滑索下山。

滑索真快呀!差不多半分钟,我们小孩子都到达了山脚。不多时,大人们也都下山了。

就这样,河南两日之旅结束了。好开心!

但是——我的作业还没做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特产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遂昌,它虽然是个小山城,却也是物产丰富,特产多多。

春雨过后,地底下一根根小竹笋钻了出来。大家知道竹笋好吃,那又是否知道长大后的竹子能做什么呢?让我来给你们介绍吧!

我们把竹子烧成竹炭后,就可以做出很多东西。比如竹炭汽车坐垫,它能分解车内异味,释放的远红外线,能消除疲劳,有防霉杀菌的作用。竹炭还能做鞋垫。异味除臭包。风铃,很受日本人的喜欢。因此遂昌又称“中国竹炭之乡”。

遂昌是全国一百个茶叶基地之一,“高山云雾茶”。“三井毛峰”。“太虚妙露”,自然天成,从明代起就成了贡品。名茶“龙谷丽人”还得过金奖呢!所以,遂昌又称“茶叶之乡”。

遂昌还有许多特产呢!比如说,石练菊米,黄沙腰的薯干……都是人们的最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山西特产花生的说明文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我给你们出一个谜语吧: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是什么?对了,是花生!花生的用途可大了,被人们称为“长生果”“素中荤”等许多美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花生吧。

花生由粗糙的皮(麻屋子)薄薄的花生衣(红帐子)以及里面那个圆滚滚的花生仁(白胖子)组成。

花生皮十分粗糙,上面有许多小眼眼,长得十分不好看,不过,你可不要以貌取“花生”,花生皮是上好的肥料,把花生皮剥下,放在土里发酵,过不了几天,就能变成上好的肥料,花生皮也是上好的动物饲料,喂猪鸡鸭,它们会长得膘肥体壮的,并且也很快乐。花生皮不单是肥料、饲料,还是上好的燃料,听妈妈说,把花生皮晒干,火苗一碰上它,便会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花生衣看起来很不起眼,可是你是否知道,它是一种药材呢。把花生衣放在温水里,等上二十到三十分钟,就会变成一种微红色的液体,味道虽然有些苦,但常喝能起到健胃的功效。

花生仁就像一个圆滚滚的大胖子似的。花生仁的用途可大了,不但可以直接使用,而且可以炸出各种香喷喷的油,花生仁里的含油量极高,平均一千克花生,就能压榨出130克油,在植物里仅次于月见草!

多吃花生还可以补血,使脸蛋红扑扑的,原来花生油这么大的功效啊。

花生真是从里到外都是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3河南游记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已至,各位同学想必都想到别处旅游一下,寻找一下刺激。

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争取到了河南两日游和我姨。河南距离汶上还挺远的,坐大巴车还得坐六个小时。我们去的时候还堵了车,真是倒霉,倒霉,倒霉啊!我们出发时5点,到达时已经14点了。

随着,我们便爬上了山路,是汽车带着我们。哪里的山路可以用一句歌词来形容,即:“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山路九连环”,一个漂移,一个急刹车我们便“挨”到了山顶,这是我们第一个景点“青天河”哇,那里风景真是太美了,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在这美景中。可以用两个成语来形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觉着这里跟那里差不了多少。过了一段山我们便坐上了船,随着船体的移动,我们观赏到了各类风景,我们的船是围绕着一座山进行航行的,听讲解着说这座山像一条大鲸鱼,在这座山上有的石头像骆驼十分形象。

那里的山果也十分特别,就说黄瓜吧,我们这里的黄瓜又细又长,而那儿的黄瓜则像一个矮冬瓜——又粗又矮。

游完了青天河,我们便坐车回到了宾馆,可能今天一路长途跋涉,有些累了,洗完澡,躺那里便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5点钟便起了床,吃完早饭便又启程,又走了与昨天差不多的山路,来到了八里沟,里面小河流水,有许多人到里面去踩水,可我穿的是运动鞋,悲催啊!。里面有许多游乐设施,如:索道漂流吊桥等,我们走过吊桥,走到尽头我们又准备玩儿起了漂流。这时我的鞋已经湿了,所以我就破罐子破摔了,玩儿起了漂流可真有意思。

玩儿完漂流,我的旅游就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云南特产普洱茶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上午,导游在车上对我们说:“一会我们就到了一栋茶楼里,去品尝我们云南特产普洱茶。”我们大家早都知道普洱茶的大名,一会就要品尝到了,心里那个激动啊!

过了一会,车停下来了,我们知道已经到地方了。下车一看,发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栋两层高的小楼,虽然不高,但却别有一番韵味。进去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一座一人多高,发着淡淡香味的茶塔就摆在我们面前。在这茶塔前站多了,就真想抠一点茶叶带回家喝。

到了二楼,老远就看见有几个阿姨在一间房子里泡茶,不用说,那肯定是普洱茶。于是我们大家加快脚步,都想尽快尝尝这传说中的普洱茶。刚一跨进门栏,一股浓浓的清香就迎面扑来。这时,一位阿姨为我们大家介绍:“现在,我为大家冲泡的是生茶。这生茶有提神的效果,所以熬夜上班时,可以喝它来提神。”

这时,只见另一位阿姨异常熟练的把烧好的开水倒进一个茶壶里,然后等开水把茶泡开后,倒入几个玻璃杯里。现在,我们才在那玻璃杯里看见了普洱茶泡出来的颜色——琥珀色。这颜色,绝对正宗,不像我奶奶从杭州带回来的普洱茶,泡出来的是比黑煤还要黑一百倍的颜色,一看就知道这是“水货”。

因为想得太入迷,连普洱茶被端了过来也不知道,最后鼻子闻到了普洱茶的浓香味,一抬头才发现。于是,我连忙拿了一杯,刚准备喝,那位阿姨又发话了:“在我们云南,喝茶是有讲究的,要先用鼻子闻茶香,再品茶。而且品普洱茶茶的时候,要嚼一嚼茶水,这香味才会出来。这个动作叫……”最后一句我没听全,听成了“东方不败”,差点把我笑喷,最后一问酒衷豪,原来叫“东方美人”。

再看那位阿姨,翘着兰花指,用大拇指、中指端着茶杯,在鼻子下闻了闻,再慢慢的喝了下去。这个动作我跟酒衷豪都很不感兴趣,什么兰花指,乱七八糟的,我们都快看吐了。于是我跟酒衷豪一大口“咕嘟”一下就全喝在了嘴里。可是我们忘了最总要的一点——这茶水是刚泡的,非常烫。虽然嘴里有很浓的茶香味,但我们俩嘶嘶的吸着凉气,可是又不敢吐出去,只好“烫碎牙,往肚里咽”,虽然咽下去了,可是我的舌头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没知觉了。

接下来,我们有品尝了最为好喝的茶——土司砖。这土司砖是由两万个普洱茶嫩芽压制而成,再放了十二年之久,大家想想这有多好喝吧。所以这次泡的茶跟那生茶大不相同,那生茶的颜色是琥珀色,味道偏苦。而那土司砖,颜色是枣红色,味道不苦只香。现在想起来都像在喝个它几杯。

普洱茶真是太好喝了,现在想起来,我还回味无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河南采风——寻根作文

全文共 1893 字

+ 加入清单

寻根

夏天又到了,但这个夏天于往常有些不同。

带着漫天的萤火,带着积累了一年的喧嚣,带着葡萄架下小小的窃窃私语,带着盛放在风和时间缝隙里的花,一路摧古拉朽,势如破竹,以光的名义,以欢乐的名义,以墙角那朵偷偷绽开的白花的名义,迅捷无比地,投散在每个人的心里。

──就像记忆。

记忆中有那么一座城,慈爱的见证着我的到来,倾其所有哺育着我,悄无声息地埋下故乡的根。只可惜在我行成清晰的记忆之前,便被带离了她的怀抱。

有人说:“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只风筝,而故乡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纵使风筝飞的再高再远,始终有一根线牵在故乡的手里,终有一天会回归故乡,不论多久,多远,不论是生是死,或贫或富。

也许,这真的是人无法逃脱的情愫?坐在飞机上,看着窗外云雾缭绕,天蓝的像晕开在清水里的颜料,想着几个小时后将站在那片陌生而熟悉的土地上,内心竟有一瞬的晃神,是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震撼了?亦或是我身体里的每个因子都得到某种召唤般苏醒过来?

一下飞机,踏上这片中原黄土,感受着迥然不同的气候,却并没有带来不适,反而觉得亲切无比。听到周围人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竟有一种冲动想脱口而出与他们攀谈。

我知道,有些东西是改变不了的,哪怕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那流淌在血液里的桑梓源远流长,亘古不变……

魂牵故里

脚踏故土,想起郭敬明说,他喜欢用45度角仰望长满云朵的天空。其实,漂浮在天空的云朵也喜欢用45度角俯视它脚下的万物生灵。就像现在,它静静的注视着我站在黄帝像前,拜祖认宗,一长一短的影子似乎在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犹如一个游子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 ,回到母亲的怀抱,那莫名的熟悉与归属感从四面八方喷涌而来。

细细端详着黄帝像,它高5.9米,取“九五之尊”,右手执权杖,左手握拳置膝上,目视前方,透着睿智、英武、端庄、慈祥,让人不觉安心,想要追随他的脚步,稳步向前。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寻中华文明的源头,感受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后的厚重,唤回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更多了一份历史的责任感。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中华民族就像一棵棵的大树,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就像树的春花秋实。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是哪根哪条哪叶,于是带着民族魂上路,这些大树便枝繁叶茂。

梦回千年

“武大郎炊饼,老少皆宜”。一声浑厚低沉的叫卖声传来,抬眸便见一敦厚矮小着粗布短衣,背两筐炊饼的人缓缓走来,这就是武大郎吧。不禁感慨宋朝的街市真是热闹。划小船、绕石径、过虹桥、穿街市、登阁楼、听曲艺,尽情感受下午的闲情逸致。放眼望去,但见汴河蜿蜒影城,楼宇鳞次栉比,酒肆茶楼,街头卖艺,让人不由连连拍手称赞。这满眼的繁华景致,无不展现着宋朝瑰丽的艺术宝藏,虽是石井把玩,虽是下里巴人,却凝聚着民间百姓的智慧与创造。

沉思之处,恍惚间看到一风流倜傥的男子骑着白马渐行渐远,依稀间听到他口中念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猛然发觉自己竟要到函谷关了。接着便传来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之吟,还有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气之作……我怀揣着敬仰,目送着他们的背影,踏着古代仁人志士曾经的路途,重温他们的努力与坚持,释然与宽容,也获得内心的一份慰藉与感动。

“姑娘,要不要来一块,五块钱一张的武大郎炊饼”。突然从梦中醒来,不禁暗叹:真是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宋代艺术的美妙绝伦,宋代文化的神韵悠长,宋代生活的诗情画意,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而这里,作为多朝古都,见证了历史的浮尘,也同样是我的故土。

凤凰涅槃

我不懂文武的境界有多高深,但我看得到那种矢志不渝,永不放弃,厚积薄发的精神。炙热的太阳像倒下来一般,却丝毫不能动摇台上的习武人,他们动若潮水,静若磐石,快慢相间,展示了少林十八般武艺。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可以让人抛下凡尘,搁置享乐,付出一切去努力,追求而从不后悔的决心。我想这便是信仰吧,就像民族的图腾。

思绪不由落在岳飞身上,每当读起他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内心便汹涌澎湃,想自己出生在乱世,想自己成为伟岸的男儿,想自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这一切都因为我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

我相信承载着这种精神,终有一天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在故乡的每一个寂静的夜晚,我都会细细嗅着空气中浮尘的味道,这是思念了多少个日日夜夜,魂牵梦绕才能这样酣畅淋漓的感受。当我再次踏上旅途,会不会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歌,就像一只清远的笛,但无论是惆怅,那重新注入血液里的故乡之魂,将支持着我越走越远。

每一次回归都是一次迁徙,一次传统文化的回溯,一次民族精神的洗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的家乡河南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起我的家乡――许昌,心里就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许昌地处中原要地,是三国文化古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说起名胜古迹,许昌有好几处,比如:高耸入云的文峰塔、古色古香的春秋楼、雄伟壮观的灞陵桥、和豪华气派的丞相府。每到节假日时,就会吸引来中外游客,人们在这里心情愉快。

对了,我忘了告诉大家,我的家乡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连城。如果你来到许昌,随处都能看到莲花的身影。春天来了,莲花的嫩芽在温暖的春风的召唤下从水里钻出来,慢慢地舒展,好像在伸懒腰似的。夏姑娘来了,碧绿的荷叶长得大大的,圆圆的,挨挨挤挤的。有的浮在水面上,像一个个大圆盘,有的露出水面,像一把把“伞”,小鱼儿在“伞”下自由自在地游。早晨,晶莹的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像小朋友在玩游戏。最引人注意的是夹在荷叶中间的荷花了,它们有的是粉嘟嘟的花骨朵,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只开了两片;还有的全部开了,露出了莲蓬,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随风翩翩起舞,漂亮极了,连蜻蜓和蝴蝶也跑来给它伴舞呢!如果站在河边,就会感到在画里一样。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许昌,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想来许昌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特产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陕北清涧,素有“中国西部红枣之乡”的美称,这里出产的红枣是上等补品,难怪人们常说“一天吃三枣,长生不显老。”

当你来到我们家乡时,无论在山坡上、沟壑里、庭院中到处枣树林立,远远望去,好像在地上盖了一块块绿毯子。春天,绵绵细雨,沉睡已久的枣树在雨水的浇灌下,慢慢长出嫩绿的叶子,看上去非常娇贵,一段时间,开出一朵朵小黄花,蜜蜂翁翁地在花上采蜜,我刚伸出手想摘一朵,却被奶奶拦住了,她说:“现在的一朵小黄花就是将来的一颗大红枣。”这我才明白了许多。

到了白露时节,枣开始红了,由红眼到半红,再到通红。这时有蝉在叫个不停,我们枣乡有蝉叫得越快,枣红得越快说法,真有学问。远远望去,绿叶丛中挂满了一串串大红枣,好象灯笼,好像珍珠,好像人们亲手制作的工艺品。农民伯伯看上去,心里有压不住的高兴。特别是伸手摘一个放进嘴里,真让你笑在脸上,甜在心里。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红枣,你说我能不夸赞吗?

红枣树是家乡的摇钱树,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红枣,真诚欢迎远方的朋友来我们家乡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特产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顺德,我爱她,因为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出名的小吃。例如:大良崩沙、牛乳、鱼皮角、鱼腐等等,其中还有我最爱吃的双皮奶。

昨天晚上,爸爸给我和妈妈带回来了两碗双皮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盖子,一阵清甜的香味直扑进我的鼻孔,白白嫩嫩的奶皮,实在太诱人了。我连忙拿起那个小勺子,舀了一勺送进嘴里,啊,一种又香又滑的感觉充满了我的口腔。不一会儿,它就在我的嘴里融化了,我把它吞进肚子里,我的喉咙立即觉得甜丝丝的。我一边吃,一边问妈妈:“妈妈,你能告诉我,它为什么叫双皮奶吗?”妈妈边吃边说:“关于双皮奶有这样一个传说:旧时有一人将头天卖剩的奶搁置一旁,后来发现面上结了一层奶皮,他觉得有趣,第二天又在上面倒上一层奶,就这样“双皮奶”出世了。双皮奶第一层奶皮甘香,第二层香滑,配合得天衣无缝,它冷吃热食都可以,一样的美味无敌。喜欢的话还可以加入莲子、红豆一起蒸,更有营养。”

“哦,原来是这样,妈妈,我的已经吃完了,能不能把你的分一半给我呀?”我望着妈妈那只吃了一点的双皮奶说道。妈妈点着我的鼻尖说:“你这个贪吃的小鬼,拿去吧!”我接过妈妈递过来的双皮奶,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我爱你,又香又滑的双皮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故乡的特产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风味小吃有很多,如盒子糕、锅 边糊、豆腐丸、臭豆腐……但我最喜欢的要数臭豆腐了。

在浦城的大街小巷不时传来一阵阵诱 人的叫卖声:“快来买了,正宗的臭豆腐,又 香又便宜!”提起臭豆腐,我们浦城人都会 竖起大拇指。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今天和 妈妈一起上街,我又央求妈妈给我买臭豆 腐。只见摊主把一块块一寸见方的臭豆腐 从“卤水”里捞出来,再放到油锅内炸。这 时,就能听到一阵阵“吱吱”的响声,还能闻 到香香的臭味.大约炸了两分钟,一串串 臭豆腐便熟了,摊主利落地把臭豆腐串成 一串,这样便可以吃了。我拿着臭豆腐放 在嘴边轻轻地咬一口,“哇,真好吃!"我情 不自禁地叫道。我狼吞虎咽地吃着臭豆 腐,好像山珍海味也比不上似的。不知不 觉地,一串臭豆腐便已下肚了,这时,我才 觉得嘴巴好辣,辣得我“呼味、呼味”地喘着 粗气。旁边的妈妈笑嘻嘻地对我说:“还要 不要再来一串呀?"我搔着头,不好意思地 回答道:“想是想,可惜肚子太小了。”妈妈 听了,指着我的头说:“你这只小馋猫。”说 完,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爱家乡的各种风味小吃,我更爱家乡的臭豆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河南特产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河南位于祖国中东部的中原腹地,因为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简称“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称。

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说明这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作文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旅游大省,并且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河南历史悠久,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古都中河南就占了四个:郑州、洛阳、开封、安阳。

河南的名人有很多:古有商鞅、黄帝、老子、杜甫、姜太公、李商隐等;今有邓亚萍、邓颖超、常香玉等等……

提起我家乡的风景名胜更是数不胜数:有闻名世界的登封少林寺、康百万庄园、北宋皇陵、开封龙亭、洛阳白马寺、巩义雪花洞等等。

这里还有一年一度的新郑轩辕故里的祭祖大典、开封菊花展、洛阳牡丹节、少林国际武术节。

河南着名的特产有:信阳毛尖、铁棍山药、猕猴桃;还有很多好吃的:郑州烩面、开封小笼包、道口烧鸡。

怎么样?通过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动心了?

快来吧,我们时刻张开双臂欢迎你们!

河南欢迎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思念家乡的特产作文——家乡的绣花锦菜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南浔,这里的特产数不胜数,但是我最喜爱我们家乡的绣花锦菜。

绣花锦菜的样子十分可爱,它的菜茎比较细,白色中透出一种淡淡的绿色,叶子很大,而且非常绿,菜叶的边缘有细细的锯齿形,叶面上的脉络富有一种曲线美,真像一把把小扇子围着菜芯。

很多旅客一到南浔的饭店就会点上一盘绣花锦菜,一边尝一边说:“到底是南浔出的,果然正宗,一定要带一大包回去!”一些老外尝了绣花锦菜都会连声说:“Good!Very good!”

这菜炒熟后,依旧碧绿碧绿,让人舍不得吃。把它放进嘴里一咬,就会觉得清香溢满了嘴巴,清香中还有一丝淡淡的甜味,口感柔软,难怪它会使你叫绝。

绣花锦菜春、秋、冬三季都可种植。奇怪的是此菜只能种植在南浔方圆10里之内,10里之外这菜就会变种。难道它还会思念家乡不成?

关于这绣花锦菜,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身穿华丽衣裙的仙女,从天上飞过,看到南浔这片肥沃的土地时,她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一阵风吹来,她不小心把绣花锦衣落到了这一片土地上,变成了一棵棵嫩绿的青菜。后来人们便称它为“绣花锦菜”。

绣花锦菜,专属于家乡的味道,无不时时牵挂它,更挂念我那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特产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特产。而在我们的家乡——横县,特产有很多,而最令人难忘的就要数家乡的大粽了。

这大粽通常扎成五角塔状,有四角个扁状,四角成菱型,要用糯米来做。多用猪肉,绿豆,墨鱼,虾米等做馅,味道以咸鲜为主。包粽子还有特有的包粽叶,那是一种仅是椭圆形两头都有点尖的叶子。

一般做粽子,先是腌猪肉,猪肉一般是半肥半瘦,这样才子鲜嫩。腌猪肉是用盐来腌的,但盐不放太多,太咸不好吃。绿豆和粽叶要用水来浸泡过,粽叶要用热水来浸泡,浸泡到黄一点了才可以。

做完粽子后,就放到火中蒸煮,蒸煮时,叶子的清香渗进粽子里,打开粽子,香味顿时弥漫到了整个屋子,还没吃到嘴里就已经为它陶醉了。吃到了嘴里会给人一种鲜嫩滑腻中香气扑鼻的感觉。

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你们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也想尝尝我们家乡的大粽了呢?那就赶快来吧!我在这等着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