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故乡的小路唯美散文通用20篇

樱花花色幽香艳丽,常用于园林观赏。樱花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复瓣类多半不结果。下面是故乡的小路唯美散文,请参考!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一些故乡的小路唯美散文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3186

作文

59

篇1: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来城里上学,我一直怀念着故乡的一切。怀念故乡的果园,怀念故乡的小河,怀念故乡的麦田……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着迷,令人怀念。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尤其怀念故乡的小路,那是一条绿色的路,是一条神秘的路,迷人的路,令人心驰神往的路。那一条小路伴随我度过了幼年的生活……..

小时候,清晨我走在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路鸟语花香,满眼绿意。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非常舒适。路边的池塘里,蛙声一片。可谓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时而捉一只蝴蝶,时而采几朵野花…….年幼的我,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给我带来的一切快乐和梦幻。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学校,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这天小路伴我走过许多风风雨雨。

来到城里后,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念那条小路。终于,在去年夏天,我又见到了他。我见到他时不由得大吃一惊。

这条小路变了,不再是以前那条小路了。是我好像不认识他了。路面变得凹凸不平,空气变得很浑浊,阳光也毒辣辣的,不在和煦了。路旁池塘被填平了,绿色悄无音讯,不再有了。一切都变得那么凄凉惨淡。只剩下一把光秃秃的黄土。我心痛的抓起一把黄土,倾听他的诉苦。听说那里要改一个工厂。我看不下去了,不想再看了。我的小路!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

故乡的小路,你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是美丽的,小路是弯弯的,家乡的小路充满了一个孩子对家乡的爱。

题记

虽然我住在城市,但是我不会忘记我曾经也是一个农村孩子。

家乡的美丽,家乡的人们,家乡的一点一滴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唯独那条家乡小路,我记得最清楚。

小学一、二年级,我是在家乡的学校上学。每天,我都会踏着那条家乡小路去学校。

伴着灿烂的阳光,伴着清新的空气,伴着小路两旁的美景,我蹦跳着跑向学校。

阴雨天,从天空落下许许多多的雨滴。落在小路上,落在花草树木的身体上,落在我的伞上。雨,潇潇洒洒地落下来,而小路却越来越泥泞。我的鞋上已沾满了泥,但我不会埋怨雨滴,更不会埋怨这条家乡小路。抬起头,任凭细雨落到我的脸上,尝一尝雨的味道,是甜的,一直甜到心里……

在飘雪的季节里,我依然走在家乡的小路上。大雪覆盖了小路,两旁的麦地也披上了厚厚的白棉被。相信这一年的小麦又是大丰收!小路上静静的,只有脚踩到雪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响声。难道小路也在冬眠吗?

在这条家乡小路上,脚印无数,车轮印无数,但小路还是默默地奉献着。在这条家乡小路上,留下了春夏秋冬的痕迹,留下了农民的喜悦,也留下了无数学子成功的消息。

如今,我已不在家乡上学,也不能经常踏在小路上了。小路也被乡亲们修成了柏油路,它更漂亮了!

我爱家乡的小路,爱它的美丽,爱它的奉献,爱它的……

那条家乡小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到县体校参加篮球训练有两个多月了,每天脚踩在宽阔平坦的街道上,却不知怎么的,脑海里总时常浮现出故乡的那条小路

我的家乡在山圩镇大伏村,那里交通很不方便,通往外界的只有一条狭窄的乡间小路。村口的那棵龙眼树便是小路的起点。小路从龙眼树下向西延伸,弯弯曲曲的,直到在视野中消失。我清楚地记得,在这条小路上,留下亲友们坚实的足迹,留下了我难忘的童年时光,留下我那浅浅的、幼稚的脚印。望着路旁郁郁葱葱的芒果树,我在脑海中搜寻起有关路的记忆……

当花儿仰着迷人的小脸,风儿踏着轻快的舞步,蚱蜢在草丛中欢跳,轻轻地唤着你的小名时,龙眼树旁的小商店一片欢声笑语。赶集的人们在这儿会集,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坐着农用车晃晃悠悠地赶往小路另一头的那个集市。当夕阳在水中留下靓影时,赶集的人们带着沉甸甸的货物回来了,伙伴们可乐坏了,大家都蹦啊、跳啊,牵着亲人的手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走。夕阳望着这情景也不肯回家了,用自己的光芒照射着这条欢快的小路。

故乡的小路是一条饱含深情的小路,也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小路。当年,我爸爸就是从这条小路带着家乡的嘱托,带着远大的理想,怀着雄心壮志,走向外面的世界。爸爸说过,自从穿上军装的那天起,他就深感责任的重大,始终牢记着乡亲们的期望。爸爸从家乡的这条小路走出来,成了一名优秀的军人,为家乡人民争了光。啊,我不也是从这条小路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旅吗?

记得我六岁的那年春天,龙眼树开放出千千万万朵玲珑的小花,我跟着爸爸,带上亲人的美好祝愿,怀着美好的憧憬,沿着家乡的这条小路,走向外面缤纷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故乡的燕子散文

全文共 1294 字

+ 加入清单

我思念故乡燕子,那些蓝羽黑翎,翅尖尾叉,白绒腹上镶绣红韵,翩翩飞舞的小燕子。

在那细雨朦朦的春晨,在那和风熙熙的夏日,在那霞光融融的秋夕,在那青茵绿秧的田野,在那翠竹郁柳的池塘,在那树荫藤环的农舍,我常常见到它们灵活轻盈的身影。一对窄窄弯弯的翅膀宛如尖锐的双镰,两条斜斜分岔的尾翼如同锋利的双剪。一展双翼,几声啁啾,就如离弦的箭,剪断了春雨,扯旋了夏风,切碎了秋霞,将那明镜般的水面,掠出一圈圈粼粼的涟漪。

故乡的燕子们冬去春来,大都在树洞岩缝中营巢,也有些在村民的房顶屋檐安家。它们成双结对,比翼齐飞,披着春风,迎着春雨,来回穿梭,衔来田泥,叼回草茎,呕涎沥液,粘成一只只玲珑精致的皿巢,叽叽啾啾、呢呢喃喃地依偎在巢里低声蜜语,很是令人动情。乳燕出生后,那唧唧喳喳的呢喃燕语更热闹起来,时而细微柔软,时而高亢急促,不时还有几只毛耸耸的尖喙小圆脑从皿巢探露,伸脖张嘴索觅喂食。羽翼丰满之后,小燕子们便学习飞翔,在屋前庭中扑楞翅膀,犀利地尖叫。尔后结伴离巢,另组新家。檐下皿巢里依然是那对燕子,依然天天披晖沐霞,蓝天比翼,绿野双飞,碧波冲浪,捕蚊啄虫,依然在皿巢里相依相偎,软语绵绵,继续孕育新一代的生命。

寒潮霜降、秋风萧瑟、树叶飘零之前,燕子们便纷纷离别了故乡,音讯全无。我不知道它们去到哪里,也许是温暖的南方,也许是遥远的南洋。留下了空空的巢穴,静静的林院,还有人们对它们的喜爱、思念和惆怅。古代诗人曾对燕子与人类亲密的友谊作过许多生动细腻的描绘与抒情,如陶渊明:“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孟浩然:“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晏殊:“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韩愈:“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欧阳修:“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然而,门楹新桃换旧符的时候,道旁娇蕊嫩芽绽尖的季节,燕子们总会凭着惊人的记忆,千里迢迢地飞越重山叠岭、江海湖泽、城廓村舍,返归故里,或是伴侣憩栖旧居,或是雌雄新建爱巢,延续友谊,延续爱情,延续生命,延续传奇。燕子们这种热爱家园,忠于情谊的现象,也引得不少古人的注意、赞颂和吟咏。其中最为脍灸人口的佳句,当数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及韦庄的《燕来》:“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在一个金凤送爽的秋季,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夕,我也和燕子一样,远离了故乡的山水,远离了熟悉的祖居。燕子年年荣归故里,我却因为生活和工作关系,很少能返回家乡。渐渐地,故乡的清溪翠壑在我的脑海里慢慢融成了一幅幅朦朦胧胧的水墨画,但活泼可爱的燕子却始终没有淡出我的视线。树梢、屋顶、楼阁、电线、湖面、路旁、天空,我经常都看到它们清晰灵敏的身影。我知道它们并不是故乡的燕子,但它们和故乡的燕子在每年南来北往的迁徙中,有可能相互认识。我希望能通过它们捎个讯,捎去我的问候,捎去我的思念,捎去我的情谊,捎去我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二关于思乡的作文:故乡那道景散文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春天,是浪漫的字眼。她带来的礼物各式各样,其中最美的便是桃花。试想,在轻吹着暖风的清晨,捧着飘香的普洱,朦胧地看着院中随风舞动的桃花。这场景怎么能不让人心生陶醉?我常觉得桃花是一种毒,一种蛊,让人无法不去想念她的美貌。

阳春三月时,故乡的山坡上满是白色的杏花,也便觉得稀疏难逢的桃花美不胜收了。但我只喜欢欣赏老家后院的桃花,它的躯干并不粗大,反而细细的,如同女子轻盈的腰身。叶子也是黄的,没有绿的生机。唯值得一看的就是它的花瓣,饱满而带有光泽,红的如宝石,而花径间有一两道乳白的弧线。正如朦胧的月夜,又如夏日的蝉声,让我如痴如醉。

有人说:桃花最难画,因为她静。而我却近乎偏执地认为它媚,她艳。就如个弱不禁风的女子,梳溜了发,在颊上点粉,用细笔勾眉,长裙席席,却不矫揉造作,只觉“回眸一笑百媚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室冷沾苔藓,门清绝路岐青苔,自古就是寂寞孤独之物。

走在小路上,不经意间瞥见邻家阿婶家墙头上有一层灰黑色的东西,像没有生机的枯草。倾身,抚摸那黑色光泽,手掌上传来阵阵清凉的感觉,像婴儿的肌肤,柔嫩,光滑。不由得己,我的心里徒生出一种怜惜,甚至不想离开,脚下变得坎坎绊绊。

青苔是身穿绿衣的仙子,连接贯通了墙院,包容吸纳了村子里的孤寂与哭泣。它就像一部史书,从春秋战国直至现在,看了多少楼塌楼起,多少颓败,多少风起。

青苔没有多么光鲜的外表,没有耀眼的光华,它有的只是浑然的正气与幽静,让人深思,醒悟其身。

桃花,媚得迷人,醉人心智。

青苔,深得寂静,看破古今。

美,没有名字,不分种类,无论以哪种形式,桃花也好,青苔也罢。这种美会化成感动萦绕每个人心间,

故乡,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厘米的黄土,在我心里总是美的。春去秋来,不变的是故乡的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故乡的夏散文

全文共 1515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街上放电影,我没有去看,因为下午到了一批新书,我急于阅读。但是,今天却怎么也读不进去。原因一是天气太热,坐在房间里汗下如雨。虽有电扇,不敢多用,既怕耗电,又怕享受惯了要影响思想进步;二是同样没有看电影的家奇妈,奇存妈,六一妈,瞎子妈和隔壁舅奶坐在我的房门外的大门口同我母亲聊天。他们东里龙王,西里海王,漫无边际地谈着张家长,李家短,还不时地发出哈哈笑声。

“你家来了人,在哪搞许多菜吃?”这是舅奶问。

“哪有菜!还不是菜园里茄子,洋葱,小华下的小鱼,还有鸽子买的三斤猪肉。肥的红烧,精的炒辣椒。”母亲想睡了,打了个哈欠,无精打采地说,“我就怕来人!”

“你会搞的!”舅奶一边说,一边用破蒲扇敲着自己的瘦腿杆子,骨头敲得帮帮响。

听见她们七扯八拉的谈天,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幕幕往事。

记得我童年时期,每逢夏夜,,总是坐在后院的竹子凉床上听妈妈和舅奶拉家常,说鬼怪。舅奶老了(那时60来岁的人比现在80多岁的人还老),只图凉快,不顾羞丑,把上衣脱了,胸前挂着两只瘪奶,让我们几个小孩子给她的背心抓痒。她呢,就一面摇着蒲扇给我们打蚊子,一面教我们说顺口溜:

“萝卜萝卜英子,和尚是我孙子;萝卜萝卜苗子,我是和尚老子。”

我们跟在后面学了两遍,都认为简单好记,于是就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谁知这东西不能说快,一快就说反了“我”与“和尚”的关系,变成了“萝卜萝卜英子,我是和尚孙子;萝卜萝卜苗子,和尚是我老子。”把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肚子抽筋,泪水直流。

等我们好不容易控制住笑神经,两位大人又讲起了让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把我和弟弟妹妹都吓得抱成一团,紧贴在母亲怀里不敢作声。

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些当年的孩子已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舅奶也已八十多岁,当然不好再打光赤膊乘凉了,但爱聊天的习惯还是老样子,没事就到我家来玩。这个妈,那个妈也是如此,几乎天天人客不断。母亲与邻居关系又好得如同一家,不愿伤害人家感情,自己再劳累,再烦恼,都要陪人坐一下,聊几句。

我在平时对此不但不反感,反而以此为荣,因为我们家是干部家庭,家里人多,说明群众关系好。作为一个行动不便的文艺爱好者,我也希望家里多来些人客,以便我通过他们的谈话了解社会,丰富生活,搞好写作。但从八一年读刊大,八四年参加自学考试以后,我就因为白日经商,夜晚读书,时间不够,而一反常态,不喜欢来人了。所以母亲刚才说她“怕来人,”我也有同感。但别人不知道我们家已经悄然发生了无形的变化,有了新时代的赶考人,读书人,在家读大学,时间变得比黄金还宝贵,依然络绎不绝地来玩,我母亲又不忍心下逐客令,便只好适应新形势,有空就到邻居家去玩。这样做,主观上是为我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客观上也改变了邻居之间有来无往的习惯,更进一步地加深了睦邻友好关系,所以我认为比“孟母三迁”更有现实意义。

但不管母亲做得如何好,还是不能保证绝对的安静,因为有时不等她吃好晚饭外出,家里就来了许多女客,有的还带来了吵吵闹闹,大闹天宫的小孙子。每当此时,母亲就铲些锅耙让他们拿到外面去吃,同时,放下锅碗暂时不洗,把他们的大人带到后院去乘凉。为了缩短无聊的谈天时间,减少对我的学习干扰,母亲总是不住地打哈欠,暗示别人夜深了,好睡了,年年夏夜皆如此。

但是,母亲的努力往往不能生效,因为人家谈兴正浓,是无动于衷的。母亲也无可奈何,只好耐心地附和着他们的谈话,因为不作声,那是要让人扫兴,甚至伤心的。怎么办呢?既要顾儿子的学习,又要顾邻居的关系,她只好装着要睡的样子,尽量少说话,并把声音降低到最低限度。

为了不辜负母亲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我也没有消极等待别人的离去,夏夜的结束,而是努力学习毛主席闹中取静的读书办法,在一片嘈杂的环境中坚持看书,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故乡老屋散文

全文共 1236 字

+ 加入清单

故乡的老屋,是粤北山村典型的客家民居。很大的四合院,里外两层,之间有一鹅卵石铺成的过道。外层是两楼一底的木板楼房,墙壁用白灰泥沙与鹅卵石筑就,非常坚固。屋里黑漆漆的,窗户是只有十多公分宽、约五十公分长的炮眼似的小孔――是因为建房那个年代偷盗成风,怕人把猪牛偷去的缘故。

故乡的老屋,翠竹掩映,坐北朝南,冬暖夏凉。全姓二十多户人都住在这个大院里。

解放前,老屋在我们那里属高档住宅,但乡亲们的住房并不宽敞,大多是几代人蜗居在一两间屋里。我家也只有三十多平方米的一间房子,随着兄弟姐妹长大,后来底楼被隔成两室一厅,楼上存放谷子和杂物,楼下住人,所谓的厅既是厨房又是住房、饭厅、澡堂,还是耕牛房。

解放后的十多年,老屋容颜一直依旧。

1963年,我怀着保家卫国的理想,投笔从戎,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土,别了承载着我童年、少年记忆的老屋,带着一个又一个梦参了军。

这一别,身在异乡四十载。

其间,我曾回故乡五次,前三次是在“文革”期间,每次回去,看到的都是乡村那幅古老的田园生活图:老牛暮归、炊烟袅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亲们“团居”在没有变化的老屋里。

看到故乡山河依旧,面貌未改,我不禁感叹:人生易老天难老啊!

1978年,我又回到故乡,回老屋去看望年迈的母亲。我看到家乡阡陌纵横,稻浪滚滚,山水草木,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不同的是,老屋旁屹立起一座座泥砖做墙、青瓦盖顶的房子。原来,改革开放给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乡亲们肚子饱了、票子多了,便开始改善居住条件,在老屋旁建起了新房。我家也不例外,大哥、三哥和四哥都先后盖起了好几间新房。

最近一次回故乡是前年清明节。这时,父母和大哥已逝世多年,我回故乡是给他们扫墓,了却我对已故亲人的思念。这次回去,我认不出故乡来了。

以前,通往村里、通往老屋高低不平的泥泞弯曲的小道,变成了笔直宽阔的水泥路,老屋旁边的一座座泥砖房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座错落有致、造型各异、上下两层别墅式的楼房。

我跟随四哥的脚步走进他的红砖楼房,进门是四十多平方米的院子,有序地放着农具、摩托车、自行车。楼板是钢筋水泥预制而成,上下两层六室两厅,楼上还有一个晒台,卫生间、厨房各种设施一并俱全,墙壁刷了白色涂料,显得干净、宽敞、通风透亮。客厅里摆放着彩电、音响设备、木制沙发、电话和饮水机。

目睹四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共产主义生活”,我联想到四十多年前离开故乡时,稀饭难以填饱肚子、晚上油灯如豆的日子……

走出四哥的楼房,我又来到老屋,看到她的墙壁被岁月剥蚀,满身伤痕累累,窗台已爬满青苔,房子里的泥砖隔墙有些已坍塌,屋脊和椽子望着天空,我心底顿生一股苍凉。

四哥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老屋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已多年没人住了。”

啊,那孤寂的老屋!如今已成为新农村的一种点缀,我不禁心生祖国变化之快、农村变化之大、社会发展之迅速的感叹:老屋啊,你经历无数春夏秋冬风雨雷电的侵袭,阅尽风云变幻,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

我的故乡的老屋,那是一帧蕴意深厚的历史插图,耐人吟读、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故乡的炊烟散文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故乡炊烟,从篱笆掩映的小院升起,飘落出缠绵的感觉。在炊烟的映照下,世界格外生动。

炊烟在乡村额头飘过,挂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成为温暖的心思,从灶间拔节,垂直抑或弯曲的倾诉,让人们在陶醉中聆听了千年万年。

炊烟写在村庄亢奋的脸上,很有韵味。很多生命便破壳而出,在炊烟中放纵自己的意念。

在黄昏,我们走入炊烟仁慈的祈祷,走入博大的宽广中。那时节我们心满意足,倘佯在炊烟中,如同欣赏家乡古朴的山水画,让那缕炊烟阳光普及在视线的每个角落,述说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生活在乡村总会收获,黄土地孕育的庄稼人的胃口,完全包容了全部粗糙与细腻,让所有熟悉的人惊喜。

乡村面色红润的女子,袒露的襟怀总不愿保守秘密,炊烟瞅准时机,将香喷喷的的结局袅袅扩散,在高天大野生动的背景,剪辑出走遍天涯的姿势。

如同一种长势良好的庄稼,炊烟健康的体格使风也冷清雨也稀疏。乡村那些胸脯丰满的女子,通过炊烟的感觉,将一生瘦弱的光景精心哺育,总能让后生们一个个变得高大健壮。使年岁渐长的农业,旺盛的精力有增无减。

面对炊烟无动于衷的人,乡村最精粹的哀伤也难压抑。

乡村与城市在一起,共同让炽热的感情反复在炊烟中蒸蒸煮煮,将一种香香甜甜的答案写进史书。让我们古老的祖国,始终结实的牙齿一年四季都咀嚼舒坦和幸福。

炊烟很浓很烈地涂抹于我们的视线的深处。

我们敞开豁达的胸襟,让悠悠的炊烟演绎成我们目光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在东北,夏天不是很热而冬天却很冷,如果不去上学,除了那条曲折的小路,没有什么可以让我出屋的。

春天的脚步迈进了,路旁的柳树发芽了,那一朵朵绿色的小芽可爱极了;野花也不甘示弱,奋力破土而出。温暖的春天时而有阵阵暖风,把芬芳传遍故乡,那味道是我总问不够的。

夏天的小路我最喜欢了。路旁姹紫嫣红的,还有阵阵芳香。在赤日炎炎的夏日,我最喜欢找几个伙伴在那曲折的小路上奔驰,我们欢呼,我们奔跑,在童话王国的小路上尽情释放童年的欢乐。

秋天的小路饱含诗意,片片树叶飘飘洒洒的落下,我经常去那里采集树叶,放在书里,每一页放一片,过一阵子,拿书便发出清新的味道,即使到了冬天,也能回味秋的芳香。

说到冬天更是别有一番情趣。一入冬,雪就挥挥洒洒的飘落下来,花儿怕冷,去冬眠了,柳树却不怕,冰冷的雪非常感动,用自己的身躯给它做衣服。那条路比较偏僻,一般很少有车经过,我们就在那打雪仗,堆雪人……,非常有意思。

而现在那些已不复存在,真想再次回到童年,回到那条曲折的小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故乡的那条小路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每一个人的心底处都有一幅很美很美的画吧,在各自的记忆中有最美的地方。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个最美的地方,在别人看来这个地方是很普通平凡的,但我爱这个地方,它有我儿时的启蒙,儿时的梦,更有我童年时的记忆。这个最美的地方—故乡的那条小路

故乡的这条小路就是我家门前那条掩映在绿树之间弯曲的小路,它给了我许多欢声笑语。它有时就像一个顽皮的同龄伙伴,很是可爱。我亲切的记得爸爸总是喜欢跟我讲我童年时的趣事。有一次,我小时候很贪玩,每天早上时总想跟着妈妈去上街赶集,可妈妈不同意,于是我就哭闹着去追妈妈,正是走完这条时我记不着路了不知该往哪儿走。因为平常大多数只在这条路上玩。于是无奈只有坐在这路边盼望妈妈回来的身影……还有在平时也会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趴在路上玩弹珠,一身弄得又脏又汗的回家,妈妈看到只有无奈的给我换身衣服……这条路给了我亲切,我爱这条故乡的小路。

小路的两旁还载满了梨树和嫩竹,春天一到,风儿把那梨树吹绿了,那淡淡的绿、是那么绿的沁人心脾。偶尔爸爸也会去“管理”下梨树,我就在一旁看着,我那时问爸爸:"这梨树要多久才能结果子呢?"爸爸回答要到秋天去了。秋天、我想到秋天,这令我对这一切产生了一种向往,给我一种追求。

更有趣的是在那炎热的夏季了。在傍晚时分,整个院子的人就会聚集在这小路边的大树下乘凉,他们手拿着蒲扇坐在石板上谈话家常,偶尔几声欢声笑语,我们小孩就很坐不住了,就爬上树去玩,打打闹闹的。这时远处的田野里传来几声蛙叫,树上的蝉鸣,这种气氛真的很美妙。现在,院子里的人大多已经外出或搬家了,有点冷清、以前的那种氛围应该很难再有了吧!不过这些记忆会一直储存在我的记忆最深处、最深处。当我想现在一样回忆时我会是最快乐的。我爱这条小路,它就像一条小船满载我童年时的幸福时光。

现在,偶尔放假回家走在那条路上。这条路虽然有些许的改变,但感觉还是那么熟悉亲切,就像一个亲人在你身边一样,很温暖。走在那条路上品味着童年时的回忆,真是一种幸福。

故乡的那条小路刻写着我童年的足迹,就像亮丽的阳光一样倘佯在这小路之中,童年相伴的小路,成了我记忆中最美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故乡老屋散文

全文共 1405 字

+ 加入清单

多年来一直未曾忆起故乡的老屋,或许是生活的忙碌使人无暇去想,而最近在年关将近时却开始想念起它,也许该去看看它了。

那是一幢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北屋5间,其中正中3间是堂屋,两侧各2间厢房,东屋西屋各3间,南屋3间,紧靠着南屋,西南角一间是猪圈,东南角是大门和过道,四面的房子围着中间方正的天井。屋墙都是用厚厚的土胚垒砌,屋顶覆盖着厚厚的麦秆,冬暖夏凉,典型的农村茅屋,在当时应该算是体面的房子吧。

房子住过祖孙4辈人,最初一大家人住在一起,随着人口增加,逐步分户而过。后来老爷爷把房子留给了爷爷,爷爷又把老屋留给了父亲,父母就在这里把我兄妹3人拉扯成人。

西屋窗下中了一棵香椿树,长到碗口粗,每当春天来临,嫩绿的香椿芽随风摇曳,慢慢舒展。这时妈妈就会拿出竹竿,在杆头用铁丝绑一铁钩,勾住嫩芽,竹竿一转,嫩芽就乖乖地飘落到了地上,我们兄妹三人就抢着捡拾,每年都能捡满筐。妈妈把香椿芽洗干净,用盐腌在盆里,这样可以保存一年,日后馋的时候,拿出来吃一点,香气仍旧扑鼻。当然趁着香椿新鲜,妈妈也会让我们从鸡窝里捡回鸡蛋,给我们做一顿香椿炒鸡蛋,香味回味无穷,那种过瘾、那种满足是现在的美食比不了的。

夏天来了,农闲时,妈妈约着邻居婶子、奶奶就在大门的过道里纳鞋底,这里有过道风,是乘凉的好地方。我们兄妹三人也拖一凉席在过道,躺在妈妈旁边,边打闹边看小人书边听大人聊天。

那时的夏天多雨,屋顶的麦秆有的地方已经腐烂塌陷,雨大的时候,堂屋开始漏雨,妈妈就披着雨衣,拿着成捆的麦秆,踩着梯子,爬到屋顶,把新麦秆插到塌陷处,整理齐整,下雨天容易找漏雨点。再后来,条件好些了,就在麦秆上重新挂了瓦,妈妈就不用雨天冒险爬屋顶了。从记事起,就知道妈妈心灵手巧,出了名的能干。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妈妈都能笑着坦然面对,给我们带来力量,妈妈是我生活上的榜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人们最忙,要收获的庄稼种类最多,既要忙着收割又要忙着耕种小麦,而我们孩子们却最关心和盼望的是中秋节。每次随大人去山上,都要带回一串串蚂蚱,回到家把它的翅膀和内脏去掉,用热水烫过,仔细地腌在大碗里,盘算着日子,要在十五前腌上两大碗。中秋节到了,妈妈把两大碗蚂蚱用油炸过,每人再分个月饼,一家五口在院子里,边吃边赏月,其乐融融。现在想起来,我嘴角都会不自觉上扬起来。

小时候的冬天很冷,雪很大,漫山遍野一片茫茫,屋顶也盖着厚厚的白被。太阳出来了,雪开始融化,顺着屋檐滴落,慢慢结成冰柱,一根根、一串串挂在屋前,晶莹剔透,有的几乎连到地面。我们小心的把冰柱取下来,拿在手里,当做宝剑打闹着。还把小块的冰放在嘴里用力嚼,脆脆地,不知脏净,也不怕凉,傻傻地乐着......

老屋就这样看着我兄妹长大,送我们高飞。老屋也早已经给了叔叔多年不见了,不知道现在还好吗?

春节初一,我拜访了它。它还静静地待在原地,等着我。五间北屋还在,用于储藏杂物。香椿树仍旧矗立,其它的房间却已拆掉,做了菜地。房子静待在原地,没有了想象中的高大,相反,有些低矮、有些寒酸,有些凄凉,一时竟无法相信是自己住过的地方,心里涌现莫名的忧伤,同时也涌现家的温暖和感动。古云:英雄不问出处;有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身本布衣的我们要磊落做人、踏实做事,用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为故乡增辉。老屋就是一座丰碑矗立在故乡,温暖着离乡人。它虽苍老但给人以力量!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屋养育之情!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温暖的那片沃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已习惯于没有知觉地走在城市平坦的大道上,任喧嚣冲击我的耳膜,已习惯于坐车飞驰在壮丽的高速公路,任窗外如画的春色在眼前一闪而过。但是,内心深处总有一丝不安与盼望,总澎湃着对故乡小路的怀念。

故乡的小路哟,何日我才能用心去重新踏过。望着窗外的明月,听着《故乡的云》,我的思绪开始飞扬,越过千山万水,去找寻那旧日的足迹。终于,半梦半醒间,我又回到了故乡的小路上:大凉山,山连山,天高地远,沟通各个村庄的,便是一条条用脚踩出来的小路。似乎像很久很久以前一样,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光着脚丫,沐浴着和风踏上了那魂萦梦牵的山间小路,愉悦地走着,脚被泥中的碎石硅子刺痛,却感到格外的踏实。放眼望去,小路向大山深处延伸,无穷无尽,仿佛昭示着生命的生生不息。这里风景独好,不知名的野花矜持而又大胆地开着,没有太多的芬芳,也没有妖娆与富贵,却多了一份纯朴,少了几多粉饰,美丽得如小家碧玉,让我赏心悦目,摸摸青草叶尖的点点露珠,看看叶纯花纯的空谷幽兰,感受感受“鸟鸣山更幽”的宁静,在城市中疯狂跳动的心恢复了平静,坦然充溢着我心。

沿路而上,渐闻小溪水潺潺了,在路旁的清流中,我看清了自己多年来已模糊不清的影像,再满心喜悦地汲水洗去在城市生活所必需的面具,在小路上,溪水边,我又一次恢复真我。山回路转,步入一片小树林,绿色,大自然的绿色,我最喜爱的颜色,多年来已没见到的颜色,我原以为我已忘记了象征和平的你,原来,我内心深处,却如此深沉地爱着你,微风拂来,绿树掀起一阵绿色的波澜,停住脚步,站在小路上,用真心倾听着天籁之音,我脑海中只涌现出一个词:自然之美,置身于绿色海洋中,我的心仿佛又找回了鸽子所的那枝橄榄枝,和平与爱在故乡的小路上留重回我心。 小路上下我的脚印,我已经走上了一个峰头,雄伟的山风,曾赋与我无限激情与耿直豪爽的山风,夹杂着大地的气息,在这里又一次震撼了我。大风起云飞扬,风呼啸着,如九霄龙吟,席卷天下,无所不能,顿时,我豪情万丈,不觉脱口念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在故乡的小路上,经过山风的引导,我又重拾丢失了多年的雄心壮志,风和我融为一体。

沿着崎岖的小路向下独行,我努力将自己已锈蚀的灵魂在故乡的小路上重新净化,拾起已背弃的初衷,幽美的小路,让我洗尽躁气,洗尽铅华,在这里,我体会到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勃勃生机,在这里,我体会到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归隐之美,在这里,“鸟鸣山更幽”的寂静重回我心,一颗躁动的心跳回了正轨而甘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这里,我还淡泊了名利,远离了纷争,远离了尘嚣能静心享受生活;在这里,我更拥有了一颗和平的心,一颗博爱的心。

梦醒时分,我带着微笑却已是满脸泪痕。故乡的小路哟,你又一次引导了我,让我觅得了真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故乡的大海散文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的故乡……”土生土长的海边人,对大海满怀着深深的眷恋,甚至于大海的风浪都会令人痴迷。那是源于最纯真的大自然的味道,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比拟和仿造的。

海风,它是那样纯净,那样纯真无邪!当海风轻轻抚慰着脸庞时,就会留下藏在嘴角边的欢笑;深深的喘一口大气,海风会拨乱了头发,总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爽与惬意。

你听,海不就是在唱歌吗?时而雄壮,时而舒缓,浪花也时不时的拍岸响应,我闭上眼睛,和着海风滑过耳际的声音,恍惚间,如入无蓬莱之境,安若天堂。

海风的确具有伟大的神奇魔力。它从遥远的大海深处吹来了一群群欢快无暇的孩子——浪花朵朵。一朵朵浪花伴着海风从远方翻涌着一起涌过来,浩浩荡荡气势宏大地排成一列列过来。有的撞到岩石块上被撞得粉碎;有的刹不住脚步,只跑进沙滩,和沙子窃窃私语着一路走来时的惊险历程;有的溅到海边尽情玩耍人的脚丫子上,也有的害羞地又逃回了海里;这时也会看到冲浪人的舢板,他们时而钻出海面,时而和海浪亲吻。

偶然抬头望去,远处又有新的浪花在微笑,踏着整齐的步伐大踏步的走来。其实,浪花是大海孕育出的最美的花朵,它虽然没有花苞,却绽放得比世界上任何的花都迷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大海的杰作无可比拟。

海是那样美,那样静,可是,总能让人发现“她”不一样的美,让我们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 大海的景色令人陶醉。那是一种很惬意的境界,远远望去视平线内全是耀眼的蓝色,视点消失在海平线上,这时天连着海海连着天让人也早已分不清海与天了。正是由于人类的肉眼看不到海的尽头,才会对大海充满了好奇与幻想,海的那一头,仿佛就是一个迷人的天堂,时而还会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象,更让大海增加了迷幻的色彩。

看着大海,我们的心胸似乎也变得开阔了.在这种境界里,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在这样舒适的境界中,会忘掉了一切烦心事,忘记了城市中的喧嚣,忘记了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矛盾,忘记了生活的种种烦恼。在这里,只有最纯真的笑容和最单纯的思想,只有在大海的怀抱中,人才会变得如此简单!大海是洗濯心灵的良药,他会使人静静地,静静地享受着大海,享受着大自然母亲的慈爱。

另外海滩的活力也令人迷恋。每逢黄昏时,漫步在夕阳下,踏着软软的沙,有时脚底下会有一股被刺痛的感觉,是漂亮的小贝壳呀!沙滩中偶尔还会出现一些小生物,如小蟹等,它们时而被海浪冲上岸,时而被沙滩的魅力所吸引。

小朋友们拿着小工具,憧憬着自己的城堡在沙滩上堆起一座座沙器,或是一座不成形的小建筑物,幻想着孩子们心中最理想的乐园,更确切地说,那是童年中最最美丽的梦了!

我爱大海因为她是妈妈的故乡。我爱大海的纯洁的清流,我爱大海神秘的魅力;我爱大海的善良,高尚。我爱大海,清凉的温情里有着幸福的悠荡,汹涌的波浪里也有爱的光华;梦,在深海的激流里开花,唱出的歌谣带着真情的童话。

金色的沙滩,蔚蓝的海水,再加上天空中片片白云的点缀,简直是人生中最完美的一幅画卷,画中有景,景中有人,人中有梦,梦中有情,情中有韵。 海风、海浪、海景、海滩,只要是大海的一切一切,都会令人深深眷恋。

这——就是大海留在我心中最最美丽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故乡的炊烟散文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童年是在浦江的一个偏僻山村度过的。那是上世纪70年代,山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但是,淡泊宁静的乡村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让我最难忘的是故乡那袅袅炊烟

那时候,我在村小学里读书。放学以后,母亲经常让我和村里的几个同伴一起去田野割猪草。我们带着镰刀,挎着竹篮,欢跳着奔跑在田野上。田野里各种各样的野草长得很茂盛。割好猪草,我们跑啊,跳啊,田野里,山坡上,到处是我们爽朗开心的笑声。玩累了,大伙儿坐在田野上,看七彩的晚霞,看田野的风景,看满畈的草花。而我更多地却是看村里的炊烟。因为,当炊烟袅袅升起时,妈妈就开始在家里烧晚饭了,我们也可以准备回家了。在家里,有许多书深深地吸引着我。

不知不觉到了秋天。有一次,我从学校回家,在半路上,看到天特别蓝,远处飘着几朵棉絮般的白云,古朴的家乡掩映在金黄稻田中,特别美。这时,不知是谁家的屋顶,忽然升起了炊烟,白色的烟雾随风飘摇,好像哪位画家给绝美的风景画添上了神来之笔。我一下子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想到老师布置的日记,赶忙一路小跑回家,很快写出了600多字的日记《炊烟》。在那篇久久无法忘怀的日记里,炊烟是我童年的一首诗,炊烟是我心里的一幅画,炊烟是我梦中的一首歌。

没几天,老师在班里朗读了这篇日记,还鼓励我好好学习,多写作文。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开心极了。爸爸听后,特意把那篇日记和“三好学生”的奖状一起张贴在墙上,让我多看书多写作文。果然,没过多久,我的一篇作文在全县作文大赛中得了奖。

故乡的炊烟就这样让我学会了观察,也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了激励。在我的生活中,故乡的炊烟永远是一幅最美丽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古朴的房子,金黄的稻浪,还有袅袅的炊烟,这幅画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不断回味,魂牵梦萦,成为我童年中最难忘的记忆。

故乡的炊烟伴我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进入大学和参加工作后,我回家的日子渐渐少了。老家在不断变化,村里的人越来越少。爸爸告诉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有的已经在城里安家落户;有的村民为了孩子,一家人都在城里打拼;村里仅留下了老人和孩子……但我依然喜欢走到村口,去看看炊烟,回味那欢乐而美好的童年。

故乡的炊烟,是一首隽永的诗,无论怎么吟诵,都不会失去激情;故乡的炊烟,是一幅精美的画,无论怎么描绘,都拥有无与伦比的精彩;故乡的炊烟,是一道永恒的菜,无论怎么品尝,都拥有终生难忘的味道。因为,它已经铭刻在许多人的心中,是每个人一生的珍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到路,就不禁会想起城里宽敞的水泥路,软绵绵的柏油路,还有穿越深谷隧道的铁路,这些路都叫人向往,但在我心中,却有一条令我刻骨铭心、别具一格的路——故乡弯弯曲曲的小路

其实,故乡的小路并不美,它既没有柏油路那么美丽的外表,更没有铁路那种横跨崇山峻岭的宏伟气魄。它只是弯弯曲曲的着故乡中的各家各户,但它却牵系着故乡的情、故乡的心、故乡的希望。

两年前,我以全镇第一名成绩被录取到了六年级,我当时的心情真是太兴奋、太激动了。

到了家,我举着通知书边推门边狂喊:“爸爸、妈妈我考取了,我考取了……”爸妈听着我的狂喊声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接过我手中的通知书翻来覆去地看,爸爸边看边笑着说:“女儿,有出息了,孩子他妈给女儿煮两个荷包蛋,慰劳慰劳她。”

那晚,我吃了一顿很香的饭。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突然笑着对我说:“女儿,虽然咱家穷,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坚持走完这条路,你马上准备一下,高高兴兴地上学报道。”听着这甜中带酸的话,我沉默地望了父亲许久。

不一会儿,我们上路刚一出门,动人的场面使我惊呆了,全村的男女老少排成了两列站在弯弯曲曲的路旁,他们对我说:“你是村里的光荣,你是村里的希望,你一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如果你上学有困难,我们会帮你的。”

面对着一张张慈祥的脸,面对着一对对淳朴、可爱的眼睛,我真是感动极了,但是我还是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我要走得高高兴兴的。

望着初升的太阳,我昂起了头,踏上了这条铺满故乡的情、故乡的爱、故乡的希望的小路,奔向了太阳升起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三年级时随父母外出打工,我也来到异乡求学读书。走在这繁华热闹、宽敞平坦的水泥街道上,时而会想起家乡的小路,真想回去看看它。这不机会来了,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很多工厂工人放假休息,我爸爸也在其中,于是两年没有回过家的我和爸爸去年年底踏上回家的路程。

乘车来到回家该下车的地方下了车,没有走几步,面前就呈现出一条曲折的小路,这小路就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也是我现在的归乡路。小路,弯弯折折,折折弯弯,我和它在3年的求学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上面留下了我们的欢歌笑语、诙谐戏谑,在上面留下了我们从幼稚到成熟的足迹。

儿时,天下的父母是那样得“可恶”;正当我们几个小伙伴玩得有趣时,她们却把我们送到这条小路另一端去。清晨,我们背着书包到学校;傍晚,呼叫着跑回家来。今天,我才知道父母们为什么把我们送到这条小路上来。在3个春秋里,父母慢慢的放松严格的家教;我们渐渐得到了解脱;来去匆匆中,告别单纯幼稚,从a、o、e学到A、B、C;从1×2﹦2学到正比例;不再谈《狼和羊》、《渔夫的故事》,只议论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知识的海洋尽情的汲取、遨游。

清晨,旭日待升,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迎着晨风,在晨曦装饰的小路上愉快地走到学校。

夕阳西下,霞光满天,我们告别紧张,换上轻松,和伙伴们戏耍着涌出校门,和那荷锄的农民一起走进炊烟袅绕的村庄。

一条普通的小路,一条大自然躯体上的小血管,却在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你载着我们走向美好的日子;是你把我们带到希望的田野;是你引导我们走进知识的宝库……

小路,弯曲的小路,你虽是一条平凡普通的通道,但却四通八方,从你出发,可以到达五湖四海,人间天堂。“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路虽然微小,却是一个起点;你虽然崎岖,却是坦荡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中,故乡小路是一条泥路。那凹凸不平的弯弯曲曲的泥路上常常会发生人仰车翻的惨象。一下雨,路上到处都是粘呼呼的黄泥。人一踩下去鞋子底下就全部是黄泥。不下雨的时候,车辆疾驰而过时扬起的灰尘会飞到路人身上。有一次,我穿着漂亮的衣服在路上行走,一不小心,滑了一跤。同学们哈哈大笑:“你从一个‘白衣人’变成一个‘灰野人’了!”

去年,小路变了。变成了石子路,不会溅黄泥了。我们可以安全地走在小路上了。但是,经过与水的洗刷,石子露出来,既坚硬有锋利。有一次,我和五六个同学一起去学校。刚好经过小路,“啊!”一声尖叫,原来一个同学的脚被割伤了。大家连忙带这位同学去医院治疗。从此,大家在石子路上行走越来越小心了。

今年,小路又变了。变成了水泥路。雨怎么下也不会有粘呼呼黄泥,任雨水怎样洗刷,在上面怎么走也不会被割伤了。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既平稳又安全。人们都说:“党的政策好了,人们的意识提高了,小路越来越漂亮了!”爸爸说:“对!小路明年、后年也会变的,变成花园似的小路。”变了的小路,人走在上面不仅安全而且赏心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故乡的炊烟散文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飘浮在故乡上空的炊烟很美丽,那些柔情的炊烟似一缕缕动人的情思,让我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不久前回了一次故乡,故乡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池、液化气、电磁炉。故乡的上空没有了炊烟,这让我有些失落,也充满愁绪,我魂牵梦绕的炊烟没有了。

十多年前,故乡家家户户的上空都布满了很多炊烟,袅袅娜娜,曼妙动人。那时的炊烟凝聚了母亲的很多心血,每看到家里升起的炊烟,眼前会浮现出母亲辛苦的身影。

每早天刚亮,母亲会从家里出发,翻过几座大山,到十公里外的深林里背柴。每背回一捆柴,母亲的身上会流出无数汗水,当背够全年烧的柴时,母亲会累得瘦了一圈。作为农村妇女的母亲,手上、脚上一辈子布满了老茧,脸膛永远是黑的。

那时家里做饭煮菜全用柴,因而整个村庄到处都有炊烟。有时,遭遇几天大雨,很难点燃火,但难不倒母亲,她从家里的储存室里找出存留很久的干枝,不一会儿,上空就飘起了好看的炊烟。

不知不觉几年过去,生活一年好过一年,母亲不需要到几公里外的大山上背柴了。她和父亲在门前打了一口沼气池,基本能维持做饭。一年后,父亲到县城买回了液化气灶和电磁炉,全家彻底告别了与炊烟相伴的日子。

炊烟是一曲古典的歌谣,我的记忆总是与炊烟相互依存。炊烟在我的梦里刻上了深情,它是飘在我心头的神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故乡的童年散文

全文共 3459 字

+ 加入清单

竹山脚嵌着一眼泉井,泉水自崖洞哗哗淌出,冬暖夏凉,经年不息。

炎炎盛夏,掬一捧清冽的甘泉,享受那一记激灵的彻爽。刺骨的冬日,井池上氤氲着腾腾蒸气。女人们洗菜浣衣,就着温润的天然温泉,不必担心冻裂双手。

泉眼上端是青翠欲滴的纤纤竹林,靠后是几座连绵起伏的山丘。盛夏里,天然纯美的甘泉,惹得性急的孩子们趴在井边狂饮。

泉源挖有两个井池,内井供人们挑水和直饮。外井周边埋设着几个平面大石板,供人们搓洗衣裳,洗菜,洗刷餐具、锄具。泉水哗哗的淌来,将水中人们刷洗的污浊快速冲荡殆尽。孩提时,挑水成为我们每天的必修课。

五岁时,我便随哥姐一道打水。小手拎着装散酒的胶壶把柄,乐颠颠的跟在他们屁股后头。姐姐先将我的白壶底摁下水,水便从壶口扑咕扑咕灌满,拎起。挑回家里,将水扑通一声倾入门边的水缸中。稍长后,我和哥哥用禾杠抬水,上坡阶时,木桶从禾杠前端向后滑溜,簸出的水溅洒在哥身上,惹得他常迁怒于我。

早晨和黄昏,是挑水的黄金时段,等候打水的人渐次排起了队。这口泉井水质清丝透明如镜,几尾细鱼在水中清逸灵动,一览无余。泉水源源不息,滋养着二十余户乡亲。打上一担水,不消片刻,哗哗淌来的水又将井池复满。家里仅有的两个木桶时常漏水,我们挑一道水,途中要歇二段。伙伴们用担钩横在路边垫坐,歇气,寒喧。看鸭子在塘里扇翅嬉逐,看猪子在路边杂草丛噜噜拱土。低首间,瞥见木箍水桶正滴滴答答的漏水,于是又立马起身,加紧往家赶。

后来,由村部领头,往山坳埋修水管,每家每户用上了自来水,从此结束了父辈以来的挑水生涯,大家将每天用来挑水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如今,挑水己成了久远的回忆,成了我童年一道韵味无穷的风景。

田头渠沟,终年淌着叮咚清丽的涓涓细流。每当暴雨漫渠,田里的鱼儿便不安分起来,乘势从汩汩的源头或哗哗的出水口溜窜至小溪,追波逐浪,一路癫狂。雨息,我们三五成群,挎着畚箕、圆形兜网,一手拎着小胶桶,兴致勃勃地来到溪沟里捕捞鱼虾或泥鳅。甩落凉鞋,将畚箕按置在窄小的弯落,返身至上游,淌入溪中用双脚扫荡两边的水草,糊搅着顺流而下,趋近箕口时,双足拦挡在箕口,慎慎地将箕柄提起,水落鱼出。瞅着畚箕里噼啪弹跳的鱼虾,遛遛的泥鳅,心头乐开了花。有时畚箕刚从水中拽起,一些机敏的鱼儿立马查觉到处境的异常,孤注一掷,猛地弹蹦出水面,恰巧掉落在溪里,令人扼腕惜叹。有时我们会两人搭伙,在小溪里上下推进畚箕,对包。一次,因畚箕中的泥桨太多,浑水漏得很慢,急躁的我几欲伸手去拔弄箕底桨渣,但又怕剌,便用树枝挥搅,底慢慢呈现。这时,我猛然瞅清箕底扭缠一团丑鄙硕大的水蛇,我啊地失声惊叫,弃箕狂逃……

我们将捞到的小蝌蚪捉回家,喂绒黄的雏鸭。为使幼鸭快些长大,我们总是驮着小锄头,在栏舍园落的阴湿沃土里锄找蚯蚓,太长太大的蚯蚓小喉难以囫囵吞咽,我便就用杈枝将它截成数段。细小的幼蚓懒得去捉捏,我便“哦哩哩,哦哩哩”引领着一群撇着八字步屁颠屁颠的小绒鸭亲上“餐桌”,美饱一餐。

散学后,邀上三五个同伴,在檐下嚯嚯的磨柴刀,众人一路谈笑风生,上山砍柴。女孩捆散柴,散柴大都三分钟热度,主要用于炒菜打汤用。男孩砍驮大柴,大柴木质坚硬,燃劲十足,用来煮捞米饭和蒸酒等。冰天雪地的严冬,大柴燃烧后的火屎,被我们铲入竹蔑铝盒制成的火笼里,提在手里日夜烤炙。入寝前,先将火笼放入被窝,待被窝融暖,我们才惬意的潜入窝里。有时,沉睡之前将火笼遗落,忘记提下床,睡梦里不小心将被窝中余温的火笼蹬翻,弄得满床土灰,虚惊一场。

砍柴时,山上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毛毛虫,但对我们构不成危胁,山上潜盘的毒蛇却是我们最最惧悚的。砍散柴时,还经常会冒犯到蜂仔的巢穴,常有人不幸被蜇。被野蜂蜇叮,剌痛难忍,女孩们忍不住哇哇大哭。若是被蜇部位在眼脸,翌日,头脸就会扑肿得没个人形,比哈哈镜还要滑稽,让左邻右舍瞥见忍俊不禁。

学堂后面,是一片竹林,林间生有一棵百年老树——榆钱树。大树三个大人方能环抱。大树几乎每年都会累满果实——榆钱籽(形状酷似幼童耍的摇铃,被称铃金籽〉。秋风紧了,秋色加深,铃金籽渐渐由青泛褐,由涩转甜。

霜降过后,满树萎黄的叶子纷纷零落,光裸裸的铃金籽日益秃显。因树壮大,无人上得去。每当夜里狂风肆虐,我们心头便乐开了花,甜津津的铃金籽最让我们上心,兴奋得彻夜难眠。天刚蒙蒙光,我便和哥挎着篮子赶到一里远的大树下寻拾铃金籽。一些手持电筒的别组孩童比我们还早到。天一光,地上零落的铃金籽拾完了,我便从篱笆或柴垛里弄来些木条,二人居高处,与大树齐腰,右手抡起小木条,身子后倾,铆足了劲,狠狠将木条抛掷到树枝上。随即,稀里哗啦的零落下数串果实。

打霜后的铃金籽更加韵味十足。那时,农村落后贫困,我们的零食主要是山上的野果和园地的瓜果。那晚狂风呼啸,寒露凝霜。午夜二点,哥姐还有堂姐三人冒进着严寒霜冻,打着昏弱的手电,咝咝呼呼的奔到大树下,捡回满满三篮铃金子。盈余的铃金子,被我们扎成一束一束,让妈妈趁集日摊到街上卖。

那时二姐弃学在家,常和堂姐二人趁父母外出劳作之际,在灶前慌乱生火,二人神色张惶,偷偷在锅中噼哩啪啦炒起黄豆子。两人将熟豆分赃后,藏匿起来,日后慢慢偷吃。有次,二人被我撞个正着,二姐不断往我小袋里塞豆子,二人一个劲地叮嘱我,千万莫向父母告密。

我家园头有棵枣树,令人遗憾却不是我家的,每当肥嘟嘟的绵枣泛红时,总会令我馋涎欲滴。心中不由暗暗怨起爷爷和父亲来,别人家都有枣树李树梨树,我们家却一棵果树都不种,害得我和哥姐常喉溜溜的巴望着果树上雀子般欢快的孩子。

那晚,我一心惦念着满树诱人的红枣。天蒙蒙光,我便蹑手蹑脚悄无声息的来到园头。虽然有些害怕邻家栏舍边上了漆的黑寿材,但枣子的诱惑远远压倒了我心头的恐惧。枣树长满了刺,我小心翼翼踩着枝叉,糊乱的采捋枣子,黑暗中连同枣叶一道塞入胶袋中。这时,屋舍飘来几声犬吠,继而犬吠群吠,此起彼伏,吓得我不敢动弹。

忽然,“嘎吱”一声,距枣树五米远的邻婶起床晨便,背眼的尿桶用布幔围起,正好放在枣树对面的廊檐下。我屏声敛息,心提到嗓子眼。邻婶透过蒙胧的晨雾,似乎查觉到枣树的异端,定定地朝枣树端详半晌……

幼稚的我将双眼障在饭碗粗的树杆后面。让两眼看不到她,也不敢看到她,以为这样邻婶便也望不到我了。那情形大有“掩耳盗铃”之势。漫长的分余钟后,邻婶才返屋熄光。我赶紧下树,惴惴不安潜回家。

欣慰的是,平和善心的邻婶并未将我的糗事抖出来。我心中悬着的石头方落了地,不由生发一股莫名的感激。

改革开放的春风萌动了静寂的大地,通俗流行歌曲雨后春笋般泛滥乡村。村庄处处飘扬着精彩纷呈的歌声,《小芳》、《花心》、《心雨》、《纤夫的爱》、《涛声依旧》……”美妙的歌声,给文化生活枯燥的农村注入几分鲜活的快乐元素。

那年正月,在村小代课的姐姐和村里的年轻人,组织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联欢晚会。经过长时间的排演,采练,晚会终于在村中大礼堂拉开帷幕。

戏台上,挂满了五彩斑澜的的彩纸,简易的幻彩灯。录相机,话筒,音箱等设施全是从演员们自家带来的。台角顿放着四个半米高的音响,音质还算清旷。姐姐和在乡政府上班的新浪哥担任节目主持。

台下人头攒动盛况空前,比以往看老生常谈的本土采茶戏多出好几倍。全乡各村青年纷至沓来,一睹这别开生面的联欢晚会。邻省交界的河龙乡也来了一大帮青年观众。

节目在中学第七套广播体操中拉开序幕。三排中学生和着旋律做操,步调齐整,充满活力。

歌伴舞《众人划桨开大船》,声势激越昂扬,荡气回肠。谢汉庭独唱《篱笆,女人和狗》主题曲,歌声沧桑悠远,余韵绵长。民族舞、情歌对唱、小品、二胡、相声、笛子独凑、绕口令、诗朗诵……精彩纷呈,逐一上演。节目进行得如火如茶。这时,出场一个活力四射,激情无限,令父辈们嘘唏咋舌的劲爆节目——“霹雳舞。”

一阵幻彩的烟雾过后,初三学生谢世清踏着动感锉锵的节拍,在台上尽情的旋腾翻弹……搏得台下阵阵喝彩,掌声雷鸣,将晚会推向了高潮。

“踏呀踏着水路去想家,水路远又长……”这时,台上飘起轻柔优扬的交谊舞曲。姐姐和新浪哥等四对青年男女跳起舒缓优雅的交谊舞。他们没有攀肩搭背——农村思想保守,一对对就那么持展着双手,踩着对应的步子,旋和着身子,悠悠的跳……

晚会在所有演员同唱“难忘今宵”的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翌年,后一届中高学生和村里的青年又举办了一回类似的联欢晚会,同样精彩无限。

打工潮涨,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散落于五湖四海,为生活而疲于奔命。自此,乡村再也无法举办类似的晚会。那些温馨的童年趣忆,那两场精彩的晚会,成为岁月深处闪光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故乡的小路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飞扬……"这是一首多磨简洁朴素的歌曲啊。描写着故乡的小路。

我的故乡没什么风景名胜,但是这个默默无闻的故乡,在我眼里却有一个永恒的记忆,那条泥泞,弯曲的羊肠小道。我知道这条小路与城市中宽阔去,平整的柏油马路永远无法相比,但是,在我心中她永远视为慈祥的老人,为什麽这么说呢?因为他有着我无法抹掉的童年回忆。

曾经有多少风风雨雨的日子,尽情的摧残着他?他却从不认输,依旧保持原貌,他不怕别人践踏,依然坚持躺卧着,他从不会抱怨什么,无私奉献着。

儿时的回忆一时涌入脑海里,记得那时我四岁那年,世界·未来对于那是的我们都是茫然的。我们曾在这条小路上蹦啊,跳啊!那时的我们这的好高兴,好高兴,儿时的欢乐与乐趣都是那条小路带来的,现在想起来还只想好好感谢他呢!

虽然他没有繁华的面容与身段,但是他却凝聚着孩子的笑声与童年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