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狭隘是什么词性(合集11篇)

浏览

1359

作文

11

篇1:改变词性,使词语错位搭配作文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悲凉的沙漠也化成了美丽的风景。

——周国平

只有极为偶然的机会,看到几本《儿童画报》,让我的梦不至于枯萎。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季风的熔炉,卷碎一切痛苦,每当情感再次荒芜,我一遍又一遍地将往事反刍,咀嚼你的呵护,品味我的冷漠与残酷,这一回我的确深深地对不住。拨开生命的衣裳,双手捧着真诚献给你,我相信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女孩,对不起》)

队长下田头,腿上卷裤头;村长下田头,手里有烟头;乡长下田头,秘书跟后头;县长下田头,记者抢镜头。(讲究词语的音韵和谐美)

●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1、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展望往事……2、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课件展示:乡村比较闭塞落后,可以看作人们生活记录的事物只有蓑衣和草鞋,当他们披上蓑衣、穿上草鞋下地干活时,只是乡村生活的细微局部。)

(学生思考)

(课件展示:乡村是一种古老的存在,蓑衣和草鞋是乡村里特有的文字,古朴而且韵味深远。当三月的细雨唤醒早春的大地,蓑衣和草鞋便装点出了一份温馨的古朴,在细微处显出农家特有的诗意。)

1、我是一把沉寂的琴,正被你的青春和圣洁的思念,优美地举起。(吴晓《给奏琴的少女》)2、我是曾装饰过你一夏季的罗衫,/如今柔柔地折叠着,/和着幽怨。/襟上留着你嬉游时双桨打起的荷香/袖间是你欢乐时的眼泪,/慵困时的口脂,/还有一支月下锦葵花的影子,/是你在合眼时偷偷映到胸前的。(何其芳《罗衫》)〕

谬误总爱偷穿真理华丽高雅的衣裳,卖弄纯洁卖弄博学,所以情感会禁不起诱惑,近谬误而疏真理。

A、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意味着冬天就要来到。B、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

会场乱哄哄的,可余静一来,很快就安静下来。

乱哄哄的会场,像是一块揉皱了的绸子,给余静的手一抹,现在又恢复到原来平整的样子。

这帮官们,眼睛处处盯着钱,言行不一致,尽干祸国殃民的事。

这帮官们,黑眼珠子只盯着白银子,句句话忠心爱国,样样事祸国殃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告别狭隘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

自古以来,狭隘向来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它一直为人们所不耻。

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别人吃他一马,她杀对方一家,死后为人们所辱骂„„这都是有了狭隘之心的结果,告别狭隘之心,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则取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有一次楚庄王邀众大臣共饮,请嫔妃助兴,风把烛火吹灭时,一武将醉酒失态拉了妃子的衣襟,但楚庄王以一颗宽广的心宽容了他,巧妙解围。这位武将由是感激在下一次战役中奋勇杀敌。这便是宽容的价值

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讨好王郎,辱骂甚至谋划刺杀刘秀的公文。但刘秀不听众臣劝阻,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必会引起人们的慌乱,甚至成为我们的死敌。如果宽容他们,则能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队伍。”是刘秀的宽容才使他终成帝业,统一全国。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心胸狭隘者能成就大事。宽容是每个人应遵循的守则。

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这引起了一位议员的不满。他说:“你不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应该消灭他们。”林肯笑着回答:“当我们把他们变成自己朋友时,不正是消灭了自己的敌人吗?”这正是对宽容的最好诠释。

如果天空不宽容,容忍不了风雨雷电的一时肆虐,何来它的辽阔之美;如果大海不宽容,容忍不了惊涛骇浪的一时猖獗,何来它的深邃之美;如果森林不宽容,容忍不了弱肉强食的一时规律,何来它的原始之美;如果宇宙不宽容,容忍不了星座裂变的一时更替,何来它的神秘之美;如果时间不宽容,容忍不了各色人等的一时虚掷,何来它的延续之美„„是宽容成就了它们。

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是宽容缔造了它们。

初高中海量作文大全

只有告别狭隘之心,方能进入一个神清气爽的境界。

让我们告别狭隘之心,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学做那多留人清香的紫罗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告别狭隘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 诸葛亮到周瑜那里,周瑜的计谋都被诸葛亮看穿。所以周瑜一心想害死诸葛亮。

有一次周瑜要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非常聪明,在一个大雾的天气里叫士兵用枯草做几千个草人,这就是《草船借箭》,因为诸葛亮知道今天有大雾,所以才出此计谋。果然跟诸葛亮预测的一样,曹军不敢进攻只能放箭,这样箭都插在草人上面,学有的插在船上。这样,他们回来后,不仅完成了十万技箭,还多出了二十三万技箭!当曹操东风派一百万军队进攻东吴时,周瑜想出了用火攻的计策,却只差东南风,可天公并不作美,却尽刮西北风,周瑜非常着急,突然病倒了,诸葛亮知道后,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出了周瑜心病。周瑜看后,马上坐起来,大声感叹:“孔明真乃神人也。”并请诸葛亮想想办法。于是,诸葛亮让周瑜在山上建七星坛“借东风”。周瑜想:“有了东风,我就可以破曹操,诸葛亮也对我没有多大的用处,我要杀了他。”诸葛亮早料到周瑜会杀他,所以早早离开离东吴。东风刮起以后,周瑜大破曹军。曹操带着残兵败将一路败退,诸葛亮早有准被,先后派赵云、张飞追杀曹操,把曹操敢到华容道。关羽早在华容道等候,但曹操与关羽有知遇之恩和高山流水之情,便放了曹操一马,曹操才免于一死。

看完了这本《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知道了不能做心胸狭窄的人,要学关羽做忠义之事。还要学习诸葛亮的胸怀宽大,还要学习诸葛亮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作文:告别狭隘,宽容待人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安德鲁·马修斯曾说:“一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

自古以来,狭隘向来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它一直为人们所不齿。

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反而使自己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别人吃她一马,她杀对方一家,死后为人们所诟骂……这都是有了狭隘之心的结果。告别狭隘之心,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则能取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有一次楚庄王邀众大臣共饮,请嫔妃助兴。一阵风吹来,烛火熄灭时,一武将醉酒失态拉了妃子的衣襟,但楚庄王以宽广的胸襟宽容了他,巧妙解围。这位武将衷心感激,在下一次战役中奋勇杀敌。这便是宽容的价值。

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讨好王郎,辱骂甚至谋划刺杀刘秀的公文。刘秀不听众臣劝阻,把那些公文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必会引起人们的慌乱,甚至使他们成为我们的死敌。如果宽容他们,则能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队伍。”刘秀的宽容助他终成帝业,统一全国。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心胸狭隘者能成就大事。

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这引起了一位议员的不满。他说:“你不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应该消灭他们。”林肯笑着回答:“当我们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朋友时,不正是消灭了自己的敌人吗?”这正是对宽容的最好诠释。

如果天空不宽容,容忍不了风雨雷电的一时肆虐,何来它的辽阔之美?如果大海不宽容,容忍不了惊涛骇浪的一时猖獗,何来它的深邃之美?如果森林不宽容,容忍不了矮树灌木,何来它的丰富之美?如果宇宙不宽容,容忍不了星辰裂变的一时更替,何来它的无垠之美?如果时间不宽容,容忍不了各色人等的一时虚掷,何来它的延续之美?……是宽容成就了它们各自的魅力。

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是宽容缔造了它们的风格。

只有告别狭隘之心,方能进入一个神清气爽的境界。让我们告别狭隘之心,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学做那留人清香的紫罗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第24组虚拟语气在名词性从句中的用法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1.wish (that)+主语+did/had done/would do...

【用法】wish后的宾语从句用一般过去时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用过去完成时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用过去将来时表示与将来事实相反。

【例句】I wish it were autumn in Beijing all the year around.我希望北京全年都是秋天。

2.suggest/recommend/insist等+(that)+主语+(should) do...

【例 句】Teachers recommend parents not allow their children under 12 to ride bicycles to school for safety.为了安全,老师建议家长们不要让未满12岁的孩子骑自行车来上学。

3.would rather+主语+did/had done...

【用法】would rather后的从句用一般过去时表示与现在或将来事实相反,用过去完成时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

【例句】George is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geography of his country, but I?d rather he focused more on its culture.乔治打算谈谈他们国家的地理,但是我却愿意他多谈一下他们的文化。

4.It is+形容词/名词/过去分词+that+主语+(should) do...

【例句】It is strange that the girl (should) be so rude.那个女孩那么无礼,这真奇怪。

5.suggestion/advice/demand等+that+主语(+should) do...

【用法】在表示“建议”、“命令”、“要求”等的名词后的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用虚拟语气

【例句】My suggestion is that we (should) get started soon.我的建议是我们应该尽快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六、使用名词性从句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1.It disappointed everybody that

he didnt turn up.一般

The fact that he did n t turn up

disappointed everybody.特殊

2.I happened to have met him.一般

It happened that I had met him. 特殊

3.To his surprise, the little girl knows so many things.一般

What surprises him is that the little girl knows so many things. 特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闪电或词性之光为题目的诗歌作文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谨以此文

怀念死于黑暗

和理想的诗人东荡子

——河马

诗之失败,一言以蔽之:

每首几乎都可修改。不像

闪电,以其绝对,和准确,

命定般跑过。诗人张绍民

有一句话,可能成为寓言。

“闪电不可修改”。新诗作者,

谁能像闪电那样诗写?我想

只有东荡子,和他的阿斯加。

达致此境界,语感的压缩,意

识的浓度,节奏的拿捏,感觉

的尺度,等等等等,都已超越

极限。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他

是自己的牺牲,或祭坛。他的

白话诗,至今无敌。只因他的

阿斯加诗篇,每首都像那闪电

出现,而极端的手法,却又像

木匠活,那么简单,无所依傍。

东荡子创造了白话诗的传奇。

更以死亡的绝对之美,打造了

属于黑暗的闪电和词性之光。

[闪电或词性之光为题目诗歌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心胸狭隘的鸡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它是一只公鸡,头上长着鸡冠,嗓门叫起来十分的响亮,一身的金黄色看起来很威武的样子。

公鸡很大,每次到动物们面前都会很得意的炫耀说:“我是一只不平常的其因为你们都没有我的声音响亮清脆。”

一天,公鸡在农场里大摇大摆地走着。突然,它看见了奶牛并走过去对奶牛说“老兄,你看看你只能为主人提供牛奶,其他什么也没用,主人给你吃好的喝好的,而你再看看我,我的嗓子可神气啦!我每天会准时用我那响亮而清脆的声音将主人叫醒,不耽误他的时间,你行吗?不行,”话刚说完就很得意的走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迎来了一个月的开头,一大清早的就看到公鸡召集了农场里所有的鸡来参加赛场,就为了比谁的声音更加的洪亮,谁就是“最牛的鸡。”

公鸡为了取得成功,请来了一只鸡并用手拍着它的膀子说:“兄弟,你敢答应我一个要求吗?就是等我开嗓门叫的时候你和我一起叫你敢吗?”“好的,没问题”

终于在所有动物们精心准备下,我们迎来了比赛,公鸡们都上场一个又一个的叫,到了那只公鸡了,它的口刚一张开,发出的声音十分响亮、清脆震惊了全场所有的动物,之后他成为了“最牛的鸡,”从此之后他越来越骄傲自大,每遇到一只鸡都会用讥讽的眼光和语言来对待他们,而它的心理美滋滋的,对这个结果非常的满意。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等到有一天那只公鸡来找他谈话“你真的是太奸诈了,居然利用我让你得到你想要的利益”可他说:“你叫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呢?”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直到有一天,主人家从远方赶来了一位朋友,主人先割掉了那只鸡的声带,把它养了几天等到朋友来的时候,那只鸡就被主人作为美味佳肴款待朋友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告别狭隘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脑海里的记忆瓶子在漂,向我讲述着曾经我的点点滴滴.我仿佛徜徉在秋天的落叶里,回忆着那么一件事.没错,就是那件事!就是那件事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可以站得更高些,让我知道比天还大的是一个人宽广的胸怀.

那是个秋天的早晨吧,我和形影不离的好友小莹手拉着手走在繁华却又喧闹的街道上,享受着双休日的惬意.迎面走来一个差不多矮我一个头的小妹妹,手里还拿着一瓶酱油.突然,一个不小心,那个小妹妹摔了一跤,打破了手中的酱油.顿时,瓶中的酱油溅了出来,刚好溅到了我刚买不久的白色布鞋上.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擦起来.而小莹却不顾自己被溅脏的裤脚,反而抱起那个摔了一跤的小妹妹,帮她吹着擦破皮的手心.由于擦不掉鞋子上的污渍,我生气极了.刚扬起手想教训那个小妹妹时,就被小莹拦住了.小莹摸了摸小妹妹的头,转过身来对我说:“小璇,别这样.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用一颗善待他人的心去关怀每一个人.再说,这个小妹妹她也不是故意的.”“可是,这是我上星期才买的鞋子,就这么被弄脏了!”我指着脚下的鞋子说.“姐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站在一旁的小妹妹开口了.“小璇,你都已经是一名少先队员了,就更应该要有一些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凡事要看开一点,给别人的印象才能更好.”霎时间,我哑口无言,向小莹投去一记“我懂了”的眼光.“是啊,待人要心胸宽广.”我暗暗对自己说.于是,我便蹲下,对那个小妹妹说:“小妹妹,对不起啊!刚才把你吓着了.”说完,我们三个都相视而笑了!“走,小妹妹.姐姐带你去买酱油.”小莹说完,就拉起我和小妹妹的手.之后,我们就一起将那个小妹妹送回家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阳仿佛向我绽放着笑脸.我看了看脚下的布鞋,觉得它比刚买来的时候更漂亮了.

“难道,比天还大的不是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吗?”我这样问着自己.

陈店镇陈围村陈围小学六年级:刘奕璇 相关阅读:关于胸宽广的作文 海一样的胸怀 关于胸宽广的作文:心的舞台 宽广的心胸,博大的情怀 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胸怀开阔 比天空更广的是胸怀 拥有胸怀 做人要心胸宽广 心胸狭窄的人 大海一样的心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对联有哪些词类与词性?

全文共 7659 字

+ 加入清单

词类词性对联的知识点中重要吗?想知道答案的朋友敬请阅读下文!

对联的主要特点是对称美。所谓对称,除了平仄相对、节奏一致之外,还要做到词类相近,词性相当,结构相似,字数相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达到高度完美。反之,则不能称其为一副好的对联。本篇主要谈谈对联中的词性对仗的问题。

要想弄懂词性的属对问题,先要弄清词的分类。古代词类的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做什么成份也有一定的分工。在现代汉语中,汉字分为十二大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实词)、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以上称虚词)。古人按照诗的对仗规律,将词大体可分为九类,即名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其中名词又可细分为十几类。这种划分的方法比较适应于对联的创作。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词性相当呢?《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原则。也就是说,名词必须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形容调必须对形容词,副词必须对副词,助词必须对助词等等,各归其类,映衬成趣。但细分,则每类之内品种仍多。如名词有专名、有注称;形容词有形容大小、高低、长短、颜色、状态等,许多不同的词以长对短、白对黑为工整;但内容决定形式,若内容可取,属对不妨稍宽。如清倪国琏的古藤书屋联: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其中“芳草”之“芳”与“藤花”之“藤”,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新绿”之“绿”指的是颜色,“古香”之“香”乃指气味。虽同为形容词,并非—类,从个别对语讲,似欠工整,可从全联角度看,却形象鲜明,音节和畅,被一致认为是“工对”。

比较而言。虚词的对仗似乎比实词要求得宽些。比如有时介词可与副词相对,这不仅因为虚词类的汉字相对少些,更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字、词本身词性就很复杂,往往一个字包容几种词性。比如“为”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介词、副词、助词,有时还可以做连词。“向”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介词、动词、副词、连词等等。所以通常人们对虚词要求得就不很严格了,能做到虚词对虚词也就可以了。但叹词、助词、象声词却很少与介词、副词、连词相对。

在讲究词类和词性对仗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个义类相对的问题。什么是义类相对呢?所谓义类相对,悬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

1. 天文 (日月风雨等) 2. 时令 (年节朝夕等) 3. 地理 (山风江河等)

4. 官室 (楼台门户等) 5. 草木 (草木桃李等) 6. 飞禽 (鸡鸟凤鹤等)

7. 走兽 (狼虎象马等) 8. 鱼虫 (蛇鱼蚁蝗等) 9. 饮食 (茶酒莱肴等)

10. 器物 (盆杯壶盏等) 11. 文具 (笔墨纸砚等) 12. 衣饰 (衣冠巾带等)

13. 形体 (身心手足等) 14. 人事 (道德才情等) 15. 人伦 (父子兄弟等)

16. 珍宝 (金银玉珠等) 17. 军事 (弓箭刀剑等) 18. 文艺 (诗词书画等)

19. 文史 (经典史册等) 20. 精神 (智愚苦乐等)

另有按其它内容分类法。此处就不一一赘述。

笔者按词类编成部分对句,可使读者更明了一些:

地理对:河对海、地对山、大陆对长天、荒原对沙漠、古塞对雄关。

天文对:冰对火、雪对霜、海市对山光、星辰对日月、瑞雪对骄阳。

颜色对:红对白、紫对缃、黑桦对白杨、青竹对绿柳、墨兰对珠黄。

方位对:南对北、西对东、六极对八风、五湖对四海、边塞对围城。

数字对:一对二、百对千、两两对三三、千年对万寿、独木对群山。

花木对:桃对李、菊对兰、玫瑰对牡丹、绿茵对红叶、白芷对橙柑。

飞禽对:鸥对鸟、枭对鹏、白鹤对黄莺、杜鹃对喜鹊、燕舞对鸪鸣。

走兽对:熊对象、马对羊、狡兔对贪狼、雄狮对猛虎、牛仔对猴王。

鱼虫对:蜂对蠓、蛾对虫、蝼蚁对鱼龙、河龟对海蚌、蝴蝶对蜻蜓。

人伦对:夫对妇、臣对君、祖宗对玄孙、同志对朋友、家族对外亲。

文学对:词对赋、曲对文、五典对三坟、楚辞对史记、诗品对文心。

感情对:愁对乐、喜对吟、和气对知心、涌泉对滴水、思绪对情恩。

精神对:痴对智、佞对昏、颓废对沉沦、修身对养性、刻骨对铭心。

人事对:公对私、言对行、协作对竞争、生活对劳动、长辞对永生。

文史对:经对史、古对今、后汉对先秦、伏羲对盘古、忠臣对昏君。

形体对:面对首、毛对肌、口舌对心脾、饥肠对傲骨、夺目对画皮。

宫室对:楼对阁、户对窗、皇室对民房、茅庐对寺庙、巨厦对中堂。

珍宝对:珠对玉、锦对珍、绿翡对白银、琼瑶对玛瑙、紫贝对黄金。

军事对:弓对箭、将对兵、烽火对狂旌、楚歌对剑气、画角对长城。

饮食对:茶对酒、盐对油、瓜果对米粥、山珍对海味、熊掌对猴头。

时令对:朝对夕、暮对晨、白昼对黄昏、中秋对元旦、去暑对立春。

文具对:棋对纸、笔对琴、泼墨对撰文、砚池对书案、七彩对八音。

衣饰对:巾对带、衣对衫、木屐对华冠、袈裟对襁褓、项链对耳环。

虚词对:然对也、之对乎、而已对斯夫、无非对是否、矣哉对再如。

副词对:还对再、就对将、偶尔对时常、方才对恰巧、必定对应当。

连词对:及对与、而对或、除非对倘若、虽然对即使、因为对如果。

介词对:同对往、被对朝、由于对沿着、自从对为了、除了对依照。

助词对:的对地、啦对吧、罢了对是吗、哎哟对完了、似的对等着。

叹词对:嘿对喂、哦对啊、嘿喽对哇啦、哎呀对嗨哟、哼哼对哈哈。

象声词对:轰对嗡、噹对哗、叮咚对乒乓、咣噹对扑哧、唏哩对哗啦。

联绵对:阡对陌、貅对貔、璀璨对旖旎、氤氲对滟潋、翡翠对琉璃。

在对联的对仗类型中,有工对、宽对的区别。工对,即指同类的词或相关的词相对。如上边讲到的按类别属对即为工对。宽对,即指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然而工对不见得就是好联,宽对有的不乏为上乘之作。要说明一点,颜色对、方位对、数词对、虚词对和动词对,必须严格按同类对仗,否则为失对。特别是动词,如造成失对,势必使上下联句子的结构发生变化,其它词对得再好,也算失对。另外,有些常用名(如人名、地名、国名、书名等)也应从严对仗。另外还有一种所谓的邻对,它指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邻对一般比宽对严格,但又不如工对那样整齐精密。下面是可以通对的门类:

1. 天文与时令 2. 天文与地理 3. 地理与宫室

4. 宫室与器物 5. 器物与文具 6. 器物与衣饰

7. 衣饰与饮食 8. 文具与文学 9. 植物与动物

10. 形体与人事 11. 人伦与代名 12. 疑问代词与副词

13. 方位与数目 14. 数目与颜色 15. 人名与地名

16. 同义与反义 17. 同义与连绵 18. 反义与连绵

19. 副词与介词 20. 连词与助词 21. 介词与助词

22. 叹词与助词

名词对

即在联语中重用名词的作用,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如:人、马、花、月、天空、北京、中国、头、今天、爱情、道德、小麦、星期天……请看:

诗写梅花月;

茶熏谷雨香。

在精练的联语中,名词占去十分之八,只有“写”、“熏”二字为动词。作者以简约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副春天的画面,其构思之精巧,立意之独别,实不多见。

晚清黄遵宪写过这样一副言志联:

药是当归,花宜旋覆;

虫还无恙,鸟莫奈何。

作者借四种不同的花鸟草虫成联,意在抒发归隐后的复杂心态。“当归”即中药当归,“旋覆”即中药旋覆花,“无恙”为虫名,“奈何”即杜鹃。联语中的当归、旋覆、无恙、奈何均为双关词,作者在这里要写的并不是物之本身,而是由字而引伸的双关寓意。以抒发不甘寂寞、与命运抗争的一种心态。

再看著名画家黄宾虹的一副联:

心肠铁石梅知己;

肌骨冰霜竹可人。

黄宾虹不光画画得好,联也写得奇绝。联语是说铁石性格如梅,冰霜品质似竹,作者巧妙地运用名词的作用,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立意精工,非常人可比。

再看傅山写的一副联: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皆以名词入句,却深得意境,不禁使人想起“白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之佳构。可见,撰联工在意境的开发,如无意境,再好的辞藻也不会辟出新意。

动词对

即在联语里重用动词的作用,表示陈述人或事物的动作情况变化和其它活动的词。如:走、笑、有、在、飞、写、起来、上去、观念、悲欢、存在、发展等。

请看杭州孤山放鹤亭联:

水清石出鱼可数;

人去楼空鹤不归。

在简短的联语中,动词几乎占去了一半,出、数、去、空(亦作动词用)、归。但用词极巧,不因重动而使联语有雕琢之感,令人读之生情、意境洞出,给人一种缠绵、空旷、沧桑变幻之感,余味无穷。

孙中山先生不但是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家,还是楹坛高手,他早年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联语字里行间渗透出作者早年满怀豪情,壮志凌云的胸怀。上联一个“乘”字,一个“破”字,展示了作者树立远大的志向,非凡气概;下联的一个“面”字,一个“读”字,写出了作者苦读求知,不懈追求的治学精神,一扬一抑,准确地刻画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北京潭柘寺有一副写弥勒佛的佳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联语重用动词“容”、 “笑”二字,把弥勒佛大肚笑口、笑容可掬的形象描绘得一览无余。上联写外貌形态,下联写内心情态,“容”、 “笑”二字分别三出,用字精到,层层迭进,通俗谐趣,发人深省。

形容词对

即在联语中注重对形容词的作用(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如:高、白、好、快、暖和、活泼、恳切、优秀……

请看赖少其为无锡鼋头渚通芬堂所撰一联:

湖阔鱼龙跃;

山阴草木香。

作者在简练的联句中,竞用了四个形容词,以“阔”饰“湖”,以“跃”饰“鱼龙”,以“阴”饰“山”,以“香”饰“草木”,连贯自然,与景物相配,十分得体,无见雕琢。

上海孙中山故居有一联为孙中山所撰: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四十州。

此联在气度上重用了“醉”、“寒”二字,一“醉”字便将此地风光之高绝写得惟妙惟肖;下联化用唐朝诗人贯休诗句,原诗为“一剑霜寒十四州”,其将十四移位,借喻以武力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决心。“寒”用在这里,是隐喻革命斗争之严酷性。

数词、量词对

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基本数词有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组合数词有十一、九十九、一百八十六、五十年、二十世纪、七月一日等;表示次序先后的如第一、第二、初五、第六等。

量词表示计算人、事物或行为数量时所用的单位。主要有度量单位:尺、寸、里、升、斗、斤、两等;个体事物单位:个、只、件、根、本、间、种等;集体事物单位:独、双、对、打、群、诸等。还有一种词称动量词,数目较少,有次、队、回、遍、道、下、阵、遭、趟、顿等。物量和动量经常要同数词一起用。数词和量词连用的时候称数量词,如三斤、一双、十回等。

数词和量词在对联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主要作用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联难度,进行数学运算,连续嵌入自然数等。

请看苏州闲吟亭联:

千朵红莲三尺水;

一弯明月半亭风。

此联以白描手法写景,似不加半句渲染,然细心看去,便知作者在其中有意创造了意境。千朵红莲衬托三尺湖水,一弯明月设置半亭微风,岂不是一幅绝美的园林风景画?这其中,千朵、三尺、一弯、半亭在联内所起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北宋刘攽才思敏捷,博学出众,曾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一次,宰相王安石有意难他,出一上联让刘攽对,刘欣然应对,由此,王安石很赏识他,联曰: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北斗映水,恰为十四颗星斗,孤雁披月,依稀如作双飞。联语构思绝巧,立意奇美。联中连用六个数词,四个方位词,不显堆砌,反而以意境取胜。

再请看下联: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这副数字联巧在连续嵌入自然数,上联顺排,下联逆推,难度较大。据说上联为明嘉靖年一船夫于九江渡口向当年状元罗洪先求对,罗竟哑口无言,故为传世绝联。下联被今人李戎翔对出。下联的“九里香”指的是一种木料,据说1943年有人找这种木料,花了一年时光方弄到手。1959年,佛山市一位老工人装修,因需要此料,只两天便从十里远的农村找到了。李戎翔闻听此事,抚今追昔,有感而发,欣然对出下联。

再请看下联: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梁章钜在他的《楹联三话》中引自《隐居通仪》一文:贾似道镇扬州日,上元张灯,客有摘七句作灯门联者曰:“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众称其切,唯“天下“对“扬州”乍看属宽对,均为名词,偏正结构,“天”对“扬”不工,然“天下”对“扬州”则无嫌。

代词对

在汉语中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的词,称为代词。代词分为人称代词:你、我、他、咱们、自己等;疑问代词:谁、哪、什么、怎么、多少、多么;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么、这样。,古汉语文言虚词的其、何、孰等也为代词范畴。

请看民国年间楹联大师刘师亮写的一副嘲弄军阀的对联:

你革命,我革命,大家喊革命,问他一十八年,究竟革死多少命;

男同胞,女同胞,亲爱结同胞,哀我七千万众,只能同得这回胞。

作者以口语诗入联,真乃入木三分,切中要害。语中巧用了人称代词“你”、“我”、“大家”、“他”、“男”、“女”、“同胞”、“众”、“命”,疑问代词“多少”,真可谓句句有力,字字见工。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为一家理发店写过一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作者语意双关,虽包含杀机,却耐人寻味。联句以疑问式处理,巧用疑问代词“几许”、“如何”,如向世人证明手段,显出作者英武、洒脱的英雄气概,符合作者的身份和心态,为联语增色不少,被后人称为联中佳品,不为之过。

请看金圣叹所撰一联: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此联尾的一“多”一“少”,道出了世间的两大道理,天下读书之人多矣,然真读书人甚少,强调一个‘真”字。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道出了世途的艰难。二者类比,以多少量之,也引人深思。

介词对

即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如:从、自、往、朝、当、到、于、在(方向、处所、时间);把、对、同、为、跟、连(对象、目的);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被、让(被动)。在古文里,与、以、于、为、所等属于介词范畴。介词在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重叠使用,其必须用在名词或代词的前边。

请看周恩来写的这样一副联: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中读书。

联句首字“与”、从”为介词,是介绍与什么人共事、从何处读书的道理。用语精练、直接、自然,给人以鲜明、清晰的感觉。

请看山东曲阜孔府门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联句字“与”、“同”、“咸”、“并”均为介词。

再看下联:

与人当宽;

自处当严。

“与”、“自”二字用在联首,当介绍“人”和“处”二字以给动词“宽”、“严”,组成结构,联句简约、洗练、明了,为介词入联的典型范例。

副词对

副词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到修饰和限制的作用,但不能修饰和限制名词。如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正在、立刻、忽然、终于、一直、永久、才、就),表示程度(很、更、越、最、太、更加、非常、特别、稍微),表示范围(都、全、总、只、统统、仅仅),表示重复、连续(又、再、还、尚、犹),表示语气(可、却、竟、决、倒、竟然、难道),表示否定、肯定(不、设、必、许、没有、必定、也许)。在古文言文中,已、犹、则、也、有、可等均为副词范畴。

请看长沙天心阁联:

四面云山都到眼;

万家忧乐最关心。

联句中第五字“都”、“最”为副词,纵观全联,二字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若省略了此二字,整个对联便索然无味了。

请看下联:

不可说!不可说;

如之何?如之何。

这是一副为革命进步人士杨杏佛写的挽联。杨与宋庆龄、鲁迅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3年被国民党杀害。“不可说”是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之下发出的感慨。“如之何”,是笔者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不可”、“如之”为副词,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副词的作用,用语奇精,内容含蓄,喻意深重,表达了人们敢怒不敢言的社会心态。

看南通曹顶词联:

匹夫犹耻国非国;

百世以为公可公。

此联为明代抗倭英雄张骞所撰。联中“非”、“可”二字为副词,分别修饰国家和人物(曹顶)的,是说国不像国,公(指曹)可为公(对有功绩的人的尊称)的道理。

助词对

助词系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的一种虚词,多用在词、词组、句子后边起辅助作用。助词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所);时态助词(了、着、过);语气助词(呢、吗、吧、啊),另外,所、着、等、似也属于助词,古文言文中之、乎、矣、也等属于助词范畴。虽此类词独立性最差,但它在语言中却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有的联句因一字之差,则谬之千里,使用得好,可使联句增色,情趣盎然。

请看这样一副对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此联为王湘绮写的讽刺袁世凯的,被近代人视为名联。此联不但采用了嵌字法、转意法,而且还巧妙地运用了虚词的作用,使联句情趣动人,感召力强。

连词对

能够将两个词或者两个语言单位连接起来的词叫连词。如:和、与、而、同、跟、及、并、或、以及、不但、并且、或者、而且(连接词和词组);不但、虽然、既然、要是、如果、假使、倘若、只要、除非、即使、因为、不论、不管、尽管、而且、可是、但是、然而、况且、所以、因而、因此、于是(连接句子)。古文中的而、与、则、乃、然等属于连词范畴。

请看下联:

熟视无睹,诸君尽管贪污作弊;

有口难诉,我辈何须民主自由。

此联是讽刺国民党贪污腐败,扼杀民主自由的一副对联。联中使用了连词“尽管”、“何须”,在联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联语的双关语气得以发挥,增强了对联的穿透性。

叹词对

叹词,即表示强烈感情的或者表示呼唤应答的声音的词。它一般不同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通常在句子的前边独立存在。在对联中,叹词的应用不是很多,在一般的诙谐联中偶有使用。

请看下联:

咦,哪里放炮;

哦,他们过年。

据说这是一副云南某村土地庙联,作者借土地神之口,发表感叹,像土地神在过年之际看人间一派热闹景象之时的自语的写照。作者似乎在写土地神的孤寂心态,批驳了人间不似仙境的迷信观念。

有人曾写过这样一幅对联,以讽刺那种对母、对妻两种面目的人,联曰:

老母任磕头,哎哎哎,嗳嗳嗳;

娇妻只努嘴,哦哦我,噢噢噢。

一串简单的语气词,像一副漫画,活画出两副迥然不同的面孔,惟妙惟肖,再加之上联一个“任”字,下联一个“只”字,使其形成鲜明的反差。

杭州岳飞祠有一幅嘲讽秦桧夫妇的对联,这样写道:

唉!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岳飞祠有两个白铁铸成的秦桧夫妇像,跪在岳飞像前,有人撰以此联,作者以秦桧夫妇互责互怒的口吻入联,以丑化他们的肮脏灵魂,作者以语气词入联,一“唉”一“啐”,惟妙惟肖,妙趣横生,令人至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宽容与狭隘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距离”产生美,这种美使得民族和谐,国家昌盛,使得人与人之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然而这个“距离”是什么?那就是宽容.它是一种美德,是别人对我们的认可;它是一种气度,是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它是一种爱,是家人对我们的关怀;它还是一种技巧,是每个人为人处世的标准.

曾几何时,人类的语言中有了“宽容”这个词,这就让我们的社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邻里之间的口角,也许因为一个微笑而化解;朋友之间的误会,也许因为一句话而冰释;同学之间的矛盾,也许因为一个动作而消除.然而,那次父母对我的“宽容”让我获益匪浅.升入初中以后,我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我的第一辆自行车,这让我倍加珍惜,呵护有加.但在一次活动中,我竟然忘了锁车,等我回来以后,车子已经不翼而飞.炎热的天气更让我焦急不安:那可是我的第一辆自行车呀,况且花了那么多钱.当我寻找无助向父母坦白时,他们的话使我非常感动:“孩子,失去了才会让你懂得珍惜.你才会明白东西的来之不易,希望你能记住这次教训.”这句话使我感到了莫大的安慰.这不仅仅是宽容,更是一种爱.

谈古论今,有多少君子因宽容而流芳百世,又有多少小人因嫉妒而名声扫地.战国时期,赵国因为有了廉颇和蔺相如而称霸一时.可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是治国安邦的必要条件.唐朝的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的谋臣,后因直言不讳被成为皇帝的李世民所用.魏征死了以后,唐太宗痛心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宽容可以让我们知道不足并及时改正.反之,心胸狭隘的人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秦始皇统治时期,他违背世道,焚书坑儒,使得多少人含冤而死,也使得秦朝在二世时就走向终结.

宽容与人人同在,宽容与世代并存.无论什么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缺少宽容.纪伯伦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在流血,一颗在宽容.”宽容是船舶的指南针,宽容是人生的道德航标.让我们高举宽容的旗帜,用浅行谱写宽容之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