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宵节传统节日作文(精品20篇)

每年的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呢?那就是国庆节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我喜欢国庆节的作文,供大家参考。

浏览

3573

作文

1000

过好传统节日的作文高3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365天,我们中国人有许多传统佳节: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呀,最喜欢八月十五中秋节。我喜欢在那天和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我喜欢在那天听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我喜欢在那天站在窗台边静静地赏月。

今天是中秋节,我来到小区里。今夜的小区真是热闹非凡。一家子吃完了中秋团圆饭,边散着步,欣赏着那明亮的月亮,边聊着家常。儿女们难得回一趟家,陪着父母看看中秋晚会,说着自己的烦琐事,开心事儿。孩子们也没闲着,在月光下奔跑着,追逐着,做着各种各样的游戏,开心极了。老人们则在亭子里吃吃葡萄,喝点小酒,加上美味的月饼,那滋味真是美极了。我抬头一看,一轮皎洁的明月静静地挂在夜空中,很圆、很亮。它不像白昼的太阳般刺眼,有一种说不出的幽美。

吃完了团圆饭,我们全家围坐在阳台上一起赏月。长辈们一起感慨着月色之美,我很表弟在前面趣谈,爸爸妈妈和姨妈在一旁有说有笑。我和表弟商量了一下,提议说:“我们来说几句关于月儿的诗句吧!”大家纷纷点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弟弟响个小诗人,摇头晃脑地“诵”着。我们看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你这也太简单了吧,同我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说道。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爷爷也参与了进来。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

游戏结束后,表弟轻轻插了一句:“看,月亮真的好漂亮啊!”是啊,我们一家人在月光下热热闹闹地说着、笑着、赏月。此时此刻,不知道有多少人家也在月光下幸福的团聚。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家因不能团聚,而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这明月,比往常更亮了,它把人间团聚的欢乐分享,它把他乡亲人的气息传去,月光照在人们身上,照进人们心中……

赏月能赏出中秋的真谛,这应该是为什么中秋节也叫“月节”的原因吧,我爱中秋节,更爱在中秋节赏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传统节日二年级作文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盼你呀,盼你,终于盼到了热闹非凡的春节之后,大街小巷充满了过年的气氛,大红的春联贴上了火红的灯笼买几挂,红红的心里身上装个沉甸甸的红包手中了,红艳艳的鞭炮响不停。

新年的味道,是贴在门上的那一副春联和挂在屋檐的一串串大红灯笼。除夕的前一天,家家户户把旧春联撕下来,细心地贴上崭新的春联,这不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期待与祝福。火红的灯笼被高高挂起,烘托出一片喜庆的新年气氛!

新年的味道,也是穿在身上的那一件件红红的新衣和手上拿的一个个沉甸甸的红包。正月初一,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服,这蕴含了迎新纳福的心愿。最让我期待的还是长辈们给我发的红包了。每年我都能收到充满充满祝福的红包,这饱含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期待。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放花炮,每年我和爸爸妈妈都会去外婆家放花炮,舅舅把花炮放地上,我看着旁边的舅舅把烟花一个接一个的点燃,五彩缤纷的烟花快速地窜上了星光闪闪的天空,在夜空中绽开了笑脸。一个烟花烧完了,舅舅再把第二个红蓝颜色的烟花放在地上,舅舅一点烟花,烟花像一个孔雀开屏一样在空中绽放。外婆家乡是盛产烟花的地方,每次过年回外婆家都会放烟花。

我喜欢过年,新年的味道真甜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作文高1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热闹的象征,是团圆的象征。

我的家乡在徐州,这儿的春节习俗我最熟悉不过了。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套和窗帘。到处都洋溢着欢欢喜喜扫尘,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扫尘”过后,大大家就开始准备年货,为了让家大家吃上一顿好的年夜饭,他们也不辞辛苦。

到了大年三十,大家都开始贴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除此之外,大家还要贴上倒着的“福”字。“福”字指“福运”、“福气”,把“福”字倒着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现在的“福”字贴,更是花样繁多,有的还有在“福”字的周围加上寿星、寿桃、龙凤呈祥、五谷丰登和鲤鱼跃龙门等等图案。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做年菜,家乡春节的的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喻意。例如,过年时家家常吃饺子,因为“饺子”和“交子”谐音,意即交在子时,正是一年的开端。过年时,大家还吃年糕,因为“年糕”与“年高”为谐音,所以有“年年都能步步高升”的意思。另外,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和白银,有“新年发财”意思。还有,过年大家都吃鱼,有“年年有余”的意思……

做好了年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分外的热闹。一家人难得能团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大餐,因此,所有的人都是开开心心,其乐融融的。

吃过了年夜饭,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小家庭,洗澡过后,穿上新衣,迎接新年的到来。现在,大多数人家都会在这一天晚上观看中央一套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后,大家才会放鞭炮,放烟火。这样的鞭炮声和烟花会一直到深夜。

新年过后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晚辈都要到长辈家里去拜年,祝长辈们长寿安康。另外,长辈还要分别给晚辈们压岁钱。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有“平平安安过了一岁”的意思。这一天里,同辈人如果见了面,也要说声新年好。以示对对方的新年祝福。

家乡的春节过得多么热闹啊!这样一个喜庆的节日。一直延续至今,可见它对大家是多么重要。我爱家乡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传统节日:古尔邦节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也称“尔德。艾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献牲”之意。因此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即宰牲献祭的节日。在我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其音译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一传统节日语文作文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由于秋季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马上收成的欣喜。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大家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成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我每年都买杏花楼的月饼,那里的月饼外观象大饼,非常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无论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与众不同,蒸的,柔软可口,合适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青年对它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让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目前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月饼的花纹虽然没太多变化,但花纹一直那样的明确,那样均匀,那样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节日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感觉好香、好甜……。由于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愈加多的餐桌上,出现了愈加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目前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部分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我想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领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要到了,我期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更加健康、我的家乡更加漂亮、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愈加兴盛、昌盛。可能,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传统节日四年级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热闹的端午节又来了,它可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都会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妈妈有一双巧手。不一会儿,几十个粽子就在她的手下诞生了。看着一个个穿着绿衣裳的小粽子,我的口水直流。妈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赶紧把几十个粽子放入锅中蒸熟。不到五分钟,整个房间都飘满了粽子的香味。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等待,粽子终于出锅了。奶奶笑眯眯地从厨房捧出一盘粽子,我像小馋猫似的,围了上去,赶紧挑了一个最大的,剥开它的外衣,粽子里的糯米看起来是那么的软糯,你瞧,里面还夹着我最喜欢的鹌鹑蛋。我顾不得烫嘴,大口大口地咬了下去,又香又黏的,让人越吃越想吃。

到了中午,我们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去看龙舟赛。仔细一数,每条龙舟上坐了12个人,随着一声枪响,比赛就开始了,锣鼓声顿时震耳欲聋,龙舟像长了一双双翅膀,飞快地向前跑了起来,周围的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看一边还不停地为他们加油打气。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没过多久,一场精彩的龙舟赛,就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结束了。看着慢慢停下来的龙舟,我们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在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中,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中国传统节日400字三年级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被称为四大传统节日,我很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定于农历初五,各地的习俗不一。在南方,主要有赛龙舟,包粽子的传统习俗。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粽子。

包粽子真是太有趣了。首先,先拿起来两片大大的粽叶,将两片粽叶卷成漏斗的形状,尽量卷紧;接着,放入糯米,加入食料;然后将余下的粽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再用剩下的粽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粽条绑紧。粽子就包好了。相传包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这让我想起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端午节还有龙舟比赛,枪声一响,击鼓手就开始敲鼓,划船手很有节奏的跟着喊起来:“咚!咚!咚咚咚!”每只龙舟都像一只离弦的箭,一个劲儿向前冲,真是:“雨水,汗水,水水相融!”

初夏的美好,飘香的粽子,美丽的龙舟,构成了端午节。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又到了绿粽飘香的端午节,可又有几个孩子对端午节有所期盼呢?吃着香甜的粽子,能否品出那段故事呢?遥望星空,是否能隔着雾霾看到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呢?

当韩国人将端午节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网络上有多少“愤青”猛然起身,抨击韩国“不要脸”,将别人的东西说成是自己的,但却没有一个人在自己身上寻找错误,自我反思:这些原本就属于我们的节日我们怎么过的?又还记得什么呢?

当你嘻嘻哈哈向朋友做恶作剧度过快乐的愚人节的时候,是否记得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呢?

当你在为挂满五颜六色的小礼物的圣诞树新增装饰的时候,是否记得再过几天就是春节呢?

我们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节日呢?

说到国庆节先想到的是七天的假期,却又有谁想想几十年前革命的胜利呢;

说到春节先想到的是香喷喷的饺子,却又有谁想想饺子包含的合家团圆呢;

说到端午节先想到的是多样的粽子,却又有谁想想屈原的满腔爱国豪情呢?

就像这样,我们对于自己的节日只记住了能使自己开心的事情,却忘记了它本身的意义。祖国的文化在慢慢流失,而一些人却在当“网络超人”,逞一时之豪气,却从不思考引起问题的原因。

高楼大厦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拔地而起,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寻觅到一条潺潺溪水环绕身边,睁眼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闭眼是淙淙水声交织着悦耳虫鸣的地方了。

是啊,时光的长河正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而端午节是否也在钢筋水泥间被挤压进这条长河中,越来越远,越来越淡呢?

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父辈们小时那种对端午节的期盼了。我们身处的已不是那个只有端午节才能吃粽子的年代了。只要想要,各种形状、馅料任你挑选。可即使是这样,粽子已无法勾起我们的食欲,取而代之的是麦当劳、肯德基等洋食品。只要想听,各民族、各语言的歌曲任你听,可即使再美妙,也无法找回儿时奶奶教我儿歌的乐趣了。

如果,我们再不试图挽回,恐怕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传统节日。随之而去的还有我们的快乐、向往与追求。你可曾知道,我们正在闪烁的霓虹灯中迷失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春节优秀作文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传统佳节要属春节了,每到春节我都是无比地兴奋与激动。

“噼啪噼啪—噼啪噼啪”鞭炮声响了起来,千家万户都开始忙碌了起来,有的包饺子;有的贴春联;有的挂上了红红的大灯笼。街上也热闹了起来,有的小贩吆喝着:“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有的妇女杀价道:“太贵了,便宜点。”有的孩子一蹦一跳。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我家门口也贴了一对春联,“五更三分年年称心,一夜连岁岁岁如意”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在门上贴2个大大的‘福字’,还倒着贴呢!”妈妈回答道:“因为倒贴着的谐音是福到了。”话音刚落就说到:“今年我们自己来写‘福’,不到外面买了。”我拍手叫道:“太好了,我来写。”心想:这还不简单,不就是写个‘福’吗,看我来大显身手。”我先用一张红色的纸剪了2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然后又跑进了书房,拿出了毛笔、墨、砚。先把墨倒入砚中,再用手上的砚石在砚上磨,然后用毛笔在砚上轻轻地沾了几滴墨水,正准备在纸上大显身手,我突然停了下来,想了一会儿,叫来妈妈,对她说:“妈妈,你看清楚我是怎样,写出一番毛笔字的。”可是在纸头上笔化了半天,也下不了手,害怕写得太难看了把自己的脸都给丢光了,一旁的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走到我跟前,拿起我手中的毛笔,认真地写了起来,看那专一的样子,我突然脸红了,心想:连妈妈写毛笔字的时候都如此认真,不敢疏忽,我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呢?

妈妈写完字,用双面胶把两个“福”贴在门上,我看了,对妈妈说:“真漂亮啊,这两个‘福’怎么写得那么好呀!”妈妈对我笑了笑就走进了厨房,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但是我想:她应该是想告诉我做人要谦逊吧!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春节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倡导保护中国传统节日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我国首次将清明节纳入法定节假日,这个民族节日的确立,让家有是去亲属的人们有祭奠、和扫墓的时间,也给众多市民踏青的时间。然而,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呢?他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日期吗?据广州市少年宫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学生知道清明节,但对清明的由来却不甚了解。于是,利用今天清明之际,很想说一个“让孩子们爱民族传统节日”的话题。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所以日期不固定,是因为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二十四节气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一个回归年实际长度为365.2422天,历法上的一年长度则为365天,因此每年会多出0。2422天,累积4年后为0。9688天,几近一天,故公历历法中有“闰年”制度,每四年会多出2月29日一天。顺延的结果,使得某节气的时刻也提前到前一日,因此会使节气的日期改变,但日期差异只会在3天内。故清明在每年4月4——6日之间。清明,华夏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百花盛开的时节,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去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西方的节日文化“大肆侵入”我国,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每到圣诞节来临,大街小巷火树银花,无数的圣诞老人笑容可掬的在各个商业场所迎接我们,酒店、饭店、酒吧、歌厅更是因圣诞而爆满,商家也借“圣诞”收获了一枚枚“金蛋”,鼓足了腰包,乐咧了嘴角……圣诞节实在不亚于我国传统的春节。再看情人节,到处玫瑰花飘香、巧克力诱人……

很遗憾,在圣诞节,当我们祈祷平安或者狂欢时,我们的青少年却离传统的节日渐行渐远。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当从每一个节日开始:元宵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等等,找到适合孩子的过节方式,多讲讲节日的由来和习俗,相信他们还是会很喜欢传统节日的,当然,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从清明节,想到上面这些,并不是想全盘否定或禁止西方的节日,只是不喜欢因西方文化节日的侵入,让我们的年轻一代忘掉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这绝不是守旧。提倡传爱护统节日,是对我们民族历史的一种继承和保护,现代中学生尤其要首当其冲,继承和发扬,只有尊重和保护传统节日,才能更多的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加爱国,才能成才,才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4我的传统节日高一作文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代表着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每年都是回奶奶家过年。

除夕那天吃过早饭,我和爸爸一起贴对联,贴“福”字的时候,爸爸叫我倒着贴,我好奇地问:“爸爸,好好的一个‘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爸爸说:“因为这样福就到我们家来了呀!”原来如此,是“福到”呢!我赶紧把福字倒过来,贴好了叫爸爸看,爸爸满意地连连点头。

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会给菜起上吉祥的名字,姑妈端着一条鱼摆上桌的时候,我们会说“年年有鱼”!端来膀子的时候,我会说“聚宝盆”。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我们一大家人坐在桌子旁边一边吃着团圆饭,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奶奶说:“慢慢吃,年夜饭越吃得久来年越好!”屋里一片欢声笑语。

晚上的时候,我和弟弟搬来了一大箱子烟花,在姐姐的帮助下,我点燃一个“小蜜蜂”,只见“小蜜蜂”嗡的一声,随一道五颜六色的彩带飞了出去,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弟弟也手舞足蹈。随后我又放了各种款式的烟花。到了春节倒计时的时候,爸爸会放鞭炮和大大的烟花,一声巨响,顿时天上开出了一朵朵彩色的花来,亮了半边天,美丽极了!邻居们也纷纷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初一我们起了个大早,见到长辈就说:“新年好,恭喜发财!”然后长辈会给我们发一个大红包,还笑着说:“祝宝贝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过年是多么开心的事呀!春节真是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一作文传统节日应该这样过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不是“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春节,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节,也不是“明月几时有”的中秋节,而是“五色新丝缠角粽”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一天,我们学校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我一走进布置得古朴典雅的体育馆,就闻到了令人熟悉的香气,我随着香气走去,“嘿嘿,这不是小时候奶奶送我的香包吗?”原来学校里组织了大家现场制作香包,“这真是太棒了,我也要亲手做一个送给奶奶,祝她平平安安。”

桌子上已经放好了五颜六色的布块和丝线,还有挂绳、艾草、花瓣,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中药材,原来香包的材料这么丰富啊,真令我大开眼界。

指导老师开始教授我们如何制作香包,一块长方形的布,对折,两面缝住,反过来,放草药,最后绳子收口。看起来还不算太复杂,我鼓起勇气,捏起小针来,一板一眼地制作了起来。

我看着自己手里的缝线,再看看老师做好的香包,有个问题总是困扰着我,那就是,无论我有多么地仔细,都无法把线缝得整整齐齐,真是太难了。

我琢磨了好久,想出来一个笨办法,拿出直尺,用铅笔在需要缝线的地方整整齐齐划了一条水平线,然后每隔二毫米再划一个小点。为了使两层布不要上下移位,再问老师借了两个小夹子把两层布夹住,每一针都扎在小点上。

哈哈,虽然慢了点,但是慢工出细活嘛,这下针脚工工整整了。接下去,装草药,收绳子,我都认认真真地完成。

虽然这个香包花了我好久的时间来制作,但是最后的作品还是让我很满意,回家的路上我都蹦蹦跳跳,心里感到非常骄傲。这个节日带给我的快乐,能让我一直回味好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

这个清明节,我们一家人过得格外的沉重,因为妈妈的小叔叔,也就是我的小外公,在这个清明节的前夕去世了。

一放假,我们一家人就马不停蹄地向妈妈的老家赶去。清明节是大家为死去的亲人们祭扫的日子,中国人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所以一路上都是车水马龙,高速公路被堵得水泄不通。所幸我们还是赶上了小外公的葬礼,和小外公做了最后的告别。

同时,我们还带了假鲜花和"天堂”纸币去给妈妈家去世的其他亲人们扫墓、祭拜,希望这些去世的亲人们在天堂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我们祭扫回来后,外婆做了很多清明果。清明果是用一种叫鼠曲草的植物和糯米粉做成的。清明果的形状有很多,有的做成圆形的,有的做成三角形的,还有的做成饺子形的,有一些上面还印着精美的图案,非常漂亮,让人都舍不得吃。一口咬下去,软软的,里面有包着肉和笋馅的咸清明果,还有包着豆沙馅的甜清明果。

清明节就在我们的忙碌中过去了,希望我们都可以平平安安地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春节。每到大年三十,商场里人来人往,大家都忙着买年货。但是你知道吗?过年还有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我讲给你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鼠,每到春节的晚上“年”都会袭击山下的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非常害怕年,准备到城里过年,在路上,他们看见一个仙人,仙人对他们讲“年”最害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人们听了以后,连忙去买了春联和锣鼓。到了晚上“年”又来了,它看到红色,听到锣鼓声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

现在,我们每到过年,吃完午饭,就兴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里买许多礼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礼花撕开包装袋,取出礼花,用打火机小心翼翼的点燃后向天空发射,只听一声“啪”,一束美丽的烟花挂在天空上,五彩缤纷,好看极了。放完礼花后,我依依不舍的回家了,和家人观看晚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传统节日小学生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想知道它是什么节吗?对了,就是端午节。我祝你们“端午节快乐!”

一到端午节,我就很兴奋,因为我很爱吃粽子,但只有端午节的时候能吃到许多的粽子,平时母亲是不多买的。

既然今天是端午节,那我就要给你们介绍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也这样流传下来。

每当端午节时,人们都会带有花花绳儿、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有的还会带平安符来保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学生作文:传统节日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例如唐诗宋词,敦煌丝路,戏曲汉服,文房四宝等,每个人所接触的各不相同,唯一中国人民每年都接触的便是那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文化。

灯火照亮夜空,鲜花点亮城市,欢笑声响彻大街小巷,这是节日里的习俗,也是习俗中的文化。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的生气,给寒冷的冬天添加了许许多多的暖意。至元旦之日起,人们便为新的一年蓄势。

冬的脚步要渐渐远去,春的影子将覆盖的大地。在这期间,中国人过起了春节。春联、爆竹渲染着节日的氛围,那一张张春联不仅体现中国文化之奥妙,还把中国传统书法展现得淋漓尽致。年夜饭中升腾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在春雨淅沥里,带着香火和贡品,慈孝的人在扫墓的路上。于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人们口中的传唱,那句经典的古诗文化把人们清明生活极致体现。

端午之时,空气里弥漫着粽子的香气,河道边又会响起雷鸣,那是锣鼓声,是人们在举行传统的赛龙舟大赛,人们用力划着船桨。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屈原,我们总会想起那句,“史家之觉唱,无韵之离骚”,连鲁迅也称屈原的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屈原经典之作也被载入各类版本的语文教材,让祖国的花朵领略屈原之文化。

七夕之夜,怀念佳人,许多人与牛郎、织女共度良宵,深深体会“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隽永,于是生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挚感情。

“待到重阳节,还采就菊花”思乡之情寓于菊,情之深难以言表。就在这九九之时,忽又念及八月十五,人们吃月饼,赏月圆之美。

作为华夏儿女,理应自豪与欣喜,如此多的节日,浓缩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寄托了炎黄子孙淳朴的感情。余光中先生写过这样一段话:“杏花、春雨、江南、那一片土地就在那里面,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民族的心灵就有了寄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文化是那心灵的寄托,通过这些传统节日让我们记住中国之文化。在丝红的春联中,在绿绿的粽叶中,在思乡的明月中,不也有我们的祖先遗留下的文化吗?不忘中华民族之文化首先从过好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延续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开始。

[学生作文: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作文400字三年级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元宵节……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可以吃又香又好吃的粽子。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外婆总是会包粽子给我们吃。她先买来优质的糯米,再找来粽叶,把糯米泡起来,然后把粽叶放在锅里煮。听外婆说叶子煮煮就能发出香味。一切准备就续,粽子开始包了。只见外婆拿了一片粽叶,折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把大米放到叶子里,接着把剩下的粽叶包住头部,这样就可以不让糯米漏出来,最后用线把粽子系得严严实实。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就这样,一个、两个、三个……直到全部包好为止。

最后,外婆把粽子放到锅里煮。几个小时候后,香甜可口的粽子终于出锅了。粽子刚盛上来,我就拿起一个,剪开了线,又解开粽叶,把粽叶里的糯米团放到碗里,拿一双筷子吃了起来。我手里的那双筷子不停地在碗中与嘴中间挥舞。不一会儿,一个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这粽子里有糯米的饭香,粽叶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枣的甜蜜。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我爱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的传统节日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传统节日清明节的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去奶奶家后面的竹园扫墓。一路上,我带着一种奇怪的心情来到奶奶家,一会儿悲伤,一会儿激动……嗯,反正是一种奇怪的感受。

终于,人齐了。我们来到奶奶家后面的竹园,那里有一座坟墓。坟的下面是用石头搭的四面石壁,上方呈半圆形,长满了很多杂草。坟前有一块石碑,妈妈说这叫墓碑。这时,我才知道这是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墓,虽然从来没有看见过,但是我的心里还是很伤心。墓碑的前面有一张石块搭成的小桌子,是用来摆放祭品的。这不,奶奶开始摆了,她把准备好的菜放在桌子上,四个角上各摆一碗米饭,还摆放着两碗酒。这时,姑婆靠在墓旁伤心地哭起来,大家都在劝她不要哭了。爷爷把蜡烛点上,又把袋子里的元宝等倒在地上,用打火机点着。大伙儿不停地对着坟拜着,连平时最淘气的几个哥哥也一声不吭。

祭拜完了,我带着伤心离开了竹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分享我腊八节的一天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腊月八日是我国传统腊八节。在这一天,全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腊八节的传统习俗--吃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八粥是每年这一天,奶奶必给我熬的。传说,在古时候,是因为恶鬼总在农历腊八这天出来吓唬小孩。然而这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怕赤(红)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于是大人们便用赤(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腊八粥,也就是八宝粥。望着那紫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点紫粥,细细品味,会让你觉得这不是粥而是一个小型的豆类展示会。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这紫粥。

喝完腊八粥,便开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腊八蒜,在腊八这天泡上的蒜头,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绿色或黄色。绿色的蒜头绿得晶莹剔透,犹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黄的蒜头则如一个个味道甘甜的杏干,吃着翡翠、杏干样的蒜头,恨不得让你再多吃几个味道美味的饺子。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从橱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密封罐,接着将紫皮蒜头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将陈醋放入密封罐中,盖好盖子,将一罐腊八蒜放入坛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开始准备过年的食品了。首先,我将各种水果、干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盘子清洗干净,将干果、瓜子、水果一个个的放入盘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说道:“我的静静长大了。”摆放好拼盘,望着桌子上那五花八门的拼盘,我从心里不禁地笑了,毕竟这是我一番辛苦摆出来的。

在这一天,这还从奶奶那知道了北京过腊八节的习俗,得知,来北京的腊八节不仅要吃腊八粥、泡腊八蒜,还要喝一大碗热热的羊骨头汤。因为这了这天,天气便越来越冷了。

虽然天气依旧在变冷,但我们一家人的脸上依然有着过节喜庆那快乐的笑脸。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分享我腊八节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今天,我想告诉你关于苗族的习俗。

苗族人讲究真情实感,非常热情,避免华而不实和虚伪。他们的陆羽客人不踏出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使用敬语;欢迎客人穿节日服装;对于尊贵的客人,要在塞外用酒迎接;客人到了家,男主人应叫门通知家里的女主,女主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上楼;宴席上以鸡鸭为代菜,心肝最值钱。应该先给客人或者长辈,客人要给人用。订单早在年轻之前。客人不叫他们“”,他们喜欢叫自己“孟”。

苗族人很讲究礼仪。客人来做客,一定要杀鸡杀鸭待客。如果是远道而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喝羊角面包。吃鸡的时候,鸡头要给客人。老年人,鸡腿要给最年轻的客人。有的地方还分鸡心的习俗,就是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夹给客人,但客人自己不能吃,必须在在座的老人中平分鸡心。如果客人酒量少,不爱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苗人也不勉强。但是如果他们吃得不够,喝得不够,就会看不起他们。

苗族的热情和乐观是我们56个著名民族的一朵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