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秋分节气养生食物推荐3篇 作文怎么写300字【通用13篇】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那么关于大雪节气的谚语大家知道吗?那就继续往下看看吧。

浏览

1792

作文

156

篇1:雨水节气的养生知识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节气已经到来了,那么,在这个季节,如何根据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进行养生呢?下面就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饮食宜少酸多甘,《千金方》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雨水时节,养生在于调肝,调肝重在补脾。

五行中肝属木,喜条达,在味为酸;脾属土,性敦厚,在味为甘。

饮食应少酸多甘,以养脾脏之气,同时宜少量食用辛温,以应春木升发之气,如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春季转暖,又风多物燥,常出现皮肤干燥、嘴唇干裂,应多吃水果补充水分。

此时应少食羊肉、狗肉等温热之品,否则辛温太过,肝木过旺,脾土反伤。

总之,雨水时节饮食既要注意“春生”特点,又要避免伤及脾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4节气之寒露养生食物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因此,当秋天来临之际,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暑节气如何养生:冬病多夏治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大暑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冬病夏治”使用最多的是敷贴疗法,它是利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盛的节气特点,采用穴位敷贴的方法,使用有特殊作用的中药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敷贴的药物最常见的是选用一些辛香、逐痰、温阳、驱寒的复方中药,结合透皮给药技术,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肺俞、膏育、大椎、百劳、定喘等穴位敷贴治疗。

大暑节气如何养生,度苦夏,除了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外,更要格外注意饮食调理,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秋分节气谚语大全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分前种高山,分后种平川。

种麦子

种麦子

阳坡麦子,阴坡谷子。

麻黄种麦,麦黄种麻。

种麦泥窝窝,来年吃白馍。

种麦泥流流,来年吃馒头。

要吃面,泥里拌。

要吃馍,泥里拖。

种泥不种水,种水种不归。

犁沟种不如贴茬耩,贴茬耩不如犁铧响。

得种就得收。

麦收八、十、三场雨。

八月有雨好种田,十月有雨麦墩盘,来年三月透地雨,穗足粒多保丰产。

瓜茬种上麦,馍馍吃不败。

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二指浅,四指闷,种麦三指正当心。

二指浅,四指深,三指准。

中指二纹,不用问人。

两三厘米浅,六七厘米深,四五厘米准。

麦种晒和扬,粒实出苗壮。

扬一扬,秕粒剔除种子强。

麦种用水漂,瘪粒能除掉。

药剂拌种,防治病虫。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霜降养生进补食物:萝卜、芋头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价格适宜的食物。据营养学者介绍,通常萝卜上半段靠近叶子的部分味道较甜、辣味较少且水分最多,可生食,因此餐厅会选择用这部分做沙拉或凉拌;中间部位,辛味及甜味程度相等,用来煮、蒸或熬炖最适合,是煲汤的首选;尾部辛味极浓的部分则适合炒或油炸。不过养生专家也提醒,萝卜性凉,食用萝卜切忌过量,特别是脾胃虚寒者,华北地区就流传着霜降吃萝卜的习俗。

芋头也是人们常选择在霜降食用的食物之一,芋头蒸熟、煮熟即可食用,也可料理成菜肴或是点心。芋头蒸熟后,蘸糖或酱油吃各有风味;做菜则有经典的扣肉、砵仔鹅,往往芋头吸收了肉的香味,比肉更受欢迎;点心有反沙芋头、香煎芋头糕,甚至有芋头雪糕,香甜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暑节气如何养生:防情绪中暑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中医“天人相应”之说,气候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异常状态,这是“情绪中暑”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气温、气压和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情绪调节功能,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症状。

一旦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恶心等中暑先兆,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高温作业或易中暑人群,为了以防万一,平时也可以适当吃点藿香正气水。

为防“情绪中暑”,一旦火气上来,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二十四节气秋分谚语汇总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秋分棉花白茫茫。

秋分不着“喷”(拾第一次花),到老瞎胡混。

时到中喷花,留种莫拖拉。

棉种留中喷。

中喷花,大把抓,留种顶呱呱。

要想来年长好棉,中喷花要田间选。

种棉不选种,必定减收成。

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棉种贮藏要分家,单收单贮不混杂。

一年纯,二年杂,三年就退化。

一年纯,二年杂,三年四年不像啥。

棉花要摘好,不能满地跑。

棉花要摘多,一棵挨一棵。

大兜上缝小兜,好坏棉花分开收。

拾时大掺,回来再捡。

要想棉花卖上价,拾花莫要揪疙瘩。

早割豆,午拾花,摊开布单砍芝麻。

僵固瓣,眼睫毛,全部摘净效益高。

勤拾花,不留羊尾巴。

精收细摘,朵絮归仓。

拾不完的棉花,抖不尽的芝麻。

天气要变,摘花莫慢。

棉花不入垛,收成不敢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暑节气如何养生:补水宜喝粥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大暑节气养生,首要是补。此时节喝药粥能补气清暑,健脾养胃。

李时珍曾言,“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度暑粥”常选用粳米、绿豆、薏苡仁、赤小豆、南瓜等健脾养胃的谷物为主料,辅以百合、莲藕、黄瓜、冬瓜、西瓜、豆芽、冬菇、紫菜、番茄等寒凉清热蔬果,加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凉益气、滋阴补血的肉制品煮熬而成。

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民”。大暑期间,还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淮山药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药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精力旺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二十四节气处暑养生:鸡蓉鹌鹑蛋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鸡蓉鹌鹑

制作原料:鹌鹑蛋20只,鸡胸肉150克,火腿10克,鸡蛋3只,鸡汤500毫升,料酒30克,味精1克,精盐2克,湿淀粉50克,食用油80克。

制作方法:鹌鹑蛋煮熟剥去壳,鸡蛋去黄留清,鸡胸肉洗净剥去筋打成蓉泥,放入碗中,用料酒、精盐1克、湿淀粉15克、蛋清和30毫升清水搅匀调成鸡蓉。净锅置火上,注入鸡汤,放入鹌鹑蛋、精盐、味精1克烧开,用35克湿淀粉勾芡;把鸡蓉徐徐倒入搅匀,待鸡蓉受热稠浓时放入油渗进鸡蓉,盛入大平盆,撒上火腿末,即成。

适宜人群:适用虚劳赢瘦、中虚少食、消渴者。中老年人常食,能抵抗衰老。可用于营养不良、贫血、结核病及高血压、血管硬化等。

鹌鹑蛋性甘,味平,能补益气血,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所含蛋白质、维生素Bt、维生素Bz、卯磷脂、铁等均高于鸡蛋,并含芦丁等有益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节气养生:处暑多伸懒腰解秋乏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意味着暑气消退,秋天来临。处暑养生,防秋乏是重点。

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则可见咽干、口干、鼻子干。另外,处暑期间,中午气温仍然很高,暑湿较重,脾被湿困住,也容易感到疲乏。

处暑期间,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生活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才能缓解“秋乏”。具体来说,应该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每天早睡1小时。特别是老年人,应“遇有睡意则就枕”。夜里23~1点,中午11~13点,分别是子时、午时,老年人睡子午觉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秋分节气应该吃什么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在饮食上特别要注意预防秋燥。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大麦、小麦、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浆、扁豆等。

2.肉蛋奶的选择:

羊肉、牛肉、鸭肉、鱼类、猪腰子、猪肺、鳖肉、乌骨鸡、鲍鱼、鳝鱼、蛋类、奶类等。

3.蔬菜的选择:

豆芽、菜花、菠菜、胡萝卜、茄子、莲藕、甘薯、马铃薯、山药、芋艿、芹菜、小白菜、莴笋、洋白菜、南瓜、菱角、百合、香菇等。

4.水果的选择:

橘、柚、葡萄、柿子、梨、苹果、枣、香蕉、山楂、草莓等。

5.其它:

栗子、胡桃、花生、芝麻、蜂蜜、枸杞子、白木耳、田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秋分节气谚语有哪些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秋分收春豆。

豆收旁秸麦收齐。

荞麦四个一十八,七十二天就归家。

青十八,红十八,白十八,黑十八,七十二天收回家。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秋分棉花白茫茫。

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秋分收稻子

秋分收稻子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

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

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适时种麦年年收,过早过迟有闪失,

先种淤地后种沙,七天出苗正合适。

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二十四节气大雪养生文化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大雪御寒吃:海带、紫菜

海带、紫菜能促进甲状腺素分泌,进而产生热量。这是因为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一种甲状腺素,能使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加速,从而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增强基础代谢率,还能加快皮肤血液循环,抗冷御寒。

大雪御寒吃:牛肉

牛肉性温味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蛋白质、脂肪、菸酸、无机盐等。从中医角度来看,牛肉具有补益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如果牛肉与党参、北芪做成炖汤,不仅甘润可口,补体虚、益气血,还能使人体御寒能力增强。

大雪御寒吃:核桃

核桃不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富含磷脂和维生素E,这不仅能促进心脏健康,还能有助于抗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