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篇关于戏曲的作文通用19篇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小编收集了戏曲的艺术魅力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2473

作文

161

2024央视中秋节晚会直播戏曲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2015中秋戏曲晚会播出时间:2015中秋戏曲晚会

2015中秋戏曲晚会直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

2015中秋戏曲晚会主题:花好月圆

2015中秋戏曲晚会主持人:张喆、任鲁豫、何赛飞、赵保乐

2015中秋戏曲晚会节目单:见下文

中秋是什么?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期盼,是“明月千里寄相思”的真挚情感,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温馨场景。又是一年花好月圆时,吃月饼,赏圆月,看大戏。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将于9月27日19:35为大家奉上《“花好月圆”2015中秋戏曲晚会》的直播,以一场戏曲盛宴陪伴广大戏迷朋友一起欢度中秋佳节。此次晚会由张喆、任鲁豫、何赛飞、赵保乐主持,节目不仅有《明月几时有》《花好月圆》等经典中秋节目,更有少儿戏歌表演《中秋画脸谱》、新排小品《智过女儿国》、戏曲小品《大观园赏月》等精彩呈现。赏“花好月圆”、品戏曲盛宴,戏曲频道和全国的戏迷朋友们相约中秋之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戏曲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身着戏服的戏班子。

他们的舞台前是平静的村庄,就像从未动情过的潭水。秋风吹动着临时戏台的幕布。贴着脸吹过的风,冷冷的,让人感觉到要入冬。

但是,听——

演员开口了。明亮坚定的女声如潭水般清冽、清脆。几个唱得动情的演员在你面前。如井水一样,是深邃的神色;斜风一样,是摆动的衣衫;细雨一样,是轻悄的脚步;叮咛一样,是动人的嗓音。他们的自信毫无掩饰地似马奔腾着,信那博大的文化、信那朴实的戏人、信自己模拟了千万遍的演绎。无名的村庄中,展开了一场多么动人,多么神秘的戏剧——潮剧。

戏声、锣鼓声,使贴着脸吹过的寒风都静止了,成了柔和的微风。使有点刺眼的月光变得彻底温柔、温暖起来。歌声好像暗藏着什么,似微风与明月将我包围。

使人想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使人想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使人想起:听得汕头一夕曲,青天碧海莫相忘。

容得下水声,容得下风声,容得下掌声。是包容一切,海纳百川的震撼。歌声让我的心微微颤抖起来。我悄然思索着,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这舞台上演绎,干着这收入不怎么高的事——那是对中华文化的信啊!他们要将这瑰丽传承——不论代价!

好一曲潮剧!

演员们交错互相替换演唱着,戏声传到村庄的家家户户,使在家中的人也微微动摇着。溪水、风、月光都恍然成了戏台。没有杂音,它们只安然地将戏声带到家家户户。

每个词都唱着村庄中安逸的欢乐,每一个词都柔情却豪壮。每一个步子都是光和影的温柔变幻,像打着柔光镜头的影片。还有收音电台的滋滋声。

好一曲潮剧!

潮剧没有粤剧那江南多雨的温顺柔情,没有秦腔壮阔雷声的豪迈。它有的是——柔中有刚,刚中带柔的独特风情。是“别有幽愁暗恨生”的哽咽凝塞,是“银瓶乍破水浆迸”的豪情壮志,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定自信。

或许,就是这样的独特,才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专注地盘膝坐在草地上。有点潮湿的草地,仿若是将演员的声音变得更加动人,清脆。他们身上的自信,顺着潮湿的土地,向我蜿蜒而来。

好一曲潮剧!好一曲自信的欢歌!

但——当它停止时,声音似乎是真正地消逝了、不见了、不复返了。瀚海的戏剧,就这样悄然落幕。观众们还沉醉在戏中没有回过神来。

远处,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戏曲大舞台作文1000字_[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仙居古镇的路是泥泞的,雨天几乎难走人;仙居古镇的路是狭窄的,小车几乎难停靠;仙居古镇的路是冷清的,行路几乎难遇人。

我独自在古镇走着,一座高大宽阔的古园吸引了我。跨过半膝高的门槛,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别致的戏台。“哦,是戏院。”

五丈高的戏台,散发着神秘的而古朴的气息,我忍不住东张西望,左摸右敲。

“喂,你干什么?!”

我猛一回头,蓦地发现戏台下已是人山人海。喝茶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拉二胡的……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身强力壮的青年,衣着高贵的富人,衣衫褴褛的穷人……戏台上方,依然人如云烟。很多人都在上方伸着脑袋,似乎在等待些什么。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一片嘈杂;邻边儿有个大妈,同样在向外张望,还嗑起了瓜子,一个劲儿地往下吐。台下的人都好不情愿地看瓜子壳零零落落地往下掉,一下子翻了脸,吵得不可开交,到处是闹哄哄的一片。

“呛呛呛呛一噌——”全场骤然鸦雀无声。我也慌忙后退了几步,想探个究竟。只见一个“红眼”俏女迈着扭捏的碎步出场了。着装很是简单,仅陈旧破烂的戏服,脸上几抹淡淡的妆术,便绘成了一个角色。她先是用手在脸上遮遮掩掩的,之后竟然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色的大褂,跟着她飘。耳边响起一阵如雷掌声。台下一人大吼:“祝英台,好!”

原来是“梁祝”,我擦亮了眼。

祝英台跷着兰花指左一点,右一指,那表情极为夸张,红色的粉底反衬着柳般细目,樱桃小嘴念着歌样的戏词,慢慢吟唱着,一个字似乎拖上了几分钟。那永远捕捉不到的眼珠子羞答答转着。

许久,“蓝袍”俊生大模大样从后台绕出来,和着祝英台的曲调唱起来,唱得刚强有力。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台是柔美,他则是刚毅,两者结合就是缠绵。场下几十个人都激动地吼起来,掌声似乎从未停过。

“喂,孩子你在干什么呢?发什么呆呀?”

我恍惚了一下,骤惊。戏曲声停了,掌声停了。台上台下所有人都似乎与梁祝一同“化蝶”了,就连那住大妈吐得一地的瓜子壳都不翼而飞了。

整所园子依旧冷清冷清的,泥泞泥泞的。

惟剩下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百岁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问这里过去干吗用,他说表演越剧;我又问这里现在干吗用,他说这是他们住的地方。

据说,留守下来的除上百岁老人便是不满十岁的孩童,壮年男女都去了新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人越来越少。没人听戏剧,戏台也成了没用的东西了。

但是无论再残旧、泥泞、冷清……久经岁月的沧桑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戏曲艺术旧时的辉煌。台下现在只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个年幼的我,在倾听着若隐若现的吟唱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华戏曲伴我成长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积淀了大量的丰富文化,中华戏曲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热爱中华传统戏曲,是受爷爷的影响。传统戏曲,如同宇宙中一颗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韵律。

起初并不懂何为越剧。小时候看到爷爷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观赏越剧红楼梦,看他时不时还饶有趣味地跟唱一两句。那时起,我便被里面俊秀的古装男女、华丽的衣着首饰、富有戏剧的爱情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在爷爷耐心的解说下,越发觉得越剧唱词韵味,曲调朗朗上口。于是,我逐渐从对越剧的一窍不通到欲罢不能。

首先是它的音乐。越剧起源于浙江,在上海,浙江一带流行。西湖之水的滋润,秦淮烟波的熏陶,使得它的曲调格外地细腻,另外,配上吴语作为唱词,无论是细细聆听还是低吟浅唱,都觉得它曲调柔情,情思绵绵。在加上越剧各具特色的流派唱腔,稳健敦厚的范派,清脆甜美的傅派,委婉明丽的王派……总能把人物的苦乐悲欢以及内心的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是它传神的表演。像著名的扇子功、水袖功乃至越剧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根据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而设计的,有眼有板,韵味十足。这些便构成了越剧非凡的艺术魅力。古往今来,《梁祝》、《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等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无一不蕴含着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总是习惯性地沉醉于悠扬的越剧中,那是一个无人能打扰的世界。音调在高潮中拉得如泣如诉,婉转低回,昂扬直入云霄又戛然而止,一线收束,把韵律插入灵魂又兀自静默,让人如痴如醉。渐渐地,发现越剧中蕴含着丰富的古典文化。且不说舞台上展现的古代社会的人情百态、风俗习惯,单是唱词中的古代诗词就让我受益无穷。陆游的《钗头凤》、李清照的《声声慢》等经典诗作我都是在《沈园绝唱》和《李清照》中记住的。

此外,抱着求知似渴的态度,我又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戏曲的知识。知道除了轻转柔婉的越剧之外,还有雍容华美的京剧、典雅精致的昆剧、高亢悲凉的梆子戏……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魅力、韵味及内涵。同时,我也了解到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似乎有点站不住脚跟,日趋被人们淡忘。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弃之戏曲,投之流行”。当今世界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了,传统戏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我从不盲目地追求流行,我深爱着祖国的传统文化。我始终觉得,传统文化是无可替代的。我喜欢深夜里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听一段戏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清茶,看一会儿戏曲节目,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化精髓。同时,我也愈发地明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戏曲文化,我经常和同学们到大街上宣传或者开展一些有关戏曲的表演节目。是的,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中华戏曲文化生生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戏曲大舞台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铿锵有力的音乐声像鼓点,急促而有节奏的敲击在我们心上。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远古的戏曲世界里,在悠久而精湛的艺术文化中,我们深深沉醉……

话说回来,能有这样的感悟,我还要感谢这次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呢今天我们围绕古老的中国戏曲展开了一次激烈的问答赛。

前几天老师发给我们一份有关中国戏曲的资料,我们浏览着上面的知识,不禁感慨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认真的背诵起来这大概就是今天的问答赛上大家活跃表现的原因吧!

这次问答赛分为四个小组,每一组依次选择问题回答,根据问题的分值给各组加分或扣分,如果选题的人回答不出选择的问题,同组的人可以给予帮助。

就这样,在老师宣布的比赛规则以后,问答赛正式开赛!

开始的一轮各组都小心翼翼的选择10分的题,绞尽脑汁思虑答案。但在各组分别积累了30、40分左右的时候,坐在我前面的班长不顾大屏幕上30分题组,答错扣10分的字眼,勇敢的选择了30分组的第二题。

在一片或敬佩或不屑的吵闹声中,屏幕上显示的竟是一道异常简单的题京剧的四大行当?台下骤然鼓起掌来,我所在的组员更为这来之不易的30分欣喜不已。

紧接着各组开始争先恐后的选择30分的题,答对的大笑击掌,答错的则后悔不已。不一会儿30分的题就被抢完了,连20分的题也被银枪一空,各组的比分也明显的拉开了距离我所在的组90分,第二组50分,第三组70分,最后一组暂时领先100分。

在我们时而愉快时而沮丧的声音中,问答赛已近尾声,同学们的欢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于到了我们组和第四组决一死战的时候,一直领先的第四组能不能得到这决定胜负的10分呢

赢了!

不知是从哪里在整齐的掌声中忽然传来这突兀的声音,同学们一齐笑了。虽然我们并未获胜,但这次问答赛带给我们的知识和快乐将永远留在心中。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在这低沉的戏曲声中,我们结束了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现在许多年轻人并不认为中国戏曲多么动听,多么精湛,但这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悲伤的韵律中所蕴藏的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却让我们一生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戏曲走进校园作文400字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4月21日,《戏曲校园》首发暨出版座谈会及戏曲展演在湖北黄冈市实验小学举办,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就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戏曲进校园进行了多维度研讨,并邀请著名戏曲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彭青莲、李春华为黄冈市实验小学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展演。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传承文化、涵养道德、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独具作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1x年1月,xx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推进戏曲进校园”,这是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达成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中小学生艺术鉴赏力的重要途径。

为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助力戏曲进校园工作,湖北教育出版社组织武汉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郑传寅领衔编写了《戏曲进校园》中小学生普及读本。《戏曲进校园》的出版为湖北省中小学戏曲教学提供权威读本,同时也为振兴戏曲艺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应有之力。

《戏曲进校园》从剧史、剧目、剧人、剧种、剧艺等方面向中小学生介绍中国戏曲,展示中国戏曲的辉煌成就和杰出人物以及对于世界戏剧发展的伟大贡献,对中小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戏曲,培养学习戏曲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书编写体例独特、内容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流畅,配有大量富于艺术表现力的舞台剧照和艺术图片,并附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倾情录制的配套教学视频。

在戏曲展演中彭青莲、李春华、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以及黄冈市实验小学学生演唱了《葛麻》《原野情仇》等经典曲目。会上,湖北教育出版社向黄冈市教育系统赠送了《戏曲进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戏曲进校园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下午,我们班有幸到多功能报告厅去看戏。

小时候,看到我婆婆迷戏追戏,觉得很老土,赶不上潮流;但是,今天我完全被戏曲表演震撼了。

第一个节目是由一对二十多岁的大哥哥和大姐姐表演的,他们俩一上台,报告厅就安静下来。他们动听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紧接着,王浩叔叔上台表演了,俗话说得好:“懂行的看门道,不懂的凑热闹。”我就是凑热闹的那种,但是舞台上演员的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让我赞叹不已!

还有使我开心的一出戏,这个节目简直快把人笑死了。一个年轻的大哥哥头上戴个很大的帽子,踱着方步上台来。他虽没几句戏文,但演技很厉害。帽子两边还有一对“小翅膀”一样的东西,这俩“小翅膀”很神,大哥哥头晃晃,它们就一直很配合地抖。大哥哥走路的时候,还会吹吹假胡子,惹得台下一片笑声。表演完后,主持人告诉我们,大哥哥扮演的角色是小丑,还说演员们从我这么大的时候就开始学戏曲表演了。不愧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呐。

最令我难忘的一出戏是一位老艺术家表演的青阳腔。这位老艺术家满头银发,快八十高龄了,没想到她唱得字正腔圆,动作敏捷,报告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还给我们讲解了青阳腔的历史,并邀请了八位同学上台跟她一起体验体验。老艺术家教得用心,同学们学得认真。

台上的红手绢舞起来了,女生们那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恰似一朵朵盛开的艺术之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跟母亲学戏曲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一个只有椅子那么高的小姑娘咿咿呀呀地哼唱着一首戏曲

小姑娘扎了一个冲天辫,肉乎首的粉色小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小手在空中乱挥,大大的黑眸中满是欢愉。

这是幼年时期的我,因为一次“偶然”迷上了戏曲。

那时,妈妈刚从音乐学院学习回来,每天都播放戏曲的音频,那独特的节奏,颇有韵味的戏曲使仅有3岁的我觉得十分新奇:“妈妈,你放的是什么?”

“含子,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戏曲。”妈妈摸摸我的头。

“妈妈,这些戏曲好好听,你教教我吧……”我对妈妈撒着娇。

“不行,你太小了,就算是学也唱不好。”妈妈拒绝了。

“求你了……”

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同意了,她先教我唱京剧《苏三起解》。

“苏三离了洪桐县……”妈妈开始唱第一句,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是哪几个字,跟着唱音唱了起来:“苏三离了‘风’桐县……”

“错了,不是‘风’桐悬,而‘洪’桐县。”妈妈拍拍我的肩,“再来一遍。”

“苏三离了洪桐县……”你看这个“洪”多好听呀,我一直以为它是“红”字,红色多鲜艳啊,我爱吃的苹果也是红色的哩!

“将身来在大街前……”妈妈似乎觉得我唱得不错,便很快教我了第二句,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个“街”字不读“jie”而读“jiai”呢?还有“我”怎么会发“ngo”的呢?我死缠烂打地问妈妈这个问题,可妈妈也说不清到底是为什么。

很快,我便学会了《苏三起解》,我每天都醒得很早,便站在小马扎上,大声唱着《苏三起解》,把全家人都给吵醒。

“羽含,有了你全家就不需要闹钟喽!”爸爸开玩笑地说。

随后,妈妈又教我唱黄梅戏——《女驸马》,它的节奏很欢快,我也是十分喜欢,手拿小拖鞋,踏着音乐的节奏,挥来挥去,有一句我始终弄不明白:“帽插宫花好新鲜。”头上戴花不是“好看”吗,怎么会是“新鲜”呢?

有一次,妈妈怀着试一试的心情教我唱难度很高的沪剧《燕燕做媒》,本以为我学不会里面的上海话,结果我居然唱几遍就会了!妈妈上班去了,我在家里对着碟子唱:“就是同村个李小晚,哎呀,迭(这)门亲事勿稳当,攀了迭门亲,村里厢有人讲……”后面的念词我也能模仿出来:“小外(晚)令才(人才)长得好,城里哪个比得上,放了犁,秀(就是)耙,劳动生才(产)好榜样,……”

小时学过的戏曲,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学习戏曲也给了我一副好嗓子,进入了学校合唱团。

现在的我依然会找我的“良师益母”——妈妈温习一下戏曲,在记忆深处,是她教我戏曲,只有她才会耐心地教我,用温柔的声音指导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传统戏曲“去”与“留”作文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剧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韵味以及内涵: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还有越剧的轻柔婉转......

可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根。如今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了,传统戏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挑战。它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更多人喜欢追流行,认为在流行中能够展现西我,获得满足。“弃之戏曲,投之流行”。

为什么传统戏曲会面临如此的抉择?是它乏味?不是。是因为它抵制不住流行的强撼冲击。流行是什么?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可否认,“流行”,也是一门艺术,但是现实中的艺术。

打个比喻,流行就像划过天际的一颗流行,一划而过,短暂却璀璨,更多人惊艳于它的闪亮,于是抛传统追流行,心中只觉得流行放射出的夺目光彩才为自己瞩目。殊不知,一划而过的背后,是寂静,没有任何追求后的精神享受。而传统戏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颗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韵律哼唱宁静。它摆脱了喧嚣与浮华。深夜,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地听一段戏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茶,看一会儿戏剧节目,你定会感到超脱的自然与静心,感觉古老却清新的戏曲很美,很美。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此刻,都能得到升华。其实,中国传统戏曲,根本不存在什么“去”与“留”,它一直是我么民族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永恒的历史文化。

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是我自失地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戏曲游园惊梦观后感

全文共 2664 字

+ 加入清单

《牡丹亭》是中国戏曲的经典之作,汤显祖在这本唱本中最出名的一段无疑就是《游园惊梦》中的《皂罗袍》和《山桃红》,耳边依稀响起那段触动了林黛玉的唱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游园惊梦观后感。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这些唱词也是出现在杨凡导演的电影《游园惊梦》中频率较高的唱段,不过因为电影中的唱腔加入了新元素,倒比原唱段更多了韵味,因为我从前没听过昆曲,所以觉得电影中的唱腔特别好听,还引起了我对昆曲的喜爱。

我是北方人,从小听的都是晋剧、豫剧、京剧或者是上党梆子,不过我却从对江南的东西有着特殊的感情,一直很喜欢越剧和黄梅戏,虽然听得不多,如果不看唱词的话,也许根本就听不懂,不过还是喜欢听。后来因为听过粤剧《帝女花》,所以还喜欢上了粤剧。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已经没有喜欢听戏的了,大多都是听着流行歌曲,可能都认识很多港台甚至好莱坞明星,却不见得认识一个戏曲艺术家,哪怕是每年上春晚的京剧大家。我虽然对戏曲有着好感,但是听得也很少,有些附庸风雅之嫌。

还是说说这部电影吧。我已经很久没看这种文艺电影了,因为一直在写灵异爱情小说,所以一直看恐怖电影找灵感。昨天就看了一天电影,今天打算好好码字的,可是却忍不住看了《游园惊梦》,这样的好电影,刚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欲罢不能,整整两个小时,我几乎都快要入戏了,不过在最后结尾的时候,却被太过现代化的片尾曲《明明》破坏了美感。本来我还是沉浸在故事中的,怀念着里面的情节的,可是突然听得这样的歌曲,真是有些无奈。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那个时候正是许多大家族日渐败落的时候,可是那些所谓的贵族却不肯放下架子,即使是早已成了一个空壳子,却依然是三妻四妾,家仆成群的。他们整日生活在鸦片的味道中,他们花钱如流水,他们逛戏院,养戏子。他们从妓院买回来那些风尘女子,不过几日,她们就被冷落了,她们不得不在冷清森严的府邸过着年复一年的单调生活,可是她们不过是刚刚二十岁的年轻女子,青春年华便荒废着,渐渐成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所以她们才会出现乱伦或者出格的事,她们也是无奈,毕竟年轻的岁月就这样被蹉跎着,不管是谁都不甘心,更何况她们原本都是风月场中的最闪耀的明星。

荣府的故事也不例外,荣老爷娶回了得月楼最红的歌妓古翠花,可是老爷只管躺在床上抽鸦片,除了需要听戏的时候,古翠花才能见得他一面,她在家里不过是个摆设,空有一副好的皮相,也没人欣赏,即使她打扮得再美,也没人注意到。

她古翠花可是得月楼最红的戏子,荣老爷花了三千两银子不过买回来一个摆设,这让她情何以堪。她原本以为逃离了风尘,嫁到了大家族,也算是找到好归宿了,谁知这样的大家族给她的只有无限的寂寞和荒凉。

幸好他还有女儿惠儿陪伴,她在荣府几乎是被忽略的,尽管她是美丽的高贵的优雅的,可是却没人能够懂得欣赏,她身边的老妈子曾说她真高贵,二管家似乎对她也有些若有若无的情意,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她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爱她懂她的人,观后感《游园惊梦观后感》。

其实她身边是有这样一个人的,那就是荣老爷的表妹荣兰,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虽然家族败落,可是她受过教育,是进步青年。她和翠花之间暧昧的病态的关系,让她一直有着负罪感。她是翠花在荣府唯一温暖的依靠,所以她的整颗心都是放在荣兰身上的。

很难想象翠花这样美丽优雅的女子是由一个日本女子宫泽理惠饰演的,而且她表演的也很到位,虽然说她的表情不算很丰富,略微有些僵硬,不过能演出民国时期大家族闺中幽怨的少妇那种哀怨的味道也算是很不错了,毕竟她是日本人,我们对她要求也不能太苛责了。

王祖贤就不用说了,她那双迷离的雾蒙蒙的眼睛真是醉人,把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没落贵族小姐的挣扎和病态表演的很到位,也许这样的故事很老套,不过在现代人看来却还是很新鲜,毕竟她们身上有一种我们很难有的颓败的感觉。

吴彦祖是我最喜欢的男明星之一,他几乎是所有女人的梦中情人吧。他虽然戏份不多,而且和王祖贤的几段戏几乎都是激情戏,他的演技也没有太过凸显,不过这部电影本来就是突出落魄大家族的两个女子的暧昧情愫的。他不过只是用来洗去荣兰心里深重的罪恶感的一个筹码而已。

翠花看到荣府日渐败落,大管家已经把容家的东西卖得七七八八的了,可是荣老爷一味躺在床上吸鸦片,对此事不管不问,翠花有些心惊,她很担心在不久的将来,她和女儿会流落街头。

一直默默喜欢她的二管家也要去从军了,她的心几乎已死去了大半,不过幸好身边一直有荣兰在关心她,爱护她,让她生活得很快乐,她们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因为荣兰也很会唱戏,经常和翠花搭戏的,不管在舞台上还是在舞台下,她们看起来都是绝配,可是她们之间的感情本来就是错误的,所以荣兰也一直很纠结。

翠花借着一次堂会上和一个小生的暧昧,终于被容家逐出了容家,于是她便和荣兰住在了一起。可是翠花却因为吸鸦片染上了肺病,开始咳血,她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谁知荣兰竟然在学校遇到邢志刚,这是一个帅气完美的男人,所以她无法抑制地爱上了他,她一味沉浸在与他的爱恋中,却一直瞒着翠花。

可是那天翠花收到二管家阵亡的消息,而且还经过一番辗转,二管家的日记本才交到她手上,里面写到的都是她。可是女儿偏偏要拉着她去外面玩,她碰巧就在外面碰到了荣兰和邢志刚在一起。

翠花伤心欲绝,一个深爱她的男人死去了,身边爱她的这个女子变心了,她一时间无法接受,她痛哭流涕着,为了爱她的人,也为了她爱的人。

荣兰知道愧对翠花,可是两个人还是觉得别扭,暂时冷战着,脆弱继续吸食鸦片,这让荣兰心里更加愧疚。

可是邢志刚只是荣兰生命中一闪而过的烟花而已,他终于离去了。荣兰和翠花也和好了,可是翠花的生命却已经到了尽头。

这是一个哀伤的故事,两个女子相爱的故事,谁说同性之间的爱情就不美好了?我有时候觉得同性之间的爱情比异性之间更多了一份纯粹和真挚,他们都是无欲无求地为对方付出着,没有杂念,更没有过多世俗的牵绊。

我已经很久没有写文章了,可是这部电影却让我有了写作的冲动,因为这实在是一部好电影,下午看完后,我仍然回味着里面的情节,而且我还是一边听昆曲一边写的。这样美妙的音乐,让我的心整个都变得清爽了。

文艺片,才是我的最爱,看来以后不能只看恐怖片了,还是要多看看爱情文艺片才好,不然我的品位会越来越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戏曲大舞台作文1500字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铿锵有力的音乐声像鼓点,急促而有节奏的敲击在我们心上。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远古的戏曲世界里,在悠久而精湛的艺术文化中,我们深深沉醉……

话说回来,能有这样的感悟,我还要感谢这次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呢——今天我们围绕古老的中国戏曲展开了一次激烈的问答赛。

前几天老师发给我们一份有关中国戏曲的资料,我们浏览着上面的知识,不禁感慨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认真的背诵起来——这大概就是今天的问答赛上大家活跃表现的原因吧!

这次问答赛分为四个小组,每一组依次选择问题回答,根据问题的分值给各组加分或扣分,如果选题的人回答不出选择的问题,同组的人可以给予帮助。

就这样,在老师宣布的比赛规则以后,问答赛正式开赛!

开始的一轮各组都小心翼翼的选择10分的题,绞尽脑汁思虑答案。但在各组分别积累了30、40分左右的时候,坐在我前面的班长不顾大屏幕上“30分题组,答错扣10分”的字眼,勇敢的选择了30分组的第二题。

在一片或敬佩或不屑的吵闹声中,屏幕上显示的竟是一道异常简单的题——“京剧的四大行当?”台下骤然鼓起掌来,我所在的组员更为这来之不易的30分欣喜不已。

紧接着各组开始争先恐后的选择30分的题,答对的大笑击掌,答错的则后悔不已。不一会儿30分的题就被抢完了,连20分的题也被银枪一空,各组的比分也明显的拉开了距离——我所在的组90分,第二组50分,第三组70分,最后一组暂时领先——100分。

在我们时而愉快时而沮丧的声音中,问答赛已近尾声,同学们的欢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于到了我们组和第四组决一死战的时候,一直领先的第四组能不能得到这决定胜负的10分呢——

“赢了!”

不知是从哪里在整齐的掌声中忽然传来这突兀的声音,同学们一齐笑了。虽然我们并未获胜,但这次问答赛带给我们的知识和快乐将永远留在心中。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在这低沉的戏曲声中,我们结束了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现在许多年轻人并不认为“中国戏曲”多么动听,多么精湛,但这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悲伤的韵律中所蕴藏的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却让我们一生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戏曲之美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在别人沉溺于电子乐的喧闹,在外人陷入靡靡之音的虚幻,有一些文化被人遗忘,有一些经典默不作响。而我爱的,恰恰是这么一个百岁流金,万古垂芳的戏曲。在那古老婉转的唱腔中,寻找那一抹美丽。

曾何几时,我也像周围的朋友一样,喜欢追星,喜欢武器弹药,不亦乐乎。但我最好的朋友解语花则是一个唱曲儿的,自小便跟着二爷爷学习唱腔,练到如今更是千回宛转,让人为之沉迷。见我在游戏中沉迷,便拉着我去听他唱戏。什么戏呢?《霸王别姬》。

就是再不情愿的也被兴奋的花儿拽到了戏堂,找个地方一坐,便摸出了从不离身的电脑,听着熟悉的电子音乐震动着我的大脑,津津有味的玩着游戏。

观察四周,戏台是红漆的竹器描金的台,刺眼的帷幕和着柔和的灯光。开演,一个俏丽的身影一闪,哟,这便是我的好友解语花了吧。他娇娇袭袭的身影,轻移莲步,缓步与中庭。纤腰轻摆,步步生莲,那妩媚自成的二八年华,看得我眼睛都直了。她身后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一个亮相,眉眼之处,便是数不尽的蕴籍道不完的风流。

我不禁关上了电脑。多么美的画面。他开唱了,清丽婉转的唱腔恍若一斛清泉浇熄了我心头因武器和电子乐燃起的火,超脱于凡俗之间,飞升于红尘之上。泉水叮咚,背景那青石桥,红牡丹,叮咚影影。近景那金风钗,乌发三千,袭娜绰绰。这是一种多么美的艺术,美在那纤指间的流转,美在那情目中的周旋,美的,更是这种古老!这种跨越千百年来的美丽!仿佛能带领人回溯过去,翻阅回忆,品读人生。不同于现代音乐的叫嚣,不同于社会的浮躁,它沉静,精致,而风华绝代。他的美源于艺术而超脱了艺术,美的是那跨越百年的历史,美的是那自在出尘的形式,更美的,是那种古老而神秘的传承。这种美,让我为之震撼,而这样一种美丽却在世人的冷漠下逐渐消散。

电脑早已被我遗忘,我沉默了很久,台上的美丽已不经意的流露出即将逝去的悲哀。也许正是这种稀少,古老,神秘,才让它如此之美。我爱上了戏曲,爱上了他的美。多么美的戏曲,多么美的艺术,多么美的历史与传承!我们要保住它的美,这种美便让世人所震撼。延续,传承,百世流芳。如同生命一样。

中国戏曲,多么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戏曲大舞台作文800字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作文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作文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角色和命运。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戏曲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种戏曲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

为了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我特地去“师学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不见其人,只闻其声,不用猜就知道张奶奶又在一展歌喉了。

点明来意后,张奶奶乐得合不拢嘴,二话不说便开始教我唱戏了。

张奶奶给我选了一段既简单又好听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张奶奶先找来了《天仙配》的音乐让我欣赏一番,那似乎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息的黄梅小调使人仿佛感受到了剧情人物的欢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在枝头欢歌的小鸟……突然,我感到一阵摇晃,猛地睁开眼,才知道是张奶奶正唤醒沉迷于戏曲的我。原来戏早已唱完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戏曲也并不亚于现在的流行歌曲,同样挺好听。

接着张奶奶开始一句一句地教我唱,她唱一句,我学一句。一曲下来,原本婉转的黄梅戏被我唱得“面目全非”,没一句是着了调的。在场的叔叔阿姨听后笑得前仰后合,我不禁愁眉苦脸开始丧失了学戏的信心。奶奶看到我这副表情,便和蔼地对我说:“别急,万事开头难,只要有毅力一定能学好。”听了这话,我心头一热,信心之火又重新燃起。张奶奶也继续教我唱。遇到较难的让我重复练习,不厌其烦地示范唱,直到把我教会为止。几遍下来,我已能完整并着调地唱下来了。又跟着音乐练几遍后,我便能与张奶奶一个“牛郎”一个“织女”地对唱起来了。

常言道: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去尝尝。其实,很多东西不能光看表面,需要亲自去实践,才能知道事物的真假,做事的难易。同时,我还悟出另一个道理,凡事熟能生巧,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戏曲进校园作文500字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二下午,我们学校里来了一群人,是剧团的人,他们是来给我们表演的,来表演戏曲的。有的同学说了:“让俺们看这戏曲干啥呀?我们看看有啥用啊?”尽管他们这样说,但大家还是想瞧瞧。这不,大家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往操场上赶,想看一场精彩的表演。

主持人上场了,他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大通,但我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一直在想着这群戏曲艺人是怎样表演的。主持人大声说:第一个节目是“戏曲广播操”,台下的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只见一个个貌美如花的阿姨们伴着悦耳的音乐登上了舞台,她们都面带着动人的甜甜的微笑,个个动作做到了最好,台下响起了一阵阵的赞叹声和热烈的掌声。虽然这个体操是我们天天都要做的,但任何人都没有这几个阿姨做得好。这几位阿姨做完这套广西区广播体操后,台下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第二个节目是川剧表演——变脸。”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台下的同学们都激动地站了起来,想看看这表演“变脸”的大师在哪里?看着看着,一位身穿红色和黑色大袍的人上了台,不用说这位就是表演变脸的大师啦。同学们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变脸大师的精彩表演。大师表演着威武标准的动作。“看变脸啦!”有一个同学尖叫道。我一看,真的,从红脸变成了蓝脸了,这让同学们赞叹不已。大师转了几圈,袍子一甩,又变了,蓝脸又变成黑脸了,看的我目瞪口呆,张着嘴巴半天合不上。黑变粉、粉变白……这也太神了,这位叔叔真的太棒了。

我觉得今天这个表演太精彩啦,你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戏曲也魅力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不是那一次经历,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对戏曲产生一丁点兴趣。

今年的暑假,我和妈妈回到了她的故乡——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一向生活在现代城市的我,根本不对这“老地方”感兴趣,可真到了那,我就不能自拔地陷在了这地方。

我和妈妈下了车,早已等候多时的姥姥姥爷先是对我又搂又抱,又接着带领我们游览了整个小镇。过了一会儿,他们又要带我们去听大戏。听惯了流行音乐的我一口回绝了他们。不过在他们的软磨硬泡下,我终于败下阵来。尽管内心十分不情愿,但又迫于无奈,只好答应。

来到戏院,台下的观众席位已人满为患。无论是稚气未脱的孩童,还是白鬓满头的爷爷奶奶,都已恭候开戏多时了。原本打算站着听戏的我,不曾姥姥早已定好了位子。找准位子之后,我就在位子上老老实实地听戏。

戏台上珠光耀眼,彩色灯光打在背景画面上,使背景看起来栩栩如生,有一种立体感。演员们的服饰上满是五色的珠子,在灯光的照耀下特别的显眼。生、旦、净、末、丑,各类角色一一待命,样子有几分搞笑。其中最具特点的是丑角,亦名小花脸。如此的场景布置在加上如此装扮的人儿,真让人以为到了另一个世界。如梦境般吸引着我。

突然,一阵悠扬的二胡声从耳边响起,戏开场了。

一张口,那声音便婉转了整个戏院的每一个角落,一段平常的文字到了他们的口中,变成了一段悠扬的戏曲,一段唱词一波三折,一段故事九环曲折。每一个字因拉长唱腔使观众如身临其境,曲词直扣人心弦。我发现我开始喜欢上这小小的戏曲了。小小的戏台变幻莫测,三五人便可有千军万马的气势,手拿长枪便有将军风范。演员们尽心尽力的表演,观众们也看得尽兴。这怎么能不叫好呢?

一台戏,一杆枪,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别样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戏曲进校园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常看见一些爷爷奶奶在随身带着的小电视看京剧。里面的人身着怪异,画着一个难看的大花脸,有的胡子老长了,拖在地上,说话的声音也怪模怪样,咿咿呀呀的真难听。长大了,也觉得京剧没有动画片,电视剧好看。直到“戏曲校园”这个活动开展后,我对戏曲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早就闻听今天下午要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我一听这名字就觉得没趣。下午,我们端了板凳来到操场,准备活动的开始。不一会儿,主持人上台,宣布活动开始。首先,主持人给我们普及了有关戏曲的知识。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戏剧,我国各地就戏曲总目360种,而传统剧目数以万计。现在有新编历史剧于表现现代的现代戏,在现代戏中,又分:昆曲、越剧、淮剧……等50多种,今天要表演的就是其中的川剧。

第一个节目是《柜中缘》。《柜中缘》讲述了男主角岳雷被人追杀,逃到女主角玉莲家中,最终摆脱追杀的故事。第一个出场的是女主角玉莲,玉莲迈着小碎步走上了台,动作里透着优雅。我满以为玉莲一说话一定又是像京剧那样咿咿呀呀的,谁知女主角一开口却是地地道道的四川口音,在四川口音中又夹着一股柔弱。这可让我耳目一新,有了继续看的劲头。玉莲的妈妈老旦角,满脸慈祥地走上台来,与女主角谈起家常事。就在这时,画风一转,音乐变得十分幽默,丑角的怪哥哥淘气出场了。淘气画着一个大花脸,明明是个男的,全身穿小裙。扎着辫子,明明没有畜生,却拿着个赶畜生用的鞭子,还大摇大摆的走上台,活像个小丑。接着淘气,又哭又闹要去舅舅家。老旦角没办法,只好带淘气去舅舅家了。玉莲便在家中缝衣服。缝了一会儿,男主角岳雷登台了。岳雷一个后空翻翻进雨莲家中,来不及多说,就急闪进柜子里。追杀岳雷的差人们,闯进屋来,搜来搜去,没看见岳雷便走了。淘气却回来取东西,看到柜子里有个陌生人,便责备妹妹行为不当,还与玉莲吵起来。老旦角回来了,赶紧制止了这场吵闹,问明了原因,成全了岳雷与玉莲的一段烟缘。

《柜中缘》结束了,大家还沉浸在其中,但更精彩的表演、川剧的压轴节目出场了。

随着变脸这首歌一红一黑,两个身影快速闪上台,坐着川剧里的标准动作。红衣突然拔出一把扇子,往脸上一抹,由红底带白点一下变为白花脸。黑衣也不甘示弱,只见黑衣往脸上这么一扯,由黑底黄带脸一下变为黄花脸。两人你变来我变去,正当大家厌烦之时,红衣将手中的扇子一瓣瓣撕下来。再合拢,又变回一把完整的扇子。黑衣也放绝招了,黑衣先是变为半面具半人脸,再吐出一团火焰,大家顿时雷鸣掌声。红衣决招还没放完!只见黑衣吐了火之后,红衣随着“变变变变看看看”的歌词,不停扭头,转头,不停变脸,最后一霎那,红衣与黑衣同时变为自己的脸收场。

还有《别洞观景》《江姐》等的表演完后,同学们情绪都非常高涨,大家都意犹未尽。

“戏曲进校园”这个活动,让我慢慢喜欢上了戏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与戏曲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这一个中国传统非物的质文化遗产,逐渐淡出人的眼线,戏曲的舞台被现在潮流的歌舞给抢占,当然,现在戏曲的表演可谓真的是少之又少。

我对戏曲的热爱,当然不会对现在潮流音乐的热爱少,因为它是传统中国文化的表示。可是被人们遗忘的过往,让我觉得这一个文化渐渐被淡化。中国戏曲有很多有《卖箩筐》,《武松打虎》,《花木兰》等很多戏曲,可我们这里几乎没有看戏曲的地方,爷爷奶奶都喜欢看戏,可我们只能在晚上电视播出的《梨园春》看戏,所以说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非常不好。

作为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逐渐成型的民间文化,像这种艺术的象征,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而我对它的热爱,是因为它传承而又表现并表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以及精神,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国粹。这一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精神,智慧,文化的结晶体。我对戏曲的热爱,不仅只是对于戏曲的文化,当然也可以说是不能改变的啦。不然戏曲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因此我爱戏曲,也希望我们能够接受戏曲,当然,而戏曲也应该做很大的改革,从以适应现在的潮流。

我呼吁现在学习的同学们,要热爱我们的国粹,它不单单是属于我们的象征,还是属于我们的精神力量。所以记住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廉政戏曲《全家福》观后感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7月1日下午,优秀廉政豫剧《全家福》在叶县演出,全县四大班子领导,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全体班子成员和县纪委机关干部共计796人观看了演出,全场座无虚席。

《全家福》整个剧情触及思想,触及灵魂,发人深思,催人泪下,给人启示。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在思想上受到震撼的同时,也对“忠诚、干净、担当”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一、牢记对党忠诚这个根本

在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的历史条件下,纪检干部肩负艰巨繁重的的任务,面临严峻复杂的考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要求纪检干部对党忠诚。对党忠诚,就是要忠诚党的信仰,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思想之“元”,固守执纪之本。忠诚党的宗旨,以对党和人民的大忠大爱,赢得人民群众对党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和支持。忠诚党的组织,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决不搞非组织活动,决不搞拉帮结派,以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二、坚守个人干净这条底线

保持个人干净,要严格做到“三个始终”和“三个净化”:始终保持对岗位责任的敬畏,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始终保持对手中权力的敬畏,“三个始终”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前提,也是保持个人干净的重要保障。同时,保持个人干净还必须,净化“工作圈”,构建同志间纯洁的工作友谊关系。净化“朋友圈”,构建真诚和谐健康的社会友谊关系。净化“家族圈”,构建俭朴和睦向善的家族亲情关系。

三、强化敢于担当这个责任

纪检监察干部处于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在腐败与反腐败两军对垒面前,是否勇于担当,这是检验纪检监察干部的“试金石”。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纪检监察干部,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要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肩扛责任,一往无前,乘胜追击,才能打赢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戏曲大舞台初中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极爱越剧的。

客厅里,书房里,卧室里,时不时传来几声母亲沉醉的低唱;就连双手浸在泡沫油腻的餐具中,也会情不自禁地哼上两段。

记得母亲最爱的两出戏是《藏书之家》和《陆游与唐婉》。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对它们做到百看不厌的,不过自己倒是“沾了光”,在母亲的熏陶下,不仅对很多戏剧情节熟悉得很,而且也渐渐喜欢上了越剧。

母亲看戏时,人戏极深。

听到感伤无奈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对,母亲的两道细眉就纠在了一起,双手习惯性地攥住衣角,眼神凝于舞台中央缱绻相拥的人儿;看到《药》中大刀劈向头颅后,那喷溅而出的鲜血洒向热气腾腾的馒头,母亲的嘴又紧紧地抿在了一块儿,然后缓缓松开,深深地叹一口气。

母亲爱极了越剧。小时候,母亲带我去过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剧院,大多已经忘却了,而有个叫作“空中剧院”的地方却在我的记忆中深深地扎了根:哀婉的曲调,华美的服装,绚丽的舞台,还有那淡淡的百合香……

那束百合的香气至今仿佛还萦绕在鼻间。

那天,我跟着母亲去了“空中剧院”。剧终了,演员开始谢幕,但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没有结束——献花!

这时的献花看似简单,其实也是经过内部人员严格筛选的——要是人人都冲上去,舞台还不“轰隆”一声塌了——不准你献花就是不准!保安!上!

那次,母亲通过层层关系,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名额。

为此母亲特意挑选了一大束百合,绿色的带有褶子的纸束着,美丽而不失高雅。母亲还带上了摄像机,我以为她会用摄像机摄下她与自己崇拜的演员并肩合影的场面。但她突然把百合递到了我手上,推着我:“你,快上去,去献花!”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上舞台的,往下一看,黑压压一片——我已觅不到母亲在何处,但我知道,母亲一定在某个角落举起照相机对准我……

下台后,舞台上绚丽灯光下的影子还在我眼中晃,感觉整个人晕乎乎的。

倒是母亲,看着这张相片,笑得合不拢嘴——比她自己上台还开心。

当年台上的布景,在我心中多多少少沉淀下了浅浅淡淡的岁月陈香;印象中的母亲,正坐在我的身边哼唱着那我再熟悉不过的《葬花吟》。如今,在无人处我也会轻轻吟上一段:“我家有个小九妹……”而母亲似乎正笑吟吟地看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