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篇关于戏曲的作文(20篇)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小编收集了戏曲的艺术魅力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2554

作文

161

我与中国戏曲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青年追求流行乐,摇滚乐,追求非主流,另类,追求快感刺激。当然忍受不了戏曲那悠悠慢慢的的唱速,咿咿呀呀的唱腔。实话实说,我也不爱看戏。但在我小学时我曾发生了一件关于戏曲的事情,至今使我回味无穷,难以忘却。

那是三四年级的事了,我们班举行了一次班会,同学们可以上台跳演节目,我就表演了“唱脸谱”。听起来不可思议吧,可事实就是这样,往往事实会超乎人们所料,让人大吃一惊。

其实,我也不明白当初我为什么要选择这首歌,为什么在浩如烟海的歌海中偏偏选择了这首,也许,还真是戏曲那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我,是我鬼迷心窍了吧!哈,这一切都无从考证了。我只知道,这件事在同学中引起巨大反响,这首歌震惊了他们,这件事一直深深刻在他们心中。以至于几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做起“戏曲大舞台”这个实践活动时,很多与我小学就是同学的同学,竟提起这件事,开玩笑似的要我再唱一次。

那节班会课上,我自信的走上讲台,自己给自己报了幕(我是主持人)便“惊艳”亮相,拉开架势(现在想来动作一定很别扭),唱了起来。我幻想着自己是巨星是大师,万众瞩目,星光闪耀。我看到台下同学眼发直,以为我表演的多么好,使得同学们这么兴奋。

可事实上,在一个如此流行音乐与现代舞蹈云集的舞台上,居然有一个人唱戏,这个人还是他们眼中文静的,默默无闻的,成绩优秀的朱同学,惊讶成都当然会乘火箭上升。后来,在同学们惊喜而又敬佩(我真是勇气可嘉,找死)的目光中,我走下讲台。这绝对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次锻炼。

那次表演,我接受了戏曲,戏曲也接受了我,我们配合的是那样默契!我永生不会忘记这件事,但我再不会像从前那样做了,我不会再尝试戏曲。因为,还是实话实说,我不喜欢戏曲了。

不过,那种悠然自得,那种绚丽色彩,那种美丽而古老的神韵,的确不错,很可惜,我实在不感兴趣。还是顺其自然吧,毕竟每个人爱好不同,我尊重我的选择,肯定我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戏曲大舞台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书房门前一支梅,树上鸟儿对打对……”

婉转,悠扬——我这样形容它。别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没错,就是它——戏曲

也许你会笑我喜欢它。“戏曲?不会吧?你也太土啦。现在哪儿还有人听这个啊!”原本,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今天才发现了真正的它,然后,喜欢上了它。你听见了吗?它在诉说。诉说着千古的绝唱,诉说着永恒的经典,诉说着世界的惊叹。我想,它需要听众,我愿意听它诉说,用心。

第一次真正打动我的戏曲是它。那浓烈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无数次的暗示,而那木头脑袋又屡敲不响,无奈于伤心离别。那颗心是火热的。我能感觉,我能触碰得到。而那股莫名的感动便也就通过我的指尖刺激了神经。

《梁祝》——一个不老的神话。人们惊异于它的凄美。又该怎样让它更广为人知呢?戏曲便为它插上了双隐形的翅膀,让它飞跃了国界,在世界自由翱翔。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让它来诉说这最初的神话,自然就成锦上添花,给予了它最好的诠释。于是,便有了千古绝唱。

经典,何谓经典?依我看,能绕梁三日,使人齿舌留香,便是经典。而那兼容二胡的温宛、铜锣的刚劲、琵琶的飞扬、月琴的优雅的戏曲又岂是“绕梁三日”?它是一种力量,穿透你身上的每个细胞;它是一股清泉,沁透了你的心脾;它是一缕阳光,贯穿于你的发梢到足底。于是,便有了“永恒”的经典。

闻声寻去,世界惊叹的源头在哪儿?掀开那神秘的.面纱,欣然,原来早已有种命定的情愫牵绊着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早已有那潺潺的戏曲之流在血液中流淌。

于是,你找到了我,我也找到了你。欣喜若狂的打声招呼,然后相伴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戏曲大舞台作文1000字_[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仙居古镇的路是泥泞的,雨天几乎难走人;仙居古镇的路是狭窄的,小车几乎难停靠;仙居古镇的路是冷清的,行路几乎难遇人。

我独自在古镇走着,一座高大宽阔的古园吸引了我。跨过半膝高的门槛,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别致的戏台。“哦,是戏院。”

五丈高的戏台,散发着神秘的而古朴的气息,我忍不住东张西望,左摸右敲。

“喂,你干什么?!”

我猛一回头,蓦地发现戏台下已是人山人海。喝茶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拉二胡的……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身强力壮的青年,衣着高贵的富人,衣衫褴褛的穷人……戏台上方,依然人如云烟。很多人都在上方伸着脑袋,似乎在等待些什么。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一片嘈杂;邻边儿有个大妈,同样在向外张望,还嗑起了瓜子,一个劲儿地往下吐。台下的人都好不情愿地看瓜子壳零零落落地往下掉,一下子翻了脸,吵得不可开交,到处是闹哄哄的一片。

“呛呛呛呛一噌——”全场骤然鸦雀无声。我也慌忙后退了几步,想探个究竟。只见一个“红眼”俏女迈着扭捏的碎步出场了。着装很是简单,仅陈旧破烂的戏服,脸上几抹淡淡的妆术,便绘成了一个角色。她先是用手在脸上遮遮掩掩的,之后竟然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色的大褂,跟着她飘。耳边响起一阵如雷掌声。台下一人大吼:“祝英台,好!”

原来是“梁祝”,我擦亮了眼。

祝英台跷着兰花指左一点,右一指,那表情极为夸张,红色的粉底反衬着柳般细目,樱桃小嘴念着歌样的戏词,慢慢吟唱着,一个字似乎拖上了几分钟。那永远捕捉不到的眼珠子羞答答转着。

许久,“蓝袍”俊生大模大样从后台绕出来,和着祝英台的曲调唱起来,唱得刚强有力。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台是柔美,他则是刚毅,两者结合就是缠绵。场下几十个人都激动地吼起来,掌声似乎从未停过。

“喂,孩子你在干什么呢?发什么呆呀?”

我恍惚了一下,骤惊。戏曲声停了,掌声停了。台上台下所有人都似乎与梁祝一同“化蝶”了,就连那住大妈吐得一地的瓜子壳都不翼而飞了。

整所园子依旧冷清冷清的,泥泞泥泞的。

惟剩下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百岁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问这里过去干吗用,他说表演越剧;我又问这里现在干吗用,他说这是他们住的地方。

据说,留守下来的除上百岁老人便是不满十岁的孩童,壮年男女都去了新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人越来越少。没人听戏剧,戏台也成了没用的东西了。

但是无论再残旧、泥泞、冷清……久经岁月的沧桑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戏曲艺术旧时的辉煌。台下现在只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个年幼的我,在倾听着若隐若现的吟唱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最喜欢的戏曲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爷爷是个戏迷,自然爱看戏,爱听戏,也爱唱戏。每天早晨,爷爷都会大展歌喉,边唱边比划:“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着:“爷爷,别唱了,过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来来来,我告诉你。”爷爷向我挥挥手。我跑过去,爷爷说:“这曲叫《玉堂春》,不错吧?”“噢,原来你们戏迷流行这曲呀!”“流行??哈哈——-”爷爷笑了,“对,我们就流行这曲。你们孩子流行啥呀?”于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伦的新歌:“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原来玄儿喜欢听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听吧,听吧!”我看得出爷爷有点失落,但我决不喜欢,同学会说我老套的。这样,每当村里来了戏班子,爷爷一席都不缺,而我情愿一人在家里看《流星花园》,因为流行呀!

小时候跳舞,有一跳《艺苑新蕾》,服装上画了个大大的脸谱,我觉得它透着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层,不见天日。直到几年后的一天,表姐惊喜地发现它后,爱不释手,我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她。后来到她家,我发现她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脸谱,收集了非常多戏曲光盘。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说什么呢?”表姐嘴一撅:“你不知道吗?脸谱和戏曲是我们中国的标志。挂着脸谱,无论到世界哪儿,老外都知道咱们是中国人……”接着,表姐给我上了一堂戏曲课,我也惊讶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回到家,爷爷依旧在唱:“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爷爷,你们现在还流行这曲啊?”“对呀,我们永远都流行这曲。对了,你那蚊子哼哼不唱啦?”“嗨,又过时了!”

我这才明白,戏曲不分时代,它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套。从那时起,我不再排斥戏曲,因为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统戏曲初中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听到越剧名段《天下掉下个林妹妹》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树木从生,百花争艳,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雍容华美的亭台楼阁。这是宝黛初见的地方——贾府。你们一见如故,相互倾慕。而我更加喜欢你——黛玉。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你本是三生石畔一棵绛珠草;“娴静犹似花照水”,你恬静妩媚;“行动好比风拂柳”,你摇曳生姿;“心较比干多一窍”,你冰雪聪明;“病如西子俏三分”,你柔弱娇美。“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你触景生情,感怀孤独,于是提锄挽篮,收起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走一池飘絮。诗社比赛中,一句“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一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令人赞叹不已。你才华横溢,多愁善感,天生丽质,清雅脱俗。你是天上的精灵,你是凡间的天使。

你有着双重的性格:你有时聪明可爱,善解人意;有时却尖酸刻薄,高傲孤独,总带着淡淡的忧伤与哀怨。大观园里正是由于你的存在,才变得生机勃勃,多姿多彩。

你的身世注定了你的失败。你幼年丧母,早年离父,寄人篱下。你的清高与骄傲,被众人视为尖酸孤僻。你却依然我行我素,带着你一身的清高与骄傲,走完你短暂的一生。你是封建礼教的异端,是腐朽王朝的牺牲品。于是,你变成划破黑暗夜空的光芒,虽短暂但耀眼,留了凄美的爱情篇章,让后世传唱。

洗一身清洁,染一池灵动,追一方梦想,你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信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娴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那优美的声音久久回荡在耳畔,绕梁三日。黛玉,你这误入人间的精灵,带着遗憾又回到了天上,留在人间的是永恒的美丽,千古的绝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关于戏曲的谚语最新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师父领进们,修行靠个人

指旁人对你的辅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本领在乎自身的努力与提高。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艺多不压身:意即手艺人有一技之长,社会存活能力强。高人胆大:它鼓励人们好好的磨练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到那时,就可以毫无畏惧了:另一方面就是要勇于冒险。当有了顶尖的技艺,可以凭借高超的技艺在江湖上行走,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了。

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

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戏曲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身着戏服的戏班子。

他们的舞台前是平静的村庄,就像从未动情过的潭水。秋风吹动着临时戏台的幕布。贴着脸吹过的风,冷冷的,让人感觉到要入冬。

但是,听——

演员开口了。明亮坚定的女声如潭水般清冽、清脆。几个唱得动情的演员在你面前。如井水一样,是深邃的神色;斜风一样,是摆动的衣衫;细雨一样,是轻悄的脚步;叮咛一样,是动人的嗓音。他们的自信毫无掩饰地似马奔腾着,信那博大的文化、信那朴实的戏人、信自己模拟了千万遍的演绎。无名的村庄中,展开了一场多么动人,多么神秘的戏剧——潮剧。

戏声、锣鼓声,使贴着脸吹过的寒风都静止了,成了柔和的微风。使有点刺眼的月光变得彻底温柔、温暖起来。歌声好像暗藏着什么,似微风与明月将我包围。

使人想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使人想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使人想起:听得汕头一夕曲,青天碧海莫相忘。

容得下水声,容得下风声,容得下掌声。是包容一切,海纳百川的震撼。歌声让我的心微微颤抖起来。我悄然思索着,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这舞台上演绎,干着这收入不怎么高的事——那是对中华文化的信啊!他们要将这瑰丽传承——不论代价!

好一曲潮剧!

演员们交错互相替换演唱着,戏声传到村庄的家家户户,使在家中的人也微微动摇着。溪水、风、月光都恍然成了戏台。没有杂音,它们只安然地将戏声带到家家户户。

每个词都唱着村庄中安逸的欢乐,每一个词都柔情却豪壮。每一个步子都是光和影的温柔变幻,像打着柔光镜头的影片。还有收音电台的滋滋声。

好一曲潮剧!

潮剧没有粤剧那江南多雨的温顺柔情,没有秦腔壮阔雷声的豪迈。它有的是——柔中有刚,刚中带柔的独特风情。是“别有幽愁暗恨生”的哽咽凝塞,是“银瓶乍破水浆迸”的豪情壮志,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定自信。

或许,就是这样的独特,才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专注地盘膝坐在草地上。有点潮湿的草地,仿若是将演员的声音变得更加动人,清脆。他们身上的自信,顺着潮湿的土地,向我蜿蜒而来。

好一曲潮剧!好一曲自信的欢歌!

但——当它停止时,声音似乎是真正地消逝了、不见了、不复返了。瀚海的戏剧,就这样悄然落幕。观众们还沉醉在戏中没有回过神来。

远处,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戏曲游园惊梦观后感

全文共 2664 字

+ 加入清单

《牡丹亭》是中国戏曲的经典之作,汤显祖在这本唱本中最出名的一段无疑就是《游园惊梦》中的《皂罗袍》和《山桃红》,耳边依稀响起那段触动了林黛玉的唱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游园惊梦观后感。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这些唱词也是出现在杨凡导演的电影《游园惊梦》中频率较高的唱段,不过因为电影中的唱腔加入了新元素,倒比原唱段更多了韵味,因为我从前没听过昆曲,所以觉得电影中的唱腔特别好听,还引起了我对昆曲的喜爱。

我是北方人,从小听的都是晋剧、豫剧、京剧或者是上党梆子,不过我却从对江南的东西有着特殊的感情,一直很喜欢越剧和黄梅戏,虽然听得不多,如果不看唱词的话,也许根本就听不懂,不过还是喜欢听。后来因为听过粤剧《帝女花》,所以还喜欢上了粤剧。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已经没有喜欢听戏的了,大多都是听着流行歌曲,可能都认识很多港台甚至好莱坞明星,却不见得认识一个戏曲艺术家,哪怕是每年上春晚的京剧大家。我虽然对戏曲有着好感,但是听得也很少,有些附庸风雅之嫌。

还是说说这部电影吧。我已经很久没看这种文艺电影了,因为一直在写灵异爱情小说,所以一直看恐怖电影找灵感。昨天就看了一天电影,今天打算好好码字的,可是却忍不住看了《游园惊梦》,这样的好电影,刚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欲罢不能,整整两个小时,我几乎都快要入戏了,不过在最后结尾的时候,却被太过现代化的片尾曲《明明》破坏了美感。本来我还是沉浸在故事中的,怀念着里面的情节的,可是突然听得这样的歌曲,真是有些无奈。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那个时候正是许多大家族日渐败落的时候,可是那些所谓的贵族却不肯放下架子,即使是早已成了一个空壳子,却依然是三妻四妾,家仆成群的。他们整日生活在鸦片的味道中,他们花钱如流水,他们逛戏院,养戏子。他们从妓院买回来那些风尘女子,不过几日,她们就被冷落了,她们不得不在冷清森严的府邸过着年复一年的单调生活,可是她们不过是刚刚二十岁的年轻女子,青春年华便荒废着,渐渐成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所以她们才会出现乱伦或者出格的事,她们也是无奈,毕竟年轻的岁月就这样被蹉跎着,不管是谁都不甘心,更何况她们原本都是风月场中的最闪耀的明星。

荣府的故事也不例外,荣老爷娶回了得月楼最红的歌妓古翠花,可是老爷只管躺在床上抽鸦片,除了需要听戏的时候,古翠花才能见得他一面,她在家里不过是个摆设,空有一副好的皮相,也没人欣赏,即使她打扮得再美,也没人注意到。

她古翠花可是得月楼最红的戏子,荣老爷花了三千两银子不过买回来一个摆设,这让她情何以堪。她原本以为逃离了风尘,嫁到了大家族,也算是找到好归宿了,谁知这样的大家族给她的只有无限的寂寞和荒凉。

幸好他还有女儿惠儿陪伴,她在荣府几乎是被忽略的,尽管她是美丽的高贵的优雅的,可是却没人能够懂得欣赏,她身边的老妈子曾说她真高贵,二管家似乎对她也有些若有若无的情意,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她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爱她懂她的人,观后感《游园惊梦观后感》。

其实她身边是有这样一个人的,那就是荣老爷的表妹荣兰,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虽然家族败落,可是她受过教育,是进步青年。她和翠花之间暧昧的病态的关系,让她一直有着负罪感。她是翠花在荣府唯一温暖的依靠,所以她的整颗心都是放在荣兰身上的。

很难想象翠花这样美丽优雅的女子是由一个日本女子宫泽理惠饰演的,而且她表演的也很到位,虽然说她的表情不算很丰富,略微有些僵硬,不过能演出民国时期大家族闺中幽怨的少妇那种哀怨的味道也算是很不错了,毕竟她是日本人,我们对她要求也不能太苛责了。

王祖贤就不用说了,她那双迷离的雾蒙蒙的眼睛真是醉人,把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没落贵族小姐的挣扎和病态表演的很到位,也许这样的故事很老套,不过在现代人看来却还是很新鲜,毕竟她们身上有一种我们很难有的颓败的感觉。

吴彦祖是我最喜欢的男明星之一,他几乎是所有女人的梦中情人吧。他虽然戏份不多,而且和王祖贤的几段戏几乎都是激情戏,他的演技也没有太过凸显,不过这部电影本来就是突出落魄大家族的两个女子的暧昧情愫的。他不过只是用来洗去荣兰心里深重的罪恶感的一个筹码而已。

翠花看到荣府日渐败落,大管家已经把容家的东西卖得七七八八的了,可是荣老爷一味躺在床上吸鸦片,对此事不管不问,翠花有些心惊,她很担心在不久的将来,她和女儿会流落街头。

一直默默喜欢她的二管家也要去从军了,她的心几乎已死去了大半,不过幸好身边一直有荣兰在关心她,爱护她,让她生活得很快乐,她们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因为荣兰也很会唱戏,经常和翠花搭戏的,不管在舞台上还是在舞台下,她们看起来都是绝配,可是她们之间的感情本来就是错误的,所以荣兰也一直很纠结。

翠花借着一次堂会上和一个小生的暧昧,终于被容家逐出了容家,于是她便和荣兰住在了一起。可是翠花却因为吸鸦片染上了肺病,开始咳血,她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谁知荣兰竟然在学校遇到邢志刚,这是一个帅气完美的男人,所以她无法抑制地爱上了他,她一味沉浸在与他的爱恋中,却一直瞒着翠花。

可是那天翠花收到二管家阵亡的消息,而且还经过一番辗转,二管家的日记本才交到她手上,里面写到的都是她。可是女儿偏偏要拉着她去外面玩,她碰巧就在外面碰到了荣兰和邢志刚在一起。

翠花伤心欲绝,一个深爱她的男人死去了,身边爱她的这个女子变心了,她一时间无法接受,她痛哭流涕着,为了爱她的人,也为了她爱的人。

荣兰知道愧对翠花,可是两个人还是觉得别扭,暂时冷战着,脆弱继续吸食鸦片,这让荣兰心里更加愧疚。

可是邢志刚只是荣兰生命中一闪而过的烟花而已,他终于离去了。荣兰和翠花也和好了,可是翠花的生命却已经到了尽头。

这是一个哀伤的故事,两个女子相爱的故事,谁说同性之间的爱情就不美好了?我有时候觉得同性之间的爱情比异性之间更多了一份纯粹和真挚,他们都是无欲无求地为对方付出着,没有杂念,更没有过多世俗的牵绊。

我已经很久没有写文章了,可是这部电影却让我有了写作的冲动,因为这实在是一部好电影,下午看完后,我仍然回味着里面的情节,而且我还是一边听昆曲一边写的。这样美妙的音乐,让我的心整个都变得清爽了。

文艺片,才是我的最爱,看来以后不能只看恐怖片了,还是要多看看爱情文艺片才好,不然我的品位会越来越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的戏曲梦优秀作文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小巧的玫红色绣鞋,华丽精致的戏服,飘逸宛如云雾般的水袖,灵动恰似微风拂过细柳般的身段,再添上圆润的唱腔,“戴金摇之熠耀,扬翠羽之双翘”的头饰,富有神韵的妆容,一位如天仙下凡般的戏曲人物便跃然眼前。每当在电视上、生活中的剧场里,看到这样美丽的人物,我就心潮澎湃,一股强烈的表演欲望便涌上了心头。

三年前,我来到一所戏曲学校,怀揣着穿上炫丽戏曲服装的想。然而,事情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没有婉转的唱腔,没有灵动的戏服,只有孤零零的把杆和正襟危坐的老师。

第一次压腿时,我刚把腿架好,老师就不由分说的用力把我压下去。我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大腿传来一阵撕裂的疼痛,紧接着那撕心裂肺的疼痛中又来了一种新的感受,像是千万只火蚂蚁对着你的大腿撕咬。我边哭边反抗,可老师像一座山动也不动,硬是把我的脸紧紧的贴在大腿上。练了腿功,我们又在老师的监督下练习腰功、喊嗓。

当时,我非常不理解老师的做法,经常问:“老师,为什么哥哥姐姐能上台演出,我们却不可以?还每天在这里练功。”老师没有说什么,只告诉了我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是贴在练功房的墙壁上的,我当时小,并不理解。

如今,我站上了舞台,享受着观众们的掌声与灯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快乐感觉,那句话的意思似乎也浮出了水面。这也让我懂得,没有舞台下的汗水与努力,根本不可能造就舞台上的光鲜亮丽。如果没有亲身的体验是很难想象戏曲艺术家的艰辛,以及为戏曲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戏曲是我的梦!一个让我永不放弃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传统戏曲“去”与“留”作文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剧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韵味以及内涵: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还有越剧的轻柔婉转......

可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根。如今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了,传统戏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挑战。它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更多人喜欢追流行,认为在流行中能够展现西我,获得满足。“弃之戏曲,投之流行”。

为什么传统戏曲会面临如此的抉择?是它乏味?不是。是因为它抵制不住流行的强撼冲击。流行是什么?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可否认,“流行”,也是一门艺术,但是现实中的艺术。

打个比喻,流行就像划过天际的一颗流行,一划而过,短暂却璀璨,更多人惊艳于它的闪亮,于是抛传统追流行,心中只觉得流行放射出的夺目光彩才为自己瞩目。殊不知,一划而过的背后,是寂静,没有任何追求后的精神享受。而传统戏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颗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韵律哼唱宁静。它摆脱了喧嚣与浮华。深夜,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地听一段戏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茶,看一会儿戏剧节目,你定会感到超脱的自然与静心,感觉古老却清新的戏曲很美,很美。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此刻,都能得到升华。其实,中国传统戏曲,根本不存在什么“去”与“留”,它一直是我么民族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永恒的历史文化。

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是我自失地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全文共 1717 字

+ 加入清单

黄梅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并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两百多年来,它继承了古代戏曲的优良传统,博采众长,吸收各艺术门类的精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抒情见长且通俗易懂的剧种。黄梅戏唱腔优美动听、韵味丰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中国的地方戏曲品种繁多,每一个地方戏都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精华,也是维系某一地域人民的精神纽带,特别是对那些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家乡戏更是他们思乡的精神寄托,听一听家乡戏、哼一哼家乡的小曲,便可足以慰藉自己思乡的心灵。黄梅戏是安庆个家乡戏,也是慰藉游子离别愁绪的乡音,特别是其代表曲目《天仙配》,更是百听不厌,我曾经买过各种版本的《天仙配》卡带、CD、VCD等,当然其中最经典的还是严凤英版的《天仙配》了,可以说《天仙配》的故

事、唱词、唱腔,对于我来说早已烂熟于心了,只可惜自己的嗓子不行,不然的话肯定也会是一名黄梅戏的票友。 《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

《天仙配》之所以成为黄梅戏经典,是因为其剧情、唱腔、唱词、演员表演等无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心打磨的,《天仙配》也是黄梅戏的传统曲目,解放前就已经在各黄梅戏帮演出,但真正成功还是解放后五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团体对其进行改编版,同时也造就了严凤英、王少舫等著名黄梅戏演员,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最后该剧也被搬上大银幕,让全国人民都能够欣赏黄梅戏艺术精华。所以说,《天仙配》剧目在黄梅戏中的地位相当于九鼎之尊,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黄梅戏的代名词。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也高于生活,影片中的七仙女真实得犹如我们身边的身着古装的邻家大姐!她的身上没有半点仙家千金的架子!缝衣、补衣、织布、粗活、细活动手就来!她对贫穷卖身为奴的汉子——董永的一往情深,感动了多少古今中外的大众善良人心!严凤英优美的戏曲身段和动听的黄梅戏曲唱段,特别让人们喜爱和欣赏!那身段柔美无限!那唱腔委婉动人心弦!草原此时此刻虽然不会唱黄梅戏,但时而不由得跟着这动听的黄梅戏曲调、慢慢地轻轻低声和着哼唱??

《天仙配》的剧情非常简单,角色也不多,但故事情节却非常的讨巧,深受老百姓的喜好,戏词通俗易懂,达意深刻,故事情节悲喜交加,简洁却勾人心弦,非常的适合普通大众的品味。《天仙配》的剧情是历史上有关孝子董永的传说演变而来,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重视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经过民间或野史不断的流传,最终就成了神话爱情故事,其本义也就是宣扬孝道、尽孝能够感动上天,给自己带来好运。五十年代经改编后的剧本,并没有放弃神话的因素,只是将主题升华,加入“玉皇大帝”、“财主”的反面角色,将整个剧情改编成包含“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与封建制度(统治势力)做斗争”寓意,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精华(“孝道”),又贴近时代的特点(反封建),满足时代进步文化的要求,所以该剧本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达到了高度统一。

戏曲绝对是一种以音乐为主的艺术,戏曲中的音乐绝对是戏曲的灵魂,不同风格的戏曲音乐也就造就了中国不同的地方戏,黄梅戏被誉为“山野吹来的风”,可见其戏曲音乐风格乃是清新、自然,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天仙配》的戏曲音乐,不论从词或是曲来看,都是非常地朴实,就和家乡的百姓一样淳朴。《天仙配》的唱词,极其通俗,接近大白话,就算是没有一点文化的劳苦大众也能够理解,比方说其中背广为传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段,很通俗地告诉大家,劳动人民的幸福就是夫唱夫随、夫妻恩爱、家庭和谐,体现在具体的表象上就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很简单但又非常真实,不需要过多的华丽词藻、不要过多的典故来装饰。戏曲的唱腔也比较单一,没有过多的花哨、技巧,没有像京剧、昆曲那样有复杂的曲牌、套路,老百姓很容易就能理解其中包含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当然,黄梅戏这种音乐特点,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本身的发展,也就是说有些曲目,比方说武戏等,就不太适合黄梅戏来演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戏曲文化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戏曲可谓流芳千古,历史悠久了,而且中国戏曲的种类繁多,全国许多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且每一个地方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情。不信?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戏曲文化瑰宝,享受它独特的美吧!

中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是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更是惊人:可以以万数计!我们知道许多剧种很多剧种都是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我们知道的比较有名的剧种:如京剧,越剧,吉剧等等。而且中国的戏曲与西方的戏剧不同,它有自以独特的审美观念与表演体系,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吧:“生”是除大花脸与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统称,里外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统称,分: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是指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净”又分以唱工及以工为主的花脸;“丑”扮演喜剧角色。

怎样?看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有趣呢?其实还有很多呢!我国戏曲主要戏曲有:昆剧,京剧,黄梅戏这三派。二京剧又分:梅派,程派,苟派,尚派,这四派。而且我们在电视上可以看到这京剧人物脸谱是十分微妙的,在演员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此人的性格与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一大特点,它的作用是帮助观众理解剧情。简单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英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而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存了这一点。

看了上面的介绍感觉不错吧!中国的戏曲文化就是这么精彩,要一点一点讲十天十夜都说不完呢!希望未来的我们能继续发扬它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传统戏曲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

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戏曲大舞台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至今我还想着那晚的戏,我在电视上也曾看过不少戏,但我却再也没看过像那晚有趣的戏了。

繁繁的星星围着一轮孤月转着,奶奶牵着我走在平坦的小路上,这是要去看戏,戏在奶奶心中的地位早已超过了一切节目,平时也常在电视上看,但像现在带我去戏场看还是第一次。在路上,奶奶就说着自己看戏的历史,她看过许多戏,像 (女驸马)、(白娘子)等精彩的戏剧她总是百看不厌。

不知不觉地到了,奶奶怀着期待的心坐在座位上。两边的帐布徐徐张开,开场着是一曲荒凉的音乐,我对这似乎不怎么感兴趣,左右张望,奶奶极其认真看着,听着,我再看着四周这些人,虽然没有像奶奶那么认真,但也是十分安静,偶尔听见旁边的说话声也是很轻的,没有我想象中的热闹欢快,我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无趣地听着,看着,台上出现了一个身着白衣女子,这个场面我也似曾相识,这应该是奶奶最喜欢戏的节目之一,(白娘子)吧!这时,响起了二胡的声音"戏剧是我国一门独特的文化,也是不可缺少的文化,不,它是歌唱,舞蹈,音乐,美术的结合"!奶奶的这一句话将我从困倦中拉了回来,认真地看着,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多有独特的味道,一股古老而又经典,传奇而又不失趣味的味道,在动的过程中,口中唱出一种震动心灵的悲凉,这和奶奶说的几点正好相符。戏剧绝对是中国不可缺少的文化。

再次走在那平坦的小路上,没有了好奇,留下的是一路的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戏曲大舞台作文

全文共 1588 字

+ 加入清单

璀璨的中华文化——戏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当然,我并不觉得追赶潮流不好,我也喜欢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觉得对于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的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于是,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地把传统文化向年轻的一代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发扬、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开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利用他们自身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对戏剧有更多地了解,为发扬传统戏剧献上自己的力量,毕竟,这些年轻的歌手的老师也是上一辈的老艺术家;而老艺术家们也开始在传统中融入新元素,是传统戏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吸引年轻人,使年轻人不仅追赶潮流也爱上传统,对戏剧有更加深入地了解。现在,也有许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的戏剧,对中华文化也有深入地了解。戏剧,这一中华独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璀璨的戏剧艺术将会在世界的东方放出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人教版初一下册四单元同步作文:戏曲大舞台_1000字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舞台

仙居古镇的路是泥泞的,雨天几乎难走人;仙居古镇的路是狭窄的,小车几乎难停靠;仙居古镇的路是冷清的,行路几乎难遇人。

我独自在古镇走着,一座高大宽阔的古园吸引了我。跨过半膝高的门槛,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别致的戏台。“哦,是戏院。”

五丈高的戏台,散发着神秘的而古朴的气息,我忍不住东张西望,左摸右敲。

“喂,你干什么?!”

我猛一回头,蓦地发现戏台下已是人山人海。喝茶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拉二胡的……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身强力壮的青年,衣着高贵的富人,衣衫褴褛的穷人……戏台上方,依然人如云烟。很多人都在上方伸着脑袋,似乎在等待些什么。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一片嘈杂;邻边儿有个大妈,同样在向外张望,还嗑起了瓜子,一个劲儿地往下吐。台下的人都好不情愿地看瓜子壳零零落落地往下掉,一下子翻了脸,吵得不可开交,到处是闹哄哄的一片。

“呛呛呛呛一噌——”全场骤然鸦雀无声。我也慌忙后退了几步,想探个究竟。只见一个“红眼”俏女迈着扭捏的碎步出场了。着装很是简单,仅陈旧破烂的戏服,脸上几抹淡淡的妆术,便绘成了一个角色。她先是用手在脸上遮遮掩掩的,之后竟然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色的大褂,跟着她飘。耳边响起一阵如雷掌声。台下一人大吼:“祝英台,好!”

原来是“梁祝”,我擦亮了眼。

祝英台跷着兰花指左一点,右一指,那表情极为夸张,红色的粉底反衬着柳般细目,樱桃小嘴念着歌样的戏词,慢慢吟唱着,一个字似乎拖上了几分钟。那永远捕捉不到的眼珠子羞答答转着。

许久,“蓝袍”俊生大模大样从后台绕出来,和着祝英台的曲调唱起来,唱得刚强有力。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台是柔美,他则是刚毅,两者结合就是缠绵。场下几十个人都激动地吼起来,掌声似乎从未停过。

“喂,孩子你在干什么呢?发什么呆呀?”

我恍惚了一下,骤惊。戏曲声停了,掌声停了。台上台下所有人都似乎与梁祝一同“化蝶”了,就连那住大妈吐得一地的瓜子壳都不翼而飞了。

整所园子依旧冷清冷清的,泥泞泥泞的。

惟剩下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百岁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问这里过去干吗用,他说表演越剧;我又问这里现在干吗用,他说这是他们住的地方。

据说,留守下来的除上百岁老人便是不满十岁的孩童,壮年男女都去了新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人越来越少。没人听戏剧,戏台也成了没用的东西了。

但是无论再残旧、泥泞、冷清……久经岁月的沧桑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戏曲艺术旧时的辉煌。台下现在只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个年幼的我,在倾听着若隐若现的吟唱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校园作为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通过创造戏曲与年轻人的交集,对戏曲事业的振兴和青少年精神培育两方面同时产生深刻影响,让青少年因亲近戏曲而变得高雅,让传统戏曲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到赓续。

当前,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觉开始强化,西方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两种文化的冲突正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们。文化的寻根之旅不只存在于漂泊在外的华侨华裔后代,也广泛存在于国内校园的在校学生中。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年青一代应具有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具有千百年来积淀而成、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戏曲作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融合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艺术精华,可以很好展现中华美学风范。通过戏曲传艺、传神、传德,讲述中国道德故事,褒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引人向真、向善、向美,可以很好地传承中国精神。因而,戏曲进校园将为学生们架起文化上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孩子们自觉地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向善向上。可以说,戏曲进校园为校园文化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戏曲剧种以平均一年一个的速度在消失,观众老化分流,“戏迷”“戏粉”锐减,戏曲衰落,前景堪忧。中国戏曲孤独的守护者们一直坚忍不拔,孜孜以求,坚守定力,苦练内功,遏制流失,用心传承。当然,在西方文化剧烈冲击的背景下,我们在思考戏曲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时,也有一种现象,即习惯于在继承与创新这对关系的讨论中本能地维护传承的价值。强调对戏曲本体的坚守,这是不错的,多年来正是这样的价值倾向保证了戏曲的存续。但是,对于一直在寻求更好发展的戏曲来说,另一对关系也同样重要,那就是戏曲传承与传播的关系。传承保证戏曲本体在发展过程中不走样,保持其内在的规定性,保证这个文化种子的基因不变异,保持其特殊的审美质量和精神。传播则是传承得以存在的阳光雨露。在戏曲行业走向复兴的初始阶段,我们特别需要关注传播的价值,捕捉传播的机遇,选准传播的途径,瞄准传播的优先群体。

最近两年来,全国范围的系列利好政策正助推戏曲繁荣,戏曲界应顺应变化,努力将多年传承积累的成果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资源,主动将传播作为阶段重点,在中小学普及戏曲常识,讲述戏曲所承载的中国故事,科学引导孩子们看戏、听戏、学戏、唱戏、爱戏,培育更多年轻观众,涵养更多的戏曲人口,从根本上解决戏曲事业发展后继乏人这个瓶颈性问题。可以说,戏曲进校园政策为戏曲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戏曲作文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对京剧一词十分陌生,只知道京剧是“咿咿呀呀”唱的。可自从老师对我们说有“国粹进校园”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才对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师让我们去查与京剧相关的资料,我到电脑上一看,原来和京剧相关的资料这么多!

原来,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在查资料时,我学了一小段京剧,无意间看了看京剧的唱法和曲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我一跳!从古至今,共有五千八百多个曲目!有十九种唱法!京剧真不愧是中国的国粹,真不愧是“东方歌剧”!

京剧演员最常用的唱法,就是“真嗓”了。“真嗓”亦名大嗓,本嗓。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在演唱时,除小生和念白,其余均用真嗓。

你瞧!京剧多受人们喜爱啊!京剧之所以被誉为“国粹”,“东方歌剧”,就是因为它受到中国的重视,受到日本,美国,欧洲的重视!愿京剧将来有新的发展,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牵挂戏曲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看越剧。最近戴村在演越剧,我是偶然间坐公交车路过看到的。如果没有看到,我可能不会这么想它。可知道了那边有戏曲,我的心里就好像被什么牵绊了似的。演员的一举手,一抬足,一颦一笑,都会在我的脑海里一遍一遍地过,让我激动不已。甚至有一次因为想得太投入,不自觉地做了一个兰花指,被同学们笑话为“戏痴”。

一放学,我就像脱缰的野马,拼命地往戏台跑,看个尾巴过过瘾也好,再看看晚上演什么戏。戏散场,看到邻居奶奶也在看戏,我问这问那,问得她都烦了。回到家,听妈妈说这戏要演五天,双休日就在其中,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天大的喜讯,我高兴得抱住了妈妈,好像得到了什么表扬似的。每天睡觉前,我都会对自己说,快到双休日了,我可以看戏了。

过年时,外婆家也在唱戏,整整五天,我是场场必到。五天过去了,可我觉得好像只过了一天,一下子溜走了。看完五天的戏,我回忆唱了哪些戏,有些什么动作,台词。每次看戏我都喜欢坐在最前排,因为最前排可以看得更清楚,听得更清楚。我喜欢仔细地看他们的头饰,衣服,喜欢听他们的唱腔。每一个人的服装不一样,公主的衣服很漂亮,侍女的衣服很简单,书生和贫民的衣服很朴素。头饰也不同,有插满发钗的,也有只带一支的,都是有讲究的。唱腔有轻柔温婉的,也有深沉嘶哑的,在我听来都是那么的优雅动听。

我想念戏曲,我不止一次梦见我穿着华丽的戏服在舞台上表演。可是我的嗓音不行,所以欣赏戏曲成为我最开心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戏曲走进校园作文400字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听戏是他们最高的享受,在悠久的岁月中,戏曲在逐渐的演变,也在不停地拓宽视野以及创造新的种类。

然而,随着现代电子时代的到来,流行音乐似乎成了人们的首选,戏曲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地走出了我们的视野。

周三下午,我们迎来了一个有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当然就是“戏曲进校园”了。刚一入座,就被那有趣的讲解和生动的比喻吸引住了,戏曲,将生活中的平常动作进行渲染和艺术化,让我在心中大呼古人的智慧和文化造诣。

看!老师开始唱了,细腻而又柔和的声音好像拐了十八道弯,缓缓流入我的耳朵里。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经常开着电视,放着戏曲,我只当是烦人的噪音,根本没有认真的听过或者去仔细的看过。到现在发现了其蕴藏的真正的艺术美,真的是后悔当初啊。

我们是河北人,自然不能忘了本,老师在讲完国粹京剧后,又细细的讲解了一下河北的地方剧种——河北梆子,这还不是主要内容,最主要的就要属发源于唐山的评剧了。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一位戏曲名家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唱相同的戏,唱出来的味道、感觉也各不相同,这就是在戏曲中听到的各种不同的派别。实在是有趣。

讲完这些之后,老师又向我们描述了一下中国戏曲现在的处境,真的是不容乐观,戏曲的演唱家,国家的非物质遗产保护部门也在不懈的做着努力,只是希望中华民族这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不要就这样没有了后代,我们这些祖国新一批的花朵,也要担负起这传宗接代的重要使命!

仔细想想,这些话实在是那些艺术家发自内心的呐喊,我认为,我们确实应该让这个垂暮的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戏曲大舞台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吃过晚饭之后,阿姨开着车带我和小弟弟来到了老太婆那里去看戏。我们先和老太婆她们问好,就往看戏的地方走去了,戏还没有开始,台下已经是人山人海,就连旁边也围满了人,忽然我发现舞台旁边有一个牌子,上面写了祝福语和告示语。

过了一会儿,台上立刻变得灯红酒绿,上面的大屏幕放出了一张张美丽的图片,接着第一个人就上台了,开始唱起来了歌,第一个唱完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一个个人唱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惊心动魄。没过一会儿,我就饿了,于是就拿着一点钱去旁边的小摊上买了点吃的回来,接着我就边吃边看,吃着吃着,东西就吃完了,看着看着,戏就结束了。没想到在结束了之后还加演了歌舞和清唱的新狸猫换太子。

在开始之前,他们就把布线拉上了,只听见几声“嗞嗞”的声音,布就往两边拉开了,只见几个人一个接着一个上台了,全部都上台了后,他们就开始说话了,他们的声音南腔北调,让我听不懂。但他们在说完话后,总是要唱上几句歌词,他们唱的歌词就容易听懂,因为他们唱得歌词在旁边的小屏幕上都会放出来。下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但是看着看着就看了一半了,我就越来越想睡觉了。于是我就提出要回家了。他们都同意了,我们就回到老太婆家和他们说了声再见,就坐着车回家了。

到了家后,我洗完脸后,躺在被窝里睡觉,但脑海里还回忆着那些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