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每天都是一首诗作文指导300字(汇编20篇)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升初写作方法指导写人篇,欢迎阅读。

浏览

5466

作文

1000

篇1:在教学实践中自己摸索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步以本为据,总结写作方法。课本是范本,课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导,细心的老师要从课文中寻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效仿训练。第二步出示“下水”范文,进一步印证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不难,很容易掌握。第三步点拨指导,让学生明确应用这种写作技能最容易出现的几种毛病,进一步加深印象,进而掌握这种写作方法。第四步当堂作文,强调学生实际运用新的写作方法,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抄袭他人习作的现象。第五步习作改评,紧扣指导重点,凡能正确运用新的写作方法作文的学生,尽可能给予满分鼓励。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不一定科学,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实际,总结出既合学生实际,又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规律来指导作文的实际教学,小学三年级作文《三年级作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作指导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放”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文题,紫陌红尘,物欲横流,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权,有人求偶……直求得身心疲惫,心力交瘁。既然,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何不学一点儿“放”的智慧。苏东坡黄州放怀,顿矗文学高峰;袁隆平“头衔瘦身”,再创亩产新高;张瑞敏举贤用才,终至人尽其力,海尔日盛。人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心境,这就是“放下”;要想有所得,就得有所舍,这也是“放下”。一个“放”字,千般哲理。运用得好,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浮躁的心境回归淡然。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能够放得下,他就越富有。提得起常被人称道,放得下则更令人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二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指导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每当我读起欧阳修的这首《渔家傲》时,就想起粽子飘香的端午。

端午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五节,每逢到端午,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最喜欢看妈妈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糯米浸泡上,再把粽叶洗得干干净净,把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舀起糯米往里面放,再加上蜜枣,花生仁等,最后用绳子捆好,放在锅里,煮出来的粽子香气四溢,飘满整个房间。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看起来也很享受。

到了开饭的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着美味大餐,开心极了!小孩子们胸前挂着香布袋,手上、脚上戴着五色线,满屋子跑,高兴极了。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作文指导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1.善于倾诉自己的烦恼教师导说:有人总结有一条人生经验:一份快乐与人分享,就成了两份;一份烦恼向人倾诉,就只有了一半.这句话告诉我们,欢乐要与人同享,烦恼要善于倾诉.

有了烦恼,并不是一件可羞的事.生活中有阳光朗照之日,必然也有阴霾笼罩之时.刚刚步入中学的我们,正处于青春“断乳期”,环境的改变、课程的增多、心理的蜕变、青春意识的萌发,都会给稚嫩的我们带来烦恼.何况,敏感的心灵往往是烦恼的温床!

学生敞开心扉,自由倾诉,教师作最虔诚的听众.(拒绝评价,因为此时教师的任何评价都是拙劣的、不合时宜的.)

然后请每位同学把自己遇到的烦恼列个清单,并用一两句话形象描述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写法指导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远离故土,生活艰辛,战事频繁;思乡盼归之情由幼芽疯长成藤蔓。外敌进犯,民不聊生,只能操戈披甲;战士保家卫国之举似棠棣盛开飘香。将士渐渐年迈,国土所幸安然;幸存者带着遍身满心的伤痛,回归故里……这首诗真实真切地道出了深沉的家国之情。热爱、自豪、沉痛……各种矛盾纠结在一处。想一想,历史上还有哪些人物,还有哪些事件,能更加让你感受到如此深沉的家国情怀?

我们可能想到了屈原。他以国为家,国昌他生,国灭他亡。与报私仇、泄私愤而引狼入室的伍子胥相比,他是不是更让人敬佩。

我们可能想到了王昭君。一个小女子,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安国的重任,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给家国创造了几十年的太平安宁。

你还想到了什么?时时记着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感受、联想。符合这两点的任何内容都可以入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操作指导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写好应用文,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明确应用文的目的、特点等等。

应用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实用,也就是针对实际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直到帮助解决问题。公务性的应用文是进行领导、指导的工具。所有应用文,或是为了宣传一种先进思想、行为,或是为了批评落后现象;或是起到互相联络,增进互相了解的作用;或是进行信息交流,掌握动向,研究对策;或是起凭据作用。总之为了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应用文的目的既然是应用,那么,与这目的相联系,便有自己的特点。如要求观点正确,扶正去邪;内容要真实,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像写小说那样可以虚构;语言要准确、朴实,忌讳乱描写,乱形容;具有一定的程式性。即应用文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自己一些特殊的程式和较固定的格式。格式错了,就要受到非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常见写作题型及策略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前一百字为开头,然后五十字为转折切入,然后的一百字是引入主题,这就两百五十字了,接下来的三百字,是对事情的叙述,这个叙述,里面是要有描写的,所有的这三百字,里面必定有一条线,是和题目紧扣的,必如:我想紧握你的手这个题你这个三百字中,手的出现要出现三次以上,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接下来的五十个字,出奇,就在这五十个字要峰回路转,出奇不意让别人想不到,阅卷老师一旦看见直接会眼前一亮,这五十个字写完,最后结尾五十个字,是对题目的升华,升华不要夸夸奇谈,要以德服人,以情服人,一个简单的排比,也许更能打动老师,比如,刚才那个题的结尾,你可以写成这样:这一紧握,也许只是一种亲情的体现,这一紧握,也许是尊敬的美德,这一紧握,也许就是一种不经意间的爱他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前指导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此话题写两个人在风景如画的路途上奔向远山的过程。同样是奔向远山,一个“颓丧”“伤心”。一个欣赏到许多美妙的风景;一个“尴尬~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一个“追求目标时…‘欣赏到旅途的美景”。同有远大志向。结果却完全不同。从中不难看出,这个话题的深刻哲理:追求在理想中闪光。

阅读这一话题会给人以不尽的感慨: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事一物都有其魅力。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悟出许多人生的真谛。做事要注重过程,不要太注重结果;发现追求过程的美;让追求在理想中闪光……以此立意。文章就不会偏离题意。

从文体看,此话题写成记叙文、散文、议论文、故事新编均可。只要考生仔细思考,都能找到充实的内容。

[追求在理想中闪光话题作文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作文指导:写景引用开篇法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引用开篇法,无论引用诗词、格言还是警句作为文章的开篇,都有突出文章中心、深化主题、领起下文的作用。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

1、所引用的诗词等,一定要有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的作用。

2、所引用的诗词等,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3、所引用的诗词等,要是人们较为熟悉,易于理解、接受的,且要符合人物身份。

例文:

登八达岭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毛主席的名句。去年暑假,我有幸登上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实现了向往已久的心愿——成为一名好汉。

酒泉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听了这悦耳动听的歌声,我不禁想起那清澈的泉水,产生了迫切想去看看酒泉和亲耳聆听潺潺流水的念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冬日的一缕阳光”作文指导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审题:透过字面看题目的深层含义,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比喻什么?

阳光——本意:明亮、温暖、舒适(天气)

比喻:关爱、体贴、帮助

冬日: 寒冷、阴沉(季节)

比喻挫折、失败、伤感、孤独、消沉(处境、情绪)

一缕:细、少、珍贵 题目可以用来比喻: 心情消沉时来自老师、家人、朋友等的关心、帮助、鼓励

孤独寂寞时来自他人的陪伴

绝望无助时来自他人的帮助

写出在自己内心最复杂、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突然相助,让自己感受到了温暖

立意:

我因为一件什么事,心情消沉(失落、痛苦),一件事(或一个人)给了我勇气(信心、力量),让我的情绪由到起来。我悟出来一个道理,体会到了一种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议论文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议论文高考作文的重点,也是广大考生写得最多的文体,那么如何写好议论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论点。

论点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

2.要有足够的论据,可以列举生活的实例。

3.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

4.层次要清楚。

5.态度诚恳、友好,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议论文在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但有时也要运用说明、叙述、描写等手法。议论中的说明常为议论的开展创造条件,或是议论的补充;议论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应是为论点提供依据的因此,叙述应该是概括的,描写应该是简要的。

6.论据要充分

欲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作者可以列举事实、展示数据、提供事例、借助常识或利用亲身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语文教学论文 )如果将作文局限于课堂,显然是不够的。课堂作文多半为命题作文,学生不管有无作文的动机、需要、材料,都必须完成,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作文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作文训练注重做到课内阅读典型引路,课外阅读增加积累。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形象地把阅读和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因此,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写前指导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1.写什么?可写上网的经历,可写对互联网未来的预测,可写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可写对互联网的看法;可以实写,也可以虚构。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的,亦可写”我想上网“,叙写自己对互联网的认识与渴求,抒发困难地区学生迫切希望增加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情感。

2.怎样写?可用”互联网畅想曲“”2l世纪:网络时代“等题目,对未来互联网作大胆设想;可用”第一次上网“”我与电脑的故事“”我的Internet情结“等题目,写自己上网的独特感受;可用”相约Internet“”爱你,躲你“”电脑你这‘坏东西“’等题目,编述有关网络的故事。

3.为什么这样写?可以列出提纲后反思一下:用了哪几种写作技巧.能达到突出题旨的目的吗?有创意吗?能在众多作文中出类拔萃吗?

[我与网络话题作文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构思指导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1.选材以小见大,结构彩线串珠。一件小事,只要意义不凡,就可以围绕它来成文。选取生活中最美丽、最感人的一幕,运用细节描写打造精彩镜头。可以以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种现象、一种习惯、一句话、身体的某一部分为线索,以点带面,以小见大。

2.认真选择文体,精心谋篇布局。写“幸福”这一话题,记叙文是最佳文体,可以描写几个片段,运用镜头组合、小标题连缀等模式谋篇布局;若写成议论文,可先提出观点,如,幸福不是占有而是奉献,幸福就在身边等,然后选取事例论证观点。

3.选材要典型,感情要真挚。 “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情动”才能“辞发”。若能以生活中典型的真人真事为素材,写起来便会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因为真实、鲜活的人和事容易触发写作的灵感,也容易触动读者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作文指导:写景抒情开篇法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景抒情开篇法,文章以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作文开篇,以情感人,可以激起读者在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鸣。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

1、抒情要有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抒情要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一致,与文章的情景吻合。

3、拟人、比喻、反复修辞皆可作为抒情的手段,可以在开篇中恰当运用。

例文:

冬夜

冬天的夜晚,大街显得冷清而美丽。一排排的路灯,像一串串耀眼的珍珠项链;白垲垲的雪地在路灯下闪闪发亮,散发出柔和的光。

我爱星星

每当夜幕降临,那深蓝的帷幕上缀满了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像一双双智慧的眼睛,不停的闪动,那就是月亮妈妈的无数的孩子——满天的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方法一、从指导学生写日记入手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提倡学生日记,开始多数学生积极性不高,即使少数写,也多流于形式。针对这一实际,我采取试讲、读、写的方法,激发他们写日记的爱好。讲,是有预备地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英雄人物,通过写日记而成长起来的过程。如:鲁迅、雷锋、王杰等。

让学生熟悉到经常写日记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都有好处。同时有计划地向他们介绍写日记的方法。读,就是提供一些合适儿童知识水平的优秀日记,让他们认真阅读。从中吸取好的营养,逐步提高写日记的能力。

写,则是人人动笔,把自己做过的,看到、听到、想到的人或事,景或物写出来。开始要求短小,真实,具体,然后逐步提高。为了解决少数学生基础差,写作难的实际问题,答应摘抄与写作相结合。但摘抄必须注明,且不得超过总篇数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动笔,而且可以天天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考作文记述文的写作指导_高考作文指导300字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语文作文名师点津系列――记叙文运思

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就写记叙文,写到高中了,还是解决不了记叙文的"疑难杂症":

1.行文拖沓,故事感不强;

2."流水帐"结构,缺乏思想性;

3.平淡无味,缺乏鲜明、生动的意象。

【实用兵法】

写"标准的记叙文",把握三个词:故事、思想、描写

1."故事"就是"出事了"。

◇"出事了",出什么事了?谁家出事了?在哪儿出事了?因为什么出事了?什么时候出事了?……记叙要素全了。

◇"出事了",是因为有矛盾冲突,利益的、情感的、性格的……越错综复杂越有看头。

◇"出事了",就得解决,解决就有个过程--精彩的情节渲染点儿,扣人心弦的"疙瘩"吊着胃口慢慢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作指导]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考纲上关于基础等级的第四条要求是“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语言训练我们安排在第三编,本次作文专门训练议论文结构方式。“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的写法是考场作文的常用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当然也可以采取“联”、“引”、“议”、“结”或“引”、“联”、“议”、“结”的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二、运用指导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1.素材点拨: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道德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所以这个社会多了和谐温馨,少了罪恶暴力,在文章立意与选材时,表达"道德""规范"的主题,可以考虑以下方面:爱国、遵守社会公德,尊老爱幼、真诚守信等。

许多的材料可同时适用于不同的主题与话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主题选准角度,巧妙地从自己所熟悉并能熟练操作的材料中寻找切入点,发挥材料的最大作用。

2.话题适用:

可以适用于"爱国""感恩"(2006年广西百色市中考作文题)"回报""国家""民族""精神""亮点"(2006年江西中考作文题)"道德""美德""信任""机遇"等话题和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审题指导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1.文题是一个比喻性材料作文,又规定了以“人生需要多回头”为题。

2.材料没有对“回头”的含意进行直接解释,但对“回头”的好处反复作了间接的解释。材料中第一句话就表明了命题的观点态度,第二句对“回头”的好处进行了解释,意思是利于总结教训,获取经验,明确方向等。第三句对第二句再进行补充,生活中要“懂得回头”,“及时回头”。有了这样的提示,思维能力一般的同学应该也能把握材料和命题的主旨。

3.“回头”就是反思,内省,以获取经验教训。本题最容易确定的立意主题就是:人要经常反思,以获取经验教训,利于以后的工作学习。

4、本题容易与“思考”或“生活需要多思考”或“想和做”混淆。部分思维力较差的学生可能会跑偏。至于极个别的人看到第一句话就确定主题为“人生需要不断往前走”,就完全离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