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教学情境分析(通用六篇)

导语:四月的轻风吹着南郭先生很是惬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续写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7298

作文

6

篇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分析论文

全文共 1891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文章基于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创新写作题目,提升学生写作兴趣;加大阅读培养力度,夯实写作基础;培养学生以观察生活来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善于模仿优秀文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的作文教学形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拓宽教学思路,探索出适合作文教学现状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新写作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作文学习的助推器,有吸引力的作文题目对于学生的写作兴趣具有较明显的助推作用[1]。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程度来设计有针对性的作文题目,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例如,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目,此阶段为学生从童年到青少年的过渡阶段,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作文题目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需要,例如,教师可以把题目设置为“追忆童年趣事”“放飞自然,追逐生活”等一些表达美好生活的题目;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已经历了一年多的过渡期,作风稍成熟。因此,题目可以设计成“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等;初三学生思想上会略显成熟,在遇到问题时会有自己的主张,并且这些主张也在不断地深入,此时题目可以设计成“感恩”“成功的因素”等。同时,教师在拟定题目时,还应根据时代需求创新题目,使学生不仅能回顾学过的知识,还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加大阅读培养力度,夯实写作基础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理论知识相对枯燥,且由于初中生的生活范围有限,如果学生的阅读范围狭窄、写作兴趣不足,对于写作就会产生倦怠心理。学生在学习中对于写作的理论及技巧就会产生理解困难,从而导致找不到写作的方向,出现极大的写作焦虑现象。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要素,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教师加强阅读教学的力度。首先,教师需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语文写作中能更加条理清晰、主题突出地完成写作。同时,在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题目及大纲设定问题,然后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保证阅读具有针对性。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回顾总结,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重点标记并记录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及段落,保证对学生的再次阅读起到强化作用,这些对于学生的写作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积极指导学生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细节,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写作,把真情实感融入写作中,这样才能提升写作能力[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观察和积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一个五味杂陈的调味瓶,学生要对此拿捏得当,做生活的主导者,并且把这种生活的体验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综合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可以利用作文来对生活进行文字反馈、总结。教师要在作文指导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提升其观察生活的兴趣及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获得独特的体会。同时,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开阔学生写作的思路,不断提升中学生写作的能力。

四、善于模仿优秀文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虽然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色,但综合优秀的文章来进行分析,就会得出其主线都有一定的规律可言,这些主线就是围绕写作中心进行素材的组织并从中突出写作的主题,但写作教学没有固有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中其手段具有多样性,如果教师不能深入了解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方式,写作教学就可能出现混乱。因此,在进行文章的写作教学中,对于摘要大纲等的教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已有的优秀文章作为模板,在进行大纲设计时突出主题,不能随意漫谈。初中生天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美好的诗句及语言,学生应当首先体会其中的美感,从而在原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深入理解整篇文章,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项目,教师对此应当加以关注。另外,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作文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应当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深入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不断扩展阅读量,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活动型作文教学个案分析及教学反思_成长作文1900字

全文共 1789 字

+ 加入清单

一、问题提出:

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反映在习作中就是内容贫乏,加上传统作文在命题、题材上的局限,常常逼学生“闭门造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条件,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应该让学生多接触生活,在生活中丰富自己的素材积累。

因为学生上作文课时是坐着想,是“挤牙膏”式的写作文,自然文章无情而言,无理而道。针对作文教与学的现状,“解决学生写作的‘米’”成了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活动型作文教学正是探索解决这首要问题的模式之一。也就是说,教师设计讨论会、诗歌朗诵、课本剧编演、手工制作等各种活动,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写作。

二、个案表述:

(一)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为写作提供素材。

针对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面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我们经常利用课内外开展活动,让学生去感受,观察,然后就此畅所欲言地进行写作。如我们曾设计这样一种活动型作文教学的案例,现表述如下:

1、教师布置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内容是“竞选班干”的同学到讲台上大声讲竞选宣言。内容可以说出自己心愿,可以谈自己的优点,可以提计划,也可以说理由等等,但要求真实、健康、简明,并且一定要出自内心。

2、学生活动准备:

请大家先思考5分钟,不要形诸笔端,然后按竞选顺序上来说,如果你认为上台的同学说得好,请你给他掌声鼓励,最后大家根据每个人说的内容、说的表情等方面综合评价,无记名投票选出优胜者5名。

活动开始进行后,教室里气氛热烈,掌声阵阵,不时有笑声传出,看来同学们非常投入。

活动结束,进行评比。教师提出作文任务:

在刚才这项活动中,我们根据同学的参与,而且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活动中,大家有感受、有体会。今天我们就以这次活动为素材,写一篇作文。

(二)引导学生挖掘素材,积极开展写作:

1、教师引导拟题: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这次活动写作文,请根据你的体验、感受、想法,给自己的作文先定个题目。如:我第一次上讲台讲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建议;谢谢掌声;难忘的时刻;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难忘的作文课;话说勇气等。

2、教师引导立意:

根据这次活动,你们都确定了自己的作文题目,那么你准备写些什么内容来表述点什么呢?

3、教师提出构思要求,布置学生当堂习作。

习作批改结束后,发觉全班同学都有东西可写,且写的篇幅比较长,是前几篇习作不能比的,最少的同学也写了近600字,内容较丰富,选材角度多,如:

(1)描述自己上台的心理,表达干什么事要有勇气的中心。

(2)上台竞选,其实很不容易,他需要勇气、胆量,更考验了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写这次活动欢乐的场面,表达我们班活泼、团结的中心。

(4)我为什么要说这三句话,表达我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5)写这次作文课的生动,表达我们喜欢这种作文课的心情。

三、个案分析

从活动的选择来看,“竞选干部”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要讲什么样的话,学生肯定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样就让学生在活动开始时就进入了角色。

从活动的效能来看,这次活动能为学生活动后的作文提供素材,因为每个学生都要上台讲,所以每一个学生都要有准备,都有一个参与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实实在在地去做了,不是一个旁观者,所以活动后,每个学生都有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自然不愁写作素材。

从指导的目的看,活动后的指导注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就“竞选干部”的活动素材,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来描述、体验、感受这次活动,不定框子,不加限制,让学生自由命题、自主立意,只要合理,就可以写,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散训练。

从习作的结果看,这次活动确实为学生找了“米”,学生有东西可写,且能够从素材中挖掘出新意。

四、几点思考:

1、活动型作文教学应以“活动”为特征。这里的活动可以指课上的活动,也可以指课外的活动;既可以教师创设活动,也可以学生自主活动。在组织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活跃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完全进入角色,同时在组织活动中要力求全员参加,并且让每个学生都唱主角,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体验、有感受。

2、活动型作文教学毕竟是有限的,它不可能覆盖所有的文体,所有的内容,而且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们教师应通过有限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引导他们做过生活的有心人。同时我们更应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去积累更丰富的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情境作文教学反思_成长作文600字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老大难问题。大家都知道作文很重要,可往往只停留在迷茫与困惑上,未能做出大胆的尝试。即使是级别很高的观摩课也绝少有执教者敢拿作文课冒险。笔者以为,真正困扰作文教学的因素是学生,严格地讲是学生有限的生活。

从表面上看,学生的生活似乎是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可我们都知道学生的生活面是越来越窄了。单调的生活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倦作文,于是就把作文当成了一种负担。当我们看到假大空的作文时,请扪心自问,学生还能写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呢?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度过,与社会、家庭接触有限,素材匮乏,写出内容真实的作文很难,写出内容鲜活的作文就更难。毕竟作文来源于生活嘛。正是基于对学生写作现状的基本认知,本学期我们把情境作文教学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大胆的尝试,为学生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就拿本次习作课来说,教师让学生用橡皮那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这项活动深受学生喜欢,他们乐于参与,不仅动手动口,而且通过活动积累了许多感性的素料,为下一步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证明,只要学生有生活,就不用担心他们没东西可写。要时刻提醒自己:生活是作文之源。这就是我执教本次体验作文的最大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作文教学故事之指导学生写分析性读书笔记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从自身的经历和学生的实践来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还是要靠多读。但是,当时,我发现,学生读课外书,多数是注重了情节的变化(其实,我小时候读书也是这个样子),即使记笔记,也多是摘录一些词语,而且,记下以后,自己也基本上不能用(关键是对词语不理解)。

为了是读书能够对学生的作文发挥更大的作用,五年级的时候我开始教学生如何记笔记。

第一步,是结合课本学习进行的。学完课文以后,我和学生一起对课文进行总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哪些词句用的比较好?让学生把好的词、句、段找出来,让他们分析:这些词句段分别写的是什么事物?写除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好在哪里?

集中分析讨论过后,我让学生记下来。

然后,我刻印与课文内容差不多的文章,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仿照学习课文作笔记的样子,记下写了什么内容,哪些词句段落比较好,抄录下来。抄录的同时,加上自己的分析好在哪里,为什么好?

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之后,学生终于能够写的像一点模样了。在自己的课外阅读中,能够写分析行读书笔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分析

全文共 3344 字

+ 加入清单

要想提高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慎思初中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主要任务和教学效果,寻求促进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为您编辑了“关于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分析

关于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分析

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长期困扰着作文教学改革的问题。近二十年来,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根本问题逐渐形成了共识,这给解决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带来了希望。因此,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以便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紧迫性

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其主要表现在作文课堂教学的理论方面的缺失和实践方面的随意。

⒈“学”与“术”的关系问题——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没有形成本学科相对独立的话语系统。

在作文教学以及学生作文的评估中,有不少人引入了某些文学创作原理和技法,并固守已相对陈旧的文章学、写作学概念。

2.开放性和系统性的问题——作文教学的无序、弱化,以至在个别地区或学校几乎被取消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即使在最近编写的几套初、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大部分依然是将作文、漫谈式的知识短文附在单元教学之后,或编在各册教材的后半部分,虽有简明、精要、实用的特点,但显然缺乏作为“教科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难于给学生以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的有效的作文训练。

3.系统性和逻辑性的问题——作文研究和作文教学改革尚未追本溯源。

新时期以来,大批有志之士大胆探索,我们必须承认,在每一面旗帜的背后,都有一个新鲜的见解或一个给人启迪的思想,而且一般都已经拥有了富于操作性的付之行动的实践案例——所有这些,都给作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是它们还远远不是严密、科学的学科体系。

4.作文教学实践当中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问题——很多长期流行的和新兴的作文观念,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中学作文教学是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基本素养而进行的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作家,它与作家创作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没有唤起学生写作文的主体冲动,没有真正让全体学生掌握表达的基本技巧,人格境界也未能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提升。

二、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性

1.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使得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深化作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语文素养是人们得以终身发展的基本素养。在语文素养中,写作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写作交际能力也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可见,作文教学是完成公民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训练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表达技巧,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解决作文课堂教学的缺失,探究并开发相对完备的作文课堂教学的内容系列,探索一种相对有用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断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2.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往往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素质教育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达到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

从素质教育出发,培养初中生的作文素质是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如果把作文素质分解一下的话,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应是:

(1)传授“精要、好懂、有用的作文写作基础知识”

写作知识在写作训练中起着指导、调节和评价作用。很显然,必要的有用的写作知识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培养学生现代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根据对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他们在作文训练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文不切题,漫无中心,思维混乱,条理不清,语句不通,词汇贫乏等等。这些问题说明初中作文课堂教学要务实,要把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作为当代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

(3)发展学生智力

作文是一种心智活动,作文教学担当着发展学生智力的任务。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其实,每篇作文的写作过程,抑或是社会、工作、生活当中所需要的各种书面文字,都是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某个问题,都是作者以自己的思维来适应新情境的需要。

(4)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和教学是不可能分开的,世界上绝对没有不渗透教育的学科教学,作文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精心创造时机、切实有效的育人过程。

中学作文教学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传授知识—培养写作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其中,培养写作能力是关键。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中心,前承写作知识,后启发展智力,达到培养人的目的。这样,作文教学就能走上现代“信息高速公路”,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3.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课堂教学改革,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真正培养全体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要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界定几个关键性的概念。

(1)“新课程背景”。新课程背景是指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在新教材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在充分继承作文教学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中学作文课堂教学理论的与实践的研究。

有效性。“有效”是指学生在作文训练课中学会了什么样的技能,能否运用这一技能来表达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观察、体验、感悟。所谓“有效”,并非“无效”,它是相对于过去的“低效”而言的,就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实践、师生的多向互动,达到可以检测的“效益”。

(3)作文课堂。有别于阅读教学或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关注如何训练初中学生形成作文写作基本能力的课堂教学。

(4)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主导的,内容确定的、目标明确的教与学的活动,受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内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达到相应的训练目标。

三、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性

1.对作文教学终极目标、主要任务、教学效果的正确认识。

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如地反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成为作家。这个终极目标是由许许多多小小的阶段性目标所体现的,而阶段性目标又是通过一次次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

初中作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教会学生怎么写,让学生把现有的生活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教学生去表现他们原本不熟悉的东西。所以,初中作文课堂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去深入那原本不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一堂作文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教师的表演是否精彩,不在于学生的举手发言是否热闹,而在于学生在这堂作文课上究竟学会了什么,他们实现了作文终极目标之下的哪一个阶段性的具体目标,他们能否运用这一技能来表达自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观察、体验、感悟。

2.促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初步构建作文篇章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已熟悉了记叙的基本要素,能按时间顺序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也已经接触过说明文和一事一议文章的写作。但是,要把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把一个事物说明准确,把一个道理说清楚,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而这恰恰又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从作文训练的角度来看,片段写作是作文训练极其有效的重要途径和科学方法。作文片段训练的目标具有具体、科学、灵巧而实用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这里的片段,指的是文章局部,是从句到篇章

的中间环节,即文章中意义完整、相对独立的一个或几个核心的部分。

片段写作犹如素描、速写,是写好完篇作文便捷而有效的训练手段。运用这种方法训练:一是内容集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中心确定写作要求,力求在一点上真正做到有效的突破;二是篇幅短,可以有时间和精力逐字逐句地推敲,在写作基本训练上多下工夫,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片段训练为主,构建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要实践从片段写作和完篇作文的结合上安排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练习,研究和训练的重点是片段训练;同时,以片段训练引导到完善成篇,提高构篇能力,使初中生真正练习好“写具体、写生动、写准确、写清楚”的写作基本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教学情境

全文共 2191 字

+ 加入清单

1、复习旧知:梳理知识点

{1}要求学生用3分钟的时间仔细阅读,梳理下列知识点。

(1)举例子: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举出一些准确、恰当、有代表性的例子,能够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使复杂的事理简单化、浅显化,把事物说明得准确、明白、易懂,其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内容具体化。

(2)列数字:这是运用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事物的方法,其作用是便于从数量上准确严密地说明事物。使说明具体化,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3)打比方:这是运用比喻说明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常与摹状貌等说明方法同时使用。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分类别:是把被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几类,并逐一说明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内容清晰明白、条理分明。

(5)作比较:选择与说明事物有一定内在联系或外部联系的事物或事理进行比较,其作用是通过比较使被说明对象特征更加突出、更加清楚明白。

(6)引资料: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

(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叫诠释法。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对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进行解释说明。

(8)摹状貌: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或特点进行描写,其主要作用是使说明生动形象。

(9)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出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说明事物。作用:能够弥补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或事理说得更直接、更具体。

(10)下定义: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事物特有属性的说明方法,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常用这种方法来增强文章的科学性、严密性,其作用是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2}归纳最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近几年的考试题,说明这几种是常见的,需重点掌握。)

①举例子:使说明内容更加具体、真切、通俗易懂。

②列数字:使说明的内容更加准确、清楚、具体。

③打比方:使说明内容更生动和形象。

④作比较: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

⑤分类别:使说明内容条理清晰。

⑥引资料:使说明的内容充实具体,便于读者理解。

(要求学生能准确把握)

2、归纳方法:积累答题技巧

(1)准确判断说明方法,给学生5分钟时间完成,并要求学生说出判断的依据。

①“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形成前就冻结起来。(举例子)

②“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偷食鸟蛋。(举例子)

归纳:出现“例如”、“比如”、“以??为例”、“如”等字眼;或出现具体事迹的时间、地点、事物的名称等。

③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④赵州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归纳:出现具体数据。

⑤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⑥“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六十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1000公里。(打比方、列数字)

归纳:出现比喻词“好象”“像””“比如”“如同”等,在比喻的基础上作较详细具体的说明。 ⑦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⑧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归纳:出现“比””比起”“比较”“相对而言”等字眼。

⑨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归纳:引用名人的话或俗语、诗句等。(引号)

⑩人类有三种眼泪。第一种是在眨眼间产生的,即所谓“基础泪”;第二种眼泪,也具有纯生物作用,它是因为条件反射活动流出的泪水;第三种眼泪,即由于激动而流出的眼泪,也是只有人类才有的眼泪。()

归纳:明显地出现“按??分为”“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字眼。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阅读短文,分析出②、③、⑤、⑥、⑧这5句运用了几种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其作用。 三仙洞

①三仙洞位于芒市东南41公里的芒市勐嘎镇,在半山悬崖绝壁上有一天生的溶洞,洞中有三个貌似狐仙的岩石而得名。②据民国《龙陵县志》载,三仙洞“有石佛三,天然生成,不是雕饰,土人遂称之为三仙洞”。③洞分上、下两层,游路曲折,景观独特,共有16个厅堂,120余个景点。④洞高有的近15米,有的宽可容千余人。⑤洞中分布有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花等景观,似玉树琼花、动物形状,令人浮想联翩。⑥各景观都有使人遐想的美名,

如千瓣莲花、罗汉壁、九龙桥等,千姿百态,蔚为壮观。⑦洞外的三座小山上,松林、茶林、果树林连为一体,山涧溪水清澈,鸟雀争鸣,别是一番美景。⑧茶园中有一片野茶林,有二三百棵老茶树,树龄达数百年,开的花是九瓣茶花,其品质、树龄、种类都可以与大理、丽江的茶树王相比,那些地方是孤零零的一两棵,而这里是几百棵连成片的野茶园!

给学生10分钟时间完成,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答的情况,引导学生归纳答题思路:作用=方法本身的作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结合具体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