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被遗忘的中华文化作文(经典20篇)

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所遗留的美德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现在小编给你们整理推荐了关于被遗忘的中华文化作文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7636

作文

466

弘扬道德文化重建中华文明作文

全文共 1527 字

+ 加入清单

董巍

中华文明历史久远,绵绵不断,究其根源和核心就是道德文化。我们的先人将老子五千言称作“道德经”,帛书版为《德道经》。她问道论德,探天地之本源,究宇宙、社会、人生之法则,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寻求了一条终极大道。

什么是“道”?“道”,就是那终极目标,也是那到达目标的方法、途径。她可以被描述,但只有到达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她也可以被谈论,但语言文字毕竟与现实有差距。熊先生讲“道是○”,如何理解?我以一个未见道的人用思维推测之,道即是空,也是圆满;她什么都是,什么也都不是。是当下,是整体,是一念,是万念;是无,是所有。是那本体存在的状态,也是那终极的存在。亦如《心经》所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什么是“德”?“德”是道的作用,同样也是进道的方法。熊先生讲“德一”,讲了德的作用,一生二,二生三,乃至生万物。还讲道光德能。德蓄积到了顶点,就成道、得道。也有人讲,一切的存在都是粒子的振动。振动的频率低,就成为有形的物质;振动的频率高,则成为精神,乃至能量、光。其实这一切,都不过是我们的意识和感觉所把握的、认知的,被经验或者说共业所固化的。至于真相到底为何?只有超越于常人的感觉、意识状态,才会体会“非常道”。

如何以德进道,即是蓄积能量。如何蓄积能量,人心死,道心存,至虚极,守静笃。把自己彻底清空了以后,能量才能进来,这是一种途径。我们常常还说,行善积德。那么何为善?一般人认为利己则善,真正的善,则是彻底的无我。如果不能无我,就尽量无为。否则,心念一生,便有分别,就难以至善。能做到无我而有为,则一切为皆善行。即“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这是讲本体论上、认识论上的道德,是有些形而上的味道。而社会生活层面的和政治、经济上的道德,则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道德观。主要指伦理规范,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正如“失道而后德”。人类社会在文化形态上,似乎是在逐步下降,当道德也不能规范人们的行为时,只好用法律来制约。在一个人人具有自觉的道德感的社会里,法律是不存在的。在一个人人都以具有道德为荣的组织里,一切都是和谐发展的。有些人自以为聪明,虽然学会了讲道德,以道德标榜自己,却只希望别人道德,而自己却暗行不道德之事,则是最大的不道德。“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老子五千言,揭示了宇宙、社会、人生的规律,为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指明了道路。几千年来一直哺育着中华民族的成长,是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每当中华民族遭遇劫难,面临困难的时候,以老子思想为基础的中华人文精神就会焕发出巨大的能量,使中华民族的子孙能够吸收营养、获取力量,重新站立起来。

现代的人类似乎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科技昌明,物质丰富,生活便利,寿命延长,并且能够克隆生命,探索太空,世界的秘密似乎逐步被人类所掌握。人类的自我膨胀也越来越大,似乎可以为所欲为。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人类相信,能够凝聚人类的所有智慧,克服各种挑战,最终实现对自然和宇宙的征服,使他们臣服在人类的脚下,听从人类的指挥。人总有一天会成为宇宙的主宰。

然而,自然也不时运用各种手段敲打人类高傲的头颅。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各种麻烦和灾难。在享受丰富的物质成果时,人们的精神却越来越脆弱,新的疾病也不断出现,生存环境也受到破坏。人们不禁发问,人类是否在伟大的梦想实现之前,作为一个物种就会永远地在地球上消失了?

为了探求人类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中华大地,投向这个养育伟大民族的智慧宝库。

愿这个世界,“道行天下,德润万物”。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系中央编绎出版社)

选自中央编绎出版社熊春锦先生著作《德道行天下》寄语Ⅲ

[弘扬道德文化重建中华文明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华传统文化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219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你可有细细品味过?你可曾欣赏过那入木三分大气磅礴的书法,可曾品味过那耐人寻味的诗词歌赋,可曾游览过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可曾听过那声情并茂的戏曲?那传统而古老的节日你真的了解吗?我们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事实的确如此,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根源,我认为这“根源”有两个部分,其一是“形象”上的,是汉字;其二是“抽象”上的,是信仰与追求。而文字正是用来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工具,它体现出来的,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上古便有仓颉造字的传说,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人们便开始使用统一的文字——小篆。统一文字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交流,使不同地域间的风俗文化有了交往,而中华文化也开始变得繁荣。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迁编写的《史记》第一次将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的历史连接起来,而文化也在那一片片刻了字的竹木片上保存了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为文化传播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而汉字的字形也在悄然变化着。不算上秦朝前的甲骨文和金文,汉字大体经历了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的变化过程,流传至今,而我大华夏的文明也乘着汉字这艘船在历史的长河里乘风破浪,一直向前。

汉字强大的生命力也通过民俗文化表现出来。“猜灯谜”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文化。一些传统节日像元宵节总少不了这一活动。所谓“灯谜”,就是写在灯上的字谜,因为想猜出谜底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仿佛林中射虎,于是又有着“灯虎”的别称。这种活动出现的原因与汉字独特的构成是分不开的。像象形字、形声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汉字的构字法,根据这种特点,人们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通过拆字等方式让答案藏于字里行间,可谓是妙不可言。就算原来看不太懂,经由旁人稍稍点拨,细细一想便能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联也是汉字一大特色,和汉字中的多音字结合起来竟别有一般风味!昔日有人作了一副有趣的对联:“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半支雅曲乐乐乐师之心”。你看这对联构思精妙,对仗工整,是不是很有趣?这得益于汉字独特的发音与不同读音的表意,若将英文比作条形码,那么中文就是二维码,它较之于英文显得更为复杂。

但我认为汉字最为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书写。少有的文字书写能成为一门艺术,而汉字却自成一派。它的应用广泛,碑帖、篆刻、牌匾、尺幅、扇面……样样精妙绝伦!一笔一划,起承转合,无不体现着先民的智慧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在汉字的构造中时隐时现。从春联、倒“福”到招财进宝,甚至洞房里的“囍”字,灵堂前的“奠”字都反映出我国古代的民俗文化,汉字就像中国古代文明的密码,是活“化石”,所以我认为了解汉字的演变就像在了解中国的历史,古老的象形文字,被镌刻在一块块古朴的龟甲兽骨上,一个字可以说就是一幅画,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汉字可以看作是“抽象的简笔画”,研究汉字的演变不但有趣还能从中加深对它的理解。总之,书法将实用、艺术、哲学融为一体的形式就是书法独特的魅力所在。

不管你信不信,但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们的汉字来头可不简单。它诞生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到了今天也仍充满活力,历久弥新。汉字有很强的包容性。任何外国的诗歌,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翻译成中文都不只一个版本,像什么“直译版”、“意译版”、“文言版”比比皆是,而且译为中文后,既符合原意,又有着一丝韵味。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诗词歌赋很难准确译为英文或是其他语言,翻译后的往往过于直白,以至于失了原有意境。中国古诗词讲究押韵,常用意象来对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渲染与烘托,有些还讲究对仗,对结构和字数都有着明确的要求,所以人读起来会有独特的美的享受,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营造出一种“海阔凭鱼跃”的境界,水天一色间,有落霞的余晖,也有孤雁遨游其间,显得如诗如画,这是何等的逍遥,又是何等的孤寂?

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也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的世界,也不由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上古有神话,传说着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洞,嫦娥奔广寒,后羿射九日,常羊山上有刑天执干戚而舞,也有巨人追逐那仅存的太阳直到生命尽头……那时的人们有着这些奇异想象,是源于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与之抗争的意志。这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他们的精神也一直深深扎根在我们的血液中。尤记昔时的竹林里有个怪异的青年,名为嵇康,他在临刑前,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他以雅的姿态平静的面对死亡;也记得大唐的诗仙,仗剑天涯,明月相伴,与诗酒度过年华,唱着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们这种潇洒这种风骨正是我一直不懈追求的。不畏死亡,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不怕困境,因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老庄讲着道法自然,孔子说着有教无类,古人教予我人生的境界,从“上善若水”到“厚德载物”,也告诉我们“大道至简”“大智若愚”的道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为人处世都是有启发的。古人还说过,君子应自强不息,天道酬勤,行成于思。从中我们也就不难发现,古人所不懈追求的“大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了。

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是民族的瑰宝,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认为,它无愧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主要讲了中国一些值得我们铭记与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本书中,我犹如走进了历史,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而有血肉的人物,让我第一次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去感受历史,令我心潮澎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是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一句话,它,不仅仅深深地激励了清华学子,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刚健宽厚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我想,这句话不仅仅是精髓,不仅仅是清华大学多年来奉行的校训,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标杆和风向标。当我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瞬间有过放弃的想法,猛然想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遇事不能知难而退,而应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及时纠正错误,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古代书法,笔下春风”,可算是让我开眼界了。书法有楷、行、草、隶、篆体,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北宋书法家苏轼,他们的字龙飞凤舞,抑扬顿挫,将中国汉字诠释的多姿多彩,五彩斑斓,让我在敬佩这些书法家的同时,又十分的自豪。老师常说,字写的好与坏,代表着这个人的能力高低。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练习,从记笔记、写作业开始,认认真真的写好每个字,传承我们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完全了解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有更多的年轻学子传承着令人振奋的中国文化。

而我,现在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但沐浴在中国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肩上的担子仍然沉甸甸的。做为炎黄子孙,我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骄傲,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今天而自豪。做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要更加勤奋刻苦的努力学习,长大后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让祖国更强大,让中国文化永放异彩!

简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阅读,小作者不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国文化,更树立了为让中国文化永放异彩而努力学习的志向。语言流畅,内容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华传统文化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过春节。

过年前夕,妈带我去市场买年货。市场的人有很多很多。妈和我买了很多年货有瓜子、花生、鸡、鸭、鱼、肉、火腿、可乐还有各种各样的名烟名酒。我们还买了好多的烟花。哈哈,满载而归,我们高兴极了。到了家里妈扫地,爸擦地,哥哥连忙把春联贴上。春联上面写着恭喜发财,吉祥如意。姐姐把窗花贴好。妈为了迎接春节,甚至把墙也刷的白白的。这时爷爷走过来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这个年咱们好好庆祝一下”。这时妈去给我们买了红衣服,红衣服表示着吉祥红火。

听姥姥说“古代有一个怪物“年”经常在春节里出来做怪,破坏庄园,还吃小孩呢!但是“年”并不是什么都不怕。据说“年”有三怕,怕火、怕炮、怕响。”所以过春节的时候,必须放炮,穿红衣服。

到了春节那天,我们高高兴兴地穿着漂亮的红衣服。放炮,吃团圆饭,一起团团圆圆的过大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传统文化数不胜数,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作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中华传统文化作文(一)

我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文化。其中,我最喜欢武术。武术是我国独有的,外国人称为“中国功夫”。

中国武术起源于古代战争。传说炎黄时代,东方有个以野牛为族徽的蚩尤部落,崇尚武技,勇猛善斗,特别善于摔跌。

他们头戴牛角或剑戟样的装束,与人交斗时,除了拳打脚踢之外,他们善于抓扭、用头顶触对方,使对方不敢靠近,这就叫“蚩尤戏”。蚩尤的角抵是一种徒手搏斗,既可以用于战场,又可以用于平时演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武术也进入新的阶段。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争频繁,士兵们在战争中掌握的一些搏击竞技技巧经过慢慢的发展与演化,就形成了后来的中国武术。

武术分为两种,分别器械武术和拳术。器械武术:按照一定程式舞弄刀、枪、棍、棒等器械,形成固定的武术套路,就叫做器械武术。拳术:赤手空拳操练的武术套路、技法都称拳术。拳术也有拳种、流派,如太极拳、长拳、形意拳、八卦掌、南拳、醉拳。

我喜欢武术是因为它可以用于进攻、自卫、锻炼身体。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二)

要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数不胜数,如剪纸、对联、古诗、传统节目,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了。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红纸剪一个“福”字贴在门上,在红纸上写一些吉利话也贴在门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红色就再也不敢来了。从此人们年年贴春联,;流传至今。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飘,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小朋友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礼花满天,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表演引的我们哈哈大笑,如果天天过年该多好。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佳节,也是团圆节,这天吃元宵、猜灯谜,寓意家家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无比幸福快乐。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三)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地道中国人,一生只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一个是可亲可敬的祖国母亲。

我的祖国母亲,从古至今“养”成了许多“习惯”。这些习惯说的俗一点,就是她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历时悠久,其中“祁红”算是出名的了。***爷爷曾为它夸赞:“你们祁红世界有名。”的话,可见祁门红茶的名、醇、香和地道。饮祁门红茶的人骨骼强壮,红茶中的多酚类(绿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可见“祁红”是名不虚传呀。

食品文化更是繁多,就拿各位最熟悉的粽子说吧。粽子是因为屈原的故事而流传的。那你们知道粽子为什么要用艾叶包吗?告诉你们吧,因为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所以嘛,现在同学们都只能看到妈妈们准备艾叶和肉、米包粽子了。

不同的国家,服装也不同。中国的服装文化最早就有清淡平易、宽抱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的特点。

祖国的传统文化还有许多许多,我写一天也写不完。不过,只要我们心中知道它,遵守这种传统,那我们就是一名优秀的中国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1000字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构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不仅要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充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文化润泽“美”,用道德涵养“美”,用治理保障“美”。

以文化为纸,为家园画卷注入底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发挥国民教育基础性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推动书法、诗词、曲艺进校园,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群众文化参与的热情。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在“水韵江苏”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现代化的美丽城市与乡村。不断找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的契合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以道德为墨,为家园画卷浸入颜色。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道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时代楷模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我们应自觉向高标准看齐,广大党员干部更需率先垂范。要向身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学习面对疫情挺身而出、奋勇担当的精神,向抗洪救灾的官兵学习对祖国的深深挚爱和对人民的深情大义,向在平凡岗位上的人学习默默付出、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向和睦的邻里学习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相处之道……传扬先进事迹、学习时代楷模、弘扬优良家风,我们从举手之劳做起,崇德尚义、积小成大,涵养自身的高尚情怀和道德情操,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用实际行动为美丽家园增色添彩。

以治理为笔,为家园画卷勾勒蓝图。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大规模改造,市民的流动与搬迁使得邻里关系和社区文化正处于重新建立和融合的阶段。因此要更加重视基层社区的治理工作,推动网格化管理,增强党建引领作用,推广“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医生、小巷管家、党员义工等形式的基层自治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主人翁的意识,让基层党员、工作者和群众广泛参与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中来,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法治为百姓服务的效能,大力开展法律知识进社区、进农村的活动,建设法治长廊、法治书屋、法律调解室,予民方便,为民解忧,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让群众真正成为描绘井然有序、和谐美好家园的执笔人与观赏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弘扬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征文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的郭子文,今天我演讲 的题目是《读国学经典,扬民族文化》。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带着一种神圣的朝拜,我翻开了辽海出版社出版的《国学经典》这本书。正如本书作者说:“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影响较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读了这本书之后,更让我觉得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

李毓秀的《弟子规》,使我们生活的典范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言慎行,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对待,这时儒家的基础,更是我们人行的基础。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向我们展示了三国鼎立时的战乱纷争,有着呼风唤雨和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的诸葛亮;重情重义的关羽;刚正不阿的张飞;和汉代皇帝的后裔刘备守蜀国;还让我们领略到一代枭雄曹操,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位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刮目相看,正所谓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矣!

一句“江山如此多交,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道出了毛泽东所思所想,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毛泽东思想是当代的国学经典,他的名字和他的光华,将会影响流传几代、几十代以致久远。

回想这些,不光是我,我相信还有很多人心里有个大问号,何为国学,何为经典?其实很简单,不就是那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国学源远流长,千年沉淀已形成“经史子集”四部,可谓恢弘壮阔,蔚为大观,国学不仅是中华文史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中华国运日渐昌隆。国学的价值正走向回归!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引以为傲,他是我们中国人的国粹,我们应该一起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中国这条巨龙,永远腾飞在世界的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华饮食文化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来同学们,请打开第一百一十七页的课文《向神农致敬》,农夫一天天辛勤地耕耘,稻米才能收割。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你们所吃的白米饭,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老师说道。此时,身为吃货的我不禁想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文明,最古老的城市,和最古老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在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久以前就有的文化。其中,最让人震惊的是饮食文化里的烹饪法。

在古老的城市里,食,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日复一日地,中国人对食有了更高的需求,那就是“鲜”。怎么让食物煮了过后还保持它的鲜,它的营养,这真是一门学问。用什么方法处理食物才能让食物完全煮熟能保存鲜味,正是中国人追求的烹饪工夫。

华人对食物的研究,远远超越了全世界各族人民,他们追求的是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还没下锅前的处理工夫最考验厨师的刀工,刀必锋利,食必新鲜。切下去的每一刀都很讲究。刀功强,食物更嫩更弹。做中华厨师真的需要很多功夫才能踏进厨房。中华饮食注重健康,从而在中医诊所找到食疗这种治疗方法,药材能补气补血,更能调理健康,这也是中华食文化保存下来的原因之一。

中华饮食拥有“中和之美”,不能太过咸,不能太过甜,不能太过辣,要刚刚好。在食源开发,食具制作,食品生产,食物的营养等都有一定的标准,才能煮出上等的佳肴。食源地理要好,水源充足,阳光充沛。食具、材料精制,不可腐坏。食品出产卫生,保存适当。食物里所含的矿物质等能确保该佳肴有该摄取的营养。若作和羹,惟尔盐梅。

烧、炸、烤、烩、熘、炖、炒、爆、煸、熏、卤、煎、汆、贴、蒸等烹饪法,不仅把食物的特质保留下来,还把食物改造成另一种境界。身为炎黄子孙,谁不为这种文化而深感骄傲呢?食物的烹饪法随着不同的民族而改变。就这样,中国有上百种烹饪法一个一个的等你去发现。中华饮食风味多样,有甜酸的、苦甜的、咸辣的各种味道。风味会随着客人的要求改进,满足客人对食物的热爱。

碟上有美感。食物的美感可以刺激味蕾,增添饮食的魅力。雕刻成莲花的胡萝卜,让人感觉优雅,高贵。一丝的黄瓜,有清爽,大自然的味道。桌上的美感让人感受到物质上的享受,又进了另一种境界。佳肴的命名有严格的要求,名字可以使菜肴栩栩如生,更使食物的美感增进一层,例如:狮子头、龙凤呈祥、鸿门宴等。

华人注重礼仪。上菜也有一定的礼仪,上菜的顺序必然重要,这样可以使客人品尝食物真正的美。食文化是我们华人的骄傲,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以食为天,可见古人多么看重饮食。一碟的菜,是经过厨师的汗水酝酿出来的成品。美食是艺术,是惊喜,它的美感给了客人们视觉的冲击。我们应该保持祖先的智慧,好让后代明白,饭不仅仅是一盘饭,而是充满传统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华之根祖文化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怀念本是同根的祖先,何等的高尚。

灯火阑珊,漫步街头,几许伤感几许哀,念起自己其实是有依靠的,又是何等的温暖。

千年古树,万里长根。洪洞古槐,移民图腾。立汾水之滨,荫庇四海;连三晋之脉,根蔓五洲。干非高耸,却牵亿万儿女心;冠非翠峨,而引无数思乡鸟。文化之树,一树之体,载满笃笃乡情;精神之树,几仞之干,引来莘莘游子。

600多年来,不论官方的史称,还是民间的宗谱,都详实地记载了大槐树移民这一伟大历史壮举。巍巍大槐树几度枯荣,移民子孙生生不息。今天,古槐迁民后裔已遍布全国,乃至海外,世界上每lO个华人中,就有一名古槐后裔。一水之流而万脉,一木之茂而千条。而今,不管身居何处的古槐后裔,都能在大槐树下找到自己的宗族之根,理清自己与先祖的衍生脉络。传唱数百年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正是根祖文化凝聚力的真实写照、正是海内外古槐后裔思念家乡的历史见证、正是数以亿计的移民子孙追根溯源的行动指南。大槐树根祖文化所体现、所代表的,是一种血脉亲情、民族感情、爱国之情,是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一个载体。

洪洞大槐树对我来说有着太多值得去记忆的东西,一个气势恢宏的根雕大门总给人一种美的向往,这个大门我曾无数次的路过,每一次,目光滞留片刻,归家的感觉便会萦绕在周围,不觉的会向里瞅几眼,但仅能望及的是“根”字影壁,那映入眼帘的鲜红色“根”字,那是革命般的红色,有热情奔放的中华民族的影子,更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同心情结,

走进里面有颗大槐树,伤痕累累的树干记载了它的历史,刻下了时光的轮回。我们说槐是根,槐是祖,槐是神,思祖念槐;槐是家,槐是亲,槐是情,梦乡寄槐。大槐树祭祖习俗就是内份情的的演绎。它以大槐树为形象图腾,以洪洞地方文化为渊源,以移民史实和纪念移民为主线,以维系宗亲之情为精髓的。也难怪这里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迁民姓氏牌位了,密密麻麻的牌位一共869个,也就是869个姓氏,陪同爸爸,我们一起寻找着我们毛氏的牌位,内种感觉真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也可以说是历经千辛万苦寻找祖先,说来还是蛮有意义的。找到祖先后便要祭拜,一步步的形式是一种文化特色,但又是那么的真实,祖先的神圣让我们景仰,祖先的圣火我们不断传承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已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中华文化有着太多的精华,大槐树外,我们有曲径通幽,亭台轩榭的苏州园林,有绵延万里,气势磅礴的明长城,有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有金碧辉煌,气势恢弘的紫禁城……作为华夏儿女之一,我们真的很自豪。中华的烽火文化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骄傲。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祖国用文化将十余亿的心熔铸在一起,文化让祖国屹立于强国之林。因为文化,使我们感觉祖国日显壮丽;因为文化,使我们与祖国紧紧相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谈中华文化的坚韧包容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见到“中华文化”四个字时,光荣与自豪油然而生。仅凭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一代代薪火相传却未断。而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中华文化的坚韧包容是分不开的。

中华文化是坚韧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被罗马的铁蹄所征服,两河流域的土地被战乱一次又一次地染红,古印度的历史有的时间竟是空白,只能从《大唐西域传》中去寻找。这些国家虽然有的至今还在,可他们的文化断了,唯有中华文化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保留下了自己的文化。中华一路走来遭受了多少蛮族的破坏和入侵。犬戎,匈奴,五胡,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列强,一个接一个想毁灭中华文化。但却没有谁做到,反而是中华文化一次次浴火重生,越来越强,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最大的力只能将它压弯却终究不折。一旦稍有松懈,中国便会再次挺起腰来,傲视群雄。

中华文化是包容的。频繁的异族入侵和与他国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学会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面对匈奴诸胡的屡次袭边,赵武灵王向他们学习,实行“胡服骑射”,不仅打败了他们,还使中国版图上永远多了一个叫河套的地方。椅子,小麦等事物被古人从国外引进并加以“本土化”的改造,使之彻底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即便历史上有诸多少数民族政权,可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始终是稳固并延长统治的重要方式,于是就有了北魏孝文帝的改姓为“元”,忽必烈因为“大哉乾元”而以“元”为国号,一点一滴中中华文化愈发强大。

可中华文化的坚韧和包容未必有利无害,它同时也成文化的漏洞。

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过度坚韧影响到了中国人,使中国老百姓成为最温顺的顺民。一个朝代再腐朽无能,只要百姓有口饭吃,就很难去造反。在被异族所统治后,只要能过下去,就算被左衽,被剔发也不会去想推翻异族。也难怪许多日本所谓“专家学者”认为“中国老百姓不会在乎统治都是谁”而制定侵华战略。许多人都忘记了坚韧的初衷是暗中并超过对手然后一举消灭,成了单纯的为活着,为有口饭吃而韧,而忍。

文化过于包容的缺点则在今天表现的很明显。中国因为闭关锁国而落后了几百年的课,有的直到现在仍没有补齐,疯狂的补课导致很多东西照搬照抄。衣着,发饰住房,生活方式的全盘西化让中国丢掉了民族特色。甚至国外的“利益至上”“拜金主义”等糟粕也被引进,而中国传统“仁,义,礼,智,信”“舍生取义”被人忘得干干净净。而如今,传统节日很少有传统的气氛,洋节反倒一年火过一年。许多诸如端午门前插艾草,七夕乞巧,元宵灯会等习俗,已经或正在流逝。如果再不做出些改变,我们的后代恐怕就民了“香蕉人”了,我们也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中华文化是先人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有选择地继承它,让坚韧包容的中华文化继续在世界上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普遍能接受的定义,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人一直以来就有着争议。早在二三十年代,主张全盘西化的是胡适之先生,主张中华文化优越论的是梁漱溟先生,各有一众拥趸,彼此互不买账。即使到了如今,有了兼容并包的觉悟,却仍未有很好融合。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的“国学热”和“文化自信”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认识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开始有意识地培育大众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兴趣,比如在非遗、诗词、民乐、昆曲等方面引导。而另一方面,人们又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尤其是对于年轻父母,为了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3岁就开始学英语,4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刷奥数,而对于国学的启蒙,则不知道要晚多少。或因其无用,而浅尝辄止。

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的团结合作。国与国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而现在的世界更需要“和”,而不是“争”。“和”才是持续发展的准则。

“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体现了祖先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也是适合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思想要素。历史的发展往往是螺旋式上升,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在历史的传承中吐故纳新,才能有所开拓创新。因此,“弘扬我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创造中国文化的新形态,是我们当代人的庄严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华传统文化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在过年的时候,我们要放爆竹、贴窗花、挣压岁钱、吃饺子、听年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听年的故事。关于年的故事有很多种,我最喜欢其中的两种。

一种是说年是一群非常凶猛的动物,它们聚在一起,一出动,多则上千只,少则几百只。每到寒冬,年就出来觅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种动物就要遭殃。据说,一群年一次可吃上百只虎豹熊和几十个人。

一到冬天,人们都得集中起来和年作斗争。在与年的斗争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年虽凶恶残暴,但它最怕火,一见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们一旦发现年群来犯,就迅速点燃火把,手持武器呐喊助威,直到把年全部赶走。

另外一种传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深居海底的怪兽叫年,它的头上长着一对尖尖的角,非常凶猛。到了除夕这只叫年的怪兽就会爬上岸伤害人命,所以到了除夕,大家都逃到深山里。

这一年,从村外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告诉大家,年有三怕,第一它怕红色,第二它怕响声,第三它怕火光。所以当过年的时候,人们都要放爆竹、贴窗花、开灯过夜。

年的故事很吸引人,过年的习俗丰富多彩,我喜欢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华传统文化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从“嘉一”学习回家,就马上打开电脑,找起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我一打开传统文化的资料,就出来了许多传统文化。比如:筷子。中国象棋。风筝。十二生肖剪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京剧脸谱,中国结。所以我花了一个京剧脸谱,中国结太难画了,就叫妈妈买了一个。

妈妈买的中国结非常特别,很好看。中国结是用两条线编成的,外面一圈是红色的。里面一圈是黄色的。而且,中国结下面还有一个接一个的京剧脸谱。第一个是红脸的,第二个是蓝脸的,第三个是白脸的??其中最有趣的是那个黑脸的。我问:“小姨他叫什么”小姨说:“你看他的脸黑黑的,一看就知道是包公”。我又问:“小姨,为什么他是包公”。小姨说:“你看,他额头上有个月亮,这就是包公。”我听了小姨话想:这些脸谱可真有趣啊!

以后哦,我一定要多看京剧,了解更多的京剧脸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华美德——礼仪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从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到雷锋的感人事迹,再到今天的21世纪,礼仪体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马路上扶盲人过马路,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礼仪就像是一朵美丽的花,开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弘扬着中华美德——礼仪。

今天,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也应该注重礼仪。见到老师要问好,碰到同学要点头微笑,不小心伤害别人要道歉,这都是我们基本需要做到的。可是就仅仅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认为是很少很少。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和新世纪的小主人,我们不仅应该做到懂礼仪、做礼仪,还应该向社会呼吁,弘扬礼仪这个中华美德。

尊老爱幼,这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礼仪之道,可是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曾看看到这样一段公益广告:在公交车上,一站到了,上来一位拿着重物的花甲老奶奶,可是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老奶奶环顾四周,只见车上的年轻人们都熟视无睹,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看窗外,权当没看见。这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竟然站起身为老奶奶让座,老奶奶只得唉声一叹,车上的人们脸都红了。最后,广告上出现一排字:礼仪,尊老,在哪?

这个广告,令我感慨万千。21世纪,科技越来越先进,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可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素质却退步了。那流传下来的礼仪之道渐渐的在社会上消失不见,人们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们,只是冷血嘲笑;面对自己的亲生父母,甚至都大打出手;人与人之间再也没了心平气和的沟通,只有互相难听的谩骂。这些,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礼貌待人、尊老爱幼。用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点头,把礼仪带到生活中,带到社会上,把礼仪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中。

崇尚礼仪,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弘扬中华传统的文化作文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回首历史的滚滚长河,不能磨灭的,是传承千年,经久不衰的国学文化,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体味到一种宁静和祥和。无论你是有雄心壮志,远大理想,还是闲情雅致,修身养性,都可以从这些国学文化中得到你要的东西。古人圣贤留下了很多的经典,它伴着我成长,犹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让人感到了希望;也像严冬中的热火,让人感到温暖;又似盛夏中的一捧凉水,沁人心脾……经典文化从小伴我成长,指引着我,滋润着我。

先前我是个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业时不紧不慢的,甚至边做边玩,妈妈的唠叨声和爷爷的教诲声不绝于耳,成为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那时的我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觉得非常反感。自从暑假妈妈陪我重温了《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错得多么的厉害。《论语》里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的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现在我做作业时,刚想偷懒,就会想起《论语》的这句话,马上收起了玩心,专心做作业,它为我敲响学习的警钟,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伴我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尽可能的帮妈妈做点我力所能及的家务。放学后或周末,我主动打扫卫生、洗碗等家务……《三字经》里不是说过“香九岭,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吗!何况妈妈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给我辅导功课,并鼓励我注意身体和学习两不误,妈妈还要上班,虽然累,却没有一丝怨言。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给予的,难道我不应该孝顺他们吗?

[弘扬中华传统的文化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被遗忘的文化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从历史的深远处走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同飘荡于千年的精灵,幽然出现,熠熠发光。这就是中国文化。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文化。《诗经》305首诗歌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之路;在战国七雄的争战中,中国文化曾一度消沉,而等到战乱平息,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又有了《离骚》的诞生,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然而也带着屈原的怨愤与不平一同沉入汨罗江;“一道天光射向光壁,便产生了前后赤壁赋的千古绝唱。”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苏轼。这一切,都是宝贵的中国文化,如黄金般宝贵。

然而,物欲横流流尽了高雅,歌舞开平平息了斗志,阿谀奉承迎合了庸俗。大江东去已成为千古绝唱,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已被商品大潮冲刷得一干二净,井冈山的星火早已被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所淹没。那些曾经如此辉煌的东西如今离我们越来越远。庸俗铺天盖地的袭来。高雅悄无声息的消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功利来衡量精神生活。有人说,周迅离我们越来越近,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听周杰伦的越来越多,听贝多芬的人越来越少。塞满书包的是卡通,堆满床头的是言情、武侠;高高挂在书架的是《诗经》,尘封虫蛀是《巴黎圣母院》。文化正离我们而去。不,是我们离文化而去。熟读唐诗三百首的已不再值得骄傲,不识贝克汉姆的被嘲笑;谈到流行歌曲便滔滔不绝,说起那段沧桑的历史却茫然不知。文化,正在被一点一滴的遗忘,一步一步地走出我们的生活。鉴赏诗文,游览古迹成为那些学者和专家的工作;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被看成战争年代纪念品。

可是,这又能怪谁?电视报纸播放的是什么?街头讨论的是什么?杂志刊登的是什么?为了建商业步行街,把烈士陵园拆了;为了整顿市容市貌把当年的古屋拆了,把唐朝的城墙拆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而我们却还在为这些“杰作”而感到自豪!

被遗忘的文化在悄悄哭泣!所以苏醒吧,中国人们,甚至世界人们!在如今竞争白热化的年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珍惜那些被遗忘的历史文化,我们应该用闲情逸致去揣摩那“百僧推月下门”究竟用“推”好还是“敲”更合适,而不是不屑!我们要摒弃文化功用价值体系,用真诚的态度去追求精神生活,把精神价值、独立自由的文化选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用学到的文化知识来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而不是当作获得物质生活的工具。要提高对文化的注重力,去热爱全人类的文化遗产,用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追求文化,思考人生。这样,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追求文化的学者便不再孤单,巩固文化的支柱越来越高大坚硬,那文化便会深入人心,不再被遗忘,而是流传下去。

回来吧!被遗忘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在中华文化里成长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一首《龙的传人》,唱尽炎黄子孙的心声。面对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西洋文化,我不只一次庆幸,从小备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自己,没有淹没在当代外来文化的潮流中。

我自豪生于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中华大国,痴迷于它历久弥新,源远流长的文化,唯有用心领略其精髓,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才能以示心中感激之情!

神奇汉字显智慧

琵琶琴瑟八大王立头,魑魅魍魉四小鬼犯边;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为战,嫁家女,孕乃子,生男为甥……随时间迁移,汉字演变成颇具魅力的文化。做中国人,写中国字,讲中国话都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甲、金、小、隶、草、楷、行,汇集着民族精神的汉字,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风貌。

减少网络文字和电子联系设备的使用,多一些书面交流。减少外语培训时间,多学习汉字文化课程。凝结着祖先智慧的汉字流淌于笔尖,呈现在纸面上的不只是一缕墨香,一方优雅,更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

用心体会民族魂,书写中华新篇章!

优雅诗词呈博识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是李白游蜀道之感;“江间波浪接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是杜甫览巫山之叹;“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庄周的逍遥观;“山水之乐,得乎心而寓之酒也”是欧阳修的洒脱观……吾辈徜徉于诗词歌赋里,踏古人足迹,领略其博识见闻,岂不妙哉?

反对“洗脑神曲”,拒绝出口成“脏”,贯彻“诗词范”,对白文言文,欣赏诗词美。当韩流美剧充斥生活,不妨给自己来一剂“中国风”,既弘扬诗词曲赋美,又显示自己文学底蕴,何乐而不为?

吟诵中华诗,传承中华情!

传统文化现包容

热播节目《国色天香》将传统戏曲与流行歌曲融会贯通;央视将民族舞蹈与流行舞蹈巧妙融合;剪纸、雕刻等民间艺术也跨出国门对外交流合作……当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碰撞,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得以传承。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有义务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生力量。面对外来文化和流行元素,我们既不全盘否定,也不照搬照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继承传统文化,感恩祖国母亲!

我是中国人,弘扬中华魂,做其传承人。在中华文化里成长,我学会了志存高远,学会了坚忍不拔,学会了自强不息,只有用心感悟,从点点滴滴入手,才是对祖国最好的感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华传统文化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世上任何事物不过是散落一地的珠子,而文化就是将他们串联起来的柔韧之绳。 Anything in the world is just a beads scattered, and culture is the flexible rope that connects them in series.

题记

从1896到2008;从雅典到北京;从风情万种的爱琴海到波涛澎湃的渤海;从然不动的奥林匹亚山到蜿蜒连绵的长城脚下。奥运的脚步近了,几乎能遥望到奥运圣火在神州大地处处燃起,全中国13.06亿儿女都仰目为奥运祝福

2008年8月8日晚8时,鸟巢主会场上空燃起数百只烟花,似一条巨龙俯视着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我明白,傲立于世界东方的汉文化终于可以也西方的同志们作一次“亲密接触”了

我知道,老外们对中国的看法不外乎就是“神秘”二字吧!大地他们也是这么看印度的这个在佛脚下年了五千年经文的古老国度。但他们更为中华文明而诧异,这个东海托起的古老国度.文化明珠,她的礼乐制度,她的文学艺术,她与众不同的社会制度。

世上仇华的人不在少数,到我坚信仅一开幕式,消弭“仇恨”足亦

当缶声震天,一个个刚烈的汉子舞动着双臂,将全场带入了第一个高潮!我为其撼动,为其欢呼!当一群身披红袍的儒生们对“字”行礼时,我几乎亦欲为之稽首:“朝闻道,夕死可亦!”四大发明,四大国粹,汉舞似写意画一般,红的湖州大毫黏着焦黑的墨香,几乎一并向宣州白纸甩去,微州墨味清而不远,浓而不俗,似万只墨色蝴蝶连翩飞去,就连镇台的端州古玩也为之吟唱!

如果说开幕式的前期更似文房四宝的话剧,那太极拳则是中华文化中庸和济思想的体现,我知道外国人也是与我们一样,同在一个世界,同在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的照耀之下,同属二十八宿的星辰之间。在中国武术在空中展示中。我看到一个国家和一个地球,看到了中国的自信与风采,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她重在彰显一个东方古国的魅力!

汉民族之花终于在世界面前绽放。大家,请一道为我们的文化喝彩吧!让大同观念在圣火中绽放,让和谐理想在世界前发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105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一起床,我看了看论语日历:2月14日,星期六,七九第一天,西方情人节。我换上昨天就选好的唐装背心,妈妈还给我扎了配唐装的发型。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我们苹果小队的八位同学要在我们家开展“传统文化代代传”的小队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妈妈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先把客厅装扮得有中国味儿。于是,我找出了串串装饰彩炮,三羊开泰图,彩色亮片蝴蝶,福满家门的祝福牌,我写的书法作品“仁以为己任”“福”等。想到我们班的同学们平时就在有浓厚的国学氛围的教室里诵读论语,我就拿出了寒假里挑战胡老师要背的《学庸论语》,平时我最喜欢的一套书《最美的中国童话》,还有爸爸小时候的一本古书《唐诗三百首》:它和现代书可不一样,里面是繁体字,而且是从右往左翻页的,是中华书局出版的,1959年9月新1版,1982年6月第13次印刷的,定价0.57元。整个客厅顿时喜气洋洋了!

爸爸去奶奶家把我的阿太接来了,九十三岁的阿太教我们小队队员包粽子是我们这次活动的重头戏。妈妈小时候放寒假会跟着她的阿太和她的外婆洗棕叶包粽子,我还从来没包过粽子,今天我也可以体验妈妈小时候的寒假生活了。阿太今天穿着花棉袄,她红光满面地告诉我这可是老底子的缎子棉袄,叫真丝织锦缎呢。哈哈,阿太真好看!同学们也都准时到了我们家,大家都打扮成了标标准准的中国娃娃的模样。妈妈们说看着阿太和我们八个中国娃娃,真有一种以前大户人家过年的感觉呢。阿太教我们包的是赤豆红枣粽,只见她左手拿起一张粽叶,右手将粽叶折出一个角,放进赤豆糯米和红枣,再将粽叶盖住米后一折一弯,抖出棉纱线后把粽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后觉得不难,也开始做了起来。虽然我也把粽子五花大绑了,但是我包的粽子却会漏出米来,我问阿太是不是我的粽叶破了,阿太看了后笑着说:“粽叶没有破,是因为你没有折好粽叶的缘故。”我看了看旁边的吕昱萱,她已经成功包好了一只,我仔细地琢磨了她的成功之作,又和自己的粽子比了又比,看了又看,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确实没有翻好粽叶,才让米成了漏网之鱼啊!最后,我包了三个粽子,赵恺瑞第一名,他竟然包了七个粽子呢!不光小朋友,还有好几个妈妈也兴致勃勃地学着包了几个粽子呢。

我们还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进行了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问答,交流了寒假学习《国学》第6册的心得体会,诵读论语,读唐诗,猜字谜,写书法。最后我们八个还亲手学着包了汤圆烧给爸爸妈妈们吃,我们包的汤圆有的大有的小,但爸爸妈妈们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汤圆。汤圆真是为我们苹果小队的这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华文化因你而精彩命题作文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因你而精彩

你若有一缕清风,从那金色的田野上拂过,荡起阵阵涟漪,

——题记

无知的我正在黑暗中迷茫,不知所措时,又一个人告诉我——“去画一扇窗给自己吧!于是我画了一扇窗,窗外就是你在向我微笑,你那个世界的光芒照耀在我身上,给我鼓励,“绕枝三匝,此枝可依。”你给予了我足以点亮一个世界的光焰。

你是一位婉约的女子——“残红几点燕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你是一位豪放的将军——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切雨。”

你是一位可爱的母亲——“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你的悠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是求索。”是你的追求;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是你的忧伤;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是你的凛然;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你的委婉。

从“空山新雨后”到“王孙自可留”你为我述说的是王维的平静安逸,予我淡泊心;

从“僵卧孤村不自哀”到“铁马冰河入梦来”。你为我陈述的陆放翁家国未报的悲怆;激我爱国情;

从“望门投思张俭”到“去留肝胆两昆仑”。你向我传达的是谭嗣同的坚定大义,予我不屈意。

你是龚自珍《己亥杂记》中的那一捄红,你是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一束夕阳,你是陆游《游西山村》的那一条路,你更是毛同志《卜算子*咏梅》中的那一枝梅。

你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世间几度沉浮,你目睹沧海桑田的变化。你参入过硝烟弹迹的战场,你歌咏过太平盛世的豪景。你训斥过不可一世的帝王……

你是汉字的结晶,是九州的新星。你记录的将代代相传,万古不息——诗!

[中华文化因你而精彩命题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学习中华文化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中国,我们常常会引以自豪地说:我们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卫工程长城,有伟大的不朽诗篇《离骚》,有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但是,如果有人问你:除了你们的祖先给你们留下的以外,你们又有多少值得自豪的呢?面对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回答呢?的确,近代以来,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华文明衰落了。

让我们翻开历史的一页看看百余年的近现代史中华民族所发生的巨变吧!1842年,拥有百万大军的清政府在一万余名海盗式英国远征军的打击下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华文明的政治保障丧失;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被世人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烧毁,《天津条约》便利了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侵略;旅顺口的大屠杀,台湾的割让,南京城的血雨腥风另多少国人为之心碎。这些历史的耻辱应当铭记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

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异族的入侵者面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挣扎、反抗。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求取国家的独立,民族的振兴,抛头颅、撒热血,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华民族才避免了被瓜分的命运。林则徐、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中华民族取得了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政治、经济的独立并不等于文化的独立,文化是一个文明的主要内容,没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的文明犹如一个空壳,就不能称之为文明了。政治、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基础。政治、经济的独立为文明振兴中华文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我们并没有利用这个条件去整理我们的文化,振兴我们的文明,相反,我们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中国文明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由中国人来整理,只能以中国人共同认可的思想来指导,而不是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马列主义来指导。继承中国文化的方针应是对中国文化具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的人提出,而不应是在某一方面有造诣的人提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各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仅在某一方面精通的人,无权也没有资格提出继承传统文化的方针。

十年文革,是中华文明的又一次浩劫。文革过后,中国文化界更是不遗余力地“吸取”世界文明成果,并用全套进口的“体系”来裁割文明古老的文明,文明的先辈倘若地下有知,也会被这些“孝子贤孙”们活活气死。

冰心老人曾经伤感地说,中国文化界将在几十年内化为一片沙漠,我没有看到真比你们幸运的多,一句话点出了当前文化界发展的趋势。中国文化成为沙漠之后,文明引以为自豪的中华文明就成为一个空壳了。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中华文明下一代继承人,该怎么办呢?是坐视其沙化还是奋起挽救呢?我的回答是:复兴中华文明。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全民族共同的心声。只有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才能实现我们民族真正的繁荣、昌盛、团结、强大。

让我们,中华文明的继承人,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中华后裔携起手来,为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而奋斗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