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革命战争的影片观后感(20篇)

喵星人和汪星人,向来是一对水火不相容的老冤家,它们在一起必定会有一场大战发生。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作文:

浏览

5827

作文

630

2024年红色影片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赵冬零、赵宁宇编剧、宁海强指导的献礼电影《勇士》。本片遵循历史本色,发挥艺术处理,集中体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革命勇士精神。《飞夺泸定桥》在很早以前就被作为课文收录在小学语文课本当中,因此这个历史事件对当下的观众而言并不陌生,只是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在“夺”之上,而在《勇士》里,导演却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个事件的关键,是在“飞”上。

兵贵神速,中央红军看的通透,在人员、装备等各项条件均不如国军的情况下,红军要致胜,只能出其不意。三天的行程压缩成一天,240里,也就是120公里,直接说可能感受不深,举个例子更直观些,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当下的世界纪录是2小时2分,120公里大约相当于三个全马,也就是六小时左右——但其实两者之间并不具备太深的可比性,红军战士要克服的困难远远不止是高原缺氧、山林无路,装备精良的敌人在看着,围追堵截,丛林像是怪兽的嘴,吃人不吐骨头,团长黄开湘(李东学 饰)感叹,能活到现在的战士,那个个赛关公秦琼,跑死?太不值当了。可是还是要跑,为了更大的胜利,就不能畏惧牺牲,为了完成中央红军交代的任务,就必须勇往直前。

胜利——总是需要代价的。

站在战争片的角度,《勇士》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敌我双方你来我往,排兵布阵,比较遵循战争片的创作规律,可是在细节处理之上,导演更是做到了认真严谨。无论是奔袭途中,穿着草鞋的红军战士被木头刺穿脚板,还是五人小队用娴熟的战争技巧阻挠敌军,再到最后飞夺泸定桥的大高潮的时候,专门设置的军号小队,情绪一步步推进,氛围一步步渲染,信念、责任、坚持、忍耐,一个个词汇慢慢清晰,最终都凝结成了两个大字——“理想”。和平,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理想,也是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们的理想,但和平并不是一个假大空的愿望,而是体现在了每个角色具体的人物诉求之上。

团长黄开湘(李东学饰)很现实,他要的就是胜利,因为在战争中,不胜利,只有死,他看的真切;政委杨成武(聂远饰),细心体贴,不抛弃不放弃,真切站在战士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他用血性和耐心激发了红军队伍的斗志;主力战士廖大强(于小伟饰),老红军了,失踪的女儿是他一生的牵挂;神枪手老余(宋佳伦饰),当过孙中山的警卫,受过毛主席的赞许,历经北伐军、川军、滇军,从吃军饷的队伍到不吃军饷的队伍,那又是一个新的故事。少数民族战士云贵川(王梓程饰),打炮小能手田生才(徐洪浩饰),要饭娃“大渡河”(林妙可饰),一个个因为各种原因加入到了革命的队伍,带着对和平的企盼和新中国的向往,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不懈追求,他们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当时革命队伍构成的代表,担当中闪烁出了人性光辉,炮火中展现出了革命激情。

历史过去了,和平已经到来,革命先烈们用汗水和鲜血铸就了我们新的长城,便更加应当珍惜现在的生活。影片《勇士》尊重史实,用纪实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来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可贵,既有小人物的感动,也有大形势的渲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不输于好莱坞战争片的快节奏处理,对每个人物精准的定位和刻画,都让这部电影在诸多战争片当中脱颖而出,也让观众对那个年代的革命先烈们所坚持的、所信仰的、所追求的东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段历史值得铭记,那些人值得敬仰,那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则给人以红色的洗礼,成为中华民族骨子里不可磨灭的精神支柱。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战狼影片的观后感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是吴京继《我是特种兵》系列后,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力作。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以特种作战为背景、自主拍摄的电影还是一片空白。加上是动作明星出演,出于对特种作战的好奇我饶有兴趣地看了这部片子。

吴京以四十岁“高龄”,战胜近50度高温,自导自演的片子多少有许多期待。片子本身是主旋律的电影,有想让人探究一二的神秘。无论是特战动作、战术演示,还是武直10等由特级飞行员完成高空飞行都让人大饱眼福。

首先,从艺术性和美学性上来说《战狼》无疑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流畅和写意,又融合了中西方武学的精髓,让特种作战的实用性得以发挥和呈现。从《功夫小子闯情关》让我看到了以吴京为代表性的中国功夫片这种独特的中国文化艺术,而吴京在袁和平等主创合作下给人呈现出一场完美而炫烂的中华武魂表演。所以,有了前面的动作戏为基础和支撑,吴京的战争片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还兼具当代高端文化的精髓。

其次,特种作战高难度,精彩纷丞的作战场景非常燃。《战狼》采访花絮上,在影片中飞机几乎与陆地汽车相撞,危险系数很高,导演吴京曾跟特级飞行员有过交流,飞行员说:“京哥,我们就想让观众看到真实的飞行员飞行状态是什么样的,你的作品圆了我们一个梦”。另外,电影镜头吴京剪辑得比较保守,很过通过广电审查让他有点小后悔;相信续集会更加精彩。

再次,特种官兵的家国情怀和热血柔情都演绎得丝丝入扣。无论是冷锋与战狼副队长初遇时针锋相对,还是与女队长火焰与海水的碰撞都打开了神秘部队战狼不为人知的一面,从围尸打援到关键时刻智救战友,让人们看到当代特种军人与以往不一样的作战风格和战友情谊。在祖国人民受到危难时,他们,特种兵——中国最后一道防线会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整个作品呈现出战争严酷的一面,也细腻地崭现出特种官兵柔情与热血等丰富性的一面。总之,这部特种作战军事片是成功的,五亿的高票房说明了一切。但我更看到了吴京作品当中的家国情怀和硬汉意识。在现时“暖”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剧和青春偶像剧中刮来一股新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法律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生活在法制的国度,处处需有法,处处需遵法,而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应该让法律在心间长驻。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倘若没有纪律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每一个公民必须要做到的,而对于公民来说,惟有能自觉地做到遵纪守法,才可能获得最大的生存自由。有的同学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人走在马路上行走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被车撞伤,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有的同学不遵守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忽视学校对学生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行为言语等方方面面的要求,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旷课、偷窃、为一点小事结伙打架等等……,积小恶成大恶,最终必然自食恶果。

某小学五年级学生王某,成绩优秀,还是班级里的班干部。有一次他考试考得特别好,爸爸就奖励了他10元零花钱,有同学提议他拿这10钱去打电子游戏机,没想到就这么一脚迈进,他就很快成为了游戏机的“俘虏”,成绩越来越糟糕,视力也在不断下降。父母给的零花钱根本就不够用了,怎么办呢?他决定铤而走险,干脆去偷。有一次,他去一家超市偷东西,没想到在超市出口处被一位老太太当场发现,为了不被抓住,他居然随手拿起啤酒瓶朝老太太的头部连击数下,致使老太太当场死亡。痴迷于电子游戏机使他丧失了人性,由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沦落成了一个杀人凶手,这是多么可怕啊。

总之,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权益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权益和义务是一致的,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起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党员观看教育影片《天上的菊美》观后感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5月18日,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菊美多吉在开了2个村大会、走访了10多户村民后深夜返回宿舍,因劳累过度于次日凌晨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33岁。以他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天上的菊美》由峨影集团拍摄,由阿旺仁青、江疏影、陈瑾、巴登等人主演。

高原美景、康巴汉子、藏族女子,这些元素让《天上的菊美》变得诗意起来。剧组取景全是在菊美多吉生活工作的道孚县,为了还原真实生活,几乎没有搭景,全是在主人公生活过的家中、办公室、村庄等实地拍摄。

采用什么样的视点来讲述菊美多吉的人生?导演苗月透露,影片主要从三个阶段展现菊美多吉的人生经历和履职经历。第一阶段,菊美多吉二十岁,刚刚当上乡干部,工作环境是高原深处的扎坝大峡谷。这个阶段的菊美多吉,骑着摩托车在山路上奔波,阳光中裹着飞扬的尘土,工作起来干劲十足,这是他政治上的觉悟期,事业上的成长期。因此,第一阶段的影像基调像早晨的太阳,清新明亮,绚丽多彩,如诗如画。

第二个阶段,随着工作的调动,菊美多吉来到了龙灯大草原,工作环境从大峡谷到了高海拔的牧区,这是菊美多吉人生责任最重、最忙碌、压力最大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菊美多吉政治上的成熟期。第二个阶段的影像基调,犹如正午的阳光,炙热,炫目,分明,体现这个成熟男人的热度和力度。

第三个阶段,菊美多吉再次调动工作,回到了扎坝大峡谷的瓦日乡工作。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菊美多吉,体现着鲜明的党性,坚定的政治立场,丰富的工作经验,强大的工作能力。这个阶段的影像基调仿佛黄昏时分的高原,美丽而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励志影片《阿甘正传》观后感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阿甘正传是部励志的电影。阿甘小时候是名双脚不利索,智商低得儿童。一直被其他孩子欺负,只有珍妮真心对她好。也正是珍妮让他的双脚施展出了才华。

阿甘并不聪明,或许正是他的不智慧才会让他一生有如此的成就吧。他重视亲情、友情、爱情。对于现在的社会,正是在呼吁我们对情感的重视,在这部影片中,我最崇敬的便是阿甘的母亲。虽然作为一名单身母亲,但她还是认真细心正确的养育着阿甘。何况阿甘是一名“特殊”的孩子。

面对着阿甘的“特殊”,阿甘母亲还是把他当正常的孩子养育,让他上正规学校,叫他如何面对现实。她正是展现了母爱的伟大……现实中,更是有那么多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一切,让我们感动流泪。感谢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栽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甲午战争观后感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甲午风云”,这部影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讲述了在1894年8月,因为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所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本来中日想和好,可邓世昌知道这样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冲进房子进行了一番讲述,讲完,邓世昌就把外国人气走了。9月16日中午,邓世昌正准备在船上吃饭,突然,西南海一片烟雾,邓世昌一看,原来是外国人,再一看,原来是日本鬼子挂着外国旗,邓世昌一看,立即命令船员准备战斗。他们的目标是“吉野”号,“致远”号以最快的速度向“吉野”号狂奔而来,到了最后,“吉野”号一看情况不妙,立即发了一颗鱼雷,而“致远”号被击中了,邓世昌壮烈牺牲。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到了最后,还是输了。

因为邓世昌非常爱国,与敌人较量,毫不畏惧,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还有船员们顽强战斗的精神,所以深深地感动了全部的人,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位舍身报国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革命影视观后感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辛亥革命109周年纪念日,很长一段时间,我自己已经忘记了还有这么一天,今天在各大网站的头条看到了辛亥革命109周年纪念,于是中午的时候又重温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

电影《辛亥革命》拍得的确好,特别好,让人看完之后感觉到非常的激动和振奋,尤其电影用很大的篇幅真实的还原了广州起义,还原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还原了林觉民的与妻书,还原了林觉民在写完与妻书之后的那段时光,以及他在广州起义当中英勇献身的过程。

尤其当听到电影旁白中与妻书的内容,真的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这些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看到了中国的落后,看到了清王朝腐朽的统治,看到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到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他们毅然决然的抛家舍业,放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放弃了在世人眼中光明的前途,毅然决然的抛头颅洒热血,投入到了革命当中,真的是非常的让人敬佩,我们现在每一个人活着的人,都不应该忘记他们,忘记他们曾经的英勇的行为,以及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奉献出的年轻的生命。

电影《辛亥革命》当中非常真实的还原了当时清王朝统治下,不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尤其当他们看到一个小孩子,一个什么不懂的小孩子,只因为他是皇帝,都要纷纷下跪,口称奴才,这是让现在的人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但那就是当时的现实。当时所有的中国人,在封建的清王朝的眼中都是奴才,都是可以随时打杀的奴才,都是要跪着和他们说话的奴才,而正是辛亥革命的成功,让我们终于可以不用再跪着说话,不用再当别人的奴才,我们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成为一个人了,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电影当中的另一个镜头也让我非常的有感触,为什么孙中山当时可以在华侨当中募集到那么多的钱用来革命,是他们的思想觉悟比国内的人更高吗?不是,是因为他们身在国外,更加能够切身体会到华人地位之低下,所以他们深深感到了一个强大的祖国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走出国门的时候,可以扬眉吐气,昂首挺胸的说我是中国人的时候,我们应更应该记住这段历史,记住当年那些华人华侨所遭受过的痛苦与屈辱,更应该记住他们为了中国革命所付出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爱国主义影片《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全文共 1611 字

+ 加入清单

火焰让凤凰浴火重生.烈火让一个民族重生,让一个个灵魂在火红的光影下永生...

在这个解放的前夕,鲜血染红了残阳。当歌声响起,那一个个伟岸的身躯倒下了,泰山般的牺牲,用鲜血,铺下了通往胜利的道路。

1948年,当丈夫身死,愤怒与悲伤充满了共产党员江雪琴(江姐)因悲伤而颤抖的心。她怀着满腔悲愤,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世事无常,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让江姐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被捕。游击队员们前来营救,狡猾的敌人却将江姐从水路押走。

酷刑,是敌人迷信的一种武器。懦弱的人在刑具下失去了脊梁,但坚强的共产党员却要打破这个迷信。无法在许云峰嘴里套出什么东西,敌人便妄想在江姐身上打开缺口“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轻蔑地看着敌人,在无数摧残下,咬着牙,用行动向敌人反抗。撬不开的唇,诠释着共产党们的无畏。

屏幕中黑白的影象继续闪动,胜利似乎已经向他们招手,疯老头——华子良受党的指示,佯装疯子,蒙混了敌人,长期隐蔽,一次借着买菜的机会,机智地与狱外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一部分党员逃了出去,但江姐和许云峰被敌人杀害了,枪声响起,在他们的眼里,不是面对死亡的畏惧,望着前方,似乎美好的未来展现在了他们面前。他们去了,去迎向敌人的枪口,去为祖国未来奋斗;他们也留了下来,留在历史星河中成为闪亮的明星,留在我们心灵深处成了那点坚守的美好… …

好象已过了一个轮回,当几十个春秋悄然滑过,当天翻地覆的祖国充满着无穷的生机之际,是否还记得几十年前激情而悲壮的日子;是否还记得那些实现了“为革命斗争到底”这个诺言的已逝的灵魂;是否还记得皮鞭打在共产党身上,迸发出来的那宁死不屈的耀眼火光… …

拍拍胸口,我们能做些什么,在中华这条巨龙沉默时,一位位前辈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力量,如今,巨龙开始了腾飞,那么我们是否该尽一份力呢,是的,今天朝气蓬勃的学子,将是未来的希望,我们需要的,是向知识的颠峰进发,那么,明天会更美好。

影片烈火中永生》振动了一个个中华儿女的心,而今天,那一幕幕场景在我们眼前再现。

在这个解放的前夕,鲜血染红了残阳。当歌声响起,那一个个伟岸的身躯倒下了,泰山般的牺牲,用鲜血,铺下了通往胜利的道路。

1948年,当丈夫身死,愤怒与悲伤充满了共产党员江雪琴(江姐)因悲伤而颤抖的心。她怀着满腔悲愤,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世事无常,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让江姐和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许云峰被捕。游击队员们前来营救,狡猾的敌人却将江姐从水路押走。

酷刑,是敌人迷信的一种武器。懦弱的人在刑具下失去了脊梁,但坚强的共产党员却要打破这个迷信。无法在许云峰嘴里套出什么东西,敌人便妄想在江姐身上打开缺口“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 …”轻蔑地看着敌人,在无数摧残下,咬着牙,用行动向敌人反抗。撬不开的唇,诠释着共产党们的无畏。

屏幕中黑白的影象继续闪动,胜利似乎已经向他们招手,疯老头——华子良受党的指示,佯装疯子,蒙混了敌人,长期隐蔽,一次借着买菜的机会,机智地与狱外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一部分党员逃了出去,但江姐和许云峰被敌人杀害了,枪声响起,在他们的眼里,不是面对死亡的畏惧,望着前方,似乎美好的未来展现在了他们面前。他们去了,去迎向敌人的枪口,去为祖国未来奋斗;他们也留了下来,留在历史星河中成为闪亮的明星,留在我们心灵深处成了那点坚守的美好… …

好象已过了一个轮回,当几十个春秋悄然滑过,当天翻地覆的祖国充满着无穷的生机之际,是否还记得几十年前激情而悲壮的日子;是否还记得那些实现了“为革斗争到底”这个诺言的已逝的灵魂;是否还记得皮鞭打在共产党身上,迸发出来的那宁死不屈的耀眼火光… …

拍拍胸口,我们能做些什么,在中华这条巨龙沉默时,一位位前辈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力量,如今,巨龙开始了腾飞,那么我们是否该尽一份力呢,是的,今天朝气蓬勃的学子,将是未来的希望,我们需要的,是向知识的颠峰进发,那么,明天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观后感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学校请来了一位老战士,为我们讲述他抗美援朝时期的亲身经历。

听了老战士的讲述,让我想起了许多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的故事。比如大家熟知的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老战士提到的3师9团1大队大队长王海。他驾驶米格15战机带领年轻的中国空军在朝鲜上空与实力悬殊的美国空军展开了激烈的、惊心动魄的空战。

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他本人击落敌机4架,击伤5架,立下赫赫战功。至今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南广场,还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比斯歼击机。它正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还有许多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生命。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7月3日,北汽集团优秀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代表一行50多人,来到了延庆县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参观平北人民与日寇艰苦卓绝的抗战史实展览,接受革命励志教育。在追忆无产阶级先辈,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更加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结,要为祖国新时期的改革和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园是由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馆三部分组成,馆名“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由原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肖克同志题写。该纪念馆展示的是1933年至1945年,平北军民反抗日军侵略的战斗历史,纪念碑用白色大理石建造,正面为聂荣臻题写的碑名“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背面为彭真题词“平北抗日烈士永垂不朽”。我们一行人在纪念碑前整齐地排好,举起了右手,由陈平部长带头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一句句誓言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也代表了我们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

我们仔细地观看了每一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在参观的同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抗击日寇、浴血奋战的历史时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画面在眼前闪过。在一件件证物面前,在一个个实例面前,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侵略罪行被揭示得体无完肤!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也彰显的淋漓尽致。参观时令我难忘的是一个普通妇女邓玉芬老人:北京市密云县张家坟村人,革命烈属。她积极参加抗日工作,掩护和护理了许多八路军伤病员,被八路军指战员亲切地成为“邓妈妈”,同时,她把丈夫和五个儿子都送去抗日,六位亲人都壮烈牺牲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她用自己无私的奉献铸就了我们民族的钢铁长城。所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属于我们广大人民的!

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吉鸿昌将军,1933年与冯玉祥、方振武将军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转战平北地区,数月内将日军赶出了察哈尔,1934年在法租界被捕,11月24日在北平英勇就义,时年39岁!在他短暂的人生中,谱写了一曲爱国、救国的壮烈篇章。他用自己的全权爱国之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我们奠定了平北抗日胜利的坚实基础!

参观结束后,大家对英烈们的壮举表示深深的敬意,是她们用献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战火纷飞、炮声隆隆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永远地传承了下来,他们不惜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的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必将激励我们新一代的无产阶级战士去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也必将鼓舞我们新的一代共产党员去直视横亘在面前的艰难险阻。我也是这个组织中光荣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秉承这种精神,在行业中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忘小我,顾大局。时刻遵守北汽的服务理念:乘客大于我!在普通的、平凡的工作中做到真心、诚心、热心、细心,让高品质的服务换得乘客的首肯,为北汽的再次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红色历史影片《遵义会议》观后感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本报讯 (记者 张发扬)作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影片,10月10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遵义会议》在全国影院上映。放映首日在遵义引起强烈反响,掀起观影热潮。

电影《遵义会议》由贵州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遵义市委宣传部、北京东方一处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该片以艺术的形式,讲述了在遵义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故事,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历史全貌,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表现出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生动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

该片在全国3658个影院上映,其中贵州153个。遵义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电影《遵义会议》旨在激励更多人了解、重温那段动人心魄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优秀教材;是“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成功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法律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生活在法治的社会里,法律无时无刻不在你我身边,没有了法律就没有了秩序。我们的国家如此的安定和谐正是因为有了法律,我们的社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没有了法律就像一个无头苍蝇乱了套,如果要国泰民安,人的心中必有法律常驻。

某市一位杨阿姨到附近的邮电局营业厅办理电话安装,可此邮电局营业大厅贴出通告,规定凡在本市安装电话的用户,必须到其下属企业购买电话机用户办理装机手续的同时先交电话机款否则不予办理。杨阿姨在办理电话安装业务遭到拒绝后,将此邮电局的做法申诉到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核实,指出企业违反了《不正当竞争法》构成了不公平交易行为,并对其处以罚款。杨阿姨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从小就已开始学习思想政治,面对充满诱惑的世界作为初中生的大家更应该增强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要懂得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懂得与社会有关的法律,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自身滋生的基本素质,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法律就在你我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

全文共 2109 字

+ 加入清单

晚20:52分乘坐火车前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夜充满期待和兴奋。想着明天可以近距离的接近老一辈革命前辈走过的路程。我是多么的向往。我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井冈山是毛主席、朱总司令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星星之火点燃的地方;南昌起义是党领导的**向**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地方;是人民**军旗升起的地方;瑞金苏维埃政府是共产党领导下第一个政权建立的地方,是共和国的摇篮;古田会议确立的耕者有其田的指导思想,是我党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拥护革命的动力,在漫漫革命征途中,江西省为我党我军输送了大批优秀干部,可以说这次参观学习也是共和国寻根之旅。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我们思考之后弄懂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江西是革命的摇篮。这个说法主要缘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一片白色之中,它独具红色的耀眼标志,的确,这里是红色的土壤。这是1927年到1930年之间的革命断代史。1930年之后,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因袁文才、王佐被错杀而丧失,后虽力图恢复均未奏效。建国之后,人们提到井冈山,多是景仰的口吻,正是井冈山这个摇篮,才有后来的延续,于是有了种种类似我们这个团队性质的探访,执政者总希望我们能够在这片土地中寻找到当年的力量,这的确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心目中,这里具有非同寻常的典型意义,他们希望后人能够明白创业的艰辛,能够体会当时的浪漫。

我们一行17余人正是带着这样的崇敬心情上山的。导游小姐说,毛泽东第一次上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那是1927年。第二次上山时毛泽东已是国家最高领导人,那是1965年,坐汽车只用了一天。我们的时代是21世纪,高速公路异常发达,正常情况下,从武汉到井冈山只需要十多个小时。

当年,毛泽东在湖南的秋收起义惨遭失败,5000人的队伍仅存1000人,竟出现了枪多人少的局面。行军至罗霄山脉中段,听闻此处井冈山的两大地头蛇袁文才和王佐的经历,决定用他的雄才大略去拉拢他们,送给他们急需的枪。这二人对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异常赞赏,接纳了这支队伍,让他们休养生息。那时**不满井冈山武装,数次围剿,伤员很多,于是有了我军的一个医院,小井红军医院。在医院的药铺里,发现都是草药,原来**对此区实行经济封锁,根本弄不到西药,只好完全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真正是靠山吃山,据史书记载这片大山里采出的药材不仅供给伤员用,一些居民也到这里来买药。伤员的草铺挨着,条件艰苦,吃的食品是红米饭、南瓜汤,这些东西在当时已是上等的饭菜了。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成功了,但时间仅有几天,8月7日即被迫离开,于是朱*部队遥遥来到井冈山,实现了伟大的汇合。不管是赣南三整还是三湾改编,都不仅是历史课本的符号,而是现实中我党我军领导管理的一次良好经验积累。至于后来的九月“洗党”,由于三六九等的人物混进党内,使党的威信遭到质疑,他们毅然决定洗党,纯洁了队伍,锻造了作风,更是展现了高超的领导风范,对于党员的管理起了很好的作用。由于朱毛会师,队伍壮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也是在这段时间,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浪漫爱情在八角楼盛开。导游饶有兴趣地讲起了他们的爱情与婚姻,说贺子珍是当年永新一枝花,而且文武双全,是耍双枪的,甚至连他们之间的偶尔争执也描述得颇有兴味。革命时期的浪漫不仅指戎马岁月中的爱情与婚姻,还有每个人心中存在的梦想,那便是土地。这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梦想,使耕者有其田。打土豪,分田地,恐怕是支撑着这些穷苦士兵们英勇作战的原动力,而更为远大的目标则是建立自己的政权,改变几代人的面貌,并使全中国的穷苦人民得到解放。因此,在全盛时期兴起了土地革命风暴,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后来还有造币厂等等。

革命的残酷,一方面在于险峻的生活和军事环境。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人们不得不互相厮杀抢夺,按照自己的伦理逻辑和思维习惯来区分是非、判断成败。就说黄洋界战役吧。我军设壕沟、用毒竹针来对付来势汹汹的**士兵,并通过很多巧妙的办法击退了敌人,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后来**痛恨到骨髓,发誓不放过井冈山一根草,要井冈山人换种。我们登临黄洋界,叹云海之美,纷纷拍照,又感慨山势之陡,即便站在防御工事面前,也无法想象当年战争之残酷。革命的残酷,另一方面还在于人员的牺牲。黄洋界保卫战役的指挥者,这些功臣,大多夭折于此后的战斗中,还有在井冈山历史博物馆中见到的诸多面孔,均殒命于战场,可见新中国的建立,有多少热血儿女铺路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影片《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片子给我的感觉是在90年代的中国城市弱势群族在社会底层挣扎的悲惨生活,这部片子的风格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有点相似,但格调相当阴暗,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让人悲观地发现在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中生活是多么地无望。

影片的中心都围绕着一辆单车发展,而单车似乎也是一种隐喻,指的也许是对个人来说非常珍贵却很容易被别人夺走的东西,比如自由,人权,当一个人最珍视的自由被这个社会无情地夺走,而脆弱的个体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又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悲哀,所有我们当初以为美好的东西,或者是初恋或者是爱情,或者我们为之付出的一切,都象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破碎了,得到的都只是永远的欺骗和压榨。当我们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而变得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就会被这个社会无情地抛弃,因为我们是“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我们是社会变革中天经地义的牺牲品。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影片的结尾,主角拿起砖头掷向强者,最后被强者追杀,即使无关的人也难以幸免,心爱的单车被砸烂。似乎预示着:在这个森严的充满暴力的等级社会中,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也没有人能逃脱地出去--要么同心协力,拿起武器,要么就只有死路一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影片的主角抬着破碎的单车走在城市中的情景,似乎预示着一种无奈,我们所曾经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最终会被这个肮脏的等级社会砸得粉碎。

[影片《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张艺谋执导的影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12月17日在上海有幸观看了电影《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场面宏大,史诗般再现了发生在七十四年前南京沦陷后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个外国人,八名国军战士,十三位风尘女子,以及一名教堂小男孩,在日军攻破南京城后,为了集体保护十二名教会女学生个个挺身而出,纷纷置个人安危生死于不顾的动人画面与故事,看完影片后令人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由严歌苓小说改编,张艺谋史诗建构,张伟平五年筹划,奥斯卡影帝好来坞一线巨星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十三位神秘女子历时两年封闭式培训,耗资六亿多,拍摄团队高达600多人,高清视屏,高科技动作与声效,观看影片时,既教人惊心动魄,又令人如临其情其景一般。人性之光于超越生命意义的牺牲中闪耀光芒,战争之花于民族患难相共的历史中坚强绽放,盛开的金陵十三钗展现出了她们的内心美和本质美。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首晚唐时期杜牧的《泊秦淮》如果用来批评这金陵十三钗,那便未免有些言过其实,大错特错了。

影片中约翰与玉墨在患难中产生的特殊爱情令人由滑稽可笑到真实感人。约翰舍弃了原本可以安全离开战乱中的南京而挽救中国女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八名国军战士,为了挽救教会女学生,视死如归直至战死最后一人,与南京城共存亡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十二位风尘女子与一名教会小男孩假扮组合成十三位真正女学生去参加日军攻破南京后的庆功会的慷慨举措。。。。。。我深感都应该向他们最美丽的人性去致敬!

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愿七十四年前在寒冷的冬天,在南京大屠杀中丧失性命的每个亡魂都得以安息,愿中日两国永远不再有战争,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革命电影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五,我们一起看了电影《金刚川》,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去攻打美国的英勇事迹。本以为战争片,会用浓墨重彩描绘战役的大场面,但影片却把重点聚焦在了一座桥。随着旁白切入,娓娓道出这段实力悬殊的战争往事。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最终的决战阶段,为了确保金城前线的充足战斗力,志愿军战士必须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金刚川!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火力悬殊的情况下,一次次以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通过那座桥”是他们的共同目标。看电影的时候,你问了我,你说:“妈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过桥呢?”这道桥有多重要?用片中的一句话:通过了,敌人的地狱;被阻挡,我们的地狱。敌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条生命线,轰炸机、榴弹炮、延时炸弹、燃烧弹轮番上阵,日夜攻击,来来回回炸了七次,志愿军也反反复复修了七次。电影通过不同视角,从修桥的工兵连,到敌方空袭的美国飞行员,再到掩护修桥、抗击空袭的高炮班,最终这一切又都回归到了桥面。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为了保家卫国,前赴后继,冒死修桥过川。关键时刻,在炼狱般的战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冲不散的生命之桥、英雄之桥!你看,这道“人桥“多么令人敬畏和感动啊!任何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都是靠众多人上下同心、并肩参与、相互影响、相互激励,最终才成就出历史的。

玉米地中的高炮班感动了我,张排长的哨子和关班长的呼哨,是传递信息,传递情感的方式。在敌机准备炸桥时,他们选择暴露自己,点燃明火,让敌人的凶猛炮火朝着自己攻击,炮位上的每一名战士都目光坚毅……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赢这最后一战,然后回家。但在这场异国他乡的战斗中,我想,无论是回家,还是牺牲,他们都准备好了。

一个个让人揪心落泪的画面,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松柏长青,英雄常在。是你们让祖国边疆不受侵犯,让鸭绿江畔的山水一色!

孩子,你一定要自立自强,好好学习,笃定前行。长大了努力建设更好的中国,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

最后,向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禁毒教育影片纸飞机观后感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眉山丹棱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组织青年员工观看禁毒电影《纸飞机》,用实际行动响应县禁毒委员会号召,进一步加强禁毒宣传教育,防患未然。

影片以“关爱自己、关爱家人、远离毒品”为背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切入,讲述了一个母亲如何戒毒、重回社会的故事,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主旋律作品,内容深刻,意义深远,对广大职工很强现实教育作用。

观影后,青年员工纷纷表示影片感人,教育深刻,受益匪浅,一定要谨记“毒品是万恶的,吸毒是危险的”、“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下一步,将以身作则,带头加大宣传力度,促使禁毒宣传教育“六进”工作融入社会化,常态化发展新模式,协助提高禁毒工作的社会化、法律化水平,切实营造全民禁毒的浓厚氛围,为构建平安、和谐法制眉山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鸦片战争观后感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片《鸦片战争》中的一个个镜头把我们带回到19世纪初期,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做为西方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英国,把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1835年,中国有200多万人吸食鸦片,害得无数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沿街乞讨。

林则徐是清朝大臣中主张禁烟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上书道光皇帝,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中国恐怕没有能够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道光皇帝担心担心鸦片造成的危害对自己的统治不利,于是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初春,林则徐日夜兼程直奔广州,沿途打听消息,掌握了广州贩卖鸦片的许多情况。一到广州,林则徐便雷厉风行与官员邓廷桢、关天培商定整顿水师,加强海防,接着召集所有地方有识之士,揭发逮捕了31名重要烟贩,特别严惩了英国老毒贩颠地,对拒交鸦片的外国商船断绝一切供应,三天之内,迫使他们交出了所有的鸦片。林则徐把收缴到的230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上统统销毁,引起万众欢腾,山呼海啸……

林则徐的所作所为惊动天地,泣鬼神!他真是一位无私无畏的民族英雄。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他把祸福荣辱都抛之脑后,挺身而出,披荆斩棘,力挽狂澜!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消灭了英帝国主义的威风,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日子,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面对当时最强大的英帝国义,是什么力量使林则徐有这样的胆量和气魄呢?是民族的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时期,国家和人民同样需要林则徐这样的好官,具有民族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我们的国家肯定会繁荣昌盛,蒸蒸日上!

我想任何一个观看过《鸦片战争》的中国人,一定不会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美丽的大脚》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1135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句属于自己的人生格言“人生永不完美,但永远追求完美。”观看了这部乡村影视剧《美丽的大脚》后,我对不完美人生又有了新的明白。俗话说: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我认为这只是在他人眼中,你总有不完美之处,但是在自己的眼中,我们就就应发奋去成就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

这部影片,丰满的塑造了主人公张美丽这一形象。张美丽一生坎坷,丈夫因无知犯法而被枪毙,孩子因病无医而夭折,一切的一切使她这个西部乡村妇女遭受着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在面临这样的人生苦难后,她悟出了属于她的人生道理,将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乡村里那些孩子们,让那些缺少爱的孩子们在美丽的呵护下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虽然她知识稀少、音色拙劣,可却用她认真的态度、唯美的关怀教育那些生活在漫天黄土地下的孩子们,她深知无知的可怕,但是自己潜质有限,然而她却用她纯朴的品质、坦然的人生态度、真诚的心迎来了一个下乡支教的北京志愿者—夏雨,从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夏雨逐渐被这些‘黄土人’所感动、震撼,在遇到丈夫与乡村孩子们这样的人生选取时,夏雨最终选取了这群生活在浑浊的泥土气息下朴素真诚的人。最终,夏雨圆满的完成了改变自己人生观的志愿活动,改变了从前打牌、遛狗、上网那样无聊的生活,她不仅仅用自己的知识教育了那群天真的孩子们,同时这群孩子也用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教化了这位耐不住寂寞的城市人,让她得到了人生中一次彻底的洗礼。

本片的结尾,张美丽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生命垂危,但她像平静的理解人生一样理解死亡,而她微笑地说:“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但必须要笑着离开。”张美丽用她自己全部的爱去关怀这群生活在这群黄土地上的孩子们,她用自己淳朴的真情感化了一位生活在迷茫中的城市青年,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不完美人生却活出完美方式。这个长相并不美丽的张美丽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何为美丽,那里的美丽远远超出了外表,是一种真情的释放所体现出的美丽。

《美丽的大脚》潜藏对象其实正是在写张美丽的心,那才是这部影片最动人心弦的一处闪耀的光斑。张美丽的人生在他人看来是悲惨的、不完美的,可我认为在她自己的眼中她活出完美,她将自己的热血洒向这片黄土地,她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西部黄土坡上最普普通通的妇女,却做出了自己认为成功的事,去教育这群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孩子,愿他们有知识有潜质有爱心的应对完美的未来。夏雨这个在城市中内心寂寞、孤独的人同样认为寡然无味的不完美人生需要自己改变,带着这样的心境来到了这片黄土地,收获了人生中最有价值的精神寄托,最终诠释了自己完美人生价值的内在观念。

观看完本部影片,让我更加坚定我的人生格言,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完美,但是要有完美的、真切的心,以完美的生活方式、生活原则去实现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

[《美丽的大脚》影片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最新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设计台词:“告诉你吧,全猜错了”

这是一部很需要后期解读、也很容易被过度解读的电影。还好映后有跟导演程耳一小时的交流环节,澄清了很多本来可能误会的细节。比如片中上海话里掺杂普通话,是因为沪语本身无法发音,起初我还以为跟很多浙江方言一样,普通话都可以用白话念呢,原来导演并无深意。

所谓罗曼蒂克的消亡(英文名直译是“被浪费的时间”),在片尾呼之欲出,指代一个时代的告终。故事跨度从1934讲到1949年,消亡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如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把背景放在民国,银幕和荧屏上演着一场场盛大的民国时装秀,供人舔屏并追忆着。

典型的民国居室和穿扮

但归根到底,这些作品多是把现代戏改头换面搬到民国,为图个创作自由,很少有将这个时代和它的独特风情作为叙述本体的,因为那样一来,反而容易犯禁。从这一点来说,《罗曼蒂克》是有勇气的作品,程耳也是个有追求的电影人,他要讲的就是那个时代和那时的人。

虽然被刻意打乱了时间次序,并藏起了很多过渡情节供脑补,《罗曼蒂克》并不是一个难懂的故事,或者可以说,它是很多个互相有关联的小故事组成的集锦,这里有心狠手辣的黑帮大佬,随心所欲的交际花,作风古怪的车夫,遭受冷落的姨太太,婚姻破碎的电影皇后……他们合奏了一曲交响。

群星荟萃,演绎民国群貌

那真是一个值得我们缅怀的时代。那时候讲究仪态的优雅而重于生命,人跟人的交往保持着距离和分寸感,人人都有高度的情绪克制,在最震惊的变故面前也绝不失态,并且做什么都不失一份仪式感。

通俗来讲,就是整部片的逼格很高,这份高逼格,跟主题是相得益彰的。因为对逝去憾叹,更需要放大放慢了来品味。只见有身份老大姨太影后是这样,开车的、跑腿的、甚至中枪就死的龙套,也是这样。

人人都非常讲究仪态

吃个饭,谈个判,杀个人,甚至搓麻将喝茶闲聊天,都感觉是端着的,时刻有社交礼仪在支撑。他们呼吸的每一口气,走的每一步,直到死亡降临的前一刻,都要浸在端庄静好里。

这大概是死者篇幅占比最多的电影之一,因为那些画面都经得起端详,值得停留。有时候逝者的特写在银幕上十几秒,也有时候一个镜头摇过去,满屋子横七竖八躺得很讲究的尸体,让人脑袋里一下子蹦出暴力美学四个字。

每一次死亡都伴随着暴力美学

程耳的作品不多,从1999年的《犯罪分子》,2007年的《第三个人》,2012年的《边境风云》,再到这次的《罗曼蒂克》,每一部都是亲自写剧本亲自导演,每一部都要打磨上好多年,每一部也都有着同样浓烈的个人特色。

他是个实打实的作者导演,跟如今华语圈里许多什么热就拍什么的工匠,是天平的两端。在如今的中国市场环境里,这样执拗的从业者是稀缺的,值得保护和推崇。往大了说,自有电影以来,真正的电影艺术大师,也只可能从这个群体中诞生。

程耳的上一部作品《边境风云》给我的印象很深,那种“人人寡言高逼格”的叙事风格,跟同类型的国产犯罪片截然不同,让人欣喜。而民国黑帮题材,与之更匹配,可以玩得更嗨更溜。对那个似乎遥远而不太远的时代,当代人存在一种规矩森严的想象,去年徐浩峰导演的《师父》也迎合了我们这份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 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 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