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少先队的由来文章(热门八篇)

朱自清生于1898年,名字华,号秋实,后改名为自清。他是我们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从艺术表现来说,朱自清有两个最让人敬佩的方面,第一散文中包含了情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少先队的由来文章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浏览

7661

作文

8

篇1:少先队建队日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革命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

1922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在湖南、江西边界的安源矿区,

党创建了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儿童团。

1924年—1927年,在北伐战争时期,在儿童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劳动童子团。它以红色领带为团员标志,以右手五指并拢举到额头为团礼。它的呼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

1927年—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共产儿童团,它以红领带为标志,口号是:“准备着,时时刻刻准备着。”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大家打日本;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尊敬抗战官和兵;帮助抗属来做事;学习生产不能停。各地的抗日儿童团,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抗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6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建立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了地下少先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有名的少年组织有:活跃在上海的铁木儿团、报童近卫军、东北的兆麟儿童团,以及苏北解放区的儿童团。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发出了"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终于举行了1917年的伟大的十月革命。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前苏联莫斯科诞生,并确定"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前苏联列宁少先队的呼号。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我国第一个革命儿童组织——"劳动童子团"时,便把"时刻准备着"作为自己的呼号。解放后,党又把"时刻准备着"写进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章里,明确规定为我队的呼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少先队建队日资料:红领巾的由来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自我们党为少先队点燃星星火炬以来,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中国少年先锋队已走过了67年的光辉历程。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6少先队建队日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民,当然考虑不到少先队的标志问题。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的标志。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少先队建队日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其实红领巾的历史悠久,源自俄罗斯的东正教。当年,伟大的革命祖师列宁领导人民在俄罗斯取得革命胜利,时为1917年。那时候东正教会在俄罗斯势力很大,小孩子每个星期天上“主日课”时都会戴着红领巾当作一个识别标志。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俄共(布)为加强孩子的共产主义教育,设立了少先队,那时候俄罗斯社会以红领巾当作一种光荣,俄共(布)就全盘接收,以红领巾作为少先队的一种标志,并赋予新的含义——队旗的一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少先队建队日的由来

全文共 3414 字

+ 加入清单

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今年是少先队建队66周年。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革命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

1922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在湖南、江西边界的安源矿区,党创建了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儿童团。 1924年—1927年,在北伐战争时期,在儿童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劳动童子团。它以红色领带为团员标志,以右手五指并拢举到额头为团礼。它的呼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

1927年—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共产儿童团,它以红领带为标志,口号是:“准备着,时时刻刻准备着。”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大家打日本;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尊敬抗战官和兵;帮助抗属来做事;学习生产不能停。各地的抗日儿童团,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抗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6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建立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了地下少先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有名的少年组织有:活跃在上海的铁木儿团、报童近卫军、东北的兆麟儿童团,以及苏北解放区的儿童团。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发出了"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终于举行了1917年的伟大的十月革命。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前苏联莫斯科诞生,并确定"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前苏联列宁少先队的呼号。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我国第一个革命儿童组织——"劳动童子团"时,便把"时刻准备着"作为自己的呼号。解放后,党又把"时刻准备着"写进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章里,明确规定为我队的呼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主要有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等。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枣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1950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 建国初期的少先队,响应党的号召,在共青团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在“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盗窃、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中,少先队员开展了“三要三不要”(要爱护公物,要爱惜时间,要艰苦朴素;不要损人利己,不要浪费,不要贪小便宜和拿别人东西)的活动。

1953年开始,少先队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好好学习”的教导,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1953年11月,团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鼓舞下,少先队员们努力学习,渴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江苏省宜兴县、辽宁省复县松树区和北京市的少先队员提出开展“小五年计划”活动的倡议,在团中央的支持下,“小五年计划”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少先队员收集废钢铁、拣粮、种植油料作物、饲养小动物,节省零用钱捐献拖拉机。

1955年,举行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团中央提出了“积极大量地发展”的方针,“让更多的孩子戴上红领巾”;“活跃少年先锋队生活,把少年儿童带领得更加勇敢活泼。”

1957年5月,上海少先队首创了以“热爱红领巾,做个好队员”为口号的“红领巾月”活动。在“红领巾月”中,少先队员收集废钢烂铁,向祖国捐献了上海市第一台“红领巾号”拖拉机。

1960年,团中央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坚持少年儿童运动的共产主义方向》的报告。 1962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作了题为《为更好地培养共产主义新一代而奋斗》的报告。

1963年,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国少先队普遍开展了“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活动,他们读雷锋故事,和雷锋比童年,参观雷锋事迹展览,和雷锋班战士通信,做针线包、节约箱、建光荣簿等,在校内外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五、六十年代,各地的少先队活动非常活跃。如:参观工厂、农村、新的建筑工程;与老前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作家见面;祭扫烈士墓,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开展行军、野餐、军事游戏活动;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开展“可爱的祖国假期旅行”、“到月球去探险”、“我长大了干什么”活动;组织“45分钟的价值”队会、“大队游戏节”,开展“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行为”讨论;兴办“小工厂”、“小农?薄ⅰ靶∫小保橹蒲巳ば∽椋⑸倌晖际楣荨⑵笳荆蛔橹昂炝旖砗铣拧钡鹊取U庑┗疃傧榷幼橹姆⒄购陀俗饔玫姆⒒哟蛳铝顺て谏詈竦幕。跋炀迷丁?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受到摧残。少先队组织的名字、标志被取消,代之以“批判走资派”为目标的“红小兵”组织。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后,1978年10月,团十大宣布了党中央关于我国少年儿童组织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定。中国少年先锋队重建。团十大一中全会通过了新修改的少先队章程,确定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为队歌。干部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并举,是团中央恢复与发展少先队工作的两大措施。1979年10月,团中央举办第一届全国辅导员夏令营,同时成立了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 1979年,团中央召开第六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总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五爱”教育,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把少先队工作活跃起来,为把少年儿童培养成献身人民、热爱科学、具有民主精神和健壮体魄的新一代,为造就一支朝气蓬勃的四化建设预备队而奋斗。会议提出了少先队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阵地化的基本目标。

1983年,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少先队确立了“面向新世纪,造就新主人”的目标。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少先队取得了许多突破和创造。以少先队代表大会制的建立和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少先队实现了在共青团领导下的相对独立,并形成了团教两家齐抓共管少先队工作的新格局。少先队创造教育与创造性活动广泛开展。少先队理论建设与理论队伍取得新发展。1983年,团中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全国少年科研规划会议。1984年,全国少工委发起了“全国万名创造杯少先队活动竞赛”,开展了大规模的创造性活动。同期,少年工作者队伍培养、培训、配备和理论建设日益加强。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各级少先队组织普遍开展了“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学赖宁、学习“十佳少先队员”、“劳动实践”等教育活动,广大少先队员踊跃参加“我们爱科学”、“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等活动,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少先队活动中关于培养少年儿童素质的内容逐渐增强,特别是1994年以来,为配合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战略转变,培养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识和初步的生存、发展技能,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起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简称“雏鹰行动”)。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发出了"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终于举行了1917年的伟大的十月革命。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前苏联莫斯科诞生,并确定"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前苏联列宁少先队的呼号。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我国第一个革命儿童组织——"劳动童子团"时,便把"时刻准备着"作为自己的呼号。解放后,党又把"时刻准备着"写进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章里,明确规定为我队的呼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平安夜文章例三关于平安夜的由来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平安的 每个孩子都有一双翅膀,当他拒绝飞翔的时候,翅膀就会脱落,孩子也会变为凡人,庸俗的度过一生. 平安夜,天使会来到每个孩子床前,祈祷孩子的幸福,并且亲吻孩子的翅膀.是的,每个孩子都有翅膀,在他们长大前翅膀是不会脱落的. 不过有一个例外,安没有翅膀.从父亲打碎他的梦想那一刻,安就失去了翅膀. 安的梦想是去非洲草原,去撒哈拉,在旅行中度过一生;安的父亲却希望安平平安安地呆在这里,找一份平安的工作,安静的走过一生. 失去梦想的安拒绝飞翔,安的翅膀脱落了. 在父亲撕碎撒哈拉的夕阳,踏破非洲草原的晨曦的那一刹那,安分明看见漫天的白色羽毛,在翅膀脱落那撕心裂肺的痛中,飘落,飘落…… 天使亲吻着安的伤痕,将一片羽毛藏在伤痕里,祈祷着安可以再度飞翔. 平安夜 ,一个父亲的病房 看过了孩子的天使会趁着圣诞钟声还未敲响的时候去抚慰一下仍有翅膀的大人.不用担心天使会累着,因为有翅膀的大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天使来到这位父亲的病床前. 这位可怜的父亲已经得了重病.现在,天使要把他的灵魂带到天堂,让这个仍有翅膀的灵魂得到永久的抚慰. 这位仍有翅膀的父亲躺在病床上,回顾着自己的一生. 他是一位旅行家,在冒险中度过了大半生.为了自己的梦想(是的,旅行对于他来说就是可以用生命交换的梦想),他离开了自己的妻儿,甚至没有和儿子度过一个圣诞节;面对那些没有翅膀的人的嘲讽和不解,他毅然选择了飞翔.尽管那些嘲讽和不解使他感到痛苦. “清风拂过飞翔的翅膀,所有的痛苦都会烟消云散.我会感到离梦想近了一步.”他想.于是,他飞翔,忍受着人们的不解,也承受着妻子思念的眼泪. 可是,当他知道儿子有和他一样的梦想时,他选择了踏碎这个梦想.他爱儿子,所以他不想让儿子去承受和他一样的痛苦. “平平安安的生活,哪怕是安安静静的死去,至少不要承担像我一样痛苦.”他想,“可是……” 他最后的遗憾就是不能和儿子共度一个圣诞节,不能亲手把礼物送给儿子. 天使将父亲翅膀上的一片羽毛放进礼盒中,然后带着这位父亲飞向天堂.礼盒上有一张圣诞卡,上面写着: “给安. ——爱你的父亲” 圣诞节清晨,父亲的病房 安打开礼盒,里面是一张修补过的撒哈拉沙漠的照片,背面有父亲的留言: “对不起,安.请自由的飞翔. ——永远爱你并支持你的父亲” 眼泪落在羽毛上,安的翅膀慢慢生长. 安要飞翔,安会飞翔. 飞翔,随梦的方向. 非洲大草原的上空,安在飞翔,用天使的翅膀,用父亲的翅膀,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少先队的由来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3日是中国少先队建队日,你知道少先队是怎么来的吗?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革命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

1922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在湖南、江西边界的安源矿区,党创建了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儿童团。

1924年—1927年,在北伐战争时期,在儿童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劳动童子团。它以红色领带为团员标志,以右手五指并拢举到额头为团礼。它的呼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

1927年—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共产儿童团,它以红领带为标志,口号是:“准备着,时时刻刻准备着。”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大家打日本;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尊敬抗 战官和兵;帮助抗属来做事;学习生产不能停。各地的抗日儿童团,在艰难 困苦的条件下,为抗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6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建立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了地下少先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加 了革命斗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有名的少年组织有:活跃在上海 的铁木儿团、报童近卫军、东北的兆麟儿童团,以及苏北解放区的儿童团。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发出了"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终于举行了1917年的伟大的十月革命。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前苏联莫斯科诞生,并确定"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前苏联列宁少先队的呼号。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我国第一个革命儿童组织——"劳动童子团"时,便把"时刻准备着"作为自己的呼号。解放后,党又把"时刻准备着"写进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章里,明确规定为我队的呼号。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少先队建队日的由来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少先队建队日的由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2016年是少先队建队67周年。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革命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

1922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在湖南、江西边界的安源矿区,党创建了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儿童团。

1924年—1927年,在北伐战争时期,在儿童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劳动童子团。它以红色领带为团员标志,以右手五指并拢举到额头为团礼。它的呼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

1927年—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共产儿童团,它以红领带为标志,口号是:“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人奋斗。”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大家打日本;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尊敬抗战官和兵;帮助抗属来做事;学习生产不能停。各地的抗日儿童团,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抗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6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建立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了地下少先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有名的少年组织有:活跃在上海的铁木儿童团、报童近卫军、东北的兆麟儿童团,以及苏北解放区的儿童团。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发出了“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终于举行了1917年的伟大的十月革命。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前苏联莫斯科诞生,并确定“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前苏联列宁少先队的呼号。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我国第一个革命儿童组织——“劳动童子团”时,便把“时刻准备着”作为自己的呼号。解放后,党又把“时刻准备着”写进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章里,明确规定为我队的呼号。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少先队建队日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2009年是少先队建队60周年。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革命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

1922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在湖南、江西边界的安源矿区,党创建了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儿童团。

1924年—1927年,在北伐战争时期,在儿童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劳动童子团。它以红色领带为团员标志,以右手五指并拢举到额头为团礼。它的呼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

1927年—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共产儿童团,它以红领带为标志,口号是:“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大家打日本;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尊敬抗战官和兵;帮助抗属来做事;学习生产不能停。各地的抗日儿童团,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抗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6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建立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了地下少先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有名的少年组织有:活跃在上海的铁木儿童团、报童近卫军、东北的兆麟儿童团,以及苏北解放区的儿童团。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发出了"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终于举行了1917年的伟大的“十月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