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门庭若市——形容人多的成语故事汇编20篇

浏览

4270

作文

1000

白驹过隙的经典成语故事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成语繁体:白駒過隙

成语简拼:BJGX

成语注音:ㄅㄞˊㄐㄨㄍㄨㄛˋㄒ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白驹过隙主谓式;作宾语;比喻时光飞快流逝。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驹,不能读作“jú”。

成语辨形:隙,不能写作“细”。

近义词: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反义词:度日如年

成语例子白驹过隙,日月穿梭,才见梅开腊底,又早天气回阳。(明兰陵笑笑生《词话》第二回)

成语故事:古代圣人孔子一次专程去向老子请教什么是“至道”,老子要孔子斋戒沐浴,说道:“人的寿命是极为短暂的,好像白马驰过狭窄的空隙,一闪即逝。死是人从有形转化为无形,道即精神可以永远留在人世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卜昼卜夜成语故事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    bǔ zhu bǔ yè

[成语解释]    卜:占卜。形容以继日地宴乐无度。

[典故出处]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成语故事

敬仲,即春秋时陈国的公子完,同陈宣公是兄弟。陈宣公为了叫宠姬所生的儿子款为太子,便把原来立为太子的大儿子御寇杀了。敬仲是站在御寇一边的,因此不能在陈国安身立足,便投奔齐国。齐桓公很恭敬地接待敬仲,拜他为“卿”。敬仲谦虚地说:“我是投奔贵国的客人,蒙您收留,让我在这里舒舒服服地住下,我已经非常感激了,怎敢高居卿位,让人笑我不知足呢!”齐桓公觉得他很懂道理,便改聘为“工正”,请他担任管理各种工匠的职务。但是对他的待遇,仍不同于一般官员。齐桓公经常找他谈天、游玩。

有一次,齐桓公到敬仲家里去,敬仲拿出酒来招待他,桓公喝得很高兴,直到天快黑了,还叫点灯,要继续喝。敬仲婉言劝止,说道:“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我只准备白天陪您玩,却没有打算继续到夜晚,恕我不敢久留您!)”

由于这段故事,后来形容游宴无度,不计时间,从白昼到黑夜,又从黑夜到白昼,连续不休地玩乐,就叫“卜昼卜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2239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擅水战,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以抵御风浪。这一天,曹操正在大船上演练水军,程昱、荀攸都对曹操说:“铁锁连船固然有好处,可是万一东吴用火攻,便难躲避。”曹操听后大笑说:“你们哪里知道,火攻要靠风力。现在正是冬天,只有西北风。东吴若要用火攻,被西北风一吹,岂不是自己烧自己?”

却说周瑜有一天站在山上眺望对岸形势,忽然狂风大作,一面旗角不时从周瑜脸上拂过,周瑜猛然想起一件事来,心里一急,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昏迷过去。

周瑜卧病在床,鲁肃非常着急地去见诸葛亮,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都督的病,我倒是会治。”鲁肃高兴地说:“先生真能把都督的病治好,便是救了江东百姓!”忙请他去给周瑜看病。

周瑜见诸葛亮到,披衣坐在床上,诸葛亮问候说:“几天没有见面,想不到都督竟病了。”周瑜说:“人有旦夕祸福,谁也说不定。”诸葛亮笑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怎么能料得到呢?”周瑜听了,顿时变色,呻吟了两声。

孔明说:“都督心中是觉得烦闷吧?”周瑜说:“对。”孔明说:“这个病必须用凉药来治。”周瑜说:“已经服过凉药了,全没有效用。”孔明说:“得先理气,气如果通顺了,都督的病自然也就好了。”

周瑜估计诸葛亮一定知道自己的心思了,便用话试探着说:“想要顺气,该服什么药呢?”孔明请左右的人都出去后,在纸上写了十六个字的药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看完,大吃一惊,心中暗想:孔明真是神仙!我的心事他早猜到了。便笑着说:“先生已经知道我的病源,得用什么药来治呢?病情危急,请先生救我。”诸葛亮根据对气象的观察,已经预测到这几天会有一场突发的东南风,就说让周瑜筑造七星坛,他在坛上作法,借三日东南风破曹操。周瑜一听,病完全好了。

七星坛筑成,诸葛亮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身上穿件道士的法衣,开始借东风。到三更时分,果然吹起了东南风。周瑜正在高兴,突然想到诸葛亮的本领实在了不起,留他不得,立即派丁奉、徐盛去七星坛杀诸葛亮。谁知这时,诸葛亮早已不见了人影。

诸葛亮回到夏口,当即调兵遣将,到各处堵截袭击曹军。关羽见军师派了别人,却唯独漏了他,便问军师为什么,诸葛亮说怕他放了曹操。关羽便立下军令状,诸葛亮才勉强答应,派他带着关平、周仓去华容道埋伏。

黄盖依计准备好二十艘火船,船内满载芦苇干柴,灌了鱼油,铺上硫黄,派人给曹操送信,约定夜间押着粮船去投降,船上都插着青龙牙旗做标记。到了三更天,东南风很急,月光下,江水被风吹动,就像万条银蛇。曹操迎风站在大船上,遥望江面,想着不久就可以进军江南,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忽然,一个军士指着前方说:“江南有一队船过来了。”不大工夫,已经看得很清楚,那些船上都插着青龙牙旗。曹操高兴地说:“黄盖投降来了!这是上天在帮助我!”

来船越来越近,程昱看了一会儿,对曹操说:“黄盖的船是假的!如果是粮船,一定是又稳又重,可前边来的船却很轻似的浮在水面上,现在又刮着东南风,如果敌人用计可怎么办?”曹操一下明白过来,但为时已晚。黄盖的船一点上火,火趁风势,风助火威,二十艘火船撞入水寨,曹军的水寨顿时大火冲天,把天空都映红了。甘宁带领部下,打着曹军旗号,往曹操的粮库放火。顿时水上、岸上大火连成一片,曹操在火阵中左突右闯,带领着张辽等人往乌林狂奔而去。

曹操逃到乌林,见这里山势险要,树林茂密,忽然仰天大笑起来说:“我不笑别人,只笑周瑜、诸葛亮毕竟不懂计谋。若先在这里埋伏一军,那就厉害了。”语音未落,赵云率军杀出,曹操吓得几乎从马上跌了下来。曹操慌忙叫手下徐晃、张合挡住赵云,自己则抽身逃走。赵云拦杀了一阵,抢了不少旗帜,便领着人马走了,没再向前追赶。

曹操与众人逃到葫芦口,兵将饿得发慌,马也走不动了。曹操令人埋锅烧饭,自己又大笑起来说:“周瑜、诸葛亮到底没有计谋,要是在这里也埋伏一队人马,那我们还逃得了吗?”话刚说完,张飞便率兵杀了出来。曹兵在长坂桥见识过张飞的厉害,个个胆寒,有的连马都上不去了。匆忙之间,许褚飞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也上前夹攻,曹操乘机逃走。张飞缴获了不少战马、旗帜,回夏口报功去了。

到了十字路口,探路的军士向曹操请示方向。曹操便传令“走小路”。原来,曹操想:诸葛亮诡计多端,他故意派人在山路上点起烟火,使我军不敢从山路走,他却在大路上埋伏好了等我们,我偏不上他这个当!走了半天,路渐渐平坦了,曹操又哈哈大笑起来,部将知曹操又是在笑诸葛亮、周瑜无谋。笑声未落,只听一声炮响,关羽领兵拦住了去路。

众将已经人困马乏,看到前面是关羽,都吓得丢魂丧胆,不能再战。曹操愣了一会儿,说:“到这个地步,也只好决一死战了!”众将说:“就是人不怕死,马也没有力气了,哪里能够打仗!”谋士程昱建议曹操亲自去向关羽求情,也许能放曹操人马过去。曹操一想也只有这个办法,便硬着头皮去求关羽。关羽见曹军个个衣甲不全,浑身泥浆,泪流满面,心中不忍,再想起曹操当年对他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自己闯关杀将之后,曹操特意派张辽拿着文书,通知各关口放行,便不由得动起感情来,于是长叹一声,转过身子把他们放走了。

关羽猛然记起军令状,忙又勒马回头,大喝一声:“你们往哪里走!”曹军一听,吓得滚下马鞍,伏在地上哭拜。关羽到底重义气,还是放了曹军。曹操走出华容道,待曹仁赶来接应时,只剩二十七骑了。

这一仗杀得曹军死伤无数,大伤元气。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次著名战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典故也由此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炊臼之戚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chuī jiù zhī qī

【出处】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问王生。生言:‘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梦》无釜,谐音“无妇”。

【解释】比喻丧妻。

【用法】作宾语;指丧妻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炊臼之痛

【同韵词】日理万机、鸥鹭忘机、卑躬屈膝、二而一、镂骨铭肌、放纵不羁、抚今思昔、群居和一、放浪无羁、大肆攻击。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商人张瞻长期外出做买卖,正准备回家的晚上做了一个在舂米的器皿中做饭,觉得奇怪就问王生,王生解梦道:“你回家,没看见妻子就叫臼中炊——无釜(妇),可能你妻子已经过世。”张瞻回到家里,妻子果然死了有几个月了。

【成语示例】令兄太守公行,不及躬送,闻有炊臼之戚。 明·李东阳《与顾天锡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形容不满的成语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打鸡骂狗 不逞之徒 不平则鸣 得步进步 腹诽心谤

付之一叹 恨铁不成钢 矫时慢物 牢骚满腹 人言啧啧

天壤王郎 贪心不足 五鬼闹判 玩世不恭 怏怏不乐

学而不厌 啧有烦言 这山望着那山高 众怒难犯 腹非心谤

灌夫骂坐 悔其少作 晋阳之甲 聚敛无厌 鲁连蹈海

满腹牢骚 闲言碎语 闲言闲语 心非巷议 秀才造反

鞅鞅不乐 怏怏不悦 舆论哗然 怨声载道 心存芥蒂

形容不高兴、震怒、大怒的成语

哭丧着脸 忽忽不乐 乐嗟苦咄 无精打彩 一嚬一笑

大发雷霆 天怒人怨 人怨天怒

赫然而怒 戟指怒目 大动肝火 批鳞请剑 文通残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成语鸿鹄之志的故事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hóng hú zhī zhì

【典故】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 《吕氏春秋·士容》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大志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雄心壮志、胸怀大志

【反义词】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胸无大志

【同韵词】审时度势、轨物范世、审慎从事、眼腰黄赤、连模拟事、无家无室、张扬其事、春山八字、知人下士、分内之事、......

【英语】highaspirations

【法文】grandidéal

【教学同步】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司马迁《陈涉世家》初中五册·课文·21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阳城雇农陈胜在劳作休息时说:各位兄弟,将来富贵了不能相互忘记。其他雇农笑他无知。陈胜叹气道:燕子与麻雀是不可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的。

【成语举例】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成语造句】

◎ 但是这个公司还是觉得张丽玲这个人挺有意思,一个弱女子竟然有这样的鸿鹄之志,他们可以帮助她联系电视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青藜学士成语故事_500字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qīng lí xué shì

【出处】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直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来,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 《三辅黄图·阁》

【解释】指博学之士。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押韵词】浓荫蔽日、百虑一致、白鹤晾翅、丢三拉四、夜以接日、人心思治、淑性茂质、侍执巾栉、传三过四、高自标置、......

【英语】a bachelor deGREe

a person who holds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or science, etc.)

成语故事】西汉成帝时期,传说刘向在天禄阁聚精会神校书,夜晚有一个穿黄衣的拄着青藜拐杖的老人进入,看见刘向暗中独坐诵书,就吹气青藜杖,向他传授《五行洪范》,刘向担心遗漏就撕开自己的衣服一一记上。到第二天早晨太乙之精老人才离去

【成语示例】尔昔为青藜学士,今为白头老监,岂非馆阁之嘉话,朝廷之盛举欤!——宋·刘克庄《徐复除秘书少监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韦编三绝成语故事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韦编三绝

成语拼音:wéi biān sān jué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读书勤奋。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成语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成语造句: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韦编三绝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韦字开头的成语

韦编三绝

包含有韦字的成语

韦编三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形容人物外貌的成语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1、面目可憎:憎:厌恶。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2、亭亭玉立: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3、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4、鸡皮鹤发: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5、双瞳剪水:瞳:瞳孔,指眼睛。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6、闭月羞花: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7、出水芙蓉: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8、其貌不扬: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9、靡颜腻理: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10、童颜鹤发: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11、粉白黛黑:粉白: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画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妆饰。

12、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13、眉清目秀: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14、铜筋铁骨: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15、雾鬓风鬟: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鬟:环形发髻。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

16、倾城倾国:倾:倾复;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17、国色天姿: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18、囚首垢面: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19、秀外慧中: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20、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21、面如冠玉: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用来形容男子的美貌。

22、蓬头垢面: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23、燕颔虎颈:颔:下巴颏。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24、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25、沉鱼落雁: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成语故事:不合时宜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不合时宜”这则成语的时宜是:当时的需要。不符合时势的需要,与世情不相投合。

这个成语于《汉书.哀帝纪》,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汉哀帝刘欣是汉成帝的养子,二十岁即位做了皇帝,定年号为建平。自做皇帝以后,哀帝经常生病。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亲丁太后得病去世。担任“黄门待诏”的顾问官夏贺良向汉哀帝上奏说:

“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应当重新接受天命。成帝当时没有顺应天命,所以他没有亲生儿子。现在,皇上您生病的时间已很长了,天下又多次发生各种变异,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皇上只有马上改变年号,才可以延年益寿,生养皇子,平息灾祸。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不照着做,各种灾祸都会发生,人民就要遭受灾难。”

哀帝听了夏贺良的一番话,也盼自己身体健康,就在建平二年六月甲子日,即丁太后死后的第四天,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三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把计时的漏上的刻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改变年号以后,哀帝还是照样生病。夏贺良等人想趁机干预朝政,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哀帝也因夏贺良的话没有应验,派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了调查,知道他们实际上是一伙骗子,于是在八月间又下诏书,说道:

“黄门待诏夏贺良等建议改变年号和帝号,说增加漏的刻度可以使国家永远安定,我误听了他们的话,希望给天下带来安定,但是并没有应验。夏贺良等所说的所做的,都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部废除。”

这次改元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夏贺良等人因妖言惑众,被处以死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未能免俗成语故事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魏晋时期有七位名士,他们是嵇(jī)康、阮籍(ruǎnjí)、阮咸、山涛、向秀、王戎(róng)和刘剑。这七人常在嵇康家附近的一大片竹林里游玩饮酒,所以人称”竹林七贤”。这”七贤”在生活上都有一些怪脾气:放任随便,毫不注意仪容和身份。就拿其中的阮籍来说吧.他喝醉了酒就往地上一躺,也不管那地上干净不干净,往往好几天不醒。他听说步兵校尉衙门能够酿造美酒,就请求到那里去任职,以便痛痛快快地喝酒。所以人们根据他的官街,也称他”阮步兵”。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叔侄也还都爱好音乐。际籍既能弹琴又能唱歌,阮咸琵琶弹得很好,又精通音律。他特别喜爱一种形似月琴的拔弦乐器,这种乐器据说是他发明的,所以后来被称为”阮咸”,简称”阮”。阮氏家族住在同一条街上。阮籍、阮咸叔侄俩在街的南面,阮氏其他兄弟住在街的北面。叔侄俩家境清贫,而街北面的阮氏兄弟却大都是富贵人。但是,阮籍和阮咸并不因人穷而志短。根据当地的习俗,每年七月六月,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筐,把所有的衣物都拿出来晒一晒,以防止发霉虫蛀。街北的那些阮氏兄弟富有,穿的是绫罗绸缎,因此晒出来的衣服光彩夺目,看得人们眼花缭乱。阮咸看到对面庭院里挂满了衣服,便对叔叔说:”我们也拿些衣服去晒晒吧!”可是,他俩找来找去找不到什么衣服可晒,就把一条粗布的牛鼻裤子用竹竿串起来,高高地挂在庭院中。邻居见了,对阮咸说:”你还是不晒算了,这样的衣服晒出去太寒酸了!”阮咸回答说:”这是一种习俗,我们也不能不这样做呀!就让它这样晒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由寓言故事得到的成语三:献鸠放生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

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太平年间,将鱼、龟放游到江河水池,将鸟放飞到大自然,叫“放生”,皆为积善之行。后来,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名之曰“爱生灵”。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能够破例地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他们都是来向赵简子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的。赵简子非常高兴,对他们一个个都发给很优厚的赏赐。初一这天,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络绎不绝。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门客接着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如果全国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鸠去放生,从而对斑鸠争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结果被打死打伤的斑鸠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仁慈确实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地造成的灾祸哩!”

赵简子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背着双手在府门里踱来踱去,仔细地思考了一阵子,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对的。”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倒绷孩儿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成语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晏公闻而笑曰:‘苗君竟倒绷孩儿矣。’”

成语繁体:倒綳孩兒

成语简拼:DBHE

成语注音:ㄉㄠˋ ㄅㄥ ㄏㄞˊ ㄦ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倒绷孩儿动宾式;作谓语;比喻不应该的失误。

成语结构: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作老娘三十年,今日倒绷孩儿,亦复何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念秧》)

成语故事:

宋仁宗时期,读书人苗振做了几年官然后去朝廷应试,当朝丞相晏殊让他温习功课。苗振说自己不会倒绷孩儿的。结果苗振在考试中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写成“普天之下莫非王”而落选。苗振见晏殊觉得十分羞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负重致远四字成语故事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fù zhòng zhì yuǎn

【典故】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周易·系辞下》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解释】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用法】作谓语、补语;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任重道远

【同韵词】风向草偃、枕戈饮胆、别具手眼、放鹰逐犬、志得意满、受益匪浅、破巢余卵、驼背羊髯、一身是胆、愁肠九转、......

【年代】古代

【灯谜】一一到边疆

【英语】to bear a heavy burden and cover a long distance; to put in hard work and achieve ones goal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周瑜去世,庞统前去吊唁,东吴名士陆绩、顾劭、全琮等人为庞统设宴饯行,他们向庞统请教如何识别人才,庞统认为陆绩是一匹千里马,顾劭是吃苦耐劳能负重的牛,全琮也是一代人才。他们认为这比喻风趣贴切

【成语示列】健犊须走车破辕,良马须逸鞭泛驾,然后能负重致远。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

【成语造句】

◎ 只要我们有古人"悬梁刺股"的干劲、毅力;只要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百岁期颐才算老"的负重致远精神与抱负,我相信三十岁后勤读书,不但不会劳而无功,相反,"大器晚成"也是不无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李郭同舟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南朝时期,太原界休人郭太字林宗,出身贫寒,但他积极好学,到处游学。游学到洛阳见到河南尹李膺。李膺十分喜欢与他交往,一时传为佳话。后来郭太要回家,京师很多学者来送行,郭太只与李膺两人乘船而行,送行的人说他们像一对神仙。

【出处】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汉书·郭太传》

【解释】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李郭同船、李郭仙舟

【同韵词】覆水难收、才学兼优、显微阐幽、华屋山丘、老气横秋、含垢包羞、豆分瓜剖、饮谷栖丘、终身之忧、替古人耽忧、……

【成语举例】一时门外瞻望颜色,伺侯车骑者弱项肩累迹,几如荀陈会坐,李郭同舟。东汉风流,再见今日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隋唐历史人物成语故事

全文共 3899 字

+ 加入清单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隋唐历史人物成语故事,欢迎查看。

一、秦琼卖马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骠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骠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

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他叫王伯当。王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寻找秦叔宝。后来两位英雄终得相识,单雄信盛情款待,让叔宝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离别时单雄信为其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鞍,并以潞绸、重金相赠,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随后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唐朝兴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尽管单、秦二人后来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说唐》中的“秦琼建祠报雄信”,说的就是秦琼闻得擒了雄信,飞马来救。走到跟前,头已落地。叔宝抱住雄信的头,跪在地上,悲痛欲绝。后将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阳南门外,起造一所祠堂,名为“报恩祠”,以报潞州知遇之恩。

二、房谋杜断

朕寻求贤才呢?”于是下令:“尚书省具体事务由尚书左右丞负责,只有需要上奏的大事,才由左右仆射处理。”房玄龄通晓政事,又有文才,日夜操劳,惟恐有一点差错。他运用律法宽厚公平。他与杜如晦一起选拔士人,不遗余力,甚至尚书省的制度架构,都是二人商量决定的。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议事,总是说:“一定要杜如晦决定。”等到杜如晦来了,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计策,这都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的缘故。房玄龄和杜如晦十分投合,齐心协力为国家效力。所以唐朝的贤德宰相,首推房、杜二人。公元630年3月,杜如晦病重,太宗派太子前去问候,随后又亲自去探病。19日,杜如晦去世。太宗每次得到好东西,总是会想起杜如晦,派人赐给他的家人。

过了很久,说起杜如晦,总是忍不住流泪。太宗对房玄龄说:“你与如晦一起辅佐我,如今只能看到你,看不到如晦了。”公元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征召他去玉华宫,让他坐着轿子入殿,到皇帝御座旁再下来。君臣二人见了面,相对流泪。太宗将他留在宫中疗养,听说他病情略有好转,则喜形于色;听说病情加重,则忧虑憔悴。房玄龄上表,劝太宗停止征讨高丽。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了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为妻,太宗对公主说:“你公公病得那么重,还在为国事操心。”于是,太宗亲自前去探望,握着房玄龄的手,与他分别,悲伤得不能自已。

7月24日,房玄龄因病去世。唐太宗的“房谋杜断”用人搭配体系是非常高明的。用人不仅表现在人才的多少,而且还在于人才的合理搭配。在一个人才众多的群体中,不仅要有个体的优势,更需要有最佳的群体结构。“全才”是极少有的,“偏才”是绝大多数,但“偏才”组合得好,就可以构成更大的“全才”。

三、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

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

四、桃李满天下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六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公元700年,七十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 “桃李满天下”是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

五、当局者迷

唐朝的大臣羹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 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 玄宗当即表示同意,并命元澹等仔细校阅一下,再加上注解。 不料,右丞相张说(yue)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说,现在的《礼 记》,是西汉戴圣编纂的本子,使用到现在近千年;再说东汉的郑玄 也已加了注解,已经成为经书,有什么必要改用魏征整理修订的本 子呢?玄宗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但是元澹认为,本 子应该改换一下。

为此,他写了一篇题为《释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 观点。 《释疑》是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先是客人问:《礼记》这 部经典著作,戴圣编纂、郑玄加注的本子与魏征修订的本子相比,究 竟哪个好?” 主人口答说:“戴圣编纂的本子从西汉起到现在经过了许多人 的修订、注解、互相矛盾之处很多,魏征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而重新 整理,谁会想到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会反对!” , 客人听后点点头,说:“是啊,就像下棋一样,下的人反倒糊涂, 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

六、请君入瓮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七、瓜田李下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今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甚么不妥呢?”柳公权说:“按照郭宁的贡献和功绩来说,派他到邮宁去当主官,原本是合理合情,无什么好争议的,可是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说的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深思远虑成语故事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想得很深,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

汉·班固《汉书·师丹传》。

故事

师丹,字仲公,为人廉正守道,很得皇帝的信任。

早在汉元帝时,王皇后生有一子,就是后来的汉成帝。傅昭仪也生有一子,因这孩子非常聪明,元帝很是宠爱,封他为定陶王。这定陶王虽寿命不长,倒留下了儿子;汉成帝在位20多年,却没有太子。汉成帝死后,就由定陶王的儿子继承皇位,他就是汉哀帝。

汉哀帝登基以后,大臣们议论说应该尊哀帝的亲祖母傅太后为定陶皇太后,哀帝的生母丁姬亦应尊为定陶皇太后。但是师丹坚决不同意。因此,结怨于傅、丁两位太后。

这件事以后不久,有人向皇帝建议改革币制,控制物价上涨,汉哀帝征求师丹的意见。师丹认为这个建议有一定道理,民贫则国弱,会引起恶性循环。但是当主管部门具体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多数官员认为钱币发行的时间已很长了,要一下子改为龟贝,实行起来恐怕很困难。师丹听了各种意见,也觉得确有难度,决定暂不改变币制。

当时师丹年事已高,忘了将记录在案的各位大臣的议论收藏,以致记录草稿被书吏透露了出去。

傅、丁两位太后原本对师丹不满,这次抓住了攻击他的机会,就唆使族人上书给哀帝,告了师丹一状:身为朝廷重臣,却把绝密文件中的事情泄露出去,传扬到社会上,引起人心动荡,市场混乱。

哀帝接到奏告,交给朝臣讨论。给事中博士申咸、桂钦上书为师丹求情:“师丹大人腹中经略无人可比,现在有人为泄私愤竟用绝密材料事件来攻击他。师丹前后意见不一,虽然有欠深思远虑,但泄密的过错并不在师丹,用这个罪名来惩罚师丹,恐怕是不妥当的。”

汉哀帝是丁太后亲生、傅太后嫡孙,当然不能因为师丹曾是自己的老师而违反两位太后的意愿,最后作出决断:师丹没有尽心尽职,收去大司空、高乐侯印绶,罢官回家养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续写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心想: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知道的多;而我整天坐在这口井里,知道的就少,真的是这样吗?于是,青蛙决定跳出井口看个究竟。

机会来啦,接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井里的水满上来了,青蛙趁机一跳,跳出了井。他惊讶极了。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荷塘。荷塘里,绿油油的荷叶像是一把把小伞;荷叶上,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荷花开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一只蜻蜓立在花骨朵上,难怪古人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青蛙陶醉于这一切的美好,听见了小鸟的声音:“喂,朋友,我没骗你吧?”“是的,朋友,我现在知道了,天真的是无边无际呀!”青蛙不愿意再“坐井观天”了,他跳进荷塘,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从此,荷塘中又多了一位捕捉害虫的小能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五年级成语小故事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的时候,孙权手下有一位名将叫吕蒙。因为小时候家里贫穷,没有机会上学,读的书很少,所以学识浅薄,见识也不广。

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的官职很重要,应该多读点书,增长自己的见识,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吕蒙听了,很为难地说道:“军中事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了”

孙权听了,开导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吗?只不过希望你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就够了。你说军务繁多,没有时间,谁能比得上我(事务多)?我还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此他开始抓紧时间读书。

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以前我以为你只不过有些军事方面的知识罢了,跟你谈话后才知道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那个阿蒙了。”

吕蒙笑笑,说道:“君子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以后,鲁肃便常常和吕蒙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他非常重视吕蒙给他提的一些建议,对吕蒙的学识和才能也非常赏识,非常佩服。

后来,孙权赞扬吕蒙时说道:“天下有几个人到了老年还能像吕蒙那样坚持读书学习,自强不息呢?一个人有了富贵荣华之后,更要看重节义,认真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不能沉溺于财富之中,这样就不容易堕落。吕蒙的这种行为真是我们的榜样啊!”

这就是“孙权劝学”的故事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由此故事而来。“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成语中“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非复吴下阿蒙”,指应该刮目相待、用新眼光来看待事物。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也作“刮目相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成语故事2:卧薪尝胆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甘棠遗爱成语故事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甘棠遗爱

【拼音】:gān  táng  yí  ài

【简拼】:gtya

【解释】: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出处】:《诗经?周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示例】:这个异种,大约就是武则天留下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语法】:作谓语;用于称颂官员的政绩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忠君爱民,始终以百胜的利益为重。在他执政期间,曾经进行许多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民众的政治改革,人们纷纷支持改革。子产死后,大思想家孔子流着眼泪说:“古之遗爱也。”

甘棠遗爱 成语接龙

【顺接】:爱不忍释 爱不释手 爱之如子 爱之如宝 爱之若子 爱之若宝 爱亲做亲 爱人以德

【顺接】:冰炭相爱 不知自爱 楚楚可爱 冬日可爱 夺人之爱 恩恩爱爱 分情破爱 甘棠之爱

【逆接】:币重言甘 绝少分甘 食不求甘 田野自甘 咽苦吐甘 咽苦吞甘 余味回甘 吃苦不甘

【逆接】:甘为戎首 甘之如荠 甘之如饴 甘之若素 甘之若饴 甘井先竭 甘伏下风 甘冒虎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