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樟树资料【合集20篇】

世界防治哮喘日的设立是为了使人们意识到哮喘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并促使公众和有关当局参与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下面是关于世界防治哮喘日的宣传资料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188

作文

901

篇1:2024关于祖国建设新成就资料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1949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上任何一个重大事项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我国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以及四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踩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我们国家在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的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吃饭用粮票,买布用布票,

很多商品都凭票供应,有时为买生活用品需排很长时间的队,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大米和肉,只能在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裳。对此,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衣食无忧,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过节一样,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学习查找资料,可以在计算机上玩游戏,享受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快乐,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卫星,是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宇行员出舱,而且顺利返回;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世界地球日手抄报内容资料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面对地球,让我梳理

纠缠了我们许多年的疯癫的凌乱

从草根开始,一泻到北极空间

沿途遗留的印记,就像大大小小

的噩梦——上面摆满了植物、动物、矿物的

残渣,和比这些更强大的横流物欲

这个时候的鸟鸣声尤为重要

它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枝头入手

唤醒复杂的梦魇——把对地球母亲

无穷无尽的豪夺巧取

丢在最后一个梦里吧

然后,把鸟儿的声声呼唤收到心底

你会发现,行动起来保护母亲

可以让万物露出本来的笑靥

可以让天更蓝,水更清

空气溢满花香,心底铺满温情

可以让大地充溢久违的绿色

和五谷的金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成语举例:资本家之间也都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相互倾轧。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彼此互相玩弄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虞;不能读“wú”或“yù”。

成语辨形:诈,不能写作“乍”。尔耳ěrěr耳

成语辨析:尔虞我诈和“钩心斗角”都指互相玩弄手段计谋;但尔虞我诈偏重于互相欺骗;“钩心斗角”偏重于各用心计暗中斗争。

成语谜面:骗子交流经验

歇后语:骗子遇骗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成语举例:她通常是从一个角度写,而不是从几个角度写;还只是循序渐进地写,而不是错综交叉地写。 ★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进,不能写作“尽”;渐,不能写作“见”。

成语辨析:循序渐进和“按部就班”;都有“遵循一定的次序”的意思。“按部就班”应用的范围宽;含工作、学习、生产等方面;还可指教学原则;“按部就班”不能。

成语谜面:蜗牛;排队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关于9.18勿忘国耻资料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七十八年前的这一天,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此揭开了日本对中国乃至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武装侵略活动……”吕艺二中的王华瑛老师正在给同学们关于“九、一八”事件的相关历史。

9月18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为了让同学们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从小立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该校开展“铭九、一八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活动。本次班会的主题是“勿忘国耻、从我做起、努力学习、振兴中华”。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能激发大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而努力学习的意识。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奉天事变、盛京事变、满洲事变、柳条湖事变等,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日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而占领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国会和内阁总理大臣权力下降,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被中华民国政府视为国耻日。”

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不到三个月,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搜尽欺压凌辱。

那段不容忘记的历史,那段不容忘记的血泪史啊!1931年的9月18日,那些日本鬼子打开了我们中国的大门!

空袭警报凄厉大声的响着,我分不清这是不是2013年,全校师生尽力的向操场跑啊,跑啊。

还有那长达一月的大屠杀,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论男女老少,三十万同胞产遭屠杀,甚至有两个日本军官相约”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而最后竟然因为杀人太多记不清谁该获胜!

在那段屈辱的历史里,731部队用中国老百姓做实验,敲碎头颅研究大脑,活取心脏……那些惨绝人寰的实验。

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犯下的罪啊!我们有谁可以忘记。

而今天 日本人 竟不承认。他们参拜靖国神社,他们非法拘禁在钓鱼岛作业的渔民……而我们中国人却愚蠢的每年都会为日本教两年的军费!对,中国人每购买一件日本货物就会为日本提供10发子弹,而那10发子弹能够杀死10个中国人!

我们为什么要购买日本的产品呢?我们只要一个星期不买日本货,日本会有1000人失业,一个月不买日本货,日本会有1000个企业倒闭啊!在和平年代里,买国产品是最好的爱国方式。

校长的讲话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现在有谁能够真正记住?是谁开着丰田对日本人咬牙切齿?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我们真的背叛了中华民族吗?

历史是让人回忆和牢记的,现在需要的“振兴中华”四字。“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立誓的呼喊响彻云霄。我们要做的不就是“为中华自觉七而读书”吗?作为一位学生,作为一位共青团员,现在学习,不光是为学习而学习,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富强,我们要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资料精选

全文共 1378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神话传说

《续齐谐记》记载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民间演化版本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毕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眼力过高,手法过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成语举例:眼高手低的人,看别人做事好像很容易,一旦自己动手时,却又干不好。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低,不能读作“dǐ”。

成语辨形:低,不能写作“底”。

成语辨析:眼高手低和“志大才疏”;都含有“要求高而能力低”的意思。眼高手低是指对别人要求高;甚至不切实际;而自己却做不到;“志大才疏”是指对自己要求高;抱负很大;而才能低。

成语谜面:可望而不可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成语举例:弟与公子以肝胆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实言相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用于真诚相处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照,不能读作“zhāo”;相,不能读作“xiànɡ”。

成语辨形:肝,不能写作“甘”。

成语辨析:肝胆相照和“披肝沥胆”都形容对人忠诚。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偏重在相互之间;“披肝沥胆”偏重指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成语谜面:护心镜;腹部透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校里的樟树优秀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学校里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校道两旁的樟树

春天,春姑娘们为这些成年的樟树换上新装:她们脱去了樟树抗击雪霜的寒衣,换上了柔软翠绿的新衣。这时两排樟树更加郁郁葱葱,使学校充满了生机。三月里,阵阵春风吹开了樟树的花儿。叶儿。花儿清香扑鼻。鸟儿们在樟树上欢声歌唱,学校里好一派鸟语花香景象。

夏天,两排樟树使学校的大道成为了林荫隧道:樟树枝叶多且茂盛,蘑菇形的树冠大而秀丽,两旁的树冠挨挨挤挤的没有几丝缝隙。走在大道上,让人有种凉飕飕的感觉。白天,这里是我们娱乐的好场地,晚上,美丽的树冠成了鸟儿的家园。

秋去冬来,学校里其他的树都脱下了衣服,只有大道旁的樟树潇洒依旧,她们不怕雪压霜冻,不向严寒低头,更显顽强精神。这时的樟树也显示了她们的无私奉献:鸟儿们仍然把树冠作为家园,樟树的果实让鸟儿们饱度冬天。

学校里的樟树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每当谈到她们我就津津乐道。那天我与爷爷一道又去欣赏学校里的樟树,边走爷爷边对我说:万妮,你为学校里的樟树自豪是对的,但是你想过没有,樟树的秉性是什么?樟树的秉性就是无私奉献!某种意义上讲,她们也是辛勤的园丁。她们不择条件,不求回报,呵护伴随着你们成长。你想想,你们的老师何尚不是如此啊!只不过老师们不仅具有樟树的秉性,而且比樟树更有人性!

听了爷爷的话,我感慨万千。老师为了我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灰尽泪始干”。我更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荣幸。有学校里的樟树,有具有樟树秉性的园丁,我一定能在她们的呵护下成长,她们也一定会伴随着我成才成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樟树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家栽了一颗巨大的樟树,那健壮的樟树大约有十七八米高。

春天,那枯萎的樟树枝长出了嫩枝嫩叶,一阵微风慢慢地佛来,嫩绿的叶片儿随着风翩翩起舞,摇头摆尾,同时,叶片儿的浓香味就散发出去了。过了一会儿,许多鸽子、麻雀都被这叶片儿的浓香吸引了过来。有的鸟儿在樟树上停息着,有的鸟儿用尖利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樟树树枝,小小的嘴巴便唱起歌来,还有的在寻找树枝在樟树上建巢。

夏天,樟树已经枝繁叶茂,健壮无比。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在地上筛下一层层斑点。每当一阵强风吹来,把树叶吹得沙沙做响。

秋天,樟树非常顽强。每一颗树开始落叶时,可大樟树还是绿的,偶尔落那么两三片樟树叶。

冬天,它照样是那么顽强,樟树叶和秋天一样是绿的,叶子也没有掉光。它在皑皑白雪里,仍然是那么坚强的挺立着,一点也不畏惧风雪。

我家的大樟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资料

全文共 211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2016年的3.24到来之际,语文迷为大家提供了相关的宣传资料,供大家参考。

2016年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月21日发布了今年的防治口号,呼吁各国政府、社团、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Unite to End Tuberculosis)”。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促进对话和合作,将个人和社区以新的方式联合起来结束结核病(TB)流行病。这些努力跨越不同的学科和部门,可以帮助加速朝着包括消除贫困、全面健康保险、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以及社会保障与正义。

2014年5月,“消除结核病”的策略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获得通过,并成为2015年后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该战略旨在结束全球结核病流行,在2015-2035年之间,将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95%的目标,新发结核病患者减少90%,并确保没有家庭由于结核病而背负灾难性费用。该战略它设置了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三个临时里程碑。

该决议呼吁各国政府调整和实施高层次的战略和融资的承诺。这加强了在战略关注对高度易感和贫穷人群的医疗关怀,如移民。该策略和解决方案突出在卫生部门内部和外部合作的需求,如社会保障、劳动机构、移民和司法等领域。

该决议要求世卫组织秘书处帮助成员国调整和实施策略,并指出应对耐多药结核病的问题的重要性,促进跨国合作。世卫组织还被要求针对里程碑和2035年的目标进展情况实施监督和评估。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指出:“每结核病患者都应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创新工具和服务用于快速诊断、治疗和护理。这是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基础。由于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确保优质而彻底关怀也将有益于全球卫生安全。我呼吁加强全球团结和行动,确保这一变革性的消除结核病战略的成功。”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发展历史

1882年3月24日是世界著名的德国科学家科赫氏在柏林宣读发现结核菌的日子。

当时结核病正在欧洲和美洲猖獗流行,由于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为以后结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为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尽管本世纪50年代有效的抗结核药物问世,但世界大多数人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服务措施。从1882年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以来至少有2亿人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

1982年3月24日由国际防痨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举办纪念罗伯特·科霍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活动,国际防痨协会的会员之一非洲马里共和国的防痨协会提议,要像其它世界卫生日一样,设立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建议后来被国际防痨协会理事会采纳。从那时起,国际防痨和肺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始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但局限在一定的活动范围,缺乏大规模行动。

1993年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46届世界卫生大会,会上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要求世界各国采取紧急措施,积极与结核病危机作斗争,并希望加强对防治结核病的宣传,以唤起各国对控制结核病疫情的高度重视。

1995年底WHO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全球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宣传活动,唤起公众与结核病作斗争的意识,与IUATLD及其他国际组织一起倡议,要提高这个重要日子的影响力。

1996年2月8日中国卫生部发文,要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积极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活动。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历年主题

国际主题

2012:在我的一生中停止肺结核的一个世界的结核病。

2011:对结核病的行动:将争取消除

2010:对结核病的行动:创新走向行动

2009:我正在阻止肺结核

2008:我正在阻止肺结核

2007:到处都是结核

2006:生命的行动——向世界免费的结核病

2005:一线结核病护理提供者:英雄对抗结核

2004:每次呼吸都有罪状——现在停止肺结核!

2003:圆点治愈了我——它也会治好你的!

2002:停止肺结核,争取贫穷

2001:点:结核治愈

2000: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以阻止结核病

中国主题

1996年主题:我们面临结核感染的危险

1997年主题:防治结核病,人人保健康

1998年主题:结核病-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实行归口管理,有效控制结核病

1999年主题:依法控制结核病,防止结核病蔓延

2000年主题: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

2001年主题:积极发现、治愈肺结核病人

2002年主题:遏制结核,消除贫困

2003年主题:人类与结核病,DOTS治愈我的病,也能治好你的病

2004年主题:控制结核病,让每一次呼吸更健康

艾滋病与结核病的关系

艾滋病与结核病的关系

2005年主题:防治结核,早诊早治,强化基层

2006年主题:防治结核,坚持不懈。

2007年主题: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

2008年主题: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2009年主题: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民工,共享健康)

2010年主题:遏制结核,健康和谐

2011年主题:遏制结核,共享健康

2012年主题: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2013年主题: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2014年主题: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

2015年主题: 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下面是《答谢中书书》的复习资料

全文共 1422 字

+ 加入清单

一、文学常识了解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 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有《陶隐居集》。

二、文言词语识记

【共】一起。【谈】谈论,欣赏。【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歇】消散。【颓】坠落。【沉鳞】潜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着。【欲界】指人间。【仙都】指仙境。【复】再。【与( 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三、重点语句翻译: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4、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在是人间天堂。

四、内容理解填空:

1、文章首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感慨发端,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2、然后分写“山川之美”,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3、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传达自己纵情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感,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五、问题探究思考:

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9.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 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 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 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三八妇女节手抄报资料: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全文共 1417 字

+ 加入清单

1908年3月8日,15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1910年,德国社会学家蔡特金(Clara Zetkin)建议为了纪念美国服装工人的罢工应设定一天当“国际妇女节”。该建议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妇女社会学家会议接受,但并未定出具体日期。

1917年,俄国妇女号召在2月23日罢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这天依据俄国使用的儒略历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折合成欧洲广范使用的格里高历是3月8日。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三·八”节纪念大会。

1949年,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三月八日定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举行各种仪式的纪念,祝庆活动。

1977年12月,联合国采纳了一项决议声明,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和平日,在一年的某一天,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订为3月8日,且从1975年开始。

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这个日子是联合国1977年12月的一项决议声明中确定下来的。该声明虽然强调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和平日的具体日子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但联合国本身的国际妇女节订为3月8日,而且从1975年开始承认的。联合国的这一声明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承认,三八节由此也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

至于联合国为什么要定这一天为国际妇女节,则是有历史的演变过程。

1909年,根据美国社会党的宣布,第一个国际妇女节2月28日在美国被定为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直到1913年。

1910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社会主义国际会议上决定要确立一个妇女节日,作为对妇女运动所作出的杰出成就的褒奖。这个计划由来自17个国家的100多名妇女指定,其中包括最早在芬兰国会中取得选举权的三名妇女。但在那次会议上并没有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

1911年,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将妇女节定为3月19日,超过一百万人在当天参加了集会。除了要求得到选举权和政府公职权,她们还要求得到平等的工作和就业培训机会,并且要求消除工作中的性别歧视。

不到一周,在3月25日纽约发生了悲剧,一场大火140多名女工丧失生命,她们大多是意大利和犹太移民。这个事件给了美国政府极大的压力,工作环境恶劣造成的灾难不容忽视,国际妇女节的制定摆上了台面。

在一次大战前夕的和平运动中,俄国妇女在1913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庆祝了她们的第一个节日。而在欧洲的其他地方,在随后的几年里,妇女们总是在3月8日前后来举行集会,表达她们团结起来抵抗战争的决心。

1917年,二百多万俄国士兵死在战争中,俄国妇女再次选择在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面包与和平”举行罢工。不顾政府的反对,妇女们走上街头。四天后沙皇不得不退位,临时政府赋予妇女们选举权。这个历史性的星期天是罗马公历的2月23日,而在其他国家所使用的阳历中,这一天是3月8日。

总的来说,三八节是各国妇女为争取平等、公正、和平以及发展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正因为此,南非的国际妇女节的日子不同于世界各国,定在8月9日。1956年8月9日,数百名黑人妇女在比勒陀利亚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当局推行种族隔离的“通行证法”。后来的新南非政府即将这一天定为妇女节,以纪念南非妇女在争取平等斗争中所作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樟树初中作文350字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樟树叶子生长过程与众不同,长得特别快。春天,一棵棵樟树吮吸着大自然赐与的甘露,它们伸展出嫩红色得叶子,渐渐地,它由嫩红色变成嫩绿色,再由嫩绿色变成翠绿色,最后变成深绿色。

在一个星期中,叶子的数量开始猛长,就像许多兄弟姐妹在竞赛谁长的高一样,密密麻麻地拥挤着。叶子刚长出时象竹叶窄长型的,长大后就变椭圆形的。樟树夏天开花,花的颜色是奶白色,香味很浓,只要一走到树旁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樟树的花瓣很小,层层叠叠的就像满天星星遍布着天空。

秋天,樟树成熟了,结果实了。果实的颜色是由淡紫带绿演变成黑色表示果子熟透了。果子一成熟鸟儿们就会闻香聚会到树上,它们吃着果实唱着动听的歌。这时的樟树和鸟儿形成了校园的一道美丽的分景。香樟树的作用有许多,它的叶子很茂密,夏天可以为人们遮荫。它的树干笔直坚硬,可以做家具,还可以驱虫。

它的叶子可以做中药,煮水入药专治跌打损伤。樟树在园林中利用其树大荫浓,四季常青,枝叶秀丽而具有香气作为行道树,庭荫树,风景林或孤植于草地上。

同时,挥发性香气,夏季可以避臭、驱虫,还可防止和滞留烟尘。树材及枝叶均可提取樟脑及樟油,是医药及出口物资。

[樟树初中作文3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语资料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成语举例:但黄公俊的祖父,他开始读了书,象一般读书人似的,他按部就班的要将八股型的才学,“货与帝王家”。(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按照老规矩办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班,不能读作“bǎn”。

成语辨形:部,不能写作“步”;班,不能写作“斑”。

成语辨析:按部就班与“循序渐进”有别:按部就班突出条理;多用于工作、计划;“循序渐进”强调逐渐;多用于学习、训练。

成语谜面:司局长上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校园的樟树的作文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校园里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校道两旁的樟树

春天,春姑娘们为这些成年的樟树换上新装:她们脱去了樟树抗击雪霜的寒衣,换上了柔软翠绿的新衣。这时两排樟树更加郁郁葱葱,使校园充满了生机。三月里,阵阵春风吹开了樟树的花儿。叶儿。花儿清香扑鼻。鸟儿们在樟树上欢声歌唱,校园里好一派鸟语花香景象。

夏天,两排樟树使学校的大道成为了林荫隧道:樟树枝叶多且茂盛,蘑菇形的树冠大而秀丽,两旁的树冠挨挨挤挤的没有几丝缝隙。走在大道上,让人有种凉飕飕的感觉。白天,这里是我们娱乐的好场地,晚上,美丽的树冠成了鸟儿的家园。

秋去冬来,校园里其他的树都脱下了衣服,只有大道旁的樟树潇洒依旧,她们不怕雪压霜冻,不向严寒低头,更显顽强精神。这时的樟树也显示了她们的无私奉献:鸟儿们仍然把树冠作为家园,樟树的果实让鸟儿们饱度冬天。

校园里的樟树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每当谈到她们我就津津乐道。那天我与爷爷一道又去欣赏校园里的樟树,边走爷爷边对我说:万妮,你为校园里的樟树自豪是对的,但是你想过没有,樟树的秉性是什么?樟树的秉性就是无私奉献!某种意义上讲,她们也是辛勤的园丁。她们不择条件,不求回报,呵护伴随着你们成长。你想想,你们的老师何尚不是如此啊!只不过老师们不仅具有樟树的秉性,而且比樟树更有人性!

听了爷爷的话,我感慨万千。老师为了我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灰尽泪始干”。我更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荣幸。有校园里的樟树,有具有樟树秉性的园丁,我一定能在她们的呵护下成长,她们也一定会伴随着我成才成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病媒生物防治宣传资料

全文共 1888 字

+ 加入清单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一、什么是病媒生物?

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而螨虫无处不在,却不易为人察觉。

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各级政府普遍设立。而各工作单位及家庭单位远未重视此项工作(除自发行业盈利单位外),尚应进一步普及。

二、病媒生物有哪些危害?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三、病媒生物性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近年来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疾病预防控制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四、常见病媒生物防制方法

(一)、如何杀灭老鼠?

要杀灭老鼠,先要掌握老鼠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一般来说,灭鼠有两种方法:

1、物理捕杀:可采用笼(鼠笼)、夹(鼠夹)、压(石板压)、扣(金属面盆倒扣)、淹(水缸翻 板淹)、翻(翻草堆)等方法捕杀。

2、药物诱杀:(1)敌鼠钠盐:属慢性毒鼠药,用0.05%~0.3%的浓度制成浸泡毒饵、粘附毒饵或混合毒饵使用;(2)、磷化锌:属急性毒鼠药,用2%~3%(对家鼠)及5%~10%(对野鼠)的浓度制成粘附或混合毒饵使用。

(二)、如何防制苍蝇?

1、要采取综合防蝇措施,才能收到满意效果:要切实做好粪便处理,采用密封或三格化粪池,防止苍蝇繁殖;要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清除各种孳生地;对特殊行业如屠场、酿造厂等要落实防蝇设施和措施;饮食服务行业可采用药物喷杀、粘捕、诱捕、拍打等方法灭蝇。

2、化学灭蝇:(1)、毒饵灭蝇:常用药物有0.1%~0.2%的敌百虫,或0.1%的敌敌畏及0.05%的倍硫磷,掺入蝇类喜欢食用的食物中让蝇舐食毒杀。(2)、滞留喷晒灭蝇:将三氯杀虫脂、奋斗呐等均匀喷洒在室内蝇类喜欢停留的地方,使蝇类接触死亡。(3)、快速灭蝇:可用0.1%敌敌畏乳剂、0.3%辛硫磷乳剂及市场出售的各种气雾剂对室内空间喷洒,可快速灭蝇。(4)、杀灭蝇蛆:常用0.5%~1%敌百虫水溶液、0.1%杀螟松、0.2%倍硫磷等,对蝇蛆孳生地喷洒灭蛆。

(三)、如何防制蚊子?

1、环境防制:主要包括直接清除蚊虫孳生场所和间接改变孳生环境,使之不适宜蚊虫的孳生,从根本上清除蚊虫孳生条件,从而达到蚊虫不能生长繁殖的目的。具体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填平塘、洼、坑、沟;翻缸倒罐防积水,防制幼虫孳生;改造排水系统和市政设施,使用渠变成密封暗渠,完善防蚊设施等。

2、化学防制:(1)、杀灭成蚊:常用0.5%凯素大城、5%奋斗呐,用水稀释50~80倍,喷洒于室内蚊虫停息的墙面天花板等,让其接触中毒死亡;或用市场上灭蚊喷雾剂喷洒杀灭;(2)、杀灭幼虫:可用目前公认较好的杀螟松、倍硫磷灭幼,一般为200~800克/每公顷水,视水深、水质及流动情况调整。亦可使用缓释剂灭幼虫。

(四)、如何防制蟑螂?

1、环境防制:环境防制是提高和巩固化学防制效果、防止蟑螂侵入和孳生的根本措施。主要办法有收藏好食物,保持环境清洁,消除垃圾、杂物,修复破损房屋和设施,补堵墙洞,清除孳生条件;经常检查居家家具、抽屉、厨房,清除蟑螂及卵鞘等。

2、化学防制:喷洒是化学防制蟑螂的重要方法,常用药物有0.025 %的溴氰菊脂胶悬剂或0.05%奋斗呐等,采用全面均匀喷洒,屏障喷洒或在牺息的缝隙进行点状喷洒;毒饵法:用1%乙酰甲胺磷、3%敌百虫、2%敌敌畏等药物与蟑螂喜欢吃的食物制成片剂、颗粒剂、糊剂、水剂投放毒饵;此外,尚可用药笔封涂毒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成语举例: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鲁迅《华盖集 这个与那个》)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责,不能读作“zhé”。

成语辨形:责,不能写作“则”。

成语辨析:求全责备和“吹毛求疵”都有对事物“十分苛求”的意思。但求全责备的目的是“求全”;一般是好的;要求十分完美。而“吹毛求疵”的目的是不好的;是故意挑毛病。

成语谜面:希望都能提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枉:白白地,徒然。白费心思。

成语举例: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枉,不能读作“wānɡ”。

成语辨形:费,不能写作“废”。

成语辨析:枉费心机和“费尽心机”;都含有千方百计去谋算的意思。但枉费心机指白费心思;结果是失败或落空;“费尽心机”指用尽了心思;成败不定。

成语谜面:鸭子抱蛋

歇后语:水豆腐搭桥;井里捞月亮;鸭子抱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赃:赃物;枉:歪曲,破坏。贪污受贿,违犯法纪。

成语举例:陈绛在福建,据说贪赃枉法,声名狼籍。(马南邨《陈绛和五耿的案件》)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的贪欲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枉,不能读作“wánɡ”。

成语辨形:赃,不能写作“脏”。

成语辨析:贪赃枉法与“贪污腐化”区别在于:贪赃枉法主要指贪污财物;破坏法律、法令这两种不法行为;而“贪污腐化”是指非法侵吞财物;在生活上腐化、糜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