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揭秘南京中元节的习俗(经典20篇)

重阳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下面揭秘南京中元节的习俗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浏览

3503

作文

1000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我在下面玩,突然看见月亮有点圆了,我又想到,我过了这么多中秋节,还不知道它的来历和习俗

于是,我立刻上去让妈妈上网去查,查了之后,我才知道来历是: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十个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的传统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习俗是: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月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神像放在朝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月,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好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我还学会了一首古诗,那就是《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声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看。

今天我不但学会了一首古诗,有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真是高兴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初中端午节的习俗议论文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我和妈妈去街上买菜。我闻到了粽子的味道。当我到家时,我突然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海关是什么?我想问我妈妈,但是她妈妈说,“你可以自己去查查书。”我心想:寻求帮助比寻求帮助更好。我会照我说的做。

我找到了百科全书并打开了它。它说:“在端午节那天,人们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传说赛龙舟是为了营救死于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放进河里喂鱼、虾和螃蟹,停止吃屈原的尸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一个龙节,是四五千年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在端午节要吃“黄武”: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包粽子和雄黄酒。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雄黄都将被用来在孩子们的额头上画“国王”这个词,并且在这一天将会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包。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当我看到美味的粽子时,我不禁唱起了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日是端阳。插入艾叶,戴上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快乐地下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家乡的习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儿,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且“规矩”也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奇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我大喊道:“贴错了,贴错了。你把它贴反啦!”爸爸不紧不慢的回答道:“没贴错。”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却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着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如此,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呀?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了起来。原来过年还有一种习俗来源于年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走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有了放炮,穿红衣,贴春联的方法驱赶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了,直到今日。我听完爸爸的讲解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原来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啊,我又问爸爸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中的晦气,这是好兆头呀!

这就是我家乡热闹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节习俗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有辞旧迎新的意思,每到年初和年终交替时,我们就会过节来庆祝一下,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节日,那么你知道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吗?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春节的习俗吧。

一、买年货

在每年的春节将至时,家家户户都会置办年货,像蔬菜水果肉,花生瓜子饮料等都会准备很多,以便在过年期间招待亲朋好友,在大家看来只有准备好丰富的食物,才能从各个方面招待好大家,所以买年货就成为了过年的准备工作了。

二、贴对联

贴对联是春节重要的习俗,大家每年都会对门外的对联进行换新,以此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一般对联都是用毛笔书写,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彰显,据了解,贴对联的习俗起源于宋代,然后在明代盛行,一直流传到至今,所以过年贴对联不仅是习俗,更是大家的一种习惯了。

三、吃年夜饭

年夜饭一般在除夕夜这晚,全家人欢聚一堂,摆满丰盛的饭菜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可以说,吃年夜饭是春节前比较重要的习俗了,也是春节的重头戏,而且每一道上桌的菜都很讲究,鱼代表了年年有余,鸡代表了有计,发菜代表了发财,生菜代表了生财等等,很多地方的人对年夜饭都比较看重。

四、放鞭炮

放鞭炮是每个春节都少不了的流程,家家户户在大年初一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音来除旧迎新,所以在初一零点开始,鞭炮声就会响起来了,一直持续到早上,放鞭炮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新年,也营造出了一种非常热闹的氛围。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春节的习俗还有看春晚、守岁、拜大年、吃饺子、吃汤圆、逛庙会等等,这些习俗给春节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大家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习俗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在度过了紧紧张张地腊月30日,终于迎来了20xx年的春节。对了,为什么要过年呢?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从前,有一只大怪物,名字叫“年”,“年”在除夕那天总是会出现,并欺负一些人家。有一天,“年”又来了,许多家都受到了“年”的袭击,只有那些门上挂着红窗帘和门前生着火,十分热闹的几户人家没有受到袭击,应此人们知道了“年”就怕这三样东西,于是每到除夕人们便用这三样东西把这只大怪物赶走了,久而久之,便流传下来成了习俗

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吃完了团圆饭,便和弟弟一起跑到了楼下的空地上放起鞭炮。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老鼠炮。它一边飞一边还发出了“吱吱”地声音,好像在上天之际还想呼唤同伴一起去天上偷东西,把我们逗得笑死了。

放完了鞭炮,我就和亲戚朋友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那精彩的表演让我心情十分开朗,有相声、有小品、还有魔术……十分好看。比如那一个叫“我忍不了”的相声,这是讲一些不文明的事,然后那个人看了连声叫忍不了,可是他却以不文明的形势提醒别人,当时,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一个春节就这样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美丽的南京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陈可芯

我非常喜欢南京

南京人杰地灵,山水景秀,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等。

我喜欢南京,南京的美在它的风景怡人,也美在它的人文和历史底蕴浓厚。我喜欢南京的夫子庙,玄武湖……也喜欢南京每一个季节开的花,每一种花都非常美丽,都充满了浓浓的花香。我尤其喜欢在紫金山上远眺,在高高的地方看这座城市,看远处红似火的晚霞,还有大大小小的街景,街道上人山人海的,热闹非凡。

南京的美也美在它的美食丰富。如果大家来南京玩,一定要去吃南京的特色小吃哦!南京的特色小吃可是色香俱全的,都非常好吃,有牛肉锅贴、赤豆元宵、鸡汁汤包等,你绝对会赞不绝口,一口气全部吃完。而且吃了还想吃,一看见别人在吃,口水也会流出三尺来。

南京就是这样一座城市,风景优美,历史文化丰厚,还有许许多多的美味等着你来发现和品位,你一定会感受到南京的美。

我特别喜欢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河南焦作的新年习俗与民俗风情

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新年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新年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新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新年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新年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永恒的记忆——201x南京研学游记作文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升入初中,少说也一年多了。也算我第一次离开家人外出吧。首次与同学为伴出门,相比那隐约的一丝不安,激动与兴奋固然更多。

相较一年前,我已不再只和那几个人说的过来话。我和多数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本和谁都处得过来。随着青春期一步步深入与学习压力的增大,与很多人一样,自己的心事愈发的多。这次,伴随复杂的心情,我们踏上旅途。

刚出发就遇上了事。高速堵车,又起了雾,时间一再耽误。但我们毕竟不是老师,管不了那么多事,我们的心情,依然是急切而又兴奋。导游组织游戏,虽和以前类似,但经历不同,心境变化,意味与感觉固然是另一番。

没猜错,老班不在,全班都翻了天,考试的压力,需要这样一点点释放。先去中山陵,整个班级,以至年级,形成了一条长龙,穿插进了树林间黄色的天地中。似乎公认,我们更愿意在林间漫步,放松,挣脱出内心卡死在学习中的世界,而非去对伟人顶礼。我们需要这样的自由。

早已没有了听导游讲解的意思,况且我们也没有“顺风耳”,除了前头几个,也没能力听见她的话。后面的人,除了聊天说笑,也没什么好干的。偶尔环顾四周,随便看看风景,拍几张照片,在玩闹中穿过了栖霞山。可毕竟是“研学”,以这样的状态,恐怕真的不合适。

那就自然会有人来管纪律了。一些个平常不听话的同学,这回逃不了继续栽跟头。也亏得他们有厚脸皮,没怎么在意,不然,在景点大声争吵,出门还被这规矩缠着,也真有点煞风景了。

一路充斥着欢声笑语,致使我们连到哪了都不知道。累了一天,到旅馆就应该倒头大睡。我们却偏偏相反,一到旅馆就又来了兴致,看电视、聊天、蹭网,把憋了许久的话倾吐出来,又互相开玩笑,乐此不疲,弄着弄着差点通了宵。不知不觉,已是凌晨两三点。

也就睡了两三个小时吧,但第二天却丝毫没有困意。到景点,依旧是说笑不停,有时还因自己拍的照片而陶醉……

直到口渴才想起,自己带的水早已用尽。队伍快速前进,即使看到小店也不敢进。加之早饭时间紧,没吃多少东西,又饿又渴,我们终于还是有了怨言。

无比的盼望,希望时间慢一些,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文台参观完,总统府绕了一圈,满身大汗又走完南京大学。当我们走出了雨花台景区,一路欢声笑语到了尽头……终于还是失去,也终于懂得了珍惜。

这一天的晚上,有很多人挂上QQ,谈论着心得。两天的确太短。但过去就是过去。有的同学谈到了毕业,我们似乎过早地体会到了离别的辛酸,更多的是可怕。这,不该是掉眼泪的时刻,而我们,却都发觉自己的鼻梁狠狠地酸了一下……

多么盼望这样的机会再次到来。也不知我们为何会在这时发觉友谊的珍贵与同学之间情谊的深沉。这永远的怀念,将在毕业那一天,引出所有人的泪水,记忆的深处,这也是永恒的,无法抹去的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秋节的习俗满分作文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是一年中秋佳节,中秋节蕴含丰富的文化,中秋节的习俗、美食、神话故事和文学作品都体现了中国元素。那么中秋节蕴含丰富到底有哪些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季、追月节、拜月节、团圆节……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刚刚介绍完中秋节的发展史,我再来介绍一下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一、赏月。文人在月下吟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民间月下踏歌、跳舞。二、赏桂。桂树下赏月、吟诗、饮酒。三、拜月。妇女拜月、少女拜月,祝愿“貌似嫦娥,面如皎月。”

习俗介绍完,当然少不了中秋美食——月饼。我国月饼品种繁多,主要有十种: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台式月饼、滇式月饼、港式月饼、潮式月饼、徽式月饼、泰式月饼、桂式月饼。这十种月饼各有各的风味,我真想把所有的月饼都品尝一遍。圆圆的月饼,象征团圆,反映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好了,中秋文化我就介绍这么多了,也祝愿中华儿女在中秋佳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迥的新年习俗,让我来带你们走进我的家乡-陆河,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走进家乡的新年习俗。

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开始的。那忙碌的景象简直无法形容,腊月,人们要大扫除一次,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东西扫走,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过了初旬,大家更忙,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赶做年夜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到处玩耍,爸爸在门外巾对联,我帮妈妈贴”福“字。

胶水已经抺好了,刚要贴上云的时候,妈妈急忙阻止我,并且说“贴反了,福倒了,福这就应该倒着贴嘛”,听妈妈一说,我便马上将福字倒过来贴,仿佛一刻也不想怠慢了“福”大人。

贴好了,就要准备年糕、鸡、酒给神拜年,拜完后就直接吃团圆饭,桌上弥漫着各种菜的香味,爸爸也不惜拿出自己最富贵的酒,看样子是准备大干一场了。菜到齐了,大家都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一大家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

这天,除了很少的小孩,很少有人睡觉,因为要放开门炮。绚丽多彩的烟花飞入了漆黑的天空,仿佛天空长着一朵花,把天空照亮,勾勒出一道美丽的风景。谁能说除夕不是最美丽的呢?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家乡的除夕夜。希望你们能来我的家乡玩,我也乐意当你们的向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习俗说明文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 的。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 有“灶王爷”神位。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 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 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 祈求。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 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 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 ,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 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 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 欢心,降福来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 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 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 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 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美丽的焦作,那儿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焦作的云台山最为有名,还有四大特产,怀菊花是去火解毒的。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元宵节、端午节、植树节、建军节还有重阳节……春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不同的地方过春节的习俗会不一样,民间流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食物,残害生灵。有一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村里,两个牧童在比试牛鞭子,“年”忽闻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了。它又窜到另一村庄,又迎头望见一家门口晾着件大红衣裳,里面灯火昏黄,刺得他偷头晕眼花,它莫名其妙,夹着尾巴慌乱的逃窜了。后人通过他的这个弱点,想出了对付他的办法,慢慢的演变成了现在的习俗。我家乡的春节是这样过的。

还没过年,大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收拾东西,贴好火红的对联,赶往老家和家人们团聚准备过年。即使再忙的人也要回家过年。

大年三十,准备好包饺子的材料,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各有分工,大人们擀饺子皮,包饺子。小孩子就端着盘子一趟趟的把厨房的大人擀好的饺子皮,送到客厅包饺子的大人们那。当然,饺子里是会包硬币的,谁吃到的硬币多,就寓意着新的一年就会有福气。孩子们互相攀比自己吃到硬币的数量,一发现别的孩子比自己吃到的硬币多,就会拼命的吃,直硬币吃完为止,大人们吃到的硬币通常会给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会拼命帮孩子吃。晚上,家人们会坐在一起看春晚,共赏歌舞,共同欢笑,除了两三岁的小孩子,谁都不睡觉。

到了初一,人们就会提着大箱小箱,四处去串亲戚,有时候亲戚们会摆一大桌鱼肉请我们吃,关系好的亲戚来拜年,我们也会准备一大桌好菜款待他们,亲戚有时还会给孩子们带来糖果。我们见到大人只要说新年好,就可以得到压岁钱。

家乡的春节充满年味,我喜欢我的家乡,我喜欢过年的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的传说和习俗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老家是金溪,今年我就在那儿过的年,可有意思啦!

大年三十一大早,一阵阵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便不由自主地吟诵起了王安石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吃过早饭,全家人忙着杀鸡,杀鸭,准备年夜饭。最有趣的是公鸡去毛之后,唯独在鸡尾巴上留下三根羽毛。我便怀着好奇的心情便去问奶奶:“奶奶,为什么要在鸡尾巴上留下三根羽毛呢?”

奶奶说:“这三根羽毛象征着人们吉祥、幸福、美好的生活。包含这激情和对祖国的春节祝福。”

我若有所悟地说:“哦,原来是这样。”

奶奶又说:“把这只鸡放进盆里,再加上一根大葱端着去庙里祭拜,许上愿望,希望来年的牲畜能够更加兴旺。”

到了下午,奶奶忙着蒸寿糕,爸爸在一旁帮忙碌着,并不断地在糯米糕上用花生摆上一个“寿”字,这才知道这是为外公祝寿准备的。

晚上,家家户户包饺子,这种饺子的原料不是用面粉做的,而是用糯米粉做的。饺子必须要包甜的或咸的陷,放在锅里炸后才能吃,吃在嘴里弹力十足,有嚼劲,回味无穷。

吃完饺子,过了一会儿,一颗烟花飞向空中,瞬间爆炸,那爆炸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的花瓣。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也情不自禁想去放一束。

正月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时要喝糖水,我便去问爸爸:“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时为什么总要喝糖水?”爸爸说:“因为这样可以让亲朋好友之间的友情更加甜蜜,使我们快快乐乐的过新年。”

这次回老家收获很大,因为我了解了很多习俗,使我和家人的感情更加深入。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生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从中获得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会进行龙舟竞渡的活动,吃粽子,并且将艾草挂在自家门上。可是你们对端午节的来历又知道多少呢?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这下你们对端午节有了深刻的认识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小学中元节作文:中元节全国各地的习俗

全文共 1785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省

邵阳人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农历七月十五晚焚化纸包、烧香拜祖,曰“送老客”。纸包内包有寸厚纸钱,纸包正面书祖上名讳,包好后须在背面书‘封’字。十五当晚,焚烧封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

湖北省

麻城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钱祭拜逝去先人。祭祀当天,先献上荤食与白酒,并“馒头”饭,竹筷平摊于饭菜之间,灯火齐明,还要诉接祭之言。各家男丁亲自在纸钱上打印制作纸钱,烧纸毕,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

山东省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

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

河北省

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

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河南省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江苏省

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征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四川省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

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于一片大树树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江西省

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化后鬼拿不动,送到阴间也无益处。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安远县祭祖,先于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

福建省

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

广东省

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有钱人家还会买下犁耙、水车,甚至穷人家的女孩,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春节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来临,人们都沉浸在春节带来的欢乐气氛中。人们互相祝福和祈愿,日子越过越红火。春节有很多传统的`习俗,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就让我来说说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吧!

每到过年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扫屋除尘,寓意是把前一年的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其次就是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灯笼。对联上写着各不相同的祝福,象征着人们对往后的美好愿望。门口上挂着火红的大灯笼,就像闪烁的星星,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

除夕之夜,人们燃放烟花爆竹,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的烟花直冲云霄,有的像一颗颗小流星仰望这片天空,从空中瞬间滑下;又像一川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观极了!传说放鞭炮是为了驱逐一个叫“年”的怪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燃放鞭炮会污染空气、破坏生态。这就提醒我们要爱护环境,减少对鞭炮的燃放。

传统的习俗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吃年夜饭和拜年。年夜饭还叫作团圆饭,桌子上摆着丰盛可口的美食,让人一看馋的直流口水。全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品尝着美食,好不惬意!我感觉一年之中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吃团圆饭了。大年初一,我们都穿着新衣服去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会给我们“压岁钱”。表示镇恶驱邪,希望我们晚辈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成长。

春节,还有好多的习俗。都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传承,让我们更深刻认识了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过年习俗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即将来临,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见就对伯父说:“能教我写对联吗?”我清楚地记得伯父问:“你会用毛笔吗?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对联吗?”我摇摇头说:“不会。”于是他又说:“你今年又长大一岁,居然连毛笔都还不会使用,趁着这个机会,我就教你几招吧。”听伯父的话,我高兴地跳起来。

伯父告诉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使用毛笔。听伯父的一番话,我终于学会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让我写几个字给他看看。我写五个字:“我最爱中国”。写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刚使用毛笔吧!伯父见笑笑:“字倒是写得不错,就是笔画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导我:“写每个字时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起来也更美观。伯父说完还示范地写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伯父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样子试着写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才写的看上去要好多,我开心极。

伯父还告诉我,写字要经常训练,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字就越写越好看。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

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是在街上卖的现成的,那是油印的,也很漂亮。总之春节对联是少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习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不同的民族里,都有着不同的节日,都蕴含着不同的含义。对我们汉族中所有的人来说,最开心的节日就是春节

对我们来说,春节是最快乐的日子,在春节里,我们会长一岁,还会收到压岁钱,还能穿新衣。我们过春节时,都会把家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还有去街上买灯笼、对联、福字、窗花、还有买屋里需要贴的神灵。买回家后,把灯笼挂在屋里的四个角上。把对联贴在门的两旁,横联贴在门的上面。还要拿一个大点的福字倒着贴在门上,表示福到了。窗花有各式各样的,我做喜欢的事,就是把剩下的窗花上漂亮的图案剪下来,收藏好。令我最好奇的,就是贴神灵,这神灵有很多种,少一个都不行。有时候晚上,还需要给神灵烧香。

每次拜年的前一天晚上,有些孩子都会迫不及待的把新年衣服全部穿上好好的看一看,然后在脱下来放到一处。等着第二天醒来,孩子们就穿着新买的衣服去拜年。到了那里,晚辈们都会跪下,给长辈磕头,然后长辈们就给每个孩子压岁钱,去亲戚朋友家拜年,也会收到压岁钱,不管是小孩还是18岁以上的大孩子,到最后,孩子们都会把压岁钱交给家长,让家长保管。

在春节的这几天里,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过得非常开心,非常快乐。过完年后,大人就又开始忙了,孩子们就又开始了学习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习俗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

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圣诞节的习俗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在法国,每年圣诞节前后,法国中部的色日尔斯必降大雪,白雪皑皑,空气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是圣洁的象征,白色是一种吉祥,故而人们爱过过“白色圣诞”。

相传耶稣是在马槽旁边诞生的,故而马槽成为最富特色的圣诞标志。人们在马槽周围,兴高采烈地唱唱“圣诞歌”,之后开怀畅饮,而香槟和白兰地则是法国人传统的圣诞美酒。

在芬兰,圣诞节前后,恰逢紫罗兰盛开,漫山遍野的紫罗兰,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放眼望去,一片紫红色,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芬兰人爱过“紫色圣诞”。

英国人和德国人,喜欢在圣诞节喝啤酒,吃烤鹅,还有许多人利用圣诞节外出旅游。

美国人,圣诞节时着重家庭布置,比如装饰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等等。

瑞士人,早在圣诞节前4个星期,就将4支巨型蜡烛点燃,放在由树枝装饰成的一个大环里,每周点燃1支蜡烛,当点燃第4支蜡烛后,圣诞节就到了。

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特殊,它处于南半球,正当西欧各国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这儿却是热不可耐的炎热夏季。因此,在澳大利亚,圣诞节时到处是汗水淋漓的小伙子和穿着超短裙的姑娘,恰与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着红棉袄的圣诞老人,这种酷暑和严冬景象的强烈对比,在西方国家是独一无二的。

在圣诞节这天,父母给子女最好的圣诞礼物,莫过于一副小水划。圣诞节弄潮是澳大利亚人的一大特征。节日晚上,他们带着饮料到森林里举行“巴别居”野餐。人们在石头垒成的露天灶中用枯树枝生火,上面架上铁板,把香肠、牛肉、鲜鱼等放上去煎。酒足饭饱之后,就兴高采烈地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欢闹到深夜。喝醉了的人们,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声中迎接圣诞老人的莅临。

在波兰,每年12月25日、26日,家家户户都要装饰圣诞树。节日里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祝贺,互赠礼品。晚餐时桌布下边还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稣的诞生。晚餐虽很丰盛,但没有鱼肉。午夜12时之后,全家人就去教堂礼拜。之外,波兰人在圣诞节期间,除主人盛情邀请外,一般不到朋友家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