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揭秘南京中元节的习俗推荐20篇

重阳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下面揭秘南京中元节的习俗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浏览

3605

作文

1000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写南京科技馆的

全文共 1536 字

+ 加入清单

“五一”黄金周假期,我和爸爸一起去了趟南京科技馆,那里面的奇妙世界真令我大饱眼福。

5月2日,我们兴冲冲地来到科技馆。哇!这儿可真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巨大的银色球形房屋,上面写着“球幕电影”几个耀眼的大字。而房屋的前面,则是鸟巢型的科技馆主馆。怀着迫切的心情,步入了大厅,我立刻被这一件件新颖的科学技术展品吸引了。

首先我们去了“地球万象展厅”。分别有火山爆发模拟、洪水暴发模拟、地震模拟等等。真巧,洪水暴发模拟开始了,我便颇有兴致地凑了上去。只听隐隐约约有“咚咚”的声响,我两眼马上紧盯着模拟的山地,,突然,“轰”得一声巨响,一股强大的水流从山上咆哮而下,如脱缰的野马,瞬间摧毁了小屋子,水流冲下来在地上形成了螺旋状,边缘周围还冒着白泡沫,大家都惊叹不已。我看后心有余悸,心里想: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能真让洪水暴发泛滥成灾。

一阵惊吓后,我的心还在怦怦直跳,转身又来到了“宇宙探秘展厅”。这儿可是宇宙空间的拓展天地。只见展厅左边有“神州五号”模拟的起飞过程,便挤了进去看个究竟。此时,神州飞船在火箭的带动下已经缓缓上了天,熊熊的火焰在箭尾不停地燃烧着,飞船在它的庞大动力下直指苍穹,渐渐地,“神舟”号被大气层(一块白色的幕布)罩住了,仿佛再现当日飞船升天的壮观景象。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八大行星的模型”、“穿越时空机器”、“天文望远镜”……先进的科学产品和宇宙知识,我都一一观赏了够。

随后,我们踏进了“智慧主人展厅”,这也是我最喜爱的地方。通过这一厅室,我知道了人类的起源是怎样的,恐龙时代是怎样的,还看见了一个惟妙惟肖的透明机器人,那里的零件线条密集而有条不紊,只可惜未能看到机器人动起来的有趣景象。后来,我走进了一个昏暗的小屋,小屋的一面是一幅足球场的画面,并且,里边还有一个足球,这有什么用处呢?爸爸告诉我,这叫“虚拟足球”,可以试着朝画面的足球门踢一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放好足球的位置,做好预备动作,然后用力朝那幅荧屏踢去,当时,还真担心踢坏了墙壁,但是,在这千钧一发之刻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那幅画面上的足球也随之动了,飞快朝守门员滚去,而且进了球门。噢!多么生动有趣的虚拟!真是太奇妙了,我仿佛一下子成为足球场上的明星!

我边走边还沉浸在进球的喜悦之中,不知不觉,来到了下一个区域——“知识海洋”。一到此区域,就像真的进入了广阔无垠的知识的海洋。我浏览了动听的美妙之声、刺激的 高 压  放 电和神奇的百变幻境几个分区。其中最有趣的要数是“百变幻境”了。走进幻境里,到处都是自己,不,应该是自己的倒影,因为,那里是由镜子组成起来的墙壁。我在那儿东张西望,似乎看见了无数个克隆人,直望得自己晕头转向、模糊不清,还差点儿走不出幻境了。

离开了奇特的“知识海洋”,紧接着又去了后面的两个展厅,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要想了解,建议还是自己去仔细欣赏一番吧!

最后,我和爸爸去看了“球幕电影”。一进影院,一股冷气袭来,我看了看上方的空调口,才知道这是空调的温度。我们选好位置坐在干净的蓝色椅子上,抬头看了看比东屏电影荧幕大好几倍的圆形屏幕,不由地张大了嘴,心里想着放映时影片的画面该是多么巨大。正想着,忽然,头顶上荧幕猛地放出了从空中向大海拍得画面,这种逼真感,差点使我想要跳到电影里去了,这也太栩栩如生了,犹如置身于电影的情节里,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种快感,真的很爽!很棒!

时间飞逝,该是回家的时候了。坐在车上,我感慨万千:科学真是一项神奇、便利的东西。通过这次观览,我体会到祖国的强大需要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因为科技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我要好好学习,尽到自己薄弱的一点力量,或者说是科学知识,为祖国争荣而奋斗,并且在这儿,我还有个小心愿,就是再去一趟南京科技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春节的习俗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清丰,各地过年的习俗也是不同,五花八门,但都有幸福美满的欢乐寓意。

农历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气,我家乡的腊八节差不多就算是春节的开始,也就是说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了。特别是家乡的农会,商店的老板会把店里的商品都搬出来,给客人们选购。家乡的腊八节标志着春节的慢慢到来,同时家乡还有说这样一种说法“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一天还要喝上一碗香香的腊八粥,胃里热热的,心里暖暖的。在这个粥里放入了各种豆、米,足足有八种以上的谷类进行熬制,这不仅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

现在农民生活好了,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而孩子们最喜欢的却是那甜甜糖果儿,有的晶莹剔透,有的“红红火火”,这也是春节必备之一。再有就是买花炮了,那包装精致的柳叶鞭,更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还有就是增添新衣服了,这是家乡的孩子所盼望的,穿着新衣服,心里那个美呀!

年三十那天走在大街上更是热闹,孩子们成帮结队的在大街上放花炮,无忧无虑的跟朋友们走街串巷。特别是各家各户都做着美味的佳肴,散出的那个味道,那真是香味扑鼻呀!下午黄昏时,火红的对联开始上门了,喜气洋洋的对联迎接着祝福,迎接着春天,迎接着各路大神的到来。晚上的除夕大餐就是饺子了,我们在家门口放鞭炮,而奶奶们却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烧香拜神,烧元宝,拜五神,企求他们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吃着香香的饺子,看着好看的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快要睡觉的时候,长辈们会在我们的枕头下面放上盼望已久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早晨四五点钟,老家还有起五更的习俗,我就跟在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后面就开始先给?爷爷们?奶奶们磕头,然后再给爷爷、奶奶磕头,哈哈哈,小孩子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了。吃完早饭,我们就开始去逛庙会、走亲戚了,我们小孩子就可以跟在大人的后面,去买好吃的东西,在亲戚家还可以挣到压岁钱,呵呵,心里那个美呀!真希望天天过大年!晚上的节目就是放烟花了,看着那一朵朵绽放的花朵,真是心花努放。这就是我农村老家的春节,是不是很美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节习俗小学作文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春节习俗

春节有好多好多的习俗,但是我在过春节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早上,家里来了很多的客人,他们吃吃喝喝留下了一堆垃圾,于是我就去扫地,在一边唠叨,一边扫地,忽然一个犀利的目光转向我,我心中不免一惊,何许人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

篇二:春节习俗

这人面容慈善,但是脸色不好看,此乃吾家之最长者,奶奶是也。后来经过询问,我才知道,春节是不允许扫地的,而我却在这天扫了地,这就是不吉利,因为这代表把财,富扫出去了,对于人们来说,这是不吉利的。切记不要像我一样在春节(大年初一)把垃圾扫出门外。

篇三:家乡武汉春节习俗

啪啪啪,你猜这是什么声音,哦,原来是春节到了。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吃年饭、贴对联、放鞭炮。到了晚上,我们开始放焰火,焰火时而象嫦娥奔月,时而象孔雀开屏,时而象仙女散花,时而象宇宙飞船......五彩缤纷,真是好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南京美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我们金陵小记者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老门东,寻找著名的秦淮美食,品尝舌尖上的南京记忆。

在老门东集合后,首先各小组小记者踊跃发言,进行自我介绍,推选出各组组长及安全员。接着,兴奋的小记者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开始了特别的寻找美食活动。本次活动要求花费最少的钱品尝到最多种类金陵美食的小组获得胜利。我们组的小记者们个个斗志昂扬,一次次兴冲冲地跑进店铺,又垂头丧气地走出来,东西好贵,手里的钱太少,真的很尴尬!此时,大家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父母赚钱的艰辛。怎么办呢?大家纷纷开动脑筋,献计献策,绞尽脑汁地一遍遍组合计算,大家或寻找便宜的南京美食,或只买少量小份分着吃,或购买不同种类的东西一起分享。最终,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我们小组大获全胜!大家成功用六十元钱,买到并分享了七种有名的秦淮美食,它们分别是:臭豆腐、小烧饼、金陵汤包、赤豆小元宵、兰花干、麦芽糖、凉粉。品尝着这些美味的小吃,小记者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太好吃了!果然名不虚传!”同时在我们的心中,也更多了一份对爸爸妈妈的敬爱!

在今天的活动过程中,我不仅品尝了秦淮美食,还了解了秦淮小吃背后的故事,学习了五板桥和箍桶巷的历史,理解了生活的艰辛,真是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习俗真多!有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每家每户都要精心挑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等。“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在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在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

去年的春节我们家还贴了一个倒“福”字呢。春节贴“福”字,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向往和祝愿“福气”、“福运”,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我真盼望春节能早日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冬至的传统习俗文章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冬至形成了一种美食节——饺子、馄饨、赤豆粥、汤圆、黍米糕

比较常见的是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一个开心的节日,希望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过好冬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00字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端午节,一道门口就闻到一股艾草的香味。

我在我家门口看见了几条东西,长长的.薄薄的中间有圆柱形的茎。如果直一点,硬一点,装上把柄,就成了一把宝剑,我问妈妈:“可以摘下来玩吗?”我妈妈回答说:“不可以玩,这是习俗。”听朋友说这个东西叫蒲剑,是用来辟邪的,别的东西也是用来辟邪。只不过这些都是迷信。在古代,端午节是个不好的日子,妖魔鬼怪多,蚊虫鸟兽多,疾病多等,现在端午节不像古人说的那样邪。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粽子,佩香袋,赛龙舟,吃五黄(分别是雄黄酒,黄鱼,黄鳝,黄瓜,蛋黄。)

既然我知道这么多端午节的习俗,那我也要照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南京长江大桥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感情叫南京长江大桥,有一种回忆叫风雨同路五十载,有一种兴奋叫南京人才懂,大桥,你好!在和大桥分别27个月的日子里,南京人每天都在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那就是2018年12月29日,我作为一名南京的新生代,有幸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是南京乃至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符号,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名副其实的“骨气桥”!因为,这座桥,不仅承载了很多人过去的记忆,更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迁。

大桥在经历了封闭维修的27个月后,重新通车。当我和妈妈在重新通车的当天,有幸踏上宽阔的桥面,参加了由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南京长江大桥马拉松比赛,用脚步丈量了焕然一新,风华正茂的长江大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雄伟的桥头堡和工农兵雕塑,红色的火炬造型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两旁的白玉兰路灯显得更精致了,高高的耸立在平整的桥面上,仿佛是两排挺拔的仪仗队,向过往行人行注目礼。

路面上挤满了人,大家载歌载舞,欢呼雀跃,大爷大妈们甚至跳起了广场舞,唱出了心中最爱的国歌,来抒发胸中的喜悦之情,这是一群经历过苦难年代的人们,无比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而那些年轻的叔叔阿姨们,举起了“大桥你好”的旗帜在人群中穿过,五颜六色的马拉松服装伴随着跑步的节奏似乎是桥上最美的风景;我,跟随着大人的脚步,站在大桥中央往桥下看,滚滚长江,浪花飞舞,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在心中汹涌澎湃。不禁想起了毛主席那句著名的诗句“一桥飞跨南北,天堑变通途”。

听大人们说,过去的五十年里,长江大桥每天都在默默承担着沟通长江两岸的繁重任务,常年的超负荷工作让大桥疲惫不堪,这次的封闭大修,正是为了让大桥今后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是一座当之无愧的奉献之桥。

回想大桥建设初期遇到的困难,老一辈的专家们排除万难,不畏艰险,众志成城,终于换来扬眉吐气大桥建成的那一天。现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依然面对国内,国际的重重困难,但是我也要学大桥精神,努力拼搏,奋发学习,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疾风知劲草,烈火知真金”。南京长江大桥引领着南京人奋勇向前,珍惜美好生活,这是一座令人尊敬的自强之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习俗有哪些呢?像悬钟馗像、卦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等等都是端午节的习俗,下面小八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按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节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卦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带,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鬼祛贵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节。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明节的习俗小学生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从2008年开始,中国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的习俗:祭祖扫墓:俗话说:“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孝敬老人、敬重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清明节是中国人慎终追远、尽孝行孝的具体表现。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辛酸眼泪,又有踏青游玩的笑声,是一个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南京钟山风景区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8月中旬的一天,天气虽然有点炎热,但是依然挡不住我和老爸要去游览南京钟山风景区的决心。风景区自古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钟山龙蟠”之美誉。其中当以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为最。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孙中山先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我们都要敬爱他!

到达中山陵顶需要爬长长的台阶,每过一段台阶会有一块平台以便歇脚。到达陵门时,我看到顶上是青色的琉璃瓦,门额上写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从中山陵出来后,我们便沿着山路来到了海底世界,进了海底世界如同洞穴一样的展厅,墙两面是各式各样的玻璃缸,里面游动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再往前走就进入了拱形的玻璃隧道了,站在转动的平台上看着头顶和两侧如队列般穿行的鱼群和偶尔游过的大海龟以及凶猛的鲨鱼。我们又来到了海豚馆,人很多,一会工夫偌大的大厅坐满了人。表演正式开始;先是海狮表演,看着在驯导师的指挥下做出各种动作的海狮,我异常兴奋,海狮也用两个鳍做拍手状时,可爱极了,我更是兴奋的把小手都拍红了,滑稽的表演引来全场阵阵笑声。海豚上场了,两只海豚随着指挥在池中翻腾跳跃,一会逐波起舞,一会从池中跃起钻过空中挂着的两个圈圈,人们发出阵阵惊呼和喝彩。真的太棒了!

下午我们来到南京有名的庙会—夫子庙,夫子庙的风景美。特别是把庙会拦腰折断的秦淮河,河水荡漾着清波,河上有好多游船。秦淮河两边的画壁上,有一条龙花灯,上面镶着金灿灿的亮片做龙鳞,看起来活灵活现,好似一条真龙浮出水面。

老爸说:我们坐船游秦淮河。好主意!买过票后我们登上了一艘很精致漂亮的游船,开始欣赏两岸的景色。“哗,哗"随着这起伏的水声,沿着河道望去,两岸上树木花草摇曳着,仿佛在吟诗作对。游完船后我们尝了好多的夫子庙传统小吃。

时间过得真快,愉快的旅行就要结束了,我只能怀着念念不舍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南京历史悠久,风景美、夫子庙的建筑更美!我还会再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魅力南京,活力青奥的叙事作文_600字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一座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域内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

在这座千年古城,一件震惊全世界的大事发生了,2014年的夏季青奥会举办权花落南京。8月16日,青奥会在南京奥体中心盛大开幕!

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汗如雨,我热血沸腾。

最精彩的莫过于运动员入场仪式。每个国家派出一名运动员代表等到达场内指定位置时,触摸前方闪闪发亮的球体,如拼图般,一点一点展露出来,屏幕上的画面显现完整——“Welcome to Nanjing”“南京欢迎您”几个大字熠熠生辉,照亮全场。

此时,全场沸腾,背景音乐响起南京青奥会的主题曲,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心中都怀有同一个梦想——一个关于青春与未来的梦想,都在那一刻共同埋藏于心。

开幕式中,少林塔沟武术学校 988名学员参加了《追梦》、《筑梦》、《圆梦》三个篇章的演出,尤其是压轴节目第二篇章《筑梦》的表演,学员们在高空中进行的旋转舞蹈展示,让所有人都震撼不已。整个开幕式就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下圆满结束。

南京,加油!青奥,活力!青春,喝彩!展望未来,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强盛,让我们共同努力起来,为祖国美好的明天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的习俗特点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过年习俗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过年!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而且“规矩”太多!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不同颜色、口味的菜,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知道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何必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我的家乡就有“撞蛋”的习俗

撞蛋开始了,观众在一旁喝彩,随着一声“开始”的声音,我就开始撞起来了,另一位“选手”也不甘心,也撞了起来,这时“选手”的蛋破了,我便拿起他的鸡蛋。“观众”又欢呼了起来,我说:“还有谁来?”别队又上来一个人,“观众”一看,竟然是去年的撞蛋冠军,我们大惊失色,突然”队友”大喊着:“加油,加油!“我拾起信心,喊道:”开始吧!“

我飞快的转着手,他笨拙的左扑右闪,一声蛋壳破裂的声音,我战胜了很强大的”敌人“,为我们队加大了光荣!

我把两个蛋吃了,正好中场休息结束了,我便走向“战台”,对方挑了一个手劲大又灵活的“选手”来挑战我,可对方不知道怎么蛋壳已经破了,我说:“你快换个蛋吧!”他飞快的跑回家拿了一个蛋跑回来了。

我先用一套老办法,不知道这家伙是在家偷偷的休息了一会儿,还是多休息了一会儿,可我依然且战且退,终于,我获得了冠军。

我期待着下一届孩子们撞蛋激烈的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游南京方山地质公园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初,爸爸给我报了一个作文比赛,地点在南京。比赛前一天,我们去了方山地质公园

汽车“轰轰”地开进公园。其实公园就是一座大山,只不过这座山和其它的山不一样,这里有很多地质奇貌,所以才形成了地质公园。地质公园里树木葱绿,生机勃勃。眼前的路开始往上延伸,汽车挺了挺身子,就一个劲儿往上冲去。突然,在路旁出现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火山口→。”爸爸刚一看到这个指示牌就来了一个急刹车,我差点要飞出去。

沿着牌子指示的方向走了没多久,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石头,原来这个大石头是从火山口里喷出来的。可石头上为什么有很多黄色的斑点呢?原来,火山在喷发的过程中火山岩、火山灰喷到了石头上,冷却之后就形成了黄斑。

可说了半天,火山口在哪儿呀?其实,整座山就是一个火山,火山口在山顶上呢!火山喷发已是数亿年前的事了。我和爸爸一起拾了几个小火山石带回家,留作纪念。

“轰轰……”最后,随着汽车的轰鸣,我们依依不舍地与火山告别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习俗1100字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日子,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日子,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日子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知道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后来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现在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腊八节的习俗和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甜甜的腊八粥 浓浓的爱】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至岁末。我的记忆深处又响起了小时候外婆常常教我唱的那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些年一到腊八,我就会想起外婆煮的腊八粥。腊八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就会准备好食材,有鲜红的大枣、乳白色的莲子、黑中带紫的黑米等。腊八一早,外婆架起一口大锅,烧开水后先放入难煮的杂粮,就这样一直熬呀熬,熬到杂粮们开了花,咧开嘴笑了,再加入其他易烂的食材,继续用文火慢煮。为了防止糊锅,外婆会不时地打开锅盖,用勺搅拌几下。这期间我会一个劲地问:“外婆,腊八粥好了没?”外婆看着垂涎欲滴的我,总会慈祥地笑着,点着我的鼻尖说:“快了,小馋猫。”

粥终于煮好了,一揭开锅盖,香气四溢。外婆盛出一碗腊八粥,加上少许白糖,小心翼翼地端给我,碗中的粥那是五颜六色,红中透着白,白里夹着黄,颗粒晶莹,我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真是香甜软滑,那种甘甜的滋味从舌尖一直流淌到我的胃里,也流入了我的心田。外婆总会一边叮嘱我小心烫,一边和我说着腊八节的来历和她小时候过的那些苦日子……让我知道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让我了解了腊八节传统的民俗,让我懂得了人要学会感恩!

可是如今的外婆远在北京,我很想念她,甚是怀念外婆煮的腊八粥,那种香甜的滋味让我难以忘怀,那是幸福的味道,是外婆浓浓的爱。

外婆,明年腊八,我多想能再喝一碗您熬的腊八粥,外婆,我想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元节的习俗是什么

全文共 3197 字

+ 加入清单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我当年在江浙一带就看到人们视中元为大节,这一天家家团聚,如除夕一般热闹,还要吃一种专门用青树叶包裹的菜团。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各地习俗

河北省:

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山西省:

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河南省: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山东省: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

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

江苏省:

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征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四川省: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

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于一片大树树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江西省:

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化后鬼拿不动,送到阴间也无益处。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安远县祭祖,先于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

福建省:

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

广东省:

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节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有钱人家还会买下犁耙、水车,甚至穷人家的女孩,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

广西省:

桂林地区的人多以月十四为鬼节,整个节日应该是以七月七开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过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过程;有的地方从七月七开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饭”(就是祭祀);七月十四晚送别祖先,晚饭前祭祀后到晚上十点左右进行送祖先仪式,同时将写有祖先名讳(关于写多少代祖先各个家庭不一)的“钱包”及 担夫、引路大王的“钱包”纸钱等物于路口烧去洒米水饭等仪式送别祖先;其过程繁杂严肃是当地仪式最为复杂的节日,是当地人相当重视的节日,其重视程度是除春节(当地观念中元宵节也属于春节,包括小年)外,是和中秋、清明、端午一样重要的节日。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多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在广西省,中元节也称“鸭子节”,人们认为亡灵可以站在鸭子上,通过鸭子的运载在阳间和阴间自由穿梭。另外也有的“烧包”习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后是给孤魂野鬼烧衣物。祭祖的酒菜是必须要放在扁平笸箕内,意为野鬼不得抢夺。

云南省:

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

湖南省:

邵阳人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农历七月十五晚焚化纸包、烧香拜祖,曰“送老客”。纸包内包有寸厚纸钱,纸包正面书祖上名讳,包好后须在背面书‘封’字。十五当晚,焚烧封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

湖北省:

麻城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钱祭拜逝去先人。祭祀当天,先献上荤食与白酒,并“馒头”饭,竹筷平摊于饭菜之间,灯火齐明,还要诉接祭之言。各家男丁亲自在纸钱上打印制作纸钱,烧纸毕,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广西中元节的习俗介绍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本是汉族的祭祖节日,后来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包括壮族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在这一天祭祖。

广西,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又叫“七月半”“七月节”。传说,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到宋朝末年,南方战乱,广西老百姓正准备过中元节,听闻元军大举进攻岭南,为避战乱,只好提前一天过节了。后来便一直延续下来。

在广西,中元节是个重大节日。这一天,很多单位都会“人性化”地提前几个小时下班,让员工回家过节。在包括南宁在内的许多地方的壮家,中元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无论家境如何,都要割肉宰鸭、隆重祭拜祖宗的。

壮族民间传说,人死后灵魂会到天上去,由天上管着;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间探亲。于是,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姑娘们过完乞巧节之后,家家都忙于筹办给祖宗祭拜的活动。

中元节的过法因地而异,最具普遍性的是:农历七月十三之前,家家户户都搞大扫除,注意言行礼节,备好供品,一是表达对祖宗的敬重,二是展现子孙的治家本事;七月初八开始“接祖”,七月十二以前要把祖宗接回家,一日三餐点香供祭;七月十四、十五(有的地方是七月十三至十六),全家停止一切农事,置办丰盛的祭品,举行祭拜仪式、聚餐等。七月十四,第一次祭拜时,往往是半夜起床,天蒙蒙亮全家就开始聚餐了。七月十五日为“送祖”日,当晚要把所有的纸供品烧化,以示送给祖先带回去享用。七月十六日走亲戚,嫁出去的女儿,这天都要拖儿带女回娘家。因此,有的民俗学家将壮族“中元节”称作壮族“团聚节”,也称“姐妹节”。

中元节依旧。不过,人们已不信鬼神,仅以祭祀礼仪,表示对逝者的缅怀,求的大多是亲人团聚,共同祈盼的是家庭的和睦,民族的团圆。一位在拔鞑耸醒」何迳纸鞋等祭祀贡品的刘奶奶告诉记者,中元节买些贡品烧,是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祈求家人健康平安。一家老小也可以趁过节的机会吃顿团圆饭,这在平时是很难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