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千里送鹅毛是成语还是歇后语(热门十篇)

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下面小编整理的千里送鹅毛是成语还是歇后语,欢迎来参考!

浏览

2639

作文

10

篇1:三国演义的成语和歇后语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有关三国演义歇后语

1、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4、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5、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6、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7、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8、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9、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10、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1、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1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14、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5、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16、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18、阿斗的江山—————白送

19、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2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成语

乐不思蜀:用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不谋而合:没有经过共同商量而彼此的一件或行动一致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言过其实:原指语言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

梁上君子:可用作窃贼的代称,也可用来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及解义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千里送鹅毛比喻礼物然微薄,情义却很深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汉字书写】:千里送鹅毛

【汉语注音】:qiān lǐ sòng é máo

【成语出处】:宋.罗泌《路史》:“天鹤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失去鹅,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可饶腼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分句、定语;常与“礼轻人意重”连用。

【千里送鹅毛的意思】:长途跋涉,行程千里,送鹅毛为礼。比喻礼物然微薄,情义却很深厚。

【千里送鹅毛的近义词】:千里寄鹅毛、千里鹅毛、礼轻意重、物薄情厚;

【千里送鹅毛的反义词】:束帛加璧;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

唐朝时期,缅伯高受地方官员之命进贡天鹅给皇帝,缅伯高小心翼翼的把天鹅装在金丝笼子里,快马加鞭的往京城里赶。有一天他想给天鹅洗个澡,便小心谨慎地把金丝笼子捧起来,走到沔阳河的边上,轻轻地把天鹅抱起来准备给它洗澡。没想到天鹅脚上突然猛的一用力便从缅伯高的怀里挣脱出来,舞动几下翅膀腾空而起一会儿就飞得不见了踪影。缅高伯见此情景心里暗暗叫苦,只看到清澈的水面上飘浮着一根鹅毛,缅伯高把鹅毛捞起来包好后跨上马继续往长安城奔去。到了京城看到皇帝的时侯,缅伯高忐忑不安的把鹅毛献上,就在皇帝有点儿莫名其妙的感觉的时侯缅伯高又呈了一首诗上来,只见诗中写道:“天鹤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失去鹅,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可饶腼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平易近人的皇帝看完诗后十分理解缅伯高的难处,他不但没有治缅伯高的罪,而且还赏了他不少的金钱布匹。

【千里送鹅毛例句】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王朝柱《龙云、卢汉和蒋介石》第二部:“中国有句俗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人家从云南给您捎来了,退回去,从面子上也说不过去啊!”

【千里送鹅毛造句】

生活中我们更需要的是亲朋好友的掂记与牵挂,一个小小的问候会给你带来千里送鹅毛般的温暖。

在经济社会里,人文关系以金钱为主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传统思想逐渐地被物质所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千里送鹅毛的出处与成语故事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

《路史》。

在唐朝时期,各地的地方官,常常派人向唐朝天子进贡礼物。

一位偏远地区的地方官,派缅伯高给唐天子进贡活天鹅。

由于路途遥远,还没到那里,笼子里就发出一股臭味,天鹅的羽毛也脏了。

到了沔阳湖后,缅伯高就打开笼子,想让天鹅到湖里去洗洗澡。“呼啦啦”,天鹅张开翅膀飞走了,地上只留下几根洁白的羽毛。

缅伯高又急又怕:“这可怎么向大人交代呢?”把缅伯高都急哭了,可哭有什么用呢?他急中生智,捡起一根羽毛,将它带往京都长安。

到了长安,各地的使臣都来朝拜唐天子,并陆续献上了名贵的礼品。轮到缅伯高了,他大步上前,双手捧着那根羽毛。满朝文武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缅伯高将进贡的前后过程编成歌词,高声唱了起来。

歌词最后两句是:“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天子听了,哈哈大笑,心想:这使臣真聪明!

就这样,缅伯高不但没受到处罚,反而得到了唐天子的赏赐。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千里送鹅毛——儿童成语故事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时候,地方官吏经常要向皇帝进贡礼物。云南地方上有个行政长官要送件礼物给皇帝,他心想:皇帝不缺金银珠宝,要送也得送个稀罕的。最后,他决定进贡一只天鹅。

他派一个名叫缅伯高的人,用竹篓背上一只天鹅,前往京城长安。缅伯高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走了好多天,来到了沔阳湖(在今湖北省境内)边。在这许多天里,天鹅没下过水,浑身都脏兮兮的。缅伯高放下竹篓,抱出天鹅要给它洗洗澡。不料,天鹅一纵,挣脱了他的怀抱,扑棱一声,振翅要飞。缅伯高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抓了一把,只抓下了一根羽毛,眼睁睁地看着天鹅飞走了。缅伯高又着急又害怕,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后来,他急中生智,怀揣着那根羽毛,赶往都城长安。

多日后,缅伯高终于来到了长安,随着各地前来进贡的使臣去见皇帝。轮到缅伯高时,他手捧羽毛走上前去,为皇帝唱了一首歌:“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皇帝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听到这里,皇帝连声说:“缅伯高千里送鹅毛,难能可贵!难能可贵!”缅伯高的才华和机智博得了皇帝的欢心,皇帝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给他很多东西。

后来,人们就用“千里送鹅毛”这个成语,比喻礼物虽然很小,但是情意却很深重。有时与“礼轻情意重”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是什么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千里送鹅毛歇后语,欢迎大家查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和鹅有关的歇后语: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硬要麻雀生鹅蛋——蛮不讲理

要你抓鸡,你偏捉鹅——故意捣乱

鸭子头上长疮——一副恶(鹅)势

鸭头安在鹅颈上——不像样

小小秧鸡下鹅蛋——自不量力

麻雀下鹅蛋——大话;讲大话;瞎逞能;不可能的事;没有见过

急水滩里的鹅卵石——磨掉了棱角

鸡群里闯进一只鹅——就你脖子长

狐狸想天鹅——不得到口

河里的鹅卵石——光溜溜

风中鹅毛——无影无踪

鹅在水中寻食——尾巴翘上天

鹅行鸭步——大摇大摆;磨磨蹭蹭

鹅食盆不许鸭插嘴——吃独食

鹅伸脖子——等着挨刀

鹅上台阶——靠猛劲

鹅盆里不准鸭插嘴——独食独吞

鹅卵石垒墙脚——根基不稳

鹅卵石掉酱缸——一个糊涂蛋

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比喻没有挂念之处。)

鹅蛋换鸭蛋——不上算;不合算

鹅吃草,鸭吃谷——各人享各人福

丑小鸭变天鹅——高升了

爆炒鹅卵石——不进油盐;油盐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语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成语歇后语大全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床底下翻跟斗——碍上碍下

抱元宝跳井——爱财舍命

一手托两家;一脚踏两船;没路标的三岔口——左右为难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

一人说话;唱戏的念道白——自言自语

大姑娘作媒;土地爷下水;土地老儿被蛇咬;木头人救火——自身难保

王瞎子看告示;无病呻吟;瞎子看书——装模作样

一伙哑巴在一起——指手划脚

瞎子戴眼镜——遮人耳目

穿衣镜照人——原原本本

炉眼里烤凌锥——冰消气化

甲鱼笑龟爬 彼此一样——彼此一样

走路踏石灰--白跑一趟——白跑一趟

更夫打瞌睡——白吃干饭

三流子哥大流子弟——二流子

半吊子的一半——二百五

水鬼找城隍——恶人先告状

曹操杀二蔡——懊悔莫及

笨媳妇纳鞋底——凹凸不平

古庙的佛顶珠——黯然无光

半夜里弹琵琶——暗中作乐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水底推船——暗里使劲

黑地里张弓——暗藏杀机

安伯伯遇到安伯娘——安安合适

啄木鸟吃害虫——与人为善

鼻窟窿望人——有眼无珠

瞎子拜见岳父;鲁班招女婿——有眼不识泰山

头上泼勺油——油头滑脑

厕所挂铃——有始有终

画笔敲鼓;染坊门里吹笛子——有声有色

凳子上钻窟窿;刷子掉了毛——有板有眼

乡下人撒尿——因地制宜

王羲之手书——一字千金

鸡脑袋上插鹅毛——一语双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话说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四大名著成语及歇后语荟萃

全文共 2225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

(一)成语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割须断袍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足鼎立

过五关斩六将

乌合之众

缓兵之计

死心塌地

虚张声势

步步为营

锦囊妙计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危急存亡之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吴下阿蒙

才高八斗

如入无人之境

对酒当歌

煮豆燃萁

七步之才

八斗之才

老骥伏枥

望梅止渴

单刀赴会

木牛流马

鞠躬尽瘁

(二)歇后语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阿斗的江山--白送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赵云大战长板坡--大显神威.

吕步见貂禅--丢了魂!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红楼梦》

(一) 成语

骨肉分离

太虚幻境

曲径通幽

鸳鸯在梁

摸着石头过河

风水宝地

寻花问柳

耳鬓斯磨

锦衣纨裤

饫甘餍肥

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

晨夕风露

阶柳庭花

了然不惑

自怨自叹

高谈快论

人非物换

静极思动

消愁破闷

追踪蹑迹

好货寻愁

谋虚逐妄

胡牵乱扯

贬恶诛邪

伤时骂世

酌酒吟诗

偷香窃玉

敝巾旧服

(二) 歇后语

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

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

借剑杀人—不露痕迹

引风吹火—费力不多

站干岸—-不沾事(湿)

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

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

聋子放炮仗—散了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

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

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

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

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

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

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

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

焦了尾巴稍子—绝后

《水浒传》

(一) 成语

腥风血雨

心满意足

一马当先

逼上梁山

不识泰山

飞檐走壁

一箭之遥

人困马乏

改邪归正

徇私舞弊

积草屯粮

天诛地灭

探头探脑

有头有尾

民穷财匮

指手画脚

两相情愿

(二) 歇后语

老虎扑食——三股劲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潘金莲不在家——没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点子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武大郎趴在桥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西游记》

(一) 成语

三头六臂

拖男契女

三五成群

长年累月

福星高照

一本正经,

万事不求人,

好自为之.

好吃懒做

神通广大

呼风唤雨

普度众生

法力无边

(二) 歇后语

猪八戒摔耙子—不干了

猪八戒啃猪蹄—不知自觉(脚)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孙猴子的屁股—没定性

唐三藏的书——本正经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

乍入芦芋—不知深浅

皮笊篱—一捞个罄尽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

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

尖担担柴—两头脱

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

狗咬尿泡—空欢喜

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

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

贩古董的—识货

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

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

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汇总

全文共 2359 字

+ 加入清单

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过五关 斩六将;过关斩将;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 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已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 空手而回 吃曹操的饭 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刘备编草鞋--内行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张飞讨债--声势凶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张飞讨债--声势凶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阿斗的江山--白送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张飞睡觉--不闭眼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曹操转胎--疑心重

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马的俗语、成语、歇后语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俗语

马后炮

一马当先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在衣裳马在鞍;风马牛不相及

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耳东风 马工枚速 马牛襟裾 马首是瞻 马放南山 马角乌头 马毛猬磔 马前泼水 马首欲东 马瘦毛长 马咽车阗 马空冀北 一马平川 驷马高车 走马观花 快马加鞭 老马识途 驽马恋栈 万马奔腾 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 汗马功劳 把马轻裘 驽马铅刀 鞍马劳顿 走马上任 天马行空 戎马倥偬 万马齐喑 铁马金戈 匹马只轮 盘马弯弓 率马以骥 人仰马翻 兵强马壮 蛛丝马迹 车水马龙 牛头马面 墙头马上 鞍前马后 人困马乏 车辙马迹 兵荒马乱 牛高马大 心猿意马 青梅竹马 指鹿为马盲人瞎马 招兵买马 悬崖勒马 塞翁失马 香车宝马 伯乐相马 千军万马 厉兵秣马 非驴非马 单枪匹马 森牛流马 声色犬马 乌焉成马 脱缰之马 毁车杀马 呼牛作马 骑马找马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关于马的歇后语

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 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

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马儿伸腿——出题。

马过竹桥——难拐弯。 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马上耍杂技——艺高。

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马长犄角骡下驹——怪事一桩。 车马炮临门——硬将军。

好马遭鞭打——忍辱负重。 骏马驮银鞍——两相配。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吃豆包——撒了馅儿。

偷马贼挂佛珠——假正经。 辕马拉套——不受重用。

千里马拉犁耙——大材小用。 船上跑马——走投无路。

火烧纸马店——迟早要归天。 舍得买马舍不得置鞍——大处不算小处算。

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冰凌上跑马——站不住脚。

木排上跑马——蹩脚。 瘸脚驴跟马跑——赶不上。

小娃骑木马——愿上不愿下。 半天云中跑马——露了马脚。

到了悬崖不勒马——死路一条。 扛着口袋牵牵着马——有福不会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