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疆的民族风俗作文800字【精品4篇】

云南吸引世人的不仅是名山大川,热带雨林,这里的民族风情同样也使人魂牵梦绕。小编收集了云南民族村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337

作文

57

篇1:民族风俗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宽广的世界里,有一个和谐美好的中国,在这个中国的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

其中,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之——回族,我们也有自己的民族风俗,今天我就敞开心扉,把我们回族的风俗大声宣扬,让每个民族都和睦相处,让每个人都知道,一定要遵守自己的民族风俗,这样我们的世界会边的更加美好,更加迷人。

我的家乡,宽大辽阔,风景优美,那里的人们都非常尊敬老者,小伙子门,一到六七岁就得进清真寺学念经,只要一放假,姑娘小伙都到寺里学经,女孩六七岁就把头发都裹住,不能穿露出身子的衣服,不能穿裙子,我们则戴上白白的帽子,显得格外秀气,女孩眉清脸秀,婀娜多姿非常爱跳舞,好象自己比谁都美,男孩子好象是老阿訇的继承人,老阿訇对我们十分严格,一天有五番礼拜,跟阿訇学,学会了就自己独自做礼拜,姑娘一到十八岁就要嫁出去,我也不知道是谁定的规矩。

我们那里的人非常爱果树,每逢种树的时间一到,人们就开始栽树了,之所以我们那里的风景美是因为人们非常爱种树,家家院里的红彤彤的苹果好象一不小心就会从树上掉下来似的。

虽然白天天气好,但到夜晚,天气好象一时变下脸来一样,狂风就随处逗留,使人们在晚上不敢外出,那里的人们非常和气,非常乐观,只要你到他家做客,他一定会对你彬彬有礼。只要谁家生小孩,第三天就会给孩子取个家名,要请尊敬的老阿訇取名,然后聚在一起,端来香喷喷的手抓羊肉,人们大口大口的吃,一点也不拘束,一点也不羞涩,只有吃饱,主人们才会痛快,人们爱鸽子,认为各自是吉祥鸟,所以人人家里养的鸽子非常俊俏。人们在家中和和睦睦,团团圆圆,在外心情舒畅,悠闲自在,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没有心事重重,只有快快乐乐,这就是我们民族风俗的一部分,望大家也要开心。

如果这个世界充满微笑,这个世界会更加光彩夺目,更加灿烂!

[具有特色的民族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朝鲜民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是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其余散居在内地的一些城市。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里的朝鲜族居民占了朝鲜族总人口的近一半。此外还有位于长白山怀抱中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也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区。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朝鲜语,一般认为属阿尔泰语系。朝鲜文属音位文字类型。1441年在李氏王朝主持下创制的,称“训民正音”,简称“正音”,为方块状拼音文字。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延边地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又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人参、鹿茸均驰名中外。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男子喜欢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欢压跳板和荡秋千。朝鲜舞蹈包括长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朝鲜族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除了传统节日外,小儿周岁、结婚、老人六十大寿,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所有礼仪筵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女装一般短衣长裙。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年轻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老年妇女常穿缠裙、长裙。冬天,中老年妇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疆春节作文风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本是维吾尔同志们的天地,但许多为生活拼搏的汉族年轻人们从五湖四海来到新疆,与维吾尔同志和谐相处。为生活打拼的同时,汉族青年们在忙也忘不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新年。

新年本是应该各自回老家与父母亲人团圆,可一些因为繁多原因而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汉族人们,就在新疆过起了新年。

虽说不是在家乡过新年,可这里的年味可一点也不比在家乡淡。

瞧,这离新年还有一个月左右呢,这大街上竟都是火红火红的一片。不用说了,肯定是小贩们在大街上摆的小摊。中国结、红灯笼、门神、红烛、各种各样的对联,都是火红色的,把整条街打扮的喜气洋洋。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火红色的长龙,威严的卧在这条大街上,默默的接受着人们的祝福。

这时候各大商场统统被堵死,大人们带着小孩去商场买年货,装饰用的、吃的、喝的、玩的、看的,都要买齐了。

新年前半个月,在家里就隐隐能听见外面有少数人放的鞭炮声了。大街上看不见太多人,许多店铺也已经关门,准备回家过年。

新年前两天,外面的鞭炮声比前几天频繁多了。大街小巷的上空都悬挂着盏盏红灯笼,有大有小,马路路灯上也不例外的悬挂上了一串串灯笼。一些小区上方还挂着贺新春的红彩带。

还有一些性子急的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等到新年那天了,他们拿着父母买给自己的新春礼物去外面玩了。

大家好不容易挨到了新年这天,人们天未亮就开始热闹,贴对联、放鞭炮、亲朋好友串门拜年送礼,忙乎着。孩子们大早上起床梳洗完,有的窝在家里玩,有的跟父母一起串门拜年,有的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

听,外面是什么声音?

哦,有是鞭炮声。这一天呀,鞭炮声几乎就没有停下来过。

忙碌又快乐的度过了白天,这天一黑,鞭炮声夹杂着烟花声,一家子都围在电视边,看《新年联欢晚会》,一家子笑一起笑,感动就一起感动,乐此不疲。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伴着欢乐与感动,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旧的一天;美好的一年再次起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简报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11月8日,和静县北山绿化基地,山下歌声嘹亮、舞姿优美,掌声、喝彩声不断;山上人流涌动、红旗招展,一支支民族团结先锋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北山捡垃圾、搬运石块、义务植树……由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举办的温情草原“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此举行。

当天,和静县北山绿化基地广场上举办了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文艺活动。演出在优美动听的蒙古族歌舞中拉开序幕,演员们用轻盈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营造了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氛围。维吾尔族、蒙古族富有特色的独唱、集体舞等节目引得观众叫好连连,随后的麦西来甫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民汉群众纷纷走上舞台跳起了欢快的麦西来甫,现场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唱响了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时代主旋律。

活动中,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6个村、4个牧场和2个社区的12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关爱北山、绿化家园”活动,300余名各族党员和热心群众携带植树工具,将数百株桃树苗种植在北山,并义务开展了修剪树苗、清理沟渠、搬运石块、打扫卫生等活动。党员桑布说:“北山绿化工程对和静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巴音布鲁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有义务为建设北山出一份力,我们感到很自豪。”

活动中,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6个村、4个牧场和2个社区的12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关爱北山、绿化家园”活动,300余名各族党员和热心群众携带植树工具,将数百株桃树苗种植在北山,并义务开展了修剪树苗、清理沟渠、搬运石块、打扫卫生等活动。

当天还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草原牧民联谊活动,巴音布鲁克镇的爱心商户携带了大米和羊肉,为在场500余名群众做了免费的抓饭。牧民巴特尔说:“冬季下山后能参加这样的活动真是太好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利用该镇历史文化丰厚的优势,主动激发牧民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创性,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注重工作创新,突出活动时效性,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推进理念、手段、载体、方式的创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