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年级作文入门基础训练教程(实用16篇)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许许多多的花开了。小编收集了我喜欢的花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387

作文

16

篇1:英语写作基础教程课件

全文共 340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课件是辅助教学的多媒体教具,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英语写作基础教程课件,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属专业必修课性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例如词汇的恰当用法、英语成分与各类型结构的多样化运用等,并能按照不同要求正确书写便条、信函和通知等应用文,缩写课文内容,组织提纲并根据提纲书写短文(150单词左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面向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应具备基本英语写作能力,达到英语专业入学时的各项要求。

三、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Unit 1:正确用词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举例及练习提升学生对词汇的敏感度,学会如何正确运用词汇;写便条。

【本章重点及难点】

辨析词汇不同侧面的意义,如:denotative & connotative meanings; affective & collocative meanings.

【教学内容】

1.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2. Attitude and collocation

3. False friends

4. Subject-verb agreement

5. Note-writing

5.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2:恰当用词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会鉴别不同文体,即正式、常用、口语和俚语,并根据不同文体使用恰当的词汇;写较为正式的便条。

【本章重点及难点】

避免中式英语

【教学内容】

1.Various styles in English

2. Chinglish

3. Writing notes to older people, strangers and business clients

5.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3:简洁精确用词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纠正学生习作中常见的冗余用词,帮助学生建立分类记忆词汇的习惯从而精确用词;写正式通知。

【本章重点及难点】

提高学生对词汇细微差别的敏感度,尤其是名、动、形容词,培养良好的词汇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

1. Conciseness

2. Preciseness

3. Effectiveness

4. Modifiers and related problems

5. Informal notice

Unit 4:基本句型

【学时】 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例句比较,使学生理解并学会选择恰当的词汇作主语,避免动词的名词化倾向;明确主语通常的位置及主语后置时的影响;总结何种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的原则;归纳一般现在时的较特殊用法及单句中时态的匹配;掌握虚拟语气的常见用法;学写正式通知。

【本章重点难点】

构建最基本句子框架;句中词序的变化对语意重心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Subject and its position

2. Active voice & passive voice

3. Tense and sequence of tenses

5. Mood

6. Extended notice

7.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5:基本句型的扩展(一)

【学时】 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掌握扩展基本句型的方式之一:增添修饰成分,并会正确使用七种类型的修饰语;正确使用定语从句达到强调作用;为段落缩写。

【本章重点难点】

使用修饰语扩展句子,以及修饰语的顺序。

【教学内容】

1. Attributes

2. Relative clauses

3. Incomplete sentences

4. Word order

5. Precis for short paragragh

6.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6基本句型的扩展(二)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会使用分词和独立主格结构来扩展句子;为较长篇章写缩写。

【本章重点难点】

复杂分词结构的使用;学会在两个或以上的动词中正确选择用作分词结构的动词;避免悬垂修饰语、连写句、连串句。

【教学内容】

1. Participles

2. Absolutes

3. Comma-split sentences

4. Fused sentences

5. Precis for longer articles

6.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7连接句子的方法之一:并列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并列在单词、词组、从句和句子这四个层面的使用;学会不同类型连接词的用法;掌握并列句的具体用法和功能,以及更为复杂的并列句的使用,例如并列词的重复或缺失、用分号连接的并列句和有插入结构的并列句。

【本章重点难点】

如何正确应用并列句;错误的并列。

【教学内容】

1. Coordinate structures

2. Coordination at the sentence level

3. Functions of coordinate sentences

4. Advanced usages of coordinate sentences

5. Lack of unity & faulty parallelism

6.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8连接句子的方法之二:从属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辨析并列句与从属句在表达语意上的区别;正确使用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理解从属句的两大功能;学写提纲。

【本章重点难点】

从属句的有效使用;从属句与并列句的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

1.Subordination vs.coordination

2.Types of subordination

3.Functions of subordination

4.Effective use of subordination

5.Misplaced modifiers

6.Basic format of a short composition

7.Follow-up exercises

Unit 9句子多样化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理解句子多样化的重要性,并从句子长度、句子结构、语意重心和句子开头这四个方面达到句子多样化的目的;正确使用倒装,避免逐字翻译;学写短文开头。

【本章重点难点】

达到句子多样化的方法;如何通过重新排序和特殊结构达到强调的目的。

【教学内容】

1. Ways to achieve sentence variety

2. Inversion &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3. Introduction of a short paragraph

4.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10标点符号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功能和用法;学写短文结尾。

【本章重点难点】

标点的用法;插入语的三种不同标点组合的区别。

【教学内容】

1.Functions of punctuation

2. How to end a sentence

3. How to join sentences of equal weight

4. How to punctuate within a sentence

5. The conclusion of a short composition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写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由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发现使用规律,结合小组活动和个人训练等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热情。在课外布置适量的写作任务,及时操练和巩固所学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加强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

本课程教材为邹申主编的《写作教程(第一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西太山拓展训练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原定计划,10月21日这天学校组织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去西太进行拓展训练。无奈天不做美,一大早就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虽然年龄小,但平时都在学校养成了遵时守纪的习惯,居然没有一个人在风雨中迟到。

七点四十分,我们坐上大巴车准时出发了。出发前班主任闻老师给我们讲这次拓展训练的目的、形式,以及注意事项,之后还给我们介绍了跟车的李教官和其他助教老师。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好不热闹,大家都满怀兴奋之情,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愉快的旅途中,时间过得很快,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西太山。车停稳后,我们在教官的指挥下顺序下了车。

在做了准备活动后,我们就又在教官的指挥下集合起队伍,先后训练了立正、稍息、站军姿、喊口号等内容。别看内容不多,但我们的收获可不少,首先是我们增强了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其次是我们体验了吃苦耐劳滋味,同时也检验了自己在困难面前的意志和品质。

训练之余,教官还还组织我们做了投球游戏,之后我们还参观了寺庙、逛了商场。一天的时间不长,活动内容却丰富多彩,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直到活动结束,同学们还都恋恋不舍,意犹未尽......

下午四点,在家长的期盼中,我们安全、准时地回到了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学英语写作基础教程

全文共 5443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短文写作中使用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基本句式,每组句式的功能相同或相似,考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个,做到能够熟练正确地仿写或套用。

1.表示原因

1)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

2)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as follows

3)The reason for this is obvious

4)The reason for this is not far to seek

5)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6)We have good reason to believe that

例如: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life

.Firstly,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Secondly,most people are well paid,and they can afford what they need or like.Last but not least,more and more people prefer to enjoy modern life.

注:

如考生写第一个句子没有把握,

可将其改写成两个句子。

如: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life.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这样写可以避免套用中的表达失误。

2.表示好处

1)It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2)It does us a lot of good

3)It benefits us quite a lot

4)It is beneficial to us

5)It is of great benefit to us

例如:

Books are like friends.

They can help us know the world better,and they can open our minds

and widen our horizons.Therefore reading extensively is of great benefit to us

3.表示坏处

1)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

2)It does us much harm

3)It is harmful to us

例如:

However,everything divides into two.

Television can also be harmful to us.It can do harm to our health and make us lazy if we spend too much time watching television.

4.表示重要、必要、困难、方便、可能

1)It is important(necessary,difficult,convenient, possible)for sb.to do sth.

2)We think it necessary to do sth.

3)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例如:

Computers are now being used everywhere,whether in the government,in schools or in business.

Soon, computers will be found in every home,too.

We have good reason to say that computer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and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Computer Age.

5.表示措施

1)We should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2)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overcome(conquer)the difficulties.

3)We should do our utmost in doing sth.

4)We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we are confronted(faced)with.

例如:

The housing problem that we are confronted wit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herefore,we must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it.

6 .表示变化

1)Som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past five years.

2)A great change will certainly be produced in the world’s communications.

3)The computer has brought about many changes in education.

例如:

Som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people’s diet in the past five years.The major reasons for these changes are not far to seek.Nowadays,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switching from grain to

meat for protein,and from fruit and vegetable to milk for vitamins.

7.表示事实、现状

1)We cannot ignore the fact that...

2)No one can deny the fact that...

3)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4)This is a phenomenon that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5)However,that’s not the case.

例如:

We cannot ignore the fact that industrialization brings with it the problems of pollution.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can start by educating the public about the hazards of pollution.

The government on its part should also design stricter laws to promote a cleaner environment.

8.表示比较

1)Compared with A,B...

2)I prefer to read rather than watch TV.

3)There is a striking contrast between them.

例如:

Compared with cars ,bicycle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besides being affordable.Firstly,they do not consume natural resources of petroleum.Secondly,they do not cause the pollution problem.Last but not least,they contribute to people’s health by giving them due physical exercise.

9.表示数量

1)It has increased(decreased)from...to...

2)The population in this city has now increased (decreased)to 800,000.

3)The output of July in this factory increased by 15%compared with that of January.

例如: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standard,the proportion of people’s in some spent on food has decreased while that spent on education has increased.

再如:From the graph listed above,it can be seen that student use of computers has increased from an average of less than two hours per week in 1990 to 20 hours in 2000.

10.表示看法

1)People have(take,adopt,assume)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sth.

2)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problem.

3)People take different views of(on)the question.

4)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Others argue that...

例如:

People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Some believe that failure leads to success.

Every failure they experience translates into a greater chance of success at their renewed endeavor.However ,others are easily discouraged by failures and put themselves into the category of losers.

再如:

Do“lucky numbers really bring good luck?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it(注:

一个段落有时很适宜以问句开始,考生应掌握这一写作方法。)

11.表示结论

1)In short,it can be said that ...

2)It may be briefly summed up as follows.

3)From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

例如:

From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examination is necessary,however,its method should be improved.

12.套语

1)It’s well known to us that ...

2)As is known to us...

3)This is a topic that is being widely talked about.

4)From the graph

(table,chart)listed above,it can be seen that ...

5)As a proverb says,“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例如:

As is well known to us,it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world outside campus.

The reason for this is obvious.Nowadays,the society is changing and developing rapidly,and

the campus is no longer an“ivory tower.As college students,

we must get in touch with the world outside the campu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dapt ourselves to the society quickly after

we graduate.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速写基础入门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近在学习速写,而我正在看的这本书很有意思,书上说速写讲究一种感觉,不用注意画纸就能画出线条且组合成实物的感觉,这是一种需要练出来的手感,所以,我多练习,闭眼写字,但,成果甚微。

速写与素描是不通的,看名字就知道,学速写的,掌握的重点要领不是拉直线‘打明暗与对物体结构形状的观察和固体色的深浅变化,速写,速写,就是用你的笔或是什么都行,把你面前事物以极快的速度展现出来,简单的线条,不一定是直线,不一定百分百相似,但一定务必要画出面前这样事物的感觉,你对它的感觉,或许别人认不出它,不知道这是一家咖啡馆,或是一个街角,或是你家楼下,又或是名胜古迹的一隅,但你一定认识它,不论你的画作有多么凌乱或是简易。

速写是不会认真涂抹阴影,通常是全涂黑或灰又或是简单地斜打黑竖线,总之,不会太复杂,不过画速写也是没有时间来画有深浅变化、复杂细致的阴影的,因为你只有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你只会在街头坐上一会儿,你不能带上齐全的绘画工具,通常,你只会有一本速写本与一支笔,不需要橡皮。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它快速地展现出来,跃然纸上,橡皮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你可以选择回到居住地,再擦除一些杂乱的线条。

画速写,一定要先画构图,一个景物或一个细节,慢慢画会导致失败,从你挑出细节的那一刻,你还不如在这儿,你想画的角度拍张照,回去慢慢研磨,但那就不是速写了,速写一定是讲效率的。

当你在画一棵树时,别一片片叶子地去画,枝干也无需与眼前的树一致,只需大致方向相同就好,打个树的外轮廓,画出近枝上的几片大叶子,其余地画些圈,打上下阴影(里线条)就好,如果想要立体,别忘了阴影要顺着光路打哦!还有,一定要画出树上的凹凸感,千万别追求平滑。

以上为我的读后感,可惜我也只能纸上谈兵。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中英语写作的基础训练

全文共 4135 字

+ 加入清单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美国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在1967年在其所著的《评论方法论》里提出来的。所谓的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而言的,指的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策略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持续观察、记录和反思之后得出来的。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和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变成一个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形成性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不只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它更加灵活方便,也更加科学有效。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表现的评估,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互相评价,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同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形成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课堂。形成性评价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而要培养这些能力就必须依靠坚持不懈的学习和运用来完成。

二、形成性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首先,一般而言,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大致分为: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自己学习进程中的某个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和评价。自我评价是形成性评价中尤为重要的评价方法,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尽力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主观积极地参与课堂,就自己不同阶段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进一步的目标,并在课程初期、中期及末期分别给予自己相对客观中肯的评价,以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

同伴互评是指在课堂活动中,就某一活动进行同学之间的评价,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的评价。在同伴互评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探讨学习方法、交流学习心得、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同伴之间相互比较、竞争,相互取长补短,既增强了合作精神又促进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同伴互评作为形成性评价重要的方法之一,其评价形式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学习评价的主体却是教师。形成性评价侧重过程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该评价尤其重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的共同参与度,而非教师“一言堂”。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定好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量化标准,列好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核查表;其次,学生根据核查表才可有的放矢,对照核查表所列的内容一一检查,每节课后,客观公正地给予自己和他人中肯的评价;最后,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反馈结果,教师针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纵向对比某一特定学生评价前后的差异,或者横向比较某一特定组别在同一活动中每位学生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以多种形式反馈给学生并提出整改意见。因而,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教师可适时调整评价方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只有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在一起评价方式才能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促进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真正达到以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终极目标。

其次,形成性评价的行为评估工具有课堂观察、学生档案、座谈、问卷调查、访谈和对话周记等。如何运用以及怎样运用这些评价工具要根据所授课程、课程目标和授课对象等诸多因素做适当调整。

课堂观察是教学行为和技巧的基本方式。根据Genesee and Upshur(2001:79)的观点,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评估学生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换言之,教师应该评估促进或阻碍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评估一些特定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确定学生们欣赏哪些课堂活动和形式。课堂观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课程设计和学生需求的契合度。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观察,教师可掌握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学安排的可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或调整教学安排等,以提升教学效果。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can all be thought of as conversa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Genesee and Upshur,2001:136)。如上所述,问卷调查和访谈都可被看作教师和学生间的对话,访谈和问卷调查是相似的,但决定使用访谈或者问卷调查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相对正式的会谈,这非常有利于老师对他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诊断学生在英语学习遇到的困难,为学生寻找合适的解决问题,获得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得到更多的进步。访谈和问卷调查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并符合教学目标。

对话周记作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另一种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因课程设置和班级规模的不同,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及访谈都相对比较片面,而对话周记则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师生间定期通信,既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彼此的信任,又能解决学生的个案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为了促进“教学相长”,学生可及时反馈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提出较好的建议和意见。

学生档案是一个综合各项评估功能于一体的评估工具。它可以记录学生的成长、课堂变化且兼顾多种需要。如今,众多评价工具只把学生作为评价的对象,而评估的责任和任务的则落到了教师身上。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一种评价工具能很好地管理学生活动并对其课堂行为负责。相比之下, 建立学生档案,需要学生亲力亲为;本着自我负责的原则,他们要更好地自我监督和控制,同时,在建档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见证自己的进步与成长,增强学习的自信,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形成性评价对于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众所周知,教育评估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英语教学的重点已从传播知识转移到培养能力。多年来,在中国,人们只注重英语写作和阅读的能力的提升,而一直忽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多年来,教学评价已经被狭义理解为量化教学,而后进一步局限于教学测试。考试作为教学的终极目的,期末考试的成绩也就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的依据。而对于口语课堂,单一的这种评估方式和依据增加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少部分学生侥幸心理。考试成绩给学生很大压力,危害学生的发展,评估过程中,学生一直被动地参与,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当课程结束时,教师将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学生反馈,无法改善评估方法以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形成性评价源于诊断性测试。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多方面的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调过程性、目标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魏薇,2005) 鉴于终结性评价在口语测试评分中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大学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还是受到了这种终结性评价的制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最重要的任务的是帮助教师监控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如能将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引入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与测试中,建立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模式,则会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和测试的改革进程。

鉴于口语课堂的特点,为了克服传统终结性评价对于口语课堂的制约性,形成性评价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相结合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由于口语表达能力除了包含最基本的发音、词汇、语法能力还有语用能力、文化知识储备力等多项复杂的技能,而所有的这些技能无法在某一次测试中完全体现出来。因口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到相关学科、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交流。

而形成性评价尤其注重过程教学,这种评价将教学过程分成了诸多阶段,学生可在每个不同的阶段就自己的学习态度、发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流利程度以及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行横向的同学互评和纵向的自我比较。一方面,横向比较可以找到彼此间的差距,互相帮助已达到各方面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可在整理学习档案的过程中,纵向比较自己前后阶段的学习情况,时刻了解自己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在教师和同学的辅助下,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逐项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另外,教师在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真实地参与并记录学生在各方面的真实水平。

其次,口语课堂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际。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设计口语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监控课堂活动、诊断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记录学生的表现等。学生则在各种学习任务和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的最显著特征是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堂,缺一不可。根据多数学生的关注点,学生参与确定研究目标、评分标准和英语口语的性能评估。因而,他们了解每一项活动的任务和目标,他们可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和工具,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积极参与,能与教师积极互动,课堂上客观地评价自己、同伴和教师。这不仅是一种评价过程,更是学生回归自我认同感的方式。学生增加了学习自信,在评价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获得学习成就感。教师亦可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课堂反馈情况,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如此良性循环,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形成性评价,作为正常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有机部分,可以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提供与其学习目标相关的重要信息,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外语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提高。形成性评价其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将英语形成性评价与口语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稳步提高。通过采用具体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并为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高三英语基础写作训练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一、基础写作训练的方法

1.利用课文的词、句复习,训练学生的组句能力。从词和句入手,将每个单元课文的词和句与基础写作结合起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不仅能帮助提高学生记忆和灵活应用词汇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训练学生语句表达的正确性。

(1)归纳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建立对词、句使用的感性认识。写作是一种语言的输出形式,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出才有可能;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感受和大量的语言素材,写作才有可能进行。为了帮助学生记忆课文中的单词和短语,达到积累语言素材,掌握基本语法知识与语句结构的目的,教师可以从训练学生归纳每个单元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常用句型入手,使学生对句型结构的认识更加清楚,并对词、句的使用语境形成感性的认识。

(2)操练词汇和句型,训练学生的记忆和使用词、句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和应用课文中所学词汇和句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多层次的练习活动,拓宽写作的训练途径。教师可采用将学生从课文中归纳的词汇、句型进行词类转换、习惯用法、句型转换、完型填空、写短文等形式的训练,帮助提高学生的记忆和使用词、句的能力。

二、借鉴课文词、句进行仿写。

通过提供情景让学生模仿造句,不仅可以降低写作难度,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写作的兴趣、自信和成就感,使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三、借鉴课文句型,训练写作多种表达与技巧,拓展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学生在基础写作中往往出现句式雷同、语句呆板、行文单一等现象,缺乏用5个句子有效表达和传输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就有必要继续进一步加强句子多样化表达、句子转换替代、句子合并等训练,教会学生使用不同的短语、句型结构表达同一的意义;同时,还让学生明白写作的逻辑原则:一个句子表达的信息量越多,而且使用的句子越精练、清楚,那么句意表达和传输信息就越有效。

四、利用课文体裁,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教师会发现高三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层次不清、结构散乱以及逻辑性不强,这是因为学生缺乏谋篇布局的能力。针对这方面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课文的体裁进行文章结构方面的训练以及进行句子、段落间的连接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中作文写作基础训练

全文共 5408 字

+ 加入清单

越来越浮躁和急功近利的高中作文教学,已经迫不及待到不顾学生初中一人一事记叙为主的写作基础,也不等高中慢慢引导转变需要渐进的过程,直接在区统考就要求以议论为为主的话题作文。我的急就章是紧急作以下三项训练。实际效果又发现学生完全没有一般思想认识的基础,真正可见现在所谓合格教育的成效,和高中教学要求的“架空作业”。所以,再附上我以往整理常见话题作文论证角度举隅以供临考抱抱佛脚:

初高中作文的脱胎换骨

一、文章形式的革命——夹叙夹议

尽快脱离初中只重记叙,笼统归结的写法。高中的作文记叙只向最高水平开一条缝,你得复杂记叙,融情思与哲理于一炉,有最动人的细节和最精美的表达,巧妙蕴含深刻的思辨和无穷的回味,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更不是学不会议论抒情的同学的避难所。所以,比自己多练议论,远比固守初中记叙的窠臼要有前途。高中的记叙必须简约,只提炼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核,而尽量舍弃叙述的完整过程与细节。叙,惜墨如金;而起始学写议,应力求具体多点分析阐述。

二、文章立意的升华——深入浅出

叙完笼统归结是初中模式作文的又一通病,常常文章的结尾具有宽泛的普适性,而缺乏对文章应有之义作具体针对性的挖掘阐发,常常文章的“穿鞋戴帽”大到可以套在无数篇文章上,却没什么真正的思考。高中作文倘使还用夹叙夹议,也要对叙的材料反复推敲,找出几例可以统一在一个观点里的材料,就材料的不同侧面来评析议论,最后上升归结出恰当切题、言之有物的中心。

三、文章表达的提高——点睛生花

好的文笔追求更高效率、更多意蕴。描述中就渗透情思与评析,这是较高水平的表达。一般的叙议分段,也应注意所叙材料紧贴自己的议论,议论应采取逐层推进,前后分界,避免相互缠绕。但又必须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在文章中一定写好精心组织的关键议论,努力使文章多处呈现运用一定修辞的文采。

话题作文训练举隅

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话题作文还是要审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关键要读懂话题关键词的意旨,若给出导语提示,还应划出导语中包含归结的关键语词。一般初学者,首先要注意让这些关键词贯穿在自己作文的始终,统帅自己的文意。

规定“题目自拟”,一定不要用话题作标题。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2、标题不能过长,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

挑出十个最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话题供临战训练选用:

1、以“快乐”为话题

2、以“理解”为话题

3、以“友谊”为话题

4、以“渴望”为话题

5、以“读书”为话题

6、以“信赖”为话题

7、以“幸福”为话题

8、以“关心”为话题

9、以“变化”为话题

10、以“家”为话题

议论文写作ABC

A.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并列式结构

议论文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总分式等。其中并列式是典型的横向模式,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横向并列式结构的优点: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可以说,横向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第三,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第四,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最常见的并列式模块:排比开段,从一个大范围里几个不同侧面点去逐一分论;古往今来时间式:昨天—今天—明天,历史—现实—未来;远近高低空间式:个人—单位(班级、学校)—社会(国家、民族、国际、人类社会),或者倒过来,从社会到联系自我。

初学者也可以用正反对照式的两分法结构,为避免结构简单,论证不全面,建议在分论中再分论,来达到论证较完整充分的效果。

B.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层进式结构

议论文纵向层进式结构的基本特征: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一般说来,一个有社会意义的问题的提出,一种倾向、一个观点的形成都有其历史的原因、现状的原因和将来的原因,探讨这些原因,就构成了论证的纵向角度。

所谓纵向论证联系,是指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顺序,以及分论点之间,小论点之间的逻辑论证顺序。议论文内容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议论文的纵式结构,其特点在于议论文的思想体系是纵向展开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17页)只有恰当处理议论文内容的纵向逻辑联系,才能使议论文有严谨的结构。

一篇议论文为了阐述总论点,要列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扩展为一个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各个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每个分论点又分为几个小论点,每个小论点又扩展为一段,各个小论点之间,各个段之间,也应有内在联系。这样,全篇议论的纵向逻辑联系便体现出来了,并且相应地形成了议论文的完整体系和严谨结构。

层进式的基本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等。层进式比并列式和对照式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有个性化色彩。

C.议论段落的基本构成

1.提出分论思考的问题:可直接立论,也可以用比喻引导。

2.或引证或解释分论的具体意思、理论出发点和依据。

3.例证,简约概述论据,仅陈述与自己分论相关的部分事实,大胆略去为人熟知的来龙去脉,具体过程。必要时可以堆叠多个有不同区别的材料,组成“集束炸弹”。也可以引用更详尽的理论论据来增加说服力。

4.对论据作必要的阐释,使之更贴近符合自己的分论角度;也进一步夯实自己的论述基础。

5.有力归论,使分论进一步有效发挥强大的逻辑力量。在例证和阐释过程中,可尽量多选用高一现已学过的多种论证方法,如对比、类比、喻证、假设推论等方法,努力减少对叙述的依赖性,增加有效议论的分量。

32个思品道德话题论证角度

1.爱国

论证角度:①爱国是公民的神圣使命②爱国就要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③爱国要从自我作起④爱国不能盲目排外⑤爱国就不会为祖国的贫穷而悲观

2.改革

论证角度:①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②改革需要全民族的同心同德③改革不能不付出代价,忍受阵痛④改革要牺牲小我,顾全大局⑤改革才能最终消除社会弊端

3.法制

论证角度:①法制是民主的保障②法制之网必须疏而不漏③法制是约束权力的利器④法制的松驰必然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⑤法制的严厉是使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捷径

4.教育

论证角度:①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先决条件②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投资③教育是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阶梯④教育在富裕之后更要重视⑤教育可以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安定

5.廉政

论证角度:①廉政能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②廉政才能取信于民③廉政有且助于净化社会空气④廉政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公平竞争⑤廉政建设必须严格立法,强化监督

6.正义

论证角度:①正义代表着科学、理性和良知②正义是一种社会公正的体现③正义必须以强大的力量为后盾④正义是除暴安良的旗帜⑤正义是当今时代迫切的呼唤

7.爱心

论证角度:①爱心可以温暖人心,使社会充满浓郁的人情味②爱心奉献的回报就是享受到别人的爱③爱心可以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④爱心的丧失是源于社会的公正的丧失

8.竞争

论证角度:①竞争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创造②竞争能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③竞争可以增强人的危机感与挑战意识④竞争要遵守法律规则与职业道德⑤竞争必须具备顽强的斗志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9.美德

论证角度:①美德可以克制人欲,完善人类本身②美德可以获得别人由衷的信任和永恒的敬仰③美德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④美德沦丧中获利的人将成为别人沦丧美德的牺牲品⑤美德纳入法制的轨道才能迅速普及

10.财富

论证角度:①财富本身无善恶,关键看如何运用②财富追求的天性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③财富是满足高层次精神需要的物质基础④财富能给智者带来享受,却不能使愚者摆脱空虚⑤财富的获取不可逾越法律,损人利己

11.自由

论证角度:①自由是一种不能违犯法律的权利②自由的获得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③自由只有在安定的社会中才能真正享有④自由意味着对他人权利有尊重⑤自由被不正当地束缚就会压抑人的创造活力

12.真理

论证角度:①真理是最公正的历史裁判②真理的捍卫需要大无畏精神③真理的认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④真理道出容易,化为行动难⑤真理不怕批评,不能靠人数多寡判定

13.理想

论证角度:①理想远大的青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②理想的实现不能耽于幻想,一蹴而就③理想的真谛在于追求的过程而不在追求的结果④理想的达成需要历经坎坷,埋头苦干⑤理想的追求应当与社会需要相契合

14.青春

论证角度:①青春的真谛在于心灵的年轻②青春是未来的奠基石③青春只有苦斗的义务没有消闲的权利④青春稍纵即逝,切莫虚掷光阴⑤青春的热情点燃时代精神的火炬

15.创造

论证角度:①创造是人才的本质②创造要有渊博的知识③创造要克服隋性敢于标新立异④创造力的萎缩导致民族活力的窒息⑤创造是苦思冥想之后的一种享受

16.多思

论证角度:①多思可以领悟人生,洞察社会,获得心灵的自由②多思能够使人摆脱浅薄,走向睿智③多思才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④多思与勤学相辅相成⑤多思使事业的成功事半功倍

17.才智

论证角度:①才智的本质特征是创造②才智善于与社会需要结合才能闪出灿烂的光华③才智来源于学习和实践④才智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决定胜负的利器⑤才智缺少了道德的规范将走向反面

18.求知

论证角度:①求知意味着给愚暗的心灵点起光明的圣火②求知是现代社会参予竞争、成名成才的需要③求知最大障碍是坐井观天,自命不凡④求知和思索结合起来才能融汇贯通,运用自如⑤求知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认识现实社会

19.实干

论证角度:①实干意味着不能光说不练②实干是通向成功的彼岸的桥梁③实干要力求巧干,避免蛮干④实干应有科学的指南和切实的目标⑤实干是对空谈的最有力的反驳

20.磨难

论证角度:①磨难是走向成熟的一个难得机会②磨难可以砥砺人的意志的性格③磨难是竞争社会里人所面临的一种挑战④磨难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⑤磨难中最需要坚定不移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21.自信

论证角度:①自信是竞争取胜的首要条件②自信的基础是智慧和才能③自信可以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④自信是冷静的自我评估而非妄自尊大⑤自信可使人处变不惊,反败为胜

22.进取

论证角度:①进取才能获得人生的辉煌②进取才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③进取意味着超越平庸④进取应该准备有所牺牲⑤时取的黄金岁月是青春时代

23.探索

论证角度:①探索要有“吃螃蟹的勇气”②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追求③探索才能开创社会的未来④探索应该以科学的武器为指导⑤探索要不怕失败,敢于再辟蹊径

24.实践

论证角度: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实践是求知的最终目的③实践可以使理论更加完美④实践的成功以顽强坚韧的精神为动力⑤重视实践不能轻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25.勇气

论证角度:①勇气可以在竞争中先声夺人,占据主动②勇气不和智慧相结合是匹夫之勇③勇气不是盲目抗争,作无谓牺牲④勇气是突破模式、走向创造的心理基础⑤勇气意味着不苟且,维护人格尊严

26.乐观

论证角度:①乐观可以获得巨大的人生鼓舞②乐观的实质是正视现实,采取对策,走出困境③乐观的源泉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④乐观是满怀希望和危机意识的统一⑤乐观并不等于自我满足,安于现状

27.机遇

论证角度:①机遇偏爱才干超凡的人②机遇不能坐等而要去创造③机遇的把握要当机立断④机遇因人而异,不能盲目模仿⑤机遇的失去无须怨天尤人

28.志节

论证角度:①志节使人锐意进取,奋发图强②志节意味着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③志节是自我激励的精神武器④志节使人能够忍受磨难,乐观向上⑤志节是一个民族傲立于世的精神支柱

29.奉献

论证角度:①奉献是社会责任②奉献的实质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③奉献要从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做起④奉献的精神来自切合实际的道德教育⑤奉献是竞争机制的补充和完善

30.友谊

论证角度:①友谊长存的基础是志同道合②友谊意味着一种责任,而不是一个机会③友谊的大敌是斤斤计较,嫉贤妒能④友谊范围的广泛是参予社会的一大优势⑤友谊的维护不能忽视适度的礼节

31.遵纪守则

论证角度:①遵纪守则是立身之本。②遵纪守则有利于安定团结。③慎独是遵纪有力保证。④加强纪律性可以无往不胜。⑤遵纪守则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3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基础训练五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题目:我家的一个星期天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作文前列出提纲。

2.按一定顺序叙述。

3.把主要事情写具体些。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准备:教学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㈠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星期天你们家是怎样度过的?哪一个星期天你过得最愉快、最有意义?说给大家听听。

指导作文提纲。

1.这次作文的题目可以怎么定?(学生发言)

可以用“我家的一个星期天”,也可以自己另外定题目,强调题目一定要紧扣文章内容来定。

2.选好写哪一个星期天以后,再想一想用什么题目,表达什么中心思想,材料怎样安排,然后列一个作文提纲。

㈢学生各自列作文提纲,教师指导。

㈣请几个学生读自己列的提纲,教师酌情评议指导。

㈤提出具体作文要求。

1.写作时要按提纲来写,做到有顺序。

2.把主要的事重点写。

3.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

㈥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快速作文训练的中心是“快”,这种训练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素质太差,就没法进行快速训练。因此,我每接手一个班,第一步就是进行基础训练。通过基础训练,要求达到下列目的: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快速作司文训练才会有成效。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快速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习趣。另外,出作文题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要尽量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学生有话可写。

2.积累写作材料

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始终,但在基础训练阶段要重点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学生分专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党的领导,尊重知识,改革开放,廉政建设,学雷锋等等,每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材料的积累,教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3.丰富写作语言

如果学生语言贫乏,写作时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如果词汇不丰富,写到中途某个字不会写或者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写作就会“卡壳”,当然也就达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写作语言的训练和词汇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丰富写作语言的方法之一是,背书和加强课外阅读,书读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会越通顺,语言就会有文采,不会老说口水话。再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克服学生腔。另外,要指导学生积累词汇,词汇丰富,写起作文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也就快了。

4.训练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因此进行快速作文教学,必须强化书写能力训练。作文不是书法竞赛,并不要求铁画银钩,但也不能龙飞凤舞,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得清楚、规范、工整。具体做法主要是临摩字帖,每个学生应备有两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书,先练正楷,后学行书,逐日临摩,坚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通过素质训练,要使学生想写作文,爱写作文,并且有东西可写,话写得通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快速作文,快速作文体现在一个“快”字上,这种写作模式是基于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水平不是很高,快速训练的效果会微乎其微。因此,我每接手一个班,第一步就是进行基础训练。通过基础训练,要求达到下列目的: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从心理学出发,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所以写作兴趣,会成为快速作司文训练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快速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习趣。另外,出作文题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要尽量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学生有话可写。

2.积累写作材料

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始终,但在基础训练阶段要重点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学生分专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党的领导,尊重知识,改革开放,廉政建设,学雷锋等等,每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材料的积累,教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3.丰富写作语言

如果学生语言贫乏,写作时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如果词汇不丰富,写到中途某个字不会写或者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写作就会“卡壳”,当然也就达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写作语言的训练和词汇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丰富写作语言的方法之一是,背书和加强课外阅读,书读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会越通顺,语言就会有文采,不会老说口水话。再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克服学生腔。另外,要指导学生积累词汇,词汇丰富,写起作文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也就快了。

4.训练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因此进行快速作文教学,必须强化书写能力训练。作文不是书法竞赛,并不要求铁画银钩,但也不能龙飞凤舞,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得清楚、规范、工整。具体做法主要是临摩字帖,每个学生应备有两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书,先练正楷,后学行书,逐日临摩,坚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通过素质训练,要使学生想写作文,爱写作文,并且有东西可写,话写得通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辅导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入门技巧分享

全文共 3558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小学作文教学既能形成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学生作文现状。

当前,很多中小学生包括一些大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都不强,我们家长对孩子写不好文深感忧虑。归纳起来,学生写不好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知道“写什么”?(选取写作材料)二是不知道“怎么写”?(写作方法与技巧)。而第一方面,没有生活是孩子不会写作文的主要原因。记得一个朋友问自己的孩子,你怎么写个作文比你妈生你还难?孩子很无奈地说,当然比我妈生我难了,我妈肚子里有我才能生出来我,你让她现在生一个试试,我肚子里没有当然写不出来!哈哈,一个笑话,不过还是能让我们多一点思考,不要总是抱怨孩子写不出来,要找孩子写不出来的原因,要是因为肚子里没有东西,那就赶快想办法充实吧。我们的孩子生活缺少乐趣,或者缺少发现乐趣的眼睛,这样孩子就不知道写什么,所以孩子对作文的感觉是难,这样写起来除了应付就是应付,写的越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越多,孩子就越是不愿意写作文,这是必然的。孩子不爱写作文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识字量词汇量有限,孩子的书写能力也很有限,所以有很多时候孩子能说出来,却写不出来。那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二、家长辅导措施。

和一些家长交谈,有的认为教孩子写好作文这是学校语文老师的事情,自己没时间也没有能力来辅导孩子写作文,这种持不管不问态度的占相当的比例。有的家长对孩子作文写不好有所认识,也曾作过努力,但因不见成效,或者因自己工作忙,对孩子的辅导难以持之以恒。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提高写作水平的希望值过高,对孩子写作训练的安排失度,方法不当,往往使孩子失去了写作练习的兴趣,结果事与愿违。那么,从家长这方面来说,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入门"呢?

措施一——家长自己要学习

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固然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但家长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因为一个人成长经历中的第一任教师就是家长,又因为中小学生其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

从大语文观的角度看,家庭和社会也是孩子接受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因此,家长要扮好“家庭教师”这一角色,自己就得不断学习,在学习上为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在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家长要做孩子思想上真正的朋友,要善于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平时多说理、多劝诫、少训斥、不打骂,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氛围。因为充满温馨、关怀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将产生良好的影响,新闻媒体上经常报道的一些学习的成功者,如“高考状元”、“中考状元”等,他们一般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还要学习有关青少年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要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树立正确的家教指导思想,要善于激发兴趣,改进家教方案,科学地实施家庭教育和学习辅导。辅导孩子写作文,家长要帮助孩子选购一些关于阅读写作方面的书报杂志。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在帮助孩子购书籍、订阅报刊时要注意,必须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可以购买一些必备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可以帮助孩子订阅两三份有关语文学习或写作方面的报刊。当写作需要时,孩子适当地利用这些资料,有所模仿,适当借鉴,开掘思路,会逐渐地学会写作文。

措施二——指导孩子观察生活

作文要有材料,学生写作文普遍感到困难的是写作文没有好的材料。的确,中小学生生活一般是比较单调的,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式的生活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这就要我们指导孩子注意观察我们身边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认真积累,这是写好作文很重要的一步。

教孩子学会观察,首先要激发观察的兴趣,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再就是培养观察的习惯,观察习惯的养成将受用无穷。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孩子掌握观察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观察,这样观察就可以直接为今后的写作服务。观察主要就是观察社会和自然。社会即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自然主要是指自然界的景和物。学会观察,孩子才能把作文写具体,而不仅仅是好词的罗列。以写人物为例:需要用具体的事件突出人物性格,要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等等各个方面。还可以用上比喻、排比,甚至夸张等修辞方法,让你写得人物活灵活现,让读的人仿佛眼前就站着这样一个人似的,这样一篇具体生动的习作就诞生了。再如,让孩子观察一次做菜的过程,就要把买菜、洗菜、切菜、配料、烧炒的过程全程观察清楚,不漏下一个环节。指导孩子观察,再让孩子把观察到的情况复述一遍,家长作适当的点拨补充,这样孩子对事物或事件就有了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经常带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参观游览、探亲访友等。每次活动以后让孩子把观察的内容用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几年下来,一本本内容丰富的观察日记完成了,孩子写作没有材料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指导孩子观察,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这对于一般家长来说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措施三——引导孩子学会阅读

课外一定要让孩子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家长引导孩子学会阅读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阅读是写作的起步,学习语文,练习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可以加强词语的积累,阅读可以加强精彩片断的积累,阅读可以加强文章写法的积累,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家长要引导孩子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说实话,现在小学阶段,孩子还有时间读书,等孩子上了中学,想读书哪有时间呀。

家长可让孩子专门准备用于阅读的摘录本,将所读文章中一些精彩的片断分门别类地摘记下来。如写景的片断,可按季节分类摘录,可按早中晚不同时间分类摘录,也可按晴天、雨天、下雪、刮风、起雾等不同天气情况分类摘录。写人的可按性别、年龄、人的喜怒哀乐表情分类摘录。摘录了一本以后编上目录,以备今后查阅。对于写法,也可作分类摘录,如文章好的开头、好的结尾、生动的修辞句子等。家长对孩子的阅读笔记可经常查阅,加强督促,使孩子的这项活动能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另外,还可以运用说的形式提高阅读的效率。如家长在报刊上发现了好文章后,先让孩子认真读一遍,阅读后让孩子把文章内容讲一遍,再让孩子说说这篇文章写法上的优劣得失,家长文化水平较高的还可作些点拨补充。

措施四——辅导孩子写作文

辅导孩子练习写作文,教给孩子写作的方法,这个问题看似很专业,其实一般家长也可以以做到。要求孩子写作文养成编写写作提纲的习惯,编写提纲就是根据作文题目和有关要求,先确定中心,明确“写什么”,再根据这个内容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表现这个中心。对选择的材料进行排队、加工、整理,决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除了安排好写作顺序,还要考虑哪些内容对表现中心,证明论点最有说服力,要作为重点详写,哪些内容只作一般性的交代就可以了,可以略写。还要考虑开头和结尾如何写,段落之间过渡如何安排等。有了提纲,才能按提纲的思路一步步把文章内容写充实写明白,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一句话,提纲既是作文前的计划,又是作文的向导。

辅导孩子写作形式多样,可按老师布置的作文题让孩子练习,可选取报刊上一些好的作文题让孩子练习,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还可以自己出作文题让孩子写作。作文训练有个渐进的过程,开始可以进行联词组段练习,再进行专题的片断练习,片断练习种类很多,如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片断,某个特定季节某个时段的景物描写片断,某种特定人物的外貌描写片断等。进行成篇作文练习

也要本着渐进的原则,开始时可采用仿写。须知仿写不是抄袭,仿写关键要把范文读懂读透,把握原文的内容、思想脉络和写作技能,学习和借览范文成功的经验。孩子仿写训练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多写多练多积累,最终就会有质的飞跃。在指导孩子作仿写练习时,要鼓励其借助原文的启发,尽可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措施五——勤鼓励,多给孩子掌声

很多家长在读孩子的作文时都抱着成人的眼光,结果我们孩子的作文可谓是一无是处。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要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三年级的孩子词汇量有限,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要孩子能努力地把作文写出来,而且非常乐意去写,就应该给予肯定。

当然,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并非一天两天的事,也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绝招和秘诀,需要孩子点点滴滴的积累,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所以说孩子的作文水平是急抓不起来的。

[辅导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入门技巧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基础薄弱如何进行英语四级写作训练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四级考试目的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服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基础薄弱如何进行英语四级写作训练的知识,欢迎阅读。

英语四级写作备考可分为四大步骤:

一、 背诵:

首先认真研究历年四级写作真题,重点研究2001年6月—2005年12月的11次真题,分析近年来四级写作的出题规律和考试重点,从语言、结构、 内容三大层面,认真研读经典写作真题范文:语言方面学习范文中的精彩词汇、词组、句型;结构方面学习范文的框架结构、内在逻辑、关联词、同义替换和代词替换;内容方面学习范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同时背诵精彩写作范文,要求滚瓜烂熟、脱口而出、多多益善,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写作实力。历年英语四级六级真题 >>

二、默写:

背诵熟练之后默写下来,仔细对照原文,会发现你默写的文章与原文有一些语法、拼写、标点的区别,这些区别就是你的写作弱点,学习关键在于针锋突破,不要全面出击。这些弱点正是你在考试中扣分的原因所在,把这些弱点意义克服,分数自然就会提高。

三、 中译英:

首先将写作真题范文译为中文,或参考范文的正确译文,然后进行中译英的工作,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中文译为英文,最后对照英文原文,你会发现你的译文与原文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正是你写作低分的症结所在。同样的一个中文句子,仔细对比一下你使用了哪些词汇、词组和句型,原文使用了哪些,这样你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提高。

四、 写作:

进行完上述工作之后,在考前必须进行写作的工作,只有动笔写作,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可以写5—10篇真题或模拟题,模仿自己曾经背诵过的精彩词汇、词组、句型、框架和范文,写出一篇新的文章。最初不要求速度,但考前一定要进行模考,半小时写出一篇120-150词的文章。写完之后仔细修改其中的语言错误,将其改的更加精彩。

英语写作基础不太好的四级考生,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严格进行;基础较好的考生学习顺序正好相反,首先写作,直接写作英语四级真题;其次中译英,在研读原文之前,进行中译英的工作,译完对比,找出差距;然后背诵;最后默写。同时可以准备自己的写作框架,应用文和论说文分别形成固定的写法,积累精彩句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剧本写作基础:剧本写作入门

全文共 3378 字

+ 加入清单

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小编收集了剧本写作入门,欢迎阅读。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主题

>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个淫秽、色情的态度去写,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间欢爱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个同情、尊重的态度去写,故事便会集中于描写青楼女子被迫卖身,身不由己的可怜、无奈……

>

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电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 boy),男女之间的爱情(铁达尼号—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击战),还是一个控诉战争的故事(杀戮战场—platon)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你不能写一套战争片段,一时就怀疑战争,一时就歌颂战争。主题有如一支指南针,它会引导你创作故事,和贯穿故事中的枝节。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你在写作中偏离主道。试举一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是一个杀弟、杀父夺位,强奸弟弟妻子的禽兽。但在雍正皇朝(早期亚视播出的电视剧)作者笔下的雍正,却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作者的主题是要写一个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会见到雍正彻夜不眠批奏章、视察农民、减税、推行德政等场面,并没有杀弟、杀父等场面。

所以,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让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创造角色冲突 (create character conflict)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

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这就是Potogonist /Antogonist

例如电影怒火风暴(Falling Down)故事中,主角刚刚经历完痛苦的劳狱生涯,当他出狱时,他一心想见回自己的妻子,重过正常人的生活(Potogonist,他想追求的事)。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认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纪录而歧视他(Antogonist,阻止他达到目的的力量)。

>

当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有一个不能分开的结把他们拉在一起,好戏便来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个三姑六婆、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亲则是个守礼节的传统妇女。因为环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须搬进家里和妈妈一起住。试想两个完全冲突的人:媳妇和奶奶被一个 unbreakable bond 拉在一起时,会是怎样。

创造表面张力 (create dramatic tension)

>

例如故事中的主角闯进了敌人的基地,有支枪在黑暗处伸出来瞄准着他(观众知道但主角不知道),敌人就快要开枪了,观众也为主角担心。

>

主角的母亲病了,他全身家只有一百元,于是他便去睹场碰碰运气。很好运地,主角不停地赢钱,已有几千元,有足够的医药费了。但他竟然贪胜不知输,继续赌下去,结果输了一局又一局(观众已知他已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最后连手上的一百元也输了,竟然还去问大耳窿借钱(他用错误的方法企图达到目的)。

>

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着时间的限制,或计时炸弹,能够给观众一股紧张的情绪,并且这股紧张情绪能维持一段长时间。

还有十二个小时,陨石便会撞击地球,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会死亡。(电影--陨石撞地球)

这辆巴士必须维持在时速一百二十公理,否则车上的炸弹便会爆炸。(电影--生死时速)

>

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例如著名电影「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主角在故事开始面临第一个转折点:是否要参加越战。主角最后选择参战,走上战场。但好景不常,在战争中主角被打破了双脚,要终生坐轮椅。原本爱国主战的他经历了多件事件后,改变了他的想法。导致故事结局出现了很出人意表的转折点,他由主战派变成反战派,从而带出反战的主题。

其它技巧

>

相信有作文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做伏笔吧!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例如在电影心计中,主角汤美一早便表露了他有模仿人签名和行为的能力(伏线),到故事发展到他杀了有钱人迪奇后,观众凭借伏线已经估到主角会假冒迪奇。

>

所谓 Payoff,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例如在电影”Apartment”中,那条门匙就是Payoff。又如著名电影「舒特拉的名单」中,那张犹太人的名单也是Payoff。

>

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例如在电影教父中,画面一边播出教会里正在举行的神圣仪式,如神父替孩子洗礼,向天主祈祷等。但另一边画面却转接地播出教会中邪恶的一面,例如教会中的领袖为求夺权,去反对他的人的住所,不停地大开杀戒。

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有关系的画面,当他们剪接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简单来说,如第一画面中有一只手正在投球,而另一画面是另外一只手接到一个球,然而球不见得是同一个,但当两个画面前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把球投给另外一个人,注意/若中间再加入另外的画面,这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注:这一段蒙太奇的文字解释由网友「贝戈」提供)

剧本三大忌

>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 今天会考放榜,同学们都很紧张地等待结果,小明别过父母后,便去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老师派发成绩单,小明心里想:如果这次不合格就不好了。

他十分担心,害怕考试失败后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试想,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写在剧本里,你叫演员看了怎样用动作去表达。

如果要用剧本去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只有写成如下:

「 在课室里面,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脸上带着紧张的表情,看着站在外面的老师。老师手上拿着一叠成绩通知书,她看了看面头的一张,叫道:「陈大雄!」大雄立刻走出去领取成绩单。小明在课室的一角,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他看出课室外面,画面渐渐返回当日早上时的情景。小明的父母一早就坐在大厅上,小明穿好校服,准备出门,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见到他们严肃的脸孔,不知该说些什么。小明的父亲说:「会合格吗?」小明说:「会……会的。」

「陈小明!」老师宏亮的声音把小明从回忆中带回现实。老师手上拿着小明的成绩单看着他,小明呆了一会,才快步走出去领取……』

>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力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打电话,你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写剧本有一句格言:「 Simple is the best! 」愈简单的故事就愈好。大家想想你们所看过的好电影中,它们的剧情是不是都很简单。例如电影铁达尼号(Titanic)只是讲一艘大船下沉,而下沉当中男女主角产生了爱情。其它电影也一样,简单到报纸短评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讲出故事大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雅思基础写作训练方法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中国考生的写作过程不是写作过程,而是翻译过程. Therefore, the ABC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writing ability for IELTS candidates would b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KISSable principle.

Keep It Short and Simple.

Please remember, in any language available now, there are basically two types of information involved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Namely:

Action

State

Action is actualised by verbs, while State is shown by nouns, adjs or prepositional phrases.

It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hat beginners of English writing start their practice by using this KISSable approach. Please heed the following examples:

科技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时刻关心的问题。

由于大多数雅思考生的汉语思维和汉语的语言能力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水平,在翻译写作过程中出现了现有的英文水平对付不了比较复杂的汉语思维所产生的中文信息,从而导致有想法没办法,有思路没门路的尴尬情况。所以刚刚开始练习的考生可以把自己想法中的主要信息挑出来,分成是动作还是状态两种类型,使用简单的主+谓+结构;或者主+系动词+表语的模式来练习写作。 比如上文所提的例子: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altered our daily lif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

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任何一种技能技巧的形成,并使之达到熟练程度,都必须经过干锤百炼,所谓熟能生巧、巧能生华就是这个意思。竞走、赛跑运动员的速度是练出来的,游泳、自行车运动员的速度也是练出来的。快速作文也一样,要提高写作成文速度,主要靠练。快速作文没有秘诀,没有魔图,只要通过严格训练,就能出成果,问题是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步骤。

快速作文训练的中心是“快”,这种训练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素质太差,就没法进行快速训练。达到下列目的: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快速作司文训练才会有成效。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快速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习趣。另外,出作文题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要尽量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学生有话可写。

2.积累写作材料

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始终,但在基础训练阶段要重点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学生分专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党的领导,尊重知识,改革开放,廉政建设,学雷锋等等,每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材料的积累,教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3.丰富写作语言

如果学生语言贫乏,写作时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如果词汇不丰富,写到中途某个字不会写或者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写作就会“卡壳”,当然也就达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写作语言的训练和词汇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丰富写作语言的方法之一是,背书和加强课外阅读,书读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会越通顺,语言就会有文采,不会老说口水话。再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克服学生腔。另外,要指导学生积累词汇,词汇丰富,写起作文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也就快了。

4.训练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因此进行快速作文教学,必须强化书写能力训练。作文不是书法竞赛,并不要求铁画银钩,但也不能龙飞凤舞,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得清楚、规范、工整。具体做法主要是临摩字帖,每个学生应备有两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书,先练正楷,后学行书,逐日临摩,坚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通过素质训练,要使学生想写作文,爱写作文,并且有东西可写,话写得通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考写作基础指导:写作基础训练

全文共 2716 字

+ 加入清单

(一)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

快速作文训练的中心是“快”,这种训练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素质太差,就没法进行快速训练。达到下列目的: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快速作司文训练才会有成效。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快速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习趣。另外,出作文题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要尽量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学生有话可写。

2.积累写作材料

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始终,但在基础训练阶段要重点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学生分专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党的领导,尊重知识,改革开放,廉政建设,学雷锋等等,每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材料的积累,教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3.丰富写作语言

如果学生语言贫乏,写作时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如果词汇不丰富,写到中途某个字不会写或者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写作就会“卡壳”,当然也就达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写作语言的训练和词汇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丰富写作语言的方法之一是,背书和加强课外阅读,书读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会越通顺,语言就会有文采,不会老说口水话。再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克服学生腔。另外,要指导学生积累词汇,词汇丰富,写起作文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也就快了。

4.训练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因此进行快速作文教学,必须强化书写能力训练。作文不是书法竞赛,并不要求铁画银钩,但也不能龙飞凤舞,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得清楚、规范、工整。具体做法主要是临摩字帖,每个学生应备有两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书,先练正楷,后学行书,逐日临摩,坚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通过素质训练,要使学生想写作文,爱写作文,并且有东西可写,话写得通顺。

(二)思维训练

快速作文的关键是快速思维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快速思维则要求学生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思维活动应具有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一见到作文题能立即做出反应,要求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全过程不超过五分钟。抓好快速作文思维训练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首先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因此,要和政治课相配合,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要了解当前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确的政治观点、思维观点是快速思维的定向器和指示灯。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远大理想,加强政治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加强抽象思维训练

议论文的构思过程,实际上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必须教给学生分析、概括、综合、判断等基本逻辑方法和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反向思维、辐射思维等思维方法。训练抽象思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应允许学生和老师唱“对台戏”,要鼓励学生在课外争论问题,学生争得面红耳赤的时侯,也就是思维最活跃、最敏捷的时候。

3.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写记叙文离不开想象、联想、幻想等形象思维活动。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好一篇记叙文,没有扎实的形象思维训练是不行的。训练形象思维的方法之一是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基本形象,牢记心头,并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要重视写回忆录,回忆录的写作过程实际就是训练形象思维的过程。

总之,通过这一步训练,要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变得思维敏捷,对作文题反应迅速,想象力丰富,要改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维迟钝、思想涣散的不良习惯。

(三)写作速度训练

第一步素质训练是基础,第二步思维训练是关键,这第三步的速度训练则是目的。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写作。如果第一、二步训练都抓得扎实,速度训练就会见效。基本做法是严格要求,限时作文。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个课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当堂完卷。要求学生做到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谋篇,快速写作,快速修改。总之,一切都要立足于一个“快"字。40分钟的时间分配大致是这样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和谋篇布局(编写作提纲)不超过5分钟,写作30分钟,修改5分钟。通过训练,这个要求一般学生都能做到。另外,在班内开展快速作文竞赛也是个提高写作速度的好办法,一搞竞赛,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刚开始进行速度训练时,有些学生是跟不上的,40分钟怎么也写不完。怎么办呢?二是多加鼓励,切忌指责;二是暂时迁就,但绝不放松要求。时间一到,一律收卷,没写完也要收卷。这样,学生下次写作文就有一种紧迫感和时间观念。有些学生,一讲快速作文,字就乱涂乱画。碰到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不能操之过急,分两步走,先要求写完800字,再要求字迹清楚。作文不是书法竞赛,不要求铁画银钩,只要字体工整,文字规范就行。个别字迹潦草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和书写指导。

(四)技巧训练

第三步训练要求解决写作速度问题,这一步训练便是"快”中求巧,同时,也是对速度训练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基本方法是专题指导,讲练结合。如果前三步抓得扎实,这一步训练往往水到渠成。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不但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文体的写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快速写作的技巧。比如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谋篇布局、快速写作、快速修改等技巧,都要分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指导,还要能快速应付写作中随时出现的“卡壳”现象,诸如走题、空洞、松散、结构混乱、词不达意、字不会写等毛病的纠正和意外情况的应付办法。至于这些快速写作的具体技巧和方法,我在下面将作专门介绍,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五)综合训练

通过以上四步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快速写作的方式与技巧,具备了快速写作的基础。为了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必须进行综合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