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推荐两篇】 作文汇编三篇

浏览

478

作文

3

篇1:十八届五中全会今日闭幕

全文共 1093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席习近平来到贵州遵义、贵阳和贵安新区, 深入农村、企业、学校、园区、红色教育基地,就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考察。新华网

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电 为期4天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于今日闭幕。这次旨在谋划未来五年中国发展之路的关键会议,将绘制出一幅怎样的“十三五”画卷,引发全国乃至全球关注。尽管“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全会公报尚未露“真容”,但从决策层此前在多个场合关于“十三五”的论述,以及近期媒体的前瞻报道中,已可以梳理出不少十三五期间中国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一个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本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6日,此次会议开幕当日,《人民日报》署名“任仲平”的文章说:2016-2020的“十三五”规划,将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持编制并完整实施的一个五年规划,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将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

既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规划呢?其实在五中全会之前,中央高层就通过调研、座谈会等形式频释信号,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经济发展。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中央政治局7月20日和10月12日召开的两次会议均指出,“十三五”时期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其中,7月20日的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10月12日的会议则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中国发展不断提供强大动力和有效保障。

两个短板

——将补齐民族间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两个“短板”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为此,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展望“十三五”,习近平认为,中国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他用“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九个字来形容,并提出“精准扶贫”等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

全文共 2423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另据媒体报道,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战略报告(下称“人口报告”)曾上递到决策层,该报告提出了立即放开全面二孩政策的建议。

上递的人口报告至少分别来自2~3家单位,可能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这些报告基于历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对当前总和生育率水平、人口总量未来变化、人口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等作出预测。提出立即放开全面二孩政策的是其中一份报告。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这些报告是应决策层要求上递的,显示了决策层对人口这个重大公共政策的关切,也传达出一个信号,生育政策有可能在一个很近的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

“‘十三五’对中国来说非常关键,人口又是这个关键时期的一个重要按钮,跟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人口政策的重大转折必然要发生,而且是越早越好,我认为中央已经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上述知情人士说。

中国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到2013年底,才实现了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的转变。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的人口抽样调查,中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就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到目前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4左右,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生育水平,一个妇女一生只生1.4个孩子。按照相关方面的预计,此后每年新增人口在200万左右,但是事实是,2014年仅增加出生人口47万。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截止到2015年5月底,全国1100多万单独夫妻仅有145万申请再生育。

每年或新增人口300-800万

从“单独”两孩到全面两孩的政策推进,官方的解释是为了避免生育堆积,平稳突进政策。

据澎湃新闻消息,今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接受采访时认为,根据2011年的数据,中国大概有1.5亿独生子女家庭,这些都是“全面两孩”的目标人群。

他分析,如果1.5亿个家庭中最终只有50%-60%的比例生育两孩,出生人口规模依旧会很大。选择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先实行一段时间“单独两孩”政策,可以先释放一部分生育能量,从而实现政策平稳的过渡。

根据官方最新信息,符合政策的单独夫妇共有1100万对,全国各地启动时间不等,到2014年末有107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所占比例只有目标人群的十分之一。

人口学专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告诉澎湃新闻,“全面两孩”实施后可能在2017年出现生育高峰。他预测,“全面两孩”每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估计中值为500万。他的预测是基于人口普查和近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使用人口预测模型得出的。

但黄文政也从其他角度粗略地解释了他的估算。他提到,在1.5亿生育了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在0—15岁的家庭大约有7000万—8000万,这部分家庭应该是符合生育两孩政策并且年龄合适的生育主体。这其中,再除去符合“单独两孩”和农村“一孩半”政策的独生子女家庭,最后可能有6000万左右可能受益于“全面两孩”政策。

按照“单独两孩”第一年的申请比例和最终实际出生人口来判断,“全面两孩”后新增年出生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中值为500万。加上目前每年1700万左右的出生人口,2017年出生的总人口在2000万—2500万之间,中间值为2100万。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乔晓春认为,“全面两孩”并不会像此前有关部门担心的那样,每年增加的出生人口最高估计只有600-700万,加上目前1600万左右的年出生人口,年出生人口峰值在2200万左右,但这样的水平预计只会持续一两年,很快就会一路走低。

独立人口学者、《人口危局》作者何亚福的观点更加保守。他估计第一年申请的人数可能只有600万左右,而实际出生的可能只有400万左右。何亚福的结论依据公开数据和“单独两孩”的申请比例测算得出。

黄文政告诉澎湃新闻,从2015至2025年10年间,24至29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将从7387万降至4116万,这意味着10年后即使生育率保持不变,出生人数也将萎缩接近一半。

诸多信号显示政策获将调整

今年初开始,有关“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两孩的消息就开始流传。在国家卫计委举行的历次新闻发布会上,何时全面放开两孩生育被频频问起,卫计委的回答则偏保守。

今年4月,一条“全放开‘两孩’生育已报国家通过并认定,预计在5月份之前将下发红头文件到各级政府”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传开。澎湃新闻记者向国家卫计委核实,宣传司司长毛群安称“没有这个可能”。

7月10日的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首次对“全面两孩”表达明确态度。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称,“我们现在正在按中央的要求抓紧推进有关工作”。

7月底,有媒体报道国家卫计委正在对全面放开两孩等工作进行评估,最快年内可以实行。10月底,一份《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报告》据称已上递到决策层,该报告建议立即全面放开两孩政策。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份报告实际上递交给了国家卫计委,并且是在国家卫计委要求下进行调研撰写的。他说,这种情况很少见,显示决策层已经非常重视这一问题。

10月26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制定“十三五”规划刚要,这也成为“全面两孩”的期待所在。一位渴望生育两孩的70后母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几天她每隔几分钟就要刷新一次新闻,甚至因此失眠。她已近40岁,“不能再等了”。

近几日,多位人口学专家告诉澎湃新闻,十八届五中全会可能将有重大人口政策调整信息释放,“只是看怎么表述了”。

人口学专家易富贤分析,按照以往的政策发布惯例,全会的“公报”主要谈党的重大方针,有关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可能将在随后两天的决定中公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五中全会今将闭幕指明未来5年方向

全文共 2864 字

+ 加入清单

10月26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四天时间(26-29日)里,会议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是举国乃至举世关注的议程。

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之路,可以从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中一窥端倪。这篇“任仲平”的署名文章《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写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被视为“十三五”规划前的重要的指向性论述。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四个全面”战略指导下的第一个五年里,中国未来五年有三个规律不容忽视: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这是“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的三个方向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尽管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在国际上时有耳闻,但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表示,外界对中国股市暴跌的惊慌反应是“过分的、没有道理的、缺乏理性的”。LinkedIn联合创始人霍夫曼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最适合创业的地方之一。这里已经有了许多创业的决心、热情和好点子。

任仲平文章指出: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是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发展,是“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中要保持战略定力与战略眼光,做到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访美期间,习近平在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稳中向好,不仅体现在速度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上。现在,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加快形成,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个工业,信息、文化、健康等消费需求旺盛,经济发展方式正从出口和投资驱动向内需驱动加快转变。

好的生态环境,不能在我们手里破坏

在云南大理洱海边,习近平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习近平对环境保护的真情“表白”,“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说,“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

而这要求经济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初,被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环保理念的变革,由立法目的的表述可见一斑:过去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在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美丽中国”“绿色化”的一系列探索,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如此评价:“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

在大理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习近平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山青水绿,才记得住乡愁。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习近平深谙此道,2013、2014、2015年在武汉、北京、杭州考察时,他都专门走访了当地的规划展览馆,听解说,看专题片,在沙盘边驻足。

在北京展览规划馆考察时,他表示,网上有人给我建议,应多给城市留点“没用的地方”,我想就是应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

“十三五”规划的起点亦在于老百姓。

今年以来,习近平在各地调研时的讲话也多次谈到这一话题。

2月,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时,习近平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5月,在浙江,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6月,在贵州,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7月,在吉林调研时,习近平指出,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

10月,在第17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了,人们会要求在社会中有更多的参与。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矢志追求梦想和幸福的人民心里更有底。

“四个全面”战略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接下来,是“四个全面”战略指导下的第一个五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第一个百年目标。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三年来,去的最多的就是贫困地区,每到一处总是大力支持地区发展,鼓励老百姓奔小康。

当今世界大国,习近平应该说是少有的真正当过农民的领袖。因而,这样的大国领袖,最懂得贫穷的苦。

今年1月,习近平到云南调研,邀请独龙族的群众到宾馆,“我来见大家,就是鼓励你们再接再厉,也是给全国各族人民看: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

因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曾说:“改革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政治的常态。”

有媒体统计,自2014年1月第一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召开至今,中央深改组会议共召开17次,审议及审议通过84份文件,即平均每隔1个多月就会召开一次会议。这84份文件虽然各有侧重,但都直指改革中的“硬骨头”。中国改革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改革是一场革命,一旦发动就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

在访美、访英期间,习近平也多次提到“十三五规划”和改革创新,提升开放水平。

除了改革,法治也是习近平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习近平也表达了他的法治理念:“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目标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

一系列冤假错案的纠正,一大批老虎苍蝇的消亡,一揽子法律法规的修订、出台,开弓没有回头箭,全面依法治国,已在路上。

还记得,在上任伊始的首个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曾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站在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性交点,哪怕新的环境云谲波诡,哪怕新的问题纷乱冗杂,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四个全面”战略指导下,未来的5年,中国将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