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圆滑是贬义词【合集20篇】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小编收集了圆滑是贬义词,欢迎阅读。

浏览

6154

作文

855

篇1:百折不回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百折不回褒义词,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一、成语解释

【成语】: 百折不回

【拼音】: bǎi zhé bù huí

【解释】: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近义词】: 百折不挠、坚强不屈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意志坚强

【英文】: perseverance

二、成语典故

出 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示 例 :耿耿自始,百折不回。———(清·姚莹《复杨君论诗文书》)

典故

桥玄是东汉时期一位性情刚毅、嫉恶如仇的人。汉灵帝时,桥玄担任尚书令。那时太中大夫盖升仗着自己与灵帝有私交,而大肆收受贿赂、搜刮民财。桥玄于是上奏汉灵帝,要求免去盖升之职,并抄没他的家产。然而灵帝非但没有查办盖升,反而升了盖升的职。桥玄非常气愤,便以生病为由,辞职回了老家。

桥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天,他十岁的小儿子在家门日玩耍。三个强盗劫持了孩子,并想以此勒索桥玄的财物。消息传出去后,校尉阳球同河南府尹、洛阳县令马上率兵将桥玄的家包围起来,但是却不敢进攻,担心把强盗逼急了他们会伤害孩子。桥玄大声喝道:“强盗如此猖狂,难道要为了我的孩子而纵容他们的罪行吗?”并催促阳球等人进攻。结果,强盗全部被捕获,但他的小儿子却因此死去。他的这种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道。故东汉蔡邑为他写下了《太尉桥玄碑》,赞扬他“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盛气凌人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盛气凌人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盛气凌人

【色彩】贬义

【拼音】shèng qì líng rén

【基本解释】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二、成语造句

1、同学们都讨厌小王盛气凌人的样子。

2、做思想工作,切不能盛气凌人,而应该循循善诱,春风和气。

3、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绝不可以盛气凌人,自以为是。

4、他总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我们都不愿意与她交往。

5、他扮演起盛气凌人的楚霸王,真是维妙唯肖。

6、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决不可以盛气凌人,自以为是。

7、如果你总是盛气凌人,你就会被孤立。

8、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9、瞧他那副盛气凌人的样子,真是令人讨厌!

10、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始作俑者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始作俑者贬义词,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始作俑者

【拼音】: shǐ zuò yǒng zhě

【解释】: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举例造句】: 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 ★清·张潮《虞初新志·姜贞毅先生传》

【灯谜】: 甬

【用法】: 作宾语;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二、成语典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神机妙算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神机妙算褒义词,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推测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一、神机妙算的意思:

【成语】: 神机妙算

【拼音】: shén jī miào suàn

【解释】: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出处】: 《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举例造句】: (周)瑜大惊,慨然叹日:‘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 锦囊妙计

【反义词】: 无计可施、束手无策

【歇后语】: 电脑报数;土地爷打算盘

【灯谜】: 孔明之策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决策等

【英文】: wonderful foresight (in military operations)

二、神机妙算的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抵抗曹操的进攻,派诸葛亮去联合孙权。但东吴的周瑜心胸狭小,非常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总想找机会把他杀掉。诸葛亮深知此人很难共事,但为了江山大业,总是机警地与他周旋。

有一次,周瑜提出让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如不能按期交箭,以军法处置,杀头示众。诸葛亮一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诸葛亮丝毫没有动静。周瑜心中暗喜:明天我看你用什么交箭,哈哈,就等人头落地吧。

谁知诸葛亮胸有成竹,他悄悄地向鲁肃借了20只快船,每只船上扎了1000多个草人,并配备30名士兵。到了第三天五更时分,江面上浓雾四起,于是诸葛亮下令,将草船驶近对岸曹军水寨,然后让士兵们在船上擂鼓呐喊,佯装进攻。曹操听见外面鼓声大作,连忙跳下床来,急令所有士兵不得出击,只用弓箭奋力射敌。霎时,曹操水陆两军的弓箭手,争先恐后地放起箭来。不一会儿,江雾四散,太阳冉冉升起。诸葛亮下令将船迅速开回。20只船上的草人上,早已扎满箭支,远远超过了十万支。诸葛亮又下令各船士兵高喊:“谢曹丞相赠箭!”等曹操恍然大悟时,草船已开出20里,曹军根本无法追赶,只能望船兴叹。

鲁肃回到军营,便向周瑜禀报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道:“诸葛亮如此神机妙算,我不如他啊!”

这句成语多形容善于洞察情势,策略高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履薄冰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248 字

+ 加入清单

如履薄冰是一个汉语成语,是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那么,如履薄冰是不是贬义词呢?

如履薄冰 rú lǚ bó bīng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解释: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成语举例:这任务关系着几千人的身家性命,我们如履薄冰,哪容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常用程度:常用

如履薄冰造句:

1、如果你没有在一个小集体里,那么,你的生活将会如履薄冰,你不知道何时会落入水中。

2、考虑到印度和中国可能很快就会建立世界最大的双边贸易关系,中国必须如履薄冰。

3、然而这些专家又表示,“斯塔克的辞职将使本周投资者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4、“没有政策指引的金钱弊大于利,”J.Od说道,他相信“我们如履薄冰”,这才是真正理解了蒙古的真实财富所在。

5、从2001年开始,这位瑞典人执掌英国兰国家队教鞭长达五年,之后又在墨西哥国家队帅位上度过了如履薄冰的十个月时间,最终于今年四月份离职。

6、一旦你感到为了抵挡自恋者的愤怒而如履薄冰时,停下。

7、如果你想这样做,你就是如履薄冰了。

8、他似乎很满意我对机器操作的叙述,可是我却如履薄冰,因为我自己对那机器实在了解不多。

9、九月末的空气里似乎异常紧张,这使得大多数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10、我问老板我的工资时如履薄冰。

11、你是不是感觉你好像应该你认识的人旁边如履薄冰?

12、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们对每一次的创作如履薄冰。

13、看到经理满脸不高兴,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14、您可谓如履薄冰,如果您按下就更难。

15、因为当一些不幸的事发生在你或者你的配偶身上,那么你们整个家庭的用钱都将如履薄冰。

16、这一令人堪忧的消息不仅强调了这家曾经引以自豪的老牌投行如履薄冰的现状,而且加深了整条华尔街所遭受的痛苦。

17、所以我在希望与绝望间如履薄冰,对毫无保证的乐观与毫无益处的悲观如避蛇蝎。

18、美国和英国的市计划,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市场的局势,但是亚洲市场的持续动荡无疑让华尔街和伦敦的交易所如履薄冰。

19、如今,开封犹太人如履薄冰。

20、但这就是社会民主进步的方式——将那些需要如履薄冰进行的改革与一个大胆的愿景结合起来。

21、鲁尼公开表示,他感到“如履薄冰”,并且承认新的感知启发了他后来关于黑人大学联合基金会(UnitedNegroCollegeFund)的一个短评节目。

22、尽管如此,对于所有支持,共和两党的候选人在谋求异性选民支持方面早早地感觉到如履薄冰,岌岌可危。

23、谈及运动,你对此有何建议,因为有些女性走动如履薄冰,十分谨慎,怕伤害到宝宝?

24、他说他总是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25、我们可以不理会他而直接去找主席,但这样做我们就如履薄冰了。

26、作为经理,你是如履薄冰。成功和失败只有一线之隔。

27、我们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

28、如履薄冰的演绎早使步伐踉跄。

[如履薄冰是贬义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顶天立地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顶天立地,头顶青天,脚立在地上。形容光明正大,形象高大,气概豪迈。明 高濂 《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上》:“ 孙真人 《卫生歌》曰:‘……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煖衣宁不愧?思量难报罔极恩,朝夕焚香拜天地。’”巴金 《家》一:“两扇大门开在里面,门上各站了一位手执大刀的顶天立地的彩色门神。”

一、顶天立地的意思

【成语】: 顶天立地

【拼音】: dǐng tiān lì dì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举例造句】: 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 ★郭沫若《屈原》第三幕

【近义词】: 英姿勃勃、威风凛凛、气概不凡

【反义词】: 瞻前顾后

【歇后语】: 六点钟的分时针;南天门上长大树

【灯谜】: 最高的个子

【用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多用于男人

【英文】: of indomitable

二、顶天立地的成语及解释

【撑天拄地】:犹言顶天立地。

【顶天踵地】:犹言顶天立地。指生存于天地之间。

【立地擎天】:擎:往上托举。顶天立地。形容英雄气慨。

【摩乾轧坤】:乾、坤:天、地;轧:压。指顶天立地。

【磨乾轧坤】:乾:天;轧:碾压;坤:地。磨着天,擦着地。形容顶天立地,十分高大。

【通天达地】:犹言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柱天踏地】:指顶天立地的事物。

更多关于褒义词的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德高望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德高望重褒义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一、成语解释

【成语】: 德高望重

【拼音】: dé gāo wàng zhòng

【解释】: 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近义词】: 众望所归、年高德劭

【反义词】: 无名鼠辈

【歇后语】: 选了尺码又挑斤头

【灯谜】: 最有威望的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老人

【英文】: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

二、成语典故

【出处】: 《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举例造句】: 我们家德高望重,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故事】

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富弼26岁踏上仕途,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先后担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处理外交、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司马光称颂他为“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莫名其妙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441 字

+ 加入清单

莫名其妙,指说不出其中的奥妙,理解不了其中之巧妙,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莫名其妙是贬义词吗,欢迎阅读。

莫名其妙是贬义词吗?

答案:不是,莫名其妙是中性词。

【英文】Baffling inexplicable

【释义】

⒈ 莫:没有什么人;名:说出。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发生的事情很奇怪,说不出解释的道理来 。不理解。

⒉形容不能说出它的妙处,比喻深奥让人不明白。

3.名,命名。 妙不可言,无法命名,难以形容。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正音】 其;不能读作“qī”。

【辨形】 莫;不能写作“漠、摸、模”等。

【近义】莫明其妙(莫明其妙:没有人明白它的奥妙(道理),由“莫名其妙”衍化而来,但二者含义略微不同:“名”义为说明,“明”义为理解。)

【反义】洞若观火

【用法】 常和“让人”等组成兼语式。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动宾式。

【例句】①他会上说得好好的;一散会就改了口;真让人莫名其妙。

②这个人与众不同,常有些令人莫名其妙的惊人之举。

【英译】without rhyme or reason.

【例句】She got angry without rhyme or reason.

【中译】 她莫名其妙地生起气来。

莫明其妙:没有人能明白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

早些年强调”莫明其妙“的“明”是错别字。近些年来,《现代汉语词典》从俗,将”莫明其妙“收录。

【莫名其妙造句】

1、小芬在说故事比赛中说了一些无关宏旨的话,评判们都感到莫名其妙,给她搞糊涂了。

2、你今天怎么想起莫名其妙的给我说这些呢。

3、他又有些坐立不定,对什么都感到莫名其妙的不满意。

4、委托人莫名其妙的插话未免使律师结结巴巴。

5、我正在看书,妹妹莫名其妙的跑过来打我一下。

6、我跟他无仇无怨,他却莫名其妙的向上司冤枉我,究竟有甚麼企图?

7、今天,一回到家,妈妈就火冒三丈地把我恶骂了一顿,真是莫名其妙。

8、小明莫名其妙地被老师训斥了一顿,心里很不服气。爱心天使

9、我正在看书,妹妹莫名其妙的跑过来打我一下

10、我们今天用电的方式就好像我们进到一个商店里却看不到价位:我们选取我们想要的东西,在月底却收到一张莫名其妙的账单。

11、你刚才的一番话,谁也没听懂,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

12、这个门莫名其妙的就开了,我们当时都很诧异。

13、我想让你更多的了解这些莫名其妙的时期,好让你今后能够更好的认识这个自然世界。

14、约翰的信写得不清不楚,简直莫名其妙。

15、老人莫名其妙的眼神令他害怕,他赶快跑开了。

16、她忽而莫名其妙地高兴,忽而莫名其妙地发愁。

17、我觉得你真的很莫名其妙,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啊。

18、小明刚才的一番话,谁也没听懂,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

19、他总是给我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语让我搞不明白。

20、我今天莫名其妙的接到一个从美国那边打过来的电话。

21、今天我遇见个莫名其妙的事.

22、他的举动莫名其妙.

23、小红受到老师批评,却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

24、七亿五千万的赤字莫名其妙地达到了八亿。

25、车祸过后他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后怕。

26、这个人与众不同,()常有些惊人之举,令人莫名其妙。

27、有许多方面使人莫名其妙。

28、女人到了无路可走时常做出莫名其妙的事情来。

29、他已经被这个莫名其妙地把他牵连在内的嫌疑吓昏了。

30、你问的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

[莫名其妙是贬义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形容语言贬义词语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自以为是,处心积虑,口是心非,阴险狡诈,鼠目寸光,贼眉鼠眼,恶贯满盈

勾心斗角,爱慕虚荣,财迷心窍,好吃懒做,离经叛道,上当受骗

掩耳盗铃,口是心非,朝三暮四,狐假虎威,子虚乌有,指鹿为马,纵虎归山 语无伦次

杂乱无章 甜言蜜语 空洞无物 矫揉造作 哗众取宠 油腔滑调 不堪入耳 口蜜腹剑 笑里藏刀 胸无点墨 沽名钓誉 不学无术 欺世盗名 肥头大耳 呆头呆脑 大腹便便 脑满肠肥 异想天开 胡言乱语 胡作非为 自命不凡 厚颜无耻 臭名昭著 阴险毒辣 无法无天 非驴非马 气急败坏 阳奉阴违 称王称霸 两面三刀 贼眉鼠眼 罪该万死 死有余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自以为是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自以为是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词目】自以为是

【色彩】贬义

【结构】主谓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主观不虚心。

【造句】有些暴发户目中无人,很是自以为是。

【释义】为:认为;是:对;正确。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示例】作家三盅说:凡事一看透,激情便褪去,但天晓得所谓看透会否自以为是。信与疑,热与冷,人的一生总在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上左右摇摆莫衷一是,转变往往只在一念间,自我推翻、交叠覆盖,直至承认宇宙无序生命无解。

【近义词】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夜郎自大、心高气傲、刚愎自用

【反义词】妄自菲薄、自惭形秽、自暴自弃

【谜语】固执己见

【歇后语】萤火虫落在秤杆上

二、成语造句

1, 他不读书不看报,知识贫乏却自以为是。

2, 他们总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知道一切问题的答案!

3,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绝不可以盛气凌人,自以为是。

4, 他自以为是重要人物,但我们觉得他什么也不是。

5,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决不可以盛气凌人,自以为是。

6, 库珀反对它那付道貌岸然、自以为是的样子。

7, 你这个人太自以为是了。

8, 明明是自己错了,他还自以为是,不相信正确的答案。

9, 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10, 他遇到问题从不请教别人,只会自以为是地去处理,结果常常越弄越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仰人鼻息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仰人鼻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仰人鼻息

【色彩】贬义

【拼音】yǎng rén bí xī

【基本解释】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也作“ 仰承鼻息”。

二、成语造句

(1) 李老师仰人鼻息,活得没有尊严。

(2) 我和他都是组长,为什么我就要仰人鼻息地过日子?

(3) 我是个堂堂七尺的男子,怎能仰人鼻息,过此种生活呢!

(4) 她似乎不愿在经济上仰人鼻息。

(5) 凡事李杰总仰人鼻息。

(6) 自己虽生来贫困,却也不能一辈子仰人鼻息度日。

(7) 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决不能仰人鼻息。

(8) 我何必委曲求全,仰人鼻息,还不如自己试试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形容人的贬义词

全文共 1788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就是形容带有贬义和看不起意思的词语。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关于形容人的贬义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1、[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2、[兔头麞脑]形容人面貌猥琐。多形容坏人。

3、[狼羊同饲]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4、[引狼入室]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5、[引虎入室]犹言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6、[引狗入寨]犹言引狼入室。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7、[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8、[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9、[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10、[引鬼上门]比喻招来坏人。

11、[狐唱枭和]比喻坏人互相唿应。

12、[蝇粪点玉]点:斑点,引伸为污辱玷污。苍蝇粪玷污了美玉。比喻坏人诬陷好人。

13、[鼠凭社贵]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14、[狼前虎后]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15、[狼奔鼠偷]形容坏人到处扰乱。

16、[豺狼野心]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17、[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18、[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19、[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20、[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21、[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22、[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23、[狼突鸱张]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

24、[上窜下跳]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25、[蠹居棋处]比喻坏人深入社会,散布各处。

26、[狗仗人势]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27、[狗仗官势]比喻坏人倚仗官府势力欺压他人。

28、[豺虎肆虐]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29、[狐狸尾巴]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30、[兴妖作怪]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

31、[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32、[蠹居棊处]蠹居:像蛀虫一样,深居在蛀坏的器物里。棊:同“棋”。像蛀虫一样深居,像棋子一样密布。形容坏人隐蔽很深,散布在各个要害地方。

33、[猖獗一时]猖獗:凶勐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勐放肆。

34、[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35、[狗傍人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同“狗仗人势”。

36、[狗急跳墙]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37、[阴魂不散]比喻坏人坏事虽已清除,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38、[兴妖作乱]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同“兴妖作怪”。

39、[破门而出]把门砸破冲出来。形容坏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做坏事。也比喻摆脱束缚或限制。

40、[开柙出虎]柙:关勐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41、[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42、[助桀为恶]比喻帮着坏人做坏事。

43、[教猱升木]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44、[助桀为虐]桀:即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相传是暴君;虐:残暴。帮助夏桀行暴虐之事。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45、[放虎自卫]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46、[开门揖盗]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47、[养虎遗患]遗:留下;患:祸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48、[为虎傅翼]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49、[为虎添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50、[与虎添翼]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51、[群魔乱舞]成群的魔鬼乱跳乱蹦。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

52、[打狗看主]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53、[推涛作浪]作:兴起。推动波涛,掀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昂首挺胸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昂首挺胸,褒义词,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一、基本解释

【成语】: 昂首挺胸

【拼音】: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解释】: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出处】: 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举例造句】: 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王之燕同志领头高呼起口号。 ★《上饶集中营·浩气长存》

【近义词】: 昂首阔步

【反义词】: 低眉顺眼

二、成语出处

1.欧阳予倩 《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2.张书绅 《正气歌》:“她昂首挺胸,向吉普车走去。”亦作“ 昂头挺胸 ”。

3.沙汀 《范老老师》:“‘你看!提到内战,就连妇人女子都反对啦……’昂头挺胸,老老师欣喜地叫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置身其外是贬义词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置身其外多数是形容对事情的不关心,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置身其外的词性,一起来看看吧!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置身事外 zhì shēn shì wài

成语解释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成语简拼 zssw

成语注音 ㄓㄧˋ ㄕㄣ ㄕㄧˋ ㄨㄞ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 补充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辨析 见“超然物外”(143页)。

近 义 词 袖手旁观、事不关己、漠不关心

反 义 词 责无旁贷、置身其中

成语例子 悲观的由来,是在置身事外不辩是非,而偏要关心于文坛,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鲁迅《准风月谈 “中国文坛的悲观”》)

英语翻译 keep out of the business

置身其外造句

1、有些干部对人民的事置身事外。

2、风吹过松林,哗哗作响,如同置身于涛声阵阵的海边。

3、置身迪斯尼乐园,好像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4、他置身事外,不愿卷入这场矛盾斗争中。

4、尽量原创和收集优质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时,更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5、来到蓬莱就像置身于仙山琼阁之中。

6、如果不学着置身事外、把眼光放远,你迟早会疯掉。

7、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里,她把忧愁、烦恼、劳累都抛到九霄云外。

8、这件事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休想置身事外!

9、在会上他不赞一辞,仿佛置身事外。

10、我自己则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已置身于魔鬼和深渊之间。

11、置身在这一片万紫千红的花花世界,令人目不暇接。

12、置身于桂林山水中,如入洞天福地,使人流连忘返。

13、我喜欢到游乐场,看见小朋友们玩耍的情景,好像置身于童话世界里。

14、置身于此山中,如入洞天福地,使人流连忘返。

15、置身于这片灵山异水中,能让人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16、对班集体有利的事,我们都不能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17、校长置身事外,不想卷入老师间的纷争。

18、当我置身于人群中的时候,仍然怕羞而且有些不知所措。

19、一场大雪过后,大地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各种建筑仿佛是粉妆玉砌,置身在这冰天雪地真的是十分的惬意。

20、你是个伤心落魄人,今天这么怒气冲天是因为你不能整天置身于花团锦簇之中。可怜的宝贝,等着吧,等我赚到钱,你就可以享受马车、雪糕、高跟鞋、花束,并和红发小伙子一起跳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推波助澜是贬义词么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四字成语,出自隋·王通《文中子·问易篇》:“真君建德之事,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属贬义词

【解释】: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出处】:南朝·宋·鲍照《观漏赋》:"既河源之莫壅,又吹波而助澜。"

【示例】:幽平而后,有如宣王者出,则礼乐征伐不自诸侯,而《雅》《颂》未可知也。奈何~,纵风止燎乎! 宋·欧阳修《王国风解》。即或漏吞舟之鱼,而已暴鳃断鳍,颓然老矣,尚何能为~之事哉! 严复《论世变之亟》。

【近义词】:推波助浪、雪上加霜 、煽风点火、火上浇油,如虎添翼

【反义词】:随波逐流、息事宁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灯谜】 推波助澜(打政治词语一) 谜底:促进派

所以,推波助澜是个贬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盛气凌人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盛气凌人贬义词,亦作“ 盛气临人 ”。谓以威严或骄横的气势压人。出自宋楼钥《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汪公行状》:“时户部侍郎 李公 椿年 建议行经界,选公为 龙游县 覆实官,约束严峻,已量之田隐藏亩步,不以多寡率至黥配,盛气临人,无敢忤者。”

一、盛气凌人的意思

【成语】: 盛气凌人

【拼音】: shèng qì líng rén

【解释】: 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举例造句】: 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近义词】: 目中无人、盛气临人、咄咄逼人

【反义词】: 虚怀若谷、谦虚谨慎

【灯谜】: 大怒伤身体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傲慢自大

【英文】: get on ones high horse

二、成语故事

1.《元诗纪事·赵孟頫》引 元 杨载 《赵孟頫行状》:“ 李 ( 叶李 )论事厉声色,盛气凌人,若好己胜者,刚直太过,故多怨焉。”

2.清·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3.纪伯伦·《组歌》-(雨之歌):“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端邸挟贵倚势,盛气凌人,汉大臣中,稍有才具者,必遭忌克。 ★清·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

4.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5.老舍的《林海》中:“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桀骜不驯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桀骜不驯贬义词,桀: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朝最后一位当权者。骜:马不驯良。驯:驯服。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同“桀骜不逊”。

一、成语解释

【成语】: 桀骜不驯

【拼音】: jié ào bù xùn

【解释】: 桀:凶暴;骜:马不驯良,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

【出处】: 《汉书·匈奴传赞》:“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举例造句】: 识字读书,聪明出众。只是生成一个桀骜不驯的性子,顽劣异常。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近义词】: 横冲直撞、无法无天、桀敖不驯

【反义词】: 安分守己、俯首帖耳

二、成语典故

1.储安平《在塔里木河的下游》:“历史上久享盛名的这条旷达、豪壮的、同时也是桀傲不驯的彩河。”

2.(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纪献堂)只是生成一个桀骜不驯的性子,顽劣异常。”

3.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4.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向桀骜不驯的刘思佳竟被一个刚来的姑娘管得服服帖帖,太窝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虚有其表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虚有其表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虚有其表

【色彩】贬义

【拼音】xū yǒu qí biǎo

【基本解释】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二、成语造句

(1) 李杰的外表英俊,但却虚有其表。

(2) 这个自称一流拳击手的人,不过虚有其表,根本不堪一击。

(3) 我讨厌网络相亲的最大原因在于其虚有其表。

(4) 别看他虎臂熊腰,其实是虚有其表,经常生病。

(5) 表面上看去他倒是挺精明的,可实际上却虚有其表,什么事也办不好。

(6) 看过他写的作文,才知道他是一个虚有其表的人。

(7) 他有其名而无其实,不过是虚有其表罢了。

(8) 他们都是纸老虎,虚有其表,不用害怕!

(9) 这人什么都不懂,虚有其表。

(10) 看他脚步虚浮,应该是个外强中干,虚有其表的家伙,没什么好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不足为训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不足为训贬义词,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出自《诗薮》胡应麟:“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一、成语释义

【成语】: 不足为训

【拼音】: bù zú wéi xùn

【解释】: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举例造句】: 孝琪的行为虽然不足为训,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这还是定庵的遗传性。 ★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

【近义词】: 不足为法、似是而非

【反义词】: 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天经地义

【灯谜】: 跅

【用法】: 作谓语;指对事情不以为然,不值得仿效

【英文】: cannot be laid down as rule

二、成语出处

1.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这其实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

2.“孝琪的行为虽然~,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这还是定庵的遗传性。” (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

3.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四字的褒义词和贬义词

全文共 1426 字

+ 加入清单

一、褒义词

大张其词 遣词立意 背恩忘义 背恩弃义 背恩负义

侠肝义胆 思断义绝 乡利倍义 弃义倍信 强词夺正

辜恩背义 包揽词讼 高义薄云 负气仗义 义浆仁粟

不赞一词 义断恩绝 各执一词 忘恩负义 不置褒贬

轻财贵义 背义负恩 振振有词 词钝意虚 疏财仗义

轻财重义 假仁假义 言简义丰 仁义君子 惜客好义

一面之词 词穷理绝 褒贬与夺 假人假义 道义之交

笔削褒贬 负德背义 遣词造意 虚废词说 向风慕义

居利思义 重财轻义 望文生义 捐身徇义 义愤填胸

利不亏义 丽句清词 辜恩负义 居仁由义 绝仁弃义

仁义之兵 气义相投 引喻失义 出言吐词 一字褒贬

陈言肤词 舞词弄札 据义履方 忠肝义胆 词清讼简

见义必为 旁文剩义 意义深长 义无反顾 轻身重义

义正辞严 义不取容 反经合义 义不容辞 取义成仁

杀身成义 忘情负义 词言义正 辞简义赅 天经地义

淫词秽语 忘恩失义 慷慨赴义 含糊其词 道同义合

忠驱义感 理正词直 骚人词客 词不逮意 以词害意

释生取义 履仁蹈义 造言捏词 闪烁其词 词正理直

义重恩深 乐善好义 情见乎词 片词只句 槌仁提义

孤文只义 义薄云天 仁人义士 词严义正 行侠好义

百喙一词 仗节死义 大仁大义 恩绝义断 疏财重义

淫词艳曲 谄词令色 调词架讼 遣词措意 示贬于褒

孤恩负义 见义敢为 急公好义 淫词亵语 万口一词

义形于色 忘恩背义 忠孝节义 强词夺理 明公正义

属词比事 蹈仁履义 词穷理尽 负恩背义 见义勇为

精义入神 干名犯义 语近词冗 恩高义厚 舍生存义

仁至义尽 命词遣意 众口一词 不仁不义 见利思义

义胆忠肝 辞严义正 见义当为 缘文生义 支吾其词

深文大义 义正词严 轻身殉义 割恩断义 背义负信

懦词怪说 兴词构讼 薄情无义 恩深义重 礼义廉耻

词严义密 故甚其词 言不及义 计行虑义 蹈节死义

词无枝叶 出词吐气 轻死重义 顾名思义 夸大其词

情深义重 重义轻生 词华典赡 仁浆义粟 褒衣危冠

无情无义 毫无疑义 贪利忘义 念念有词 褒善贬恶

义断恩絶 晓以大义 绨袍之义 轻生重义 拘文牵义

慷慨仗义 空费词说 轻财仗义 义不生财 清词丽句

仗义疏财 穷不失义 义无旋踵 虚词诡说 以义割恩

舍生取义 褒衣博带 背义忘恩 负恩忘义 仁义道德

含仁怀义 枝词蔓说 絶仁弃义 瘠义肥辞 义正辞约

词穷理絶 义海恩山 多情多义 重义轻财 冗词赘句

枝词蔓语 砌词捏控 开宗明义 义气相投 慷慨就义

隐约其词 义不反顾 遵道秉义 三谏之义 义愤填膺

玩弄词藻 仗义执言 以义断恩 词穷理极 仁义之师

义正言辞 微言大义 义结金兰 辞不达义 深明大义

负义忘恩 词不逮理 张大其词 词约指明 理屈词穷

析辨诡词 见利忘义 轻财好义 絶妙好词 仗义疎财

沐仁浴义 过甚其词 恩山义海 慷慨陈词 计行虑义

二、贬义词

处心积虑 自以为是 口是心非 鼠目寸光 阴险狡诈

绵里藏针 另起炉灶 穷形极相 贼眉鼠眼 舞文弄墨

认贼作父 卖身投靠 红杏出墙 挑拨离间 吃里扒外

勾心斗角 恶贯满盈 爱慕虚荣 好吃懒做 财迷心窍

五谷不分 一塌糊涂 四肢不勤 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

两面三刀 尔虞我诈 丢三落四 盛气凌人 六亲不认

按图索骥 纵虎归山 暗送秋波 粉墨登场 独善其身

口是心非 掩耳盗铃 朝三暮四 子虚乌有 狐假虎威

造谣生事 无事生非 恬不知耻 死要面子 外强中干

一丘之貉 老奸巨猾 一面之词 不见泰山 一叶障目

欺上瞒下 恃强凌弱 上梁不正 规行矩步 里通外国

三心二意 落井下石 一意孤行 东施效颦 偷奸耍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