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夏季节气谚语锦集(热门20篇)

浏览

5613

作文

499

篇1:清明节节气的谚语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棉种播下急雨拍,抓紧划锄快揭盖。

清明高粱谷雨谷,立夏芝麻小满黍。

高粱早播秸秆硬,谷子早播多发病。

大麻种在清明前,叶大皮厚又耐旱。

清明高粱谷雨花(棉),谷子播种到立夏。

清明前五天不早,清明后五天不晚(高粱)

祭罢祖,就种瓜。

清明到,麦苗喝足又吃饱。

清明后,谷雨前,十有八九保安全。

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

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

清明花,大车拉;谷雨花,大把抓;小满花,不归家。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地板揭不开,芽子出不来。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

清明不上粪,越长越短劲。

清明谷雨紧相连,南坡北洼快种棉。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夏至节气的谚语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夏至闷热汛来早 (南方)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南方)

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南方)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南方)

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南方)

立夏立不住,刮到麦不熟。(北方)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北方)

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北方)

宁栽霜打头,不栽立夏后。(北方)

夏至狗无处走(广东中山)

夏至,愛呷不愛去 (台湾)

夏至狗,冬至猫(广西北海)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重庆)

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佛山)

冬至鱼生夏至狗(广东)

芒种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南方)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北方)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南方)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南方)

夏至雨点值千金(南方)

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南方)

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南方)

夏至不起尘 起了尘 四十五天大黄风(南方)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南方)

春锄泥,夏锄皮;干锄浅,湿锄深(南方)

端阳有雨是年,芒种闻雷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圆内受熬煎(江西)

夏至不种高山黍,平地还有十天谷 耕地看拖头,耙地看牛头。(西北)

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北方)

冬至三庚数九,夏至三庚入伏。(重庆)

芒种夏至忙,莫把烟草忘(永安)

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西北)

麦割夏至(山东)

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福建)

夏至杨梅满山红(江浙)

谷雨好种姜,夏至4姜离娘(北方)

长到夏至短到冬(北方)

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广东)

春来遍地绿,夏至剩半数,秋天无人管,入冬又 荒芜(北方)

冬至唔过唔寒,夏至不过唔(客家)

雁、燕.蝉始叫,夏至到;蟋蟀叫,秋天到(北方)

夏至见春天,有雨到秋天(北方)

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四川)

夏至栽苕斤斤吊吊(江西)

夏至三庚便入伏(北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2024谷雨节气的民间谚语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

家有闲地,种芝麻黍稷。

麦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锄梦花,促棉发。

及时锄梦花,有利棉根扎。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谷锄针,豆锄瓣。

棉花播下就锄地,增温保墒地通气。

稻怕枯心,树怕剥皮。

谷怕钻心虫。

不怕棉儿小,就怕蝼蛄咬。

棉田多锄地温升,棉苗病害能减轻。

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栽树不紧管,成活难保险。

光栽不护,坝光山秃。

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骡马莫往树上拴,霎时树皮啃一片。

剩树皮一窄条,加强管理死不了。

横毁树皮一整圈,不过几天就打蔫。

果树花过多,酌情向下捋。

要想水果挂得好,还得蜜蜂把花咬。

开花过密,适当疏掉,全部保留,空耗养料。

果树开了花,就怕虫糟蹋,提前喷遍药,先治金龟甲。

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秋分节气的谚语汇总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不怕不丰收,就怕手下丢。

公路上晒花最不妥,妨碍交通易着火。

砘子响,地瓜萝卜长。

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

秋分种小葱,盖肥在立冬。

生姜老的辣,甘蔗老的甜。

姜越老越辣,藕越老越粉。

葱辣眼,蒜辣心,芥茉辣着鼻子亲。

葱辣鼻,蒜辣心,辣椒辣嘴唇。

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涝栗旱枣,吃了叫好。

旱枣子,涝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八月中秋正卸梨。

梨行卸了梨,柿子红了皮。

苹果栗子为上果,乌枣李子更值钱。

秋分牲口忙,运耕耙耢耩。

膘要肥,体要壮,耕耙拉运才顶戗。

饥无劲,饱无劲,不饥不饱才有劲。

宁拉十步远,不拉一步喘。

马是拉欢不拉窝,骡是能拉又能坐。

骡怕前沉,牛怕后沉。

压牛吊马撅搭骡。

先松后紧,越使越稳。

人方便,牛下肩。

冬不揭鞍,夏不去衔。

秋分节到温度降,鱼塘投饵要减量,投喂水旱各种草,嫩绿新老均匀上。

多施肥料培水质,一肥二活三要爽,鱼病防治莫粗心,综合防治高产量。

秋分节气农事谚语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适时种麦年年收,过早过迟有闪失,

先种淤地后种沙,七天出苗正合适。

晚秋作物继续管,随熟随收不能迟。

棉花进入中喷花,四至六天一次拾,

中喷棉花质量好,单存留种正适时。

菠菜小葱要种上,白菜浇水把肥施,

冬暖大棚膜罩好,种植黄瓜西红柿。

青贮秸秆继续搞,牲畜配种机莫失。

养鱼饵料不能减,莲藕采收推上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二十四节气天气谚语

全文共 331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天气谚语,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雨水节气谚语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吉)

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春分节气谚语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有雨是丰年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清明节气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谷雨-农谚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立夏节气谚语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

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

小满节气谚语

小满大满江河满

小满不下,黄梅偏少。

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芒种节气谚语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鄂、湘、桂)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辽、闽、赣)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贵)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苏、桂、湘)

夏至节气气象谚语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浙)

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鄂)

夏至下雨十八河 (湘、贵)

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湘)

夏至无云三伏烧 (陕)

小暑节气气象谚语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苏、湘)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桂)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沪、湘、辽、晋)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川、贵)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湘)

六月立秋或七月立秋谚语

六月六秋,早收晚丢(冀)

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新)

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鲁)

早秋凉飕飕,晚秋晒死牛(苏、桂、川)

秋来伏,热得哭(贵)

处暑节气气象谚语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处暑罗卜白露菜

处暑下雨多灾害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白露节气气象谚语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节气的谚语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

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天晴必久旱

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秋分有雨来年丰

一场秋雨一场寒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寒露节气的谚语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寒露脚不露

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

九月台,无人知;九月台,惨歪歪

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

霜降节气的谚语

霜降风台跑去藏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

霜降无霜,碓头无糠。

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

立冬节气的谚语

立冬打雷要反春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立冬补冬,补嘴空

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

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大雪节气气象谚语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豫)

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粤)

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桂)

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甘)

小寒节气谚语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暖,立春雪。

小寒寒,惊蛰暖。

大寒节气谚语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大寒不冻,冷到芒种。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二十四节气简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XX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小满:麦类等夏热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雨水:降雨开始。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小雪:开始降雪。大雪:降雪较大。

【二十四节气】—— 闽南话谚语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惊蛰节气相关谚语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在古时候称为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当到了惊蛰这个节气时,就意味着春天将要到来了。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惊蛰节气相关谚语

庄稼歉收一年苦,不修水利代代穷。

春季造林好时机,因地制宜分树种。

栽后护理要认真,光栽不护白搭工。

家禽孵化黄金季,牲畜普遍来配种。

天暖花开温升高,畜禽打针防疫病。

快把鱼塘整修好,放养鱼苗好节令。

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

春季生产掀高潮,从南到北忙春耕。

麦田追肥和浇水,紧跟锄搂把土松。

大麦豌豆向日葵,突击播种莫再等。

大蒜栽种不出九,精细认真管大棚。

兴修水利好时机,挖沟筑坝打深井。

老鼠危害实不小,城乡灭鼠齐行动。

投饵夹套挖堵灌,鼠想逃命万不能。

朋友非常重农事,不知师从那大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寒节气谚语精选

全文共 1563 字

+ 加入清单

引导语: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不少谚语,那么其中你知道有哪些是关于小寒节气的谚语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小寒节气谚语,欢迎阅读!

☆、九里的雪,硬似铁。

☆、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一早一晚勤动手,管它地冻九尺九。

☆、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干灰喂,增一倍。

☆、腊月栽桑桑不知。

☆、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麦苗被啃,产量受损。

☆、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避免畜啃青,认真订奖惩。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草木灰,单积攒,上地壮棵又增产。

☆、薯菜窖,牲口棚,堵封严密来防冻。

☆、数九寒天鸡下蛋,鸡舍保温是关键。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

☆、窖坑栏舍要防寒,瓜菜薯窖严封口。

☆、薯窖十到十五度(℃),十三正是好火候。

☆、畜棚禽舍十度上,畜暖禽温身不抖。

☆、大棚瓜菜控温湿,番茄黄瓜卖大流。

☆、林木果树看管好,腊月栽桑好时候。

☆、牲畜啃青要避免,制定规则人人守。

☆、农家副业大开展,男女老少都动手。

☆、及时扫除冰面雪,鱼塘光线要明透。

☆、冬季培训系统搞,学习争先又恐后,

☆、农业技术学到手,科学应用夺丰收。

☆、小寒鱼塘冰封严,大雪纷飞不稀罕,

☆、冰上积雪要扫除,保持冰面好光线。

附加阅读:饮食风俗

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古时,如皋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但已渐渐淡化,而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如皋寒冬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在这个节气年轻人注意不要因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长出痤疮。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随之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而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而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先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然后把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关于小寒的谚语二十四节气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一、小寒冷的谚语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

二、看小寒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1、据小寒的冷暖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小寒不寒,清明泥潭”意思就是如果小寒那一天天气晴暖,则预兆春天时天气将会比较寒冷。

2、据小寒节气阴雨(雪)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

“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3、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大寒要冷的谚语有:

广西群众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谚语。

4、小寒大寒的天气可以预示来年小暑大暑的天气谚语有:

湖南省的“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山东省的“小寒无雨,小暑必旱”等。

三、小寒还有哪些谚语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二十四节气雨水节气谚语集锦

全文共 1079 字

+ 加入清单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二十四节气雨水节气谚语集锦,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2.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3.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4.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5.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6. 养猪不赚钱,回头望望田。

7. 养猪真赚钱,肥多增粮棉。

8. 有猪有牛,攒粪不愁。

9. 多养猪羊多攒粪,人勤畜旺地有劲。

10. 牛羊成群,粮食满囤。

11. 无牛不成农,无猪不成家。

12. 将军一匹马,农民一头牛。

13. 秀才不离书,庄稼不离猪。

14. 贫不离猪,富不离书。

15. 养猪真合算,粪肉两头赚。

16. 家畜栏圈勤挖垫,肥多肥好地增产。

17. 栏里一把土,囤里一把谷。

18. 门前不断土,囤里不断谷。

19. 勤挖猪圈掏鸡窝,腿勤手快积肥多。

20. 畜禽粪便要入圈,腐熟以后再进田。

21. 牲口粪便腐熟上,肥效迅速粮满仓。

22. 养猪羊,三够头:攒粪、赚钱又吃肉。

23. 待要富,养母兔;待要发,养鸡鸭;待要日子过得强,多养牛和羊。

24. 养鸡养鸭,不缺钱花。

25.蛋鸡饲养五百天,继续再喂不合算。

26.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27.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28.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29.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30. 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31.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32. 麦润苗,桑润条。

33.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34.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35.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36. 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37.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38.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39.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40.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41. 猪是聚宝盆,肥地又肥人。

42. 猪是聚宝盆,遍身是金银。

43. 养猪又养羊,地里多打粮。

44. 猪羊满圈,家里地里不用看。

45. 养猪不修圈,不像庄稼汉。

46. 水深才能养大鱼,上中下部鱼三层。

47. 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48. 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49. 春雨贵如油。

50.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更多热门文章:

1.201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雨水

2.2015年二十四节气谚语之雨水

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雨水

4.有关雨水与农业的谚语

5.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汇编)

6.关于雨水的农谚【二十四节气】

7.二十四节气之雨水谚语【汇总】

8.小学二年级雨水节气谚语

9.二十四节气谚语:关于雨水

10.关于雨水的谚语【24节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暑节气谚语集锦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过了小暑,不种玉蜀黍(玉米)。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暑节气谚语集锦,欢迎阅读。

麦不见伏,伏不见麦。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头伏萝卜,二伏白菜。

萝卜是根,耕地要深。

入了伏,手不离锄。

谷锄七遍谷无糠,稻耥三遍谷满仓。

稻耥三遍串串满,豆锄三遍粒粒圆。

豆锄三遍荚成串。

豆锄三遍粒儿圆。一遍扁,二遍圆,三遍四遍天鹅蛋。

棉花入了伏,三天两头锄。

早看东南黑,午前雨势急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露一露,下个够。

亮一亮,下一丈。

晃一晃,下三晌。

太阳回头笑,等不到鸡叫。

夜晴无好天,等不到鸡叫唤。

夜晴无好天,明朝依旧雨绵绵。

先下蒙蒙无大雨,后下蒙蒙不晴天。

雨点落下一个泡,还有大雨要来到。

雨点落下一个锥,天明下到大天黑。

雨点像个钉,明天也不停。

六月六,看谷秀。

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谷打苞,水满腰。

拖泥秀谷。

拖泥带水看秀谷。

谷是泥里秀穗,麦是火里生金。

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麦是火里生金,稻是泥中结子。

谷子长得乖,无水不怀胎。

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卡脖旱,少干饭。

六月稻,大水泡。

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天旱的芝麻,雨淋的北瓜。

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涝梨旱枣。

入伏不种黍和豆。

见暑不种黍。

伏里种豆,收成不厚。

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白露节气各地谚语及气候特点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白露早,寒露遲,春分的麥子正當時(北方)

處暑不下雨,幹到白露底(河北)

白露有雨霜凍早,秋分有雨收成好(山西)

秋風是短節,白露是暖節(陜西)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齊(南京)

白露身勿露,赤膊當豬玀(南京)

白露前後一場風,鄉下人做個空(南京)

白露白露白,白露種花麥;花麥三爿糠,只救熟不救荒(浙江)

喝了白露水,蚊子撅了嘴(山東)

白露防霜凍,秋分麥入土(山西)

秋分無生田,到了白露亂刀鐮(遼寧)

白露秋風夜,一夜冷一夜。(廣西貴縣)

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裏熱。(湖南長沙)

涼秋白露前,霜華大如錢(南方)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江浙)

白露有雨霜凍早,秋分有雨收成好.(山西)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江南)

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裏熱(上海)

白露幹一幹,寒露寬一寬(上海)

白露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上海)

白露有雨會爛 冬 quot;白露無雨好年冬(閩南)

白露"風兼雨,有谷堆滿路(閩南)

白露水,卡毒鬼:白露雨水性毒。(台灣)

白露大落大白:白露日下大雨,二期稻大部分會白穗(台灣)

(玉米)白露不出頭,拔的喂了牛,參宿後響,麥剛種上(陜西)

齊(起)白露,種高山,白露過,種溝坡,( 種麥)(陜西)

立秋無雨水,白露雨來淋(湖南)

白露看花,秋後看稻(江南)

白露雷,不空回(南方)

白露遍地金,處處要留心(北方)

白露身勿露,免得著涼與瀉肚(北方)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北方)

一夜白露一場霜。(江蘇無錫)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齊(江南)

處暑高粱白露谷(西北)

處暑難逢十日陰,白露難逢十日晴

白露看花,秋分看谷(江蘇)

爛了白露,天天走溜路(江南)

白露,白露,四肢不露(北方)

白露,不可攪土(北方)

白露水,寒露風:白露日下雨則寒露日會颱風(台灣)

白露白獼獼,秋分稻秀齊(上海)

麥到芒種秫到秋,黃豆白露往家收(北方)

白露種高山,寒露種平地(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二十四节气谷雨的谚语

全文共 1736 字

+ 加入清单

及时锄梦花,有利棉根扎。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谷锄针,豆锄瓣。

棉花播下就锄地,增温保墒地通气。

稻怕枯心,树怕剥皮。

谷怕钻心虫。

不怕棉儿小,就怕蝼蛄咬。

棉田多锄地温升,棉苗病害能减轻。

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栽树不紧管,成活难保险。

光栽不护,坝光山秃。

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骡马莫往树上拴,霎时树皮啃一片。

纵剩树皮一窄条,加强管理死不了。

横毁树皮一整圈,不过几天就打蔫。

果树花过多,酌情向下捋。

要想水果挂得好,还得蜜蜂把花咬。

开花过密,适当疏掉,全部保留,空耗养料。

果树开了花,就怕虫糟蹋,提前喷遍药,先治金龟甲。

鲤鱼鲫鱼产卵,认真育肥细管。

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

管好一塘鱼,能抵十亩粮。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谷雨前后见家吉(鱼)。

门前垂柳院中花,墙边扁豆瓜满架;圈满牲畜塘满鱼,进门鸡鸭叫嘎嘎;葡萄蔓子搭凉棚,“珍珠”、“玛瑙”头上挂。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芍药打头,牡丹修脚。

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麦不封垄,松耪不停。

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连续阴雨不停,小麦易生锈病。

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谷雨种棉家家忙。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谷雨有雨棉花肥。

谷雨有雨好种棉。

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过了谷雨种花生。

沙山花生土山粮。

高地芝麻洼地豆。

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连续阴雨不停,小麦易生锈病。

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谷雨种棉家家忙。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谷雨有雨棉花肥。

谷雨有雨好种棉。

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过了谷雨种花生。

沙山花生土山粮。

高地芝麻洼地豆。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

红薯种得迟,薯似羊胡须。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早黍晚麦不归家,从来不收晚地瓜。

一年甘薯半年粮。

地瓜块根长,深翻才能长。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

红薯种得迟,薯似羊胡须。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早黍晚麦不归家,从来不收晚地瓜。

一年甘薯半年粮。

地瓜块根长,深翻才能长。

要有红薯吃,土要挖一尺。

山岭薄地栽地瓜,高粱丰收在涝洼。

薄地地瓜旱地谷,涝洼地里种秫秫。

洼地种地瓜,十年九年瞎。

谷喜岭,稻喜洼,地瓜最喜高地沙。

做瓦靠坯,红薯靠灰。

一棵红薯一把灰,结得红薯一大堆。

红薯上皮粪,沟溜长跑根。

春薯栽炕秧,夏薯插剪秧。

横栽番薯竖栽葱。

地瓜栽壮秧,不栽嫩芽芽。

深栽茄子浅栽烟,想吃红薯地皮沾。

干打垄,湿插苗。

一壶水,浇五棵,地干也能保成活。

窝瓜喜阳不喜阴。

水稻水稻,无水无稻。

高田种麦,低田种稻。

娘无奶,儿不长;田无水,稻秧黄。

春风不吹花不开,田里无水秧难栽。

山上有树好造屋,塘里有水好种谷。

水满塘,谷满仓,修塘等于修谷仓。

靠天公,禾苗抽白一场空。

整秧田,不用问,田平如镜,泥烂如羹。

稻收塘泥麦收粪。

一季塘泥二季肥。

春天里的泥,秋天里的米。

一担栏肥换担谷,加上塘泥肥更足。

稻子最喜安窝肥。

要想谷满仓,首先培壮秧。

十成稻子五成秧。

肥田不如壮秧,秧好一半谷。

插秧早,不如养秧老;养秧老,不如春耕早。

田等秧,谷满仓;秧等田,丰收难。

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苞米下种谷雨天。

谷雨天,忙种烟。

地蛋要长大,刀口要朝下。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三月种瓜结蛋蛋,四月种瓜扯蔓蔓。

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

家有闲地,种芝麻黍稷。

麦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要想庄稼好,管理要趁早。

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锄梦花,促棉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

全文共 238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谚语都是有一定寓意所在,而每个节气都有相关的谚语,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立夏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立夏的谚语:

1)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浙)。

2)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

3) 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

4) 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粤)。

5) 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陕)。

6)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

7) 立夏小满,江河水满(赣)。

8) 立夏见夏,立秋见秋(晋)。

9) 立夏大插薯。

10)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11) 立夏芝麻小满谷。

12)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13) 立夏种绿豆。

14)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15)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16) 立夏前后种络麻。

17)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18)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19)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20)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21)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22)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23)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24) 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25) 立夏三日正锄田。

26) 锄板响,庄稼长。

27) 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28) 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29)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30) 锄下有水也有火。

31) 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32) 干锄湿,湿锄干,不干不湿锄个暄。

33) 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34) 头遍锄不好,到老一地草。

35) 留苗多少看地力,兼顾品种下霜期,千万不搞一刀齐(棉)。

36) 不密不稀,三千六七,薄地还可五、六、七(千)。

37) 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

38) 早中耕,地发暖,勤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根多苗壮节间短。

39) 狠锄行间,细锄行边,匀搂株间,保墒保暖。

40) 锄头早,僵瓣少。

41) 春锄深,夏锄浅,秋天锄地似刮脸(指早春作物)。

42) 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四遍下狠心,五、六、七遍莫伤根。

43) 头遍挖(间苗),二遍抓(深锄),三遍四遍大锄拉(浅快锄)。

立春节气谚语:

1) 立春晴,雨水匀。

2)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3)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5)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6)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7)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8)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9)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立夏的由来: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开始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的传说故事: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以来的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的这一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

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就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

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白露节气流行谚语集锦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

杈子耳子继续去,上午修棉下午摘。

早秋作物普遍收,割运打轧莫懈怠。

底肥铺足快耕耙,秸秆还田土里埋。

高山河套瘠薄地,此刻即可种小麦。

白菜萝卜追和浇,冬瓜南瓜摘家来。

冬暖大棚忙修建,结构科学巧安排。

苹果梨子大批卸,出售车拉又船载。

红枣成熟适时收,深细加工再外卖。

秸秆青贮营养高,马牛猪羊“上等菜”。

畜禽防疫普打针,牲畜配种好怀胎。

饵足水优养好鱼,土壮藕蒲长得乖。

别说白露种麦早,要是河套就正好。

抢墒地薄白露播,比着秋分收得多。

白露麦,顶茬粪。

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坝里霜降点。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沙滩。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

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

麦种拌农药,不怕虫子咬。

麦种毒谷拌,不怕害虫犯。

麦种温水泡,不长黑包包。

选好种,晒得干,来年多打没黑疸。

选农药,仔细挑,防病、治虫、防鼠咬。

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谷到白露死。

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谷怕连夜雨,麦怕晌午风。

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二十四节气处暑谚语汇总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1、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鄂等地区)

2、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皖、鲁、鄂等等地区)

3、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东北等地区)

4、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东北等地区)

5、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东北等地区)

6、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东北等地区)

7、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东北等地区)

8、处暑晴,干死河边铁马根(东北等地区)

9、处暑出大日,秋旱曝死鲫(闽南等地区)

10、处暑东北风,大路做河通(闽南等地区)

11、处暑不觉热,水果免想结(闽南等地区)

12、处暑有下雨,中稻粒粒米(闽南等地区)

13、处暑虫,摇你目睭红”(台湾。指鳀鳁旺产,渔民日夜作业而熬红眼睛)

14、处暑种荞,白露看苗(上海等地区)

15、处暑萝卜白露菜(上海等地区)

16、处暑处暑,处处要水(上海等地区)

17、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安徽等地区)

18、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华北等地区)

19、处暑雷声唱,阴雨天气多(华北等地区)

20、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华北等地区)

21、处暑不抽穗,白露不低头,过了寒露喂老牛(宁夏等地区)

22、处暑早,秋分迟,白露种(冬)麦正合时(宁夏等地区)

23、处暑不出头,是谷喂了牛(西北等地区)

24、处暑田豆白露荞,下种勿迟收成好(浙江等地区)

25、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一河装(四川等地区)

26、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河北等地区)

27、处暑下雨烂谷箩(河北等地区)

28、立秋处暑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河南等地区)

29、处暑处暑,热煞老鼠(江苏等地区)

30、处暑不出头,拔了喂老牛(河南等地区)

31、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西北等地区)

32、处暑蕾有效,秋分花成桃。(河北等地区)

33、处暑种荞,白露看苗(四川等地区)

34、处暑去暑通死老鼠。(河北等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关于春分的节气谚语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因农业和季节的关系密切相连,所以流传了很多谚语,下面语文迷小编整理一些春分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春分的谚语】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风夏至雨”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无雨划耕田”

“春分有雨是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关于芒种节气的农业谚语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湘)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苏、冀)

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湘)

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湘)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浙)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鄂、湘、桂)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辽、闽、赣)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贵)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苏、桂、湘)

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赣)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苏、皖、川、鄂、贵)〔指-阴-雨天多,行路容易滑倒〕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

芒种打雷是旱年。(湘、豫)

芒种打雷年成好。(湘)

芒种闻雷美自然。(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关于小满的谚语二十四节气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麦到小满日夜黄。

小满三日望麦黄。

小满十日满地黄。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麦黄栽稻(中稻),稻黄种麦。

冷收麦,热进仓。

灌浆足墒,粒饱穗方。

麦黄不喜风,有风减收成。

小满十日刀下死。

小满十日见白面。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

麦到小满,稻(早稻)到立秋。

小满玉米芒种黍。

小满芝麻芒种黍。

小满黍子芒种麻。

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立夏种黍黍。

小满芝麻芒种豆,秋分种麦好时候。

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

辣椒栽花,茄子栽芽。

小满见三鲜:黄瓜、樱桃和蒜薹。

小满三新见:樱桃、茧和蒜。

小满见三新:樱桃、黄瓜、大麦仁。

树木成了林,沙窝不起尘,能防干热风,小麦高产稳。

小麦要增产,后期多喷黄腐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精选的大暑节气的民俗谚语

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猪在圈外睡觉,近日天气晴好。

鸡犯愁,雨当头。

母鸡上窝晚,明日阴雨天。

鸡往高处跳,大雨快来到。

鸡愁雨,鸭愁风。

上窝晚,天要变;上窝早,天要好。

母鸡背雏鸡,后天要有雨。

鸡捉虱子又咬毛,大雨顷刻就来到。

母鸡打架,将有雨下。

鸭不安,天要变。

鸭子叫呱呱,不是下大雨,就有大风刮。

早呱呱,风刮大;晚呱呱,雨哗啦。

鸭子草地飞,即刻大风吹。

晴天鹅洗澡,预示雨要到。

晴天鹅扑翅,大雨没多时。

乌鸦没好声,不是下雨是刮风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人在屋里热得躁,稻在田里哈哈笑。

不热不冷,不成年景。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六月连阴吃饱饭。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

伏天雨丰,粮丰棉丰。

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九里的雪,伏里的雨,吃了麦子存了米。

白天光照强,夜晚露水狂,庄稼丰收有希望。

伏天大雨下满塘,玉米、高粱啪啪响。

伏天大雨下过头,秋季庄稼要减收。

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

遇到伏旱,就要减产。

遇到伏旱,赶快浇灌,单靠老天,就要减产。

伏旱伏旱,并不少见。

要旱要旱未真旱,准收棉;要涝要涝未真涝,粮丰产。

大暑前后,衣裳溻透。

大汗冷水激,浑身痱子起。

伏天穿棉袄,收成好不了。

六月盖棉被,新米倒比陈米贵。

天气欲变有前兆,虫畜禽鱼能预报: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晚宿窝蛤蟆叫,盐坛出水烟叶潮,大雨不久就来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燕子低飞雨来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家里有人场里跑。

蜢虫子打脸,下雨难免。

蜻蜓飞满天,大雨下满湾。

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满地泥。

蝴蝶屋内飞,下雨不到黑。

蜜蜂不出巢,当天有雨浇。

今天蜜蜂忙,明天雨衣忙。

飞蚁扑打天有雨。

细蚊满街转,大雨连成串。

今晚蚊子恶,明天有雨落。

今晚蚊子狂,明天雨一场。

蚊子嗡嗡叫,明天雨来到。

牛虻叮人,大雨倾盆。

夜间蝎子多,白天大雨落。

蝎子水缸底下爬,天公就要把雨下。

蚂蚁垒窝留门避风雨。

门留南,雨来北;门留北,雨来南;留门雨向正相反。

蜘蛛添网主天晴,蜘蛛悬吊雨蒙蒙。

雨中知了叫,预报天晴了。

雨中蝉鸣,就要天晴。

蝼蛄唱歌,有雨不多。

蝈蝈叫得欢,必定是晴天。

蚂蚁满地跑,天气一定好。

蜘蛛结网天必晴。

牛打喷嚏天下雨。

牛舐前蹄雨就到。

牛嚎猪吃草,雨下小不了。

狗刨地,天下雨。

狗咬青草晴,猫咬青草雨。

猪洗澡,雨不小。

猪仔衔草雨要到。

猪撒欢,不雨也阴天。

猫洗脸,雨不远。

羊群贪饱雨不小。

羊吃草没个饱,明天就要洗个澡。

羊贪草,雨不小。

羊碰角,大风刮。

羊拥挤把头碰,狂风就要吹头顶。

驴刨槽,阴天晴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寒节气的民间谚语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大寒小寒,无风自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大寒大寒,无风也寒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不寒寒大寒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1.“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大寒节气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雨,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节气时,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节气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推,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4.“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大寒节气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月至4月的低温阴雨严重,会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