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突然醒悟作文【精彩3篇】

暮然回首,我们已经走过了但是岁月,有过高兴丶有过痛苦丶有过分离。小编收集了我醒悟了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538

作文

3

篇1:失败让我们突然醒悟作文

全文共 2014 字

+ 加入清单

失败也好,成功也罢,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对一些人来说,失败意味着一蹶不振,成功意味着高枕无忧;而另一些人则清醒地认识到,失败仅仅是对选择错误的暴露,是帮自己发现问题的好途径。从失败中,他们突然醒悟,对自己和外在有了一个更正确的认识。

对大多数人来说,相信他们都不愿与“失败”打交道,甚至对它充满了恐惧和厌恶。然而事实却是,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与之不期而遇,如升学失败、工作失败、爱情失败等。

我们不应该把失败看成是一个贬义词,因为更恰当地说,失败是一种证明。至于证明了什么,则和每一个人的认识和心态有关。失败了,有人及时放手,转变方向;有人感到绝望,于是悲观、放弃;有人从中发现问题,汲取经验,然后爬起来继续前进。

对于那些优秀的人来说,失败往往是他们最大的机遇。失败时,他们突然猛醒,要么发现了问题关键,要么悟出了生存智慧。每次失败降临,他们都会满怀开心、极度兴奋,正应了那句话:痛并快乐着。

下面要说的这个人就是一个热衷并超越失败的人。他的功夫可谓家喻户晓,他的电影,如《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更是一次次创造了票房神话,成为永远的经典。他是谁?正是最近各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的那个李小龙。

他生于美国三藩市,童年和少年在香港度过。幼时,他身体非常瘦弱,父亲为了使他体魄强壮,在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13岁时,他又跟随叶大师系统地学习咏春拳,同时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等功夫。

年轻气盛、绝技在身,在香港打架斗殴也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后来,终因树敌太多,无法在香港立足,无奈之下,父亲将他送到了美国念书。在美国西雅图上学期间,他竟一反常态居然安心读起书来。

他喜欢读中国哲学,而任何一个热爱武术的人一旦与中国经典哲学,如《周易》《老子》相识、相知,总会不觉间对武术产生新的认识。李小龙更是如此,他对哲学的痴迷,使他对武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功夫有了提高后,与人切磋也就成了他迫不及待要做的事儿了。一伸手,的确与众不同,身边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就连空手道三段的木村也在他面前毫无还手之力。20岁上下能有这么好的功夫,傲气、狂妄、目空一切的心态自然也很正常。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是西雅图无人能敌的第一高手了。

若不是经历下面一连串失败的事儿,恐怕那种傲气与张狂将一直伴随着他。日本空手道高手,山本冈夫的出现让狂妄的他吃了不少苦头。和山本冈夫一过招儿,李小龙傻眼了,打不到,踢不到,自己的长处在他面前毫无办法施展。惨败的李小龙很不服气,又闯到人家武馆一探究竟,结果被一个铁人难住了。铁人面前,任凭他拳打、脚踹,他纹丝不动,而山本冈夫一招下去,铁人就顺势横躺在地。

李小龙再次败在山本冈夫手下。此时的他终于突然醒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一个真正高手的差距。头脑不再狂热的他终于懂得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而他在武术上所取得的突破也和这两次失败后的醒悟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这两次的教训,就没有他以后在武学上取得的成就。

随后,他对武学的痴迷研究与思索,似乎已经在向我们昭示着一个属于李小龙武术时代的到来。他将哲学和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引入到武学中来,并对复杂的武术体系进行简化,将武术的核心理念用简单的两个字“攻”“防”来阐释。

他的武学逻辑与思维独具特色。在大学体育老师伊诺教授眼中,自己对武学的认识与李小龙观点相比可谓相形见绌。在李小龙看来,武术的本质就是格斗、搏击,用最简单的方式将对方击倒。而他的在武术搏击中的攻、防,及攻中有防,防中带攻的观点更是将武术的精髓说得入木三分。

此时的他,已经认识到过分看重成败的弊端,即一个人如果太在乎胜败,格斗中他的身体就容易僵化,而只有忘记这一切,让自己心如止水,才能使身体变得灵活,才能让自己随心所欲地自由出击。

对于这些进步,他不得不去感谢那个让他一败再败的山本冈夫。是失败让他突然醒悟,懂得以平常心态去面对比赛,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对手。同时,他也开始明白如何在比赛时清空头脑中的自满和杂念,积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

之后,他有了想创建一种新拳术的想法,就是后来风靡世界的中国功夫“截拳道”。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积极向他人请教,甚至不惜打出“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任何人挑战”的挑衅牌子。明知会失败,还要这么去做,而且对能打败自己的对手还心存感激,这就是李小龙。正是抱着与人切磋、学习的心态,1964年,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全美空手道比赛上,24岁的他横扫所有选手,取得了冠军。

所以,人生有失败不一定就是坏事儿。失败犹如风雨,会使人在风雨中练就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失败犹如绳索,坚强的人可以借助它勇登高峰;失败又像一面镜子,可以使人从中找出自身不足,以弥补缺陷。

失败也是一种收获,更是人生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我们经常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一个人想获得突破和成功,首先就要具有不惧怕失败的勇气,甚至要感激那些经历过的失败。

[失败让我们突然醒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那一刻我突然醒悟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中,别人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将你改变,甚至使你醒悟

铃声如恶魔将我们都赶回了教室,这节是语文课。老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同学们在台下昏昏欲睡,我的心思也飞到了九霄云外。我幻想着全班同学来到皇宫,那里丰盛美味的佳肴令我垂涎三尺,同学们大吃大喝,欢乐而忘我。

“你在干什么啊?”一声大喝将我从美梦中吵醒,我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上课要认真,你看看这样怎么能考得好!”在众目睽睽之下我的脸涨红,愤怒而又尴尬的心情挥之不去。那时,老师在我眼里就是近似恶魔般的化身。

从那以后,我开始自暴自弃,老师说一我说二,老师走南我走北。直到有一次……

当大地盖上了黑被子,太阳将天地交给了月亮,星星看起了热闹,屋檐垂下了睫毛,我加快了脚步,从补习班匆匆赶回家。大楼的灯成群的熄灭,只有一个房间灯还亮着。那是老师的房间,我停下了脚步,好奇心驱使着我来到窗前,眼前的一幅景象令我难忘。

刘海下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蜡黄色的脸颊,干裂的嘴唇,真不敢相信是老师。灯光下,老师的身体显得格外瘦小,虚弱。她的手颤抖着拿着红笔改着同学的作业,我突然感到一股太阳般的温暖沐浴着全身,融化了那颗冷漠的心。

不知不觉我已经站在窗前很久了,外面也下起了雨,老师改作业的情景在我脑海里打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是我第一次感到老师的爱如此无私,伟大。

雨越下越大,我向家奔去,脸上湿湿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突然的醒悟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充满着矛盾:幸福与痛苦,安乐与忧患,成功与失败……我们不希望在人生的旅程中出现磨难,每个人都希望生活之路没有丛生的荆棘,没有坎坷,没有失败与挫折,但能永远拥有幸福,安乐,成功……可是,大家可曾想到:挫折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丰富人的才能,使人坚强起来,从而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大责任。 人的一生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但挫折又往往使一些人崛起,被世人所景仰。翻开历史的画册我们就会发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压制、侮辱、苦难常常会成为砥砺人生的坚石。屈子被放逐而写《离骚》、司马迁忍辱撰《史记》、孙膑负重完成了《孙膑兵法》……所有这些,使人们不得不承认挫折对他们崛起的重大作用。

正是挫折使他们成为“人上人”。亚圣孟子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起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面对挫折,更重要的是在挫折中磨炼自己。这是因为: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有志者则是前进的动力。正像贝弗里奇说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是肉体上的痛苦,则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接受痛苦,面对的就是事实;寻找超越的办法,面对的就是未来。一个人对挫折的态度只有两种:一种是可以面对挫折,并将挫折因势利导引入到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轨道上去;另一种是不能面对挫折,而是逃避它,甚至发怒,抱怨,绝望。

有人说:“如果世界上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倘若我们深知这一点,就应该使自己有所准备,训练自己掌握一定的本领用以战胜将要面临的困难。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只有面对某种绝望的挑战,或者人类生存受到可怕的威胁时,文明才会升华。”挫折可以砥砺人们的勇气,也能唤醒人们潜在的高度品质。纵观历史,没有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不是通过艰苦奋斗才达到成功彼岸的。著名作家蒲松龄遇到挫折,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很乐观的写下一副勉励自己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