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伍绮诗《无声告白》读后感(汇集9篇)

浏览

4518

作文

9

篇1:《无声告白》读后感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无声告白》这本书给我的感触会比《岛上书店》多很多,为什么要拿这两本书对比?因为看的时间很接近,也因为有人说这两本书类型相似。

像亚马逊编辑推荐所说的那样,这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本文中的家庭关系,而是玛丽琳的梦想与家庭羁绊的矛盾。她一直都有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也付出了许多,特别是处在女性的地位还比较低的社会时,她是有多大的勇气要做到“与众不同”。可是,她遇到了他,一个与她不同国籍的教授,在她看来他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后来因为怀孕结婚了,婚后她或许暂时忘了她的梦想,后来她意识到自己没有正事可做,想要出去工作被丈夫阻止了。接着她母亲去世了,想起了母亲过的生活,她对自己发誓,决不能活得像母亲那样。她想去实验室当助手,那个人却笑着回复她说,不知道她是认真的,因为她还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顾。看到这里,我为她感到悲哀,同时我也恐惧我可能的婚后生活。有了家庭的束缚,自己的追求怎么办?自己想做的事情还能去做吗?因为就算在现代,多半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并不是我追求的生活。看到她最后遇到有一位女性做到了她一直追求的事情,她觉得不可思议,她觉得她原本也能做到,所以她要实施她原计划的时候,我为她感到高兴,觉得她做的特别棒。可惜最后,她却因为怀孕等束缚放弃了她的计划,把她自己想要而做不了的事情寄托在了她女儿身上。我想,这很悲哀,却很现实。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你曾经爱的那么深,怀有那么多的期望,最后却一无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后只剩下你自己,还有空荡荡的房间。”这很凄凉,也是女人一生很悲哀的一种状况,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只有空荡荡的房间,我也要过的快乐、愉悦。可能因为这个跟我生活比较相关,所以印象最深刻。

对于家庭关系,我想的比较多的是以后对于孩子的相处模式及教育方式等。因为我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没有这么多的危机,我一直觉得很温暖,只是我们比较缺乏交流吧。当然,我也不是没有不满过,因为可能存在的“重男轻女”和他们的传统思想。而且我也在思考着,我读大学是出自于我自己想读,还是由于他们想让我读。其实我想过放弃的,可现在却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可能这也有利有弊吧。

还有好多好多感触写不完,就再续吧。很晚了。晚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无声告白》读后感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书单之于我来说,实在没什么作用。本来想利用这个假期,看一些专业的书,却依旧像平时那样,毫无计划地看起了原本不在书单内的书,《无声告白》。

最初看到这本书是在网络上看到别人推荐。曾经我也以为,外国的月亮多圆,当然,我指的是外国的教育理念。原本以为外国会比较注重孩子的自由选择。

但其实并不然。书本里的妈妈玛丽琳原本年少时是一个追求与众不同的人,但结婚有小孩后,也逐渐屈服于家庭生活。在她的母亲过世前,她并未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同。但母亲过世后,母亲平凡的一生让玛丽琳察觉到这样的人生太过无聊,她不想再步母亲的后尘。于是意志坚决地离开了丈夫和孩子,自己去追求医生的梦想。

原本以为这就是故事的本身,却没想到,这只是一个转折。莉迪亚死了,她为什么死了。从这里才开始渐渐浮出原因。玛丽琳虽然意志坚决,但在离开家想独自完成梦想的两个月后,她发现怀孕了,她的第三个小孩出现了。于是她又妥协了,回到了家。

故事才从这里开始。于是玛丽琳把她未完成的梦想赋予她的女儿莉迪亚身上,如众多父母一样,希望女儿帮她完梦。年少的莉迪亚为了不再让妈妈离开家,什么都说好,也是悲剧的开端。莉迪亚有一个想追求与别人无异的父亲,一个想让女儿出人头地不步后尘的母亲,一个不被重视想自由只想逃离的哥哥,一个貌似年少不更事的妹妹。她自己本身的梦想与困惑,烦恼与忧愁,在母亲热切注视的目光下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她处处隐藏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面对母亲日渐热烈的期盼,她只能违心地不断点头,“是的,是的”。在母亲的期盼下,在父亲向世俗的妥协下,莉迪亚压力山大,她原本以为哥哥会听她倾诉,却失望了,又去找原本以为交好的杰克,却成了压倒她最后的一根稻草。

从莉迪亚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家庭父母的悲哀。在自己身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造成梦想的遗憾之下,把自己的梦想倾注在孩子之下,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梦想能在孩子身上实现。

但是忘了很重要的一点,孩子自身会成长,有他们自己的眼光与梦想。有的孩子会叛逆,会违背父母的意愿,特立独行。但是也有一大部分孩子,为了取得父母的欢心而选择违背自己的意愿,一生活在父母的期盼下。这部分当中当然也不乏确实能从中获得乐趣的,但也有一部分孩子一辈子郁郁寡欢,更悲剧的是孩子压力太大,而选择各种手段终结自己短暂的一生。

现在的新闻也多是这样的消息。这些悲剧原本可以避免的。如果可以的话,真心希望父母能不要这样无视孩子成长的变化,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其实他们更大的梦想不是孩子能开心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无声告白》读后感

全文共 2549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读完了网上推荐度非常高的新书《无声告白》,一部极其压抑的关于异族通婚的小说,通篇的压抑让我难以忍受。

小说以莉迪亚死了为线索开篇,莉迪亚是詹姆斯.李先生家里的大女儿,也是他们寄予最大的希望的一个孩子,母亲玛丽琳因为奉子结婚未能实现的职业女性的理想,通通传递给了莉迪亚,使莉迪亚变成了那个完全不是自己的自己,直到有一天,她失踪了、死了,玛丽琳还是没有觉悟女儿的死,是因为这个家庭,这份沉重到无法释怀的希望杀了她。

这本书让我看到身为母亲,在一个家庭里的位置何其重要,只有一个阳光,积极的母亲才能够成就健康向上的孩子们,也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够让一个家庭充满凝聚力,玛丽琳婚后的生活在别人眼里或许是幸福的,但是对于她的内心,却始终充满挣扎和痛苦,这份揪扯让她失去了作为母亲的敏感,失去了和孩子们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她终究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身为母亲,我想她是失职的,因为她并没有真正成为孩子们精神世界、成长路上的那个最好的陪伴,而只是一个不称职的主妇。很遗憾,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华裔大学教授,詹姆斯.李是一个内心压抑的男人,为了逃避他人对这个异族通婚家庭关注的异样目光,他让孩子们失去了每年假期旅游的机会,并完全放任自己躲避在安全的世界里,这样的母亲和父亲用行动不断的提醒着三个孩子他们的特殊性。当然,詹姆斯的压抑来自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作为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底层,詹姆斯的父母承受了巨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这份压力也毫无意外的传递给他们的孩子詹姆斯,虽然他有幸寄读在贵族学校,但是他永远都知道自己是低人一等的,而这种感觉终将成为他生命中最深刻的烙印,影响他一生。

身为一个哈佛大学肄业女大学生,莉迪亚的妈妈玛丽琳的内心始终有难以释怀的遗憾,遗憾自己没有完成的学业,遗憾自己变成了一个家庭主妇,她是那么渴望被这个社会的认可,那么渴望能够成为完全的自己。在莉迪亚只有5岁某一天的早晨,玛丽琳消失了,我无法明白她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开家庭和孩子去追寻所谓的梦想,身为母亲的我更是无法理解她怎么可能就这样离去!因为任何一个有爱的母亲都是无法主动的放弃她心爱的孩子的,更何况家里还是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需要她的照顾,哦,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孩子带来的繁重家务,让她不胜其烦,所以,她才会想要逃离。我一直相信,当你带着爱去做家务的时候,那就是爱;当你带着厌烦去做家务的时候,那一切真的就变成了烦扰。玛丽琳离开了,因为她想要去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和自己的定位,但是这种离开是自私的,此刻的她已经不是孑然一人,那段离开家的日子成了全家人的噩梦,不辞而别的妻子让詹姆斯从恋爱伊始就恍惚的所谓自己的"不值得"变成了现实,毕竟那是一个还有很严重的种族歧视的时代,小个子的华裔男人在那种文化里永远显得那么特别和尴尬,玛丽琳给予他的爱情曾经让他重生,却又始终令他忐忑,所以当玛丽琳突然不辞而别的时候,这个男人的自信被摧垮了。当然,母亲的离去受到伤害最重的一定是两个孩子,内斯和莉迪亚,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信任,变得惊恐万分,母爱所能给予的那份成长的安全感在那一次出走事件中完全的被剥夺了。

所以,当玛丽琳回家时候,全家人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变得小心翼翼,敏感的孩子们容忍母亲每天的不做饭,容忍母亲提的任何要求,尤其莉迪亚,容忍并接受母亲把全部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又一次相信,娶老婆必须要娶一个情商高的女人,一个能为自己和别人负责任的女人,只有一个心智健全的女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而玛丽琳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虽然她为了这个家庭完全失去了那个年轻时的自我,可是这份失去给予她的不是愉悦的对生命状态的接受,而是让自己永远的变成了一个受害者,这种受害的心情毁掉的何止是自己的人生,詹姆斯幸福吗?当年娶了一个如此爱他的白人妻子是喜悦和深情的,但在漫长的婚姻生活里,这个女人的表现却击败了他们共同创造的这个家庭、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詹姆斯觉得妻子就理所应当被丈夫养,这种思想源自从小看到母亲做工的辛苦,他以为丈夫养家是对女人的救赎,殊不知正是这种思想最后害了玛丽琳,最终更是伤害了他心爱的女儿莉迪亚,所以异族通婚是一件绝对需要慎重面对的事情,因为它包含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两种文化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可能需要一辈子的时间。

莉迪亚最后变成了一个敏感孤立的姑娘,她和兄妹们的长相遗传了爸爸的东方人面孔,妈妈的蓝眼睛,那个样子在70年代的美国,她只能被称为“东方女孩”,长相上的特别,铸就了她内心的孤立,而母亲近乎疯狂的管教和期望更是勒的莉迪亚喘不过气来,她没有自己的时间,也就完全失去了业余社交的可能性,这个女孩太多内心的痛苦无以表白,最后统统化作了“无声告白”。

莉迪亚在哥哥内斯即将要去哈佛上大学的时候,自己选择了离开,因为哥哥原本是她最坚定的依靠,她无法想象没有哥哥的日子。孤立的她,没有勇气去面对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抑的家庭,没有勇气去面对没有同伴,没有朋友的学校生活,莉迪亚的这些痛苦和挣扎妈妈并不知道,或者说完全不曾觉察。玛丽琳从来没有去关心过她的孩子们内心的需求,一份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所谓母爱是自私的,我只能说那不是爱,而是以爱的名义实施的对孩子的控制。真正的爱是需要把焦点放到对方的身上,切实的去感知对方的需求,而不是让被爱的人成为施爱者情绪、思想的寄托。,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只有一个内在匮乏的人,才会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对他人的控制来让自己安稳。这,或许正是玛丽琳的状态,她对自己失望了,所以转而在莉迪亚身上寻找希望,却完全没有想到那所谓的母爱最后成为戕害莉迪亚的凶手。

我不喜欢这部小说,太过压抑,从这本书里我才知道,原来今天如此开放的美国也曾走过那样一段排斥异族的时期,那是时代的产物,作者揭示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可能就是这部小说的意义所在,从这本书联想到近百年中国人漂洋过海的历史,会是怎样一部深重的苦难史啊,所有的悲苦最大的莫过于加诸于精神上的伤害,那种伤害的传递会让一代代人背负承重的枷锁,如同莉迪亚的不快乐,内斯内心的压抑,汉娜的惶恐,只能在这里祈祷,现世安稳,愿更多这样的家庭一代代健康成长,沐浴阳光和爱,生命永远充满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无声告白》读后感

全文共 1276 字

+ 加入清单

怀着压抑的心情快速读完《无声告白》,不敢有丝毫的停顿,生怕静下来时光会令自己浮想联翩,让太多的阴暗笼罩头顶,直至沉沦,迷失在黑暗;即便用一口气的时间迅速看完,也难免萌生久久的伤感。家庭悲剧,仿佛离得很远,却又能靠得那么近,如何用心用爱地营造出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从翻开到合上,我都在不停地拷问内心;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詹姆斯一家发生这样凄厉的状况,貌合神离直至家破人亡,太多的悲情出现在这个家庭,把人读得心碎,把人堵得心慌,把人悟得心酸。

不愿去考究跨国婚姻会带来多大的创伤,或许只是当事者自以为与众不同而外加给自己的压力,就好像詹姆斯从移民到美国开始,求学、工作、结婚、直至组建了家庭,他的心底依然埋藏着所谓与众不同的自卑。

也不愿去研究盼子望女成龙成凤到底是对还是错,可怜天下父母心,到底要遭遇了怎样的事情和经历过多长的时光才会参透出这么深邃且又浅懂的道理,也许,正因为父母都有过自己的故事,走过岁月,见过沧桑,都在成长过程中悟出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自以为掌握了可以为子女护航的秘笈,总希望子女朝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用心从旁鞭笞管教,殊知是好心办坏事,全然忘记了子女也是有思想有追求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追逐的梦想,而且他们要走的路常常与父母设想的不同,大概不是叛逆,更多是因为时代的不同以及社会的进度让他们有了别样的选择,仅此而已;就好像玛丽琳投注在迪莉娅身上的渴求,她只想让女儿完成她未完成的夙愿,却忽略了女儿根本就不想成为她渴望的样子,上对下层层施压,下对上步步瞒骗,原来苦果从一开始就在萌芽。

更不愿去探讨家庭成员之间为何就没有坦诚相待,,表面上大家各司其职、相安无事,实际上个个心表不一、格格不入;相互间没有心灵交流,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变成了说教,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变成了遵从,违背内心地遵从;父母以为子女过得开心快乐,却从未关心过他们的成长天地,到底有没有朋友,到底有没有想法,到底有没有诉求,最后才发现自己所认为的只是一厢情愿;子女以为父母严厉到无话可说,却不知道越是深沉的爱越容易变本加厉地把人压得喘不过气,其实,稍微多一点点的沟通与尊重,相互间的关爱就不会变味成无形的压迫。就好像迪莉娅一直以来的逆来顺受,把自己逼上了绝路,以为只有自杀才能解救自己;还有内斯储心积累的反抗叛逆,自以为通过自强努力考上大学就能逃离家庭的无趣,到最后才知道所谓的逃离也只不过是换来内心一时的自慰而已,亲人在,家在,人就无法逃离掉家的牵绊;另外,杰克用放荡不羁的外表行为来隐藏自己用情专一的无奈,他发现自己爱上的是内斯,是同性,这又是何样的悲剧,单亲家庭无人管教酿成的恶果,常常让人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希望,年纪尚小的汉娜在风雨过后的阳光下,有了父母的知心关爱,有了哥哥的相随相伴,她会活出个艳阳天,把笼罩家庭的灰暗驱散、抹掉,还以一片洁净与敞亮。

当合上这本书时,闭目良久,感慨万千,只愿我的家庭生活不是一幕无声告白,只愿我的家人不是一句无声告白;我只愿与他们多交流,多沟通,多尊重,多融洽,多相处,把深沉的爱让他们接收得轻轻松松,撑起一片专属我们自己无话不说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无声告白》读后感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不爱看悲剧,每每读这样的书都有种心塞塞的感觉,也许这是我个人在心理上躲避着什么吧?不讨论我的心理轨迹,还是来看看我们仁慈的作者吧。

伍绮诗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父母均为科学家,是香港移民第二代。

文章的开篇就这么写着――“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她已经为这部作品定下了调子,这是一部真真正正的悲剧。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在寻找自我的路上要么找到、要么死!如此恶狠狠的开篇……

一个个体的终结可能会导致家庭的终结……继而整个社会……。如果照这个线写下去,我们看到的画面将是一个晦暗的如雾霾笼罩的大地!那才是真正的悲剧——没有一丝希望。

然而,作者是仁慈的。当我读到莉迪亚不幸离世并非是她对人生的绝望而是为了给自己勇气找到真正的自己时,当这样的悲剧仅仅是一个懵懂少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的失误时,我感叹……

“还不算太晚。莉迪亚在码头上许下新的承诺,这一次,是对她自己许的。她将重新开始。她会告诉她的母亲,够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远当不成医生,那也没关系。她还会告诉母亲,还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项链和书还给父亲,她再也不会把只有拨号音的听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会假装成另一个人了。从现在开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

但悲剧就是悲剧,一朵被期待、被憧憬的美好而年轻的生命终结了。带着父母双重梦想的生命……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一个不和谐的节奏。书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实际行为如此的不协调,甚至相反。他们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表达真正的自己。詹姆斯一家或者说有这么一个群体。这些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他们活在自我的安逸状态下,自己创造了一个封闭的一个自己想像出来的空间。并把自己的想像及爱强加与那个被爱的人身上,或者孩子或者伴侣。有那么一天,当真相打碎了这个梦……悲剧……来了。

好了,回到伍绮诗的无声告白的世界——在部作品里即将肢解的家里还有爱。大家都爱着彼此却又用这份爱伤害着彼此。也许正因为有爱才会看到这儿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天使,小小的汉娜就如一个小小的暖暖的火苗。她想温暖周围的一切,却能力不足。但她依然是暖暖的。汉娜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家人……也同样温暖了我的心。有了汉娜这部悲剧才有了希望……也有了活下去的可能。

我不想说那么沉重的话题。我只想说找到自己并展示给爱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学会沟通并坦诚的交流才是避免悲剧的根本。在有爱的世界里……告诉他你需要什么就好。

还有一个题外话。我一直在想,在被畸变心理的父母关爱下如何成长为心态正常的孩子?“被有着畸变心态的父母忽视才成就了汉娜?这算是幸运?那么同样被忽视的内森选择了强大自己准备逃离又算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无声告白》读后感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了这本书后,有很多感触,这本书回忆了一个混血女孩离开人世前一家人的生活,讲述了她离开人世后一家人发生的事,这本书也揭示了种族问题、性别歧视、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影响、社会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家人之间的相处和沟通等问题。

在这个生活在美国的家庭中,父亲詹姆斯是中国人,詹姆斯儿时随着谋生的父母到了美国,从小就感受到了别人对他与对其他人的不同,他处处怕别人知道他的不同,处处想和别人一样。母亲玛丽琳是美国人,玛丽琳由她母亲一人抚养长大,被她母亲教育最重要的是管理好丈夫、孩子、房子,于是放弃了继续深造,成为医生的机会,她听到女医生便会有惊讶的反应。

当玛丽琳嫁给詹姆斯的时候,她母亲认为她不对,她应该嫁给一个和她“更像”的人,她和詹姆斯“不像”。我认为,如果玛丽琳听了她母亲的话,或许后来就不会有她女儿莉迪亚的悲剧,她儿女的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无奈和困扰,她的家庭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事,但根源在于种族问题。

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大女儿莉迪亚没有朋友,因为她和别人“不一样”,玛丽琳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于大女儿,希望她成为一名医生。莉迪亚在家人面前假装自己有朋友,对妈妈的要求无条件服从,因为她爱妈妈,希望妈妈开心,而不是因为爱科学,不是因为想成为一名医生。玛丽琳却没有发现年少的女儿内心背负了这么多,同时,她还忽视了小女儿汉娜和儿子内斯,这三个孩子的内心都发生了问题,在他们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中,悲剧就发生了。

当莉迪亚永远消失在他们的生活中的时候,在他们受尽煎熬后,才渐渐发现了一些东西,想挽回一些东西,可是,有的却再也回不来了。

终于,玛丽琳知道了自己应该早早地关注莉迪亚真实的想法,应该给另外两个孩子多一些关注,应该更坦诚地和丈夫交流。詹姆斯后悔没有在犯错之前醒悟,内斯后悔没有早早地说出该说的话……最后,他们明白了这些,玛丽琳终于去拥抱了那个一直渴求母亲关注的小女儿,原谅了丈夫,詹姆斯终止了错误。

在失去了一些过后,他们终于懂得了,应该让一个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人,珍惜值得珍惜的人,及时说出该说的话,不然,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后悔。

我们在生活中也一样,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常常因为交流不当的问题产生隔阂甚至是冲突,也造成了令人遗憾的事,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交流,我们需要相互理解。

这本书让人反思种族问题,反思性别歧视,反思怎样与家人沟通,反思怎样做真正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无声告白》读后感

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历时三四天读完了《无声告白》,感觉故事里的孩子们都生活在极端压抑的环境下。这些压抑来自华裔父亲多年来在美国的孤立感和不自信,母亲对自己工作生活的失望,以及这些负面情绪转化为对孩子们强烈又强加的期望。这样一来,整个家庭都变成了另人窒息的牢笼,孩子们都想逃离,内斯是幸运的,他不被关注,默默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最终借此逃离,并且在潜意识里他想逃得远远的,这就是为什么筣迪亚最后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不耐烦的原因,他害怕收到家里的消息,害怕这些消息像顽固的病菌一样再次感染他的生活。而筣迪亚的不幸恰恰是由于太受关注,承受压力太大的缘故。在内斯离开之前,她还有个同盟军,哥哥走了以后,莉迪亚感到绝望了,她感觉自己沦陷在这个牢狱里,实现不了父母殷切的期望,又没有朋友,也没有勇气对这一切说不,于是最终在内心反复挣扎与抗争中走进了平静的湖泊。小说最深层次揭示的还是种族问题,华裔在美国主流社会的生活和心理认同感,但作为一个女性,我所关注和思考最多的还是孩子们的母亲玛丽琳身上,女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如何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得到平衡。

在我认为,玛丽琳的悲剧和她的早婚有着直接的联系,或者说正是由于她的早婚,早孕毁掉了她的理想。她在年青时代最排斥母亲的做一个家庭妇女做各种菜,汤,甜品,却成为了她日后最常见的生活。这些菜,汤,甜品被倒入生活的大锅里,玛丽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慢火文煮煮掉了她对自己所有的要求,煮掉了她当医生的理想。 曾几何时,梦想中的白大褂被色彩斑驳的围裙代替,一本本《人体医学解剖》被母亲无所不在的那本烹饪书所代替。

当玛丽琳发现自己陷入生活的泥沼不能自拔的时候,也想到过抗争,甚至也采取了极端的手段,但却被一个戏剧化的转折打断了,又一个小生命来临了,玛丽琳怀着一千一万个不愿意又重新回到了固有的生活中。但她没有认命,而是把梦想转移到了自己的女儿身上,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变本加厉,最后积水成冰,直至完全冻结毁灭。

作为一个女性,如何正确地把握自己的命运,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其实很多人的生活轨迹都和玛丽琳一样,曾经的雄心壮志都在爱情的甜言蜜语中迷失了,原本戴上学士帽的日子却披上的婚纱;应该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女科学家却变成了围着锅碗瓢盆团团转的厨娘;一本本学术论文被一个个出生的孩子所代替。以上种种是很多人的生活轨迹,当蓦然回首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怎么过成了这个样子,怎么变得这么庸俗无用,想到种种再做努力也为时己晚。所以早婚,早孕对女性有着毁灭性的打击,一个女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需要什么很重要,而坚定地走下去,却很难很难。于是可能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寄托没有错误,但要明确地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你的复制品,孩子有权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做自己的主人,真的很难,可能这就是为什么生活中成功的女性少见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无声告白》读后感

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这本被称为“横扫美国亚马逊排行榜”的书,与其说是悬疑类小说,不如说是一本有关爱和教育的杰作。每一个看完了《无声告白》的人,心底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先对这部小说作一个简短的介绍:

小说开篇便告诉读者,迪莉娅死了,就此埋下伏笔:她怎么死的?随着作者谋篇布局的深入,读者渐渐自己拨开了真相的面纱:这女孩活的好痛苦,那些爱她的人,那些在她生前对其百般关注、在她死后痛不欲生的人,实际上是以爱之名,行谋杀之实。

书中提到,每一代人的言行往往都与上一代人有关。她的母亲是一个不甘平庸、希望与众不同的女人,最终却还是嫁人生子,成为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尽管中途她挣扎过,没留下只言片语离开这个家,希望继续完成搁置的梦想,但却因腹中孕育了第三个小生命——汉娜而再度放弃。她短暂的离去却在迪莉娅身上留下了童年的阴影。迪莉娅要努力地扮演好一个让父母满意的角色。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被期待着的,她的兴趣,她的交友,她的未来都是被期待着。而正是莉迪亚过于成熟的心智,让她不能摆脱这种期待,以致于发生了之后的悲剧。

我以为在开放民主的美国很少有这种事情,后来才发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家长习惯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小孩比较,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爸爸觉得应该学珠算,妈妈觉得应该学舞蹈,没有人问孩子喜欢什么。看到书中有一处这样描写“她每次都是真心征求女儿的意见,但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开口的时候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在听到女儿的是的之后,呼吸才会恢复正常。”不得不佩服作者,没有任何一处的落笔是粗疏的,用词精准而克制。

看似幸福的这一家,其实并没有表面的如意,所有人的隐忍和退让都是为了维护这个家的平衡。

“我的大脑里总是憧憬着另一种生活,但实际情况事与愿违。”这是玛丽琳第一次离家出走时留下的字条,后来自己又撕碎了,可以说所有轨迹的正是从这件事情开始偏离。她希望和自己很像的女儿可以过得和自己不一样,可以与众不同,所以给了女儿很多期待。而詹姆斯则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如此与众不同的特质一直活在自卑中,他渴望和周围的人一样。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弥补自己不善交际的弱点,广交好友。所以莉迪亚就担任了这个平衡家庭里面各种需要的主角。

至于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也有着很多不能说的秘密。在父母面前,他们显得有些多余。所有的爱和温柔的注视,亲吻都是属于莉迪亚的。他们的心里肯定都这样想过。但是没有一个人跑去和父母说希望你能多看看我,注意到我的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至少我知道我是谁,我要什么。至少我不恐惧。”对于局外人杰克,我一直很佩服。我觉得他是整本书里面活得最自由的一个人。或许有人会反击因为他从小缺少管教,不用承载父母的梦想,也就活得肆意。但有些事情生来就是不公平的。

这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家庭以及个人道路,而且没有任何一处落笔是粗糙的,但我不喜欢这本书,因为太过压抑了。最后用书封面上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无声告白》读后感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开始的现在,我并不知道我会说什么,而只是练习去表达一些什么。(我常常是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所以我想透过我表达出来的东西去明白我想要的是什么!)

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是因为我在看书时特意要求了我的速度。为了提高速度,我用手指划动文字,虽然看得眼睛疼,不过却在提高了注意力的时刻也加快了阅读速度。

莉迪亚,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整本书的迷之所在。从开头写她的失踪、死亡,一直到最后的真相大白,中间从她的父母的结合开始写起,写他们认识之前的身份、写他们相遇的经历,也写他们结合的美好,当然更多的还有他们婚后生活的惯性,这是一种迪莉娅的父母带自他们各自家庭的思维惯性。当这种惯性在现实的现实生活中经受考验时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也由于他们的不自知,又将这种状态呈现给了自己的孩子。

有句话是,这世界上最爱你的,是你的孩子。父母对莉迪亚的期待成了莉迪亚对这对可怜父母最大的爱,她不断地满足父母的要求,却也在不断地消耗着自己,用一种父母期待的样子活着,而不是真正莉迪亚的样子活着。

重压之下的迪莉娅叛逆了,她坐上了淘气小子杰克的车,却没想到从这个别人眼中最不堪的人身上得到了做真正自己的力量。 当她面对一个那样勇敢面对自己的人的时候,终于轻松了,她要做自己,因此她回到那个失落自己的地方,想要重新开始,却没想到,那里既是她的开始,也是她的结束

莉迪亚的死对这个家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她寄予厚望的父母。她的死彻底摧毁了父母炽烈的期望,但他们不能再依靠莉迪亚来实现他们心中的愿望时,他们都失去了生活的重心,爸爸和年轻的助教发生关系,借此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苦闷;妈妈则是借着愤怒来发泄内心对无法实现生活梦想的痛苦。

哥哥则是因为妹妹的死开始留心最后和妹妹在一起的杰克,才了解了杰克心中的秘密……唯有一直不受重视也不受“迫害”的小妹汉娜保持着孩子的天性,感觉到了人们内心的苦痛与挣扎,用默默守候、陪伴、倾听来安抚这些受伤的大人和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故事在最后的揭晓谜底和父母的和好、哥哥的平静中结束。

掩卷长思,书最一开始的那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摆脱别人对我们的期待,成为我们自己”,一句看似如此简单的话,往往却需要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换来。是别人给与我们的太过沉重,还是我们太过软弱,因为爱而软弱,因为怕而软弱?

周六晚上那期的奇葩说讨论的话题是“我们该不该向父母出柜”,也就是向我们的父母承认,要做我们自己。高晓松在最后的陈词时说,这个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歧视:同性恋,甚至是脸大、腿粗都是,但这个社会也是因为如此也激发出人们的不断进步和改善。不要因为不同而自卑,那些相同的人里也有很多王八蛋。

在那个现场,最不同、最勇敢的就是蔡康永和金星了,他们一个是同性恋,一个是变性人。他们都是同行业的精英,他们都非常坚强……他们都做了自己。

说到这里就又想到蒋勋里不断提到的“自我的完成”,最常提到的就是竹林七贤,相同的是都在挣脱那个时代对“不同”人的束缚,说重些就是别人眼中的“异类”。

通过那些成功的完成了自己,让自己从沉默的螺旋底端转动到上面来的那些人,都有一些共同点,即他们的力量源泉,书籍!(多看多读多思考) 这段日子的读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原来书籍真的会铸就人的血肉和灵魂,改变一个人,给人以力量,导向人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路途。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表达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