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曹正人物简介(推荐20篇)

王宽,男,1942年出生于河南淮阳县郑集乡,豫剧生角,国家一级演员。2024年2月,王宽获得“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奖。2024年5月24日,王宽夫妇获“CCTV年度慈善人物”奖。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曹正人物简介,希望读者喜欢。

浏览

3487

作文

105

篇1:人物简介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 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初,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评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唐朝廷与唐朝军将发生矛盾导致长安缺乏防御,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吐蕃趁机长安缺乏防御之时入寇、攻入长安;唐代宗启用郭子仪,郭子仪调集军队。吐蕃占长安10余天,听说郭子仪与唐军靠近,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2-5] 公元765年,唐朝官员仆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纥入寇,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纥,唐军骑兵联合回纥,大破吐蕃。

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物简介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望城县,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54年,雷锋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曾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物简介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 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1卷,《问棘邮草》2卷。

[历史名人故事:汤显祖谜讽狂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物简介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 沈括学识渊博,从事研究的领域极其广阔,因此取得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他一生著作多达几十种,但是保存到现在的,除《梦溪笔谈》外,仅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和医药著作《良方》等少数几部了。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这部以笔记体裁形式写成的科学著作,内容包括农业、水利、天文、数学、物理、化学、考古、语言、史学、文学、音乐、绘画以及财政、经济等等,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应有尽有。《梦溪笔谈》原有二十六卷,后来增加《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总计三十卷。全书分成十七类,共六百零九条,十几万字,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是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人物简介

全文共 2798 字

+ 加入清单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煐。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09月0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二、奇闻轶事

1、张爱玲在上海时,好奇装异服。当时在上海漫画家文亭所绘的“上海女作家三画像”中 ,给同时期在上海活跃的著名女作家苏青和潘柳黛的定义分别是“辑务繁忙的苏青”和“弄蛇者潘柳黛”,而张爱玲的特征则为“奇装炫人”。

2、潘柳黛在《论胡兰成论张爱玲》中,对胡兰成说张爱玲有贵族血液(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尖刻地讥讽这关系就好像太平洋里淹死一只老母鸡,上海人吃黄浦江的自来水自称“喝到鸡汤”的距离一样,以上海人脑筋之灵,不久将来,“贵族”二字,必可不胫而走,随后果真有“贵族排骨面”上市;后来张爱玲到香港,有人告诉她潘柳黛也在香港,张爱玲回答说:“谁是潘柳黛?我不认识。”

3、香港大学文科就读时有位好友炎樱,张爱玲书中屡有描述,并录下一些炎樱语录。张爱玲对炎樱的描述有:“炎樱姓摩希甸,父亲是阿拉伯裔锡兰人(今斯里兰卡),信回教,在上海开摩希甸珠宝店。母亲是天津人,为了与青年印侨结婚跟家里决裂,多年不来往。炎樱的大姨妈住在南京,我到他们家去过,也就是个典型的守旧的北方人家。炎樱进上海的英国学校,任prefect,校方指派的学生长,品学兼优外还要人缘好,能服众。我们回到上海进圣约翰大学,她读到毕业,我半工半读体力不支,入不敷出又相差过远,随即辍学,卖文为生。”[4]

4、张爱玲十岁的时候,母亲主张把她送进学校,父亲一再大闹着不依,最后母亲硬把她送去了,因为已经有相当基础,所以进黄氏小学四年级插班就读,在填写入学证的时候,因为“张煐”这两个字嗡嗡地不响亮,她想给自己重取一个名字,一时踌躇着不知填什么名字好,支着头想了一会,说“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这个词[1]描述她当时的心情:ailing,意为生病的;身体不舒服的;体衰的。张爱玲这个普通的名字只是母亲烦恼心情的随意表达,后来却响彻了整个文坛。母亲一直打算替她改而没有改,再后来,爱玲不愿意改,也没必要改了。

三、个人语录

1要做的事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总找得出借口。

2男人彻底懂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3小小的忧愁与困难可以养成严肃的人生观。

4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半生缘》

5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半生缘》

6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倾城之恋》

7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倾城之恋》

8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

9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10如果你不调戏女人,她说你不是一个男人;如果你调戏她,她说你不是一个上等人。——《倾城之恋》

11你疑心你的妻子,她就欺骗你。你不疑心你的妻子,她就疑心你。

12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13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14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都是严格的考验。

15外表上看上去世界各国妇女的地位高低不等,实际上女人总是低的,气愤也无用,人生不是赌气的事。

16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的是袖珍戏剧。

17回忆永远是惆怅。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18一个知己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

19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

20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

21一个人在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小说永远受人欢迎——不论古今中外都一样。

22人因为心里不快乐,才浪费,是一种补偿作用

23一个女人蓦地想到恋人的任何一个小动作,使他显得异常稚气,可爱又可怜。她突然充满了宽容无限制地生长到自身之外去,荫蔽了他的过去与将来,眼睛里就许有这样苍茫的微笑。

24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

25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26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碰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以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爱》

27女人真是幸运——外科医生无法解剖她们的良心。

28女人一辈子想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也是男人。

29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花凋》

30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31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倾城之恋》

32薇龙笑道:“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沉香屑第一炉香》

33她又看了看表。一种失败的预感,像丝袜上一道裂痕、阴凉地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色戒》

34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留情》[

四、评价

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像神话一般,??过一代代的海峡两岸作者和读者的爱戴、诠释、模仿、批评和再发现而永垂不朽。

-- 李欧梵(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

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 王安忆(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

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

-- 叶兆言(当代著名作家)

人人仿佛张爱玲。

-- 王德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白先勇(当代著名作家)

五、多角度作文观点

1, 女性的独立与强大

2, 保持自身的个性才能焕发光彩

3, 是金子总会发光

4, 不必在意世人的目光,做最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君莫笑人物简介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君莫笑,蝴蝶蓝电竞小说《全职高手》男主角叶修的主要游戏帐号名。苏沐秋用荣耀首版账号卡创建了游戏角色,该角色名称为“君莫笑”;并且苏沐秋和叶修在该账号研究自制武器”千机伞”,但不幸荣耀等级提升,散人面对升级障碍而使君莫笑被迫作废,且苏沐秋去世,帐号卡尘封。

后来,叶修被迫放弃使用了将近十年的名为“一叶之秋”游戏账号名,并退出嘉世俱乐部。适逢荣耀第十新区开放,且神之领域的出现使升级障碍解除,叶修用“君莫笑”重新出发,职业为散人,继续使用千机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物简介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语:Franklin D.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史称“小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罗斯福家族在美国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堂叔。

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1] 推行新政以提供失业救济与复苏经济,并成立众多机构来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挽救了美国,他所发起的一些计划仍继续在国家的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在其任内设立的一些制度仍然保留至今。罗斯福曾促成了政党重组,他与其妻埃莉诺·罗斯福至今仍是美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典范。

罗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阵营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罗斯福力主对日本宣战,并引进了价格管制和配给。罗斯福以租借法案使美国转变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使美国成为同盟国主要的军火供应商和融资者,也使得美国国内产业大幅扩张,实现充分就业。二战后期同盟国逐渐扭转形势后,罗斯福对塑造战后世界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影响力在雅尔塔会议及联合国的成立中尤其明显。后来,在美国协助下,盟军击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罗斯福曾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2] 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人物简介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3年12月5日,以380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第27位。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1] 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2] 2017年3月31日,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获得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物简介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聂树斌 家属聂树斌,男,1974年11月6日出生,汉族,河北省鹿泉市下聂庄村聂树斌人,原鹿泉市综合职业技校校办工厂(鹿泉市冶金机械厂)工人。1994年,聂树斌因被石家庄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民警怀疑为犯罪嫌疑人而被抓,1995年被判处死刑。2005年,一河北广平人供述曾强奸杀害聂树斌案的被害人。此后,河北政法部门启动对聂树斌案核查,迄今已数年。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聂树斌案进行复查,开启了中国异地复审的先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物简介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托马斯·杰弗逊(Thomas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也是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主要起草人,及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响力者之一。其任期中之重大事件包括路易西安那购地案(LouisianaPurchase,1803年)、1807年禁运法案(EmbargoActof1807年)、以及路易斯与克拉克探勘(LewisandClarkExpedition,1804–1806年)。制定了维吉尼亚宗教自由法(VirginiaStatuteforReligiousFreedom,1779,178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人物简介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原名雷正兴,湖南望城县雷锋镇人,在该镇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出生,因出生时是农历庚辰年,父母给他取乳名叫“庚伢子”。

1945年至1947年,雷锋的父亲雷明亮、母亲张元满、哥哥雷正德相继悲惨死去,雷锋成了孤儿。

1945年,雷锋的父亲雷明亮在江边运货的路上遭到国民党逃兵的毒打。当雷锋父亲反抗日寇时,又遭受毒打,由于没钱治病,不久就去世了;雷锋家里很穷,他哥哥雷正德13岁就去当童工,因为岁数小,被饿成皮包骨,染上肺结核后去世;雷锋的弟弟被饿死在家中。

1960年11月8日,雷锋运输连支部党员大会通过雷锋入党申请。

1960年11月9日,雷锋工兵团党委在党委书记、政委韩万金主持下,在沈阳军区招待所临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批准雷锋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党,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1960年11月23日,雷锋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决定。

雷锋1960年11月27日,雷锋立二等功,作为立功代表在全团授奖大会上发言,团长吴海山、政委韩万金分别向雷锋颁发二等功奖状和“模范共青团员”奖状;随后,雷锋又立过三等功一次,受团、营嘉奖多次。

1960年12月,雷锋在《前进报》发表署名文章《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1961年2月3日,应邀到海城驻军作忆苦思甜报告,与全国战斗英雄郅顺义(董存瑞战友)亲切交谈。

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1年7月27日,接到抚顺市人民委员会通知书;7月31日至8月3日,出席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62年1月27日,雷锋被批准晋为中士军衔。

1962年春节,雷锋在《前进报》发表《62年春节写给青年同志们的一封信》。雷锋在《前进报》发表《在毛主席的哺育下成长》、《我是怎样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等著名文章。

1962年2月14日,雷锋被选为党代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工程兵十团代表大会。

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

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雷锋下车指挥倒车,车轮打滑,碰倒一根电线杆。电线杆打到雷锋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死过去,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12时5分逝世,年仅22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人物简介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毕昇,北宋布衣。北宋六安州(今湖北省英山县)人,卒于北宋皇佑四年二月,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宋初为杭州书肆刻工。[1] 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昇就去世。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是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1990年在湖北英山县发现毕昇墓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人物简介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张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1] 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

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

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等数千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巡绘像凌烟阁。至明清时,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人物简介

全文共 1132 字

+ 加入清单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因此他被尊称为“乐圣”。[6]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十七岁那年波恩宫廷资助他去维也纳旁听哲学,也就是在这时与莫扎特有了短暂接触。1792年经过海顿的指引再次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交响曲》《合唱》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黎明》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当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爆发给贝多芬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的希望。

从1796至1800年整整4年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这是耳聋的前兆。贝多芬26岁时也就是1796年听力开始减弱,中年失聪。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月光奏鸣曲》、《C小调第5交响曲》等。

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一八零五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费黛里奥》也在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首演。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交响曲》取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了。

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岁时听力渐渐衰退四十五岁时耳朵完全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人物简介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法名智深,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渭州(甘肃平凉)人,生活在北宋年间,原名鲁达,当过提辖,又称鲁提辖。身长八尺,长得面阔耳大、鼻直口方。为人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细,与史进、林冲、武松、杨志等交好。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出家当和尚,后与杨志、武松占领二龙山担任大头领。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排第十三位,星号天孤星,梁山上司职步军总大将。死后追封义烈照暨禅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一、人物简介

全文共 4321 字

+ 加入清单

基本情况

曹雪芹(1715年6月4日—1763年2月12日),男,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居士。中国长篇名着《红楼梦》作者。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其子曹顒、嗣子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锦绣”之乡生活中长大的,少年时代过着富贵奢华生活,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之交的2月12日壬午除夕),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1]之说。

据裕瑞《枣窗闲笔》记载,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赞说:“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除了《红楼梦》中的诗词,他的诗现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

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均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也有人认为已经写完,但80回后的内容散佚了)。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

名字由来

据说,曹雪芹出生后三天,正是久旱逢喜雨,他的父亲曹颙很高兴,就给他起名为“沾”,这个字取自诗经上的“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意思细雨溟溟蒙蒙,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与“久旱逢甘霖”有关。“沾”字也可以与“世沾皇恩”挂上钩,是感谢皇上的意思。

“雪芹”这两个字出自苏轼的诗句:“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意思是说:泥土里留有芹菜的根,只有一寸多长。在这雪地里,它什么时候才能发芽生长呢?要等到春天到来,才可与斑鸠肉一起炒着吃呀!而且他的自注:“蜀八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泥芹之泥虽是污浊,但它“雪芹”却出污泥而不染。苏东坡常以“芹”自比。东坡兄弟诗里的“雪”,他也多是洁白而有保护之意。因此,曹雪芹就给自己改名为“雪芹”。这就是后来世界文学巨匠曹雪芹名字的来由。

生父与籍贯

曹雪芹的生父是谁,大致有两种意见。红学家一般认为是曹颙遗腹子,谱名曹天佑(佑),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年(1715年),曹頫为其堂叔。

曹雪芹的上世的籍贯,现有几种看法,一是河北丰润,于明永乐(明成祖年号,1403—1424)年间还至辽东铁岭,后来跟随清兵入关,一是辽阳,他的上祖曹振彦原是明代驻守辽东的下级军官,大约于天命六年后金攻下了辽阳时归附,以后随清军入关。

身世考证

曹振彦归附后金以后,先是属佟良性管辖,后来又归了多尔衮属下的满州正白旗,当了佐领。旋即跟随清兵入关。曹振彦在入关前的明、金战争中以及入关后的平姜镶之叛的战争中是立过功的,他历任过山西吉州知州、阳和府知府、浙江盐法道等官职。曹家的发迹,实是从曹振彦开始的。此后,曹振彦之媳,即曹玺之妻孙氏当了康熙的保母。1663年(康熙二年),曹玺首任江宁织造之职,专差久任,至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在江宁织造任上病故,康熙旋即命其子曹寅任苏州织造,后又继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务。并命其纂刻《全唐诗》《佩文韵府》等书于扬州。曹寅之所以很得康熙的信任和赏识,是因为他的母亲是康熙最重要的教引嬷嬷(康熙曾对别人介绍曹寅之母时说过:此吾家老人也。)曹寅又曾是康熙的陪读,是康熙儿时的玩伴。所以康熙南巡六次曹寅家曾主持过四次接驾大典。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在扬州任上病危,康熙特命千里马送药拯救,只可惜曹寅已死。曹寅病故后,康熙又因极其宠爱曹寅,就叫其子曹顒继任江宁织造(那时好像不许世袭)。不幸的是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曹顒病故,康熙又特命曹寅的胞弟曹荃(宣)之子曹頫过继给曹寅的妻子李氏并继任织造之职,直至1727年(雍正五年)12月24日曹頫被抄家败落,曹家在江南祖孙三代先后共历60余年。曹雪芹就是出生在南京的。直到1728年(雍正六年)曹家抄没后才全家返回北京。当时,曹雪芹尚年幼,按生于乙未说是虚岁是四岁,按生于甲辰说是虚岁五岁。曹家回北京以后的情况,文献绝少记载,曹頫曾经在给康熙的奏折里说道:“惟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鲜鱼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亩,张家湾当铺一所,本银七千两”等等。

曹雪芹在穷愁困顿中于公元1763年或1764年即乾隆二十七年或二十八年的除夕去世。他的不朽巨着《石头记》的前80回,早在他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书的后半部分据专家们研究,认为基本上已经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行世,后来终于迷失,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2]

武阳说

300年前《南昌武阳曹氏宗谱》问世,武阳镇曹村是曹雪芹祖籍地。

2010年4月8日,在浙江图书馆。找到了300年前的《南昌武阳曹氏宗谱》,这是一本300年前保存完好的《南昌武阳曹氏宗谱》的手抄本。在这本1693年修的《南昌武阳曹氏宗谱》里就清楚地记载了“盖自永乐二年,始祖伯亮公从豫章武阳渡协弟溯江北上,一卜居于丰润咸宁里,一卜居于辽东铁岭卫。则武阳者,洵吾始祖所发祥之地也。”和武阳曹氏的宗谱记载完全一样。历史的清楚记载,事实胜于雄辩,武阳镇曹家是就是曹雪芹南宋祖籍地,千真万确。

曹雪芹南宋祖籍地在武阳。自中央电视台1994年报道以来,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全国很多的红学.曹学专家都为之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来武阳曹家深入研究考察,周汝昌对曹雪芹祖籍更是研究之深,并亲笔题字:《曹雪芹祖籍武阳镇》。

这部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江西南昌武阳曹氏宗谱》的出现,不但证明了南昌武阳曹氏宗谱的真实性,还为研究探讨红学和曹学的专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

《南昌武阳曹氏宗谱》不但记录了曹氏的世系和世序,还清楚地记录了曹氏的迁徒志和祠堂志。从这本宗谱可以得知:曹雪芹南宋祖籍地在武阳镇,300年前就有真实的记载和认定!看到这本300年前修的《武阳曹氏宗谱,几十年来曹雪芹祖籍地的争论,考察,研究,今天真相大白,所幸的是许多专家能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历史记载一模一样,应感心慰。

乳山说

据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曹雪芹高祖曹玺是被清军自胶东半岛虏获,因同姓而被曹振彦收养,因此曹雪芹祖籍地的研究应以曹玺为主,而不能把曹振彦的祖籍地当做曹雪芹祖籍地。致力于红学研究的曹祖义先生从1998年就提出曹雪芹是曹髦后裔,同曹祖义是宗亲的观点。并在全国红学大会上发表其研究成果,获得了部分红学家的认可。

曹祖义说,曹雪芹的祖籍在乳山,不管从历史资料上,还是曹雪芹在书中亲撰的家谱上,以及曹祖义的家谱上,都充分证明曹雪芹是曹丕、曹髦的后裔。另外,曹雪芹家和曹祖义家以范字起名上的规则完全统一,这些都是有力的证明。曹祖义在对《红楼梦》多年的研究中发现,曹雪芹把他们家的家谱,用“十首怀古诗”灯诗谜的方法,写在《红楼梦》第51回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家和其亲宗东港市大孤山曹家在起名范字上是一脉相承的,以此可以证明他们是同宗谱的本家人。如此,曹祖义和曹雪芹有着共同的祖籍———当时的宁海州河南村。

复旦大学对国内与曹雪芹有关的曹姓人群进行了DNA检测,现有的曹姓DNA数据支持曹雪芹祖籍“乳山说”,而不支持“丰润说”、“辽阳说”等众多学说。

小说创作

《红楼梦》一书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正是历史上的所谓乾隆盛世,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着种种的矛盾,也隐藏着重重的危机。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稹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嗣父曹頫就是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回忆性质;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看待。

1727年(雍正五年)末、1728年(雍正六年)初,曹頫因织造差员勒索驿站及亏空公款等罪,被下旨抄家,曹頫被“枷号”,曹寅遗孀与小辈等家口迁回北京,靠发还的崇文门外少量房屋度日。曹家从此败落。经历这样家族变迁的曹雪芹,因此而获得对贵族之家种种黑暗与罪恶的深切体验,这便成为他创作《红楼梦》重要的生活基础。《红楼梦》创作开始时,雪芹年未二十。他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修改,在他30岁之前,全书除有少数章回未分定,因而个别回目也须重拟确定,以及有几处尚缺诗待补外,正文部份已基本草成(末回叫“警幻情榜”),书稿匆匆交付其亲友脂砚斋等人加批誊清。最后有十年左右时间,雪芹是在北京西郊某山村度过的。不知是交通不便还是另有原因,他似乎与脂砚斋等人极少接触,也没有再去做书稿的扫尾工作,甚至没有迹象表明他审读、校正过已誊抄出来的那部份书稿,也许是迫于生计只好暂时辍笔先作“稻粱谋”吧。其友人敦诚曾写诗对他规劝,希望他虽僻居山村,仍能继续像从前那样写书:“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着书黄叶村。”(《寄怀曹雪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人物简介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张飞,字益德(小说为翼德),汉族,涿郡涿县(治今河北涿州)人,身高八尺(三国一尺约23.1cm)约合现在1.85米,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史书记载张飞是贵族,有智有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是个极为典型的侠义之士。在桃园结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排名老三。死于部下暗杀,谥恒侯。民间流传张飞精通草书,擅画美人。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张飞是个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的彪形大汉,戏曲中更是给了他黑脸的形象。但根据现在的一些名流,又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有史料曾记载过张飞的爱好是练书法,并且写得非常好),生有两女均为蜀汉后主皇后,相貌应该不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物简介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陈安之1967年12月28日生于中国福建省,12岁随亲戚到美国读书,开始边工作边读书。他曾经做过十八份工作,卖过菜刀,卖过汽车,卖过巧克力,当过餐厅服务员……可是他的存款还是为零。直到21岁,陈安之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恩师——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此后,他个人的特长、天份和强烈的爱心获得了真正的释放。安东尼·罗宾的一句话,改变了陈安之的命运:“这个世界上赚钱的行业很多,但是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比得上帮助别人成功和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更加有价值、有意义。”从此陈安之立下了“以最短的时间帮助最多人成功”的使命。他回到祖国,看到祖国这样日新月异的发展,看到这么多的人对他这样的亲切和熟悉,他再次立下第二个目标——“要把他在海外学到的所有成功学知识,毫无保留地告诉给中国的每一个人,希望中国由于更多人掌握了先进的成功学知识,在21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人物简介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人物简介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