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作文实用20篇

改写改变了以前的状态,使得未来从此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开学吧小编整理了我的于勒叔叔改写作文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4315

作文

1000

篇1:扩写天净沙秋思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我飘泊在外已有几十年了。年轻时,满环壮志地离开家乡,看着向我挥手告别的母亲,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但我还是自信满满地踏上了漫漫的求学之路。

那天,天气很好。清亮清凉的蔚蓝天空下,几只刚刚北归的小燕子飞来飞去,在筑巢,让我想起了一句杜甫的诗:“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成行的冲天大树郁郁葱葱,柔和的阳光,从茂密的叶缝中争先恐后地投下来,形成十分有趣的阴影。远处的山坡上,绿草茵茵,淡黄色的野花星星点点地随风摇曳。

美丽的风景把我迷住了,暂时忘记了离家的伤感。

我从黎明走到深夜,从初春走到深秋。就这样度过了几十个春。在外漂泊了几十年,我时时刻刻地想念我的家乡。

现在又是秋天了,攀在树上的藤椅变得枯槁,黄昏时的乌鸦成群结队地飞到叶子已经枯黄了的老树上,因为那里有它们的家。

“连乌鸦到了夜晚时还能回家,我何时才能回到我的家呢?”我不禁这样想。

在老树旁的消息静静地流着,在他身上有一座小巧的桥,看上去是那么的静谧。

在小溪的不远处,有一座小村庄。男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纷纷从庄稼地里走出来,家里有妻子和小孩等着他们。每个屋顶上都朦朦胧胧,亦真亦幻,使女人们在为辛苦劳动了一天的丈夫做饭。小孩子们都在外面打打闹闹。玩得不亦乐乎。

每个屋子里都陆陆续续地亮起了灯火,是那么温馨、和谐,而那一盏灯是为我点亮的吗?

我骑着因为长途跋涉而累得筋疲力尽的瘦马走在古道上,秋风萧瑟,使我感到阵阵凉意。这时,我想起了王维的一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太阳下山了,它也回家了。而我,此时却在离家好远的地方,思念着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雨霖铃改写散文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窗外的声住了,空气中静得恐怖。只有门前那棵古树上的蝉依然不知疲倦的撕扯着沙哑的嗓子,仿佛在宣泄着什么。我无颜面对着冰冷的长亭,潸然泪下。

我知道,你要离开了,只是遥望那翻滚着的江水,我就能预感到你牵挂着我的心,凝视着你的双眸,往昔的美好转瞬即逝,只留下满眼的过眼云烟与痴痴的不舍。

天宇渐渐暗下来,我们一杯一杯喝着酒,时间一点点流逝。在心里念了一遍又一遍“不要离开”,而我心中那座钟已敲了十二下,内心的空洞开始无限地放大。然而,和蔼的船夫终究过来催促着——出发的时间渐进!我缓缓地、缓缓地站起身,与你并肩走到江边。你转过身,对我伸出那双温暖的手,我用力地握住,期盼着能挽留下你。

分明地,你的眼底滑出一颗泪珠,落进了袍领,一颗一颗……突然间,我的眼前变得模糊不清,唯一能做的动作就是紧紧握住你的手,一遍又一遍感受着你的温度。让我的手心里留有你的气息。往后只要一瞥手掌便能感觉到,你依然陪着我!

紧握的双手被迫一点点分离。我只感觉到周围空气的冰冷。眼前的雾霭正一点点阻挡我的视线。你走了,那一叶兰舟载你驶向远处。你要到哪儿去呢?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会像曾经一样幸福快乐吗?但愿是吧。

你离开以后,也不要太记挂我。我就在这一方土地上简单地过日子,细数过去的美好回忆,想象未来的缤纷岁月……倘若以后,我们再度相遇,也是命中注定的吧!

今天,我们一醉别离,不知道明天的我们是否能酒醒,酒醒过后又会在哪里相遇。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口含离别的苦涩,心中怎能不充斥着感伤!

……

我抬头,空中已挂上一轮残月,西风惨淡,杨柳依依。这徐风拂来,本该令人心旷神怡,如今却让我倍感清冷!

就这样呆坐着冥想了一夜。

直到清晨的风吹醒了我。我睁眼,江上空无一人。我这才悲伤地发现,原来昨晚的别离不是一场梦境。

可是,你可曾知道,这一别离,一去就是几年,别后蜂拥而至的是无尽的寂寞与愁苦,年华虚度。后会无期的忧闷,别后愁思的积压,即便是有千种风情,又叫我能向谁倾诉,向谁抒怀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天净沙秋思改写400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快要下山了,迸射出一道道金黄的光。夕阳下,走在古道上,秋风迎面吹过,有一种凄凉的感觉。周围的大树都掉光了叶子,经过一棵老树,发现树上的藤已经枯萎了,完全没有了生命力,仿佛一下就能化成灰一样。

这是从远处走来一匹瘦弱的马,马背上驮着一个老人,身体瘦的跟骨头似得。看到对面温馨的小桥、流水和人家,再看看自己,内心觉得很是孤单。

树上的乌鸦“呱呱”的叫着,仿佛在叫我该回家了。没一会儿乌鸦回巢去了。

走在这凄凉的小道上不禁让人想起往事,小时候总想长大了到外面去闯荡,要有所成就,可现在“我”到底是接着办自己的人生大业,还是该回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

又经过一户人家,从屋内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看来是在做饭呢。这饭香味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做饭的那种香味,每次闻到这香味都能感受到家的味道。现在“我”却远离家乡,也不知道家里的亲人们都怎么样了,天冷了他们有没有厚一点的被子,吃住还好吗?这一切的一切“我”无法回答,只好继续没有目的地走在这悲凉的古道上。

在这冷秋中,一切都似乎没发生过一样,然而离人的心早已百孔千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改写回乡偶书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改写回乡偶书作文篇一

我是贺知章,四十三年了啊!我都离开我的故乡。今天,我辞了官,回到了多年不曾谋面的故乡浙江萧山。

我骑着驴,回去的途中,山山水水都是那么熟悉,那一望无尽的稻田那葱葱翠翠的大树,那绿油油的小草,都是那样亲切,几个小孩子在道路中玩耍,这使我想起我七八岁与我玩耍的孩子了。

到了家门前,我下了车,几个小孩子向我跑来,很礼貌地向我问问题:你是谁?为什么我们没见过你?你从哪里来?我一一给他们解答。其中,有一个小孩子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我恭敬不如从命。去他家后,我先简单做了自我介绍,他的父亲也做了自我介绍我知道他是我儿时的伙伴,我们吃着饭,喝着酒,准备一醉方休

回到家,我兴奋不已看到了今天的一切不经诗意大发写下了《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改写回乡偶书作文篇二

夕阳中,一条悠长的田间小路,路旁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一望无际。

“我终于回来了!”贺知章满怀激动的说,一个小男孩过来问他:“老爷爷,您从哪里来啊?”贺知章笑答道:“我的老乡是在这里,年轻时去了东城,老了才回来。”男孩又问:“那,老爷爷,您还会回东城吗?”贺知章说:“不回了,不回了,以后我就在这里住了,再也不回东城了。”“老爷爷,您在东城有多长时间啦?”贺知章说:“将近40年了。”

小男孩说:“40年!”贺知章说:“恩,这40年里我天天都在思念着家乡,今天,终于回来了。”“老爷爷,走了这么久,您一定累了吧?上我家里歇歇脚,好吗?”贺知章说:“呵呵,好啊。”小男孩又说:“你一定有许多趣事和故事吧?讲给我听,好吗?”“好啊!”贺知章说。

他们边走边笑,消失在这美丽的夕阳中……

改写回乡偶书作文篇三

贺知章出生了,他的爸爸妈妈可高兴了,慢慢的贺知章长大了,他对父母说:“我要出去试试看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没有用,看看能不能出人头地。”于是,贺知章就告别父母来到了京城。他通过了一次次的考试,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皇上的接见。皇上对他的才华很是喜欢,就把贺知章留在了京城做一个官。

有一天,他想回家了,就骑着白马走过了弯弯曲曲的小路,他看见路旁有一条小河,他下马来喝水,接着继续赶路。他终于回到了家乡,他看见几个小孩正在玩游戏,一个小孩子看到贺知章,就跑上前问:“老爷爷,你是哪里人呀?到我家坐坐吧!”贺知章笑着说:“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呀,我也曾经住在这里的,我想问你下,你爷爷叫什么呀?”那小孩子说:“我爷爷汪美清。”贺知章说:“哦,我认识你爷爷,你们小时候还经常一起学习的。你能带我去见见你爷爷吗?”小孩子说:“好啊,好呀,我爷爷就在家里,我现在就带你去找我爷爷。”来到了小孩子的家,贺知章小孩子的爷爷就坐下来聊了起来,结果一聊就聊到很晚,天马上就要黑了,贺知章这才起身告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改写《雨后》600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十分清新,天湛蓝湛蓝的,白云像调皮的小绵羊一样活蹦乱跳。花儿扬起了笑脸,小草也换上新衣裳,树梢上那嫩绿的叶子汇集着晶莹的雨珠,经过太阳的照射,反射着金色的光芒。

广场上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一群赤着脚丫的淘气的孩子在快乐地踩水,仿佛在进行一场踩水比赛,他们快乐得像神仙一样。

一个调皮的小哥哥仿佛在模仿《西游记》里的“赤脚大仙”,用他粗壮的小腿使劲地踩着水,激起万朵“莲花”。他骄傲地望着身旁的小伙伴,仿佛是在炫耀:你们能做到吗?你们能像我一样踩这么高的水花吗?你们能像我一样厉害吗?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脸蛋圆圆的,双眉修长,很讨人喜欢。她非常羡慕自己的哥哥能踩这么高的水花,也很为哥哥感到自豪。她想让哥哥把如何踩出这么高的水花的秘诀告诉她,便提着裙子向哥哥跑去。“妹,小心,滑!”眼看妹妹要滑倒了,小哥哥担心地大喊了起来。没想到话音刚落,自己却先摔了一跤。旁边的小伙伴笑得直不起腰,“呦,水花大王摔跤了啊?”“要不要再向我们炫耀一下啊?”“哈哈哈哈哈!”小哥哥的脸瞬间红到了耳朵根,“糟糕,糟糕!”小哥哥一边说一边迅速爬了起来,他拍了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又抹了抹满是泥点子的脸,可是那副骄傲的神情却依旧挡也挡不住。

小妹妹蹦蹦跳跳地紧紧跟在哥哥后面,她轻轻咬着嘴唇儿,胖胖的小手提着自己心爱的白裙子,生怕泥水把它弄脏了,但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想哥哥那样痛快地摔一跤。

夕阳西下,远处传来了妈妈的呼唤:“孩子们,回家吃饭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示儿》改写作文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在公元1210年一个寒冷的冬天,狂风呼啸着,大树在寒冷的风中摇晃,一条条树枝就像一条条皮鞭,在空中猛烈地抽打着。这是一个凄冷的夜晚。

虽然房子里的窗子和门都紧紧的关着,可却形同虚设。走进屋里,里面昏暗潮湿,墙皮早已脱落,墙上凹凸不平,屋内终年不见阳光。

此时的陆游正躺在床上。他由于不满领导者的投降主义,一气之下,卧床不起,染上了重病,如今已奄奄一息了。

陆游知道自己就要死了,便把儿女都叫到了床边。陆游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说:“孩子,我知道我已离大限之期不远了,但我还是放不下心中的那个遗愿啊!”“父亲,你有什么遗愿就说吧,我们一定会帮你完成的!”孩子们的眼泪溢满了眼眶,哽咽着说。“我知道,人死了以后万事皆空,但令我伤心的是没有看到全国统一,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孩子,等到宋朝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别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啊,那样我在黄泉之下也会含笑了。”陆游怜爱地摸了摸孩子的头。“父亲,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孩子们早已泣不成声。

陆游勉强地笑了笑,然后让孩子把自己扶到桌边,用生平的力气写下了他的绝笔: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去年的树》改写500字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还在找他的好朋友树的鸟儿急匆匆的飞到村子里去。

他飞到一盏煤油灯旁,旁边坐着一个小女孩。

鸟儿问:“小姑娘,你知道火柴在哪吗?”

孩说:“火柴呀,你等会儿,我去给你拿。”

女孩把拿来的火柴递给了鸟儿,鸟儿用她的小爪子一根又一根的看,终于挑出了她的好朋友树的身体的一部分。

她高兴地说:“树啊,我终于找到你了,你去哪儿了呀,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你了呀!”

树兴奋地叫起来:“我没事儿,以后,我再也不离开你了,我们还是好朋友。”

小鸟儿说道:“好,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树啊,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呀,怎么这么瘦小啊!”鸟儿问。

树回答道:“我是在那天傍晚,我已经睡觉了,不知怎么,我并没有听见有好几辆车到了我们旁边的小路上,把我们一个一个的砍倒了,我醒后,我的身体已经被砍了一大部分了,马上就要砍倒了,我无论怎么呼叫,人类们还是一直砍,一直砍,然后他们就把我们都做成火柴,就把我们卖了。”

女孩说:“对不起了,灯火熄灭了,我要烧火柴了,你们鸟儿最爱唱歌了,你给你的好朋友唱一首歌吧。”

说着,鸟儿就给他的好朋友唱了去年给他唱得那首歌,女孩烧完后,鸟儿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舟过安仁》改写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马溢蕊

在一片明亮如镜的湖中,隐隐约约的看见了一只小船,在慢慢的行驶过来,在那片湖中湖是那么的明亮,上面飘着一层白白的雾,小船像一个从天上掉下的一个东西似得,慢慢的向我们行驶过来。

一看,原来是两个兄妹来这里划船,顺便看看风景,妹妹一人拿一个船桨,在那里边卖力的划桨,哥哥则卖力的在那里边喊着“一二,一二”边划,不知划了多久,不知喊了多长时间,妹妹持不住了,一下子,坐在板上,喘着气说:“歇会,歇会,照咱们这速度可不行,太累了,”哥哥说:“我也坚持不住了,要不歇一会吧!”于是他们躺在船板上,望着天上的白云,说:“看这朵白云多像一只老虎、棉花糖、草丛……”突然,哥哥站起来说:“我们继续吧,争取在中午前回到家,这样奶奶就不会担心了!”可是妹妹死活也不动。

最终,聪明的哥哥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说:“既然你不愿意划桨,正好我带了把伞,咱们可以利用伞来行驶船,”妹妹非常同意,于是就和哥哥一起撑伞回到了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天净沙秋思扩写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洛阳城里,秋风习习,片片枯黄的落叶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从树枝上脱落后在半空中打了个优美的旋儿,才依依不舍地投入了大地母亲的怀抱。

诗人张籍捡起一片落叶,想:天冷了,家乡那边怎么样了?亲人们好吗?他们有没有记得添衣服呢?哎,不如写封信问候一下亲人吧?

于是张籍提笔写了起来。可要表达的意思太多了,张籍写了一页又一页纸终于写完了,张籍小心翼翼地把信包起来,远望着天空,只见一排排大雁正往南飞去。张籍顿时触景生情,他禁不住说:唉,希望这封信能把我的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传给家乡与亲人。于是他把这封信交给了送信的小伙子。小伙子正要骑马远去时,张籍高举着手臂,一边挥舞一边大声地说:哎!小伙子,等一等,回来!于是小伙子扭转马头,又回来了。我想再检查一下信。张籍说。好,那你快点。于是张籍小心翼翼地拆开信,谨慎地一字不漏地读了一遍,才又把信交还给小伙子。小伙子走了,张籍的心也随着信飞走了。

望着小伙子与马渐渐在地平线上消失,张籍思绪万千。呆望了一会儿,张籍转过身,缓缓地向自己的住处走去。瑟瑟的秋风又给这多愁善感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悲凉,夕阳把张籍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路上,风吹树叶的声音,叽叽喳喳的鸟叫声都无法填满张籍空虚的心灵。回到居所,张籍便提笔写下了这首《秋思》。

秋风托着落叶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只有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才能感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初步探究完如何将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得数后,我让学生自主发挥,自己先写一个整万得数,然后将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得数,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又趁势让他们给同桌出一道这样的题,互相交流,互相判断,这就在检验孩子们的知识是否巩固,是否能自主进行正确检查。最后,又让孩子们写一个以万为单位得数,改写成生活中的大数,逆向思维得到训练。这个环节对于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从上课学生的反映来看,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是比较轻松的。在教学中,我始终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在充分的实践操作和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感知知识和发现知识的学生的,思维有实际经验支撑。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切实有效。

对于本堂课的遗憾是,教师本人操作不到位,在改写整亿数时,一定要前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计数单位,改写后计数单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在上课时漏讲了。比如在整理数位顺序表时,要让学生亲自写一写亿级上的计数单如漏写单位,或多去、少去0等问题。这需要学生对数位顺序有非常熟练的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英语句型改写英语改写句子的规则

全文共 2266 字

+ 加入清单

(一)改写一般疑问句:

(1)原句中有be动词的,将be动词提前,其他顺序不变。

例如:Thisisacat.变为Isthisacat?

(2)原句中有情态动词的(can/may/shall/would)将情态动词提前,其他顺序不变。例如:Hewouldlikeapie.变为Wouldhelikeapie?

(3)原句中是一般动词的,在句首加助动词do或dose(用于主语是第三人称动词单数的句子),其他顺序不变。例如:Iplaytheguitar.变为Doyouplaytheguitar.

(4)原句中的some变any。

注:以情态动词开头的一般疑问句,并且要求对方做肯定回答的some不变。

(5)原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例如:Iamanurse.变为Areyouanurse?

(6)以dose开头的一般疑问句,原来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要变回原形。例如:Hereadsastorybook.变为Dosehereadastorybook?

(二)改写否定句:

(1)原句中有be动词的,直接在be动词后面加not。例如:Itisadog.→It’snotadog./Itisn’tadog.

(2)原句中有情态动词的,直接在情态动词后加not。

例如:Iwouldlikeahotdog.→Iwouldnotlikeahotdog.

(3)原句中是一般动词的,在一般动词前加don’t或doesn’t(用于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句子),doesn’t后面用原型。例如:Iseethreehamburgers.→Idon’tseethreehamburgers.

原句中的some变any例如:Ihavesomebreadan

dmilk.→Idon’thaveanybreadandmilk.

(4)以let开头的祈使句,如果是letus或letme,直接在其后加not;如果let后面其他人称代词宾格(you、him、her、them、it)就在let后面加助动词don’t。例如:Letusgotothepark.→Letusnotgotothepark.再如:Letthemdohomework.→Don’tletthemdohomework.

(三)对划线部分提问:

对划线部分提问,就是先把一个陈述句的划线部分去掉,然后变为一个特殊疑问句:一是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

二是特殊疑问句+陈述句(对主语或主语的定语提问,therebe结构除外)

⑴划线部分是人,用who提问。

⑴划线部分是主语,用who提问,who后面的动词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如:Whois;Wholikes;Whohas?

方法:who+原句的剩余部分

例如:①HelenandMikearelisteningtomusic.

→Whoislisteningtomusic?

②Ihavesomemodelplanes.

→Whohasanymodelplanes?

⑵划线部分是表语,用who提问。

方法:Who+剩余部分的一般疑问句形式

⑵划线部分是事或者物,用what提问。

方法:what+剩余部分的一般疑问句形式。

注:如果原句是therebe句型,直接用What’s+地点状语来提问。例如:①Wewouldliketobuysomethingsforaparty.

→Whatwouldyouliketobuyforaparty?

②Therearealotofcakesintheplate.

→Whatisintheplate?

⑶划线部分是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用Whose提问。

方法:⑴划线部分是主语的定语时,Whose+剩余部分

例如:Ourclassroomisbright.

→Whoseclassroomisbright?

⑵划线部分是表语或表语的定语时,Whose+剩余部分的一般疑问句形式例如:①ThewomanisSuYang’steacher.

→Whoseteacheristhewoman?

注:对某部分的定语提问,被修饰的部分跟随特殊疑问句往前提②ThispurseisYangLing’s.

→Whosepurseisthis?

⑷划线部分是地点,用where提问。

方法:where+剩余部分的一般疑问句形式

例如:TheyarehamingaMathslessonintheclassroom..

→WherearetheyhavingaMathslesson?

⑸划线部分是“多少”,用howmany或howmuch提问。

方法:⑴句中是可数名词的用Howmany+剩余部分的一般疑问句形式例如:Therearefifteentreesintheplayground.

→Howmanytreesarethereintheplayground?

⑵句中是不可数名词的用Howmuch+剩余部分的一般疑问句形式例如:Ihaveaglassofjuiceforbreakfast.

→Howmuchjuicedoyouhaveforbreakfast?

⑹划线部分是时间,用when或whattime(具体的几时几分)提问。方法:⑴when+剩余部分的一般疑问句形式

例如:SuYangandSuHaiareathomeonSundaymorning.

→WhenareSuYangandSuHaiathome?

⑵问具体的时间直接用Whattimeisit?或What’sthetime?问

例如:It’sthreeforty-five.

→Whattimeisit?或What’sthetim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宿新市徐公店改写600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又到来了。它来得是那么静谧。让人丝毫没有感到它的到来,直到公园里花开了,绿树抽出新芽了,人们才发现了它。

漫步在乡村四野中,不管眼睛飘向何方,都是绿色一片。这儿一叶草,是绿的;那儿一片林,也是绿的;风拂过的地方,就像大草原一样……轻盈的春风,凉爽惬意的春风,拂过我身体各处,清新扑鼻!除掉对官场不平的怨恨,除掉那忧愁,除掉那心中丝丝不快。

路过几户人家,篱笆都套上了,隐约见到了几个小洞,突发奇想起来。望了望小径的长度,应有个百来十米吧。

“篱落疏疏一径深。”我不由叹道!

接着,又走到了一棵树旁,树上的花似乎还没有长开,未成阴凉之席。哟,花还未全开,想必,这就是早春吧。在树下停着,久久不离,时空和景物仿佛都被定格了。我站在满是花苞的树底下,不由自主的笑着吟道:“树头花落未成阴!”

心中甚是欢喜。

啊,不远处有只黄花蝶,色彩美丽至极!

思绪不禁被一声声清脆的孩童嬉笑“扰乱”了。可惜呵,刚刚脑海还在变幻着各种美好之景,结果被打断了。

停下来,欲和孩童们讲些大道理的。却又被这一捕蝶“图”迷住了。孩童们跑着笑着穿过一家家高低不平的篱笆,要捉那只“黄花蝶”。

有趣!有趣!甚好!甚好!

“儿童急走追黄蝶……”我又吟道。

过了一会儿,孩童们又跑到黄花地边去了。我被这些孩子的天真感染了。不禁,又笑了起来。看着他们气喘吁吁的样子,本想去助威助威的。不料,黄花蝶急匆匆飞入菜花丛中了。

可惜!可惜!惜乎哉?可惜也!

“飞入菜花无处寻!”我心里默念着。

此次出游,受益匪浅!这迷醉的春日,让人心胸畅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学奕改写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范子诺

从前,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奕秋,他非常的喜欢下棋,所以他下棋的技术非常的高超。在那个时候,他在他们国家都非常的有名。

有一天,他一下子就收了两个徒弟,从此以后,奕秋就开始教他那两个徒弟下棋了,而他那两个徒弟学奕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

有一天,他们两个人在奕秋的指导下,在紧张的对弈,这时天空上刮起了风,树上的树叶掉了几片,忽然天空中飞来一群天鹅,铺天盖地、黑压压的一片。第一个人好像没听倒也没看到似的,还是专心致志地下棋,听奕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就不是这样了,自从天鹅飞过去以后,他的心已经飞到了天上了,他一直在想着:哇,好多只天鹅呀,我什么时候可以那着弓箭把天鹅射下来呢,射下来以后我是怎么吃呢。他每天都在想着这些问题。

五年之后,奕秋把他的知识都交给了他们,然后组织了最后一次对弈,可是在对弈的时候,第一个徒弟连胜,非常的厉害,第二个连连败退,最后还是输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否则会一事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平乐村居》改写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闫亚彤

在一所茅草屋,茅草屋的屋檐又矮又小,紧靠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草,风吹过小草,小草点点头。听见茅草屋里有人说话,是谁呢?原来是一对老夫妇,这对老夫妇已经是白发苍苍,过得很快乐。他们喝了一点酒,有些微微的醉了,老夫妇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在聊天,他们互相逗趣、取乐。

老夫妇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辛苦的除草。大儿子穿着朴素的衣服,拿着锄头一下一下的落在地上,大儿子的汗水一滴一滴的落在田里。二儿子正在家里,坐着板凳,坐在树下正在编织鸡笼。二儿子的手灵巧的将竹条穿过来编过去。可爱调皮的小儿子最讨人喜欢,他趴在地上,剥着刚刚摘下来的莲蓬。他的腿好像波浪鼓一样,一上一下。

他们一家人真是幸福,在一条小溪边,这么美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诗改写:村居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改写古诗《清平乐.村居》改写古诗《清平乐.村居》 有一天,诗人辛弃疾路过一个小村庄。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潺潺小溪环绕着村庄,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茂盛的大树密集地长在茅屋的旁边,一朵朵花儿争奇斗艳的长在门前。好一幅诗情画意的风景图啊! 就在这时,诗人隐隐约约听见茅屋里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捎带着有些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诗人好奇的探了探头往屋里望了望。哦!原来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在讨论着他们三个儿子的事。听:老爷爷倒了一杯酒,说:“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啊! ”“是啊孩子们都会帮我们干活了!咱们也可以享享清福了!”老奶奶脸上带着醉意说道。 听到这里,诗人把头探出来,又望了望屋外。老大正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锄草,他起劲地干着,心想:快把草锄完,豆就能长得又大又圆。一年的粮食就有了着落,一部分还能拿去市场上买,换取一些需要的生活用品。 老二正坐在地上,给家里的母鸡织笼子,他心里想:织得好一些,牢固一些,就能给母鸡做个家,能生很多鸡蛋,又能孵许多小鸡,又有鸡蛋吃,真是一举两得。很快,老二就用娴熟的手法把鸡笼织了出来。 老三这时却躺在溪边,一边玩一边剥着莲蓬。这真是一个又调皮又可爱的小孩子呀! 诗人看到这幅情景,立刻提笔写下这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想借此表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改写《武陵春》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雨后,阵阵晚风吹过,似在诉说着谁的惆怅。

后来,风停了,尘土里似带有落花的香气,而词人李清照无暇顾及。

天色渐晚,雨后的夜泛出阵阵凉意,使她的心也愈加消沉。

坐在镜前,看着镜中那愁苦万分的女子,真是昔日的她吗?镜中的人面容憔悴,头发更是凌乱非常,不过镜中的人似乎不甚在意,她在镜前坐了许久,思绪渐渐飘到了很远,蓦然回神,知道那曾经是再也回不去了,想要说些什么,却惊觉自己早已满脸泪水。

夜深了,三更已过,可屋中灯仍亮着,不知屋中人是否已睡。

次日,那女子脸上已没有了愁容,甚至还带着些许的笑意,她孤身一人来带了江边,似是想要泛舟游玩,小舟与她仅半步之遥,可她上前的动作却明显地僵硬了一下,眉头似轻皱着,许久,到底还是直起了身子,转身离去了。

她想起了什么?是想起了往事吗?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她是担心那小舟载不了她,载不了她满心的愁思吗?

正午了,太阳不经意间温暖着万物,可她那冰凉的心却久未回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雎改写现代文300字关雎

全文共 3242 字

+ 加入清单

《关雎》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2)学习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3)背诵诗歌。2.能力目标:(1)提高欣赏古诗的能力。(2)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3)提高想象力。3.德育目标:(1)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2)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诗歌内容的理解(听)和背诵(读)。

【教学难点】诗歌的赏析(说)和用白话写出本诗的主要情节(写)。【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问题探索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问:同学们喜不喜欢古诗?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一代,我们应该吸取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中的首篇——《关雎》。二、学习《关雎》﹙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关雎》这首诗便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入《关雎》,欣赏一场古人的爱情戏吧。

(二)简介《诗经》(提问讲解、课件显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诗三百》,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五百年内流传的305篇诗歌内容分为“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三部分,其中“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有描写劳动生活的;有反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有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还有描写爱情婚姻生活的。《诗经》以四言为主,间有杂言。表现手法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艺”。(“赋”——直陈其事,直截了当,明快淋漓;“比”——以彼物比次物;“兴”——寄托,即托事于物,先言它物以引所咏之辞。)(三)课文说明

《关雎》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的民间情歌,是我国爱情诗歌的“开山之作”。诗中写一个男子爱慕思念一位美丽贤淑、勤劳善良的少女,以至于夜不能寝,梦中遐想,希望有朝一日与少女结为夫妇,和谐美满地生活。诗中描写的爱情,清新朴素,乐而不淫,充满着健康纯洁之气,影响深远。(四)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抽查、课件显示)

关雎(jū)窈窕(yǎotiǎo)淑女(shū)好逑(hǎoqiú)参差(cēncī)

荇菜(xìng)寤寐(wùmèi)辗转(zhǎnzhuǎn)瑟(sè)乐之(lè)(五)朗读课文

(课件显示。先请一学生读,老师指导,再全班读)(六)整体感知

1.本诗共20句,可分为哪几层?。(按章分组学习,每章学习先由小组派代表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的涵义,概括本章的内容,老师再订正。课件显示每章大意)

第一层(前4句)爱慕:以河洲上关关和鸣的雎鸠起兴,抒写男子对少女的一片痴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起兴。

第二层(中间8句)思念:进一步刻画男子心仪的少女美丽勤劳,表现男子为少女长夜不寐,相思绵绵。

“流”用得妙!描绘了少女顺势打捞荇菜的忙碌而优美的姿态,生动传神。第三层(后8句)愿望:直抒胸臆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琴瑟友之”表示和睦相处,亲密相爱。“钟鼓乐之”写出了婚礼的热闹场面。2.这是一首以什么为主题的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这是一首爱情恋歌,描写了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人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3.这首诗一共描写了哪几幅画面?

①雎鸠和鸣图②少女菜荇图③长夜难眠图④尽情狂欢图4.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没有变化的过程?

爱慕-------------思念-------------欢乐﹙七﹚具体赏析诗歌

1.第一层从哪些方面来写?﹙所闻、所见、所思、所愿﹚

2.诗歌开始写雎鸠,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起兴﹚,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征什么?﹙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征恩爱的情侣﹚。“窈窕淑女”赞扬了什么?﹙赞扬了女子的文静美丽、善良﹚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统摄全诗﹚

4.第二层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刻画女子勤劳美丽②写男子相思不寐﹚5.“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运用了什么写法?﹙起兴﹚,“左右流之”写出了少女的什么?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什么?

写出了少女忽左忽右捞取荇菜的忙碌和姿态的优美,进一步刻画女子的美丽和勤劳。

6.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7.“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念)”写出了男子的什么心情?

写出他追求、想念的迫切心情()8.“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又写出男子的什么心情?

写出了男子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

9.爱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成眠,可见相思之苦。既然如此,那就大胆地去追求美丽的姑娘吧。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展开爱情攻势的?

明确: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如此煞费苦心先“友之”:亲近她,再“乐之”:取悦她。结果大概可以猜到了,自然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10.诗中哪几句描写了想象中“君子”与“淑女”成婚时快乐的场面?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1.《关雎》中有一句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已成为赞美女性的现代成语,请找出。明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浪漫的爱情往往离不开浪漫的场景,请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来。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

13.这首诗写出了君子对女子的追求,对爱情的向往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一见钟情--------日思夜想----------幻想结合(七)小结1.主题:(课件显示)

本诗写一位青年男子对美丽女子的爱慕之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率直、淳朴、真挚、健康的情感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2.艺术特色:(课件显示)(1)用“起兴”。

“兴”即触景生情,托物兴辞。这种委婉含蓄、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多次运用,产生了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使人由雎鸠成双成对联想到君子淑女终成眷属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采用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

各章大致相同,更换几字使内容递进,逐层抒发强烈感情,读起来节奏鲜明铿然。

三、拓展:与《蒹葭》比较

借助工具书,诵读《蒹葭》体会其中的感情,比较与《关雎》有何不同。(课件显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明确:《蒹葭》表现了古代青年男女苦苦思念一个人却不能相见的衷情,这与《关雎》思而有得、终成眷属的幸福之情是不同的。四、作业(课件显示)(一)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收录了从到约500年内流传的诗歌,内容分为“风”、2、《关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关雎()窈窕()好逑()荇菜()瑟()(三)解词

1、窈窕2、逑3、参差4、寤寐5、思服6、辗转7、友8、乐(四)背诵全诗

(五)发挥想象,用白话写出本诗的主要情节五、板书设计(课件显示)

关关雎鸠一男子爱慕女子淑女君子关荇菜流之二淑女求之女子勤劳美丽思服悠哉男子相思不寐雎辗转反侧荇菜采之三琴瑟友之愿望实现荇菜毛之充满欢乐钟鼓乐之青运年用男起子兴思慕重追章求叠美句丽女一子咏三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木兰诗改写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夜深了,月光照在湖面上。突然,一滴露珠落在水面上,打破了夜晚的沉寂。交杂着唧唧的虫声,风呼呼的刮着。

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婀娜的女子坐在织布机前,久久发出一声叹息。昨天深夜,木兰你收到了一张军中的文告,也正是如此,家里的人哥哥愁眉苦脸,军书连下十二道,道道都在催着父亲重新上阵。你没有哥哥,弟弟还未成年,父亲年事以高。

怎么办呢?别无选择,只好自己替父亲参军。

第二天早上,你备好了战马和一切战斗的工具,辞别父母,踏上旅途。夜晚你来到了黄河边,水贱贱,河咆哮,你独自一人坐在黄河边,抬头看着月亮,你又在思念家乡了,回想起平常的日子,你的眼眶湿润了,天下起了大雨,雨水滴在你的脸上。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滴在地上无声无息,凉在心里。

你起身擦干泪水,向黑山头前进,远方已经隐约听到战马的咆哮,战士的厮杀声。

你骑上战马,手拿利器,冲进敌阵,在你声旁的战士一个个都倒下了。

你挥舞着利器,拼命的厮杀、厮杀。你半跪在地上,脸上洒满了鲜血,利器上沾满了敌人的血迹,你捂着伤口靠在石头上抬头看天。

你又回想起父母的背影。父母他们还好吧?弟弟早已长大成人了吧?姐姐也成家了吧?

你用手擦擦嘴角的血迹,月光照在你冰冷的铠甲上,你用沾满血迹的双手整理了被风吹乱的头发,仰望天空,陷入了沉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将新闻稿改写为消息中传新闻学历年考研真题2024

全文共 2733 字

+ 加入清单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考研试题新闻史一.名词解释王韬葵丑报灾《纽约太阳报》二.简答

1.古登堡印刷术的发展及其影响2.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三论述

谈谈《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新闻党性原则媒介批评二、简答

1.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2.为什么要坚持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必要性)。三、论述

举例说明新闻媒体反“三俗”的必要性。

新闻业务一、名词解释消息录音新闻新闻五要素二、简答

1.新闻标题特点及作用2.电视评论的特点和作用三、论述

结合实例谈谈,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采写编评带来的挑战及应对之策

2010年新闻学基础试题新闻史一、名词解释1.苏报案2.范长江3.中央通讯社二、简答

1.简述托马斯.杰斐逊对美国新闻事业做出的贡献2.论述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发展进程及历史特点三、论述

论述《新华日报》在各个时期的情况以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1.报刊的四种理论2.舆论引导二、简答

1.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2.简述新闻失实报道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三、论述

论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格局带来的影响以及传统媒体的应对措施

新闻业务一、名词解释

1.现场采访的特点及要求2.新闻跳笔的特点及作用二、简答

网络编辑的特点以及要求三、写作

根据具体材料写一篇800字的时评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试题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5分/个,共10分)1.社会责任论2.媒体公信力

二、简答(10分/个,共20分)1.新闻与宣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作用三、论述(20分)

1.谈谈你对西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认识与评价(结合实例)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5分/个,共10分)1.约翰·威克斯2.反“客里空”运动

二、简答(10分/个,共20分)1.普利策对美国现代新闻事业的贡献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传媒经营的主要观点三、论述(20分)

1.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新闻业务

一、简答(10分/个,共20分)

1.平面媒体编辑在版面中使用新闻照片时应注意的专业要则2.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二、论述(15分)

1.谈谈人物通讯报道的若干类型(结合实例)三、写作(15分)

1.给了一篇评论,分析这篇评论及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0字三、论述:(20分)

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观点阐述

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考研新闻学基础试题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

1、五个根底2、新闻手段二、简答题

1、新闻事业反应舆论的两重性。2、新闻事业联系群众的方式。三、论述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请阐述你对于这一段话的理解。新闻史一、名词解释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2、星法庭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二、简答题

1、略述《人民之友报》的创办情况及意义。2、略述《申报》创办初期在新闻业务上的改革。三、论述题

论述1911年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

新闻业务一、名词解释1、广播通讯2、公共广播电视二、简答题

1、采写经验性新闻的要领?

2、什么是新闻体裁?广播新闻体裁包括哪些?三、改写消息

要求:将一篇新闻改写成500字左右的消息,题目自拟。

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新闻学基础试题新闻理论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5分/1)1、新闻学2、新闻政策

二、简答:(10分/1)

1、资本主义新闻事业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区别2、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新闻史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5分/1)1、“苏报”案2、邵飘萍

二、简答:(10分/1)

1、简述20世纪20年代我国广播电台的创办情况2、简述《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三、论述:(20分/1)论述廉价报刊的创办和意义

新闻业务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5分/1)1、编辑方针2、同期声

二、简答:(10分/1)

1、主题设计的内容以及与主题先行的区别2、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区别三、写作题:(20分)

两篇稿件,根据内容写消息.要求:双行标题,消息头和导语要规范,标出主标和副标.材料是:有关鸟巢工程钢结构卸载,引用的北京娱乐信报和北京晚报的消息

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新闻学基础试题新闻理论一、名解1新闻价值

2《报刊的四种理论》二、简答

1事实对新闻传播者的制约。

2新闻事业实现舆论监督功能的方式有哪些。三、论述

1联系实际,谈谈新闻事业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新闻史一、名解1《新莱茵报》2林白水二、简答

1简述十月革命前列宁的办报活动。2简述“新生事件”的经过。三、论述

1论述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经过及其影响。

新闻业务一、名解1广播传播符号2谈话节目二、简答

1现场报道对新闻记者的要求。2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三、评析题

就《解放日报》的一则消息按照消息和新闻传播的特点,分别从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判断其优、缺点。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2005年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

1、新闻的客观性2、舆论监督二、简答题

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三、论述题

谈谈当前新闻界“三项学习”的重要意义。新闻业务一、名词解释

1、新闻集纳2、社会新闻二、简答题

消息、通讯、言论三者之间的差异。

三、把1000字的新闻稿改写成一则500字的消息,要求用倒金字塔法。(30分)

新闻史一、名词解释

1、炉边谈话2、反“客里空”运动3、梁启超4、爱德华。莫罗二、论述

《新青年》的报刊活动及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20xx年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

1、电波战2、新闻理论3、新闻事业二、简答题

1、我国媒介批评研究的背景

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地位

三、论述题新闻事业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新闻业务一、名词解释

1、新闻体裁2、消息头

二、简答题社会新闻的由来、特点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晋绥日报》2、路透社3、徐宝璜二、简答题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创办情况、宗旨、特点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情况

三、论述邹韬奋从事新闻活动的事迹,以及对我们现在的启发、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2003年新闻业务部分一、名词解释

1、录音评论2、现场直播二、简答

简述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有哪些?三、论述

何谓新闻谈话节目?其特点及制约谈话节目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广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发展的看法。

新闻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时务文体2、爱德华。莫罗二、简述

简要回答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体制的特色。三、论述

试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对我们今天做好新闻工作有哪些启示。

新闻理论部分一、名词解释

1、新闻批评2、新闻手段二、简答

简述资本注意新闻自由的实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记叙文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狂风卷袭走了绿叶,树不甘心被风如此折磨,摇着身子反抗,但仍逃不过命运的枷锁。满地残叶,是季节最伤心的语言,一字一句,在风中凌乱。

风没有一点怜惜之情,甚至还调皮地拿走了我房屋上好几层微薄的茅草,它带着茅草跨越了江边,秀袍一挥,有些散落到江中。它许是玩累了,将其他的茅草直接甩到长长的树枝上。茅草随着风摇摆,手在空中不停地挥着,似乎再说:“我在这呢,快点带我回去。”我吃力地踮起脚尖,手不停地朝茅草挥去,好不容易将茅草拿了下来,靠着树桩喘着粗气。眼睛看着江面上漂浮着的茅草,叹息连连。在地上找了一根较长的木棒,木棒在江面上飞舞,渐起连连水纹,迷乱了我的眼。木棒终于勾起茅草,我长舒了一口气,赶忙爬起来,却不想起的太急,腰部一阵阵酸痛。痛得我龇牙咧嘴,我手扶着腰,步履蹒跚。

抬头,看见南边村上的孩子,正蹑手蹑脚地朝我屋中走去。有个孩子回头看见我,甚至提醒其他伙伴:“快点快点,老头子要回来了。”其他伙伴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有什么,我倒要看他有多快。”眼底满是戏谑与挑衅。这时,有人从我屋中出来,手中拿着一个茶盏,悄悄离去。我在风中极力奔跑着,口中还不停的喊着:“别拿我的东西,都还给我!”但他们并没有停下的迹象。这群孩子,看着我鬓发苍苍,年迈无力就肆意偷取我的东西。他们怎么忍心这样对待我这个五旬老人。“你们快停下,别拿了,快停下!”我在风中大声地喊着,口干舌燥。但他们仍未停下,我气呼呼地朝竹林中走去,嘴唇裂开,声音几近嘶哑,也不曾停下。有飞鸟栖息在竹林中,发出凄凉的鸣叫。或许他们是玩累了,终于三三两两的离开。我抱着那捡回来的茅草,一步一个脚印走回屋中,看着地上摔倒的板凳,破碎的陶碗,凌乱的被褥。独自倚在门前的阑杆上叹息。手中抱着的茅草也顺势滑落。

恍惚间,风停了。层层叠叠的铅云将天空笼罩,阴郁着脸,不肯散去。深秋的天空,连最后的阳光也被夜晚收割,晚霞被吞没在黑暗中,黑暗无边。

拾起地上的被子,摸着它,寒冷刺骨,如一块千年寒冰,如何都捂不暖。上面还有一个地方破了,那是孩子睡相不好,踢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我应接不暇。屋子到处都在漏水,滴答声响,连绵不绝。我走到门口,看着变幻无常的天空,想到自从国家破败后,就寝食难安,泪在不知不觉中爬满脸庞。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我又将如何度过这悲凉的夜晚。

天空慢慢泛白,夜空被一点一点地侵蚀不见。我想,若是这天下能够太平和谐,有千万间宽敞舒适的房子给百姓享住,庇覆天下寒苦的读书人和贫苦的农民,那他们得多高兴啊!连狂风暴雨都不能将这些房子击垮,坚固如泰山。唉,若在我的有生之年,能见到如此富饶平和之景,就是只有我一人住在着透风漏雨的破茅屋中,历经风吹雨打,哪怕是死,也足惜了!

可是,枯灯下,只有无尽的悲苦与凄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