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过年风俗作文汇总20篇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下面是过年风俗作文,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4305

作文

1000

特别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习俗,相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我的家乡在春节期间,有一项习俗就是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今年的腊月二十四,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妈妈就喊我起床。我慢慢地睁开疲劳不堪的眼睛,因为小年夜实在玩得太开心了,导致睡觉时,一点儿睡意都没有。妈妈说:“我可不管你这么多,今天按规定是要扫尘的,赶紧起来帮忙。”被逼无奈,我只好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立马加入到除尘的队伍中。

外婆是这次除尘的总指挥官,外婆命令爸爸去擦玻璃,命令妈妈去整理储物间。命令姐姐去擦鞋架,终于轮到我了:“外婆,我要干什么呢?”我兴奋地问道。外婆思考了一会说:“要不然你去扫地吧?”我惊叫了一声:“啊?”外婆说:“你可不要小看扫地,地板相当于一个家的脸面,如果地板干净了,那说明这个家也干净了。”我兴奋地说:“原来扫地这么重要啊!”随即,我飞奔到门外去拿扫把。开始认认真真地扫地。不知过了多久,家里终于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看着干干净净的家,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家乡扫尘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么,小伙伴们,你们家乡的习俗是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过年了的小学生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把我和爸爸给吵醒了。我立刻来了精神。

今天是正月初一!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过新年了!过新年了!”我说。爸爸也精神百倍,拿出了灯笼和对联。他先把灯笼给挂上,再把对联给粘上了。我高兴地念道:“富贵吉祥永平安,家和如意遂心愿!”

这时,我发现厨房里跑出了蒸汽。我连忙赶过去,噢,原来是妈妈在做饺子呢!过了一会儿,妈妈端出了一盘饺子,我一下子咬到了一块硬硬的东西,拿出来一看,哇,是一元钱呀!我高兴地手舞足蹈……

到了晚上,我们去了博物馆看了烟花。到了家,我们的兴趣未减,拿出了烟花、鞭炮点燃了。烟花和鞭炮“砰、砰、砰”的巨响,烟花飞向天空,我们可开心了!

我喜欢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优秀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深蓝的夜空,因为有了繁星的点缀,显得格外灿烂;金黄色的沙滩,因为有了贝壳的装点,显得格外美丽;而我的回忆,有了新春佳节,显得格外珍惜。

春节期间的热闹与喜庆,我仍然记忆犹新……

除夕一大早,阳光明媚,门外的鞭炮声就陆续响起,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服,大人都忙着贴对联、贴年画。下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包饺子,小孩子们则跑出门外嘻戏着、打闹着,更多的时候是拿着不同的鞭炮燃放着。临进黄昏,夕阳像一个醉汉踉踉跄跄的跌倒了山那边,溅起一片片橘红色的晚霞。而此时,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年夜饭了,饺子的香味弥漫着整个胡同。夜幕降临,天空被涂鸦成了黑色,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共同举杯庆祝新年的到来,晚辈则要向长辈说些健康长寿、寿比南山的祝福词。

月亮悠悠地升了起来,倾泻下一片清辉,给窗户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薄纱。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欢快、喜庆的歌声中开始了,妙趣横生的小品、婀娜多姿的舞蹈、寓教于乐的相声、扣人心弦的杂技、神秘莫测的魔术……丰富多彩的节目,给每个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门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增添着节日浓浓的味道。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全世界好像都沸腾了起来,鞭炮齐鸣、礼花齐放,看!天空中绽放着“笑脸”和各种各样的“鲜花”,精彩异常,美轮美奂。

大年初一一大早,鞭炮声陆续开始响起,街坊邻居也都开始相互串门拜年,彼此说几句祝福的话,小孩子则是最快乐的,他们不仅能收到鞭炮,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收到长辈们分发的红包。初二以后,各家各户开始了串亲戚,给忙碌了一年的亲人们创造了见面的机会。到了初五(俗称破五),鞭炮声没有大年初一的那么热烈,很多人都在返厂的路上,预示着人们节后即将开始工作了。

春节过完了,我也开始重新调理状态,检查一下哪些作业没有写完,开学还需要准备什么。新的一学期,我将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过年走亲戚日记600字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大早,我就被外面一阵热闹的鞭炮声吵醒了。我问爸爸:“今天早上外面怎么那么热闹?”爸爸笑着对我说:“不是有一句古诗叫爆竹声中一岁除,今天是正月初一啦!”对呀,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日子忘了。我赶紧从床上蹦起来,又换上新衣服,今天还要去拜年呢!

我们一家人开心地坐上爸爸的车,今天的大街上人格外的多,车也格外的多,但人们脸上都是挂着喜庆的神色,这就是浓浓的年味啊!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舅公家门口,热情好客的舅公舅婆早早就在门口等着我们了。还没等我来得及问好,他们就把糖和橘子往我口袋里塞,一边说:“新的一年要甜甜蜜蜜。”我也立刻说:“祝舅公舅婆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大家都乐得哈哈大笑。

中午在餐桌上,大人们都嘘寒问暖,说着这一年里发生的各种事情,其乐融融。而我的目光则被桌上丰盛的饭菜吸引了,有“八宝饭”、“年年有鱼”、还有“团团圆圆”。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这些菜都取这些名字,直接叫红烧鱼、汤圆不可以吗?”旁边的人们一下子就乐了:“这是因为阿,我们一年里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坐在一起吃饭,所以汤圆就寓意我们团团圆圆,主人希望来年年年都有富余就把这个鱼叫年年有余了。这叫讨个好彩头!”哦,我立刻恍然大悟,咱们中国的语言文字还真是有趣。

酒足饭饱之后,太外婆笑眯眯地拿着一个压岁包递给我:“凯凯新年学习进步。”我接过它大声感谢道:“谢谢阿太!”看着这个压岁包,我知道我又长大了一岁!

吃完午饭,妈妈说今年是新年第一天应该要登高望远,我们去四明山玩玩吧!我之前早就听说过“四明山”的大名,连忙答应“好,走!”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公交车站,登上513前往四明山。一路上山高路险,经过了一番颠簸,终于来到了我向往的四明山。在回来的车上我累的睡着了,妈妈告诉我我的脸上还露着甜甜的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

全文共 1279 字

+ 加入清单

倘若你问一位古人,一年中他最期待什么日子。我想他多半会说过年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寒来暑往,历经忙碌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人们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在万物的一片寒冷肃寂中停顿下来,祭天祭地祭鬼神,贴春联送福字放爆竹,感铭旧日的和平安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会亲走友拜尊长,吃年夜饭分压岁钱贺大年,亲人团聚的圆满与欢快,新正的殷殷祝福与期盼,维系的是人世间的温暖与真情。

可以说,过年,成了中国人的信仰。它是古时人怀揣着一颗谦卑虔诚的心,在这个辞旧迎新的盛大仪式里,感顺天理维护人伦。它也成了一个人重新安顿自己再出发的时间驿站,不然,为什么一过完年,我们竟都有仿若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的感觉?

世易时移,现在过年几乎只成了吃年夜饭,放春晚,抢红包,拜新年的一个简单流程,没有了我所期待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的愉快,和想象中“小大易新衣,相成未明时”的惊喜。但是每每看到电视里展播的堪称一年一度地球上最壮观的迁徙——中国春运镜头时,我总是深受震撼。或许有些东西,是任形式的变化,时间的流逝也改变不了的。寒假一开始,我不也期盼着,在外地的表姐表哥能早点回来,和我一起胡侃海聊打打闹闹过新年吗?

倘若你问我:一年中,你最期待什么日子?是生日,暑假,圣诞节,还是无法预料但充满惊喜的某一天?我依然会毫无悬念地回答你:过年!

2020的这个年,估计注定要被不断地诉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全国人民一起禁足,非诚勿扰!团圆饭吃不成了,春晚没心思看了,发红包的激情减退了,拜大年的机会也没了。有的只是疫情疫情疫情!连空气也散发着惶恐的气息。

这个年,我和我的那间被称作卧室兼书房的地方相依为命,除了吃喝拉撒,我们几乎寸步不相离。楼下小区成了我抵达不了的远方,它是实实在在出现于眼前的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诱惑。

当我坐在窗前对窗外那株三四年没开过花的桂树的枯叶作第九次或第九十次研究的时候,我终于知道,曾经极度盼望的不用上学的日子真的也是可以使人发疯的。无聊是最严重的事态。重复无聊是最致命的打击。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都不知道该干什么。拿来关注的,无非就是刷着手机,看着纷拥而至的消息,哪里航班取消了,哪里封道了,哪里的确诊人数又增多了……

极度憋屈过年中!

专家说,疫情源于某贩卖宰杀野生动物的菜市场。原来,这是一场来自舌尖的沦陷。全中国人,在为那些甘心作了酒囊饭袋的无厌无德无知无识无法无耻之徒买单。“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类最大的灾祸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罪过是贪得无厌。当欲望过度滋长后,人的行为就变成毫无节制的掠夺和肆意狂妄的侵占,但最终遭殃的,还是我们自身。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先哲之言亦犹在耳。或许,这次过年禁足,也是天道自然规律对我们的一次警告和惩戒。希望它能成为一面镜子,在惨痛的教训面前让我们看清自己。

倘若你问我:最讨厌过什么样的日子?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2020过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描写风俗习惯的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民风民俗,在我出生的国家——中国,最具有民风民俗特点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

我的家乡是安徽省的一个小小的县城——涡阳,“老子故里,道德之乡”。春节是其中时间最长,也是最热闹的节日。除夕到了,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鸡鸭鱼肉酒香味,男女老少全都穿上新衣服,大门前贴上红红的对联,全是祝福新年的句子。一天三顿在开膳之前都要放鞭炮。因为这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天,除了很小的宝宝或小孩子,没有人在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家家都要走亲串门,小孩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要压岁钱,男人们要去亲戚家拜年,女人自然在家中烧火做饭,迎接亲戚们来家中拜年。还有一些庙会会有一些商家卖一些新年特有玩具,例如:炮、烟花、摔炮等。

元宵到了,家家张灯结彩,整个城市就像一家子一样,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过着元宵,有的放着孔明灯,向天上飞,满天处处是灯火,美丽极了!

这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春节”。大家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传统节日习俗,一定要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过年的场景作文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我们的春节。春节在农历的正月初一,相传以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老是来村子里捣乱,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怕火、鞭炮、春联,所以人们就在门口贴春联,在屋前放鞭炮。就这样慢慢变成了今天的春节。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家的春节。

除タ的晚上,吃完年夜饭,我和表妹开始放鞭炮,有串天猴,有烟花,有摔炮,有......。我们先放串天猴,先把它插在罐子里,用火点着,不一会“嗖”的一声鞭炮不见了,原来已经飞上天,炸开了。我们又放了烟花,开始时是一根根黄色的线,后来又是五颜六色的飞出来炸开。最后放摔炮,它像一个小炮弹,用力摔就炸了。

八点钟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魔术,魔术师先拿出一个只能装下ー人的箱子,但里面却走出了十几个人。我猜应该是把舞台下面打空了,把那些人留在洞里,真好玩!

大年初ー的早上,我兴高采烈地去拜年,因为拜年会有红包。跟家人拜完年后我们又走街串巷地拜年。

拜年、拿红包、放烟花......这么多好玩的事,这么有趣的春节,一年只有一次呢!我真期待下次春节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快乐的过年作文300字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最盛大、最古老的节日——春节,渐渐来到,掩盖了那些平淡而又乏味的日子,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大家忙得开心,忙的快活:贴春联、包饺子……个个喜气洋洋。

街道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货物样样齐全,琳琅满目,简直是漂亮极了!

“轰、轰……”爆竹声送去了丑年,迎接虎年的到来;我们又长大了一岁,知识更多了,更懂事了!

“嗖——”窜天猴跳上了天;“咚、咚”炮声又响了起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咦,又是哪边开花了呢?“哗啦、哗啦”哇!摇钱树掉金子啦!烟花、礼炮,犹如交响曲一样,一刻也不间断,把天空点缀的异常美丽,大家欢欢喜喜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人们有的串门,有的放鞭炮,有的看电视。家家户户千篇一律地贴上了火红的春联,沉浸在一片欢笑之中。

时间如水,光阴似箭。再见了,20xx年,我们又踏上了新的一年,我们高兴的心情像焰火一样热烈而多彩!

今年的春节,我又愉快又难忘。虎年,虎虎生威;虎年,生龙活虎;虎年,如虎添翼。真是一个愉快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里,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习俗比如。

压岁钱:春节,大人都要给小孩压岁钱。这不是没有由来的.。相传,古时候的中国曾经有个怪兽叫“祟”,这个怪物经常在除夕夜到小孩家里吃小孩。于是家里的大人都把钱装在红色的包里,夜晚悄悄地放在小孩的枕边。等“祟”来到床边时,红色的包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将“祟”吓跑。因为“岁”与“祟”同音,后来,长辈就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送给小孩,这样小孩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了。到了现在,压岁钱已经变成了在新年的第一天,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会拿出压岁钱给晚辈。

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原本写在桃花木上,桃花木是红色的,有驱邪避难的寓意,所以选择桃花木为春联的选材。现在的春联不再用桃花木了,而是用纸来代替桃花木。并且模仿桃花木的红色。演变成了现在的春联。

贴倒福:曾经有户人家,有个奴才不识字,春节把“福”字贴倒了,主人火冒三丈。但一个奴才急中生智,说:“我常听人说,这家的福到(倒)了!这不是意味着您家的福气大了、到了吗!”主人一听,转怒为喜。重重的奖赏了不识字的仆人和急中生智的那个仆人。后来,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家家都贴倒福。

中国的习俗真多!中国有趣的习俗真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年收红包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充满憧憬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天,给压岁钱是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欢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满脸笑容,这估计是一年里最快乐的事了。

长辈给小孩子发压岁钱,是为了把钱压在枕头下面辟邪,更为了这个小孩一年平平安安的,谁这一年的压岁钱收的多,就证明谁这一年的平安多,幸福多。每年压岁钱都是长辈们、亲戚朋友给的。

同学们我认为每一个红包都带着长辈的一份祝愿与希望,无论它是多是少。如果你把钱用在不该买的东西上,它会无声的责备你。当你用这些钱去做一些好事,它又会无声的赞扬你、鼓励你,别看它只是一个用红纸包着钱的东西,可它却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当你每花一分钱时,就一定要想着那是长辈们用辛勤的劳动得来的血汗钱。才能对得起大人对你的这份祝愿、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过年传统文化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的时候,爸爸带我们一家去老家过年,大年三十的下午爸爸、妈妈还有伯伯和娘娘他们一起贴对联。这是民间的风俗,贴对联一是为了喜庆,烘托过年的气氛。还有一个说法是民间的一种传说。说是为了防止年兽出来伤人,因为年兽怕红色所以各家各户门口贴上大红的对联。我还读了这些对联,挺有趣的。从中也学到了一些知识。

傍晚的时候,我和弟弟请示了妈妈之后,我们就跑到后院玩去了,我们非常幸运,在那里我们碰见了几个小朋友,过了一会我们就成了好朋友。我们几个好朋友就开始玩兔子偷白菜的游戏,我们玩的不亦乐乎,我和弟弟都是满头大汗。

天快黑了,不知谁说了一句:“我们放炮吧!”大家一致同意。我们各自回家拿炮,出门的时候妈妈说:“别放炮,伤到手怎么办!”爸爸却说:“放吧、放吧,小心点就行了。”我们放的炮有小擦炮、小转炮。小擦炮点着了放在地上“啪”的一声非常的响亮。小转炮非常的漂亮,点着了它就转着圈飞上天,散着火花非常漂亮。

过年真有意思不仅可以和小朋友尽情的玩耍,还可以吃到平常妈妈限制我吃的糖。我喜欢过年,小朋友你们喜欢过年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又一个新年将至,我想起了多年前快过年时,发生在我父亲身上的一件事。

x世纪x年代,农村刚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的老家离集市很远,乡亲们要买个针头线脑得赶二三公里山路,父亲脑子灵活,决定在老家开一家杂货店。

开春后,父亲卖了一头猪,攒了200元,办执照,购点油盐酱醋,积蓄所剩无几了。父亲是个极爱面子的人,从不轻易借钱,等他艰难地借遍亲朋好友后,才想到乡里的信用社。信用社有个与父亲年龄相仿的人,他叫张本元,父亲一辈子叫他“张主任”。父亲找到张主任,说了开店进糖缺钱的事。张主任与父亲商议了几句,然后办了手续,签好字,按上手印,父亲便拿到了200元。父亲靠着信用社贷来的200元,购入100公斤白砂糖,剩下的钱买了一些红砂糖和饼干之类的。

小店终于在一个初春的薄雾中开张了。农忙时父亲在田里忙活,母亲坐店;农闲时父亲挑着货郎担,早出晚归,走村串户。父亲沉默寡言,货郎担里却货真价实,卖得最快的还是白砂糖,一天要卖几公斤。两个月后,父亲算了笔账,贷的200元进的糖卖出后净赚45元,当然父亲没有把“脚力钱”算进去,父亲很高兴,凑上200元去还贷,并特意捎上一包白砂糖、一包红砂糖。张主任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两包糖我不能收。”父亲急得脸通红,一个劲儿地劝张主任:“天热了,泡泡水喝吧。”张主任没办法,只得收下两包糖,父亲把还款手续办完后,张主任塞给父亲1.5元(当时白砂糖每公斤1.4元),父亲急得脸红脖子粗,说什么也不肯要张主任递过来的钱。

时间过得飞快,父亲的小店一天天红火起来,乡亲们都喜欢到小店买东西,偶尔也有赊账的。年底,节日的气氛一天天浓起来。父亲到集上调年货,张主任碰到父亲,说:“我家老大从市内买了一些软糖,适合老年人,不伤牙齿。”那时的市面上软糖稀贵。张主任递给父亲一个小包裹,父亲高兴地收下了,就好像是走亲戚时收到的馈赠。父亲回到家里,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真有几颗软糖,可除了软糖,里面还藏着1.5元的钞票。父亲想起来了,这是张主任在还那1公斤糖的钱。望着那两张钞票,年迈的父亲眼睛湿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风俗的小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海南,你会想到什么?珊瑚,海滩,还是各式各样的热带水果?其实,在海南有许多其他地方没有的风俗,以及各种各样神奇的美食。

海南虽然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可我要和大家说一个秘密,在海南的一些农村人其实根本就没有看到过大海。因为以前大部分人都比较穷,在海边的房子又容易被风暴袭击,所以大家都不会在海边的城市定居。

还有,如果你以为海南人天天都吃海南鸡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海南吃海南鸡,就如同以前的北方人下馆子一样,他们只会在过年过节或请客人时才会找专门的人杀海南鸡来吃。而且,我们还有一种很特别的风俗,就是在吃鸡之前,要先烧了纸,拜过神,然后才能口饱口福。海南人认为要先把鸡的“精神”敬献给神,自己才能动筷。海南鸡无论是白切还是油炒,都是十分美味的。

在海南文昌还有一种很神奇的鱼,这种鱼常常会偷鸡来吃。那它是怎么偷到的呢?当鸡到湖边喝水时,这种鱼会从水里跳出来,先是死死地咬住鸡的脚,把鸡拖进水里淹死,再慢慢地吃。据说,这种鱼身上会分泌一种特别的液体,让它咬住鸡后可以快速滑回水中。

那有人会问了,怎么才能抓住这种鱼呢?海南人先把鸡放在笼子里,把胶涂在鸡笼旁边,鱼上来吃鸡时,就会被胶水牢牢的粘住。你还别说,这鱼的肉吃起来真有一种鸡的味道。

总之,我想告诉大家,海南不只有海滩,珊瑚和椰子,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奇妙风俗和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三年级过年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过年了……

过年得趣事可多着呢!走亲戚、放鞭炮、看春晚、看烟花,还能收到大红包。好玩着呢,我最喜欢得就是大年初一得那一天。

早上五点我们就起床,也许你会觉得我们有点“精神病”——大过年得不在床上多睡一会儿觉,那么早起干嘛呢?那么你说错了,我们做得正是过新年得第一件事——“起五更”,“起五更”后奶奶包好饺子,就让我和爸爸去给姥奶送饭,送饭嘛就是长辈辛苦一年了,到过年该休息休息了,吃上由晚辈们送上得第一碗新年得饺子,“起五更”后,音乐声、鞭炮声、笑声交织在一起,连天上得星星都忘了睡觉停下来观看。

送过饭,我们简单得吃上几口,就开始串门拜年了,直见大街上三五成群得人们,说说笑笑得,认识不认识得见了面都打上招呼了:新年好啊!哈哈!我们小孩子是最开心了,串门拜年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呢,真是我们小孩子们得大解放呀!

晚上我躺在舒服得被窝里回想这快乐得一天,开心死了!那感觉真好,真想天天过大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家乡过年风俗的作文

全文共 1836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现代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家乡过年风俗的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家乡过年风俗的作文(一)

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始自明代的南京。除夕又叫大年夜,是人们最忙的一天,掸尘扫地,做年饭,贴春联。史载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令“公卿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令对联所用纸笺必须朱砂染色,名为“万年红”。“红”、“朱”同意,暗示朱家子孙永坐江山。此为汉地大年贴春联风俗之始。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比如家有丧者,头年贴紫色春联,第二、三年贴黄色春联并加贴横批和“天庆”。天庆是镂空成花纹的长方形红纸,贴在门楣上,一般贴五张,然后贴横批。另外,中秋节吃月饼也缘于朱元璋的提倡。据说徐达攻下元大都后,朱元璋曾命以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消息所用“月饼”作为赏赐群臣的节令糕点。

南京市民过年一般都要炒一样素菜,叫“十香菜”。菜以镜冬腌咸菜为基础,配以胡萝卜、金针、木耳、冬笋、白芹、黄豆芽、豆腐干、千张、面筋、藕、红枣、花生米等十多种素菜,重油炒成,往往在以荤菜为主的年饭家宴中最受欢迎。灯节在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或上元节。南京灯节前后历时10天,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明代灯节最盛,从笪桥至评事街,鱼龙纷沓,五光十色。届时老少看灯,万人空巷。后来集中挂灯区移到了夫子庙一带,至今每年灯节这一带仍非常热闹。旧时讲究“上灯元宵落灯面”,是说南京人灯节期间的食俗。 家乡过年风俗的作文(二)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然而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合肥人过年有两点与全国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达旦,节日气氛非常热烈。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扫尘后,家家都要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刹时,浓烟滚滚,烟雾缭绕,这时闭上大门,以求净化空气,去邪避灾。吃罢年饭后,开始燃放鞭炮,从晚上到次日早上,连续不断,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大有千军万马攻城之势。如今,此风虽有所消退,然而较全国而言,仍属数一数二。 家乡过年风俗的作文(三)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客人们纷至沓来的来到我家,大人们就会给咱们小孩压岁钱,咱们小孩在新年里最开心,因为就要放鞭炮了。

早晨,咱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咱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咱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大人们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大人们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咱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团圆饭,还有吃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然而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咱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风俗文化春节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农历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传统的习俗,比如贴年红、拜神祭祖、吃团圆饭、放爆竹等等。今年,我终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天台老家过年啦。

爸爸开车两个多小时后来到了平桥镇后村,汽车缓缓驶入村口蜿蜒的.小路,在家门口停了下来,“嘎吱”,两扇大铁门缓缓地打开,我飞快地跑下了车,还是如此熟悉的味道。

不一会儿,姑姑姑父,哥哥姐姐们都纷纷赶了回来,大家开始七手八脚地忙碌起来。奶奶拿出了事先买好的春联,我小心翼翼地将胶水均匀、平稳地涂好,和哥哥一起把对联贴好,大姑父挂上了红彤彤的大灯笼,看着那充满寓意的春联和喜气洋洋的灯笼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我和哥哥跑到楼顶的平台上玩耍,看到以前破旧的老屋变成了两层的小洋房,楼下一条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塑胶大道,宝马奥迪络绎不绝,农村的变化可真大呀。

忽然,我们几个小馋猫闻到了一股香气,是从厨房飘来的,我和哥哥跑进厨房,奶奶和姑姑们开始烧年夜饭啦。老家的厨房很大,既有传统农村的土灶台,也有现代化的煤气灶。土灶的炉火烧得旺旺的,两口大锅煮着白米饭和炖羊肉,煤气灶上烧着各种各样的小菜,双管齐下,一桌可口的年夜饭马上就准备好了。有白白嫩嫩的年糕,寓意生活年年高;有天台传统美食卷饼筒,寓意十全十美,包罗万象;有鲜嫩可口的牛排,寓意牛气冲天;有营养丰富的五味粥,寓意五谷丰登。这些美味的饭菜,看得我眼花缭乱,让人大饱口福。

吃完了年夜饭,我们放起了五彩缤纷的冲天炮,七彩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我激动得跳了起来,这个充满年味的春节真是让人难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过年高一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在大年三十的这一天,我们一家在湖南团聚,互相讲述着一年的经历:喜悦与收获,以及对来年的规划与希望。

应该是一家人重聚一堂的缘故,我奶奶特别兴奋地给我和妹妹讲起了关于年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每到大年三十这天晚上就会来到村庄捣乱甚至伤害人们,所以人们在天未亮就吃完饭离开村庄躲起来,直到有一年的三十村庄里来了一位老爷爷,他将家家户户的大门贴上红符,还准备了炮竹。晚上,‘年’来了,看到到处都是红符吓得浑身发抖,噼噼啪啪砰,村庄四处响起了炮竹声,听听!这响声越来越猛烈,“年”惊魂未定,吓得不知所踪。”听完奶奶的话后,一身红色着装的老爷爷哈哈大笑:“‘年’跑啦!村民沸腾了。”此刻的我若有所思,后来才缓缓开口:“愿来贴对联,放鞭炮,是庆祝亲人团聚,辞旧迎新,铭记历史,珍爱生活和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奶奶笑眯眯地用手摸着我的头将我依偎在她怀里……

年饭是过年中最重要的一环节。开餐啰!大家井然有序的入座。哇!有清蒸桂花鱼,爆炒牛肉,梅菜扣肉,辣子鸡,银耳莲子汤……我口水都流出来了,正当我举筷夹菜时,妈妈要我先说祝福语,而且不能重复。这可难不倒我,我发现桌上有一盘桔子,灵机一动,拿起一个桔子对爸爸说:“爸爸,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好!好!”爸爸开心地咯咯笑。我再盛一碗汤双手递给妈妈时说:“妈妈多喝汤,养颜的,祝您笑口常开,青春永伴!像花儿一样美丽!”妈妈急忙用手挡住笑得合不拢的嘴,不好意思的将身体向后倾斜。随后我再给大家斟上美酒,用手指着鱼说:“祝全家人年年有余!亲情天长地久!”话语刚完,顿时掌声热烈。

这一天里,我们一家人在饭桌上其乐融融!享受着幸福与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妙笔生花作文过年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起来了!

我们家也不例外:外公忙忙碌碌地准备年夜饭;外婆清洁房子,让家人舒舒服服;连我,也忙了起来,我要负责家人们听的音乐和玩的游戏;家人们互相送着礼物,来吃年夜饭。

年夜饭正式开始。音乐响起,满桌丰盛的菜肴,大家吃得好高兴。

今天我最喜欢、最期待的数放鞭炮了。可惜姐姐突然病了,鞭炮要拿到姨妈家去放,外婆怕我染上病毒,不让我去。我难过的睡觉了,但是我久久难以入睡,为什么呢?因为外面放烟的声音很响。于是,我又起来去看烟花。

烟花一簇又一簇。突然一颗“流星”烟火飞了上去,那速度很快,再在空中“刷”一下。整个天空一下子变得五彩缤纷,看得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烟花还没放完,我的眼睛已经酸了。刚想上床睡觉,“乓”一声,把我吓一跳。原来又在放鞭炮,它虽然没有烟花的彩条,但是声音很响。“乓乓”的大鞭炮和“刷啦啦”的小鞭炮各显神通、互不相让。

过年真是热闹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过年的场景作文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是东亚许多国家和民族庆祝新年的主要节日。春节又称:新年,大年,新岁等。过年,预示着新的一年又来到了,万象更新。

过年期间的第一个高潮是除夕,除夕要吃饺子。饺子的“饺”与“交”谐音,“合”与“交”有相聚之意,更取更岁交子之意。

除夕天,还要吃年糕,寓意步步高升。在此之前,还要备足各种年货、花生、瓜子、糖、橘子、饼干等,以供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除夕的晚上,家家户户要放鞭炮,还要贴对联。对联以它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学为描绘时代的背景,抒发美好愿望。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初二到初六期间,还要走亲访友、拜年。很是热闹。

其实,最令孩子们开心的是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恶,得到压岁钱的孩子们就可以平安度过一年。它也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祝愿孩子们在新一年里吉祥安康!

元宵节前后还要迎龙灯,几百盏红烛摇曳,浩浩荡荡的穿梭在大街小巷。整个乡,都汇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一片热闹的敲锣打鼓声,震动心扉。

过年,大人也忙,小孩也欢,人人都乐开怀。过年,它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我多么希望永远都留在过年的那欢乐的一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过年初二作文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终于到啦,我一整天都在欢乐和愉快中度过,但令我最难忘得是在春节那天,我学会啦包饺子。

清晨,我睁开眼,迷迷糊糊得看见爸爸妈妈正在包饺子。我赶紧起床,穿好衣服,看妈妈包饺子。可是,不一会儿,我心里便产生一个念头。我想:每次我都是看妈妈包饺子,我为何不自己亲手来体验一下其中得乐趣呢?我刚要张口,我得耳朵里似乎飞出两个小精灵,一个说:“喂,贝蒂,你也太天真啦,包饺子这种事情,一般人是包不好得,再说,就凭你那双笨手,能包好才怪呢!”另一个说:“贝蒂,什么事只有亲自体验才能知道,不亲手体验一下,你怎么能知道你能不能包好呢?”

于是,我鼓起勇气,把想法告诉啦妈妈。

妈妈让我先坐下来,她给我作完示范后,我开始亲自包啦。

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往里面放肉馅,然后我把饺子口包好,一个饺子就包好啦。可是,我发现我包得饺子,跟一个个士兵一样耷拉着头,无精打采得。可我并没有灰心。我又拿起一张饺子皮,往里面放肉馅,然后我又把饺子口包好。这次,我包得饺子并没有向上次那样无精打采,反而意气风发。

今年是我过得最有意义得一个年,因为今年过年我吃到啦用自己劳动换来得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过年的风俗——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 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 “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