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八年级作文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20篇)

和平,人类永恒的梦想和追求。下面是开学吧网整理的我想让世界和平的作文,希望你喜欢。以下是小编给你们推荐的八年级作文傅雷家书读后感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8045

作文

235

傅雷家书读后感心得最新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把母爱比喻成一枝盛开的百合,在每个角落中散发着它迷人的芳香;而父爱就是一株茉莉,它在某个角落中默默地吐着它那独有的清新芬芳。就如《傅雷家书》中的那位父亲。

在一封封或长或短的书信中,傅雷作为一名父亲,对于儿子的关心与想念溢于言表。“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你看,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傅雷的爱子情深。

傅雷作为一位长者,对儿子的教导与叮咛更是时时刻刻。“末了,以后你再不能自费航空来回;为国家着想,航空票开支也太大,而火车来回对你的学习时间又有妨碍。总而言之,希望你全面想问题,要分出你目前的任务何者主要、何者次要;不要单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都说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你说,傅雷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教育儿子先做人,后做事,怎能不让我们感动?

而傅雷也扮演着他儿子的知心朋友。傅雷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在信中,他以相当多的篇幅与自己的儿子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谈艺术修养;当儿子遇到烦恼,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细致而深刻的言语与儿子交流沟通。

正如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

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这看似平常的一张张书信,却又不平常。因为那背后是满载着的是父亲对孩子的挚爱、期望,那是父爱!

这时,我如梦初醒,在生活中被我忽视的就是父亲的爱啊。去年的生日,我邀请了几位好朋友到家来聚会。她们都都说阿姨的手艺真好,做的菜很好吃。其实为了招待客人,看似是妈妈在厨房与餐厅之间忙前忙后,而我却不知道的是,之前的绞尽脑汁想菜谱,菜市场精心挑选蔬菜,到最后一盘盘美味的佳肴摆在面前,这一切一直都是背后的父亲付出的辛苦与设计最多啊!

向来只有赞颂母爱的伟大,可又有谁知道藏在背后的是那含蓄而又的父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书,我是第一次接触。在这本《傅雷家书》中凝聚了父母的淳淳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我在这陌生的文体中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傅雷在书信中贯彻了作为一个艺术评论家,文学翻译家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是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而夫人朱梅馥在书信中不像父亲一样严厉,从她的文笔能看出她是一个性格温柔,文静随和,贤淑豁达的夫人。关注儿子和丈夫的身体和起居饮食,与媳妇保持密切的交流,母亲的形象尤为突出。这样一柔一刚的碰撞,无疑是组成一个成功家庭的配方。

傅聪是著名的钢琴大师,父亲傅雷常在书信中常指导傅聪的钢琴。因为我自己也是学习钢琴的,所以对傅雷的一些指导也深有体会。文中有一段是说哼唱的缺点,因为哼唱是一种极随意的行为,快些,慢些,吟哦起来都很有味道,但如果弹的人一边哼一边弹往往就会错了节奏。我自己平时也习惯哼唱,但当我只弹音乐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的节奏慢了。傅雷给傅聪的指点是看谱的时候不妨多哼,弹的时候尽量少哼,在曲子熟手后只宜于“默唱”。而且在弹的时候也要想象一下意境,推敲曲子的结构,起伏,高潮等。平时我的钢琴老师也会这样指导我,但我总是体会不了。当我看到傅雷老师的讲解后,我自己很容易领悟到,而且在弹琴实践时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特别是书中对于弹钢琴的技巧和做人道理。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傅雷家书学生假期读后感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为著名钢琴大师,傅敏为英语特教教师,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初中的时候,就有老师向我们推荐这本书,但是当时并没有在意,而这个寒假,恰巧我在图书馆中借了这本书,利用寒假将它看完了。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子女沟通,在一封封信件中,傅雷对孩子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从家信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他爱子教子的精神实则令人感动。

傅雷家书让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了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地阐释出来,它不仅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家书中父母的淳淳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同样令人感动。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许多丰富的精神养料。父亲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及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我认为傅聪这样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子啊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现在很多人都学会了隐藏自己,你从不曾理解我,我也不需要去解释,还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书里面把自己的情感细细地表述出来?总之,看完《傅雷家书》之后,我觉得这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傅雷家书经典读后感欣赏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初次听见《傅雷家书》这个书名,我很是期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想读一读这本书。

这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在一封封长信中,我首先读到的是傅雷对儿子道德和艺术的严格要求,他始终要求儿子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他教给傅聪的许多人情世故,许多为人处事的方法也同样通过这些充满着温情的文字教给了我。我觉得傅雷是一位严厉却温柔的父亲,他在书信中从不吝啬对傅聪表达自己的爱意,也许他对儿子严格要求的背后是深沉的爱吧。

在那个信息、交通闭塞的年代,儿子在海外,父亲在上海,他们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这一封封家书为这对父子踏平这山海将自己的惦念与牵挂送到对方手中。对于傅雷来说,儿子的家书是自己的盼头与慰藉;我想对于傅聪来说,父亲那一封封来自故土的书信也定是让他感到无比安心的吧。读完这本书,我突然明白为何当初我会期待这本书,当初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想来也是因为书名中的家书二字,因为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家书承载了许多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叮嘱,浓缩着许多人的爱。

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写信的时代,可我见证过家书背后浓浓的亲情。

在我小时候,爷爷衣柜上面的那个铁盒子是我最好奇的东西,在我心心念念了许久之后,爷爷终于同意让我打开那个铁盒子。我打开之后发现了许多邮票和许多封书信,这些东西是我没有见过的。爷爷告诉我这些是大伯写给他的家书,当时我对这些家书不感兴趣,反而对那些邮票爱不释手。我央求爷爷把邮票给我,可爷爷说什么也不同意,小心翼翼地把邮票和家书放回铁盒子里,虽没有“烽火连三月”可这些家书在爷爷心中依旧“抵万金”。

后来年岁渐大了些,我开始好奇这些家书的内容。一天,我坐在爷爷身边,打开了这一封封家书,内容很平常,大抵是汇报自己的生活,叮嘱爷爷奶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后来,我又在大伯的房间里发现了爷爷写给大伯的家书,与傅雷的家书不同是,爷爷从未在信中教导大伯做人的道理。我想他可能是觉得已是大学生的大伯早已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吧。泛黄的书信上只是事无巨细地写着家中发生的事情,大到家中的棉花的收成,小到母猪又生了几头小猪。一封封书信早已泛黄,边缘已经破损,有许多的折痕,一看就是被人翻来覆去看了许多次,我想大伯独自一人在外漂泊时一定经常看这些家书吧。爸爸告诉我给大伯写信是他最快乐的时候,那个时候爷爷坐在桌子上写,奶奶站在一旁让爷爷写这写那的,写完后爸爸蹬着一辆破自行车去寄信,然后全家人一起等待从远方的来信。

我突然有点羡慕那个写信的年代,那时候车马很慢,书信很长,一封家书便足以让人一生珍藏。而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发出和收到信息的速度很快,可内容也很短,我们收到他人的信息时往往没有欣喜和激动的感觉,淡漠地看上一眼后,转身便忘却。我愿意回到那个落后却又美好的年代,用一个下午给所爱的人写信,用一个月去等待来信,然后再用一生去珍藏。

所爱隔山海,家书让山海皆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傅雷家书读后感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郑可欣

父母是伟大的,无私的!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教我们生活的技能和做人的道理,他们把爱无私的献给了我们,又毫不吝啬的向我们传授生活的经验。

傅雷夫妇给予了他们孩子最好的教育,那洋洋万语,字字涌动深情。在信中,傅雷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国家和党的建设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困惑的解答和关心。这些让儿子的人生少走了很多分岔路口,少走了许多错路。这种高质量的教育也让父亲自己得到了回报,他和儿子在精神上产生的共鸣,使他感到心满意足。

我们正处于青春期,正是躁动不安的年纪。很少有人安安静静的稳下心来和父母谈谈志向,谈谈理想,甚至连平时的唠家常也已经成为一种奢求。“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趁父母还年轻,趁父母还健在,让我们静下心来多陪陪他们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傅雷家书读后感40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我想说真羡慕有这样一位父亲在人生的道路上亦师亦友,当然同样很爱自己的爸爸。这样的家庭氛围也是我所追求和向往的,可是我信心时隐时现,意志、信念在我忙碌的时候经常抛在脑后,我想是时候给自己些规定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次自己也是很感恩并幸运地遇见这本书,傅雷前辈间接的教育了所有和这本书有缘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父爱、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今天我看这本书看到40页本科接着看下去可我把此读物当做良师益友,在自己出门在外的日子里弥补家人的唠叨,老师的教诲,而不至于在痛苦和孤独中不知何区何从……

以下几句原句是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的!{这可是一位智者毕生总结出的“忠实的镜子”

1: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得不到安宁!真的,巴扎尔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2:心酸的眼泪是培养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3:一辈子记住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4: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其他大大小小的饿哦列出来大家也看不清楚,有兴趣的看原文去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八年级《呼兰河传》读后感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呼兰河中有一个小城,其中有着作者的童年,以及他那个慈祥的祖父。

祖父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他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常常笑的和孩子一般。

在那个严冬到来,大地就裂开口、处处布满冰霜的呼兰河边,作者的童年也似这座寒冷的城一样悲凉。她面对着因说吃的是瘟猪肉而惨遭母亲外祖母打骂的孩童,无人理会、无人在意的不幸者,无数在泥坑中丧失生命的小生灵以及父亲和祖母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都不禁让我泛起丝丝心痛。在这个悲凉的小城,作者和祖父渐渐成为彼此的依靠。作者的到来给予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祖父给予了作者无限的关怀和爱

作者童年的美好回忆大多都储存在祖父的大花园里。作者总是爱学习祖父,如跟着祖父戴草帽、栽花、铲地。铲地时祖父还贴心的把锄头杆给我拔下来。作者在花园中嬉戏玩闹,作者一次把“狗尾巴草”当做“谷子”而被祖父好好的嘲笑了一番。

祖父是有学问的,他喜欢教作者念诗,发现只念行不通时就给作者讲每首诗的意思。作者早上念、晚上念、半夜醒了念、客人来了还念,然而作者总是爱把“几度呼童扫不开”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那客人也总点头说好。

祖父是个善良的人,在小团圆媳妇夜晚被打时,他到老胡家去劝说了好几回“小孩子知道什么,有点差错,教导教导也就行了”以及祖父借房子给冯歪嘴子居住,帮其渡过难关都体现了祖父的良善。

然而祖父在那个年代思想上也难免是迷信的,呼兰河有一个说法,搬家“春天二月搬,秋天八月搬”祖父想让每晚跳大神的团圆媳妇家搬家也总说明年二月再让他们搬。

祖父过了八十岁就去世了,那园里的风景也无影了,作者的童年因有祖父,所以拥有欢乐,用作者的话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

祖父给予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它允许作者随便玩闹,对作者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作者的天性,在他暖暖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作者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中,这个悲凉呼兰河城中的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副多彩的油画,一串凄凉的歌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假期我阅读了一本名叫《傅雷家书》,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对一位爱孩子的爱。

每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他或是知识渊博,或是大有作为,但不论他是什么样的一个身份,他们都是自己孩子心目中的超人,也正是有了他们,家才变得可靠。

在阅读傅雷家书时,能从字里行间中读出父亲平时说不出来的话,处处皆是浓浓的亲情。从文中的句子中可以看出父亲那种不同于母亲那深沉的爱:“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因为傅雷渴望自己的孩子十分的优秀,所以在他的孩子小的时候,傅雷是又打又骂,从而造成了一种父子之间的隔阂,而这句话也说出了许多父亲的心声。

在书里,那位父亲对儿子的学业和兴趣爱好了如指掌,看得出来其实傅雷是十分关心自己的儿子的,还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向导。

从这些语句中我也有所收获“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它告诉了我凡事要有一个度;“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它告诉了我怎么应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平时对我无微不至,虽然我们的话不算很多,我却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对我的爱,他的话语很少,一张嘴就是人生大道理,这难免会让我感到厌烦,可每当这时,他总是十分耐心的说一句“都是为了你好呀。”

父亲这深沉的爱怎么能用普普通通的文字来表达呢,有些事情不能用眼,而应该用心。希望等你闲下来时,认真看看这本书,再仔细想想自己的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傅雷家书读后感2000字

全文共 3405 字

+ 加入清单

前后花了半个月的时间,陆陆续续翻完了手上这本《傅雷家书》,这是2016年译林出版社的版本。

傅雷的小儿子傅敏在2016年的编后又记中写到“自从二〇〇四年中学语文课本收入‘傅雷家书两则’后,各种侵权版本的所谓‘中学生新课标’傅雷家书层出不穷,我对那些寻章摘句的拼凑以及五花八门的解读很不以为然,认为是‘见树不见林’。其实,父母的家信不是为发表而创作,只是普通的家信,写在纸上的家常话……”

教材一贯断章取义惯了,阅读理解的标准答案往往连原作者都觉惊诧。所以特意提醒,如果想买《傅雷家书》,译林出版社的这个版本是不错的。

就像傅敏所言,这书确是普通的家信辑录,所以尽是絮絮叨叨的底色,无论是傅雷的手笔还是其夫人朱梅馥的手笔。这样的家书是做不到一口气读完的,只能逐日消化一些。我甚至怀疑,我都不能一口气写完我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因为实在琐碎得紧。

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大家和文艺评论家。

作为翻译家,主要以翻译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以及伏尔泰等人的著作闻名。说来也巧,前几日kindle的屏保特惠还在推一套《傅雷经典译文全集》(共45册),可说是著作颇丰了。

而作为文艺评论家,傅雷的认真严肃是声名在外的。杨绛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傅雷的逸事,说曾经翻译了一篇散文,自觉译得不太好,结果被傅雷称赞。因为傅雷一向严肃得紧,所以杨绛就当他是照例敷衍,于是便照例谦逊。结果傅雷忍不住了,当场发作:“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这实在是有趣的一幕。傅雷家,与钱钟书、杨绛夫妇是至交,于家书中亦多有提及,至交尚且随时翻脸,可见傅雷为人之严肃。

傅雷家书,主要是傅雷夫妇与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对两个儿子,并没有一碗水端平。傅聪是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有“钢琴诗人”的美誉,傅雷夫妇对于傅聪的欣赏和喜爱远甚于傅敏,在家书中流露地淋漓尽致。

然而傅雷洋溢着的父爱,却并不是温柔宽厚的那类,而是严厉甚至是苛刻的。傅雷的好友楼适夷在代序中委婉地写到“对于傅雷那样管束孩子的方法,却是很不以为然的。”到是傅雷自己,真性情流露,在与傅聪的心中坦诚“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赎补不了这种罪过!……良心永久不得安宁。”“……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做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

傅雷教子极严,又是几乎不近人情,夫人朱梅馥也常常受到精神上的折磨。傅雷在家书中,虽然一面对儿子忏悔,一面又往往不断地提着各种要求,这实在是个矛盾的很的人。我甚至于会想,《傅雷家书》之所以会被选入教材及教纲推荐阅读书目,是否有一些人认为这种严厉的狼爸教育方式是成才之道。

傅雷作为文艺评论家,学贯中西,英法文俱佳,学养功底非同一般。傅聪是学钢琴的,傅雷虽然没有古典音乐的实践,但是对于古典音乐的理解和评价,却十分深刻有见地。除了音乐,傅雷在家书中对于文学、诗歌、绘画艺术的探讨亦是足见功力,可以说《傅雷家书》简直是一本相当好的艺术修养读物。然而也正是如此,客观地讲,如果对艺术没有热爱或没有一定的了解,读来会觉得索然无味的。

讨论音乐与艺术,只是家书的一部分内容,很多时候,傅雷是在与傅聪探讨人生的得失。傅雷常常说,傅聪的性格与他极为相像,敏感而多情。有利于艺术,却不利于生活。

傅聪一生结婚三次,婚姻不算坎坷,但也是有一番折腾的,这其实像极了傅雷。朱梅馥曾经在家书中告诫傅聪“我觉得你的爱情不专,一个接着一个,在你现在的年龄,不算少了。”

傅雷与朱梅馥订婚时20岁,朱梅馥当时15岁,是其表妹。订婚后,傅雷随即赴法国留学。傅雷到法国,随即爱上了法国女子玛德琳,并写信给母亲要求退婚。但是结果不久,傅雷发现玛德琳与多人有恋爱关系,愤而分手,甚至差点自杀。所以傅雷在家书中写到“我二十岁出国,出国前后和你妈妈已经订婚,但在出国的四年中间,对她的看法三番四次的改变,动摇得很厉害。这个实在的例子很可以作为你的参考……”这还只是一出。

更为著名的一段公案——傅雷与成家榴的婚外恋——还被张爱玲原封不动写成了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傅雷与刘海粟是旧交,而成家和是刘海粟的第三任妻子。同时成家和、成家榴与傅雷一家又是邻居。而张爱玲与成家榴是闺蜜。人物关系大抵如此。傅雷是因为批评张爱玲的小说,与张爱玲结下了梁子,于是被张爱玲写进了小说里。

我看了书上刊载的照片,朱梅馥其实长得相当好看。据说,当年在教会学校读书时弹得一手好钢琴,是傅雷一见钟情的。而成家榴,网上能找到成家兄妹与傅雷夫妇的合影,长得也非常好看。香港影后萧芳芳便是成家和的女儿,据她说她阿姨那真是美女,也难怪傅雷要魂牵梦萦了。

朱梅馥在后来给傅聪的信中写到“回想到二十年前,我跟你爸爸的情形,那时你五岁,弟弟二岁,我内心的斗争是剧烈的,为了怨恨,不能忍受,我可以一走了之;可是我再三考虑,觉得不是那么简单,我走了,孩子要吃苦,我不应该那么任性、自私,为了一个‘我’而牺牲了你们的幸福。我终于委曲求全地忍受了下来。……”

朱梅馥是一个宽厚仁慈的妻子与母亲,虽然没有留过洋,但是文化水平亦极高。除了要照顾一家老少的生活,更是傅雷工作上的助手。傅雷的家书和译稿都是由朱梅馥誊抄,字写得极为漂亮。在傅雷的几次情感出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隐忍和克制。据傅敏回忆,当时只要成家榴不在傅雷身边,傅雷就几乎无法工作,每次都是朱梅馥给成家榴打电话,让她快到家里来。

讲这些八卦往事,到不是要黑傅雷。虽然有着种种不堪,傅雷夫妇在家书中却并没有回避。傅雷常常在家书中检讨自己的缺点,并同时教导傅聪不要重蹈他的覆辙。怎么看,这位老先生都是一位磊落的人。某种程度上,读《傅雷家书》有一种读卢梭的《忏悔录》的感觉。

傅雷在五七年反右运动中受到冲击,右派的帽子带到六一年。在三年困难时期中,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摧残。当六六年十年浩劫开始的时候,傅雷夫妇不堪受辱,愤然弃世,双双自缢于家中。自尽时,他们在地上铺了棉被,防止凳子踢倒时的声音惊动邻居,这个细节很能反应他们的风骨。

傅雷夫妇的遗书,我把它摘录于此,读来不禁潸然:

人秀:

尽管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是在我们家里搜出的,百口莫辩的,可是我们至死也不承认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实系寄存箱内理出之物)。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领导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重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

因为你是梅馥的胞兄,因为我们别无至亲骨肉,善后事只能委托你了。如你以立场关系不便接受,则请向上级或法院请示后再行处理。

委托数事如下:

一、代付九月份房租55·29元(附现款)。

二、武康大楼(淮海路底)606室沈仲章托代修奥米茄自动男手表一只,请交还。

三、故老母余剩遗款,由人秀处理。

四、旧挂表(钢)一只,旧小女表一只,赠保姆周菊娣。

五、六百元存单一纸给周菊娣,作过渡时期生活费。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

六、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存单一纸六百元,请交还。

七、姑母傅仪寄存之联义山庄墓地收据一纸,此次经过红卫兵搜查后遍觅不得,很抱歉。

八、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与我们自有的同时被红卫兵取去没收,只能以存单三纸(共370元)又小额储蓄三张,作为赔偿。

九、三姐朱纯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亦被一并充公,请代道歉。她寄存衣箱贰只(三楼)暂时被封,瓷器木箱壹只,将来待公家启封后由你代领。尚有家具数件,问周菊娣便知。

十、旧自用奥米茄自动男手表一只,又旧男手表一只,本拟给敏儿与儿媳,但恐妨碍他们的政治立场,故请人秀自由处理。

十一、现钞53。30元,作为我们火葬费。

十二、楼上宋家借用之家具,由陈叔陶按单收回。

十三、自有家具,由你处理。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

使你为我们受累,实在不安,但也别无他人可托,谅之谅之!

傅雷梅馥

一九六六年九月二日夜

《傅雷家书》如果只是当作展示了傅氏的家风家教,并以为有可以借鉴之处,就未免流于功利了。

我倒是破爱楼适夷在代序中说的一段话,“人生的正道,是在于不断地前进,而现实的一切,也确实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我们回想过去,也正是要为今天和未来的前进,增添一分力量。”

这是一本适合常常翻起的书信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博雷家书的读后感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有多久没有拿起笔好好的写一封信,有多久没有用文字去向父母表达我们的爱。是啊,在科技的日新月异下,即使再远我们依旧能听到彼此的声音,见到心念的容颜,那还需要用笔去写。可是,在那个没有科技的时代下,一封封书信就成为了互相的牵挂,一个个简单的文字透漏着温暖。

我想每一个父母都不愿意与自己的儿女分离,每一次的分离都有那祥这样的苦衷,分离的场面总让人难以忘怀,哪怕什么时候,分开总让人心中久久不能平息,可人生总是催促着学会独立,学会分离。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用书信来解开自己的忧愁,来安慰自己的相思之苦无法陪伴的忧愁。这让我想起来,一位在外打工的男子为了跟妻儿视频,常常在深夜到地铁里来与他们想见,他用着别扭的姿势,脸上却洋溢着幸福,是啊,生活不易,但总有办法让自己与家人想见,我想视频外的妻儿也无比的思想他们的父亲,丈夫。或许每一次分离时,他们的父亲都是瞒着他们,或许他们是微笑的送别父亲,分离太痛苦,却总要学会成长。

曹文轩曾经说过。文学写了上百年、上千年,其实做的就是一篇文章一生离死别"我想,在博雷家书中可谓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他们用文字叙述着生活的多姿多彩,情感中的一切,文字就怎么生动的出现在眼前。中华文化,进一步讲所有的文化,在真真的文化人哪里,有了真正的生命,通过他们,文字在于人人活了。感谢他们。让我领悟到文字的意义,品味到人生中的百味。希望有一天,人人心中有,笔下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在以前,人们不像现在一样有电话可以方便人们来与远方的家人交流,所以书信,便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方式。谈起家书,《傅雷家书》这本名著肯定会浮现在脑海间……

书的第一章说了不少作为父亲对自己孩子虐待的道歉话语,从中可以看出来父亲对孩子的浓浓爱意。在孩子走后,父母也表达出了自己的不舍之情,是啊,那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啊,谁能舍得呢!在除夕夜,也只有深深的思念。大人总是比孩子要有经历的,于是自己便可以告诉孩子各种关于学习的方法,帮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当在深夜,也不能挡住一个父亲对儿子诉说的心情,为孩子成熟而开心,与孩子讨论自己的工作。这些不都是一个父母对孩子爱的表现吗?在这些家书中,每一封都有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这足以体现对远在他乡的孩子的关爱。每每当孩子来信,父母总是会上扬嘴角,热泪盈眶的读完那封期盼已久的家书。天下父母心。

想想自己在家里的表现,对父母的话语有多少厌烦与气恼,总觉得自己长大了,不用他们管了,可他们却还是喋喋不休地唠叨。其实这都是父母的爱,只是我们现在还小,不能明白透彻。如果我们像傅聪一样离开家里,或许就会懂得父母了。我们平常对家人总是不满,总是挑剔,却从不曾注意他们渐渐白去的两鬓,那是为我们操劳的结果。家书的内容并没有局限在关心儿子身上,更多的是与孩子讨论自己的生活、工作、诗人和音乐家,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那些经验及教育道理。请记住,父母永远是最爱我们的人。

请从现在开始,对父母好点,理解他们的所有苦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二傅雷家书概括读后感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刚刚拿到《傅雷家书》时,一看全部是一些信,觉得无聊便放在一边没有看。后来,因为它是必读的名著,无奈之下,只好耐下心去看。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我的想法完全被颠覆了。

《傅雷家书》记录了傅雷及其夫人在1954年至1966年写给两个儿子的一百多封家信。这哪里是普通的信啊!那一封封家书,那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浓浓的爱。当我翻看这些信件时,眼前不由浮现出那个伏案写作的身影。看,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看,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忧虑;看,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他的一举一动,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他的孩子。

傅雷是一位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而他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对孩子的严格家教。傅雷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有严格要求,他看到傅聪签名写的行书不规范都会在信中明确。正是因为傅雷对孩子无时无刻的关注,这些频繁出现的教导似乎成了唠叨。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父亲,他不像傅雷那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是他通过常年的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也像傅雷一样是一位严格的父亲。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开始在我耳边唠叨,大概就是那些他经验所得的人生哲理、处事方式,这些唠叨使什么都不懂的我感到厌烦,常常敷衍了事。不知道傅聪有没有厌烦过这种唠叨,或许他小时候厌烦过,但是他已经在成长中慢慢懂得了那些大道理,而且他还将那一封封家书保存下来,保存下那一笔笔精神财富。伴随着成长,我渐渐明白了父亲口中的的那些大道理,虽然无法像书信那样保存,但那一笔无价的财富永远会保存在我心里。

一封封书信的飞传,那是爱的呼唤;一次次爱的呼唤,那是心的急盼。父爱之书,需要你用眼去看,用心去品,用爱去践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三傅雷家书主要内容读后感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翻开《傅雷家书》,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帘,父母的谆谆教导、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觉已流入心间。

《傅雷家书》。傅聪去波兰留学。此后与父亲傅雷常常书信来往。傅雷家遭到抄家,傅聪的书信只剩下残余的几通,所以文章中大部分为傅雷对傅聪写的书信,故名“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书信,还是傅雷和傅聪交流艺术的平台,处处可见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即使相隔万里,依然不减。

家书中最常见到的,还是关于音乐的内容。父子俩时常在家书中畅谈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对艺术家的评论。傅聪曾获得第五届肖邦钢琴比赛第三名,是有名的钢琴家,受过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赞誉。这些功劳与他严厉的父亲是密不可分的。

傅雷对小时候的傅聪严加管教。那时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四周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的上海孤城,连大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毒氛。傅雷先生不让孩子去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培养他的音乐和文化。他还十分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他要求孩子生活俭朴,学习认真,每天都要监督傅聪不停地连上几个小时的琴。

不过傅雷并不是死板的教育。有一次傅聪正练着琴,突然来了灵感,弹着弹着就跑到自己的调上了。父亲察觉到异常,便走下楼来。傅聪吓得赶忙回到谱子上去。但这次,傅雷不仅没有责备傅聪,反而叫他弹自己创作的曲子,父子俩一起研究,并将刚才的曲子命名为《春天》。

傅聪长大后远出家门出国留学、演出,傅雷的家书也一直陪伴着他。傅聪在外艰苦奋斗时,家书便是他唯一的慰藉。1979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妇戴着沉重的精神镣铐,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爱其子,胜于一切。傅雷对孩子所灌注心血,全部融入到一封封家信中。傅聪在异国他乡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信念与精神。使他虽然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父母却好像仍在他身边给他教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拥有更多的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走自己正当的道路。他拒绝与祖国敌对的国家的邀请,从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言行。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万里之外给他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傅聪在艺术上的造诣,离不开父亲傅雷苦心孤诣的教诲。

傅雷已去,家书仍留。傅雷家书给我们带来的爱与精神,永远影响着下一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傅雷家书经典读后感欣赏

全文共 2204 字

+ 加入清单

“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很少很少”这段话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当中的一句(每当你像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家庭背景和优势这样的关键词是刺眼的,即使总体的语意是让我们保持谦虚。背景和优势可以给人底气,缺乏他们的人又该如何摆脱靠逞强假装出来的自大和根深蒂固的自卑呢?

《傅雷家书》是傅雷一家人之间的书信来往集合,主要篇幅在讲傅雷与其子傅聪的书信对话。傅雷先生是极其有骨气的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笔耕不缀,不断地用自己的生命在为中国社会的思想进步作出贡献,长年俯首在案前,以至于不到晚年眼睛就因过度劳累而不能正常工作。他在教育方面也是极其认真,在与傅聪书信交谈中,傅雷先生不断地教导傅聪在外该如何做人处事,双方在专业知识上的探讨也是像朋友一样随心所欲。

在傅雷傅聪依靠家书交谈的那个年代,傅雷这样说道“国内的生活与国外的太不同了,假如要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那是在国外的条件好得太多了,主要是因为生活要丰富的多,人能够有自由幻想的天地”傅雷是明智的,思想也是活泼的,更是极其重视想象力,所以在书信中到处都能看到父子在对音乐的探讨过程中想象力的驰骋。

他们谈论巴赫,将他比作一片海洋、无边无际的天空、大自然的力量。我虽然不懂乐理,乐理知识匮乏到只能从别人的口中得知G小调这样的名词原来可以代表悲情柔软的力量,但在阅读过程中,音乐的世界在我面前清晰了起来,并不是说我进入了那个能够探讨把玩的世界,而是在专业人士的谈话过程中,落在纸上的文字让我能够在音乐世界之外仔细观看到里面的欢乐。

G小调对我来说是一个名词,干巴巴的解释没有味道,而对傅雷父子来说G小调是有颜色的,是像水一样灵动的,五线谱的黑白在他们耳朵里是五彩缤纷的,那些彩色的乐符创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外人即使可以通过文字的媒介来窥探他们的世界,但绝不能感受到他们感受到的欢乐,也看不到属于他们世界的颜色。

除了音乐还有诗歌,除了诗歌还有画作。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借阅的并不是《傅雷家书》,而是《傅雷书信集》,里面包含着傅雷与家人和朋友的书信交流。书的后半段有着傅雷与国外名家关于译本的探讨,有着傅雷与朋友关于画作的挑剔欣赏。他们在谈论,在欣赏,在背负着为了人类思想进步的信念而创造。

在伟人面前,我知道惶恐在所难免,但负面的情绪也终究会被发自心底里的敬佩与羡慕所拂去。伟人的思想精神为我们树立起一支标杆,让我们有方向有追求,有生活中的念头,有活下去的动力与意义,让我们能够免受世间的乱花渐欲迷人眼,坚定地对抗虚无。

写到这里,我的怀疑劲儿又上来了,用了太多的“我们”和“我”,如同一个急于表达自己的小孩子。本来应该避免这些词语的,用多了一不小心就会控制不住冷热的调控,于是纸变成了生死簿,笔变成了擦枪走火的枪杆子,让自己的邪恶完全的暴露出来伤及无辜。这里我多向自己借些包容,多让我这个还没有老到形成自己顽固思维的“年轻人”,一个已经充满偏见的“年轻人”,一个妄图在文字的海洋里掀起一阵波澜的无足轻重的羽毛,放肆一些,把自己浅薄的思想说出来。不然原来信仰的虚无真的成了虚无。

生活是美好诱人的红烧肉,饕餮盛宴与法国鹅肝之间,傅雷先生显然属于后者。品味艺术慢慢地尝,创造作品也细心雕琢,一丝不苟的性格也让傅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了鲜明的特色。傅雷在傅聪小时候对他是及其严格的,而在书信中傅雷深情温柔的语言让人讶异,信中傅雷直白地说了不止一遍:孩子我是多么爱你。

傅雷的家庭教育是中西式结合的,庄重与活泼并存,无论是在交流日常做事还是专业文化,傅雷家庭中其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是没有隔阂的。中国的传统社会氛围,爱意都是通过做事来表达的,讲究含蓄美。特别是亲人之间,往往爱到深处会做出相反的事情来遮掩自己对于爱意表达的不好意思。这是我们特有的表达方式,可是说出来也未必不是一种行为,况且说出来的爱更加地直白,传递地也更加有效。

傅雷与傅聪都可以说“我爱你”,他们对于爱意的表达是直接简单有效的,父子之间能够如同朋友一般交谈玩乐,家庭中再也没有比这更融洽的关系了。

热恋中的情侣说“我爱你”再正常不过了,这句“我爱你”必然成为一种见证,一种承认,一种让耳朵传至神经的刺激。可男女中有个现象是让人捉摸不透的,那是让你猜他在想什么,嘴上说着没事实际是有事,到了有事的时候倒是成了真的有事,不怕有事,就怕没事,没事也就成了不在乎的代名词。

傅聪长的秀气,琴弹的也是同辈中的一流水准,谈的恋爱自然也少不了,当然,没他弹的琴多,毕竟我们的傅聪练琴可是超级刻苦的,一天10个小时那真是毛毛雨。傅雷对傅聪关于爱情的教导也是极为清醒,傅雷先生说他闹恋爱最凶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就是傅雷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清醒的理智为了让感情更加长久,学问第一也是在检验爱情的真假。当然教导归教导,傅聪可是谈过不少恋爱,情感还需体验经历思索,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日后处理情感问题也得是棘手的很。

羡慕傅雷与家人亲情上的表达和爱情中的珍惜,做人处事以及像朋友一样探讨知识。合上书本后,平静的力量再次布满全身,自卑与自大顿时荡然无存。本书无论是对父亲还是孩子都是极好的读物,父子之间能够更好地彼此了解对方的心理,学会如何扮演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八年级城南旧事的读后感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天真是什么?它是一个小孩童年无忧无虑、活泼可爱的生活。在《城南旧事》里,我认识了一个人物——小英子。她以天真烂漫的手笔写出了小时候在北京城南发生的事。其中《我们看海去》最能写出她的性格。

《我们看海去》讲述了小英子偶然在荒草丛中认识了一个小偷的故事。小英子刚上小学,她的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小英子最喜欢背诵那首新学的诗《我们看海去》。当她认识“草丛中的那个人”时,她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贼。就像她一直分不清蓝的天与蓝的海那样。“那个人”有着厚厚的嘴唇,长着一副老实人的面相。她为了生计,为了实现年年考第一的弟弟能漂洋过海去念书的理想,以偷窃为业。后来小英子看到她被捕就困惑了,她真是搞不清楚贼是好人还是坏人。

《城南旧事》的故事经久不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童真。是啊,童真是我们最纯净的东西。身处童年的我们无忧无虑,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没有什么欺诈。在作者海英的心里面,没有高低贵贱,她爱一切美的、有趣的,讨厌丑陋和呆板。在童心的世界里,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无论是慢悠悠的骆驼、西厢房的小油鸡、秀贞、妞儿还是宋妈。她喜欢她所喜欢的,爱她所爱的,同情她所同情的,没有半点伪饰,一颗澄澈的心关注着万物,表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

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弟弟,他常常做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弟弟酷爱钓鱼,他是受了我爸爸的影响,所以每次都吵着闹着叫我爸爸船带上橡皮船,去河里抓鱼。他到了河边,乘上船,叫爸爸划着放网。突然,水面激起了一个大水花。弟弟兴奋地跳下河,奔向那条“大浪花”。不一会儿便在水里挣扎了,爸爸急忙跳下去救起了弟弟,可是大鱼溜了。弟弟上岸急得又蹦又跳:“这大鱼太狡猾,竟把我拖进了水里!”

孩童的目光永远朝向一个新奇的世界,不断体验着他们所认为奇妙的一切。因为他们的心里藏着一份童真,多么弥足珍贵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八年级上册三单元作文550字:《中国石拱桥》读后感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初日出云,长虹饮涧”。人们将心中最诚挚,最高度的赞叹赠予了赵州桥。“世界上独一无二”、“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马可·波罗又将卢沟桥和中国石拱桥推向了世界。石拱桥以自身高度的技术水平与不朽的艺术价值,以制造者的杰出才能与精妙构思;以在石拱桥的背后永远屹立的中华儿女的辛勤劳作与伟大背景闻名世界!

又是“中国制造”,又是中华民族!这些普普通通却又不平凡的中国人,这些在天地万物面前显得微小却不渺小的中国人,将自己百击不倒的毅力,将自己千锤百炼的勤奋,将自己博大精深的智慧,将自己无坚不摧的力量,将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化作一颗明亮的星辰,永现于历史的天空!化作一篇宏伟的章节,永垂于历史的诗篇!

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万里长城、敦煌石窑……这些独特的建筑伟大而不可思议,它们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我们不能仅凭这些建筑来衡量一个民族,但是这些伟大而不思议的建筑却折射出中华民族的自强自爱,视角独特,坚忍不拔!

“长虹大桥”“武汉大桥”“鸟巢会馆”……世界人民又一次被中国现代技术和创造力所深深折服。从古至今,中华儿女用自己特有的性格,追求、气魄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宏伟篇章,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傅雷家书读后感400字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本《傅雷家书》。

这本书和我看其他的书,感触不一样,和一些故事性议论性或者是散文的书不同,整本书由一封封的家书组成的。

书的开头是傅雷的儿子离开他们独自去外学习,而从那时候开始父亲的那种责任感才真正的觉醒。在这一封封的家信中,其中不仅包含着父母对儿女深切的爱,更从中可以领悟到那人生的哲理。作为一个父亲,他并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只是一味的叮嘱,而是将他的人生阅历教授给他,在艺术方面给予独特的见解,以帮助孩子充实自己。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夫妇也因此深爱着自己的儿女,但傅雷却没有把这种感情沦为普通的温情,而是将道德和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了第二位,使之升华。

这一封一封的家信是七年的时间组成,写在纸上的虽是家常话,但也因此如清泉白云一般纯朴的质朴,感情纯真,令人动容。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父亲为孩子付出最真挚的感情。而正是因为这些使我感触很深,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父母,永远是我们最亲近的人。细细品味起来,那一句句看似是斥责的话语,无一不蕴含着父母对我们的爱;那一句句提醒,无一不蕴含父母对我们的关心。从《傅雷家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的爱。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们的精选书信,最长一封信长达7000余言。这本书是中国现代最经典的家教版本,里面的每一封家书都充满傅雷先生的“拳拳父爱”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博学且具有丰富情感的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细心引导和健康成长的期待。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颇深。傅雷是一个翻译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正因为如此,他对儿子的要求也更为严苛。他对儿子做人方面,生活方面,艺术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傅雷与儿子无话不谈,谈生活、谈艺术,他向朋友一般给予儿子平等的意见,全方面为儿子着想,即使生病了也不忘坚持写信,为的就是给异国的儿子谋取幸福的生活。这份望子成龙、细腻,为儿子苦心造诣的父爱令人动容。

这又不免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与傅雷不同,他既不是一个教育家,也不是一个文学家,跟我也不是无话不谈,但是我知道,他对儿女的关心绝对不比傅雷的少。是的,天下的父亲,有哪个不是爱自己的儿女的呢?说实话,其实我是很少关注父亲的,从小到大,写感谢信、说什么亲昵的话,似乎都是给母亲的。我现在才发现,自己赞颂母爱的同时却忘了父爱的伟大。仔细想想,父爱就像一座山,默默地奉献着。父亲说的话也许没有所谓的“我爱你”,也没有体贴的温馨的话语,但那一句句普通的话是那么的朴实无华却又令人受益匪浅。父亲虽然看起来严厉,但他一直默默地关心我,呵护我,做我最坚强的后盾,这难道对我来说就不是深沉的父爱吗?父爱难道就一定比母爱的少吗?不是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母爱像水,无缝不入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父爱像山,在我们无助时是我们的坚实后盾。他们对我们的爱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但他们都是最爱我们的人,最关心我们的人。所以,我们是否只记得母爱,而忘了这如山的父爱?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一直都忽略了父亲的爱,那从现在起,我一定要拾起这份亏欠了,千万不要等父亲老了,才想起他的那份爱孤独了太久太久……

这本《傅雷家书》令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父母无私的爱的同时,重新体会到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二傅雷家书读后感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老师要求我们看名著《傅雷家书》,老实说,我并不喜欢名著,在我的印象里,名著里的语言是枯燥而乏味的。可是《傅雷家书》颠覆了我对名著的看法。

我认为家属无非就是对远渡重洋的女子依依不舍,而《傅雷家书》不仅仅如此,家书中所充斥的,是对自由的向往,是对真理的追寻。它像一面玲珑剔透的镜子,反映着人们内心的道德观念。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淳淳教诲是父亲时时刻刻提醒儿子的警钟。它是父亲对儿子的警钟。它也是母亲对儿子辛苦劳顿的理解,是母亲对儿子用不改变的支持。

父亲会对儿子谈理想,同时也会端正儿子的道德思想。父子之间似乎是四目相对的坦诚,谈古论今,

讨论音乐,说国家大事,更会是一一指出孩子的优缺点。母亲会对远隔万里的儿子诉思念,互相告诉近来发生的事情。

人自爱其子,是一种自然的规律。生命有限,而傅雷却通过自己的儿女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让儿女学会对社会、对祖国,对世界负起责任来。在傅雷的文字之中,他高度负责的精神可见一斑。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他从父亲的书信里得到了无尽的精神养料,好像父母仍在身边一样,给他力量,突破冲重重的阻力。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并不比傅雷给傅聪的爱要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

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仅如此,从书中我还感受到了家去们的用心良苦和他们给予我们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在信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与我这儿得到的少,

尤其近三年,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所以,《傅雷书家》拉近父母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亲情溢于外表,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八年级爱的教育读后感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降临这个世界,不,更加确切地说有更多更多的人对于我们的降临充满期待。现在有很多人会说自己没人爱,整天“可怜兮兮”的,其实真的是没有人爱你吗?答案是否定的,每个人都是被爱的,只是我们没有像《爱的教育》中安利柯那样善于发现、记录爱罢了。

在《爱的教育》中,安利柯记录的是他在四年级中父母、同学以及其他人对他表现出来的爱。“爱”这个字眼贯穿了整篇小说,成为了文章的主旨。在安利柯的描述中,字里行间都渗透出浓浓的爱意,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之爱......

现如今我成为了一名教师,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理解了何为老师的爱,自问:身为一名四年级教师的我能做到书中那样吗?刚刚踏上教育岗位的我对于这份工作还有很多忐忑和不安,不知道怎么和学生相处;不知道怎样对待“气人”的学生。我希望我能在课上成为他们的老师,教授他们知识,而课下成为他们的朋友,无话不说,分享小秘密。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课上成为了他们的教师,但是课下没有成为他们的朋友,有很多时候他们有问题并没有向我求助,这让我很苦恼。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如果想要让学生们信任我,和他们成为朋友,更多的是需要付出耐心和爱心,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先去思考,然后再与学生交流。正如文中安利柯记录的一件件小事那样,虽然事情很小很小,但是对于安利柯来说带给他的震撼却很大。我希望作为一名老师,通过身边的小事来教育孩子的行为、处事,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如安利柯那样善于发现爱,感受爱,而我能够带给学生爱,教会他们如何去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曾国藩家书经典读后感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一向以来,想认认真真读一本书,可惜事务繁杂,定不下心来。一日,偶然看到《曾国藩家书》,翻之,字行间话虽短,然语言精练,读之令人深思。

曾国藩作为大儒,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其学识之博、见识之远,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家书中体现的“仁”、“礼”、“慎”等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此刻来看也十分具有进取的意义。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到:正人先正己,时刻不忘修身养德。曾国藩说修身养德的关键是:诚、静、谨、恒。诚为诚实、诚朴,为人表里一致。静,指的是心、气、神、体都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

谨,主要指言语和行动上的谨慎,不打诳语,不讲无根据之话,不做无胜算之事。恒,指的有恒心,生活有规律,做事有毅力。这些往往是我们此刻社会所欠缺的,君不见,部分高官大吏因腐败深陷囹圄,自身的原因就是不注意修身养德。“常存敬畏之心,则是载福之道”、“多见自我过,少见他人非,不思他人得,却防自我贪”,敬畏规矩、修身养德才是我们处事应有的标准,有了这样的标准,我们才能够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做人,并且能够做到修而乐之,修而有为。

我们应当用“入世精神以办实事,体老庄以寄闲情,由中国文化中培养见地,从传统道德中汲取力量”。以普通出身,凭自我奋斗,立大志,修炼人格,以大气度做事,以收敛态做人,认准目标,用“屡败屡战”的精神修炼心态,端正心态。

曾国藩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对读书的态度。并且他还认为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而他自我更是每一天必读书十页,写百字,记日记,并且逢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雷打不动。并且读书时“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

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克己复礼,修身养德,谨小慎微,非要做一大儒,生活会收获很多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