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心目中的中华文化(汇集20篇)

关于我心目中的中华文化作文有哪些呢?梦想,是坚信自己的信念,完成理想的欲望和永不放弃的坚持,是每个拥有她的人最伟大的财富,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心目中的中华文化作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浏览

4376

作文

461

中华传统文化中考热点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必说物质上的四大发明,也不必说思想上的百宗争鸣舞动的符号汉字,就让中华文化永烁光辉。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有了它,中华的文化才得已延续。从仓颉造字到商代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箓书、隶书、楷书,汉字在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断也演变,同时也记录着历史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知道了华夏族的祖先是炎黄二帝;让我们知道了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让我们知道了繁荣一时的隋朝。就有了它,我们才了解了祖先的生活,探索中华文化的发展。了解古人的思想汲取先人的精华。

在汉字不断演变的同时,它传递的早已不是普通的信息,而是人类种种美妙的感情。于是,形象鲜活的汉字带着人类的情感跳出人们的脑海,像一个个乐符,组成了一篇篇美文。一卷卷古书,一本本著作。于是,《史记》、《诗经》这些美妙的乐章便纷纷出现。看这一首首流芳百世的古诗,一句句,一行行,读读来朗朗上口,读起来意味深长,读起来获益匪浅,读起来荡气回肠。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唯有它能发展成为一门书法艺术,在各位书法家的笔下,神奇的汉字更是魅力四射:看这一个个字,抑扬顿挫,龙飞凤舞。容不得羁绊,容不得束缚。骤去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炎黄子孙对汉字的感情是无法形容的,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一种由衷的热爱。

在当今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应该热爱自己的文字,传承自己的文化,让汉字这个中华文化的瑰宝永烁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许多著名学者为我们留下的光辉的著作,智慧的结晶,而且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从小我就听妈妈给我讲司马迁的故事,今天在这本书中,我再次看到了他。司马迁-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继承父业,著述历史,用毕生的经历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时期,到汉武帝初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多字,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整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的鸿篇巨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走出家门游历四方。他游历了大江南北,到过长城,渡过黄河,登过泰山,经过长江,一路上采访民间传说,考察文物古迹,搜集历史资料,这些活动使他获得了大量史籍上没有的史料。

正在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几次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他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了心底,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筒,在上面了写下了一行有一行工整的文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辉煌巨著--《史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的人生观,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宫刑,遭受了冷落,但他却在史书中有权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他在史书中,自己就是统治者。

在司马迁的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个大人物,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黄帝的人,他是个大丈夫,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他是个圣人,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

真正的大人物,并不是大权大贵之人,而是那些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可以忍辱负重,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司马迁坎坷的一生,是大人物的写照,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权贵,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看破名利的心。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活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华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1856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

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五千年了。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它给我们留下了最精美的传统文化。有着蕴含美丽传说的传统节日,精美的民间工艺、光辉灿烂的文学名著、大气磅礴的字画艺术、典雅唯美的民族戏曲等等,总之中华的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要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从远古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它代表着过去,也代表了未来,在我眼中他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精华,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是华夏儿女对美好理想、智慧、道德与追求的向往。

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而我对汉家衣裳特别独钟。汉服;这个集聚了中华4500多年的历史,而满清入关,汉服又中断了300多年,如今身为华夏儿女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大气华丽的美丽衣裳,有多少人还认识这是我们的汉装华服,还常常承受诸多子虚乌有的骂名,有人说它是日本的和服、有人说是朝鲜服、还有人说是古装,实在可笑,身为炎黄子孙,却不知道汉服乃和服之祖,这种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泱泱华夏、文明千古,怎么能就这么被遗忘呢!

中华名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名族大家庭,除了汉族,而其他55个名族遇到重大节日,通常都会穿上自己的名族服饰,越南、德国、英国、埃及等任何一个有点历史的国家和名族。日本有和服,朝鲜有朝鲜服,满族有旗袍、藏族有藏袍……而现在的我们穿得西装革履,但在传统节日的时候竟然没了自己的汉家衣裳。

实在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扬,作为华夏儿女请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有一条流河叫长江,有一队图腾叫龙凤,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中华的汉字汉语也具代表意义。(汉字、汉语、对联、谜语、歇后语、成语、射覆、酒令等……)最喜欢的还是诗词歌赋,很特别,韵味深远,清灵的感觉。看多了那些诗词,觉得那些古人的才情是现代人无可比拟的。很佩服他们,为了写好一篇文章或诗词,每一个字都很用心去想,还找一些典故,我想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也是现在很多人做不到的。

也常常把自己想象成文人墨客的样子,托腮冥思,觉得那些传统的文字,诗词就是一副意境高远的中国画,用流动的眼眸,欣赏蓝天白云;又觉得是一首清朗圆润的古曲,可以闭目凝神,听莺歌燕语……我眼中的文学应该像李白那样有豪情万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李清照的哀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该是陶渊明的怡然自得,超凡脱俗闲适的心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也很欣赏徐志摩的柔情,席慕蓉的细腻、三毛的真实亲切、林微因更是一代才女,他们的思想精华我想这辈子都吸取不完,顿悟不息,对于他们的内心世界我更是充满了好奇,我想也许我暂时不理解,但是在这些知识分子的熏陶、引导下,我的视野也会逐渐开阔、思考角度也会拓宽吧!文学太绚丽、太多彩,既深刻又内涵。像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又像一缕清风,抹去我眼中的晨雾;像一场及时的甘霖,滋润我干涸的心田。

身在现代的我们走在时尚潮流的前端,可以随处可见流行网络语,也可以通过电子网络讯息知道很多国际前端的事物,但是别忘了在追逐科技创新的信息时代,持有一颗优雅宁静的心。别忘了那些深刻在历史长河中有我们不可丢弃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说到艺术,首先让我想到的便是古典乐器了。

对于古典乐器,中国的古典乐器更是数不胜数,音乐更是动听、唯美。“古琴、唢呐、萧、竹笛、笙、扬琴、琵琶、古筝……等等”这些里面我比较熟悉的就是古筝了,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21弦。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

记得白居易的《夜筝》写过这样一句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古筝的音乐柔美,清雅,因乐曲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以清新中不失庄严,淡雅中不失通俗的独特风格。

聆听时令人充分得到宁静,空灵、飘逸,悠扬动听的古曲,会带给你一个与众不同的音乐意境。仿佛是一个久远的约定,当那清净如水的音符在这夜色里飘起,空灵悠远的足音,久久的回荡在心中,心灵一片意外的宁静,很美……很美。

中华民族的统文化真的很丰富。历史、饮食、宗教、科技、教育、建筑、文学、风俗、艺术…我们作为中国青年一代,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把优秀中华文化应奉献给人类社会。从远古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它代表着过去,也代表了未来,在我眼中他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精华,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是华夏儿女对美好理想、智慧、道德与追求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很讲究生活中的礼仪,对待父母和长辈我们要孝敬、尊敬他们;对待朋友要真心相待,绝不做背地里的“小人,”背后插刀;对待需要帮助的人或别人帮助我们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文明……如今社会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提醒着我们要时刻约束自己,弘扬正能量,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广泛,不仅有思想上、精神上的,还有很多文化上的东西。就比如我们常在电视里看到的古筝、书法、兵马俑、武术等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今中国的文化吸引了许多外国人的喜爱,他们也会学习中国的京剧、武术、书法等,来陶冶情操,这也侧面反映出我们中国的文化已走出了国门,被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到。这是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其实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在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的时候消失了,很多年轻人失去了对祖先们留下来的宝藏的学习,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就会失去它原有的魅力,到最后损失的还是我们自己。我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节假日的时候显得非常的明显。就拿春节来说,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挂上中国结、窗花,门外放着鞭炮声,走在大街上随随便便就能看到节日的氛围。在休闲的时候能泡上一壶茶,静下心来下下棋,听一曲古筝,这生活跟文人雅士并无区别。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有价值。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望我们都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主要讲了中国一些值得我们铭记与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本书中,我犹如走进了历史,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而有血肉的人物,让我第一次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去感受历史,令我心潮澎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是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一句话,它,不仅仅深深地激励了清华学子,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刚健宽厚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我想,这句话不仅仅是精髓,不仅仅是清华大学多年来奉行的校训,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标杆和风向标。当我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瞬间有过放弃的想法,猛然想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遇事不能知难而退,而应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及时纠正错误,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古代书法,笔下春风”,可算是让我开眼界了。书法有楷、行、草、隶、篆体,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北宋书法家苏轼,他们的字龙飞凤舞,抑扬顿挫,将中国汉字诠释的多姿多彩,五彩斑斓,让我在敬佩这些书法家的同时,又十分的自豪。老师常说,字写的好与坏,代表着这个人的能力高低。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练习,从记笔记、写作业开始,认认真真的写好每个字,传承我们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完全了解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有更多的年轻学子传承着令人振奋的中国文化。

而我,现在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但沐浴在中国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肩上的担子仍然沉甸甸的。做为炎黄子孙,我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骄傲,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今天而自豪。做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要更加勤奋刻苦的努力学习,长大后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让祖国更强大,让中国文化永放异彩!

简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阅读,小作者不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国文化,更树立了为让中国文化永放异彩而努力学习的志向。语言流畅,内容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有报道说,有记者到曲阜看到满街都在卖《论语》,就采访当地的老百姓,他们说,那些东西都是卖给外国人看的。可见,老百姓只是把《论语》看成旅游的商品、旅游的纪念品,并没有对内容感兴趣,并没有当文化典籍看。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我们要先自己多学习,多了解,并且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离去世界的舞台。因为它使我们中国人凝聚,使我们中国人团结。

前段时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华成语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公众平台,使人们重燃了对母语的热爱,还有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食,更多的是透过美食宣传积淀的中华美食文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八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相得益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已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唯有民族文化才是历史长河中永远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开启更加灿烂文明的中华新纪元。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做到古为今用,使其更为丰富、更加多样。

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前行,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是一种美好的礼仪,是优良品质的体现。

现在的中国人,具有中华文化的人大多数都很不文明。记者曾经报道过很多次:中国人很不文明,在许多景点里乱涂乱画,真没有素质,上面还写这某某某到此一游。随地乱吐痰、乱扔垃圾的人也不在少数,可是也没有人来阻止,导致不文明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能捡起一片树叶,世界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当注重礼仪。见到老师要去打招呼,见到同学要问好我们都知道要尊老爱幼,孔融四岁便会让梨,一个个的例子都在我们身边,我们何不也这样做呢?优秀传统是一个国家,代表一个民族。以前我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广告:在公交车上,一站到了,上来一位老奶奶,可是这时车上已经没有空座了,老奶奶看看这边,瞧瞧那边,只见车上有个女人对他的孩子说:‘‘你让座吧!’’她的儿子却理直气壮的说:‘‘你怎么不让啊?我不要。’’有的年轻人在玩手机,有的在看窗外,全部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时,一个大个子青年站起身为老奶奶让座老奶奶笑着说:‘‘谢谢你,小伙子。’’车上的人脸都红了。这个广告使我感动。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好,人口也越来越多。可是,为什么人们素质越来越差呢?

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要尊老爱幼,还要文明。让我们一起把文明搞好,要时刻切记: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初一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在学习中同学们经常会为写作文烦恼不已,精品学习网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关于文化的议论文:文化传承,大国利器,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祝大家阅读愉快。

“鱼不可脱于渊,大国利器不可以示人。”在现今社会,国之利器是国家强盛的象征,是值得我们拿来夸耀并自豪的。国之利器,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们从小便开始书写方块字,一撇一横间,我们体味着是非真假,美丑善恶;我们朗诵诗词歌赋,于唐诗宋词间,感受着文人墨客的才情。2014年北京语文高考分值由150分提升至180分,英语分值由150份降至100分,这一举措是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大国利器,母语教学,随着中国改革的进行,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欧洲则国雄于欧洲。”高考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增强对国家数千年历史的了解。在各国都很重视外语教学的现今社会,外语教学固然值得肯定,但我们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韩国对端午节申遗的冲击下,国家越来越注视传统文化,各地兴建孔子学院也是传统文化发扬的一个良好表现。国之利器,是文化。设想有一天,我们不再书写方块字,不再说着字腔方圆的汉语,这难道不是预示着一个民族的衰亡吗?

“汉字书写大会”掀起一股猛烈的文化浪潮,科技在发展,外来文化在入侵我们的生活,“提笔忘字”不仅预示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对母语的疏离,更意味着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文化见证了时代的更替,事物的兴衰,它从千年前向我们款款走来,带着书卷的香气,引起我们对文化的渴求。

新华网称:“降低英语分值绝非放慢向外部学习。”中国在强盛,但未来仍有一段路要走。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正确对待,盲目拒绝只会象腐朽的清廷一样自取灭亡,唯有坚守自我的同时,吸引外来文化的精华,将其变为我们的养料,国家才会更兴盛。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陈吉宁说:“无论怎样,请记得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就怎样,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在黑暗。”我们是祖国大树上新生发的嫩芽,充满着无限的活力与朝气,手握大国利器,让我们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为祖国建设出力?

大国利器,文化传承;文化传承,在我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传承中华文化需自觉作文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在这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之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那隐匿于炎黄子孙心中最深处的中华的律动。

——题记

中华传统文化,自五千年前便在华夏大地上流传开来。而勤劳淳朴的华夏儿女便在这富饶的神州大地之上,繁衍生息,流传下了经久不息的中华文明。

中国,这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为世界增添了多少历史文化的积累,又为世界的发展注入了多少前进的动力。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走出了无数名人雅士。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孔孟,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鉴湖女侠秋瑾,到“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的雷锋,中华文化造就了许多刻下时代印记的文化人物,流传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成就了许多动人心魄的文化风云。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中,中华或许不是最早出现的,但它却是能够流传至今而不被历史的车轮所磨灭的国家。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三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延续力。

究其原因,我国有着别国所没有的的历史文化熏陶与传统美德的浸染魅力,我国历朝历代都有无数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华儿女。

泱泱华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流传下多少礼仪论著,培养了多少高雅之士,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而到了如今这个新社会之中,受各种利益驱使,受多种观念影响,许多传统礼仪中的精髓部分也在随之淡出人们视野,中华的魅力和影响力受到严重挑战。中华崛起的重担将落在我们肩上,作为中华现在的接班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正是为祖国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最好方法。

因此,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继承者,应用心学习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从中学到最为精粹的部分,学会诚信、勤奋等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试想,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如果连修身都无法做好,又何谈治国平天下呢?

从我做起,让我们传承中华古典文化,品味这国学的经典,共同构建一个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传承中华文化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徐徐升起,带着些朦胧的,柔美的光晕,在初醒的万物上点起层层明媚的暖意,罩上人们的眼眸,唤起心中最遥远的记忆。远处,古迹旧楼中的一砖一瓦也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中华文化的印迹正在全国的各个角落熠熠生辉。

依稀地,往昔幼时的家乡模样在眼前浮现:也曾踱步房中努力背诵王之涣的诗句,只因他代表着家乡永恒的骄傲;也曾捧书细阅《西厢记》中的每一情节,只因被这如同家乡诸多纯情一般的爱意所打动;也曾漫步于永乐宫中观赏每个壁画,只因这一描一画间蕴含着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渐渐地,年龄增长了的我,明白了诗句的豪壮情怀,懂得了爱情的可贵质朴,理解了壁画的情节道理。

我知道在我所处的这片土地上拥有着怎样无与伦比的美丽,文化背后所该有的历史与情谊,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涤荡,留下了屹立不倒的优秀与光明。所有被埋藏的秘密,正等待着重见天日的时刻,而每一个人,也应不断发掘未知的美好和感动。我们以往的祖辈父辈,将他们毕生所领悟的道理,攒簇成一个个浅易的文字,记录中华最初的文明,一年年,一代代,文化在堆积,在传承。然而,也有可能会被部分掩埋。

轻抚历史遗留的建筑楼宇,一种与祖辈产生的共鸣微微相应,也许我们每个人身中流淌的一腔血脉,也正与文化流传之河有所相依,我们骨子里的气质与风情,也在天地间回荡。我们因此而自豪,愿以己之力努力传承。

当春风拂起,行走在校园间,不时地看到传统文化的轮廓与影子,细听隐约传来的读书声,也感受到了经典的代代相传。将相和的故事在教室中演绎重现,关羽的侠肝义胆可昭日月,我们在文字中领悟着运城有名文化与精华,怀揣着闪现的过往光影,惦念着与我们生活在同一土地的文人骁将。这一切,即使是在今天,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未尝遗失了它的独特韵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当秉以对文化的尊重和喜爱,努力地发展传承,使其不断适应当代潮流。

文化长河漫长而悠远,我们每个人也终将成为历史的片段,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中华文化中找寻到自我,使之发扬与流传。愿中华文化长河永不枯竭,在阳光下永远熠熠发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弘扬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征文

全文共 1394 字

+ 加入清单

3月22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莒县教研培训中心举办的国学经典教学观摩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国学文化可谓博大精深,简短精悍的文字,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

来自台湾的一线教师段心怡女士和庄溎芬女士,就台湾的国学教育从政治层面和学校学生家长的普通层面,给我们做了讲座。段心怡女士报告的主题是《传统文化教材课程设计理念》《如何提点出论孟思想的现代意义》。庄溎芬女士的报告主题是《台湾的语文教学与儒家经典教育》《论语·论学课程设计》。

我觉得,学校作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载体,在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典能修正品行、健全人格,使每一个人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为此,我们也积极响应,广泛开展“读经典”活动。读经典能更好植根于民族传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感知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修身立人,明礼诚信,厚仁笃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

一、教师悟领经典修身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教师真切感悟经典之美,品味与书为友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经典让教师体会以德明志、博学多才的内涵,使教师们多一些文化积淀,写起文章来如行云流水,说起话来字字珠玑。教师们只有深刻认识到容纳下纵横千年的文化的国学,才会在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下淡定从容、高雅脱俗。国学,是最质朴的人生指南,是对世界的精辟认识,对为人处事的精准总结,日常行事的准则;学习国学,可以陶冶教师的情操,提升教师文化底蕴,实现教师的升华。

二、学生诵读经典促成长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储蓄银行,诵读就是最好的货币,在学生时期将最好的货币存在他们心中,长大后定会受益终身。学生通过背诵和练字潜移默化地将历史地理,道德礼仪,生活知识和识字阅读能力结合在一起学习语文,使学生在读诵的过程中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从根基上自然生长获得语感语境。经典美文诵读可以破解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一条快乐阅读之路。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至于国学课到底怎样教?听庄溎芬女士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其实,我们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借助教材,自主感悟。我们只需要求学生读通了读顺了读出美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熟读成诵,而不求甚解,让学生没有一点压力地学习祖国的精粹文化。

这次培训会,让我明白了国学的教学,是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诵读活动中培养情趣,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口、耳、脑并用,以习得知识,训练能力,开发潜能,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深读课文过程中能熟读成诵。国学经典的教学就是要“以读为本”,并读悟结合。只有通过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1095 字

+ 加入清单

漫步书中,拈一朵文学之花,品一杯淡雅清茶,四周氤氲着书的芳香,轻轻拿起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雅致的装帧映入眼帘,水墨山水浮现在褐色的封面上,显得庄重而宁静。细细品读,回味无穷。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先生历时两年,不断发现,不停思考,奔波跋涉,努力考证,一路走来“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精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跟随余秋雨先生的步伐,一起领悟中华文明的瑰丽文化。

乘一只孤舟,在碧波荡漾的历史长河中划行,看到远方有一个孤独的背景,细细看来却是如此沧桑。

那是一个令人们恨之入骨的王朝,它与外国侵略者们签订了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那个王朝是一部沉重的血泪史,让后人引以为戒。殊不知,那个王朝背景却是如此沧桑,它也曾经历过天下安定、国运兴旺的“康乾盛世”,它的大部分统治者也是励精图治,力求治国之道。但是,最后它却逐渐腐败,以至遭受外来侵略时,它的统治者无力以对,落荒而逃。

对,这就是清朝,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从中华版图的北面冲破长城而来,英武的雄姿震惊中华,但最后,它却是在国人的唾骂声中走向灭亡。“一个王朝的背影”是这样的充满沧桑,一些文质彬彬的凄苑灵魂默默为它送行。

告别了别人痛心的清朝,继续前运,不知行了多久,眼前是一片可怖的土地,这片土地记载了流放者的辛酸。

流放,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词汇,一旦被流放,便不知何日是归年,生死存亡更是不可预知,一切听天由命。那些被流放的文人们,有的在流放途中历史艰辛,渐渐变得豁达开朗,在生死存亡线上吟诗作赋,广结天下名士,生死莫逆。“同是冰天谪戍人,敝裘短褐益相亲”,这种苦难中的高贵令人为之动容。

流放者们也为偏远地区的文明发展照亮了前程,他们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融化别人心头的冰雪,彼此温暖;用屈辱之身去点亮文明的火种,传承未来。

小船继续前行,天色早已暗淡,墨色的天上挂着一轮淡黄色的明月,月下有一位独酌的人,孑然一身,淡泊静定。

他才华横溢却遭来众人的妒忌,“乌台诗案”的冤屈让他彻底看清了尘世的黑暗。但那个孤寂的地方——黄州,让他在难言的孤寂中,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苏东坡的“突围”成功了,洗去一身铅华,在静谧中寻找真实的自己。

走过魏晋,看名士风流绝代的潇洒,聆听那些散漫在时空中的遥远绝响;穿越时空,看科举取士的起起落落。在千年庭院中寻访教育的真谛,在海角天涯谛听海南文明的故事。乡关何处?心中最思恋的地方便是故乡;抱愧山西,探访,寻找,理解便是对山西人民的崇敬之情…

《山居笔记》是文化旅程已经结束,但带给我的启迪却永远不会忘却,探寻知识的步伐也永不停止。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载着中华文化的光芒奔向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二年级中华文化议论文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我是一个画家,我要用最好的画笔描绘你最美的姿态;如果,我是一个舞者,我要与你舞出世上最独特的舞蹈;如果,我是一个作家,用最质朴,不掺和任何虚伪的语言写出你的博大精深;如果,我是个歌唱家,我要用最美的音调,来表达我对你尊敬和热爱。可,我现在只是一个学生,一个聆听着你谆谆教诲的学生,一个接受着你的洗礼,陶醉于你的非凡魅力的学生。我现在只能用稚嫩的语言来书写你——中华文明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看,李清照的精神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人之初,性本善……”听《三字经》的韵律悦耳动听。老人们像喝茶一样细细品尝这诗里蕴含着的哲理;就连还没上学的小孩们,嘴里也背着广为流传的唐诗宋词。中华文明就像一个森林,而我们就是那探险者,探索着这“森林”里的奥秘。但又有多少个“探险者”无功而返,又有几个能满载而归?中华文化是先辈留给子子孙孙巨大的财富,是智慧的结晶。

小时候,常常做作业不会做的直接上网搜,搜到了之后想都不想直接往上抄,每次考试就算有原题也没有印象,直到有一年暑假,妈妈带我重温了《论语》,里面有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到头来等于白学;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有害了。自此,就算有不会的题目上网搜了也会看懂了再抄上去。

中华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中华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酒越酿越纯,厉久弥香。一本好书就像一坛陈年佳酿,无时无刻不散发幽香。《三字经》,《论语》,《童年》……经典的好书一本接一本。伴随我走过一路艰辛与坎坷。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为中华文化而骄傲作文

全文共 210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有8个孩子,我是老四。因为孩子多,又是单职工,全家的生活,全靠爸爸的微薄的工资收入,日子过得比较紧巴。那些爸爸的汉族同事经常嘘寒问暖,夏天送吃的,冬天送棉鞋棉裤,有时候还给些零钱,请我们吃饭等,让我们觉得心里非常温暖。

记得1981年,我才8岁,家里分了18亩地,我跟着爸爸拿着坎土曼种地,接触到了爸爸单位的同事,他们像对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样,对我和蔼可亲。那时候,我们家有一个在村里最大的果园,到了星期天,他们到我们家来吃杏子。一过年,他们都来拜年,一起吃喝唱跳,我们家特别热闹,就像一家人一样。

有一次,我的妹妹得了急性肺炎,爸爸单位的一位汉族师傅,骑着自行车赶紧将妹妹送到了单位卫生所。可是,单位卫生所条件有限,治不了,这位汉族师傅又骑着自行车,走了18公里,将妹妹送到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她的病得到了及时治疗。回想起来,现在我们家8个孩子,除了姐姐都上了大学或大专,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些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离不开当初爸爸单位那些汉族同事的关心和帮助。

1997年9月,我从新疆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了自治区图书馆工作,后来,当我得知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需要人,我主动给自治区文化厅打了报告。

这个所远在拜城县的山沟里,生活工作条件都很差,但是我还是毅然选择了前往那里工作。这一去,就是近20年。

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位于一个偏僻而安静的山沟里,保存了几千年的文化瑰宝遗存,到所里的第二天,我就和工作人员,将克孜尔石窟看了一遍,感到非常震撼:中华民族创造了这么辉煌而又灿烂的文明,真了不起!之后,我跟着所里工作的专家学者、也是我人生最好的老师——霍旭初、赵莉、彭杰,开始慢慢地整理资料,了解、学习龟兹佛教壁画的风格艺术及其价值。

那时候,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较少,全靠自己的实地记录和整理。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对包括克孜尔石窟的龟兹石窟佛教壁画的年代、内容、艺术风格等,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从龟兹石窟佛教壁画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底蕴上,懂得了新疆一体多元文化的来龙去脉。

特别是库木吐喇石窟,给我印象最深。那些佛教壁画上的供养人,既有汉人,也有回鹘人。那些壁画题记,既有汉文,也有回鹘文等多种文字,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到,正是因为多民族的共同生活和文化融合,才创造出了龟兹历史文化,创造了西域历史文化,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们所管理着龟兹地区的9大石窟群,点多线长,工作量大,加上交通不便,生活环境艰苦,经常吃不上新鲜蔬菜,长年与孤寂相伴,一般人呆不住。但在我眼里,夏天它是“塞外江南”,冬天它是“银装素裹”,与龟兹文化这种伟大的中华文明生活在一起,我感到无比幸福。我喜欢它,它是我的天堂。

我每天徜徉在古老的龟兹历史文化氛围里,虽然累,但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快乐。我们经常要和周边村民交往,当我们一遍遍地耐心给他们宣传和讲解龟兹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和如何保护时,我更加觉得自己既是一个龟兹文化的传承者、研究者,更是一名宣传者,责任重大。

近年来,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培训和学术训练,我在业务研究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自身的学识修养和学术理念有了一个较全面的完善和提升。

有人问我,你是一个维吾尔族人,为什么研究佛教?对此,我感到非常坦然:我不是用宗教的眼光来看佛教,而是把它当成一个历史遗存的文化符号。通过我的研究,就是要告诉我们的维吾尔族同胞,我们的祖先曾经信仰过佛教,这是有历史见证的。同时,我们应当以古为鉴,珍惜今天的生活,相互团结和谐生活在一起,共同维护好一体多元文化的新疆。

更重要的是,在研究中,我时常被古老而又灿烂的龟兹文化所感染和震撼,为古老的中华文明而骄傲,为自己身为中华文化大家庭当中的一员而自豪。通过这些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科学的历史观为指导,正确认识理解新疆的“三史”,理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使我更加注重从自身做起,让文物“发声”,强化民族团结意识,能够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民族分裂。

其实,所里的同事们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还有土家族,偏远艰苦的环境中,大家生活得好像一家人,思想精神上,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都通过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视角研究着龟兹文化,脑子里,已经淡化了民族这个概念,想得更多的是,如何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理解这些古老而又灿烂的龟兹文化,都来自觉传承和保护好这些文化。

我在山沟里工作了近20年,从一名普通文物工作人员,逐渐成长起来,先后担任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文化研究室副主任、资料中心主任、研究室主任、库木吐喇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新疆龟兹研究院副院长,这些成长和进步,固然和自己的勤奋努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更离不开党对我这么多年的培养,离不开领导和前辈学者的提携和帮助,我觉得,今后需要学习和研究的东西还很多。只有将思想理论的基础打扎实,人生的路才不会走偏,才能每天快乐地徜徉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支持和帮助我的中华大家庭的各族人民,扎扎实实做点实事。

[我为中华文化而骄傲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汉字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高耸的金字塔是法老们权杖下尼罗河的智慧;神秘的锲形文字是古巴比伦流逝的文明见证;在长江黄河孕育的神州大地,有我们炎黄子孙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经五千年的锤炼与沉淀之后,汉字,这个充满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的传承者,最终成就了整个世纪的辉煌。

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篆书到隶书,从行书到草书。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作为时代的连接者,从未泯灭。写字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见乐的艺术。任继愈曾说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传统,而继承传统最重要的靠历史教育。唐太宗酷爱写字,所以才有了《晋词铭》《温泉铭》的问世。王羲之酷爱写字,所以才有被世人所赞叹的《兰亭集序》。还有那虞世南,欧阳询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多少文人志士都把写字当作人生当做人生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不仅艺术风格多样,它那深层的内涵更是让无数人折服。

一首《定风波》道出了苏轼那豪放洒脱的情怀。“竹枚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的不羁傲爽,世间又有几人能留下这样的文字。李白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又曾让多少文人墨客欣然折服;王博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唱,有曾让多少人怦然心动;韩愈那“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绝句,又曾让多少仕途不顺的人重鼓勇气;还有那林黛玉“今日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的忧伤,又曾让多少人黯然神伤。

汉字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次的组合,每一次的书写,都代表着独特的意义。汉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它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独步世界,举世无双。因为我们优美的汉字,我们成了举世无双的汉字大国。所以,当你在为不会写一个字而发愁时;当你不理解古文所表达的情感所叹息时,请不要忘记,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灵魂丧失了,留下的只不过是一个空壳,毫无价值。所以请珍爱我们的汉字,同时也珍爱我们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础,以五十余年的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然后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举头赏月呢?

中国的传统文化慢慢被人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社会中日益冷清,这些现象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重视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无形的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因子,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阳光照透每一颗尘埃,耳边却传来了来自千年前的呼唤。是谁在吟诵:床前明月光的故乡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肠断白濒洲的思念之情;蝶恋花的爱慕之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薪火相传。在当今时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蕴含着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绕口萤舍传中华文化作文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吟一首短诗,博得满堂喝彩;写一篇美文,赢得大家青睐;问一个问题,收获无限精彩;分一份心得,回报汩汩清流。此谓语文课程的魅力!

上课的铃声响了,小朋友们乖巧的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挺直腰杆,双手交叠在桌子上。等待老师教授第一节课,这是一节语文课,由我们新闻组的组长黄可儿担任这次授课的老师。她这次讲授的内容是主要是教小朋友语言基本功及传承中华文化。绕口令在锻炼语言基本功方面起着矫正发音部位、促使反应敏捷、用气自如、吐字清晰自如等重要作用。结合绕口令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不失为一种有趣、奏效的途径。

首先一首扁担和板凳,帮助孩子们矫正发音。板凳宽,扁担长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比扁担宽,扁担比板凳长板凳比板凳宽......不对,读错啦。孩子们跟着可儿老师一句一句的念,当他们遇到不会的词语时,老师便会把拼音写在旁边,教孩子们怎样才是正确的读音,并且教孩子们怎样断句。老师认真严谨,学生勤学苦练。接着,老师开始教授歇后语。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前半句,然后请同学们回答后半句,充分与孩子互动,通过这种方法能很好的引导孩子们自己进行思考。就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等,在引导孩子思考的过程中还解释了这些歇后语的意思,让孩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最后,老师通过玩成语接龙来结束这节课。老师在讲授成语时也是十分细心,解释了成语的意思典故等。通过玩成语接龙游戏,充分活用了课堂知识,缓解孩子们坐在教室的枯燥,让孩子们边玩边学。一日千里,里外不一......。

在课堂上,老师不断与学生互动,相处融洽。老师的趣味教学方法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他们痴如醉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三尺讲台,一盒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讲台,这便是我们的舞台。当了老师,才知道老师的期望;才知道老师的责任;才知道老师对我们的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参与过,付出过,努力过,再累再苦也值得。

[绕口萤舍传中华文化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二年级中华文化议论文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自幼,我就住在爷爷家。每每在蛙唱虫鸣的夏夜,听着小溪“哗哗”的歌声,拉着爷爷粗大温暖的手,坐在大交椅上,数着天上闪烁的星星,手上是那本《杭州的故事》,耳边是爷爷说不完的英雄好汉。直到月明星稀,夜深露凉时,才靠在爷爷肩上沉沉睡去。在梦中,我成了手持三尺青锋的小青,率领虾兵蟹将们,驱赶万顷波涛,漫上金山寺,去追杀那个不近人情的法海;在梦中,我又成了身披金甲的钱王,身后是百万雄兵,眼前是震耳欲聋的江潮,手持硬弓,搭上利箭,面对一次又一次袭来的潮神,毫不退缩;在梦中,我成了一手提酒壶,另一手执破蕉扇的济公,唱着“鞋儿破,帽儿破”的小调;在梦中,我成了头戴方巾,手持竹杖,足踏芒鞋的苏东坡,督率杭州的百姓,共同修筑西湖苏堤。

这样的生活已过去了很久,那本《杭州的故事》已不知所踪,直到某天再次读到这熟悉的书名,设法寻觅,但还是找不到这本书。直到有一次,我和爷爷翻箱倒柜,在一个隐密的地方找到了久违的它,它安静地躺在一角,我惊喜地翻开那旧得泛黄的书页,开始重温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夜深了,我仍在看书,那些故事太精彩了,直到我深吸一口气将书本合上,揉着那疲倦的眼睛,抬头望了一眼小闹钟,吓了一跳:“呀!凌晨一点了!”

渐渐地,我长大了,再不能从爷爷那儿满足求知欲了。手中那本《杭州的故事》成了我心灵的珍藏。孤独的我走遍书市,去寻找我新的慰藉。这里有“齐国、治家、平天下”的《论语》;这里有堪称千古绝唱的《史记》;这里有让人浮想连翩的《聊斋》。唐僧师徒的坚韧,梁山好汉的无畏,传授我做人要有理想;孔明的大智大勇,教我诚信最重要;《红楼梦》的滴血洒泪,让我懂得封建帝王的残暴。

如今,我长大了才懂得,是中华文化哺育了万千英豪,一脉相承写出了一笔笔辉煌。他们的名字叫勇敢、坚强、聪明、勤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传扬中华文化作文

全文共 1587 字

+ 加入清单

作家刘仰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全盘西化很可笑》。我当然是十分赞同他的观点的,问题是我可能比刘仰还要激进。就像当年日本鬼子在中国横行的时候,有人甚至包括毛泽东也只是想把日本人赶出去,可是江西有个方志敏,却在他的文章(这些都是在监狱中写下的文章)里提出,“我曾经想过,要带领几百万军队打到日本去。”是的,你鬼子可以来,我就可以去,这样的调虎离山计,这样的釜底抽薪,不是比御敌于国门之外还要激进,还要高明得多吗?可惜,方志敏壮志未酬身先死。

我对于西化的看法,可能和方志敏对于日本人的看法如出一辙。所谓西方,无非就是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其实,从文化上看,我觉得西方文化不但乏善可陈,简直就是一片空白。我更没有被西方人所西化的思想,压根连影子都没有。不论是西方的文学艺术,还是文明都和东方无法相比的。印度,应该也是东方国家,要是从经济上来说,也许,古老的文明古国印度早已经不是发达的国家,而且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可是,人家印度的电影那实在是非常优秀,非常好看。无论从它的音乐还是舞蹈,无论是它的灯光还是摄影,甚至它的剧情都是无可挑剔的。比如早期的《奴里》,《流浪者》,比如《大篷车》,都是美不胜收的好作品,至于《乘龙快婿》、《爱情百态》、《夺命地图》更是让年轻人叹为观止。

可是,我们再看看西方的影视剧,实在是难以找出一部像样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至少很少有一部可以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影视剧。对于美国文化,我只是知道有个好莱坞,实在不知道好莱坞搞出过什么像样的电影啊,电视剧啊。难道纯粹是因为我孤陋寡闻吗?绝对不是,试想,真正优秀的文化还能够不风靡全球吗?就是作家余华写的《活着》不是也被多国文字翻译出去吗?所以说,所谓的西方文化,如果不能说全部是糟粕,那最起码也很少有优秀的作品可言。至于所谓的《哈姆雷特》,所谓的席勒和歌德,那也不过是中国一些庸俗或者迂腐的文人喜欢乱捧的结果,我读过西方一些作家的作品,无论从品味还是贴近生活来看,远远不如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更不如四大名著好看。也许有人说那不好类比,因为作品的体裁不一样,就算这样,所谓的《老人与海》,《麦田守望者》,所谓的《百年孤独》,能够和四大名著相比吗?没法比的。

我最最讨厌的就是拿中国的名人和美国的名人相比,比如把赵本山比作中国的卓别林。天啊,我们堂堂的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还要和美国这样历史短暂的国家去比,可笑,实在滑稽。赵本山就是赵本山,为什么要把他比作别人。这不是给别人长脸吗?我们并不排外,但是,我们至少要实事求是。伟大的赵本山,为什么非要贴上卓别林的标志?我实在是郁闷得无以复加了。中国人就是长期这样所谓的谦虚,以至于中国人让外国人看不起甚至严重鄙视。卓别林的演出的确不错,但是,他所传达的信息怎么能和赵本山相比呢?不错,赵本山就算是圣人,可他毕竟还是个人,还不是神仙,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加上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传统看法,以至于总是把中国人贴上美国人的标签,这实在太贬低中国人的志气。还有,伟大的汤显祖,却被人喊作“中国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就是汤显祖,为什么一定要和莎士比亚相比,我甚至可以说,莎士比亚怎么可以和汤显祖相比呢?在中国,熟悉汤显祖的人绝对比熟悉莎士比亚的人更多。再比如,领袖毛泽东,他自己因为谦虚,才说不要拿他自己和马克思相比,其实在我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只不过在理论上有很大贡献,可是毛泽东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巨大贡献,毛泽东怎么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比较的呢?

中国人,不要像是贾桂一样,别人让你坐,你还说站惯了,那样的话,西方文化当然会永远在我们之上,不然的话,西方文化实在是无法和中国文化相提并论的。中国的春节晚会,要是让那些很有才气的演员过瘾,可以演上几个月甚至一年,美国的文化,西方的文化,能够达这个高度吗?不但不能,可能挨边都挨不上的。

中国人还是应该挺起脊梁,挺起中国文化。

[传扬中华文化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被公认为融合能力最强的文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对其他外来文化的兼收并容而不去排斥。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评价?

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充实。那么,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应怎样继承;面对现代文化,我们又应如何弘扬。在一些人的眼里,传统意味着“落后”,意味着“保守”,意味着“封建”,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古人也就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一定是有害的吗?显然不是,我承认传统文化确实存在着些糟粕,但也有精华的。而那些男尊女卑 思想,封建礼仪,我们应放弃,所以说,面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应弘扬。对某些古哲人的思想,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众所周知,鲁迅的《拿来主义》里面就谈到了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越来越少的人去过传统节日了,“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慢慢的被人忘记中,却取而代之的是“平安夜”“愚人节”“光棍节”。而我们没有意识到,别的国家已在侵略我们的文化,比如说韩国力争孔子,这难道不是在侵略我们的文化吗?

中国的南天门已向世界敞开,在这中外文化交融的时代里有不少矛盾纠纷出现,须分外重视其中的利害关系,外来文化里有它的精华之处,取其自用;也有它的糟粕之举,拒之自省。

文化可借鉴,在借鉴中,不断完善。

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离不开中国人的自我改造;中华雄伟前途更离不开我们年轻人。

看风起云涌,观沧海桑田,坚守传统文化的精华,爱继承中的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鉴赏中完善,让传统文化在汹涌后蛟龙腾起,在烈火后凤舞九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