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缩写800字(通用三篇)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缩写草船借箭,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6096

作文

490

篇1:《将相和》缩写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 李俊佳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说愿意拿十五座城城。

赵王很着急,召集大臣来商量。大家说秦王就像把和氏璧骗到手,不能上当,可不答应,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为难的时候,有人说叫蔺相如来解决。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怎么办。

蔺相如决定他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交换的话就换。如果不交,一定把壁送回来。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一边看和氏璧一边称赞,没有交换的意思。于是蔺相如就把壁骗到手,然后握住壁,靠着柱,说看秦王不想交换,如果秦王逼他,他就和壁一块儿撞在柱子。秦王叫人拿出地图,然后给他看了十五座城。蔺相如说和氏璧是个宝贝,要举行个特殊的日子才肯交出来。秦王答应了。

蔺相如回到宾馆就叫人带着璧先回赵国去了。并告诉秦王和璧已经送回赵国了,让他先把十五座城给他们,他们再给他们璧。秦王没有办法,只得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蔺相如立了功,做了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见,赵王和大臣商议,去,怕有危险,不去,显得他胆怯,蔺相如觉得应该去,赵王才决定动身,蔺相如随行,廉颇送他们到边界,作好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只好鼓瑟,蔺相如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答应,蔺相如以死相逼,赵王才击。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不敢怎样。只好回去了。

蔺相如又立了功,做了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不服气,说蔺相如没能耐,话传到蔺相如耳里,他便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

有天,蔺相如坐车出去,看见廉颇骑着大马来了,赶紧把车往回赶,手下的人看着不顺眼。蔺相如问他们秦王跟廉颇谁厉害,他们都说秦王,那么秦王他都不怕,还会怕廉颇吗?他躲着廉颇是我赵国好。话让廉颇知道了,廉颇觉得自己不对,就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连忙热情迎接,就这样他们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草船借箭》缩写作文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下面语文迷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个故事的缩写作文,供大家参考。

《草船借箭》缩写作文一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让他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答应在三天内交箭。

周瑜让鲁肃探听消息,可鲁肃却按照诸葛亮的要求,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并且不告诉周瑜。

前两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大雾弥漫时,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去取箭。诸葛亮吩咐人将二十条船连在一起,朝北岸开去。等曹军水寨时,他又命令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又叫将士们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曹操多疑,不敢贸然进攻,只让弓弩手射箭。诸葛亮等船头射满了箭,又下令将船调转方向,继续让曹军射箭。等曹操发现事情不对时,早已追不上诸葛亮了。

箭如期“造”好,周瑜自叹不如。

《草船借箭》缩写作文二

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便用造箭之计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说在三天能造十万支箭,否则甘愿受罚。

周瑜派鲁肃去探听情况,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便请他去帮忙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配上三十名军士,并且布置青布幔子和草把子,叫他别告诉都督。鲁肃见了周瑜果然不提此事。前两天,诸葛亮没什么动静,第三天四更时他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将二十条船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营。诸葛亮下令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并叫军士擂鼓呐喊。由于雾大,曹操谨慎、多疑没有派兵,只是叫弓弩手在江中放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逼近曹营受箭。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船驶回来,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了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晏子使楚》缩写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贾钰龙

春秋末期,齐、楚两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显示楚国的威风。

楚王叫人在城门旁挖个狗洞,让晏子从狗洞进去。晏子看了看狗洞对接待的人说:“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接待的人给楚王说了以后,楚王才吩咐开城门,迎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问:“齐国没有人吗?”晏子说:“我国住满了人,您怎么说没有人呢?”楚王说:“那为什么打发你来。”晏子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下等国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被派到这儿了。”说完,他笑了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这时,新捕获了一个犯了盗窃罪的齐国人,楚王说:“齐国人怎么这么没出息。”大臣们都笑了。而晏子面不改色的说:“淮南和淮北的橘子大不相同,是因为水土不同。而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却做盗贼,也是因为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想取笑大夫,却让大夫取笑了。”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燕子了。

【《晏子使楚缩写

作者:陈昱帆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晏子访问楚国。楚王仗自己国势强盛想侮辱晏子,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个洞,楚王让把城门关了。晏子对招待的人说:“这不是城门是狗洞,访问‘狗国’从狗洞进去,你去问问你们是一个什么国家?”楚王只好吩咐开城门迎晏子。

楚王瞅了他一眼说:“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回答:“我国住满了人。”秦王说:“既然人那么多为什么派你来?”晏子装作为难的样子说:“撒个谎吧,怕欺骗大王,说实话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国家派上等人,访问下等的派下等的人。我最不中用。”晏子故意笑了,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招待晏子当他们高兴时,武士押着囚犯。楚王见了说:“什么罪?哪里人?”武士回答:“盗窃罪,齐国人。”楚王说:“齐国人这么没出息?”晏子说:“可能因为水土不同吧。”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