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驻村工作队员民情日记3篇【经典20篇】

导语:我建议为了我们的健康,让我们一起张开双手,共创绿色的环境,让蓝天更蓝,让清水更清,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环境日记,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7302

作文

437

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因“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安排,我的帮扶对象为兰沟村二社的老党员俞义泉,今年67岁,家中4人,儿子患有精神病,老伴今年63岁,孙子上一年级。我带着一袋面,一袋大米去他家时,因腿病不能下地的他听了我的来意后,顿时现出了热情。经过在院子里很短的谈话,他抖出了内心多年的苦水——自己现在对生活没有精神了。因为几年前,儿子因婚姻不幸突患精神病,胡闹胡弄,乱砸乱摔,弄得家里不是样子,现在虽好一点了,但几年来的折腾,使原本生活很自信,很要强的他瘫了。我对老俞进行了开导,劝诫,希望他鼓足信心,好好生活。最后他还是发自肺腑地道出了一句话:“共产党对我真好。”离开老俞家时,他忍着

疼痛,一瘸一拐地送了我一段距离,看到他语塞时的表情,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办法:像老俞儿子的这种病情,常年四季要吃药,这项费用对本来就难以维持生计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不是一袋面,一袋大米能解决的问题,希望政府能认真调查研究,对属于这种情

况的适当补助和报销药费,以增加他们生活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脱贫攻坚民情日记

全文共 1323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晴

授命到大岭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已经整整3个月了。今天一大早,我就接到村里老支书杨锡荣的电话,说村里今年烤烟长势喜人,是不是到几个农户家去鼓励一下,我正有此意,便欣然答应。

记得3月21日,我到县委宣传部报到,部里分配给我的一个任务就是扶贫。在参加完全县扶贫工作大会后,第三天我便驱车来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壶瓶山镇大岭村。大岭村距离壶瓶山集镇25公里。踏入村部,迎接我的是村支部书记李启斌和老书记杨锡荣。

次日,我和工作队的覃凤逸以及李书记开始了全村的走访调查。老书记也亲自陪我们一起走村串户,了解村情。大岭村坐落在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壶瓶山大峡谷谷口,三面环山,一道峡谷与外界相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村域面积27329亩,森林覆盖率96%,耕地1090亩,总共451人。走访中发现,5岁-45岁之间的学龄儿童和青壮年劳动力较少,60岁左右的老人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学龄儿童都在集镇读书,由于路途遥远,大多需要一名家长陪读,青壮年劳力基本都在外打工,只有农忙或者过年过节才会回来。

村里的简易公路只能通行本地人的出行神器“麻摩”。那天,我们走访距离主线公路最远的张文业家,从村部出发,在“麻摩”车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后,我们改为步行,在很陡的山坡路上走走停停,3个小时后才到达。此时,我早已是精疲力竭,平房主人老张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但眼前的一幕却让我忘了疲惫:破旧低矮的平房,苍老的青砖石瓦,一张正对门口的八仙桌,桌面上整齐地铺了一层报纸,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褶、皮肤黝黑的男人坐在门边上发呆。走进屋里,眼前一片荒凉,我们不禁沉默了。

老张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烤烟种植为例, 每亩成品烟叶的总收入在4000元以上,所需的烟叶专用肥料、劳动力、运费就要花掉一大笔钱,正常情况下,烤烟种植每亩净利润只有260元,再加上肥料和成品烟运输成本的增加,相对于交通发达的村,每亩收益减少300元,农民除了自身劳动力收益,实际上发展种植收益微薄。

当时,老杨书记还讲了一个让人心碎的“冷笑话”:前两年,惜粮坪的杨老养了几头猪,陡峭的山路连猪都赶不下来,只有杀了请人将猪肉背下山,一头猪200多斤肉,卖了2400多元,结果请人上山杀猪花了200元,请4个人背下去花了600元,再加上买猪仔的600元,除去自己背猪仔上山和喂猪的粮食、人工,毛利1000元,细算连喂猪花的饲料钱都不够。

那天,我们从栽烟谈到修路,从人畜饮水谈到茶叶发展,不知不觉,已日落西山,下山已是不可能了,经不住老张热情的挽留,我们留了下来,老张用山里人待客的饭菜招待了我们。3月大山的夜晚还是挺冷的,我们一群人围坐在火堆边,一直聊到深夜。

今天,我们在老张家又待了大半天,继续聊脱贫,聊发展。我们都认为,其实山里人不缺智慧,也肯吃苦,独特的气候条件生产出来的烤烟、茶叶、腊肉、蜂蜜、土鸡等都是城里人趋之若鹜的好东西,交通不便才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最大的拦路虎。只有打通了交通这个脱贫攻坚的“神经末梢”,山里百姓才能真正看到希望。

值得欣慰的是,石门县近两年响应常德市委“交通大会战”号召,西北山区的交通大环境正在快速得到改善,而大岭村的公路建设也已经被纳入扶贫规划,山里百姓有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下乡驻村民情日记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阴沉沉的天气持续了好几天,不觉中天空飘起了细雨,我们开着镇里的面包车,走在一条泥泞的山道上,看不清周围的景色,好象连事物的色彩也分辨不清,一片灰蒙蒙的,远处不停的传来阵阵闷雷声,偶尔会有一阵凉风吹过来,触及皮肤有点寒冷而又荒凉的感觉.....

今天一早,我跟镇领导一起到我挂钩的村子,召开"外出乡贤回乡捐资修村道"欢迎会,虽然会议时间定为十点,但我心里还是有点急,恨不得快点赶到,因为我是这个村的挂沟工作组长,又是安排在这里的驻村干部,村庄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少,想修条村道不容易,现在机会来了,我的想法和村里一样,希望上半年能把路修通,改善村里交通状况,早日脱离贫困.

会议地点就设在村委会里,村干部们早早把会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大门侧还写了十分醒目的欢迎标语,会桌前摆放了一些自产的时令水果.会议在十点准时介开,由镇领导主持会议,村书记介绍村里基本情况,我也代表镇村对捐资乡贤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整个欢迎会在简洁轻松中进行着,共捐资了七万多元,村书记双手捧着钱在微微发抖,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用好每一分来之不易的钱,保质保量地把村道建设好``````

会散了,我和村主任的任务是统计捐款名单,用红纸张贴,主任写得一手好书法,不到半小时功夫全部写好了,正准备放笔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元出来,慢!主任增加一条名,我捐二百元.主任一愣,你不是捐了二百吗?我把你名字都写上了.我忙解释说:那是以镇干部名誉捐的,这二百元是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捐的,你看,驻村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给村里带来多大改善,就算驻村干部的一点心意吧.村主任会意地写上了驻村干部捐款二百元的大字``````

雨还在下,四只车轮子慢慢地在山路上翻滚着,我在沉思,驻村一年多了,我给村里做了什么?无非就是在那一年没开几次门的驻村办室贴几张喷墨宣传画,贴了几张驻村工作目标.驻村一年多来,给百姓带来了什么?我只是在做着工作组长应做的份内工作,只是多领了一份驻村补助罢了!

作为一名双重身份的我,已是一名镇挂沟工作组长又是一名驻村干部,而我对驻村工作感到的更多的是茫然和无奈.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脱贫攻坚民情日记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1月份开始,满江红村精准识别进入入户调查核实阶段以来,写东西的激情一下子就如潮水般退了下去。始终懒得提笔写点东西,因为天天要下去调查、走访农户,走的腿酸痛,晚上回家就想躺着,话也不想多说,根本没有写东西的欲望。但是今天上午的入户走访,使我觉得不得不写一写。想想那些关心支持我的同学、领导和同事以及朋友们,不敢懒惰,还是应该把我的工作和生活汇报给他们。

2月18号上午,我跟村会计薛勇走到一组第六家徐文秀家的时候,推开大门,走到院里,瞅着院子倒是挺干净,一面青的土房,薛勇边走边说,他媳妇有病,丙肝,听说挺重,啥也干不了。我说这家上个月我好像来过啊,当时好像家里没人,薛勇说,对,上次我领你来过。到了屋门口,却看见铁将军把门,我说,这家锁门呢,今天又白来了,咱走下一家,等中午再到他家来吧,返身我俩刚走到主道上,远远的就看见一男一女两个人慢悠悠地往这边走来。薛勇说,这俩人就是徐文秀两口子,可能是去点滴了。走近了我细看看,不用说,一看徐文秀爱人就是个病人,脸色灰暗,走路慢腾腾的,薛勇说,大冷天你俩干啥去了,老徐说,这不刚领她去卫生所点滴回来吗,这两天又重了。薛勇在道上就想问问徐文秀的情况,往纸上填,我说挺冷的,还有病人,进屋说吧。进屋后,没等我落座,他爱人就把灯打开了,嘴里有气无力的说,这屋这么黑呢,我当时就纳闷了,大白天的,我瞅着屋里也不黑啊,这时,老徐说了,说自打老婆得了肝病,眼睛也不好使了,看啥都一抹黑。薛勇说,这是咱们村新来的“第一书记”霍书记,今天到你家就是看看你的家庭收入支出情况,看够不够贫困户。老徐赶紧拉着我的手说,你就是霍书记啊,我听咱们村人说了,说来个“第一书记”,没想到今天到我家来了。我说,早都应该来,上次来了你没在家,大嫂这病得几年了,花了多少钱啊?新农合给报了多少啊?老徐说得了四年了,这四年都花了快15万了,报销能有一半吧,边说边转身从炕柜下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摞厚厚的病历、诊断、药费等复印件。我拿过来一看,第一张就是一个53000多元的在哈尔滨住院的药费复印件票子。我说那剩下的一半从哪来的钱啊,老徐说都是亲属借的,还有银行贷款,到现在银行还有四万贷款呢。我说那你有没有低保啊,他说没有,旁边的薛勇说,下批打算给他报上去。我说家里这么困难,咱不能等下批啊,正好咱们村明天要开村民代表会研究精准扶贫的事,顺便就把老徐的事在会上说一说,如果大伙没意见,那明天就给报上去。然后我又把他家的户口本、身份证、病历、诊断等拿着,我告诉他我都拿走,我回单位给他复印。让他爱人下午去照相馆照两张二寸照片,然后我明天来取,如果明天村民代表会通过了,我就到镇里民政把低保申报表拿来,帮你填上。另外你这样的家庭应该符合贫困户标准,经村民代表会通过公示无异议后,我们会及时给你上报到市扶贫办。老徐媳妇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说:“霍书记啊,你要早来多好,我就有盼头了”。

晚上回家,躺在床上,回想起今天走过的这二十几户家庭,真是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能为村民做点事情,确实感到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联村联户,脱贫致富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1 月 16 日,按照县委安排的“联村联户”行动要求,我在公司经理的带领下,前往自己的联系户板桥镇马长湖村黎永生、计谷有、方小文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发放民情登记卡,也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送去了春节慰问品。

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三、解难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十一月十六日,在市保密局刘光奇局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苍龙街道办事处,对办事处所辖的苍头坝社区和下坝村进行了解。在苍龙街道代主任的介绍下,我们对所辖的两个区域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两个区域。我们便直奔苍龙社区和下坝村。

进入苍龙社区和下坝村,接待我们的是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由于此项活动工作开展的紧迫性、重要性,刘光奇局长便及时组织召开了村委工作会议。

会议上,刘光奇局长认真传达了“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的重要性,并号召村委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要积极行动起来,在苍龙社区和下坝村开展好牵手**活动。刘光奇局长还指出“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是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把党的关怀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联村联户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1538 字

+ 加入清单

一、探访五号村民韩某家

3月16日下午,曹副秘书长带领贺副科长和傻丫头深入联系户韩某家中,刚进院子便看出这个家庭的贫困,只有七八十平米左右的砖混结构房屋,家中简单地摆了几件家具,未烧取暖炉子。曹副秘书长亲切地与韩某的妻子李某交谈,得知韩某已经70岁,李某58岁,儿子韩小某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女儿正在读大学,韩某患有哮喘、心脏病及其他并发症,拄着拐杖艰难地行走,脸色发黑,说话吃力。

通过了解,得知韩某家中收入情况分为两块,目前养23只羊和1头牛,养殖收入每年5000元左右,种16亩地,其中12亩种粮食作物,4亩经济作物,年收入3万元左右,每年政府赠送一吨煤炭用来取暖做饭。

每年家庭支出大约需要3万元,主要用于生产、教育和医疗,每年购买化肥种子、田地浇水大约需要1万元,女儿上大学每年至少需要1万元,韩某患病治疗费除了新农合报销的费用,每年自己需要付5000元左右,人情礼节支出每年大约2000元。

家中电器就是一台闭路电视,机动车辆有一台农用拖拉机。

李某说政府考虑周到,每年赠送一吨煤炭用来取暖做饭,村委干部给与关怀和慰问,她十分感谢政府的关心;现在最关心的是田地如何耕种能收获更多的粮食增加收入;家里喂养一头牛,老人家听说村里有人买了铡草机,想知道购买铡草机是否有补贴,她也想购买一台,粉碎玉米杆用来喂养牲畜;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老年人无事可做,如果有老年活动室,老年人空闲时可以打牌、健身消遣;当问及她对干部思想作风有什么要求时,她说给田地浇水时,村组长不按照交钱的顺序给大家浇水,而是依据关系亲疏决定浇水的顺序,她希望村里多考虑老年人的困难,按照规矩办事。

细细算来,这一家三口人,除去必要的生产、教育、医疗支出,已经所剩无几了,韩某的疾患已经相当严重,曹副秘书长叮嘱老人多休息,按时服药,并问清铡草机的型号、价位,他个人愿意出资帮助老人购买。曹副秘书长详细询问了春耕计划、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留下民情连心卡,说他会经常来看望,知道韩某家缺少劳动力,他表示农忙时抽时间来帮忙一起收割庄稼,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购买一台铡草机。

二、探访八号村民王某家

从韩某家中出来已经下午四点十分,走进8号村民王某家中,王某去草滩上放羊了,其妻接待了我们,砖混结构住房150平左右,外贴瓷砖,院落干净整洁,通过交谈得知王某61岁,妻子58岁,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大儿子另立门户,小儿子三口和他们一起居住,儿子在市里务工,儿媳妇照料孙子。家庭收入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养殖70只羊,去年卖羊赚了8000元,种植十几亩田地,每年能收入3万元,儿子打工每年能赚2万元,自己交养老保险,每月老两口能够领取500多元养老金,一年下来也有六千多元。

每年家庭支出大约需要2万元,主要用于生产、教育和医疗,每年购买化肥种子、浇水大约需要1万元,孙子上幼儿园每年需要2000元,王某的妻子患风湿病,医疗支出每年大约2000—3000元,人情礼节支出每年大约2000元。

家里种植八亩粮食作物,还种三四亩蔬菜,有30米长的日光温室,养殖70只羊,太阳能、闭路电视、固定电话和手机、摩托车、拖拉机都有。

她还领我们到后院去看自家羊圈,后院占地比较大,但是比较凌乱,玉米杆、羊粪散落一地,曹副秘书长仔细查看后提出仔细规划羊圈,科学养羊,提高绵羊的产绒量。

当问及有没有特别满意的事情,她说国家现在富裕了,实现新农合,看病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她还希望村里发展养殖业,实现大家共同富裕,自家也希望通过多养羊的方式增加收入。

曹副秘书长详细询问了春耕计划、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留下民情连心卡,说他会经常来看望你们,与你们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共同寻找致富的门路,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重修羊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多的村官工作,我学到了很多,认识逐步提高,思想日渐成熟。从刚开始对农村工作的无知到现在的渐渐熟悉,再到变成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成为我成长不竭的动力。

记得刚到村里报到的时候,村里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村支书告诉我,我们村是镇里的重点村,责任重大啊!隐约中我只记住了“责任重大”这四个字。自己虽然也是来自农村,但对农村政策和工作了解的确实很少。

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干好。到村第二天,我就从镇上找来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相关材料进行学习,在村支书问的指导下,我们把美丽乡村的主阵地定在了村里的主巷道清理上,我还建议把清理好的地方用相机拍摄下来,把照片贴在村里的公开宣传栏上,通过清理前后效果的对比来激发群众的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到了检查验收阶段,我们村建设工作受到了镇领导的认可,那时我心里满是成就感。

后来我把这段经历告诉了我的同学,同学说,你进村就是打扫卫生啊。我说,不是,我在学习,在进步。

我觉得用心经历过的事情会变成一笔财富,这些财富会让你充分领略到生活的意义。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抱着学习的心态,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我时常告诉自己,工作无论难与易、大与小,用心做就会有收获。

一年其实不长,作为村官,我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我的心告诉我,我愿意做下去;我的收获告诉我,我做的值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联村联户走访慰问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为大力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及双联行动,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惠民政策。10月27日,本报联合省社保局对双联干部在双联行动中所写的民情日记、心得体会予以刊发,使双联干部和帮扶对象以及帮扶进度、帮扶成效人人知晓,激发全社会投入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的主战场。

据介绍,自全省开展双联行动以来,省人社厅及省社保局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双联行动,针对双联点舟曲县大峪乡得力村和老地村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目前当地村民的收入得到了增加,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今年,又将陇南市水泉村作为省社保局新增加的双联帮扶点重点帮扶。在今年的双联行动中,省人社厅及省社保局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双联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帮扶有重点、帮扶有措施、帮扶见成效。在双联行动中,省社保局干部把每次帮扶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针对每户的不同需求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和计划。为了提高帮扶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体察当地村情民情,真正把贫困户的困难和所需掌握清楚。省社保局联合本报对每位双联干部的“精准扶贫、双联行动民情日记”予以刊登,以激发帮扶干部和帮扶村、联系户共同出谋划策,早日脱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驻村民情日记

全文共 1233 字

+ 加入清单

这些天,我一直想怎么把xx村老百姓反映修路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因为从xx乡大庄村川杨公路至xx的8公里通村公路盘山而上,路面凹凸不平,曲折难行,严重困扰着山上的村民们。为此,上周我向单位的秦国祥主任和傅xx副主任求助,求他们出面协调解决,他们十分乐意,要求我先到民和县交通部门了解清楚,然后协调有关领导解决。为此,我和仲副乡长他们商议今天到民和县交通局去查查这个项目是否上报省、市交通部门。

一大早,我、仲副乡长和民和县委宣传部孟xx干事一起来到了县交通局。我们的孟干事在县上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他和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也很熟。但是我们到的不巧,办公室主任正在旁边的会议室开会,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值班的工作人员。孟干事让那位同志悄悄叫一下主任,说宣传部小孟来找。不一会儿主任来了,是个女的,很热情。我们说明来意后,她出门叫来一个负责项目工作的女同志,让他给我们查查。那位干事也很热情,让我们在主任办公室喝茶等会儿,她去查资料。不一会儿,她拿着一张表来了,边给我看表边说这个项目已上报到省交通厅,有望下达。但是,他说你们自己跑跑,项目可能批得早,没准明年能实施。听到这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因为我一直担心这个项目如果没上报,我的单位领导们不好协调。此前我心里一直有个打算,如果这个项目已上报至省交通厅,我就请求我们的傅xx副主任给省交通厅陶永利副厅长说说,他是傅主任的老部下,而且也是我在化隆县时的县级领导,这个事他肯定会帮忙。我详细看了一下表格,这个项目叫川杨公路至大库土公路,建设性质为改建4级,建设规模为8.35公里,计划投资292万。和乡上打的报告一对照,有点不一样。我仔细看了看,原来乡上的报告里面还包括从xx村另行通往川杨公路 处的16公里改建路。乡党委马书记也给我说过此事,希望把通往大库土村的公路也一并争取解决了。

回到乡上我立即给马书记和梅乡长汇报了此事。他们让我给傅主任说说,后天带我们去省交通厅见见陶厅长。我当即挂通傅主任电话说了此事,他满口应允,让我们后天去西宁。

商量完去省交通厅的事,我顺便邀请马书记和梅乡长参加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明天来xx小学开展“萤火虫”微公益活动。他们很乐意,决定由梅乡长参加。

这个事也是我自从进驻xx村开展工作最欣慰的一件事,也是我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即将要办的第一件实事。为了把这个企业的捐助拉到xx小学,我再三劝说老师兼青海省慈善义工协会会员的朋友,并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到学校搜集整理文字和影像材料,及时上传给了他们。朋友也实心帮忙,很卖力的把这个事办成了,而且早上通知我明天就要来了,这让我十分感动。以前很羡慕他们经常开展公益救助活动,也有好几次想去参加。但一方面是因工作脱不开身,另一方面还是缺乏勇气的原因。做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爱心本来是个好事,但不知为什么有时候心血来潮,但真的要去参加的时候,却总是缺乏一股勇气。想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朋友们的爱心举动精神可嘉,勇气也可嘉,自己比起他们差远了。

(晚22时30分于xx乡xx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双联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3月17日星期六

今天,我终于腾出空来,来到帮联户吴俊义家。他家共有4口人,老母亲已经77岁,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侯希春去年因一次意外事故胳膊骨折,做了手术;他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病,全靠每年两次化疗维持生命,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全家仅靠儿子打工的一点微薄收入度日,生活非常困难。吴俊义说:“我们一家四口,只有儿子能赚一点养家糊口的钱,其它三个人都只能等着吃白饭,每年光看病买药就要花上一两万元。加上儿子已经到了结婚年龄,家里两只破窑洞都快不能住人了,想给儿子盖三间新房,可是家里不仅没有一分钱,在信用社还有三万元贷款,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我心情很沉重,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乡镇领导,深入群众还是不够,自己今后要多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结合闫沟村情和他家的条件,我和吴俊义夫妻两人商量着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初步确定了三条措施,一是按照茹河川区设施蔬菜发展的优势,经营设施蔬菜大棚3座;二是结合乡上危旧房改造项目,帮助其新修房屋3间;三是争取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主要用于经营设施蔬菜和新房修建。我鼓励他们:“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要常联系,有困难就打电话,我尽我最大努力帮助你。现在你日子很苦,但一定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气,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你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我没有想到,话刚说完,吴俊义竟然哭了,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把设施蔬菜搞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村官入户走访民情日记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趁着今天学生放假,我走访了恒寨村的留守儿童皇甫一凡.皇甫一凡的父母都在远处打工,常年不回家,留下自己和弟弟在家和爷爷奶奶生活,且两个孩子均在上学,家庭负担很重.

今天天气很好,我带着文具、牛奶等礼物搭了个顺风车来到一凡家.我已经来了好多次,一凡还是有些害羞,低着头不爱说话.奶奶和我说着家里的情况,不禁落泪抽泣,我的心情也变得很沉重,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当问到孩子的学习情况时,老人家感慨又多了起来,她说:家里没有大人,孩子的教育是个问题,没人管没人问.我对奶奶说:不管是生活上的困难还是孩子学习上的困难,都可以找我,我一定会尽全力帮忙.

离开的时候我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方便以后和孩子联系,对比他们家的实际情况,我能帮的实在太少了.真正的走村访户才了解到,村民的生活其实很辛苦,虽然走了很远的路,但我觉得一点都不累.以后我一定会经常拜访留守儿童和困难户的家,和老人家聊聊天,关心孩子的学业,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村民做些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双联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3月8日 星期四 天气:雪

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议刚刚结束,在办公室的我有点坐不住了,双联行动方案虽然已经出台,但具体工作从何着手,一定要再入户看看,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实际情况,才能理出思路。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也好,环境恶劣有些问题才能显露出来,叫上张组长,马上出发。

我们驱车径直来到土门镇永东村北城组的一户人家,几间80年代的土坯房里住着一家四口,户主叫朱光林,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妻子郁海棠身体不好,只能做做家务,照顾照顾孩子,只有朱光林一人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家庭收入也基本来自10亩地的几千元种植收入,由于供养负担重,常常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看着这位比我年长不了几岁,但被生活的担子压得显得有点苍老的一家之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离开了朱光林家,我们又来到永东村车院组的一户农家,穿过泥泞的小院,来到了堂屋,大炕上躺着一位年逾花甲、重病在身的老人,老人由儿子王奋仁夫妇照顾,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正在镇上的小学上课,一家五口人住在几间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的土坯房里,每年来自10亩地的一点收入,除了家庭正常开支、给母亲看病、供孩子上学外所剩无几,靠享受政府低保勉强维持生计。

又走访了郭林等几户人家,情况基本大同小异,带着纷繁的思绪回到办公室已是下午六点多了,一天的摸底走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贫困村、贫困户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省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作为一名联村联户的干部,我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作为全市地税系统“双联富民”领导小组的组长,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找到出路、想出对策,早日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最终奔向美好的小康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

全文共 2370 字

+ 加入清单

5月的阿东,咋暖还寒。一早起来,我和兴娥忙活着把面条煮好,收拾好水杯、笔记本。今天,我们要和镇上、村上的同志一起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的工作,得早点做好准备。

锁好驻地的大门,我们沿着村子的水泥路往村委会去,门口的大爷热情地和我们招呼,小学校里传来孩子们的朗朗书声,牛车、马车缓缓的驶过,那几只最初看起来很凶的大狗散漫的走着,好像很享受这初夏的晨光。

到了村委会,大队人马还没到。我们便一路走到村头,透过晨曦的薄雾,俯视着村子的全貌,脑子里不禁遐想联翩。阿东村委会是我们市政协的扶贫帮扶村,属冷凉山区少数民族村委会,全村辖阿西者、阿东、阿支朵、旱谷地、摩龙、请歹、请待岗、岔河、九道沟、偏箐10个自然村。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359元,远远低于全镇、全乡的水平。

贫穷无外乎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因素,提起外部的环境,我不禁想着来阿东这一路的各种岔路、弯道,上个月我们去岔河、九道沟看陈村长他们修的机耕道,一路上,我是深深地被他们驾驶摩托车的技术折服了,想着上不去的地上去了,想着下不来的地也下来了,那些路确实够惊险。而自身的因素呢,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很多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教育意识淡薄,各种疾病导致家庭贫困的情况很普遍。

交通不便这一大难题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到各村走访时,我们看到政府正在进行通村及村内道路硬化,新建的公路基本已经修到了各村寨,目前通村桥梁和机耕道、电烤房等工程建设也在进行中,阿东的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大有改观。

想到这个地方的农民几乎是以烤烟和油菜籽种植为主,没有其他产业带动。我想阿东虽然气候冷凉,土地不肥,却很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二、三月来的时候,阿东的油菜花开得铺天盖地,加上独有的地势,一圈圈地从山顶铺到山脚,那样的韵律美绝不亚于城里的金鸡峰丛,而且因为气候冷凉,花期更长。四月的阿东杜鹃花开疯了,漫山遍野都是,红的,白的,黄的,也不亚于贵州的百里杜鹃。听说七月的阿东更有味,是野生菌的世界。这样的阿东,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改善,是不是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呢?

正想着,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原来马街镇的李家平副镇长、村委会书记李宪好他们已经集中到村委会了。沿路走下来,经过了两栋快要竣工的楼房,这是新建的村委会和村卫生所,老村委会早已破旧了,整个村委会都没有卫生所,市政协到阿东调研走访后,及时协调资金帮助村里修建了新的村委会和卫生所,下个月应该就可以用起来了。到时候,村民们商量个事也有个好环境,看个病、拿个药会方便很多。近段时间,市政协正在为阿东的通村桥梁和机耕道、电烤房等工程建设协调资金。

到了村委会,大家都聚集齐了,大概有十来个人,马街镇的李家平副镇长直接联系阿东村,这次“回头看”的工作由他来牵头。我们围成一圈,商量这次工作的方法步骤。这次任务要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全面核实扶贫对象信息数据,切实落实帮扶责任和措施,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确保挤出水分、补上漏洞、找准对象。

我们分三个组三个片区对建档立卡户逐户逐人进行核查,我是家平副镇长这组的,我们负责阿东村、阿支朵和阿西者这个片区。同行的还有镇上的一个女同志,一会功夫就熟了,她叫杨琴,和我差一个字,她们刚从铁山那边做完“回头看”工作,很有经验。我们小组先是来到一家农户,老两口都很和蔼,“子女离你们远吗?经常来看看吗?你们家新建房快动起来了吗?国家补助的4万元能帮上大忙呢,场院的硬化每个平方给一包水泥的补助,最多能给80包!”家平和张金泽一边和老人聊天询问,一边宣传扶贫政策。“4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呀,是我们三年的纯收入呀,国家的政策太好了!”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连声说着。

经过一家农户时,大家仔细询问后,村上的同志说:“这家房子也建了,还有机动车,要剔除出列,不算贫困户了,后面有两家确实很困难,等下我们去看看,把他们补上去。”

这时候正值中午,阳光辣毒,在阿支朵,顺着公路,一片高大的核桃林出现了,给我们带来了阵阵凉意,我们在走访中边看、边听、边问,对贫困对象逐一核查。一个大妈走过来跟我们说,“我想问问,我老头子身体不好,能不能给我们落个贫困户,政府补助个油啊、米啊,我也可以帮补点。”大家耐心地跟她解释,贫困户需要的条件,贫困户享受的优惠政策是哪些,她这才明白了,原来政府不是给贫困户送点日用品,是要盖新房,找致富路,脱穷根,而她们家并不想盖房,家里日子也还过得去。

来到彝族村寨阿西者,顿时感觉到精准扶贫的热潮扑面而来,年初来时的泥巴路已成记忆,崭新的通村公路让人止不住惊叹道路的修建速度。破烂的木房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易地搬迁新建房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盖着烤烟的薄膜一直延伸到远方,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的发着光芒,分外美丽。崭新的电烤房格外引人注目,电烤房建设也是市政协在阿东协调的项目,我欣喜地了解到,阿西者现在已经建好了15座电烤房了。

下了坡,往右手边一看,一排排白墙蓝门的临时板房映入眼帘,我们几个进了村长李见高家,李村长是个肤色微黑,高高壮壮的彝族汉子。他和村子里的另一名男子与我们核对贫困户的资料,我跟他说起,前几次来的时候,觉得他们的彝族服装很漂亮,他们的妇女很美丽,他们村子变化得让我认不出了,我还把乡村旅游的想法傻傻地说了。村长他们听了一边哈哈大笑,一边从里屋端了一大盘瓜子放到我面前。正聊着,发现坐在旁边的杨琴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是呀,精准扶贫要掌握第一手详实的数据,可是辛苦了基层的同志了。

出了阿西者,已接近黄昏,我们三组人马全部到阿东汇合,大家互相交流着贫困户的核实、增减情况,看着这一张张亲切又有点陌生的面孔,我在想,如果不是因为精准扶贫来到这里,我也许永远都不会了解到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也不会认识这一群朝气蓬勃的基层干部吧?这真是,为阿东扶贫而来,与阿东今生结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慰问群众民情日记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3月7日清晨,在*局长的带领下,我们驻村走访组一行九人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抵达**县**镇新高桥村。虽路途遥远,但一路春意盎然,不减大家兴奋之情。 稍作休整,我们兵分两路,开始工作。一部分同志把驻村要住的房间整理好,一部分同志参加村支两委座谈会。会上,局领导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这次大走访活动的基本精神和我局的相关方案、目标,并详细了解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存在困难和发展思路。

据村支书邹月生同志反映:高桥村属于**县的贫困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85户,680人。其中:村干部4人,党员20人;五保户10人,孤儿1人,低保28户;留守老人70人,留守儿童50人,残疾人45人。全村共有土地708亩,其中水田638亩,旱地70亩,另有山林430亩。该村支柱产业是种植业,经济作物以黄花菜、冰糖芋、生姜为主。另有养殖户以培育鱼苗和饲养猪为主,其中最大的养猪专业户年出栏生猪50头。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村里的经济不发达,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依靠在外打工,务农人口人均年收入只有3200元。迫切希望能够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全村的贫困面貌。 3月8日,礼霁副局长的带领我们工作队对全村7个组进行了走访,并参加了第五组的水稻育秧工作布置会。在走访期间,村民积极向我们反映情况和问题。根据村民反映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归集和整理。新高桥村有20名生活特别困难的村民,其中4名困难党员。村里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是急需农网改造。生活和生产用电都是搭接邻村的。二是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需新建两处电排;用于灌溉的水轮泵也有三处年久实效,迫切需要更换;90多口山塘都需清淤;需新建灌溉渠道。三是新建村委会办公楼。 下一步我们针对高桥村的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从实际出发,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真抓实干,把大走访活动落到实处,为高桥村的群众排忧解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9月11日,霍城县民政局的领导及干部,还有清水河镇的民政干事找到工作组,落实李得海老人军人生活补贴的事,由我带路,我们一同来到李得海老人家。

现住清水河光明路2巷的李得海,1934年10月10日出生,回族,丧偶,农业户口,户口在宁夏泾源县香水镇,现在靠捡拾垃圾为生。1951年2月由平凉参加抗美援朝人民志愿军,被分配在平凉自立团独立营四连二排当兵,后调往宁夏泾源县公安队工作,1987年前往新疆至今。1998年5月,李得海在原宝地对面住的两间砖木房屋,因规划要求搬迁。2011年李得海居住的房屋因失火不能居住,经社区、镇民政办协调区镇党委,通过抗震安居资金新盖一间20平米砖木房,居住至今,老人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工作组先后两次进行了慰问,在入户走访时,李得海老人向我们反映了他生活补贴的事,老人说:“生活补贴我一直都没有领,你们工作组能否帮助解决?”

问老人:“老家有亲戚吗?是否他们在领?”

老人却始终回避老家宁夏的亲戚不谈,说起三宫及大西沟亲戚的事,但工作组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向县民政局咨询了这方面的知识,并经协调,由县民政局向宁夏泾源县民政局发函同意将老人的老军人生活补贴(每月525元)转至霍城县发放。今天县民政局到老人家来,主要是落实老人是否前面领取生活补贴,如果没有领取,将协调宁夏泾源县纪委帮助协查。

说话间,这时旁边的一位邻居走了过来,告诉我们:听父辈说起过,钱一直由他老家得智障的儿子在领取。于是给老人讲:“我们已经调查了,是您的儿子在领取您的生活补贴,对吗?”。最后老人终于承认是老家的儿子在领生活补贴的事。

问老人:“从您儿子那里把补贴追回给您,好不好?”

老人说:“钱都花了,我不要。”

问:“现在把您的补贴转到霍城县清水发放可以吗?”

老人说:“这好得很!”

告诉老人:“您是否愿意回宁夏老家,民政局有救助站可以免费送您回家的。”

老人说:“我不回去,我喜欢新疆这个地方!”

几经周折,李得海老人享受老军人生活补贴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工作组帮助老人办理了农村信用卡,并写了申请,并由县民政局将其身份及申请有关资料邮寄至宁夏泾源县民政局,相信不久,老人就会尽快享受到生活补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田坝乡联合村正式选举村干部的日子。白天,村民们忙着在田间抓春耕生产,我们为方便群众投票,设立了6个投票站,决定在早晨村民还没有出工前每两人一组带着票箱进入投票点组织村民投票。经过投票、计票。最后,王廷天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王廷德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当选后,他们表示,将带领全村人早日脱贫致富,尤其是把建档立卡的115户贫困户345人的生活摆在首位,为他们谋产业、做规划,制定到户到人的脱贫帮扶计划。

市、县安监局对驻村扶贫工作高度重视,选派3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长期驻守联合村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扶贫的计划以及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工作台账,“按图施工”,逐月销账,让各项脱贫措施顺利推进,落到实处。

通过前段时间的走访,我们获悉联合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后续发展缺乏支撑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联合村脱贫致富的步伐。经研究分析,市、县安监局驻村帮扶工作队决定把促进产业发展摆上议事日程,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工作队与乡、村工作人员实地踏勘,计划在村委会公路以下几个组试种佛手瓜,截止目前,已落实土地面积102亩,正在同江城一家公司联系,由他们提供树苖和技术人员,在6月上旬发动群众开挖坑基种埴。产品由公司统一按保护价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民情日记扶贫简写

全文共 1973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5月,我有幸被青工委选中赴石门县维新镇调研当地贫困儿童的家庭情况。毛哥原名毛晓明,时任督查室副主任,个头不高,微胖,爱运动,是我们办公室的运动积极分子之一,篮球、羽毛球都还不错,特别爱干净,带副眼镜,看上去挺斯文的。这次,就是跟着他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扶贫”。其实本来我对这种占用周末的休息时间来参加这些所谓的扶贫啊、助学啊之类的活动是拒绝的,但是碍于毛哥的面子,还是答应了,也是这次活动,让我见识到了要“扶贫”是有多贫。

早上6点半,就被毛哥一个电话敲醒,“兄弟,起来哒没得,8点我到民政局来接你,你快滴滴搞啊!”洗漱完毕,我还在慢吞吞的准备去吃早餐,发现毛哥已经在楼下等我了。我们先到石门,与县政府督查室的同志接头,然后一起驱车维新镇,路上3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扯到了这次活动的情况,毛哥说是他一个同学正在长沙组织的一个扶贫活动,他就把线牵过来了,用他的话说“我们现在日子好过,可造孽的人还是多,尤其是小丫,有能力帮下忙、出点力,我们为什么不做呢”。我顺便逗逗他:“对呀,你日子肯定好过,新车车一开起,哪门不好。诶,你哪门不到单位喊个工作车呢?”他说节假日哪能随便喊车,反正有车,就当新车磨合下了。

在县城接了人,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维新镇,跟着当地民政所熊所长一道踏上了调研的路。出发前,熊所长拿着24人的名册说,要不要看几个重点户就好,这么多跑起来太累了,而且昨天下过雨,路不好走。可毛哥不同意,坚持要把所有的贫困户都看完,于是,艰苦的行程就开始了。

第一户叫覃道芳,跟母亲生活,丧父,母精神有问题,成绩比较好,没有经济来源。我们下车后步行了大约300米左右,已经是一脚泥了。来到了贫困户家里,出现在我眼前的场景已经完全颠倒了,土墙、土瓦、土炕……能土的都土了,土黄色的房子里面黑黝黝的,什么都看不清楚,熊所长叫了两声,土黄色的门慢慢打开了,里面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探出了一个脑袋,周围邻居说,她就是覃道芳的妈妈,患有精神病,平时不言不语,发起病来就胡乱打人,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再想想我的孩子,我立马不敢想了。这时从旁边屋走出来一个小女孩,衣服的颜色早已褪去,满身的补丁就像打了马赛克一样,也没有很精致的长相,用她那清澈有神的、带着些许疑惑的眼睛望着我们,熊所长介绍来意之后,毛哥嘱咐我把家庭情况仔细的拍摄下来后,便把小女孩叫到身边,询问了许多有关她家庭、学习的情况,临行前还不忘交待小女孩:“好好读书是你的任务,怎么读叔叔来跟你想办法。”前往第二户贫困学生的途中,熊所长给我们介绍了这些贫困学生的情况,大多数都是单亲甚至父母都不在,只能跟着爷爷奶奶过的,老人又年老体弱,没有固定经济来源,仅仅靠低保生活,还有的就是家庭患有疾病,拖垮整个家的,每年镇里面也都拿了一些钱出来补贴这些贫困户,但只是授之以鱼,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这次能够带来支持贫困学生的计划,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第二户叫赖慧群,从下车步行到她家有3里多山路,在半山坡上的一间小屋,一样的土墙和土瓦,不同的是墙和窗户上到处是洞和用麻袋封住后又被弄破的痕迹,还没到门口,屋子里一股馊味扑鼻而来,把我熏得连退了几步,待我想仔细看清楚是从哪个门飘出来的味的时候,毛哥已经敲门进去了。我捂着鼻子,从厨房门进去,看见土炕上面有一个大锅,里面正煮着类似腌菜一样的东西,黑乎乎的根本分不清是什么,除此之外,整个厨房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再看看毛哥,正在细致的查看家庭的详细情况、询问具体家庭情况,走的时候还自己掏腰包塞了500元在小孩手中。就这样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绕了多少山,从下午1点一直跑到6点40,12户贫困户终于跑完了,和熊所长约好明天上午把剩下的12户人家走访完毕后,毛哥拒绝了他们安排的餐宿,便开车拉着我们找地方吃饭去了。

两天时间下来,我的腿已经全是泥了,脚磨出了两个老大的血泡。再看看毛哥满身泥泞,车被刮花了,底盘也磕几下,说道:“毛哥,你这哈只怕是出血本类?”“能够把这个事落实到位,解决这些小丫的读书问题,这点事就不是事。你看镇上,老是跟他屋里大人给几个钱,有么得用,大人清白的都还管他滴,不清白滴只怕个人拿起克用哒,那不是白搞了。”随后他掏出他的记录本,“你看我,把情况都记录下来了,完这次要搞就搞助学,而且不能是简单的助学,还要是1对1的助、终身制的助,能够读到大专的就帮到大专,能够读到大学的就到大学,能够读研读博的,要支持到底,只有这些孩子自己富了,才能够解决他们家庭的贫困。”看着毛哥的车,在看看他疲惫但是满足的样子,顿时心生敬意。现在毛哥还真的前往扶贫点村工作了,虽然不能经常见到他,但是时不时能从微信中看见他带领扶贫小组开展扶贫工作,又或是通过发猪仔的形式带领大家养猪致富,看着他在照片中一副辛苦而幸福的表情,我还真有点为能有那样一次扶贫的经历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精准扶贫民情日记村干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从去年驻村工作至今,忘掉了许许多多,但始终都忘不掉是通往石溪村完小上学路上的那一张张笑脸;盼望把房子修得漂漂亮亮,摩托可以骑到家里的亲人们那一双双焦急的眼神。

今天,对市委政法委驻石龙、石溪两个村的工作队来说,注定是一个无法忘却的日子。下午,市政法委领导到绥江开展再“回头看”工作。两点半,座谈会准时召开。围绕精准扶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给石龙、石溪的驻村工作提了一大堆好点子。

我的笔在不停地记。我想,正是有市委政法委这个大后方的强大支持和帮助,我们驻村队员才做到了竭尽所能,安心工作。忘记了两百多公里外的孩子独自一人搭公交上学的辛酸,忘记了母亲在凤霞十字路口跌倒受伤无人送医,坐在家里埋怨儿子不在身边的痛楚,忘记了妻子周末微信里的牢骚……但我们没有忘记石溪还有121户建档立卡户的建房任务;不会忘记八队柿子湾三百多米的连接公路;不敢忘记整村还有821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三个村民小组饮用水不足,需要铺设4千米引水管道的艰巨任务……有你们的支持与厚爱,我们驻村工作的几名队员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会把精准扶贫工作干得更好,干出特色,想方设法帮助石溪村八百多人脱贫致富!那时,我们就会永远忘记你——精准扶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以来,市畜牧兽医局住和什力克乡上和什力克村“访惠聚”工作组通过走访入户记录民情日记收集民情民意,解决了村民关注的实事、难事。

依据春季民情日记记载,该村四组阿不来提·斯提等9户村民提出,通往居民点木桥的马路旁有一根水泥电线杆,影响过往车辆通行,尤其是村民拉运香梨与棉花极为不便,请工作组帮忙协调解决。工作组将这个问题反映到乡政府及乡供电部门,经乡政府分管领导、道路施工方及供电所负责人共同商议,达成移动电线杆协议,目前此事正在实施中,将方便250亩果园及196亩棉花的运输工作开展。

工作组住村伊始,5户村民就联名提出,因浇水路线长,每年香梨园和棉田浇水很不方便,且浪费水资源,希望在和什力克乡道至村委会四组9公里处的柏油路上修建涵渠,需挖开已铺好的柏油路段,通过埋入涵管将路北水引入路南,再进行此路段的扩路铺油等建设工作。面对扩路这个大好时机,工作组征得乡政府同意后,多次与市交通局、住建局联系协调,终于得到相关部门许可,赶在扩建柏油路面及修建人行道前,实施了修暗渠引水工程,惠及1500多亩果园的浇水问题,间接地为村民争取资金1.5万元。

住村工作组为了便于村民到村委会办事停车,与道路工程施工方商议,在村委会大门两侧修建停车场。经过工作组的努力,这一问题得到多方支持,目前已经开始施工建设。停车场的修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住村工作组又间接为该村争取资金2.6万元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长河坝村三社盛永才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刚好‘踩’到2016年的脱贫线,脱贫成果还需要想办法、找门路加以巩固夯实。今天走访了解他家的实际情况,再次帮助他规划夯实脱贫的路子,让盛永才家过上好日子,住上新房子的愿景尽快实现。”

秦巴山区的夜晚虽阵阵寒冷,但难掩一股股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四川省通江县麻石镇长河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鑫结束一天的走村串户,回到村委会的“临时”家中,写下了上面一段民情日记

别看李鑫是个80后,驻村时间不长,扶贫帮扶工作经验却十分丰富。

2016年5月,四川中华财险巴中中心支公司综合部的李鑫经组织选派,来到中华财险的挂钩帮扶村——长河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说起长河坝村的情况,李鑫如数家珍:长河坝村位于四川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秦巴山区,全村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3人。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35人,占全村总户数的19.71%、总人口的16.81%。贫困户按期“摘帽”、贫困村按期退出任务艰巨繁重。

万事开头难。刚到长河坝村时,李鑫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纸上谈兵,进村第一天,就穿着一双解放牌胶鞋走进41户困难群众家里,一边问一边记,实地查看了解“摸家底”,掌握他们致贫返贫的原因,寻找脱贫的路子。虽然农村生活艰苦,扶贫帮扶工作千头万绪,但李鑫有着一颗情系贫困群众的心、踏实干好驻村第一书记的执着信念。正是凭着这一股子做好群众贴心人的信念,李鑫找到了一条以关心关爱困难群众为切入口的扶贫帮扶的新路子。

“小李书记是个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共产党的好干部。”长河坝村困难群众裴德强提起李鑫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裴德强是远近闻名的特困户,家中五口人,小孩患有智力障碍,母亲已80岁高龄,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居住条件非常简陋。李鑫根据裴德强有强烈脱贫致富的愿望,联系培训班对他进行了建筑专业培训,帮助转变就业观念,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如今,有了一技之长的裴德强在建筑工地上找到了活,收入相当可观。与此同时,李鑫还向镇民政办递交贫困申请,帮助裴德强家争取到了农村低保和救济资金;与村两委一道向县民政局争取危房改造资金。通过一系列政策倾斜,裴德强家贫困现状逐步得到扭转。

贫困户刘本贵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不到900元,属典型的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贫困帮扶对象。经过多次沟通了解,李鑫对刘本贵实施量体裁衣式的帮扶,介绍刘本贵去一家对技术、体力要求不高的养殖场打工,月收入1500元。此举让刘本贵丢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生活越过越甜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在xx县清水河镇最艰苦偏远的地方,有一所村级小学。由于地处两条大沟之间,取名叫双沟小学。在这里有一位朴实无华的教师,他的教龄与学校同龄,他的名字叫刘俊杰。有着30年教龄的他,在今年第32个教师表彰会上,获得xx县第二届“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1980年6月,双沟小学刚建好,学校非常简陋,没有围墙,在空荡荡的一座土坡上,盖几间房,就算是一所学校,办公桌是从外校要来的旧课桌,学生只能趴在土台搭的木板上学习。由于条件十分艰苦,学校又偏远,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任教。刚刚高中毕业的刘俊杰,听到这一消息后,出于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向往和教学工作的热爱,毅然来到双沟小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因为缺少老师,他一个人就要带好几个班的课,还要带领学生参加繁重的建校劳动,这一干就是三十三年。三十多年来,他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任务有多重,条件有多艰苦,困难有多大,他都坚守在这里,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和学生身上,以一个人民教师的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诠释了自己的神圣职责,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家长师生的普遍赞誉。

条件虽然艰苦,但他感到很快乐,也许他天生性格就是勤奋朴实,吃苦耐劳。从他第一次真正站在讲台那天起,就下定决心,要在自己所钟爱的岗位上用心耕耘,无悔奉献。他一面认真教学,一面积极投入到建校劳动中。学校建设初期,百业待兴,全校师生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无论什么时候,何时何地,学校安排的劳动,他都带领学生认真超量完成,学生小,他怕累着孩子,就自己动手干,一节课干不完,他就利用下午放学或早到学校自己干,无论干什么事情,他总是干得最出色,每次教师会议上他总是受到表扬,让其他人有些嫉妒,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操心,学校校园哪里该平整,怎样规划,有啥活他都积极向校长建议。有一年八月份,教育局送来了一车煤,当时正值放假,学校没人,几天后,他看到煤有些风化了,刘俊杰就找到校长说要赶快将煤摸一层麦草泥,校长正苦于找不到人干,刘俊杰就说:“这点活,我干吧!”就这样,他从早一直干到天黑,十吨煤完全用麦草泥抹得严严实实,校长看后非常高兴,赞不绝口,而他拖着沾满泥巴和疲惫的身子悄悄地离开了校园,像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