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学生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作文1000字精品16篇

浏览

5141

作文

504

篇1:有趣的端午节小学生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到了,人们插艾草,包粽子,赛龙舟,真让我目不接暇。

这次端午我在爷爷奶奶那里过。一进门就看见奶奶忙着包粽子,爷爷在门口插艾草,忙得不可开交,我上前向爷爷奶奶问好:“爷爷奶奶好。”奶奶一见我就把手中的事放下了,过来看我。“乖孙女,你长高了不少呢,去年这时候才到奶奶脖子,今年就到奶奶的鼻子啦。”“是吗?”“怎么不是呢?”奶奶笑呵呵地说,“明年说不定到我额头啦。”……聊着聊着,到了中午。

“吃粽子啦!”奶奶大声的喊着。我们都到齐了,开饭。我吃着奶奶包的粽子,仿佛吃到了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佳肴,是用金钱买不到的,里边包含着奶奶对我浓浓的爱,奶奶的艰辛,奶奶爱我的情意……我忍不住说:奶奶,我爱你!”“奶奶也爱你!”这一幕,我深深地感动了,热泪盈眶。“不要哭,哭了可不好看。”至今,奶奶还忘不了我以前爱臭美。我爱臭美,人家老是笑我,每在这时候,奶奶总是挺身而出,斥责他们:“有什么好笑,你们没有过吗?如果现在是你们被人笑话,还会这样吗?要尊敬别人,尊敬别人,别人才会尊敬你。”被奶奶斥责过后的他们,各个全都脸红起来,以后再也没笑话过我。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我体会到奶奶的爱,顿时眼泪从两边滚落了下来。在我被人打的时候,不管刮风下雨奶奶总是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无比幸福。奶奶的爱已超出我的想象,在这世界上我感到我是最幸福的人,再也没人比我要幸福了。

“呆什么?”一句话让我从回忆中退了出来。

原来是奶奶叫我去看龙舟,还说今年的龙舟有比赛。我连忙让奶奶带我去。

到了海边的桥上,站在最高的一层楼梯看下去,像要栽倒下去,不怕,我有那和蔼可亲的奶奶。

“今年的龙舟比以前有趣多了!”一个个龙舟争的“你死我活”必要比出个高下。其中红色的龙舟游到了第一,其他的龙舟上的人用上了吃奶的力气荡起双桨,扩散出了一道道水纹,真美。不一会儿其他的龙舟都赶上了红色的龙舟,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必能成功。时间如梭,转眼间到了傍晚,我在奶奶家吃完晚饭就要回家了,在回家前,我对爷爷奶奶说:“下一个节日,我一定会和爸爸妈妈回来看你们,爷爷奶奶,我爱你们,是你们帮助我走出阴影,让我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成长,谢谢你们,让我的生命充满光彩,谢谢你们!”这时,全家人都感动了,眼泪随着眼眶两边留了下来,“再见。”我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端午节,虽然平凡,但有着家人那浓浓的爱。

我爱我的家人,希望我的爷爷奶奶能活到百岁,祝爷爷奶奶天天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新快乐的端午节小学生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大江东去浪淘尽,以发代笔留下千年壮举。 Dajiangdong to go to the waves, leaving thousands of years of feats in the post.

汨罗江边,残阳如血。一个高大的背影临风而立,矿野无边,孤怜而没落。蓦地,他仰天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只是心醉醉的心碎。犹记,那一刻抱石投江,哀伤犹如隔世。屈原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为人民灵魂的觉醒与奋起现出了自己的生命!

倚望江水,耳畔仿佛传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呐喊!当纵身跳起的那一瞬间——雷为你而轰响、电为你而狂闪、江为你而咆哮……你没有泪水,没有拖泥带水,只有狂风、闪电、风暴般坚强的意志!你欲用自己单薄的生体去抵挡与唤醒无边的黑暗。但,失败了。而在你身后仍然有无数同你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继你只后他们无不时时刻刻为着广大人民利益去与黑暗势力做着艰难的斗争。

你手带刑具,颈系长链,脚套镣链,披散着头发,虽步行受限,担心早已随理想飞出九霄云外,飞到百姓的身边去了!你的感叹激起了世人奋起向上的波涛,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并没有忘记你,你的洒脱离去,给爱你的人留下了伤心与难过,他们将你去世的那一天叫做端午节,每年的那一天他们乘着龙舟用叶包上糯米煮好(粽子)撒到江里给鱼儿们吃,希望它们不要吞噬你的肉体。这个纪念活动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在执行着这项“使命”。

渐渐地人们将吃粽子抛粽子形成一种习俗,每到这一天吃完抛完粽子,人们都要赛龙舟,这意味着人们生活好了,千百年来中国无数爱国人士的愿望实现了,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可,回首在望,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因为他跳江了。他为什么要跳江呢?因为他爱国,不希望看到国家的衰亡与百姓的痛苦,希望通过他这一跳唤起人们的无知。

是啊!可现在的我们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那么我们要怎样去爱国呢?爱国是从心理发出实践于生活中的,不是一句口头禅,也不是看电影。爱国并非只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还有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小事:礼貌待人使我们国家成为友谊之邦;团结奋进让我们国家战胜一个个大灾难。你捡起一片垃圾,我不破坏一片绿荫,这不都是热爱我们供用的家园——祖国吗?

端午节,在纪念屈原之后我们应当做点什么?学习屈原的精神,我们更要“爱国、明理、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端午节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小学生端午节作文1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快乐小学生优秀话题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那一天,天气晴空万里。妈妈,婶婶带着我来到列西观看我市百年盛典——梅列列西龙舟邀请赛。 The fifth day of May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On that day, the weather was clear.Mom, I took me to Liexi to watch the centennial ceremony of our city -the Melaleie Cya Dragon Boat Invitational Tournament.

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赛场。只见沙溪河两岸人山人海,彩旗飘扬。主席台边有锁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一会儿,市领导入座,我们全体起立,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接着,龙舟邀请赛的代表队入场,有列东队,列西队,莘口队,城关长安队,城关传柑队,徐碧队……

队员们穿着有大红色的,橘红色的,白色的,深蓝色的队……的赛服。用地方方言唱着《龙舟歌》:“喜乐欣喜喜乐欢,秀才欢喜去求官,求得官来凉伞开,回来白马紫金安队……”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缓缓地划过主席台。3点钟,比赛正式开始了。

看,运动员们已停泊在起划线上整装待发。首先是徐碧队和台江队PK.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渐渐地徐碧队的龙舟超越了台江队,但是,台江队也不甘示弱,紧紧咬住徐碧队不放。“加油,加油”两岸的呐喊声此伏彼起,连绵不断。两条龙舟上的运动员使劲全力,拼命地划着。最终,徐碧队以半条船的优势获得胜利。

比赛在锣鼓声中进行着,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我们白沙队和列东队进行角逐。只见白沙队龙船上那位老鼓手坐在龙头有节奏的敲打着,20位划桨手毫不畏惧,奋力拼搏,龙船飞速前进。我们拉拉队个个伸长脖子,放开嗓子呐喊:“白沙队,加油!白沙队,加油!”看,他们配合的多默契啊,就连龙舟也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跳起了芭蕾舞。尾随在后面得列东队,有的刚抬浆,有的已下水,一点儿也不整齐。我想,这就是他们输的原因吧。在一片欢呼声中,白沙队列东队足足两条船获得了本次比赛的胜利。我们高兴地欢呼着。

通过这次激烈的龙舟赛,使我懂得了“人心齐,泰山移。独角难行,孤脚难移。”的道理。要学习赛龙舟的精神:奋勇拼搏,积极向上,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的英语小学作文带翻译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Every May in Chinese lunar calendar is Dragon Boat Festival,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it? Let me speak for you.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patriotic poet Qu Yuan, once he went to Beijing to go to work, see a decline of state variable, then vote Miluo River to commit suicide. Before he died, he wrote a poem. People in order to commemorate the patriotic poet, the annual Lunar New Year in May at the beginning of a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he dragon boat racing, zongzi.

Dragon boat racing scene is very lively, crowded shore. Just listen to the sound of gunfire, paddled boat people desperately, but the river is full of cheering.

Rice dumplings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is for filling, with glutinous rice. When the package is very sticky, not professionals, but the package is not good!

According to legend, the dragon boat race is to salvage the Miluo River to die of the patriotic poet Qu Yuan. Threw rice dumplings into the river, is to let the fish and shrimp to eat, not eat Qu Yuans body.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端午节致家长的一封信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值此端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向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致敬!流光溢彩的五月,承载了为明人的梦想,孕育了为明人的智慧,成就了为明人的精彩——国际文化节拓宽学子视野。国际文化大讲堂,家校同携手,全球来旅游;年级风采秀,班班有特色,个个都精彩;英语戏剧表演,中外教联手执教,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广场文化节展示学子风采。走进社区,筑梦为明,快乐成长。“三团两队”齐亮相,以文化的视角,载歌载舞,唱响美好的明天,共筑伟大的中国梦,充分展示了为明学子的风采。家校共育搭建成长平台。“最美为明,与爱同行”期中家长会成功举行,展学生特色作业,观学生特长表演,听学校工作汇报,研学生成长个案,商家校共育大计,家校合力,帮助孩子全面发展。教学开放日赢得社会口碑。相约520,告诉自己——我能行!5月20日,小一大型面试活动如期举行,优质学位现场预订,牛津班、业主班学位当天预订完毕,培生班还有少量优质学位正在陆续报名中。遵照相关文件要求,端午节放假三天,我们期待每一个学生都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假期,每一个家庭都能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一、重视安全,共享平安假期。假期中,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注重交通安全,食堂安全,不允许学生进入网吧等场所,防溺水,防电,防火,防止学生与不正当人员来往。二、按时作息,共享健康假期。假期中,请家长配合学生做好教育工作,每个学生都应该拟订假期活动安排表,具体落实到每天的作息时间,保障健康饮食,保障睡眠,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三、认真学习,共享成长假期。1、拟订学习计划表,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制订学习计划,根据计划完成作业。2、每天坚持半小时阅读,每天至少背诵一首古诗词。四、积极实践,共享文化假期。学校制订了《小学部端午节活动方案》,从知“端午”,明特色内涵;品“端午”,懂节日文化;过“端午”,展实践精彩三个维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活动。在假期中,学校要求低年级学生学习关于端午的诗词,家长参与进行亲子诵读,制作诗词清单,抄写诗词;三四年级学生学习包棕子,了解端午习俗;五年级学生学做香囊,在过节时送给自己的父母,送去祝福表达感恩之情!

祝各位家长朋友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xx学校小学部2017年5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二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指导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有许多习俗,如过年吃饺子、清明扫墓、重阳登高,但令我印象最深的习俗还要数端午包粽子、吃粽子了!

说到端午节包粽子,还有怎么一个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到晋代“筒粽”又被称为粽子也有祈福的寓意。

去年端午节我也体验了一次包粽子的乐趣。那天我来到大姑家,一进大门就看见地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盆,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食材和绿绿的叶子。我好奇地问:“大姑,这些都是干什么的呀?”大姑笑着对我说:“今天是端午节,这些都是包粽子的原材料呀!”“我也包!我也包!”看我那兴奋劲大姑便一口答应了。

只见大姑从一个大盆里拿出了两片粽叶,一叠就成了一个“小漩涡”,往里面放上两勺糯米,几个蜜枣,又来回折了几下,一个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兴致勃勃地拿了两片粽叶照猫画虎地包起来,左边折一下,右边叠一下,折来折去,终于叠成了一个歪七扭八的像是受伤了似的“小漩涡”,接着往里面放上了两勺糯米,几个蜜枣,把剩余的叶子往圆筒上一盖,便系上了丝线。哎?怎么馅露出来了?白白的糯米就像淘气的小孩子不老实地探出头来,好像对这个“新家”不是很满意。我使劲把粽叶往左拽拽,“小淘气”又在右面露出来。这下可怎么办呢?我的粽子“露馅”了。我望着盆里的粽叶忽然有了主意。我又拿了几片叶子左一片,右一片的把露出来的糯米包了起来。现在小小的粽子就像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绿棉衣,胖胖的非常可爱。

粽子下锅了,我指着锅里的一个最大,最胖的粽子故意说:“这个粽子最大,一定馅最多,一会儿谁都不许跟我抢。”开饭了,大姑打开那个最大的粽子,剥了一层又一层,边剥边说:“哎?这个粽子是谁包的?怎么只有叶子没有馅呢?”我听了笑着对大姑说:“这个粽子是我包的,因为老露馅,所以我又给它包了一层又一层的棕叶,但是我好像放糯米了,有可能它“逃走了。”一家子人听了我的解释都哈哈大笑起来。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粽子心里像吃了蜜一样,怪不得勤劳的蜜蜂有蜜吃呢!

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还有其他的风俗。如赛龙舟、带香囊、系五彩丝线等,你应该没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竟隐藏着这么多有趣的风俗吧!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我们去寻找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说法。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由于饮食文化的传播,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了国外,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1、秘鲁人是在圣诞节吃粽子的,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欢庆圣诞节,一边吃粽子,甚至连一些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天也要赶回娘家,再来尝尝母亲亲手制作的粽子。

2、缅甸人也爱吃粽子。在端午节,他们用糯米作主料,用熟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诱人,软软的,甜甜的,别有风味。

3、日本的端午节是在阳历的五月五日,他们包粽子的主料是米粉,其形状酷似钟形。

4、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较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豆沙粽和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5、菲律宾的粽子是长条形的,风味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最新端午节小学二年级作文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篇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第二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

在这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清明节寒食节由来的传说:几年介子推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就是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为哀悼介子推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并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

第二年清明,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 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以端午节快乐小学生优秀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茶道、剪纸、书法、古代绘画等。但我最喜欢的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了。说到端午节,给我留下最深感受的要数包粽子这件事了!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colorful, including tea ceremony, paper -cutting, calligraphy, ancient painting, etc.But my favorite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traditional festivals.When it comes to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deepest feeling of leaving me is the incident of the dumplings!

每到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准备包粽子。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们家也不例外,端午节那天,妈妈先拿来两片洗干净的粽叶,再把粽叶包成一个大漏斗形,接着抓了一些糯米均匀地铺在底下。然后,夹一块肉和一些香菇放入粽叶中,又铺上一层糯米后,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最后把绳子扎好。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拿起两片粽叶把它弄成漏斗形,接着把肉、香菇、糯米放到漏斗形的粽叶中。别看妈妈包得那么麻利,而我包的粽子估计是“喂”得太多了,只见糯米从粽叶缝里“逃”了出来,没过一会儿就被我折腾得乱七八糟的,看着粽子被我包得奇形怪状,我感到灰心丧气,准备不包了。

妈妈见状,便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孩子,什么事都是从不会到会,只要坚持,讲究方法,便可熟能生巧。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包好的。加油!”最后,在妈妈的鼓舞下,我重拾信心,把粽叶放入适量的糯米和馅,终于包成功了一个漂亮的粽子,我开心极了!

妈妈把包好了的粽子放入蒸笼。过了一两个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解开绳子,小心翼翼地把粽叶撕开,哇,真香啊!我咬了一口,糯米软软的,肉馅更是香气逼人!要不是妈妈提醒我:粽子吃多了会对肠胃消化不好,我很可能会抵挡不住这美味的诱惑,一口气吃下三个粽子呢!

过端午节真有意思呀,我不仅从中学会了包粽子,还知道了爱国诗人——屈原,我们要学习屈原爱国的精神。我喜欢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端午节小学生作文1000字:端午节遐想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而本地的人们,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尤其是我母亲,既不懂得端午节的内涵,也不记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从未忘记用一双巧手为一家人包上几个肉粽和凉粽。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撑起一片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天空。我们稚嫩的心,年年都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陶醉。

渐渐长大,我才知道,端午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他自小就树立了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于是,他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走进了自己立志为国的那座圣洁殿堂。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虽然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他也决心“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难以力挽狂澜。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他只能将他的满腔忧愤诉诸笔端,为后人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那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屈原悲剧再次上演,同时好好过端午佳节,静静怀念屈大夫,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端午节小学生话题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了。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 There are many ancient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our China. Among them, I lik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most.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known as Dragon Festival, is a very grand holiday in China.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n old custom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in my country. Until now people are still pass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少不了粽子啦!前一天早上,妈妈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我从来没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

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然后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

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

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的一个了。之后,就是煮粽子了。妈妈包的粽子又好看又好吃,翠绿的“外套”里面包藏着健康米和幸运枣加爱心,那味道真是令人难忘。

这一天,人们不光吃粽子,还赛龙舟,插艾青……这都是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据说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英雄屈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生愉快的端午节作文100字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端午节游记[100字] 邓蕴琪

端午节我去了五泄,那边的山可高了!

我们爬的那座山有2百多米高,那边的树和草都非常茂盛,那里有5个瀑布,水非常清也非常美丽,还有很多竹子,竹子也很茂盛。我们还去东阳,看了外婆的爸爸的老房子,看到了水库的清山绿水。我们还去了大佛寺,大佛寺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篇二:端午节快乐[100字] 李冠樾

端午节快到了,姑姑告诉我,端午节是纪念一位叫屈原的大诗人,因为一个叫楚怀王的坏国王不听劝告,楚国给秦国消灭了,屈原很难过,就投江自杀了。人们知道后,派了很多船只去捞他,但是都找不到,因为大家不想他的身体被鱼吃掉,所以呢,就扔了很多粽子到水里喂鱼。于是,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风俗。

听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难过,屈原不该自杀的。姑姑说,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敢去面对。大家说是吗?

祝老师和同学们端午节快乐!记得吃粽子哦!

篇三:端午节吃粽子[100字]

今天就是传统端午佳节,端午吃粽子,这是华夏儿女众所周知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还有老杭州人留下的传统习惯,端午要食雄黄酒、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人称“吃五黄”。

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爷爷家了。爷爷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我挑了个最大的粽子,吃了起来。我先解开线,然后把粽叶剥开,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最后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吃光了。快吃中饭时,姑妈带着哥哥也来了,我们开开心心地过了节。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啊!

篇四:端午节的快乐[100字]

今天是端午节,我邀请了亲人,来我家吃饭。

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都到齐了,我们就开始吃饭了。我妈妈做了一桌子的好饭,就等大家来吃了!大家开动了,啊!太好吃了,大家美不绝口。

我妈妈还炖了鸡,这可是我的最爱,我被称为“肉食动物”,大家说我胖,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长高了,还瘦了一点呢!我最不喜欢别人说我胖了。我也有自尊心呀!

吃完了饭,我们大家都很开心,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了!

篇五:我爱端午节[100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啦!我终于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了。

今年姑妈拿给我们的粽子形状不规则,有四个棱角,粽子里面的馅有土猪肉、花生、红豆和绿豆。煮熟的粽子真的好香,远远都可以闻到它发出的香味。吃完了香喷喷的粽子,我觉得粽子实在是太好吃了,比我喜欢的双黄月饼还要好吃几倍呢!我爱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节的由来的作文700字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吗?那知道端午节要吃什么吗?知道为什么端午节吃粽子吗?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吗?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带五彩绳吗?那就让我为大家一一解说吧!

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因为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 。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 ,用梅红匣子盛裹 。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 。 次日家家铺陈於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 。又钉艾人於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看了这个粽子,你想吃吗?这就是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你们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冬至的由来与传说作文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