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以老人与海为话题的作文(精彩八篇)

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为生命作跋涉、追求、懂得乘风破浪这才是青春的醒悟,小编收集了以老人与海为话题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987

作文

8

篇1:以艺术为话题的初一作文:老人的艺术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一生,度过黄金时期,便以老朽自称,“朽”原指腐烂的木头,似乎老人们已经成了无用的代言词。

走进公园的竹林,定会听到三三两两的老人拉拉二胡,唱唱戏剧。就在今天,我闻声走进那几乎是老人海洋的地方,便看到一个老爷爷拉着二胡,脑袋随着音乐摇摆,还真有些铿锵有力的味道。身著红色披风的老奶奶面带笑容,神采奕奕,单看那张自信的脸就似乎如沐春风,半晌,她微微张开嘴,眼睛配合戏曲透着俏皮的光,歌声富有节奏,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老太太落落大方,偶尔翘个兰花指在空中划段充满韵味的旋律,我不禁联想到她当年扎着马尾的洒脱身影。

剑,潇洒,桀骜不驯,武打片中多是帅哥靓女的玩意,而在这些老人手里却似乎柔中带刚,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意味。仔细品位,缓缓一击,拘泥中带有干练的风骚,收回

又如蓄势待发的雄狮,移步似即将展翅的巨鹰,可不比那刀光剑影更有余味?白色的绸衫被汗浸湿,老人的两颊透着红色的饱满,健康的笑容掩埋了岁月的沧桑。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为了迎接奥运,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她每天坚持做剪纸,早晨努力学习英语,她说:“我算了一下,我要出200本剪纸,每个月出5本,一年365天,四年可以出完,给每个国家都送一本……”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毅力,在这个北京老奶奶的话中,我看到了一个世纪老人对祖国炽热的爱。她用已不太灵活的手剪下“北京欢迎你”,剪下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剪下了中国特有的梅竹风骚。

现在,到吃似乎都讲究“金”,黄金强档,黄金时期,脑白金,黄金搭档……但他们似乎不再去关注金的末尾,这些乐观向上的老人,老人的艺术,承袭的是中华民族龙的精髓,比起事业与流行,或许古板,但是却是华夏儿女更应该引以为豪的一面。

剪纸、舞剑、唱戏曲,生命的歌被老人们演绎得更为响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爱话题作文600字:关爱空巢老人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期间,我们村庄里发起了一项“关爱空巢老人”的公益活动,为了丰富我的课余生活,我也积极地加入了这次活动。

我的关爱对象是王爷爷。听别人说,他是一位退伍的老兵。他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祖国,但是祖国母亲却没有给这个“儿子”像平常老人一样的晚年幸福。他的老伴儿早早的便离他而去,他的子女都嫌弃他是个累赘,纷纷弃他不顾。可是祸不单行。因参军而体魄强壮的他却意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时而糊涂,时而清醒。听邻居说,他一个人的时候,总会坐在书桌前,呆呆地盯着那张仅有的全家福,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他们会来接我的,一定会的。”这不禁更加坚定了我要好好照顾王爷爷的决心。

第一次见到王爷爷时,他正拿着照片发呆。我轻轻地推了他一下,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我小心翼翼地靠近王爷爷,无意之中居然看见照片上的王爷爷竟是挂着灿烂笑容的。再看看现在,脸上写满了憔悴与沧桑,看着都让人心疼。真不明白,他的子女怎么舍得他独自生活呢?我拉回了自己的思绪,轻轻叫了王爷爷一声,他似乎是听见了。见到我,他似乎并没有情绪上的变化。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开口了:“你是不是村里给我找来的小义工啊?”我开心地点了点头,他似乎一脸无奈的表情,“我老头子一个人好好的,干嘛找外人来陪我啊,跟他们说了还不听。”我可不是那种轻易退缩的人啊,我要知难而进!我再次说明了自己来的缘由,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和王爷爷谈天说地,什么“京剧”,“梅兰芳”,“抗日”啊,努力地找着王爷爷感兴趣的话题,尽管王爷爷一句话都没说,但我能明显的感觉到,他的态度变了。临走时,他还特地嘱咐我:“明天早上继续陪我聊,我等你。”听了这儿话,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凡事乘热打铁,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一直都陪伴在王爷爷的身边。陪他看京剧,给他讲故事,还陪着他到处去晒太阳。渐渐地,王爷爷似乎有了些变化。他变得开朗了许多,也爱笑。他开始与周围的大家庭更融洽的生活在一起。有时候他会去看看奶奶们跳广场舞,有时候也会看看爷爷们下象棋,说不定还会亲自上阵杀他个一盘呢!但,有时,他似乎还是那么地寂寞,还是会独自一人呆在屋子里发着呆,也许是在等心中的人出现吧!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但我和王爷爷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每每有空时,我还是会去看看王爷爷:和他聊聊天,讲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虽然这次村里的公益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是此次的收获却是受益终生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抚养我们长大,小时候,我们没有能力去回报他们,长大成人后,就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机会,正是我们反哺父母的时候。我们渐渐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这时候,父母最需要的就是我们作为子女的关爱,他们对于物质要求并不高,只渴求精神上的财富。我们应该常常回家看看,别让自己爱得太迟,而抱憾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扶老人的话题英语作文

全文共 191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没有监控视频的地方绝不能扶老人?不事先请好几个路人作证就不敢帮老人呼叫120?这些看似荒唐的举动,却在近几年的社会上频频出现。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Should you help the old when he/she falls down on the street?

In current days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ic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are appear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is phenomenon three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jointly distribute an opinion poll about “Should you help the old when he/she falls down on the street?”.

From the result of this survey, we know that 29.6 percent of the people are surveyed think that whether they help the old or not will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 The people who will help the old are the most ,they accounted for 64.8 percent of them. And also have 8.3 percent hold the view that the old shouldn’t be help.

Why don’t they help the old falls down on the street? 5.3 percent of them are lack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7.2 percent of them think that it’s not related to them. But the major, 87.4 percent of them are afraid of getting themselves into trouble.

Through this result,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crisis of confidence between people. Sincere and confidence are replaced by dishonest and hypocritical. Cautious and alert are deeply rooted.

In my opinion, we all should help each other. Respect and take good care of the old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When we meet the case, we’d better call health care workers for help. Because we lack of medical knowledge may cause more harm to the old. I hope there is less harm and more worm in our life.

【参考译文】

当他/她跌倒在街上时,你应该帮助老人吗?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分析这一现象,北京三所大学联合发布了一项民意调查,“当老人摔倒在街上时,你应该帮助老人吗?”。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知道,百分之29.6的人被调查认为,他们是否帮助老人或不将根据情况。帮助老人的人最多,他们占百分之64.8。也有百分之8.3个认为老人不应该帮助。

他们为什么不帮助老人在街上跌倒呢?其中百分之5.3是缺乏医学知识。百分之7.2的人认为这与他们无关。但少校,其中百分之87.4人害怕惹上麻烦。

通过这个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之间的信任危机。真诚和自信被虚伪和虚伪所取代。谨慎和警惕根深蒂固。

在我看来,我们都应该互相帮助。尊重和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最好打电话给卫生保健人员寻求帮助。因为我们缺乏医学知识可能会对老年人造成更多伤害。我希望生活中少一些伤害和更多的虫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以“扶不扶老人”为话题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181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尊重和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如今出现了信任危机,很多人怕被讹而不敢轻易去扶,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In current days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ic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are appear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is phenomenon three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jointly distribute an opinion poll about “Should you help the old when he/she falls down on the street?”.

From the result of this survey, we know that 29.6 percent of the people are surveyed think that whether they help the old or not will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 The people who will help the old are the most ,they accounted for 64.8 percent of them. And also have 8.3 percent hold the view that the old shouldn’t be help.

Why don’t they help the old falls down on the street? 5.3 percent of them are lack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7.2 percent of them think that it’s not related to them. But the major, 87.4 percent of them are afraid of getting themselves into trouble.

Through this result,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crisis of confidence between people. Sincere and confidence are replaced by dishonest and hypocritical. Cautious and alert are deeply rooted.

In my opinion, we all should help each other. Respect and take good care of the old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When we meet the case, we’d better call health care workers for help. Because we lack of medical knowledge may cause more harm to the old. I hope there is less harm and more worm in our life.

【参考译文】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分析这一现象,北京三所大学联合发布了一项民意调查,“当老人摔倒在街上时,你应该帮助老人吗?”。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知道,百分之29.6的人被调查认为,他们是否帮助老人或不将根据情况。帮助老人的人最多,他们占百分之64.8。也有百分之8.3个认为老人不应该帮助。

他们为什么不帮助老人在街上跌倒呢?其中百分之5.3是缺乏医学知识。百分之7.2的人认为这与他们无关。但少校,其中百分之87.4人害怕惹上麻烦。

通过这个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之间的信任危机。真诚和自信被虚伪和虚伪所取代。谨慎和警惕根深蒂固。

在我看来,我们都应该互相帮助。尊重和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最好打电话给卫生保健人员寻求帮助。因为我们缺乏医学知识可能会对老年人造成更多伤害。我希望生活中少一些伤害和更多的虫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尊敬老人的初中作文_其他话题700字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尊老爱幼”,我想这个词语大家应该不陌生吧!现在有许多已经成家立业的人嫌弃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麻烦,很多索性就抛弃他们实在是太过分了。难道老人就不应该得到尊重吗?

风和日丽的一天,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家,突然发现一位穿着清洁服的老奶奶正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孤零零地扫着地。我很诧异:“这位年纪这么大的骨瘦如柴的老奶奶,怎么会在这里扫地?看她脸上爬满皱纹,眼里布满血丝,扫着地都摇摇晃晃,肯定没有好好休息,好可怜!”就在这时,老奶奶倒垃圾,扫帚掉在地上。我赶紧跑过去,拿起扫把递给老奶奶。老奶奶笑着接过,却又叹了口气,伤心地说:“如果我儿子有你一半乖就好了。”我手足无措,最后先溜走了。

晚上,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听了,收起笑脸,有好一会儿没说话。我死缠着妈妈,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位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他们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好,但她娘俩还是挺过来了。后来,儿子长大结婚后,觉得老奶奶在他们家白吃白住,认为她是个累赘。于是儿子留下一封信,说要和老奶奶一刀两断后,就远走他乡了,留下孤苦伶仃的老奶奶一个人。我听完,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起涌上来,真不是滋味。睡觉时,我脑中一直浮现着老奶奶伤心的模样,耳中一直响起老奶奶的那句话。我咬牙切齿,那个儿子真不是人,一点也不会尊敬老人,太过分了。第二天,我下楼去找老奶奶时,没有看见她。第三天,第四天,在那条大街上,我再也没见过那个穿着清洁服,瘦弱的身影....

尊敬老人,难道有那么难吗?希望有一天,我再也不会看见有孤苦伶仃的老人在街上徘徊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人与孩子初中作文_其他话题1500字

全文共 1399 字

+ 加入清单

任何生命都会走向终结,不管是傲立万仞绝壁的青松,还是激荡奔流的沧海,甚至是光耀四方的太阳。然而青松不曾叹,莫是岁秋寒,但坐无愧然。沧海何曾愁,概是踪迹皆自由,百川亦可容。中天立者,光芒万丈,年年如朝朝,拨明送暖,不知根须少。它们看到了生命的本质,就是结束是另一个新的开始。相对于大自然的豁达,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老人与孩——结束与开始的对话。

花圃公园,青阶古梯,常能见其相伴一起。老人的安祥宁和慈爱依顺,小孩子的调皮淘气机灵古怪,使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坦然。坦然使两种级别差别甚远的语言能够包容。老人渐渐感到生命的终结,然而看到了孩子,便看到了又一个生命的开始。所以,老人之所以老能更从容,因为死亡能够带走他的很多东西,但却不是全部,一切,至少,他看到了孩子,也就看到了生命的轮转。有了轮转的生命,是博大的生命。花经四季而开落,若只把自己看作一朵花,当然会有终结者的悲哀,若把自己置于整株花上,便有了轮转的希望。

老人与孩——看结束与开始,诗意的修辞。

生活就是在酝酿一种感受,或酸,或甜,或苦,或辣,不怕苦辣太多,而是怕没有味道。小孩子是初尝者,对每一样菜都抱有新鲜感,直到有了经历,才会有选择地取舍。老人尝尽了百味,他们没有了青春年少时的激情与冲动,去开发自己的领地——他们要做的,也是迫不及待想做到的便是如何守候,守候自己的领地,守候那分味道。他们担心,这种担心在临近生命的黄昏时,显得犹为真确——死亡确是会带走这味道。不能带走记忆的人,是空白的,而人潜意识里,死亡便是走向空白的一页。而当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发时,他知道,原来,记忆可以长存。离开是诗意的一页,想念,让一切便像一切。为了不忘切的记忆,离开也是一种诗意的延续。

其实,我想说的是,老人与孩,是一种继承,但又不单单是继承。生命总是在变迁中趋于完美,而完美却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但总不偏离于人性的“真、善、美“,也许会“倒退”到最初,或许,最初的才是最无杂质的美。而且,结束与开始,又是一个不断让人深思的过程,没有开始就不会有结束,没有结束便没有新的开始,并且,结束是最重要的开始——结束得干脆,结束得宽容,结束得“一无所有”才会有开始的“新”,一切的新。所以老人的安祥,是无可攀比的勇气。

由老人与孩,我又想到了日本。大和是一个倍受历史煎熬的民族。日本民众徘徊在记忆与忘却之间,痛苦。痛苦的历史,谁都想忘掉,只有忘了,才能“全身心地去翻开崭新的历史”,而这样的“全身心”却是在良心的刺痛下显然是力不从心,自欺欺人的自信心往往会在沉默的一段时间后如火山暴发——这是必然的。真正不需要的记忆,不需要刻意去忘记。而日本不能果断的选择,只能徘徊,却是不由自己的悲哀。日本人多地小,资源紧张,对外发展依赖性强,岛国又多地震,形成个性独立与对外包容的冲突,经济宠儿的优越感与地缘危机意识的失落感、不安感的冲突,强大的民族认知力与自我认知能力相偏差的巨大恐慌。老人与小孩,日本,既不是老人又不是小孩,想用老人的头脑做“崭新”的小孩,只能是——自欺欺人。而人,不能不聪明,也不能太聪明,更不能自作聪明。看到日本的“经济巨人与政治侏儒”时,是不是看到了“白发的小孩子”?

总之,生命逃脱不了终结的宿命,世界有它的开始结束,逆水而行纵然是勇者风范,但有时不觉得是一种“弱者”逃避现实的悲哀?顺水行舟,有时更是智者的从容,潇洒,勇者的另一种坚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换糖老人_初中作文_其他话题600字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乌镇的一趟行程使我又回忆起了孩提时换糖的情景。

那时,换糖老人挑着担子穿行在村前村后,从马路两边断肠草花开得轰轰烈烈的时候,一直到阳光很薄,黄昏很短的初冬……他总是提着一把很小的旧锣,一边敲一边喊,嗓门儿很大,声音却很好听。老人常穿一件青色的对襟衫子,一双旧得发黄的解放鞋。他的脸上已满是皱纹,眼角的鱼尾纹已那样显眼。他总是弓着背,嘴也总是抿着,头发令我奇怪地花白。他是从外村来的,步行到这儿得好几里路。我跟他虽然认识,却并不很熟。他只管我叫“小孩”,也叫不上我的名字。

那一天傍晚,下起了雷阵雨,夜色已经降临,我却看到他仍在雨中穿梭着。“大伯,怎么还没回家呢?”我放声喊过去。他闻声停了下来,对我微微一笑:“正赶着回家呢,这天气……”他用一口纯正的桐乡话喊过来,还不停地埋怨着这说变就变的天气。我赶忙跑进里屋去,找了顶黑色的有过无数修补痕迹旧伞递给他。他乐意极了,因为对于他来说,这正是雪中送炭。他又是微微一笑,然后挑起担向铺满石子的三叉路口走去了。几个星期后的一个早晨,我打开大门便发现了两样东西,一顶黑色的破雨伞,一块用报纸包裹着的麦芽糖……

现在,已经相隔好多年了。如果没有人向我提起,我也许再也不会记起那个换糖的老人。至今,已经没有他的音讯了,他的叫卖声也消失了好多年。他现在在世,或者不在世,我也无从知道。我只祝愿他好人一生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以老人为话题的作文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平常的工作日,我骑车行在上学路上。过了桥,就快要到那个十字路口了,我的头不禁向右偏转。“靠里点,靠里点,外面危险。”一个熟悉又亲切的声音传来,生硬的普通话中夹杂着些许上海口音。呵,又到了,我心里感叹道。

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身影。她不是交警,也不是协管员,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又并不普通,因为,以她的年龄,已够上我称她老人了。身穿一件简易的红色马夹,臂上套一个红色袖章,手里攥一面红色小旗。

不管刮风下雨和自己已过古稀的年龄,每天她总会准时出现在那里,就像一座“红色雕塑”。但是,这是一座会说话的“雕塑”。

个别骑车的人越过白线横上人行道,协管员只望一望,并不发什么言语。而她,必拉开嗓子,用她那富有特色而又充满磁性的声音警告他,骑车的也不回话,只默然退回“原位”。偶有顽固不化者,也必承受不住这声音和众人犀利的目光。

我对她不禁肃然起敬,这事,协管员都可能办不到。日日如此,月月如此。这份“敬意”在我心中的重量日益增长,甚至有些压着我了。因为我不知她家住何方,每天来这儿是否要辗转多次;我不知她是否有什么家人,每天伴在她左右;我不知是否有蛮横之人曾对她出言不逊……我只知道这位比我外婆年纪还大的老人,应该在家享受晚年的悠闲时光,或者是结伴走走公园的,这样想着,酸楚之感便油然而生。

“好了,可以走了!”她奋力挥动着小旗,高声呼喊,神情激昂,满脸热情。看着她,我不禁笑了,我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去怜悯这样一位老人?她难道不比那些整日无所事事、混日子的年轻人好得多吗?就像外婆那样,每次我去总忙得热火朝天,但总有笑挂在嘴边。而她只是在做着她乐意做的事罢了。

她用她的时间做一件她认为有意义的事,享受着路面秩序井然给她带来的快乐,收获着骑车人向她致意的微笑,她感到快乐和满足,我又何必自作多情替她感到忧愁?我对自己感到忍俊不禁,心头也慢慢释然了。再次骑车经过她的身旁,我的心情是愉悦的,她不是一位被我抬高到拥有某种高尚品质的模范,她实实在在只是一位可爱的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