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参观烈士陵园有感800字(十篇)

导语: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m。下面是小编整理一些关于海洋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7324

作文

79

篇1: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革命烈士——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这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走到革命烈士林园,看到了十分庄严地大门,“哈尔滨革命烈士林园”几个金黄的大字,情绪也开始沉重起来。有秩序的走进革命烈士林园,大家都十分的安静,低沉的情绪在酝酿,感动已不能准确的形容。在两旁的墙上,挂满了后人为革命烈士们的曾词,“革命英雄”“国之栋梁”“献身国家”“精忠报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词语数之不尽。革命烈士给我们的又何止是这些词语能表达尽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此刻眼前: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等等,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国家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革命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下,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我打到。

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容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碑,向革命烈士们致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庄重的凝视他们。

或许,它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他在期盼着我们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4月1日下午,我们7年级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郑州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一路上,同学们表情肃穆,没有人说笑——在这场合,谁会笑呢?因为我们要去给烈士扫墓,不是去春游。

走了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革命烈士陵园。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和石碑上周总理刚劲有力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大字,我想,革命烈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存在我们心中!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进行了一系列的仪式:献花蓝、同学代表讲话、老师讲话、宣誓、默哀……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平常在学校的升旗仪式程序,除了献花蓝和默哀,其它环节都差不多。一开始,我想不清楚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当我想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才明白: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正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呀!

接着,我们来到了烈士的墓地。在最前排,我看到了吉鸿昌烈士的墓。墓碑后有吉鸿昌烈士的生平简介。原来吉鸿昌烈士是我们河南人啊!他坚持抗日,于一九三四年被日寇在东北杀害。吉鸿昌烈士在牺牲时丝毫未动摇抗日的决心,英勇就义。我们又瞻仰了焦裕禄烈士的墓、王远芬烈士的墓、贾心斋烈士的墓……还有许多无名烈士的墓,我们每到一个烈士墓前,都要敬队礼和鞠躬,表达我们对烈士们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无名烈士,真的是他们没有名字吗?不,他们曾经有过名字,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姓名无法为人得知。但是,“烈士”就是他们的名字,我们会永远记住的!

返回学校的路上,我又想起了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他们,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啊,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一切,我们应该继承先烈的遗志,使中国更加强盛。这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也是回报先烈的最好的方法!

“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做四有新人,誓成国家栋梁!”我们在烈士陵前的誓词,久久回荡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参观烈士陵园的主题观后感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4月1日下午,我们7年级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去郑州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一路上,同学们表情肃穆,没有人说笑——在这场合,谁会笑呢?因为我们要去给烈士扫墓,不是去春游。

走了一个小时,最之后到了烈士陵园。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和石碑上周总理刚劲有力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大字,我想,革命烈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存在我们心中!

我们怀着崇敬的情绪,进行了一系列的仪式:献花蓝、同学代表讲话、老师讲话、宣誓、默哀……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平常在学校的升旗仪式程序,除了献花蓝和默哀,其它环节都差不多。一开始,我想不清楚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当我想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才明白: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正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呀!

之后,我们来到了烈士的墓地。在最前排,我看到了吉鸿昌烈士的墓。墓碑后有吉鸿昌烈士的生平简介。原先吉鸿昌烈士是我们河南人啊!他坚持抗日,于一九三四年被日寇在东北杀害。吉鸿昌烈士在牺牲时丝毫未动摇抗日的决心,英勇就义。我们又瞻仰了焦裕禄烈士的墓、王远芬烈士的墓、贾心斋烈士的墓……还有许多无名烈士的墓,我们每到一个烈士墓前,都要敬队礼和鞠躬,表达我们对烈士们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无名烈士,真的是他们没有名字吗?不,他们以前有过名字,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我宝贵的生命,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姓名无法为人得知。但是,“烈士”就是他们的名字,我们会永远记住的!

回到学校的路上,我又想起了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他们,哪来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是啊,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一切,我们就应继承先烈的遗志,使中国更加强盛。这是我们最就应做的,也是回报先烈的最好的方法!

“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做四有新人,誓成国家栋梁!”我们在烈士陵前的誓词,久久回荡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党员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4月28日,公司党委组织预备党员烈士陵园扫墓。此行我感受非常深刻!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那些永垂不朽的烈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倾听着他们的英雄事迹,了解我们的人民烈士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心中有点颤抖,使我感觉自己的渺小。常言道:“一个人的肉体倒下了,然而精神长存。”这句话正好映照在烈士身上,显得如此的恰如其分。

站在纪念碑下,我们默哀,向烈士致敬,心随着平静的音乐轻轻地走着,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心中那份深深的哀痛与崇高的敬意。听着他们的事迹,使我的心豁然开朗,明白了我们的人民烈士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抛头颅,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这面旗帜。为了胜利,他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我们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心灵的感激,使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看着他们的照片和故事,显得那么的年轻,也许生活中一件琐碎的小事会激起你心中层层波澜,然而随着时间的默默流逝,便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这次经历却不比往常,它的庄严与肃穆,它的可歌可泣,它的启发与感悟将在我的记忆中永存。

跟他们的事迹相比,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又算什么?可是在他们的背后,我们所谓的付出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回想起以前,生活中或工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气馁,就放弃,现在看到这些烈士们,比起他们,自己就是幸福天使,生活在伟大祖国的怀抱里。

联想自己,在以后的工作里,更要向那些烈士学习,学习他们的勇往直前精神,把他们的精神发挥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始终把个人工作事业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严谨,认真负责,以集体利益为奋斗目标,不求个人主义,廉洁自律,创新自我,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真正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代头作用,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中华门外1公里处,面积为153。7公顷,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是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合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著名景点有雨花石博物馆、雨花阁和雨花台烈士陵园。

这一天,我们乘着大巴车来到了南京雨花台,刚进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组高大威武的烈士群雕。这是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标志。这里也是雨花台的北殉难处,群雕建于1979年,高10。03米,宽14。2米,由179块花岗岩拼装而成,总重量达1300吨,是目前我国同类题材花岗岩雕塑之最。它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上实下虚。那九位带镣铐,藐视敌人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女干部,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身陷囹圄、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烈士在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这令我不禁为这震撼人心的场面折服。我深深向烈士群雕鞠了一躬,并满怀敬仰之情地瞻仰着他们。

怀着沉重的心情继续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雨花台纪念碑。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建于雨花台海拔6米的制高点上,建成于1989年,位于占地面积5010平方米的雨花台主峰广场上,广场由纪念碑廊,地下大厅三部分组成。纪念碑高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宽7米,厚5米,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额似红旗如火炬。碑身正面“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为邓小平题字,碑身背面刻有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所撰写,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写的碑文。碑前立有一尊5米多高以“宁死不屈”为主题的革命志士青铜像。现在的雨花台,现在的南京,现在的中国都是一位抗争英雄,用珍贵的生命用满腔的热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抗争英雄流淌的满腔热血和挥洒的汗水,我的热血也禁不住澎湃,沸腾起来!

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参观黄花岗烈士陵园有感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了95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中国革命的前面,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无数的胜利。党的91年的光辉历史,就是坚持先进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先进首先是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先进,其次是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因此,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事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来说,回顾国家的光辉历史,不仅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到有用的经验,而且有利于我们国家甚至民族的壮大和发展。因此,我认为这次参观黄花岗烈士陵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三?二九”起义中死难的烈士而建造。公园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葬在黄花岗公园的烈士大部分经过孙中山先生特许,是为了争取民主自由而牺牲的民族英雄。除了72烈士之墓外,还有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的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之墓,陆军上将邓仲元之墓,被孙中山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的杨仙逸之墓,被孙中山称“为共和殉难之第二健将”的史坚如之墓,越南烈士范鸿泰之墓等。

通过中轴线的对称式的布局,以及松柏类植物的运用,烘托出了公园的庄严肃穆,同时通过陵园的雕像、墓志铭、墓碑等,我们感受到了烈士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也看到了黄兴等革命同志的“是诚可谓不畏死者也!”的壮举所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同时他们的这种壮举也深深的震撼着我,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确实不再是一句空话了,而是真的要做到。

在回顾历史的事迹的同时,我们也不忘进行实地考察,随着大家的兴致逐渐高涨,大家开始关心陵园中所用的植物了,由于我以前对于华南植物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即使这样,受大家专业的热情的影响,我也开始逐渐对陌生的植物有了一定的兴趣,不再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我觉得这次的活动对我确实受益匪浅,不仅体现在思想上的提高,而且对自己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推动力,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团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参观学习体会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的栏杆、土黄的围墙、开阔的正门、鲜明的标志,11月26日上午,在年级入党培养人的组织下,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本人与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一同前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参观学习,祭奠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坐落在广州市越秀区,于195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30周年纪念日落成。凝望着**总理手书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我们从正门进入庄严肃穆的陵园,并在入党培养人的带领下,先后来到了四烈士墓、叶剑英纪念碑、血祭轩辕亭、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广州公社烈士墓、广州起义纪念碑参观。

通过学习,本人了解了那段英勇的历史。纪念碑四周雕刻着的广州起义战斗场面的浮雕,栩栩如生,勾起了人们心中那段红色的记忆,将人拉回到枪林弹雨、血流成河的革命年代。仰望着那直指苍天的**,仿佛看到了党领导人民英勇抗战的那段流金岁月,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人民抛头颅、晒热血的无畏眼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而面对面而矗立着的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则显得格外和谐。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群中年男女正在曼妙地跳着交谊舞。那优雅的舞姿,让人想起了当年中苏人民、中朝人民彼此间互助互谅的友好关系,回顾起社会主义走过的光辉历程。从《共产宣言》的面世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成立,到现在我国的强大发展,都证明这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更加可喜的是,本人在湖边的休息厅看到一群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在大声地歌唱着革命红色歌曲,小小的休息厅里人头攒动,人群围了一圈又一圈。激动昂扬的歌声与其说是在歌唱着那难忘的红色岁月,不如说是在歌唱今天的幸福,歌唱党的伟大、国家的富强……

这次参观学习,给本人启发很大,不仅让本人对革命先烈产生崇仰之情,而且让我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让本人认识到,我们的党一直是为人民的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跟随党,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添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参观烈士陵园有感日记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下午1点,我们手捧鲜花,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学校出发。大约在2点时我们在烈士陵园门口与关工委们汇合。

关工委是学校退休的老师,是老党员,他们给我们讲诉了一些关于广州起义的历史事件,其中有位老师对广州起义特别有见地。作为受教者的我们,能从她的言语中深切得体会到她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的痛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老师的介绍,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不禁又加深了些。

听完老师的介绍,我们就来到烈士的墓前。鞠躬,献花,默哀,每一个程序无不是怀着沉重的心情和对先烈的敬仰而进行的。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默哀时,我心中难以平静。我仿佛看到了先烈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旧社会,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使我们后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领导下,发动了广州起义,崔镛健等150 多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失败,在14日至19日的6天时间里,有5700 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自新中国之后,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饱不再是问题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更是飞速地发展,高楼大厦建起来了,先进的技术开始走进普通家庭,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满足了。面对如此优越的条件,我们是否应该时常想想是谁给予了我们这一切?来到烈士陵园,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我们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他们,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舍去了自己的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投身于革命事业中,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将热血洒遍了祖国大地,他们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如此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学生参观广州烈士陵园有感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为相应学校号召,我们金融一班、二班及涉外文秘班一行八人到广州烈士陵园参观,接受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

一到目的地,那里的庄严肃穆就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同学们说话的声音和脚步都不约而同的轻了起来,似乎不想打扰这些英雄烈士的安静。我们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尊敬的心情来到那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前,面对我们敬爱的革命烈士,我们有多少话要同他们说,回目世界,烈士为我们打下的江山,用鲜血铸就的长城,如今我们的世界又是多么的发达,我们的天空又是多么的开阔,我们抬手宣誓:烈士们,我们一定不辜负你们的希望,一定尽己所能,努力学习,争取为祖国贡献更大的力量,给你们一份安慰。

我在想,参观重要,学习重要,宣传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烈士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有的事,如若只从大处去说,只是大而化之去说,都好说——但说并不能代替做,但管用的、致命的还是细节,是千千万万的一时一事,是“水磨工夫”。千层之台其余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想我们的所作所为,包括决策、举措,是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了,是否艰苦奋斗了,我们是否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我们是否脑子里有一根永不松懈的“进取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的弦,且在工作中得到落实……如此等等。只有这样,我们大力倡导和弘扬的革命精神,才会得以实实在在的发扬光大,而不致流于形式,流于空话。

在这个烈士陵园里面,每个烈士的事迹都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光荣,让我不知道现在应该写谁了!从这里我知道了,烈士陵园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知道烈士的伟大,烈士的光荣,让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将来作贡献,让国家在世界上立于强国之林,不再受别人的欺负,也让我们在别的国家里面生活的更好,更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参观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参观了红安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后使我感触至深,因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全是这些革命烈士为我们打拼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参观时都是带着敬仰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位烈士,以表达我们内心对他们的仰慕和尊重。

进入烈士陵园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便是那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个纪念碑的下端有一颗很大的五角星,而在这个五角星里有一把正在燃烧的火炬,在纪念碑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两幅浮雕,内容就是黄麻起义时的真实故事,在纪念碑的后面还有一首在当时传唱的民谣,在纪念碑的周围全是用汉白玉砌的围栏,看起来很美观。

后来,我们又先后参观了几个纪念馆,分别是黄麻起义与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以及烈士陵园,在这些地方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烈士以及他们的光辉革命史,还知道了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黄麻特委贯彻八七会议精神,以革命继续革命,以革命发展革命的伟大方针。

还记得在第一个纪念馆参观时,看到了毛泽东写的一句话:“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还知道了黄麻起义的口号:“暴动,夺取黄安城”,并且还了解到中共鄂豫皖特别委员会人员总书记——徐朋人,后来,我们又去看了好大的一幅画,这幅画和外面的景物一根就和真的一样,让我们看完后都不由的发出赞叹。

以前我只知道董必武这个人并不知道其它的,没想到今天参观了他的纪念馆后我对他了解了很多,知道了他很有文采,而且还是个抗战大英雄,还知道了他是红安出来的一位将军。

后来,我们又去了李先念纪念馆参观,李先念他以前是读书人,后因家里没钱便去做了木匠,之后便又投身去参加打仗,从那以后,他便把人生全部投入人民解放战争中。

通过这次红安革命纪念馆的参观后,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都很有帮助。如果没有这些烈士为我们打拼,或许我们就没有今天这样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加倍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因为这都是由这些烈士用生命换来的。

通过这次参观,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因为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报答祖国对我们的厚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