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庭家教家风讲座1000字【通用7篇】

每一个家庭都会发生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趣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家教家风讲座1000字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浏览

3037

作文

150

篇1:展家庭美德,树良好家风倡议书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全市广大家庭、妇女姐妹们:

家,是亲情洋溢的温暖港湾;家,是美德正气的传递起点;家,是社会和谐的坚定基石。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构建家庭建设新常态的要求,推动“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建设,2015年,市妇联决定在全市开展“家庭美德进万家”系列活动。在此,我们向全市广大家庭成员和广大妇女姐妹们发起倡议:

一、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尊重父母,在生活上照顾父母,在感情上关心父母;要关爱子女,立“科学教子,以德育人”的家庭教育理念,为子女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要坚决反对虐待、遗弃老人和儿童的不道德行为,使每一个家庭彰显美德、彰显活力、彰显快乐、彰显幸福。

二、建立男女平等的家庭关系。男女平等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重要规范。夫妻之间、子女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均应享有平等的权利。要摒弃“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家庭所有成员享有同等的教育、就业及财产等方面的权利。广大妇女要摆脱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做一名“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新女性。

三、营造夫妻和睦的家庭环境。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夫妻双方要以平等互爱为基础,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勉,构建相亲相爱、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同时,夫妻双方要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方式,培养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为创建“最美家庭”多做贡献。

四、倡导勤俭持家的生活方式。勤俭持家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广大家庭要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生活原则,坚持勤劳致富,厉行节约,科学合理地安排家庭经济生活,避免浪费。要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养成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绿色健康的文明生活方式。

五、建立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邻里之间要互相尊重,包括尊重邻居的人格、职业、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要互相帮助,视邻里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为邻居做好事。要相互包容,邻里之间在发生矛盾时,要讲风格、讲谦让,求同存异,合理解决,和睦相处。

家庭美德靠我们建设,文明城市由我们创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贡献巾帼力量!

宁国市妇女联合会

2015年3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好家风好家教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诚朴、向上,尊老爱幼;勤劳、调和,家和万事兴”——走进马鞍山乡民张龙兴的家,案角这块特别的“家训牌”很是有目共睹。这些年,杨王村乡民鼓起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好”的做法,已在奉贤蔚成风气。

跟着媒体的宣扬和报导,家风家训这个词不经意间闯入了大家的视野。尽管大家对家风并不生疏,可是终究啥是家风啥是家训?恐怕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有人说家风家训即是诚信做人,也有人说家风家训即是尊老爱幼;有人说家风家训即是勤劳仁慈,也有人说家风家训即是节省文明。尽管家风口爱心有着文字上的界说,可是在每自己的心里,家风家训其实有着不一样的内在。

从前史渊源看,家风家训起源于农耕社会的古代文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家风仍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必须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齐家”在这里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须得有好家风,家风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

年代在开展,家风家训的内在也在不断改写,变得愈加丰厚,多了些现代元素,少了些封建颜色,这也是前史的前进。可是咱们也大概看到,在产品经济年代,大家的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再加上因为遭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无视品德,不讲诚信,或为了一己私益逼上梁山,或为了自己意图不择手段。尽管这些仅仅法令或品德层面的表象,但就实质而言却是家风损坏、家教缺失的成果。

从表面上看,家风家训仅仅一个家庭的事,与社会无关,也与国家无关,其实不然。在人的生长过程中,家风对一自己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气,家风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家庭具有好家风才干为社会培育出好公民,而遭到好家风刻画的官员更能变成公民的好公仆。

从广义上说,家风家训不只仅具有宗族特点,还具有社会特点。而家庭又是社会的根本组成单位,所以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力力气,家风家训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沉沉淀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好家风好家训不只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力风貌,一起也是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的详细表现。因而只要家风家训正,才干民俗正,结尾才干政风清、党风端。

建立优秀的家风家训不用好大喜功,能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好家风好家训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推进家庭的调和、推进社会的开展、推进中国梦的提前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家的家风家教家训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我家的家风家教,我只能用“勤劳”来代替。我家的家训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百善孝为先。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也正是这样的家风,家教,家训,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让我终生受益。

我家的勤劳之风之教之训:去年,我的老家——石下,做新村。因为有国家政府的补贴,所以我们在老家建起了一层楼房,作为祖屋。寒假时就建好了,不好的是,还剩下一堆沙子没有用完。年二十四晚上,爸爸郑重说:“我们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六点钟跑步回老家,回到老家后,就把那些建房子时没有用完的沙子,用那些用来装水泥的桶,一桶一桶地把那些沙子,拎到房子后面用砖砌的那个池子里去,然后七点半才跑步回家。每天都是如此,直到把那些沙子全都搬到房子后面那个池子为止。”我说:“为什么不叫那些造房子的人来搬呢?要自己去搬,不会受伤,不会弄脏身子吗?再说就要过大年了,我们还要去干这些粗重活,那些过路人看见好看吗?”“现在呀什么都要钱,那些造房子的人一天就要两、三百块,你以为很容易吗?既然这些事情自己能够解决掉,还能锻炼身体,又何必花费重金去请那些人呢?再说,就算你有再多的钱,人家都不一定会帮你搬这些沙子,因为快过大年了。如果下雨了,那些沙子就会随着水流流走,会流得到处都是,甚至流进屋子里去。所以要在下雨之前把那些沙子搬到房子后面的池子里。”妈妈说:“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所以人呢还是勤一点好。都说,‘懒惰’同时也是‘七宗恶’之一。懒惰的人,永远无法取得成功,永远无法获得幸福的生活。如何有成就?一个懒惰懈怠的人,即使才华过人,永远也用不到自己的长处;如此辜负‘天生我才’,岂不可惜复可悲乎?”于是,我们便从年二十五开始,每天都回老家去搬沙子,一直到年二十八,才把那些沙子搬完。爸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是我们家的家训之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便成为了我“勤劳”的座右铭。

我家的家风,家教,就是“勤劳”。我家的家训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百善孝为先。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瞧,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家教,家训,正是它们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让我终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的家风家教专题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叛逆的我能有一点点的待人接物的和气,有一点点乐于助人的热心,都要归功于我的外婆。

——题记

小时候爸妈工作忙,我跟外婆住。

外婆喜欢做媒。十里八村有小伙子、姑娘的人家,经常有人请外婆给他们牵线搭桥。我记得当时妈妈对此颇有微词:“妈, 你现在就好好看孩子,那么大年龄了,还图人家那几块钱干嘛呀!”外婆笑道:“在俺农村,说媒跟建桥修路一样,是积德行善。给人家带去福,也是自己的福。” 说完朝我笑笑:“是不是,宝贝?”我也笑,但不懂,只是傻傻的点头。妈妈不再多说什么。

我只记得那时我的生活很简单,一天里最多也是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在黄昏后搬着小板凳坐在外婆身旁靠在她膝上看她说媒,也算是见证了许多美好姻缘。有时我真的觉得一些男女是那样的不般配,但外婆的一张巧嘴还是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即便那时的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我只知道外婆抚摸着我的头,身上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麦香,夕阳的余晖像是稍加漂色的红纸,不浓不淡地映在外婆的脸上,与外婆慈祥的菊花般的笑容融为一体。那感觉让人踏实,我常就这样伏在她膝上入睡。

一次,外婆游说的一对结婚新人来请外婆参加他们的婚礼。还要硬塞给外婆钱。她拒绝了,笑得满脸皱纹菊花一样,说:“你们成了是缘分,好好过日子,白头到老多少钱也买不着。”那时的我已经大一些了,学会了察言观色。那对新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看起来既激动又感激,而外婆则是比他们幸福百倍的样子,不知是激动还是羞涩,竟涨红了脸。将我拥在怀里不停摩挲着。外婆一直把那对新人送到村头,回来的路上,她对我说:“宝贝,外婆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要想快乐啊,就要助人,友善待人。”我若有所思的点头,那时我的心里已经懵懵懂懂得明白了很多,我明白了外婆一直以来的坚持,明白了外婆对我的期望。爸妈曾担心我跟外婆住,在教育方面会稍有欠缺,毕竟外婆没读过书。事实证明,外婆的确没有发人深省的哲学道理,亦没有精妙绝伦的语句,但却用超出书本的自身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对我来说,她的爱便是最好的教育,教会我做人之道,为人之本。

外婆的爱,她的教育,让我体味到作为一个人,一位女性,具备一颗乐于助人的,友善的心是多么的重要。爱心与慧心示爱与人,是多么的令人敬爱啊。一个人外表固然要善良秀丽,但,具备内在的大爱更是无比重要。

如今,我正处于花季少年,未来的青年、中年、老年之路,是人生的必经,我庆幸有一位敬爱的外婆,我庆幸我有这样深刻而美好的家风家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征文: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父亲是60、70年代一名大队干部,母亲是位农村妇女,大字不识一个,母亲现已过世,如今老父亲已85岁。可是,父亲平时的许多“语录”却时时让我想起。其中的“不占公家一分便宜”这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几十年了,我一直不能忘怀。如今,它不仅成了我门宗“立家规、正家风”的家训,我还希望它成为“严家教”家风,世代传承下去。

这句话,我记得听于文革时期,那时还小,父亲是大队支书,母亲在生产队劳动。其时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那年头,家家户户都到生产队按人口和劳动力称“口粮”。每个月去称口粮,生产队的保管员为了拍父亲的马屁,总是多称一点给我家,妈妈似乎心里有点数,为了生计却从来没知过声,心照不宣。又一次父亲去称口粮回来后称了一下,去发现了十来斤,就连忙去问母亲,我今天去称口粮怎么多了十来斤,你们以前称多不多呀?母亲一听,一声不吭,只埋头干活。父亲见母亲不吭声,心里有底了,他毕竟是做干部的,知道里面的“猫腻”,一下子就火了,冲我母亲大声说:不能占公家一分钱便宜,你懂不懂?!你占公家的便宜,我就是以权谋私,你知道吗?说着就要母亲把到现在多称的口粮全部退给公家。我是一个大队的“当家人”,如果个个像你这样,“公家”还不早就瘫了,我是公家的干部,要对得起公家!吓得我母亲再也不敢作声,含着泪把几次多称的口粮有全部退了出去。十几年后,我长大了,母亲和我说起这事,还说,是的,你父亲就是那次对我发的火最大。但也让我一辈子都记住了“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的规矩。

我也算是一辈子“吃公家饭”的人。始终将“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作为立身处世的规矩。因为在我的观念里,国家也好,集体也罢,都是“公家”的事情,拿公家的钱为公家做事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我记着“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是“吃公家饭”的底线。

现在我的女儿、女婿也成了“吃公家饭”的人。刚工作时,我的父亲总在他们耳边絮絮叨叨地重复的“名言”,他的孙女孙女婿向他大声保证说记住了,他仍然不放心,要我“勤拎拎他们的耳朵边子”。所幸,女儿、女婿还算自觉,虽然处得岗位都不错,钱还是可以“捞”到的。但终究抗住了诱惑, 没忘记爷爷的“语录”,坚守着“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

如今,女儿、女婿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成了公公。虽然她们的孩子还小,但我却常与女儿、女婿说:假如以后孩子吃“公家饭”,不必谈大道理。就不忘爷爷那句话,“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有这话,就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风家教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叛逆的我能有一点点的待人接物的和气,有一点点乐于助人的热心,都要归功于我的姥姥。

——题记

小时候爸妈工作忙,我跟姥姥住。

姥姥喜欢做媒。十里八村有小伙子、姑娘的人家,经常有人请姥姥给他们牵线搭桥。我记得当时妈妈对此颇有微词:“妈, 你现在就好好看孩子,那么大年龄了,还图人家那几块钱干嘛呀!”姥姥笑道:“在俺农村,说媒跟建桥修路一样,是积德行善。给人家带去福,也是自己的福。” 说完朝我笑笑:“是不是,宝贝?”我也笑,但不懂,只是傻傻的点头。妈妈不再多说什么。

我只记得那时我的生活很简单,一天里最多也是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在黄昏后搬着小板凳坐在姥姥身旁靠在她膝上看她说媒,也算是见证了许多美好姻缘。有时我真的觉得一些男女是那样的不般配,但姥姥的一张巧嘴还是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即便那时的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我只知道姥姥抚摸着我的头,身上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麦香,夕阳的余晖像是稍加漂色的红纸,不浓不淡地映在姥姥的脸上,与姥姥慈祥的菊花般的笑容融为一体。那感觉让人踏实,我常就这样伏在她膝上入睡。

一次,姥姥游说的一对结婚新人来请姥姥参加他们的婚礼。还要硬塞给姥姥钱。她拒绝了,笑得满脸皱纹菊花一样,说:“你们成了是缘分,好好过日子,白头到老多少钱也买不着。”那时的我已经大一些了,学会了察言观色。那对新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看起来既激动又感激,而姥姥则是比他们幸福百倍的样子,不知是激动还是羞涩,竟涨红了脸。将我拥在怀里不停摩挲着。姥姥一直把那对新人送到村头,回来的路上,她对我说:“宝贝,姥姥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要想快乐啊,就要助人,友善待人。”我若有所思的点头,那时我的心里已经懵懵懂懂得明白了很多,我明白了姥姥一直以来的坚持,明白了姥姥对我的期望。爸妈曾担心我跟姥姥住,在教育方面会稍有欠缺,毕竟姥姥没读过书。事实证明,姥姥的确没有发人深省的哲学道理,亦没有精妙绝伦的语句,但却用超出书本的自身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对我来说,她的爱便是最好的教育,教会我做人之道,为人之本。

姥姥的爱,她的教育,让我体味到作为一个人,一位女性,具备一颗乐于助人的,友善的心是多么的重要。爱心与慧心示爱与人,是多么的令人敬爱啊。一个人外表固然要善良秀丽,但,具备内在的大爱更是无比重要。

如今,我正处于花季少年,未来的青年、中年、老年之路,是人生的必经,我庆幸有一位敬爱的姥姥,我庆幸我有这样深刻而美好的家风家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教家风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家家之训”形成了“家家之风”。家风琳琳琅琅,在我们家,便是:耕读为本,勤俭持家,这八个字。

有人讲,现在谈家风,并没有多大意义。有人讲,家风向来是大户人家事,与一般百姓关系不大。有人讲,现在家族意识不断消减,此时谈家风不合时宜。有人讲,现在更应该讲政风社风,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风。可是,家风家训不应该人人遵守吗?

文人重家风,但家风并不只是文人事。许多人家,虽然没有专门家训,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由此也构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家风不外乎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这几个标准,不苛刻执行起来也不困难,应该遵守的不正是“勤俭”二字。

记得父亲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勤和俭》:从前有一个农民叫吴成,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着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分家时,将匾一据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日后大儿子虽勤恳工作,但不知道节俭,二儿子只知道节俭,而不知道勤恳工作。最后,他们都过着贫苦的生活。于是两兄弟便决定把“勤俭”两字合在一起,从此他们既“勤”又“俭”,终于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以前,我非常不注意节约粮食。每天吃饭都剩下许多白花花的米饭在碗里。妈妈看见我这样浪费粮食,决定在星期天带我去田野里走一走,一路上,猛烈的阳光像一团大火一样,让我感到非常的闷热,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额头上渗出来。

田野一片绿色,就像是一块一块绿色的大毯子铺在那里。在这绿色的毯子上,有着许多人在忙碌地干着农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他们手臂上的汗珠都随着秧苗飞洒向田中,用双手去接触那杂草和污泥,太阳照射在每个人的后背上,汗珠湿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衣服。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随着全市率先进小康,我们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美好。日子富起来了,可节俭的家风却不能丢。当下,许多青年人用钱大手大脚,生活过分讲究奢靡的现象已司空见惯。别让家风也成为“一阵风”,徒留下“古风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风。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文化,只关德行。家风是潜移默化发挥的,作用更是潜力无穷。

千年家风,底蕴厚重,韵味深长。在家,便是风范;于国,就是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