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楼梦》读书心得_四年级作文(优秀20篇)

浏览

3975

作文

983

读书心得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和父母一起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以前我也曾读过这本书,可如今再拿起,我依然是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随着文中的人物一起悲欢!

这本书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刘备谦虚大度,诸葛亮足智多谋,关羽忠义,张飞正气凛然。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不论敌人出什么招数,他总能想好对策,为主公出谋划策。而且他能言善辩,文中就有例子,例如:第十一回“诸葛孔明舌战群儒”,他以一个人一张嘴,打败了一群人,让其他人心服口服。第二十七回“七擒孟获”,让南王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再也不敢造反了。其中最有名的是“空城计”,堪称诸葛亮在军事行动中的一绝。文中还有很多人我也很喜欢,例如:赵云、周瑜、姜维、吕布。

从文中人物的事迹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生活中做人要像刘备一样宽宏大度,不要像周瑜小肚鸡肠;做事情应像诸葛亮全面考虑,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像马谡那样不切实际,只会纸上谈兵;在正义方面要向张飞那样有胆量,不要像夏侯杰那样肝胆俱碎。

感谢学校的亲子共读书这个活动,让我和父母一起回顾了历史,再次重现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红楼梦》读书笔记600字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多年前读过红楼,可惜那时少年心性,此书又博大精深。我没耐心读完,更不解悟其中的含意。书里细致而繁琐的描写不逊色京剧里的老生开始唱“啊”字,一个字唱几分钟,直让你瞌睡。尽管都是国粹,但吃不起消化不了。完全没有琼瑶阿姨一串一串的水晶梦来的直接又快活。如今渐老,琼瑶书籍亦如嚼过吐了的泡泡糖,再不想看一眼。重拾红楼这块“石头”硬啃,竟然别有一翻味道 ,越嚼越香,越看爱看,早晚不舍。

首先我认识到这本书不只简单地写些你情我爱。它涉及到 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那时候又没有电脑,这个曹雪芹他是怎么把如此巨大丰富的知识积累的?实实地让人震撼他的毅力。而整部书又对研究探讨青朝风俗民情很有帮助,它仿佛是当时生活的小百科,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还说后人专门有研究红学的,真是不为过啊,不为过。

尤其是小说语言艺术魅力的成功驾权,不愧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仅仅三言两语就把个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例如刘姥姥一进贾府见王熙凤,那“凤姐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周瑞家的和刘姥姥站了一会子凤姐不问不敢打招呼,足见凤姐平时在贾府的威严和厉害。凤姐见刘姥姥“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满面春风的问好,。。。。。”这时的刘姥姥已经在地下拜了几拜,刘姥姥够机灵的,迅速能看准形式找对在家做主的人。最好笑的是,刘姥姥还没有开口求接济,这凤姐先哭半天穷,可见凤姐心计多手腕灵活。一来一去笔墨不多,人物性格尽显突出,让读者感到人物可见可摸。

红楼内涵精深,但作者都是写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也是从这种生活中发掘人生的痛苦与欢乐。

万物人为灵长,有情有爱才不枉为人,而爱情更是让人愿生死相随的强烈感受。宝玉生在百花中独爱一枝,那枝已逝何来相恋。“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持”究竟是物是人非梦一场,万境归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读书心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知识的海洋,就像杜甫说的一样,破千卷书行万里路。每天放学,热爱读书的我便早早订好了读书计划。

我按照读书计划读了汤素兰的《小巫婆真美丽》、《高尔基的童年》、《小天使海蒂》,王一梅的《大狼托克打电话》等一些书。

让我最喜欢的是蜻蜓发夹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女孩叫璐璐,她过七岁生日的时候,外婆送给她一个蜻蜓发夹。璐璐可喜欢它了,连睡觉都要放在枕头边,可蜻蜓发夹却不喜欢她,于是有一天,趁璐璐没睡醒时悄悄飞走了。它飞过池塘,荷花叫住了它,让蜻蜓发夹住在这,于是它答应了。不一会儿,蜻蜓发夹掉下去,它的身体生锈,露珠般的眼睛不再晶莹了,它伤心地哭了起来。螃蟹问她的家在哪,要带它回去。她说她的家在一个叫璐璐的小姑娘头上。螃蟹就把它放到了草原,忽然,璐璐发现了它,把它拾起来,蜻蜓发夹对她说:“我再也不离开你了。”从此以后,璐璐和蜻蜓发夹再也没分开过。

我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也是我们的百宝箱,只要我们打开百宝箱就能学到许多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史记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迁不正是在“痛定之后”,以史记这部大作长歌当哭吗?很难想像,如果司马迁在巨大的悲痛之后不继之以理智的思考,而会成文学家兼历史家。晚清的刘鄂在《老残游记。自叙》中指出:“《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史公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泣,八大山人以画哭泣,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于是,在报任安书中,我看到一个无奈而又理智的司马迁,一个身心俱残而又顶天立地的司马迁。司马迁一腔抑郁,发之《史记》,将悲痛而屈辱的灵魂投入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

于是,绝代文章横空而出。我似乎看到了太史令坚强的身躯,化作天边耀眼的彩虹,霎得,红遍了整个天空。再次捧起那泛黄的《史记》,读出一个报国无门贤能者的忧伤。司马迁是忧伤的,他的心痛汉武帝不听谏的小肚鸡肠,所以,他是懂得屈原的,要不然,他不会将屈子愁闷的心情写得如此淋漓尽致,他又怎么会有抒一肚子的愤懑牢骚之气,满纸俱是怨辞。

当屈原“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个忧伤的灵魂与另一个无助的灵魂悄无声息的碰撞,不禁发问,那仅仅是一部述史的史书吗?无法控制不安的思绪,带着灵魂的触动与颤抖,再次品味他的《史记》,这一次,我读出了一个中华民族的魂魄,千百年来不变的精神。无论是太史令,还是屈平,还是项王与信陵,我都看到他们人性的善良,一诺千金的男儿形象。

是司马迁完美的追求,还是他本来已经完美的文字,千年的民族之魂,在他笔下,闪闪发亮,是《史记》,让我看到一种人性的韵味,人性的光辉,那么美好,那么灿烂!我不禁怦然震动《史记》之韵味,非桂花树凋零的悲哀,也非纳兰性词的凄凉,它的韵味,是甜香赛芝兰之悠长,踏雪寻梅的不变的情怀。读《史记》之韵,读出司马迁的韵味,那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光芒绽放的灵魂,带着一丝不羁,带着万般男儿忍辱负重的尊严,书写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春秋,反复咀嚼,齿留余香。

对《史记》的感动,不仅仅在于它灵动的文字与丰富的情节故事,更重要的是他所蕴含的人格魅力与精神的升华。正是因为这种力量对《史记》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精神的境界。司马迁作《史记》,是用灵魂与命运作斗争,用自己的精神作出一部千古流传的史记。读《史记》之韵,是上古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读《史记》之韵,是人格与灵魂的震动!读《史记》之韵,是美丽与感动的撞击。品读史记,其韵无穷细细聆听《史记》叮咚的琴韵,内心却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世界读书日心得体会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近些年,我的诸多影视作品获得国内外极高的声誉,纪录片《大河沿》提名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大会,纪录片《献牲》入选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第十七届大会代表中国主题展映。同时,上述两部作品受邀美国欧亚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特邀展映,《献牲》又将在今年六月受邀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电影节特邀展映——在人类学界,这个影展被称作“人类学界的奥斯卡”。

以上述这些影片创作实践为特征,大致能描述我的从业范畴为“影视人类学”。实在地说,读人类学、民族学的专业书籍只是近四五年间的事。再往前说,相对于导演、摄影、录音等等行当的高度专业性,我同样是“典型的非专业选手”,没有一天的专业学习。

那么,前后这种多少有些让人“意外”的变化,它的“奥妙”是什么呢?

实际上,就在于读书。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与同代人一样,我赶上了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那十年,没有太多的书可读。我读了《播火记》、《林海雪原》、《艳阳天》、《金光大道》,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名为《失去祖国的人们》的小说,名为“阿科”的主人公被带离偏远小岛受尽屈辱,最终完成教育重新回到小岛带领人民与侵略者抗争。疯狂读书的时间是在1975年之后,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大的城市,大量文学名著的重印和每天人们在书店前排起长队等待购书的场景成为那个时代最清晰的记忆,大学图书馆大量可以借阅的图书为大学生提供了最大的方便,我读了哲学的、美学的和大量东西方的文学名著,纯理性的玄思与无数英雄人物所有的经历与场景在心底不断被重新演绎,抓住火车门柄的一瞬就会重新设想“沃伦斯基”与“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次见面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那些阅读经过的无数个日夜至今让我难忘,我想,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的感知力被启蒙,变得逐渐敏感、锐利,一直到今天都在影响我。尤为重要的,在我后来的“非职业”生涯中,虽然长期都在“职业化”以外探索,但是,读书所形成的认知水准已决定了当时我极“职业”的诉求与目标,最终指引我不断向内心的方向接近。

总结一生经历,还是一句老话:读书,是可以信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楼梦》的读书笔记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一、好词好句积累

贪酷之弊 担风袖月 山环水秀 茂林深竹

1.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2.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3. 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 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4. 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 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

5. 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 .

6. 彼残忍乖僻之邪气, 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 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

二、小小感想:

上一回说到一块石头动了凡心,一株草要下凡还泪。真是一个感人的开始。第一回中有一个场面贾雨村去了甄士隐家。对一个丫鬟萌生了爱意,也因为丫鬟的两次回头而以为丫鬟也有意于他。开始还认为是贾雨村太花花肠子了,随便看一个长得漂亮的就有意思。没想到真的是一见难忘。一两年后还记得那个丫鬟,娶回了家。偶然一顾便有了这奇缘,难怪古人喜欢说缘分天注定。有些事情看起来是随机独立发生的,可是钻牛角尖往上追溯,找出一点渊源也不难。所以有些时候说是命中注定也叫人很难义正词严的说迷信。

名人望族的家族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太多太乱,看多几遍也未必能理清楚。有些分支分的实在太远了,我想古代人肯定是对着陌生人也要亲亲热热的叫表叔。家族人多,人一多麻烦事自然是多,况且贵族人家的家事肯定比普通小老百姓的家事难处理多了。所以势必会整出闹剧。单单的女人就已经够喝几壶的了,还不说有个叛逆的贾宝玉

冷子兴和贾雨村在“八卦”的时候说天下三类人:大仁大恶 余者皆无大异。还有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应该是“时势造英雄”这个道理吧。不过总觉得这一段话有点扯,说那么多无非是想说明宝玉如果教导有方就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前面说的正气邪气不能消又不能让,感觉不太有联系。因为一个人正邪仁恶是根本分不了那么清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最做好的自己》读书心得

全文共 204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宫校长为我们老师推荐了李志敏博士的励志书籍,我非常喜欢读这类的书籍。非常有幸我读到了《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读完整本书后,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自己的心灵也重新得到了洗礼。宫校长,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感悟到怎么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让我在工作中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问题,让我踏踏实实,不断超越自己。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的进步阶梯。”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这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审评对方,研究对手,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实的语言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心门。他告诉人们:做人不是只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时的自省却能让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简单的树立理想就可以轻松实现,但是没有理想的人却一定无所适从;做人一定要有广阔的胸怀,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气度;做人要有勇气,真正敢于追逐自己梦想的人才能让更多的机会停留在自己身边……他不仅提出了浅显易懂的“成功同心圆”说,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大量故事来阐述成功的秘诀。这些故事很值得我学习和品味,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走向成功之路。

其次,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或许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现在看了李老师的“成功”学后,体会到: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是所处地位与名望的高与低,拥有财富的多与少,只有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抉择,但不需要为压力过重而苦恼,更不需要为了失败而哭泣,也不要让事情来主宰我们,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来主导、推动事情往更好的方向进展。

最后李博士认为: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对此我的理解就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形式不同,成功的意义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实现理想,并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无论是令人瞩目还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当然,在现实社会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我们的理想和现实永远存在着差距。而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改变心态,调节情绪,改变思考方式,不断超越自己,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做最好的自己。

读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作为一名普通老师,工作经常陷入一种疲劳的状态,经常会被学生的问题搞得自己觉得很累,我知道这不应该是年轻老师应有的心态,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会被学生不如意的表现所影响,开始经常抱怨这,抱怨那,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减少了,这种心情影响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师的影响,“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

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可是,每天出现的让人头疼的事情,让人头疼的学生,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我经常想: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孩子们就会越来越爱自己,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多么简单多么朴素的道理,为什么我当初就没想到呢,想想我们在工作学习中难免会与人产生摩擦,如果我们只盯着别人的错误,那么只能让矛盾越来越激化,但是我们如果想别人的优点,就会使我们很快的冰释前嫌,问什么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学生与老师的身上就这么不可调和呢?其实还是缘于“爱”,如果我们给学生多点,再多点的爱,对于他们的错误我们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责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们像成年人那么懂事,师生关系会不会更和谐一点呢?在众多的压力与竞争下,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论遇上什么困难都不要气馁,积极心态战胜一切困难,一样可以做到优秀。

事实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优秀。我们更不必为自己赶不上别人而太过自责,也不必因为境遇不好而太过感伤,怨天忧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追随自己心灵的选择,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护士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全文共 174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阅读了《学会感恩担当责任》和《责任胜于能力》两套书,透过书中一个个生动而简短的小故事,心中的感想油然而生,使我充分认识到责任的内涵。

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责任就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强烈的责任感能唤醒一个人的良知,也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在一个团队里,最需要的是成员们的协作和彼此的责任感,只有这样,团队的目标才能实现。团队的成功靠的是成员对团队的责任感,成员的成功靠的是彼此的责任感。 虽然有时候在工作中会因病人的不理解或急躁,遭到无端的责骂,但是想一想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包括屈辱和责骂,而不仅仅是享受工作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只有认真履行职责才能让能力得到最大的释放。

我们做服务行业的,面对患者的指责,不能一味的只为自己申屈,我们应该抱以感恩之心去感谢患者及时告知我们服务中的缺陷,以便我们不断完善工作的不足。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项工作,就可以让自己有无穷的能量,推动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会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用心做事,没有哪一件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过程都成就了一个过程,护理工作是需要协作精神的,只有环环相扣,相互合作,整体才会和谐美好。让我们每一个人各就各位,努力尽责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保证我们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份共同的责任。

如果说“责任和忠诚,是军人精神的内核”,那么“责任和爱心,则是我们护理工作的内核”。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护士的责任就是对病人负责,保证病人的安全。同时责任感也体现敬业精神,每一个员工都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增加收入,获得认可。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做服务工作的,必须要用负责、务实的精神,去做好每一天中的每一件事,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提高自己,要让自己比过去做得更好,比别人做得更好!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于井子护理小组在平时的护理服务得到积累、提炼和总结。“八个心”的服务理念对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于井子护士长说:“我一直坚信:多一份爱心,病人早一天康复。人性化护理法,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的。” 书上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年冬天,一个老人因心脏病紧急住院,但床位紧张,只能睡在加床上,加床的条件比较差:窄窄的钢丝床、薄薄的床垫。于井子担心老人不舒服,给老人多加了一床被垫,另外还找来棉大衣压在被子上面。一床棉被,暖进病人心窝!护理工作原来是非常平凡而琐碎的,但当护理人员去细心观察和仔细体会病人需求,并予以主动解决时,它就从平凡中显现出了可贵。在日常的医疗服务过程中,病人不仅需要尖端的诊疗手段,更需要人性化的关爱。

护理工作是医学科学。所以无论是在病人入院热心接中,做好第一次入院的介绍和指导,还是在病人住院真心待中,认真建立电子档案,都要严格按科学办事,不可有一点任意乱来。但是,事情是死的,人是活的。以什么样的思想、意志、感情去做这些事,结果是会大相迳庭的。“八心人性化护理法”,核心是以一颗滚烫的爱心去关怀病人,服务病人,因而充满着“人文关怀”。正是那种对病人从住院到出院的全过程的浓浓人文情怀,使得出院病人满意率高达99、2%。 精彩还不仅限于此,于井子在这里更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学要求。爱美是人的天性,美的作用不在实用,而在能激起人们的敬佩和愉快的感情。人类的道德伦理活动有善有恶,也可引起美感上的赞美与厌恶,在这一意义上说,善就是一种美,恶就是一种丑。是故西方有哲人强调“至高的善”就是一种美,积极的伦理活动就是一种艺术活动。“八心人性化护理法”的美学,正蕴藏于“至高的善”之中。于井子拥有美的敏感,善于发现美,她不仅要在护理工作中努力让病人得到身体康复,而且要努力让病人从中得到美和愉快的精神享受。这是对护理工作的美化和艺术化。南丁格尔说过:“护理是一门艺术。”有人不理解,平凡、琐碎乃至常与血污肮脏打交道的护理工作,怎么会是“艺术”呢?于井子成功地实践了这点。 “八心人性化护理法”,是科学的真、道德的善与艺术的美的融合体。这一“天使心路”中摇曳的美,对于提升自己在日常的护理工作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童年读书心得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童年会是我是我最宝贵的收藏,就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我读完《童年》,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作者3岁时,父亲病故,而自己的母亲就带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残酷剥削雇工,放贷款,但是资本主义俄国的发展打断了外公的发财梦,从此破产以至于贫困潦倒。可怜的母亲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岁的作者被外公残忍地赶出了家门,到社会上自谋生路。

高尔基真实地描述了自已苦难的童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他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着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他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时代在不断进步,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在放寒假前,学校领导建议我们在校长办公室里借一本书回去看,我借的是《教育细节》,还没有回家的时候我就开始看这本书,这本书里,说到的很多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老师思考的。里面反应了不少现在教育的现象,一些令人觉得既现实又无奈的做法,真的需要给多的有心老师去关注,特别是教育上的细节问题。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有心人,无论到学校采访,出席论坛和活动,看稿件和报道,还是女儿的上学经历和反应,他都能从中发现生动的细节,引发深入的思考。朱永通老师通过描写教育的细节,讲述了教育中发生的小事,彰显了教育的大道。

读到从观念到细节这一章的时候,就反应出现在的教育现象,他说到同一个老师,在不同年代教育的观念一定要转变,因为孩子生长的环境和时代不一样,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教学的方法和观念,否则是适得其反。反观我自己,以前在夏令营的时候,对孩子们的教育方法如果用在现在的长期班里,是用不痛的啊。就拿易文迪的例子,夏令营的时候她很倔强,如果我们还没有跟她深交,没有取得她的信任的时候对她强行炮制,那是行不通的。夏令营我们只能让她不反对在学校,能够坐下来就够了,九月份她真正进班了,我们就要摸她的底细了。要对症下药了。还要关注她的细节,什么是她喜欢的,什么事情能够让她在乎,从而从这些入手去慢慢地调教她。

看一所学校的教育观念是否对头,不必看校园文化是否有声有色,教育改革是否轰轰烈烈,考核指标是否名列前茅,这类表面文章有时还是反面证据,一个细节就足以让背后隐藏的丑陋暴露无遗。本书中有一个例子。在一所重点小学,校长带作者参观,一路娓娓介绍校园布置如何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上课铃响,两个男生急匆匆迎面跑来,见到校长,一脸慌张,想躲闪而无处可躲,硬着头皮继续跑。这时校长突然铁青着脸,把两人喊住,厉声训斥。作者被校长判若两人的表现镇住了,由此想到:学生迟到是常见现象,却像试纸很快就能检测出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含金量。棠福学校以伏羲教育为特色,很多从外面进来的人都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觉得棠福学校的孩子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初中生都是非常有礼貌的,他们见到人来都会主动鞠躬问好,从这些细节中就让别人特别舒服,在培养这些习惯中,学校领导很关注细节的落实。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反应人的内心,细节表现出教育的本质。感恩《教育的细节》让我收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红楼梦》读书笔记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红楼一梦,恍然惊醒,悲剧,美到让人心伤。忆梦中之事,似是难记;忆梦中之人若在面前;忆梦中之言,甚觉心伤。无奈,超脱时期,末成悲剧。

”谦纸荒谬言,一把辛酸泪。皆云息者痴,谁结其中味。”低声诵吟,重复咀嚼,曹雪芹阅尽沧桑,在从彼的少年阅历中与材,回想的暖馨,身世的炎凉,更是给作品增加了无限的魅力。曹雪芹的作品超出了全部时代,书中的配角贾宝玉完整背离了过后的礼法,但却很是契合当初的观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宏大的成绩!

在尔看来《红楼梦》是一个悲剧,充斥了无奈与悲伤。但却在无绝的悲伤之中透出了摄人心魂的美,书中最大的悲剧是贾宝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宝钗之间的恋情婚姻瓜葛,宝玉在黛玉、宝钗之间毕竟爱谁贾府究竟选谁作宝玉的妻子,这是一个大答题。

悲剧产于二个抉择的不一致。宝玉越来越领现黛玉是独一的良知,而宝钗固然也可疏可敬,但心上总有一层隔阂。贾宝玉的祖母和父母却越去越发明宝钗合乎儿媳夫的尺度,黛玉的性情气质却不替他们所喜。宝钗能尽质将大家束缚在礼法的范畴之内,黛玉却返去做了执着的暴露。

悲剧尤其发生于两个取舍威望性的迥异:爱谁,宝玉保持了本人的挑选;然而,弃谁,宝玉是一点也不权力的,所有蒙于父母之命。终极,宝钗折嫁,黛玉回魂。于是,悲巨变成了不可防止的终局。

鲁迅曾说功一句话:”悲剧是将有价值的货色覆灭给己望。”又言”但凡傻弱的公民,即便体魄如何健齐,如何茁壮,也只能干毫无意思的示众的资料跟瞅客,病逝世多多是不用认为可怜的。”可睹,无价值的灭绝并不是悲剧,而《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震动我口,就由于它将被誉之物的美表示得酣畅淋漓。

例如林黛玉,书中充足写没了她的寻求取气量之高贵若不是如此她的悲剧即也不会令人如斯印象深入。唉!说到可悲处愈是可哀。也罢,就此放笔。

不知为何,合上手中的《红楼梦》,竟是想再看一遍。或者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吧,犹如一梦,美的让人不想撒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心得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 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最新红楼梦读书笔记六百字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一桌一椅一榻,几摞书,参差不齐,四面堆跌。手捧一杯香茗,伴着幽幽的茶香四溢,静下心来,慢慢品尝。香茶与书香,一同带进“黄金屋”。在心灵的一隅,独获“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又不乏几分文人雅致,让我们的人生旅途“风景这边独好”。

喜欢读书的静。她让人得到享受与思考,尤其是在绵绵雨天,窗外细雨霏霏,像牛毛,像花针。雨丝亲吻着玻璃,滴滴答答如少女呢喃。也只有这雨声柔软、细腻,拨动人的心弦。黄灯下,静品《红楼梦》,为黛玉的葬花而潸然泪下。那棵降珠草,用一生的泪来回报,这绵绵细雨,不正是他的泪水吗?几分柔情又起,风哀怨……唯有雨声沙沙。一经情感的洗礼,吟唱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心底再也不能激荡起浪花,像被降了温,一份伤感,因为读书时的雨声静谧,让人像芦苇般的,静静思考,细细品味。

当你在阅读时,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体会着阅读所带来的幸福滋味,甚至可以穿越千年,与诗人相遇。采撷一本唐诗,轻轻地诵读着,笑容绽放在脸上。回眸唐朝,我看见了那个潇洒神奇的身影,手持一柄剑,行走在山山水水之间,似乎又不被世俗所牵绊的李白。寒风萧瑟,皇宫外,金碧辉煌。他独自站在宫门外,想起数月前天子堂前跑马,醉酒时的力士脱靴,奉命时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鼎盛之际,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却遭人恶语,他没有泪,没有悲,依然一副坦然。是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细细品味,深深地汲取其中的营养精华。

不管是常读,还是第一次品读,总是甘愿被书中所俘虏,时而蹙眉,时而释怀,时而怨,时而愁,跌跌宕宕,波澜起伏。有时读到了乐处,便傻傻的望着窗外,眼前似乎浮现出刚读过的画面,真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阅读中体会读书的美妙,这种感觉如鱼得水,自由自在。

漫尝书香,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

漫尝书香,“黄金屋”中风景独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读书的好处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读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些都是赞扬、诠释书的重要和伟大。没错,古往今来,书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学生的我们,最应该多读书,品味书并且可供我们读书的地方时间也很多,在最近我在家里就读了一些书,虽然我不记得那书的名字,但那书的内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那本书的作者满怀激情地勾勒出文章的主旨,文笔的优美,让人很容易地读出作者的感受,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诠释出了全文。这本书也深深地影响着我,教育着我,我也读出了书的无穷魅力,书的风彩,让我也深深地爱上了书。

生活中没有书,就像鱼儿没有了水;生活中没有书,就像植物没有了阳光;生活中没有书,就像鸟儿没有了天空……没错,书就是如此的重要,书就是如此的神圣,书就是如此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红楼梦》读书笔记

全文共 2122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红楼梦》的时候,我很喜欢研究林黛玉这个人物。多愁善感使得她极具才华,放在现代,她将是卓越的文艺工作者。但仔细品品她的言行,她有很多思维的认知错误,使得她产生了错误想法,陷入在受害者心态中不能自拔,委屈、小心眼、闷闷不乐、忧郁,生活怎么能快乐呢?

我以下面“送宫花”事件为案例分析林黛玉的几种典型认知错误。

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宝玉听说,便先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薛姨妈有12支宫花,好心好意送给几位姑娘。王夫人劝她都留给她女儿宝钗,薛姨妈自知宝钗不喜爱花儿粉儿,请周瑞家的送给其他姑娘,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各两支,凤姐四支。周瑞家的因为顺路,先送给了迎春探春,收到后两人停止了下棋,表示感谢;惜春和尼姑在玩,开了玩笑也请丫鬟收下宫花。之后给了平儿四支转交凤姐,最后去给黛玉送了宫花。黛玉有那么多选择,

“谢谢薛姨妈惦记”“谢谢您送花过来”……

其一,黛玉在并不知道事实的情况下添加了自己的故事:别人把不要的东西给自己。这犯了典型的“读心术(Mind-reading)”错误。她忿忿不平,却没有和周瑞的家确认下事实,“是因为别人挑剩下的花才给我吗?”而周瑞家的也许会说,“这些花都是相似的,没分别,先送给了顺路的人。如果你这么介意,以后就第一个送给你。”从而转变林黛玉看问题的视角。但林黛玉偏偏自己认定了一个自己版本的事实,不沟通,生闷气,她能开心吗?

其二,黛玉认为有了好东西,她就应该首先得到它,这犯了“应该”句式(Shouldy)的错误。为什么林黛玉就一定要第一个得到花儿呢?为什么不是宝钗,三春姑娘?只要别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期待做事情,她就先生气。可是每个人都拥有自由意志,别人为什么要按照她的想法做事呢?林黛玉怀有一种对于“公平”的执着,只要认为是不公平就生气。如果怀着同样的心态,惜春、平儿也要嚷嚷,“为什么这花不先给我?”。宝钗也可以嚷嚷,“为什么没有问我,就不给我留花?”。薛姨妈也可以很委屈,她的一片心意被黛玉误解,她还有理由生气呢,以后有花还会送给黛玉吗?

其三,林黛玉过度关注了消极信息,犯了“心里过滤(Filtering)”的错误。在一件事情中她只挑负面的细节,却忽视了积极的一面。一共12支花,分给了5个人,那么很多姑娘都没有得到花,她是那个得到的人,却在挑剔,她是最后一个得到的。换一种心态,她可以想,“薛姨妈没有把花儿留给自家女儿和其他姑娘,却留给了我,我真是得感谢她。”如果是个盲目乐观的人,“我一定是最幸运的人,最好的花儿才会被保留到最后给我。”有时候,何妨一点儿盲目的积极呢?

其四,书中未明确提及,但林黛玉也很有可能犯的错误,是“贴标签(Labeling)”。她可能会认为薛姨妈或者周瑞家的“看人下菜碟”,产生怨言,却忘记了她们大部分时候都很友好。在生活中,“窝囊废”“蠢货”等等对人贴标签的做法只能推远人和人的距离,引发人和人之间的恶战。如果林黛玉能够分清楚“人的行为”和“人的本质”,她也可以想,“这次的花即使最后给了我,就算这是我生气的行为,但也只是这一次,完全不妨碍她们平素对我不错的。”

这几种认知错误是导致人生气、忿恨、抱怨的几种典型想法。大家会笑黛玉刻薄,却不一定意识到这些认知错误和自身的关系。其实只要留心,这些认知错误在生活中,电视剧剧情中随处可见。

在日常生活中,与爱人、孩子、父母、朋友、同事等等人际关系中,你是否有给任何人“贴标签”,只因为偶发的行为,就将对对方的判断提升至人格层面?

是否只关注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常常念叨,却忽视了大部分时候他们都还不错?

是否认为他们应该像自己所设定的规则一样行事,如果他们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生气愤怒?

是否没有搞清楚事实,不了解真相也不沟通就对他人下判断?

……

如果你曾经做过上述的行为,就无需笑话黛玉,在某种程度上,你也犯了林黛玉的认知错误。

如果黛玉能够辨析出自己想法中的认知错误,她应该会成为另外一个人。而如果能够识别我们想法中这些不符合现实的部分,扭转认知错误,我们也会减少情绪波动,更少生气,生活更加愉悦。

为什么林妹妹有这些认知错误呢?可能因为自身患病,疾病本身的疼痛令她不能愉快。而由于不良的情绪也会影响人的想法,故而产生出种种错误的念想;或者由于基因的缘故,她本身比其他人更容易不开心;又或者她自幼丧母,父亲大概忙于公务,疏忽了对她情绪上的照顾,而她的老师也没有关照到她的情绪问题……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林妹妹似的行为或话语,我们首先可能会本能不愉快,但接下来应当认识到,这都是认知错误在作怪,林妹妹需要的是一次思维范式转变。无论为什么产生了认知错误,我们都需要看到,我们有选择的权利,选择去转变自己的思维范式,改变认知错误,或者帮助我们最珍视的那些人看到他们的思维错误,愉快生活。

当然了,也许有些人就是得保留着这些扭曲和极端才能够创造美,为全人类做贡献,那就任由他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细节决定成败读书心得体会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 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所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太多的人,总不屑一顾于小事和事情的细节,太自信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我们普通人,大量的日子,都在做一些小事,但往往我们会忽略细节,一件件小事,我们也做不好,做不到位,总在这里那里出问题,却总想着要干一番大事业。因为心境的浮躁,我们总面临着好高骛远的窘境。请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在近期的一次电话回访中,出现了一点状况。那是一家去年注册,还未出税的企业,所以回访时我就说“贵公司是在去年1月份注册到我们园区的,目前公司还没出税,也无销售记录,请问是公司还没启动还是有什么原因吗?”当时,法人就说:“我们公司是去年10月份注册的,怎么会是1月份?”我一听,立马再次查阅了台账,发现上面注册日期登记的是“2011115”,实际是“20111115”,漏了一个“1”,我赶紧向法人道歉。虽然,这一次的回访,最终还是成功完成,但也让我意识到我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由于细节不到位,导致信息的登记出现了偏差。输台账是一件简单,无技术含量的事情,但却是一件细心的事情,如果企业名称输错一个字,将会给以后调阅资料、查阅信息造成困扰,将无法找到这家企业,而且台账中注册号、代码、管理码,身份证、注册日期、生日、联系号码等都涉及到阿拉伯数字,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多填、少填,信息完全不对,经过这件事,在以后输台账的过程中,我将更认真、耐心、细心的完成这项任务,保证“零失误”。

细节往往是我们忽略的地方,因为它太“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万里长城不是一天垒成的。对于敬业者来说,凡是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细节方显魅力。我们应该提倡: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无论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方面,勿以事大而为之,勿以事小而不为。从实际出发,从大处着手,从小事做起,拒绝浮躁。汪中求先生以“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为座右铭,我们更应以此为准则,做好每一件小事,成就一份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狂人日记读书心得600字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说道狂人,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即一直以为是轻狂浮夸之人,而其日记,也不过为腐木烂泥之事罢了。于是,我怀着一种奇怪的心情开始读这篇文章。

文章并不长,但每段如刀刃般扎入人的心脏,难以忘却。

文章讲的是某村的一个人因为环境的原因,时代的局限,旧礼制度的迫害而患有迫害症,一天到晚都担心身边的人来吃他。结果,天天想,夜夜想,最后变成了神经病,被村里的人嘲笑,被他哥关了起来

第一次看完这篇文章,我并没有太多理解,也如那些村里人一样嘲笑那狂人。可是,为什么狂人会这样,书中明了,我前文也说到了,是环境,时代和旧礼,这其中旧礼和环境对狂人的影响尤为关键。

旧礼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而它也算华夏文明中的一朵“奇葩”。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所谓的“忠君”,那些在后人眼中的“英雄”,为了他们的主,不顾自己的生命,也不顾他人的死活,如臣子每每在宫廷斗争当作牺牲品就义前,都还会发出“忠臣不事二主”“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一腔热血之呐喊;君主对自己有恩,而当他有难时,作臣子的不惜杀妻弃子,为君报旧时之恩。为历史留下一笔又一笔的“荣耀”,更令人想不通的是,这种“荣耀”被后人所传承,至今视为典范。尤其是那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千古流传!说到吃人,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了,吃的人大多为孩童和女人,到后来发展成那些乱臣贼子……这篇文章也说到徐锡麟被凌迟最后他的心脏被掏出炒着给人吃,你试想一下,如果你生在当时的制度下,你又如何不提防身边的人?所以狂人的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同情的。

再说说当时的环境,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国人麻木,正如文章写道:孩子的眼神古怪,似乎和我有仇。这尽管是在一个病人的角度来看,有些争议,但无可厚非的是,孩子的眼神中没有快乐;没有理想;没有渴望;没有那中天真无邪。否则病人看了如何不怕,这是一种时代的悲哀与凄凉。鲁迅的呐喊也同为当时有志之士的心声,如秋瑾曾希望用她的牺牲了唤醒国人。孙中山也为此发起一场轰烈的革命……也正是为此,当初鲁迅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

而所谓的“狂人”,也就是指那些被旧时礼制迫害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最新高中红楼梦读书笔记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首《葬花吟》让多少人心悲意恸。一曲《红楼梦》,唱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喜兴衰。当大雪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时,以往的繁华富贵仅有留在薄薄的书页中了。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国运昌隆,皇恩永续,似乎一切都欣欣向荣,万象争辉。少有人看到,整个社会从最底层至最上流,皆是一番淤泥拥阻,浑浊不堪的景象。底层百姓失田弃地,难以维持生计。不愿受辱遭害的,毅然别过人间。硬挣着命活下来的,不是被官府算计,就是被大家族盘剥,最终也免不了悲惨的命运。大家族间更是利益纠葛,为了钱势互相倾轧,争权夺势,与官府沆瀣一气,弄得民不聊生。就是家族内部也是无休止地勾心斗角,最终还是难逃家破人亡的结局。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喟叹的不止是她一个人的悲哀,也许不久后的他年,不光是这倾城倾国的林妹妹,就是这天下无二的大观园内的一草一木也怕是不知何处去了吧。世间的欢乐终归于幻灭,回想起来,也可是是做了一场梦而已。纵使清纯洁净如妙玉之类,也终究落得个狼狈退场。在那个污浊不堪的时代,有谁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呢?个人的杯具如流沙攒聚,渐渐汇成无限的沙漠了。他年葬侬知是谁?不知。慢慢风尘把它们都埋葬干净了。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最凄凉的一句联,也是林黛玉对自我结局的最为精准的预测。《红楼梦》是一出杯具,剧中的每个人都被牢牢困在命运的蛛网上。有的人在奋力挣扎,筋疲力竭。有的人早已放弃抵抗,迷迷糊糊地等待毁灭的到来。他们的杯具并非巧合与偶然,而是与整个社会的沉沦密不可分的。预言从一开始宝玉梦游太虚时就得见端倪。不然,高鹗何以续作后四十回?何不续出大团圆的皆大欢喜的结局?宝黛二人是天上仙灵转世,死后自会还化作仙灵重归天界,可那些血肉之躯呢?还是一朝春尽,终归尘土。

由此看来,一部《红楼梦》的内涵太丰富,叫人无法全部参透。一首《葬花吟》又怎能概括得尽?真真是红楼一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心得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万夫不当,气冲霄汉,威震天下是英雄本色;大喜大悲,爱恨情仇,愈战愈勇才是生活本身。

平凡的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是改革时代的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图景;是荡气回肠的爱情史诗;或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而自强不息的主旋律......我想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而我为之深深折服的是孙氏兄弟默默承受人生的苦难,在痛苦和平凡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感受到生命的自强不息。

正如我们现在处于这个平凡的世界,个人,或是集体都显得那么渺小,微不足道。好像我现在日复一日,过着看似单调的工作。大家,你们觉的收费站单调吗?每天的生活生活是这样停止不前吗?每天该如何存在,自己的人生该有怎样的意义。不停的问自己,这样做有价值吗?或许可能觉得这样的生活和我们这样的年龄不符。想象的青春是自由,奔放,勇敢的。在蓝天下追逐梦想,在海浪中勇往直前。我期许着,渴望着有这样的青春,内心涌动着,久久不平静。

但是当我翻开书,我看到这样的画面。身上永远穿这一件破烂的粗布小褂,外衣搭在肩头,吸着自己卷的旱烟,独自走在公路上。二十三岁的孙少安的青春就在这黄土地里度过,他甚至没吃过一顿饱饭。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像洪水一般的泛滥。但是他不曾低头,领着大家开荒地,建砖窑。其实为的就是一顿饱饭。那身破衣服不知被汗水浸透了几遍,双肩被锄头磨出多厚的茧,当眼神里闪现的永远是希望。青春可以是这样,是踏实,勤奋,责任。

再读孙少平,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少平坚持做一个煤矿工人,其实他是不甘于平凡的,走出村子,向往更好的生活。但是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我,做到最后,他的坚持使他成为一名工人。他开始是自卑的,他只希望也能和别人一样领到乙类的饭菜,希望有个白馍或是黄馍,只是想要一份尊严。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的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青春可以是平凡的,可以是坚强的,可以是脚踏实地的。

对,生活是平凡的,但是我想说平凡不等于平庸,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人,但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活着不只是为了活着,最平凡的人也得为他所处的世界而战斗。我的工作,我的青春在别人看来是平凡,但这也是我自己争取而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才是青春的本色,是生活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读书心得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是每一个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可以使我们忘忧、可以使我们超然、可以使我们充实。读书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也是老师的天职。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猛然一听,这句话说得很严重。可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很有道理。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好久没有读书。那么,一定是这段时间他很忙,或者把心思分散在了一些琐碎的事情上。致使他没有了读书的时间,或者没有了读书的心情。使人忙碌的琐碎事情,是造成一个人思想庸俗的最大原因。思想庸俗表现出来后,言语自然无味,面目也就使人看起来感到可憎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现实世界而生活。但是,每天都抽出一部分时间来读书,却可以使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思想的灵活、心里的快乐,是我们的身心受益很多。

多读一些有益的书,可以把我们由琐碎杂乱的现实,升高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能够以旁观者的眼光,回顾自己的忙碌沉迷,把一切牵扯到自己的扰攘纷争、烦恼、仇恨,都看淡了、抛开了。

在现实的这个世界上,有人喜欢储蓄金钱;有人喜欢收藏古董;有人喜欢搜集邮票珍玩;有人喜欢买车买房;也有人喜欢把书本上的佳言名句储存在大脑中。而我认为,在大脑中储存佳言名句,即使最富有经济价值,也是最安全的储蓄。这是因为,他既不怕盗窃,也不怕丢失,而且携带方便、取用简单。

自古就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远胜过服饰上的奢华;读书,使你宁静、快乐,少了一些唯利是图,少了一些唯恐失去存款的心神不宁。既然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不爱读书的朋友,赶快过来试一试吧!爱读书的朋友,请继续努力读书吧!让我们一起努力读书,共同进步!共享盛世繁华的好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爱丽丝梦游仙境》读书笔记心得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书是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查尔斯·罗金逊为他所喜爱的女孩而写的作品。描述的是一个小女孩谎诞离奇的梦幻之旅。

一个无聊的午后,爱丽丝坐在草地上,火辣辣的太阳让他昏昏欲睡。突然,从他的视线中穿过一只兔子,嘴里念念有词。好奇的爱丽丝追了过去,跟着她掉进了兔子洞。眼前出现了一个有许多大厅的地方,他打开了一扇小门,但因身体太大,怎样也进不去。于是她喝了桌上的“把我喝掉”饮料,结果变成了一个仅有十英寸的小人了,门里是花园,爱丽丝走了进``````随后,发生种种趣味的事。比如委员会赛跑,是为了弄干净身体,为了一块馅饼被偷,也要上法庭。

读了这个故事,我发现爱丽丝是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她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他还有一颗同情心,懂得明辨是非。在爱丽丝的身上,能够看到我们少年儿童纯真的天性。

他多么贴近我们儿童的生活啊,所以我想不光是我喜欢的书,我相信其他小伙伴必须也会喜欢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