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一作文:元旦的来历精品20篇

浏览

2741

作文

47

篇1:元旦的来历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放假了,是因为明天就是元旦。元旦的来历是什么呢?下午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由我来告诉大家吧: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在古时候称为元日,据说“元旦”最初的称呼起自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颛顼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而后来的夏、商、周、秦、汉各个朝代对元旦的规定各不相同。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

哦!原来每个节日都有来历,以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多了解节日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元旦的来历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 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元旦的来历作文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为法定节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做“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一寒衣节祭祖的来历作文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节日自古有之。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 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故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

《唐大诏令集》卷77: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曰:“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 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 ……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 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 且仲夏端午,事无典实,传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道,人因亲设 教,感游衣于 汉纪,成献报 于礼文,宣 示 庶 僚 ,令 知 朕 意 。 ”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 吕希哲《岁时杂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 皆服之以谢。 ……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 旧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无此赐。 祖宗朝,有人自陈,乃赐衣袄。 诸军将校皆赐锦袍。 ” (←授衣)(祭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至“十月一日”,则“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 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 《梦粱录》记南宋临安也是“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 内庭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河南程式遗书》云:“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 ”宋人祀先用“绵球楮衣”,后世称之为“寒衣”,宋人尚无此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元旦来历作文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元旦由来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公元19xx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xx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元旦的来历作文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元旦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我国在1949年9月27日确立公历1月1为元旦,在我国元旦一词最早起源于《晋书》,描写的是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到现在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原文为”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在古时,元旦还称作元日、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最早被说为新年是在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很多人会误以为正月初一就是元旦,其实不是的,春节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农历算法,而元旦则是公历算法。但对我国来说春节更为传统,而元旦则是世界性的节日。

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时间:

在中国历史上,“元旦”的具体日期随朝代更替而不同:

夏代为夏历正月初一

商代为夏历十二月初一

周代为夏历十一月初一

秦朝时期为夏历十月初一

汉朝汉武帝太初元年时,邓平等人创立了“太初历”,重定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近代,每年1月1日。按公历计,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关于元旦的来历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元旦的来历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元旦的来历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西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Janus,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原本以为教皇把耶稣诞生年作为西元元年,西元一月一日也和耶稣有关联,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可能依照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还应该是12月25日耶诞日为过年,所以西方的新年没有耶诞隆重。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介绍元旦的来历英语作文

全文共 2112 字

+ 加入清单

New Years day ", "yuan" refers to the beginning, is the first point, the beginning of every number is called "yuan";" Denier, "pictographs, the" day "on behalf of the sun, the" a "represents the horizon below." Denier "that the sun rises from the horizon, symbolizes the beginning of a day. People call" yuan "and" denier "two words together, to start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 New Years day is also called" three yuan ", namely, the yuan, the yuan, at the time of yuan. New Years day is a word begins with the earliest three sovereigns, tang fang xuanling and others write the Book of Jin upload: "xu emperor for Meng Chun in yuan, at that time is: New Years day in the spring. "That call on the yuan, the first for the denier. Southern liang people LanZiYun dielectric jas poem or cloud:" new New Years day, four gas Wan Shouchu today. "

There is a legend, is over 4000 years ago the ancient rao war, yao right in diligent people do a lot of good things for the people, is popular with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love, but because his son was not out, he didnt pass "son of heaven" the throne to his son, but rather to shun the character can have both. Yao to shun said: "you in the future must hand getting the devotee, wait for after I die also can be at ease with open eyes." Shun later put mercy to flood active yu, yu also like shun his populist did a lot of good for the people, are very popular. After the death of the yao people later ShunDi sacrifice to heaven and earth and emperor yao first on that day, as the day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called the homonym for "New Years day", or "yuan", this is the ancient New Years day.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高考英语作文素材:元旦的来历

全文共 2420 字

+ 加入清单

Ancient Chinese New Years day, is not a general "Gregorian calendar" -- the Gregorian calendar on January 1. From Yin dynasty set as the beginn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unar December in first lunar month as the beginning, to the han dynasty have been repeated many times of change.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sun yat-sen in nanjing in early January 1912 as the temporary President for "farming", "statistics", set the first lunar month as the Spring Festival, change to the Gregorian calendar on January 1, known as the "New Year", at but it is still called "New Years day". Until the liberation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promulgated uniform "whole nation year section and the memorial day holiday", the Gregorian calendar January 1 as New Years day, and decided the national in this stanza day off.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New Year the lunar calendar and the Gregorian calendar, and in view of the lunar 24 solar terms of "spring", just before and after the lunar New Year, so the change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is called "Spring Festival".

"New Years day", "yuan" refers to the beginning, is the first point, the beginning of every number is called "yuan"; "Dan", pictographs, the above ", "on behalf of the sun, the" a "represents the horizon below. "Denier" as the sun rises from the horizon, symbolizes the beginning of a day. People put the "yuan" and "denier" two words together, is extended to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 began. New Years day is also called the "three yuan", namely, the yuan, the yuan, at the time of yuan. On New Years earliest begins with three sovereigns, tang fang xuanling and others write the Book of Jin upload: "xu emperor for Meng Chun in yuan, at that time is: New Years day in the spring." That call on the yuan, the first for the denier. Southern liang people LanZiYun dielectric jas poem or cloud: "the new New Years day, four gas Wan Shouchu today."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元旦来历作文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摘要部分,以下是详细内容:

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来历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元旦来历作文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9XX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 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元旦来历的作文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里,我祝大家:元旦快乐!合家幸福!在新的一年里好事多多!笑容多多!开心每一秒,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远!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中,[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元旦盛典高一作文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满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个节日里,我校举行了元旦盛典

在主持人激情澎湃的致辞中,迎来了第一个节目“天地喜洋洋”,低年级的同学带着灿烂的微笑,穿着最最喜庆,最最艳丽的红色盛装登场,台上顿时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那一片红,仿佛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正示意着我们的前途和未来正如同那火焰,勃勃生机,一片光明。接下来是武术表演,那一阵阵铿锵有力的鼓声令在场所以观众热血沸腾。学校武术队的成员伴随着鼓点挥拳舞剑。那一套套令人眼花缭乱的拳法,那一阵阵粼粼剑影的剑术,那虎虎棍风的棍术,无不令人惊叹。南拳、太极、刀、枪、棍、剑都被武术队的成员演绎得精彩绝伦。最后以“叠罗汉”的形象结尾,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接着是老师们献上的表演“盛世鸿姿”。羽扇、素衣、白绸、红缎在台上翻滚,羽扇像一只只破茧而出的白蝶,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台上狂飞狂舞。虽“狂”却不失“雅”。身着素衣的老师们舞着白绸红缎,白绸像一朵朵怒放的百合,而红缎则像一片火红的玫瑰,舞台上简直成了一座花园。第四个节目是幽默风趣的小品,小品之后就是乐器演奏了。扬琴、古筝、横萧和葫芦丝合奏了一曲“荷塘月色”。曲终的袅袅回音令人回肠荡气。接下来上台演奏的嘉宾令我们或多或少有些惊喜,那是曾经教我五年级音乐的老师,他为我们献上了一首歌那熟悉的声音仿佛带着我回到了五年级的时光,重温过去的美好回忆。紧接着的是老师们的演唱,一首首熟悉的歌曲,一段段熟悉的旋律,萦绕在耳畔。最后的是大合唱,合唱组的成员们脸上带着微笑,那微笑像加百列的雕像一般凝固在脸上。而合唱的歌曲恰好就是“歌声与微笑”在欢乐的歌声中,主持人上台用洪亮的声音宣布:“元旦庆典圆满结束!”

虽然庆典结束了,但庆典的内容却使我铭记于心。这是我小学生涯中最后一个元旦庆典,相信它会成为我记忆中小学里的最美的风景线。

[元旦盛典高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元旦的来历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元旦的来历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元旦的来历作文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的《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元旦的来历初一作文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为法定节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做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元旦的来历初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元旦来历作文

全文共 1550 字

+ 加入清单

在福建省民间,流传着过年的美妙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身子庞大,头上长着像牛角一般的触角;眼睛圆滚滚的。活似两盏灯笼。一张血盆大嘴、一口可以吞食一个人。这种怪兽的名字叫做“年”。

年住在山洞里,它是山中霸王。老虎、狮子、黑熊一看到它,便吓得逃命;山羊、猴子、野兔听到它的吼叫,便瘫倒在地。年在山上捕食动物,吃饱便呼噜噜地躺在洞里睡大觉。每当严寒将尽、新春快来的时候,年便跑下山来,进村吃人。因此,人类也非常害怕它,小孩子哭了,只要妈妈说一声“年来了”,孩子就吓得不敢哭出声了。

却说那时候,有两个放牛的孩子,一个叫阿山,个叫阿水,他俩是好伙伴,胆子都很大,常常赶着牛群上山吃草。家里的人对他俩说:“孩子,山上有年,去不得呀!”

“不怕!”阿山和阿水有心计,说:“我们背上弓和箭,年要是来了,就爬到树上射死它!”

话虽这么说,他俩上山几次,幸喜都没有碰到年。转眼到了腊月三十日,天色黄昏。阿山和阿水赶着牛群回家。真怪,牛儿惊慌得哞哞叫,挤成一团。这是咋回事呢?

“呔,快走!”阿山和阿水挥起牛鞭,啪啪地抽打了几下。忽然听到“嘎哇”地一声怪叫,一只怪物吓得朝村前路上跑去。

阿山道:“阿水,你看,是一只年跑了!”

“真怪,年是凶兽,怎么看到我们反而害怕得逃走了。”阿水觉得挺奇怪。

“嗯,”阿山果断地说,“我们追过去看看。”

两个小牧童真够大胆,他俩不断地挥动牛鞭催牛快走。牛鞭声劈哩啪啦地响,年逃窜得更快了。“哦,是哩!”阿山猛悟过来,“原来年害怕牛鞭声!”

阿山和阿水赶着牛群进村,远远看到年窜到吴公公家门。吴公公家门前晒了一件大红衣裳,年吓得扭转头,朝村后头跑去。

那边也有一个村子。此时,夜幕降临了,年一见家家户户的窗口明亮亮地闪着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又扭转头跑了。这时,阿山和阿水已经把牛群赶进棚里,又追过去。他俩故意把鞭子甩得啪啪响,年惊恐地怪叫着,跑上山了。

阿山和阿水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回到村里,他们对乡亲们说;“原来年怕响、怕红、怕火。咱们知道它的弱点,往后可以抵御它了。”

乡亲们听了,很快就想出一个好办法。大家在村前燃起篝火,阿山和阿水投入一根根竹子,火堆里发出“劈劈啪啪”的爆裂声。几只年跑下山。看到篝火,听到响声,果然又往回跑了。就这样,一夜过去了,乡亲们平安无事。第二天正月初一,乡亲们拿出红柑、花生米等好吃的东西一道吃,互相祝贺:“恭喜!”

从此,人们便把正月初一叫做“过年”。每当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鞭炮,点红蜡烛,穿红衣服,以“红”为吉利的象征。据说这些风俗都是当年抵御“年”的办法逐渐演化过来的。

不知何时,才想起要去翻日历。慢慢掀开,才知道今天是元旦。记忆的匣门缓缓打开,又是新的一年,再见,我的xx年。一年又过,樱花又落。祝福你,我的xx。愿你永远美好,我的xx。再也不是梦,眼瞳也不在落寞。...

元旦晚会主持词开场白主持人甲:尊敬的各位领导主持人乙:亲爱的同事们主持人甲、乙:大家晚好!主持人甲:在缤纷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新的xx年向我们走来。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总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今天是xx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们最快乐的一天。xx年1月1日上午8点,太阳虽然早已经升起,但寒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学校里那些树静静的教室里每个学生的心里是静静的。连教室也是静静的。

元旦到了,学校放了三天假,我要好好想一想这三天假期怎么安排。假期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姥姥家,姥姥家离我家很远,到了姥姥家,妈妈在家陪姥姥做饭,爸爸和我去了姥姥家前边的小河玩。

在我看来,元旦晚会是一年之中最快乐的活动。我们通常在一个星期前就激动万分,然后几天前开始买彩纸,自己制作拉花,张灯结彩,连灯也用彩纸包起来买气球,挂在教室的每个角落买瓜子、苹果、橘子好让大家吃得舒心,玩的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元旦的来历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