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传统吉祥物说明文(通用20篇)

《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开学吧小编整理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快来看看吧。

浏览

5797

作文

820

中国传统的立春习俗

全文共 480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里最早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的立春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立春习俗——矜恤缓刑

我国古代在立春之前,均有对囚徒减免刑罚、怜悯抚恤的行为。《礼记·月令》中写有:“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牺牲毋用化,禁止伐木,毋毅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度,毋卵。”汉朝在文帝、章帝、明帝执政时,经常下诏,抚恤囚犯,减免刑罚,救济辉寡孤独。例如汉章帝元和二年,曾经下诏三公日:“方春生养,万物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古人认为,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开始生长,如果唯独人类除外,便不合情理,所以《礼记·郊特牲》有“春飨孤子”之句。《春秋繁露·治水五行》中亦有:“立春出轻繁,去拘留,除栓桔,开闭阂,通障塞,存幼孤,矜寡独。”这些都有因时教化的意思。

所以,在古代立春习俗中,时常于立春前一星期,由各级官员将所有积压案件逐一处理,并视案情轻重,对“罪非殊死”的一些案犯,酌情减免刑罚,目的在于使人精神振作,并增益人口。对自首之人,允许悔过自新,以示与岁更新。

立春习俗——迎春

立春习俗中在立春前一日,先要迎春。春至而万物生。古人把农事叫作春事,农忙叫作春忙。《书传》中记载:“冬寒无事,并人室处,春事既起,丁壮就功。”黄庭坚有诗写道:“田园恰恰值春忙。”春天又是播种的时节,因此,说到耕地,也应该称为春耕。

我国是农业国家,对于节令,极为重视。迎春的礼仪,在《月令》中有所记载,到东汉明帝时逐渐完备,后世更将它列人祀典。地方上的官员也箫举行迎春典礼,时间都在立春前一日。而在民间,迎春的仪式更是铺张盛大,十分热烈,其宗旨一方面在于劝农务耕,注重生六一方面示人须珍惜韶光,不要辜负一年之中的最好季节。

立春习俗——走马

立春习俗中的走马就是跑马,即骑马,盛行于唐玄宗时。当时有人因此说道:“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北方人自古因地理地势的缘故,大多喜好骑马。

立春习俗——蹴鞠

蹴鞠在古代极为盛行,相传起源于黄帝时,蹴鞠也是立春习俗中的一个习俗。《史记》:“处后毗鞠。”《后汉书》:“六博蹴鞠。”《汉书·艺文志》有关于at鞠的文字二十五篇,颜师古在注释中写道:“鞠以韦(皮革)为之,实之以物,踢以为戏。蹴鞠陈力之事,在昔附于兵法。”《太平御览》引用《三仓解话》称:“鞠,毛丸,可踢戏。”

蹴鞠,就是如今的踢球。汉朝时做这种游戏,要在地上挖出洞窟,把球踢人其中,又因为球很容易跑到别的地方,需要奋力追逐,所以还要挖出一条界线,示限制。(可参见《后汉书》中的〈戚夫人传》及《霍去病传》)隋唐时有专门的球场,宽广平坦,和今天的运动场没什么差异。毗鞠的时候,把两根数丈高的竹竿插在地上,并用网把竹竿网住,作为球门,以能踢进球的为胜。踢球的人分为左右两队,相互比赛。还有一种称为踏球的娱乐,即用脚蹬踩在球上,拐弯奔跑。《唐语林·卷五》:“今乐人又有蹋球之戏,作彩画木球,高一二尺,女伎登蹑。球宛转而行,萦回来去,无不如意,盖古蹋鞠之遗事也。”明朝汪云程著有《蹴鞠图谱》,上面罗列的规则很是详细,涉及分左右两队、球门、社规以及踢法等许多细则。及至南宋临安,蹴鞠打球已皆有社团。

立春习俗——春台戏

各地民间举行种种娱乐活动,用以迎接春气,预兆丰牵。人们在开旷之处搭台,聚资请戏班表演,祈福农祥,称为春台戏‘卖春困立春过后,天气渐渐和暖,往往使人容易随睡,易于徽惰。儿童于立春当日应特别早起,高呼:“卖春困!”用以振作精神。宋朝陆游有《岁薯》之诗:“从今春困不须卖,睡到日高三丈时。”此外,还有《岁首书事》,“卖困儿童起五更”,诗后自加注解:“立春未明,相呼’卖春困‘,亦旧俗也。”

立春习俗——天子躬耕

在古代,天子诸侯都有亲耕措田的礼仪,也是立春习俗之一。精田是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地。典籍中记载,天子有精田千亩,诸侯百亩。《礼记·月令》关于孟春载有:“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来耙,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保介,即衣甲;参,即所乘之马。这句话是说,勇士身披盔甲陪乘,以保护君王,农具放在马匹与驾车者之间。汉文帝、景帝时,先后颁布诏令,告示全国“联躬耕以给宗庙粟盛”,又说“联亲耕为天下先”。

从那时起,就有皇帝于立春皆亲自在精田耕种,祭祀先农,又建造精田仓,把收上来的谷物全都用来祭祀,作为集盛,也就是供奉的食物。此后历代遵循这种规矩,只在时间上小有差异,或者正月,或者二月不等。汉章帝、唐太宗、晋武帝时都用正月,汉明帝、齐武帝则用二月。

到了清朝,从雍正五年开始,京师以及各府、州、县都要在当地东郊选择洁净丰腆的田地,修建先农坛。坛内开辟有措田四亩九分,耕牛一头,农具一副,挑选勤劳谨慎的农夫两名,免除他们的差役,酌情给予口粮,让他们在农坛里看守灌溉,地里的收人都用作祭祀,以为粟盛。每年二月,挑选一个属吉的亥日,在黎明时分。由官员率领本地德高望重的长者以及农夫代表,在先农坛恭敬致祭,祭祀完毕,官员脱下蟒袍,按照九卿耕种的条例,行九推礼,农具为赤色,牛为黑色,种箱为青色。在县上,由知县扶犁,典史播种,德高望重的老者一人牵牛,奏庆贺丰年的礼乐,九推九返,最后由农夫将田地全部耕完,所用的种子,应悉数按照当地的土地性质,精心挑选。仪式非常隆重。

立春习俗——理农具

立春过后,即将开始耕种。农家须把农具归类整理,可以使用的收拾整齐,不能使用的重新购买。宋朝陆游有诗道:“立春新戏岁,最先理农器。”农家在试验农具的时候,敲鼓庆贺,叫作长秧鼓,意在希望秧长禾秀,收成丰盛。

立春习俗——浴兰汤

白芷性质辛温,能够解肌发表,散除风燥湿,使全身血行增速,润泽肤色,可以用来敷脸。桃皮味苦性平,能治疗心腹疼痛,解蛊虫,辟疫房。青木香,就是马兜铃的根,性质辛、苦、冷,能够散除风湿,解毒清热,消肿,还能够治疗皮肤病、恶蛇咬伤,医家常用作解毒药。相传,在立春之日,用以上三味药物煎汤沐浴,全年都会少生疾病。

立春习俗——养蜂

立春之后。天气日渐回暖,植物萌芽开花,此时,原本潜伏在巢内过冬的蜂群,也会逐渐开始活动。所以,近日应检查巢房,加以整理,并准备好割蜂蜜和分封所需要的一切器具,例如巢箱、继箱、隔王板、捕蜂器、蜂帚、熏烟器、面具、手套、割蜜刀、蜂王笼、给饵器等,以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至于刚开始养蜂的人,由于经验不多。管理未熟,在春天开始入手,由于天气温和,即使小有疏忽,也不会轻易导致失败,尤为便利。

立春习俗——嚼春

立春吃春饼生菜等,俗称嚼春、咬春或者尝春。唐朝时,立春这一天有制作春盘的习俗。《四时宝鉴》载:“立春日,唐人做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立春》中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王,菜传纤手逃青丝。”岑参有诗道:“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宋朝苏轼有:“青蓄黄菲试春盘。”金朝元好问亦有:“里社春盘巧欲争,裁红晕碧动春情。”这些诗句用意都在迎新。

昔时立春之日,朝廷用春盘颁赐臣下,制作极为精巧。宋朝、明朝均如此。(宋史·礼志》中记载:“立春赐春盘。”

立春习俗——食葱

生葱能使皮肤生机畅顺,柔滑细腻,促进血液循环,镇定神经过敏,还能使人生热发汗,抵杭恶寒,预防感冒。与酒配合食用,可以畅通五脏。

立春习俗——咬春

供春季食用的萝卜,多在上一年晚秋播种。萝卜根部肥大,味甘质脆,颜色发红的还可以顺气醒睡,化痰清热,健身美容。萝卜生吃最好,汁水越多,功效越好。患有胃酸的,最好能每餐生吃红萝卜,尤其以鲜嫩者为佳。我国北方,立春日盛行吃萝卜,据说可以解春困。《城北集诗注)说北京的风俗皆在立春吃萝卜,叫作咬春。此时,往往半夜中,街市仍然有人出售萝卜,并叫卖着“赛过脆梨!”彭蕴章《幽州土风吟·咬春词》中写着:“萝卜辛,名咬春,此是古人菜根意,可愧一食万钱人,食万钱,态游戏,笙歌岁里朝朝醉,不到山村水边去,九十韶光睡梦中。春人谁识春滋味。”

立春习俗——接春

樟叶就是樟树的叶子,性质辛温,香气辛烈。烧樟叶可以辟邪,除湿气,杀虫。本日,浙江东部的人多在庭院里烧樟树叶,使其僻啪作响,传说可以祛阴邪,俗称接春,也称烽春。

立春习俗——煨春

茶叶,性质温苦,微寒。饮茶能够清热,降火,消食,醒睡,还能治疾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湿,令人少睡有力,治疗疲劳性神经衰弱。把茶煎成浓汁饮用,可帮助吐出风热痰涎。茶汁具有强大的杀菌功用,常饮可以预防传染病。本日煎茗,意在宜达阳气,振作精神,俗称煨春。

立春习俗——剪花彩

修剪彩纸,以之为花果形象,这种技艺在汉朝就已十分发达。东汉王符在《潜夫论》中曾讥讽花彩之费,可见当时剪彩即已盛行。晋代新野君一族,以剪花为业,用染色的丝绢制成芙蓉花,将蜡捻成菱藕的形状,所剪的梅花更宛若实物。晋惠帝曾下令宫女用染成五彩的通草花插在发髻上,作为装饰。荆楚一带的民俗,皆于立春之日,剪出彩燕戴在头上。唐朝制度,立春日郎官、御史以上的官员,赐“春罗蟠胜”,对宰辅、亲王、近臣,赐“金银播胜”,入宫拜贺之后就可以带回家里。民间剪彩做成春蟠替在头上。唐中宗景龙年间,立春日出剪彩花;景龙四年正月八日立春。中宗下令侍臣迎春,大内派出彩花,每人赏赐一枝。《酉阳杂姐》载:“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播,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该风俗直至宋朝未改。欧阳修有诗写道:“共喜钗头燕已来。”王曾《春帖子》中写有:“彩燕迎春人鬓飞。”南宋临安立春这天,女子都喜欢做春播、春胜,缕以金线,色彩相错。做成紫燕黄蝶之类,用以赠送亲朋。

立春习俗——贴春字

在门楣上贴“宜春”二字,是为了预兆新春嘉福。

立春习俗——塑土牛

小孩塑小土牛,意在赞美春牛的勤劳强健。

立春习俗——拔河

拔河,即拖钩,一名牵钩。原本是荆楚地区的风俗。唐朝封泊我封氏闻见录》:“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此教战。古用蔑缆,今民则用大麻绳,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分二朋,两相齐挽。当大绳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嚣,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晋唐时盛行。唐代兵士、宫女以及宰相、将军等,多以此为戏。《唐书·卷五·兵志》:“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增彩,食果肉,壮者为角抵、拔河、翘木、扛铁之戏。及禄山反,皆不能受甲矣。”《唐书,卷四·则天本纪》有:“景龙三年二月己丑,及皇后幸宣武门,观宫女拔河,为宫市以嬉。”景龙四年“及后妃宫主,观三品以上拔河”。到中宗、玄宗时,拔河规模更大,挽绳的多至千余人,呼声震天,观者惊骇。当时考为进士的河东薛胜写有《拔河赋》,用以记录当时的壮观景象,人人竞相传阅。

立春习俗——春乱

古时之人举行婚礼。多在春季,《诗经》有“桃之夭夭”“宜其室家”之句。立春是万物回春的日子,凡是之前嫁娶失时的,今日可以举办婚礼,取意春到人间,万物滋育。广州一带俗称为春乱。

立春习俗——行冠礼

冠礼是礼仪的开始,不可不恭敬谨慎。在古代,男子二十而冠,表示有了成人的资格。可以结婚,也可以人仕。至于民间风俗,男子到了十五岁,在岁首、清明、冬至,都可以举行冠礼,拜天地宗祠以及君长。为了方便的缘故,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并且即将成婚的,也可以在婚礼吉期同时举行冠礼。故亦可在立春日举行冠礼,取意三阳开泰,万象更新,也寄托了对青年男子勇猛进取的美好祝愿。

立春习俗——梅花信

本月俗称为梅花信。一年二十四番花信风,梅信最早。春梅的开放时间,因气候和土地关系,各地不同,大致是在立春之后开始盛开。近代广东惠州的罗浮山,广东南雄的大庚岭,福建泉州的梅花山,广西桂林,四川成都的草堂以及百花潭,都以梅花著称。此外,南京的陵园,无锡的梅园,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孤山、超山,每逢春初,梅花盛开,红英绿等,相间万重。堪称香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传统文化之国画作文

全文共 176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结晶。国画是笔墨造化的艺术,虽无西方油画色彩的绚烂多姿,但是她以笔墨的变化万千、意境的深远并富于历史悠久的艺术而屹立于绘画艺术之林。她重意和神,而非形,并以意取胜。就意而言,国画中蕴含着人们理性的思考,所谓中国画的理性。

一、 笔墨造化的艺术,自然的理性美:

国画注重用笔用墨,以毛笔落墨的轻重徐疾,造成线色的刚直、柔和、飘逸等的不同变化,同时水墨的浓淡随画家的情感变化而出现微妙的变化。强调物我一体的境界,需通变,且有法可依,但求变化。法,即法则是前人的完整的经验总结。

《易经》中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唐代的释亚栖道“风书通则变… …若执法不变,纵能入木三分,亦被称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就是要求书画要求变。

王羲之善于博采众长,学别人的而能求变,故而创立了千变万化的书法。王寅的《梅兰竹谱》云“凡绘画之初作工巧,… …久则熟,熟则精,精则变,变则一片化机,皆从无中出,是为超脱极致。”苏轼也说过“山石竹木水波烟云无常,故而有常理”。提醒人们:自然界中万物的状态有变化,中国画也一样讲求变化。但万物有本来的规律,必须不悖常理。总之,通过笔墨之变化来表现出追求自然、效法自然的哲理。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蕴含的哲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之美。

二、写意重神,虚无的理性美:

神本虚无,意本虚无,而国画体系中却蕴含神与意之论,赋物以神。这正是与西方注重色彩的明暗,追求散点透视的写实主义迥然不同之处。该论断,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神’反映的是人们追求的风度,魏晋时的谢赫倡导“气韵生动”,顾恺之的在实践中的“以形写神”,“传神写物正在阿堵之中”,点明了绘画中的风神、风骨、风度,反映了魏晋玄学中的哲理。

庄子的《庖丁解牛》的寓言进一步展现了对神的关注。庖丁为文惠王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最终达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的地步。强调的是神,从而很容易地引导了中国画从写实走向写意,写意由此萌芽。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画的写意重神必有所发展,但总体上是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而发展的,写神国画中人物画有尤重视而写意画无处不在,也无处不美。实际上神,意,虚无的哲学思想似乎含有唯心主义的哲理,并不是完全的虚无,也不乏对宇宙的探讨与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故而神、虚无是充满理性的,画中有大美而不言,意、神在也,理性之美常驻。

三、艺术的融合,统一的理性美:

国画不仅仅是绘画的艺术,而且还包含了书法、文学、篆刻艺术,是多艺术共同发展融合的艺术,并十分讲求各艺术的协调统一。如画中之题款,须讲究“画上题款,各有定位非可冒昧,盖补画之他处也,如左有高山,右边空虚,款印在右;右边亦然,不可侵画”。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表现在它的技法上,而且也包含在其它艺术的协调统一。如果款题的不当,而国画注重空间的伸展与气势的恢宏时,无疑对画本身而言是一大惋惜。各艺术对立统一的特性,始终贯穿着国画创作的始末,蕴含着儒家和而不同的哲理,这是中国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四、诗文并茂,哲思的理性美:

诗文并茂始盛与唐朝。在宋朝,时人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的是文学美与诗的绘画美,表现出画美的主题。诗言简练,即能反映绘画的主题,也能流露出画家内心的情感与哲思。梅、兰、竹、菊历来作为画家广泛创作的题材,是国画家对中国传统的君子典范的追求。如赵孟頫的《岁寒三友图》、张无咎的《四梅图》。而题画诗更丰富了其内涵,反映出理性的光辉。郑板桥的一幅《兰竹图》题词曰:掀天揭地之文,震地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故不再寻常蹊径也。表达了画家的大无畏的精神,是画家反封建传统启蒙思想的反映。

同时,题画诗对于意境的构造也功不可没。总之,中国画充满着理性,并继承着中国传统的穿越时空的哲理思想,绚烂致极,有大美而不言。虽然国画中充满着理性美,同时也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糟粕部分。如明清时期,“扬州八怪”的画作,有些偏于怪诞,不说常人无法理解,甚至连画家也琢磨不透其中的真正含义,意境过于玄妙,寓情于画却远于画外。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我们当以理性的头脑去加以判别、并果断地摒弃,进而将国画发扬光大,并继承国画纯真的理性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中国结的说明文500字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一件工艺品,是那天在饭店的门厅看到的一个硕一大的中国结。

我不是只喜欢那一个,而是喜欢中国结的本身。大家一定知道中国结是什么吧。它最初是一根光滑的红丝绳,在被民间艺人巧妙的编结以后,四方的、古钱、 鱼……各种各样的中国结就问世啦。人们都很喜欢这巧夺天工的工艺品,无论是在车里,在家里还是在机关单位的大厅里,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中国结不仅样子受人喜爱,更重要的是它带着许多寓意。它或象征着幸福,或隐喻着爱情,或呼唤着友谊,或赞美着生命;它有的是喜庆的标志,有的是智慧 的图腾;它烘托着欢乐,燃一烧着热情……啊,中国结代表的意思太多了,已经不计其数,难怪有那么多的人用中国结来当做礼物,送给自己和身边的亲人,送给自己 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呢。

在机场,要出国学习生活的人为什么嗖会有一个中国结呢?对于他们,中国结又有什么别样的意义呢?

原来,他们认为,编织中国结的那根绳子不管缠得再曲折,不管把它扯得多远,它也从不离开它的“头”。他们觉得,自己就是那一根绳子,而“头”指的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因此,中国结有时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这就是中国结,富有美感的中国结!这就是中国结,寓意深刻的中国结!就是这样的一件工艺品。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像世界传递着祥和和喜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传统节日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好多好多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

农历正月初一,我最喜欢的就是过春节,也是过新年。新年到了,到处喜气洋洋,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和“福”字。过年是最快乐的时光,可以放鞭炮、逛花市、穿新衣、还可以拿到好多好多的红包,象征大吉大利。喜庆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互相道一声“新年快乐”,大家心里都甜滋滋的,像喝了蜜一样。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又长大了一岁,要更加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也要更加懂事为妈妈分担家务活。在新的一年里,祝愿大家健康快乐,心想事成。-

农历正月十五,到了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我最喜欢的就是放烟花了,一个个烟花冲向夜空,照亮了整片天空,紧接着五颜六色的星光慢慢飘落下来,就像争奇斗艳的花朵,让人赏心悦目,使我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到了,粽子飘香,令人垂涎三尺。除了吃粽子,有的地方还举行龙赛,现场人山人海,擂鼓震天,一艘艘龙舟好似箭一般飞了出去,场面非常壮观。

农历八月十五, 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中秋节,中秋是我们团圆的节日,月饼也做成圆圆的,象征着万家团圆。最让人开心的就是“赏月”了,到了晚上,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挂在天上,好像用金子做的大盘子,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朵朵云彩围绕在月亮的旁边,仿佛看见了嫦娥和月兔,让我想起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嫦娥奔月。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传统节日450字三年级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不知道大家是否认真思考过其中的涵义是什么,一直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国内外也是无人不知晓,想必这就是中国强大的原因之一。

从小我们耳濡目染的中国节日就很多,例如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想必很多人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吧!因为每到这个节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赶着回家跟亲人团聚。不管是北上广深为了追寻梦想的年轻人,还是为了生生计迫不得已外出的中年人,这个节日寄托了他们365天对家,对孩子,对父母的日日牵挂的总和。

平日里,他们都没有什么时间回家,只能在这个才能与家人相聚一起,共同迎接心得一年,同时也祈祷着新的一年,孩子们都健健康康,父母吉祥安康,自己事业有成。中国人对新的一年真的有很多的寄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的对于春节有一个特别的感觉,也许原因就在这里了。

其余还有中秋节、清明节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节日,要说中国的节日文化,可谓是十分的深奥,而我们也会一直伴随着每一个中国的节日,一直成长,一直传承发扬下去,因为这些组成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也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流古至今的魅力所在。因此,我们不管我们在哪,中国人,中国文化却会一直陪伴在身边,在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未来更加美好

全文共 1609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布艺、草艺、泥塑……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书法……我们有独特的节日风俗,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我们有动人的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嫦娥奔月……我们有傲人的饮食文化,如八大菜系……我们还有璀璨的唐宋诗篇等等。

——题记

文化一词的概念非常广泛,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一词,其最通俗之意义,便是指“生活方式”。我华夏地大物博,传统文化少说也有几万,几十万种,真正能留给后人的有多少?被后人传承的又有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却在逐渐消失,甚至有的已经消失。

市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构成部分。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它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它是一种极为活跃、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科技逐渐替代了传统手工艺,这些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正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有甚者已经消失。

儿时我是在农村长大的,秤砣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因为那个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秤砣,大家需要它来量米或是其他的东西,进行交换。而做称是个精细活,在这“斤斤计较”之间,做秤人付出了他的青春与汗水。精工细作,毫厘必究,只为了手艺人的那份承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份公道,在秤杆子上,也在人心上。

电子秤的出现,旧式手工做的秤砣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现在很少能看到以前的那种秤砣了。儿时记忆中的秤砣似乎带着农民淳朴的气息,使人心情舒适。

还记得儿时的爆米花吗?一个老头儿挑着担子,一头放着一颗葫芦状的“炮弹”,另一头放着火烟和风箱,走街串巷。时而,“砰”的一声,将玉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那时候,他可是小朋友最喜爱、最欢迎的魔术师!而现在,人们在体面的店里就能买到色彩丰富的爆米花。但无论多么漂亮的爆米花,都没有那种芳香,那种味道,那份纯真、朴实的美。

除了旧式的秤砣、爆米花的制作,还有收旧物的“铃、铃、铃”声,冰棒的叫卖声等,这些都是儿时最美好的记忆,但现在的孩子,还有多少人能够拥有这种记忆或者是说这种体验呢?这些都是人性最纯真的自然美,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努力,是孩子最简单的快乐。我不知道,是因为人类的懒惰才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还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促使人类懒惰?不可否认,科技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贪图方便、快捷,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忘却了亲自动手的快乐,也渐渐地忘记了生活的真实味道。

市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底层人民生活的缩影,是人民淳朴性情的体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而我们所熟知的传统太少,文化需要我们传承,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先辈们创造的文明就这样从我们的视线里消失。

当今世界,文化和文化产业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因此,我国领导人也很重视文化的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期间,胡锦涛主席参加湖南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精神境界。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先进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适应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文化软实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的成立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也是强化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作文:重阳节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重阳节,又称“老年节”。可是,你可知道它的来历?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做重阳,也叫重九。据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始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并沿袭至今。历来过重阳,都是以登高望远笑傲人生为主题,民间多开展一些登高、爬山、郊游、品酒、赏菊、书法、作赋等活动。自从1988年我国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年节”,使农历“九月九”成为我国法定的老年节后,每逢重阳,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通过组织的形式组织老人过节,形式虽然不一,内容却基本相同,大体都是组织老年人座谈会,对老年人进行慰问活动,自此很少看到有开展传统的重阳文化活动的了。

重阳节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些个节日都有很重的文化份量,都有她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定的文化渊源,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元素。重阳节的文化背景和渊源深刻而悠长,登高望远,品酒赏菊,吃重阳糕,这些都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仅以一个敬老显然不是重阳节的本质和内涵!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节日的文化氛围却在逐渐淡化,除一些特殊的阶层或群体还能想到这些传统文化的名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节日的文化元素已开始渐渐被遗忘,以至出现有韩国人把端午节拿去申请为该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荒诞,而笑话的背后难道不是我们背弃了传统文化后的一个痛心疾首的教训么?如果继端午节被端之后,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这些文化名片再被人家拿去申请为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那我们中华文化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要被人一锅端掉,真要那样,我们怎么去对我们的子孙进行五千年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拿什么让我们的子孙信服我们有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诚然,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相比整个中华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比敬老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重阳节不等于敬老节,敬老只是重阳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近年来,外来文化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争夺较量不止,并且外来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多的取胜于我,在向我们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太多的好处。我们传统文化这最后的堡垒如果也被攻破,那时,我们就失去了支撑民族意志的精髓和脊梁,就失去了民族的沧桑与尊严。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非要有她的一种精神,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内涵深刻、底蕴深厚的精神,是能够扛得起千年文化和亿万人民的精神。因此,重阳节,我们不再应该仅仅把她当做敬老节,而要将她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到现代人丰富的文化生活中,过出她的现代意义,过出她的本质内涵,让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扛起千年文化和现代文明。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作文:重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那春节是怎么来得呢?原来,它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个叫“年”的大怪兽,每到除夕,总是来伤害百姓。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户户的人们只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一位从村外来的老爷爷用红色的纸、蜡烛的火光和鞭炮的炸响把“年”吓跑了。人们知道了“年”最怕这些东西后,就纷纷效仿这种方法来驱赶“年”兽。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的风俗流传至今。

为什么我最喜欢春节呢?因为春节那一天,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去走亲访友,还可以收到长辈的红包呢!数着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又可以买自己心爱的课外书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许多灿烂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传统节日,它好像一本书,让我们翻开了历史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中国文化遗产说明文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以奇特的自然风光和卓越的文化著称于世。它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峰,衡山之云雾,庐山之瀑布于一体。怪不得去过的游客纷纷赞叹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高峰伫立、怪石称奇,堪称天下奇观。

黄山的山真奇啊!让人觉得它不是浑然天成的,好像是能工巧匠费尽心思雕刻成的盆景;黄山的山真高啊!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高耸入云,仰望蓝天,根本看不到顶;黄山的山真险啊!峭壁林立、险峻崎岖,从山上向下俯瞰是万丈深渊;黄山的山真美啊!特别是云雾缭绕的时候,这时看黄山,给人一种人间仙境的感觉,最值得一提的是黄山的迎客松,他好像张开着双臂、绽开了笑脸,迎接四面八方、世界各地游客的到来。

黄山的壮观不只在山,怪石更是让人赞叹不绝。

黄山的石真妙啊!形态各异、姿态万千,让人连连称奇;黄山的石真多啊!似乎满山都是石,石头分散在各个地方,真是数不胜数;黄山的石真怪啊!这两个石头仿佛连在一起,那个石头又像是一分为二了,真是名副其实的“怪石”啊!黄山的石真绝啊!这两个石头抱成团,那几个石头聚集在一起,除了黄山,哪里会有这样绝妙的石头啊!

黄山真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多么雄伟!多么壮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传统八雅有哪些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是中国传统八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八雅介绍,欢迎参考阅读!

【一】琴

知音一曲百年经,荡尽红尘留世名。

落雁平沙歌士志,鱼樵山水问心宁。

轻弹旋律三分醉,揉断琴弦几处醒?

纵是真情千万缕,子期不在有谁听?

【二】棋

无声无息起硝烟,黑白参差云雨颠。

凝目搜囊巧谋略,全神贯注暗周旋。

山穷水尽无舟舸,路转峰回别样天。

方寸之间人世梦,三思落子亦欣然。

【三】书

无芳无草也飘香,石砚研飞墨染塘。

笔走龙蛇盘九曲,鸾翔凤翥舞三江。

庐山峻岭隐深处,人面桃花映满墙。

铁画银钩书万古,春秋雅事一毫藏。

【四】画

云雨山川素纸装,晓风残月入华章。

一毫漫卷千秋韵,七彩融开几度芳。

山路松声和涧响,雪溪阁畔画船徉。

谁人留得春常在,唯有丹青花永香。

【五】诗

推敲平仄著新篇,酷爱诗魂已近癫。

朝赋别离悲又怨,暮吟相聚笑还怜。

春花秋雨尽成韵,晓月寒霜皆入联。

偶得佳词忘所以,唐风一揽不知年。

【六】酒

淡淡馨香微透光,杏花村外送芬芳。

别君执手情无限,会友斟杯醉亦狂。

常伴骚人对月饮,又随墨客绕诗徉。

天涯万里情归路,唯我金樽最爱乡。

【七】花

枯枝叶底待欣阳,终是情开暗透芳。

红颊含羞窥蝶舞,朱唇轻启唱蜂忙。

邀来春色满园秀,撷取清风一地香。

流落尘埃无怨悔,新生由此看兴昌。

【八】茶

枯枝叶底待欣阳,终是情开暗透芳。

日月精华叶底藏,静心洗浴不张扬。

悄融四海千河色,暗润千年四季香。

窗外闲风随冷暖,壶中清友自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传统节日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热闹的春节。春节是怎么来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在冬天欺负住在山里的人们,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赶走。有一天年又来了,许多人家里都遭到了袭击。只有几户挂着红布帘,门外生着火堆或敲敲打打闹翻天的人家没有受到伤害,因此山里的人们知道了年怕三样东西。当年再来的时候,人们用这三样东西把这个大怪物给赶走了,从此都不敢来伤害人们了。以后代代相传,便形成了过年热闹的习俗。

我喜欢春节,每年的春节我都要去花市。花市里人山人海可热闹了,店铺里的人在大声喊叫着卖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卖艳丽多彩,芬芳迷人的鲜花,有的卖可口的爆米花和好喝的饮料,还有的卖各式各样的玩具。

近年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强大,各国的领导人也开始在春节的时候,发表讲话或文章向在本国的华人表示节日的祝贺,中国的春节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影响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描写的关于春节的一首诗。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除夕这一天大家聚在一起挂对联、贴窗花、包饺子、 吃 年 夜 饭、放鞭炮,高高兴兴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

即将过去的二零一三年,“雾霾”天气继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全国上下都在为改善环境做着自己的贡献,今年的春节我该怎么过呢?以前每年春节我都缠着爸爸给我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鞭炮,今年当爸爸提出要带我去买鞭炮时,我对爸爸说:“你没看见空气都被污染成什么样了吗? 还 放 鞭炮?今年就给你们省省钱吧!还有啊,你也要少开车,让我们一起为环保努力吧!”

年三十这天,我和爷爷、大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在一起贴窗花、挂春联。和奶奶、妈妈一起包饺子,忙的不亦乐乎。爸爸妈妈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有责任心了。就这样我们渡过了一个欢乐、美好而有意义的除夕。

今年的春节是一个快乐、美好而有意义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中国传统的谚语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

强扭的瓜果不甜。

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巧言不如直道,明人不必细说。

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勤能补拙。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擒贼先擒王。

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情人眼里出西施。

穷家难舍,熟地难离。

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人不缺地的工,地不缺人的粮。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

人各有能有不能。

人各有心,物各有主。

人合心,马合套。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活七十稀,请教不为低。

人急投亲,鸟急投林。

人家夸,一朵花;自己夸,人笑话。

人敬有的,狗咬丑的。

人老眼昏,鹰老爪钝。

人怕饿,地怕荒。

人怕话多,活怕人做。

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人怕信心齐,虎怕成群。

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人勤地长苗,人懒地长草。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人是铁,饭是钢,地里缺肥庄稼荒。

人是铁,饭是钢,三日不吃饿得慌。

人瘦脸皮黄,地瘦少打粮。

人投人,鸟投林。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微言轻。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人心齐,泰山移。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

人越嬉越懒,嘴越吃越馋。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日长事多,夜长梦多。

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日里闲游,夜里熬油。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日图三餐,夜图一宿。

若要不怕人,莫做怕人事。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若要好,大让小。

若要好,问三老。

若要健,天天练。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若要人下水,自己先脱衣。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文化传统节日小学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冬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祭祖等。而我要说的是我做汤圆的事。

记得前年冬至,我看见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做汤圆,就心血来潮。我想做汤圆,妈妈看出我的心思,说:“想来试试吧!”我点点头,走了过去,准备大显身手。

妈妈和奶奶因为做过很多次,所以这对她们来说小菜一碟。我本以为做汤圆很容易,可做起来很难:我那出一点面团,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汤圆在我手心转动。我感觉差不多了,我把手抬起来,这汤圆圆不圆的,像个鬼,妈妈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手把手教我,我左耳听,右耳出,总是做不好。最后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个比刚才好一点点的汤圆,可我还是觉得它不像汤圆,凭着感觉继续做,可汤圆好像不情愿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这汤圆老是给我唱反调。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补。这样一来,汤圆变得跟碟子一样大了。这时老妹经过厨房,看到了这个汤圆,捂着肚子大笑:“这哪是汤圆,这简直就是飞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等一下整个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继续做我的汤圆。哎!瞧,别人做的都出锅了,而我的“四不像”还在手里呢!

啊!冬至,这个传统的节日,让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谐,也明白了做事样样都有门道,要摸着规律,才能做好事情。这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冬至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有了源头活水,才有江河的澎湃;有了文化根基,才有民族的繁荣。面对世代相传承载华夏文明的传统节日和新潮时尚名目繁多的进口节日,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哪里才是我们的根,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把根留住,只为那骨子里流淌的龙的血液,只为那共有的黑头发、黄皮肤。

传统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形式,其受重视的程度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主流文化形态。一位哲人曾说:“一个民族的节日,便是这个民族最壮美的历史。”可以说,中国的每个节日都讲述了一个意味隽永的故事,或是彰显着金戈铁马为国尽忠的豪气,或是诉说着柔肠百转海枯石烂的情话……它能让亲朋相聚,共话巴山夜雨,自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调;亦能聊抒思念之情,慨叹盈虚无常,自是一种寄托,一种交流。它能思接千载,折射古文明的光辉;亦可传承礼教,提升现代人的修为。可以说,传统节日已成为凝聚亿万人心的中国结。

然而时下洋节一天天地在中国大地上红火起来。从一开始的图个新鲜,看个热闹,到后来的大张旗鼓,风起云涌,大有取代传统节日之势。扫地红尘飞,才著工夫便起障;( )开窗日月进,能通灵窍自生明。并非要对这些舶来品一律说不,只想让国人明白何为本,何为末,可别忘记了名姓,拜错了祖宗。

把根留住,留住那“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无奈,亦是一种幸福;留住那“金风玉露一相逢”的邂逅,自成一段佳话;留住那“清明时节雨纷纷”,便是一种寄托;留住那流觞曲水的高雅,实乃别样逍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正月拜年、元宵灯火、清明祭祖、端午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节日活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中国的传统节日,展示了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道德思想,体现了中华儿女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表达了华夏子孙对美好理想、智慧与道德的追求和向往。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纽带,是中华民族举国欢庆的聚会。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远古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它代表着过去,也代表了未来,它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鲁迅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魂是什么?传统文化无疑是其核心之一,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忽视自己传统节日的民族,是一个浅薄无知的民族;一个抛弃自己传统节日的民族,是一个走向堕落的民族。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要靠每一个中国人,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的重任,落在了我们新一代的身上。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作为年少的我们,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责无旁贷。 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让我学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的传统文化。 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让我学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传统美德。 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有着美丽的故事、动人的传说。 我支持中国的传统节日,它让我时刻感受着浓厚的亲情,带给我无尽的欢乐与向往。 我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坚定支持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等 。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又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对联,可热闹了。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拿利是,小朋友还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个个喜气洋洋。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水果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有一首重阳节的古诗是李白创作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又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称为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汤圆。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美好的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的心情那是非常非常的烦躁不是我自己的原因,而是为国家为民族为这个社会,身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感到非常的悲哀,这不光是我是我同道中人共同悲哀的问题,可怜的中国文化啊可怜那些曾为我们国家出过力,牺牲过生命的先人们了他们留给我们的东西正在被我们一点一点的淡忘掉,盲目的吸取他国的东西,是的我们可以吸取但是吸取的同时别忘了本身为国人,难道还不感到悲哀,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国家对我们虎视眈眈,为什么我们国人为了他国的东西大打出手,自己家的东西都不要了你还何谈爱国,我们是可以吸取,是可以学西方的东西,有些东西确实是有优点我们为什么不学呢关键是看你学过来之后怎样去发展了,就拿武术来说被他国吸取过之后加上自身的努力就变成了自己家的东西,而我们呢只是一味的死学,没有一点点的创新,我们要做的就是发展成自己的东西,加上自己民族的特色,这样才行啊,才能立足于社会之林啊。

中国人还继续这样的话,那么自己的东西一点点的会被别人抢走,就比如说端午节,被韩国抢走,知道消息后,多少国人气愤,呵呵,那怪谁呢还不是怪自己啊,人家为什么能抢走啊自己都不重视了自己都不发展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一些国粹啊像戏曲,武术,诗词等等还有多少人学呢,悲哀啊这些东西又有多少人了解呢只是为了好玩耍酷,没有站到一个文化的高层次上去发展,整天做一些低俗的事情,

说什么都是借口,就是你们那些人,现在的世界环境是的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需要时间的,不是每个人随便可能学会的而且时间也长,讲究基本功,但在期间他可以锻炼你的意志,磨练你的心态。

现在我很烦躁,顶着很大的压力,最让我痛恨的就是那些低俗的人,不会欣赏的人,没有一点点文化层次,只是为了好看好玩,不能忘了本啊不能不发展自己家的东西啊……越是这样的就越有人远离这些出力不讨好的东西,所以就一点点的淡化知道失去

以后希望会出现更多的高文化层次的人救国救民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传统文化舞龙作文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搜集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于是我想了今年元宵节的舞龙。今年元宵节我和妈妈看舞龙,我看见那望不到尾的布龙,就像一条无尾龙。好不容易看完布龙,我想回家了,但是又“飞”来了荷花龙。荷花龙把我的脚给勾住了,不让我走,我只好有看着他们舞龙。荷花龙犹如一条五彩缤纷的绳子,这条“绳子”是由许多人拿着假荷花构成的,。之后来了一条板凳龙。这条板凳龙是很多人举着板凳从我们眼前“飞”过,此时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勤劳善良的夫妇,男的叫百叶,女的叫荷花,他们相敬相爱,他们住在荷花村。这年荷花怀孕了,过了是十来月,孩子却没生下来,又过了一年,还是没有生下来,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了一个男骇。百叶见孩子生得端正健壮,他好喜爱,仔细一瞧,倒是错愕不已:孩子的胸部和脊背上长着细细的龙鳞,金光闪闪,有九百九十九片。旁边的人看见了,就喊着:“你生了个龙种。”过了很长时刻小龙的身体渐渐变大,化作了数十丈的长龙,飞上天空。

自此以后,每逢干旱,小龙就来散云播雨。百姓为了它,就采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片花瓣,制作成一条花龙。每年春节,老百姓就要敲锣打鼓来舞龙。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全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搞笑,你也能够查一查,你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有多么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关于中国传统书画名家作品展征稿启事

全文共 1374 字

+ 加入清单

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全面展示当代名家及书画家的艺术才华,挖掘与奖励优秀书画艺术人才,繁荣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创作,推动中国书画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特举办“传统文化经典·名家翰墨瑰宝”中国传统书画名家作品展。现将征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主办单位: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

《羲之书画报·当代书画名家》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传统书画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北京中艺研国际书画院

协办单位: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研究院

征稿范围:中国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书法(不含硬笔书法)

征稿对象:1.中国书协、美协、民协和各省、市书协、美协、民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画学会会员。2.具有较高艺术专业水平的书画家、书画界新人及艺术工作者。

征稿要求:1.作品内容健康向上、格调高雅。2.作品为本人原创作品,尺寸最大不超过八尺整宣,横、竖幅均可。作品请勿装裱。另纸注明:作者姓名(以身份证为准)、性别、身份证号、作品名称、作品尺寸、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3.草书、篆书作品请附释文。4.投稿一律使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投稿者不予评审。

作品评审:由评委会评出金奖作品2件、银奖作品6件、铜奖作品10件、优秀奖作品160件、入展作品300件(含获奖作品、特邀作品)、入选作品900件。

参展待遇:1.金奖作品:国画1件奖金10000元,书法1件奖金5000元;银奖作品:国画3件奖金各5000元,书法3件奖金各3000元;铜奖作品:国画5件奖金各3000元,书法5件奖金各1000元。2.向获奖、入展及入选作者颁发证书。3.《羲之书画报·当代书画名家》专刊刊登全部金、银、铜奖作品及获奖、入展、入选作者名单。4.凡获金、银奖作者,经本人申请可推荐加入中国民协;凡获奖作者,作为具备申请中国民协传统书画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专业委员会委员条件之一,以及作为具备申请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或理事资格。5.凡入展作者,优先入编《中国传统书画艺术》(2015·第1辑),本刊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6.择优从入展、入选作品中选出200位作者,在《羲之书画报·当代书画名家》专刊上以“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与市场潜力书法家”与“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与市场潜力国画家”专栏(或特刊)进行重点推介与宣传。7、邀请获奖、入展作者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本届展览开幕颁奖仪式暨中心揭牌仪式。

参展须知:1.本届展览不收评审费。2.限于人力,来稿一律不退。3.组委会对获奖、入展、入选作品有展览、摄像、出版、宣传及所有权。凡投稿者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征稿启事的各项规定。

征稿时间:从即日起至2015年10月底(以当地邮戳为准)。

邮寄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邮局39号信箱“中国传统书画名家作品展组委会”(收)

邮政编码:102200

电话:010-56123916 57432943 13693170258

速递地址:北京市昌平区超前路35号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科技园综合楼2层221室 徐东(老师)收

为了我院持续的发展,满足我院战略发展要求,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繁荣艺术创作,拟在全国具备条件要求的地区联合成立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研究院各地分院(创作院)。有意者请加微信,微信号:BJX568698(或将详细通讯地址、邮编、收件人姓名、电话以短信发送至13693170258)索取详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传统武术——咏春拳作文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师父很注重从“套路”里学会开发自我学习与提升的能力。当然,虽说现在武术变化很大,每家有各自的训练方式,我的个人学习领悟从套路开始,也从套路里总结出一套学习的方式。可以说,套路就是其中一个提升功力非常好的东西。

从随意到认真,从认真到思考,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从一个没有力量的人,变成如何寻找更好的力量,到如何去运用提升自我的功力,都经历了一个枯燥到独立学习的过程,相当有味,索性与大伙分享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你可以说套路不能够打,如果练套路的时候想着打,则没有了练习套路的原则。每一个手型、每一个动作形成都与自身结构息息相关,都是给予将来对练时所打下的基础。

为什么强调下盘功夫,因为它除了可以支撑人体重量,其次一个重要的功能,既是提升功底,那么如何知道自己身体的重量?个人比较认同李小龙武术哲学里的一句话,他说:“水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平静、拥有无穷的力量,因为它如此自然。”比如说让全身处在非常放松的意识里,感受力量往脚掌走,那么现在你的下盘,必定是感觉非常奇特,因为并不是靠所谓的大腿或者腰部在承受身体的重量,而是让全身的重量均匀的分布在脚掌,这样一来,完全符合力从地起之说。

练功应该往“自然”走,既可以符合自己的身体结构,又要让身体结构符合自然规律,并不需要刻意让自身结构改变形态,但我们必须寻找最适合结构走向,就是从小念头里去寻找细微的感受,包括自身的结构处于自然状态是怎么样的?在练习时,身体是否做到放松意识等等。

所谓的高级手法或技巧,并不是取决与自身天生的“力量”,而是可以轻松自如的使用自身的力量,也不是靠身体的“某个部位”取胜。能够运用整体劲的技巧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也就是说,身体的弹性越大,发展出来的空间就越高,如果只锁死在某个力量里,变化自然会变小。

功架取决个人的功夫质感,塑造适合的功架需要从自我了解开始,还需要师父去协调和指点你。如果说我们只光靠投机取巧的练习套路或者随便练功,便只是完成了一个外形,没有内在的功力,所谓的暗劲,就是外表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即便是轻巧的发力也是充满了爆发力的机关枪,随时关闭也可以随时开启。

其实整体劲并不神秘,但首先要先协调自己的身体状态,在开发自身每个部位的弹性,和意识结合在一起,就是爆发力,意识很重要,是从小念头里去寻找,你的脑袋越安静,处在无的状态,那么你的力量也将变成无意识,它的空间会变得非常可怕。除了控制功架,意就是让你能够不断的超越自我,无限延伸的一股功力。

传统功夫是很漫长的事情,当然吃快餐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现象,但我们可以尝试慢点去吃,积累功力需要耐心,同时也要保持好奇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