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刺绣作文【热门20篇】

刺绣,如诗,高雅,美丽。她妖娆于花边世界,缠绕于美感中的触摸,感受于劳动中的质感,从流年逝水的季节里,缓缓走来,轻轻地低吟浅唱。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刺绣日记。下面就是小编给你们收集的一些关于刺绣作文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296

作文

35

有关刺绣的说明文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民间艺术有很多种类,它们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它们像春天里的 百花一样,芬芳美丽,争奇斗艳,众所周知的民间艺术有:剪纸、变脸、泥塑、陶瓷、木偶剧、皮影戏等等。 这里,我取其中最喜欢、也是最美丽的一朵,献给大家,那就是---刺绣

刺绣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并走出国门,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刺绣又叫针绣、绣花,是我国传统工艺 品。刺绣是在绸缎、布帛和现代化纤织物等材料上,用丝、绒、棉等各种彩色线,凭借一根细小的钢针上下穿 刺运动,构成各种优美图像、花纹或文字的工艺。

刺绣因其手法、工艺的不同又分出不同的种类,但最著名的,还是非苏绣、蜀绣、湘绣和粤绣四大名绣莫属。 苏绣是苏州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以绣工精细、针法活泼、图案秀丽著称;湘绣是湖南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 以着色富有层次感、绣品若画为特点;而蜀绣则是四川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以绣工精细、具有地方色彩为特 点,主要绣花鸟虫鱼一类;粤绣则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织锦同源。 尽管这些种类的风格不同,可都有一个 共同特点,那就是同样精美绝伦。

去年的夏天,我曾经在中国科技馆见到一件人物刺绣工艺品。创作者是从正反两面分别刺绣的,针法有虚有实 ,绣工相当的精细,我翻过来转过去的看,发现绸缎上绣的女子宛若真人一般!原来,这幅作品正面是一位古 典美女微微侧转身,对着我们笑,身上穿着绣花的服饰,头顶斜上方是一轮皎洁的圆月;把作品翻转过来看它 的另一面,让人称奇的是,这次看到的竟然是她转过身的那一面,还是那位少女,月亮依然在她头顶的斜上方 ,正反两面刚好是一完整的立体人像。也就是说这副作品的创作者,在没有照相机的情况下,把一个立体的人 物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就是照相机也不可能同时把人的前后都拍下来,而且还是立体的。细细赏完 作品,禁不住暗暗叫绝:啊,谁的巧手竟能绣出这等作品?远远看去,它像一幅画,但它比画还美丽、更完整 ,立体感、真实感更是无可比拟!这就是中国的民间艺术---刺绣的魅力所在呀!

也许有人认为刺绣属于精美的工艺品,平常不容易看到。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刺绣正在更多 地走进我们的生活。看我们衣服上的斑斑点点和花花草草,难道不是绣出的?只不过,这是一种全新的刺绣方 法---电脑刺绣罢了。这算得上是高科技了,因为它利用了电脑刺绣。没想到,仅仅在刺绣这一传统而古老的艺 术上,还能玩出新花样呢!

可是现在,刺绣的手艺已不像古代那样个个女子都会了,因为有了电脑刺绣,如今,只有专业的人员才会手工 刺绣了。

我真心希望,这个独具魅力的中国民间艺术----刺绣,能一直流传下去,永放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刺绣的说明文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时,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学刺绣,便拖着妈妈到刺绣店,买了一幅兔子的十字绣作品。一回家,我便 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绣品。里面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线,还有一幅很小的兔子图,还有一小块有许多小洞的布。

我开始穿线了,这时候,我发现绣画用的针不像一般的针那么尖,感觉有点圆圆的,可能是怕伤着人吧。我 穿好了线,开始刺绣。

从哪里开始绣呢?布上有那么多小洞,弄得我头晕脑胀。后来妈妈让我看图,从最下面开始向上绣。

怎么绣呢?原来是要把线绣成十字交叉才行。妈妈拿起绣针,先教我向上,向左,然后是向右,向下。我 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针刺入布里,慢慢地开始学着绣了。一次二次,刚开始觉得拉线很费劲,几次之后, 顺利多了。我心里很高兴,绣起来也快的多了。可是,当我累的时候拿起绣品来看时,才发现自己绣错行了, 一个圆圆的小兔子脸,被我绣成了方脸。

我觉得很沮丧,只好把线都拆了,重新开始绣。这一次,我小心多了,绣一针,看一眼兔子图,生怕自己再 绣错了。

可是偏偏事与愿违,在绣兔子脸上红晕的时候,我忘了换线,把红晕绣成了黑色的。我心里懊恼极了,就想 :我真笨,怎么会忘了换线呢?

看着才绣完一点的兔子图,我心想,算了,不换线了,接着绣吧。然后我接着绣了,可是,越绣,我越觉 得兔子的红晕那儿太难看了。

怎么办?拆吧。我觉得自己快崩溃了。拆了几针,我再也不想绣了。就把兔子图扔到了一边。

这时,妈妈看见了,就问我:“康康,你怎么不绣了?”

我回答说:“我绣错了二次了,太费劲了。”

妈妈拉着我,来到了客厅。客厅里有妈妈绣的一幅近两米长的十字绣作品,名字叫做《富贵满堂》。这幅 作品里有锦鸡、蝴蝶、蜜蜂,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牡丹。

妈妈问我:“这个也是十字绣,你知道是怎么绣出来的吗?

我说不出话来。妈妈说:“一天绣一针,只要是绣对了,就是向目标迈了一小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就 能绣出来这么美的作品,学习,也是一样。”我低下了头,说:“妈妈,我明白了。”

我又拿起了绣针,虽然还是绣不好,但是我明白了:学习也要像绣花一样,一直坚持,努力,最终我就会让 自己变得更有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两幅刺绣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有两幅刺绣,它们承载奶奶那些过去的故事。

这两幅刺绣图是十五年前家里拆迁搬进新小区,奶奶亲手我们的新家绣的,一幅挂在书房,一幅挂在奶奶的房间。书房的刺绣上绣的是两株牡丹,牡丹随风飘摇,在碧空下亭亭玉立,栩栩如生,美丽极了!一只蝴蝶落在花瓣上,好像在吸允着甜美的蜜汁,又好像飞累了在花瓣上歇息,和牡丹共同享受着春风的轻抚,远远望去可真是活灵活现,给书房增添了许多色彩。

车库里,掉了漆的刺绣架总能勾起奶奶的回忆,虽然已经饱受风霜,但是搬了好几次家,奶奶都没舍得扔掉。奶奶说她们小时候,十一二岁就要学做针线活,先从绣鞋垫开始,再到绣枕头、绣被面,每一个苏州小娘鱼都要学会刺绣,不会刺绣的女孩是嫁不出去的,听到这里我不由地捂嘴直笑。奶奶抬起头看看我,用手戳戳我的额头,笑着骂我“死丫头”,然后接着说,那时候白天田里干农活,晚上在家里点着蜡烛做针线活补贴家用,要是碰到下雨天,农田不忙时,刺绣针线活便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听到这里,我瞬间收起了嬉笑的表情,托着下巴,一脸仰慕地望着奶奶,感叹那时候的女孩个个心灵手巧,都是干活的好手。怪不得我的姑姑也会刺绣,还会织毛衣,那毛衣织得跟买的一样漂亮,原来是遗传了奶奶呀!

奶奶跟我说这两幅牡丹绣是要传给我的,希望我好好保存下去,我使劲地点头答应着奶奶!虽说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但这是家的传承,奶奶的故事,我一定会好好守护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刺绣日记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下午,我在做作业,妈妈在旁边专心地绣十字绣。

还记得有一次,妈妈在做饭,我轻轻地把十字绣藏起来,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我把十字绣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我心想,绣十字绣应该不难,我也认真地拿起针,绣起十字绣。谁知道,我把十字绣绣得弯弯曲曲的了。这时,妈妈来了,我说:“妈妈,我把十字绣藏起来了,对不起妈妈,我再也不拿妈妈的十字绣了。”妈妈拍了拍我的脑袋,高兴地笑了。

妈妈每天都一针一线地绣十字绣,过了二十天,我拿出来一看已经完成了。

原来妈妈绣的是全家福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学会了刺绣作文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前些时候,我闲在家里没事,只好拿看电视作消遣。回到卧室,突然看到了妈妈正在用针线缝补一件衣服,我好奇心大发,连向妈妈讨要针线。妈妈一脸不愿意,却问:“拿去干嘛?”“玩一下嘛,待会儿就还回来。”我说着,一把抢过针线盒,拿起一针一线跑了。

切,不就是刺绣吗,我要绣出个好看的图形来!我先将线穿进针孔中。哎呀,眼睛越是看的细,越是穿不过,我连叫:“可恶,可恶!”妈妈走出来,说:“要有耐心才行。”我点点头,使劲一穿,哈,穿进去了,我感到无比的喜悦。接下来,我找了一小块布,用针穿过了它。“然后该怎么办呢?”我回忆起妈妈缝补衣服的样子,是用针再刺一个地方,再刺回最先刺的地方。想到这里,我忽然开窍,开始快速地绣了起来。哈哈,我终于绣出个样了——绣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我飞似的奔向妈妈,将自己的杰作递给她看,还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是多么用心才绣好的。不料,妈妈轻轻用手拉扯其中一条线,“嘣”的一声,我绣的整个图形都乱了。妈妈说:“你应该将线再绣的密一些,线与线之间的距离再小一些,好吗?”我听了之后,摆起“OK”的手势,喊道:“好!”

拿着这块布,我重新挑了一个宽阔的地方,重新开始我的刺绣之路。像妈妈前面说的一样,两线之间的距离小了许多,绣得也更密了些。经过了十分钟左右,我绣的爱心即将就要完工了!我兴奋极了,在线的末端寥寥草草地打个结,就交给了妈妈。妈妈说:“你呀你,打这样一个松松的结,绣的图案会乱掉的!”说完便把我打的结给拆了,帮我打了一个紧紧的死结。

嘿嘿,就算这样,我也总算学会了刺绣。看来不用心、细心,不掌握技巧,刺绣,永远也学不会。

[我学会了刺绣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刺绣日记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准备绣十字绣,因为我要在母亲节送给妈妈礼物!

打扫完楼道后,我就窜回家,开始绣十字绣。

绣十字绣可是一个细心的活,而且也得会绣十字,幸好我以前绣过十字绣,但没绣成,要不我还不会绣十字呢!我先把绣线穿进针里,再开始绣。绣了一会儿,我一看图纸,啊!怎么绣错了!我只好回针,好长一段时间后,我终于返回到绣错的那一步,这回我绣得更加认真了。经过一时间,我一放松,有一步我没有发现出了问题,绣了好长时间才感觉到错了,我怎么绣的跟图纸不一样啊!我赶紧回针,惨的是,我以已经绣错了好多了!唉!又得回针了!过了好大一会,我才回完针,开始往下绣,可见犯错容易,改正错误,非常的难啊!

最后,我要提醒一下大家:

1、一定要认真,不要像我一样,老是绣错。

2、要看十字绣教程,你会收获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刺绣日记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太高兴了!因为,今天姥姥要教我绣十字绣了。姥姥说:“第一节,十字绣每个孔都要绣上两针,要不得的话怎么叫十字绣呢?第二节,纫针的时候,可以不用舌头舔一舔线头,只能略湿一湿,但又不能舔太多了!第三节,绣的时候不要返到反面看!好了,我们开始绣吧。”我一开始绣的很慢,很慢。我奇怪的问:“姥姥为什么你绣的那么快,可我却绣的那么慢?”姥姥说:“熟能生巧……”

最后,我奇怪的是,我竟然和姥姥绣的差不过快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刺绣传统文化作文篇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无聊的时候你是怎样打发时间的呢?是不是和我一样拿起针穿上线,在从布上绣东西就像刺绣一样呢?

说到刺绣,你又了解多少关于刺的事情呢?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之一,刺绣与养蚕,剿丝是分不开的,所以刺绣又叫做丝绣,作文 中国的刺绣。

你知道上海的什麽刺绣最有名吗?那当然是“露香园顾绣”了。顾氏家族世袭相传,善于刺绣的声誉名扬大江南北。

现在,中国的刺绣工艺几乎遍布全国——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镯绣,广东的粤绣,小学六年级作文《作文 中国的刺绣》。各具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发展到今天的刺绣艺术品,工艺精细复杂。例如:双面绣(猫),是苏绣的代表作品之一。艺人们把一根头发粗细的绣发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线绣,并将十万多个线头藏的无影无踪。无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都可以看倒小猫调皮活泼的神态。绣猫最难的是一对猫眼睛,艺人们要用二十多种丝线才能把猫眼睛绣的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你知道现在拍卖会上的刺绣能占怎样的地位吗?你一定不会想到。在中国古代的刺绣价格平平,直到1993年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才开始有人专门收集。据市场分析家推论:要使刺绣成为市场上的“新宠儿”还需要收藏家十年的努力。可是在近两年的拍卖会上刺绣拍品价格却非常高。

通过我的介绍你会不会对刺绣多了一些了解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天空奶奶的刺绣作文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天空奶奶是位织锦高手!不信,你看,她在刺绣呢。可因为天空奶奶变成老花眼了吧,所以她请来了千姿百态的云霞妹妹们帮她穿针引线呢!瞧,云朵妹妹们多棒呀!眨眼睛的功夫,她们已经用水灵灵的大眼睛,迅速的帮助天空奶奶穿好了千丝万缕的彩线。

天空奶奶的手真巧!她用蔚蓝色的线为天空铺色,清澈透蓝,一碧如洗,偶尔用白线织成的云朵,为天空增添了美丽的花朵。她们变化多端,一会如春姑娘般轻盈散步,一会又如舞蹈演员翩翩起舞,楚楚动人。更壮观的要数那如开动物聚会的白云,一会如驰骋千里的骏马,一会又如贪睡的猪宝宝,样子憨态可掬,着实的惹人喜爱。天空奶奶在晚上的时候,毫不吝啬拿出了最珍贵的金黄色的线,小心翼翼的绣出了弯弯的月亮,月亮尖尖的多像小船,又像诱人的香蕉,真想狠狠的咬上一口,那香味肯定会在我的嘴里久久的回味无穷。天空奶奶又拿出了稀有的献出了银线,为天空绣出了眨着眼睛的星星,像美丽姑娘那深邃的眸子,水汪汪,亮晶晶,忽闪忽闪的,点缀了美丽的夜空。

接着,天空奶奶又用绿色的线绣出了碧绿、茂密森林,为大地增添了绿意盎然的生机;用粉色绣出了美丽的花朵……

天空奶奶真勤劳,她不辞辛劳,日夜用彩线为我们绣出了五彩斑斓的美丽世界,用彩线为我们编织了许多美好的幻想。

[天空奶奶的刺绣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刺绣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原来吃鸡肉的时候,姥姥总让我吃鸡翅,说吃鸡翅可以变得手巧。可是,我吃了好多鸡翅,却连沙包都缝不好 。

放寒假了,妈妈说想学绣十字绣,我马上举双手赞同:"好啊,好啊,到时候也给我买个小的,我也要学。" 妈妈同意了。逛街时,我们进了一家十字绣店,里面挂满了十字绣,还有已经修好的成品。那些修好的,当然好看,可我一 看见就觉得晕。这该多难绣呀!妈妈开始扒哪些一摞摞的袋子。快过年了,妈妈选了一个大的福字。

店里的阿姨开始为我们画格,这一画,便清楚明了多了,只要对照着图纸,找到图纸上每一针位置,再找到与 图纸上所对应的布上的每一针的,就可以开始缝了。阿姨告诉了我们该使用几股线,因为我们是初学者,所以 阿姨还给我们做了示范。

只见阿姨熟练地穿针,然后还未等我们看清楚,就已经把线头压好了,其实,看起来倒也不算太难。我的手直痒痒,也想试一试。不过这时又来了顾客,我和妈妈又挑了一个小的,便匆匆回家了。回到家,我 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掏出了我的那个。对照着图纸,我开始一丝不苟地缝了起来,我想象着自己正飞针走线 ,可是我缝的慢极了,我安慰自己说没事,慢工出细活。虽然慢,可不知不觉,我已经缝好了一朵花。我骄傲的向妈妈展示了我的成果。

现在,我觉得绣十字绣一点也不难。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也正是如此,只要你勇于实践,你便会惊讶的发 现:原来如此简单。

[学刺绣小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爱刺绣的妈妈写人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发现我妈妈没事儿的时候都在干一件事儿,那就是——刺绣我非常奇怪,也很纳闷儿,妈妈没事儿刺什么绣呀?我也问过妈妈,可妈妈说:“刺绣也是能锻炼人的”,我不懂了,刺绣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也不是绣了它咱们家就能马上要什么就有什么,有那时间多陪陪我不好吗?也好让咱们之间互相了解信任,那才是多么好的、愉快的事嘛,总比刺绣强多了吧。妈妈听完这句话严肃地对我说:“刺绣也能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耐力,也是一件好事呀!”我无话可说了,只能认真地开始学习了。

以我这几天的观察,我发现我妈妈对刺绣很上瘾,甚至有的时候妈妈都忘记了买菜,做饭,刺绣这是个大工程,我也不敢在管妈妈,因为我怕妈妈生气,不想给她泼凉水,还是让妈妈自由的发挥她的想象力吧。 原来每天我放学回家,一走到门口就能闻到妈妈做的饭,香喷喷的饭菜,再一走进屋里,桌子上摆满了可口的饭菜,都是我最爱吃的,我迫不及待得抓起菜往嘴里放,太好吃了,一边吃一边美滋滋地想有妈妈真好,一旁的妈妈看我没洗手便吃起来就喊我,让我快去洗手,我只好飞快跑进洗手间里洗手,然后再回来享受美味。 可是这几天,一回到家再也闻不到香喷喷的饭菜味道了,再走进厨房,冷冷的锅,饭都干干净净地放在那里,我只好喊妈妈,我饿了,快做饭吧,妈妈不耐烦地说,马上来还有几针缝完,不一会爸爸回来了,看没做饭也在喊快别绣了,想饿死我俩呀,妈妈只好念念不舍地放下针线了,急匆匆的煮了点元宵给我俩吃,然后,又赶紧回到她的刺绣地方开始绣她的作品。

我真向往过去的生活,可是我阻止不了妈妈,细想想我虽然吃不上美味可口的的菜肴,可是这也是对妈妈刺绣的一种默默的支持吧,如果妈妈绣完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和爸爸的付出也就值得了,我希望妈妈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绣出一幅美丽的作品在我眼前,我期待着!

[爱刺绣的妈妈写人作文7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为儿女们刺绣未来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1999年,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2006年,一场病魔突袭,彻底摧垮了这个家。

2006年,姚厚芝在山东潍坊打工时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医生建议我切除,防止病情恶化。”姚厚芝说。

但16万元的高额手术费却让一个贫困的家庭难以承受,姚厚芝最后决定了放弃。“也许明天就醒不了了。”姚厚芝表示,最放心不下的是两个孩子的生活。

姚厚芝已经干不了重体力活,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巨幅十字绣可以卖出好价钱,她要为孩子们绣出一个未来。于是,她买来一幅长6.5米、宽0.8米的《清明上河图》巨幅刺绣,从此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

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光是绣线就有78种颜色,一个高不过两厘米的小人要先用相应的颜色绣好方格,再用黑线勾边,还要仔细绣出上衣、裤子、鞋子的轮廓,一针都不能错过。一棵普普通通的绿树竟然要用上6种深浅不同的绣线。就算一个熟练的刺绣工,每天绣8个小时,整幅刺绣完成也需要5年的时间,这对于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看似难以完成。

“想着为孩子留点学费,一定得坚持下去。”姚厚芝说。由于一天要刺绣十多小时,每天又未停过,乳腺疼、眼睛疼、颈椎疼,这些都让她的身体日渐衰弱。

2012年7月,耗时3年零5个月的《清明上河图》巨幅刺绣终于完成,比工期整整提前一年半。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等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

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22米、宽0.85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

如今,丈夫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她说,第二幅《清明上河图》已绣了快6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3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穿着蓝色羽绒服的姚厚芝牵着儿子小瑞的手慢慢走上舞台。上台之后,姚厚芝第一次当着孩子的面哭了,她噙着泪说:“我不敢当着孩子的面哭,也不敢当着外人哭。”小瑞一边给妈妈擦泪,一边安慰妈妈,还向主持人表示希望领奖时妈妈可以不举奖杯,因为胳膊会疼。

当主持人问小瑞:“你看见妈妈刺绣时在想什么?”小瑞说:“妈妈这么努力就是为了我,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回报妈妈。”虽然姚厚芝从没对子女说过“爱”这个字,但小瑞知道,妈妈正在用行动表达爱。在颁奖现场,从没有对妈妈说过“爱”的小瑞看着妈妈的眼睛说:“妈妈,我爱你。”这时,姚厚芝依然噙着泪说:“谢谢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刺绣文化800字作文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刺绣是门苦功夫,不可否认。

我从小很喜欢古风的一切,喜欢看银幕中的绝代佳人的巧笑倩兮;喜欢看纪录片和书里那些绝美华丽地衣裳、物件;会感叹古人的身世与境遇;也会看到精彩的古文拍案叫绝。就这样,我渐渐迷上了一件古代女子常做的事情——刺绣。

从欣赏那些汉服上精巧细密的花纹开始,到观察女孩们刺绣的手法,再到会在书店里翻看相关书籍,我因能如此而感受到快乐。等到再大一些,我见着针和线,心里就痒痒,总想着试一试。可无师却不能自通,尽管我抱着热情去尝试,但却禁不住一次次失败的打击,去查刺绣的针法,才知道这里面有无限的学问,只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细心,才能绣出一幅作品。面对这复杂的刺绣,我自己尝试的热情几乎被磨灭了,但我欣赏、发现美的热情丝毫未减,继续走着欣赏的路。

记得去年去木渎古镇著名苏绣艺术家姚建萍的绣展。姚建萍是沈寿的弟子,在刺绣界也是很有名气,我去苏州参观,是为了一览她作品的“芳华”。展厅透着一股浓浓的中国风,厅内乳白色的灯光淡淡地笼罩在一幅幅绣品周边。那花纹绣得极为逼真:荷叶、荷花的清丽袅娜,牡丹的富丽堂皇,黄土高原老夫妻的饱经沧桑,雪地之虎的勇猛威武,无不展示得淋漓尽致。我停在一幅绣着黄土老人的绣品前,细细端详:老人皮肤黝黑,额上系着一条白色的头巾,皱纹像一条条纵横的沟壑,趴在老人的脸上,又像是黄土高原干裂的土地。他的眼窝虽深陷进去,但眼珠依然漆黑明亮,满是口子的手捧着一捧粮食,衣着朴素,看上去饱经沧桑。作品绣出了所有细节与精髓,如此生动逼真,这至少是有几万针的心血啊!我凝视着这幅绣品,眼前仿佛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著名的刺绣家姚建萍穿着裙,挽着髻,端坐在绣台前,手里纤细的绣花针上下翻飞,穿透紧绷的绣布,雪白的缎面上像变魔术似的呈现出老人的轮廓,针线是刀,布是巧石,层层叠叠,雕砌着日日夜夜。若不是多年刺绣,勤学苦练,用自己的青春与一生的热忱去待它,又如何能绣出温暖人心的作品呢?

看着那一幅幅叹为观止的作品,我明白了刺绣的含义,它不仅仅是美,它的美包含了绣者最真挚的情感,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瑰宝与传承。那一针一线,是作者涌至心头的情感,她将针线作笔,绣布作纸,用刺绣撰写出她人生最美的篇章,书写着她对祖国和中华艺术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刺绣日记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精彩的表演,使人拍案叫绝。而刺绣工艺是极其细致的,令人爱不释手。

我们家有一幅刺绣,它被玻璃框保护着挂在墙上。它大约有2米长,1米宽,是幅山水风景十字绣。各种不同颜色的彩线细致勾勒出亭台楼阁,高山云雾,整幅图给人一种淡雅清新的感觉。

这幅十字绣中,用细密针眼描绘的细小人物栩栩如生,就像活人一般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碧绿苍翠的大山横置在画中,翠绿的颜色像用水墨渲染的一般,随意豪放。虽然这是用纤细的绣花针绣在上面的,但山脉跌宕起伏,依然能释放出一股巍峨挺拔的气势。藏匿在山后的云雾若隐若现,如梦如幻,就像真的一样。

最让我不敢相信的是那栋“建立”在高山之颠的古典楼阁。如果你放眼看去,会觉得他仿佛是真的,是用一砖一瓦细致搭建而成的:四根朱红色的柱子支撑着楼阁的顶端,一片片的琉璃瓦覆盖在屋顶上,如燕尾一般飞旋的四个屋檐角尖,更是它增添了一份高雅的意致,悬挂在屋角尖上的青铜铃铛,仿佛在随着风轻轻作响。

楼阁当中站立着一位正在吹箫做乐的人。她身着长裙,一身古代文雅装束,裙摆被风轻轻吹拂着,衣服上的花纹、细微的纹理历历在目,连她脸上那种柔和温婉的表情,在这细密的针眼下展漏无疑,更加突出了一种淡雅的感觉。

虽然我不懂刺绣,但这幅刺绣却震撼了我,刺绣传承者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刺绣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星期的星期四的下午最后的一节课,是兴趣班,我的兴趣班是刺绣班。

开始上课了,我和毛衣她们到达后,老师说:“现在开始刺绣吧。不懂的可以问老师怎么刺绣。”

开始了,我准备好工具后,便开始刺绣。首先,我先看图片,是哪个编号,然后,我就拿出线来,找线上的编号。找到后,我就拿出针来,穿上去,我小心翼翼、胆小如鼠地拿着针,心里想着:“不要伤害我的手,不要伤害我的手呀!”最终我一穿,终于穿进去了。

穿好后,我就先绣小狗。开始了,我先绣小狗的头。我一针一线地绣上去,啊!不小心针到我的腿了,痛死我,这个害人精啊!不针一下人,会死的吗?

额,我只好忍耐,就算我烦,也得懂忍耐呀!谁叫我那么不小心呀!

我绣呀绣,我绣到绕弯的时候,我的刺绣便要绣一下,转一下。而我的同学便像小狗一样坐立不动,好像在发呆似的。

而她好像针无比的沉重,像一座山那么重啊!

终于,我差不多绣完小狗,但是,我的黑线不够了,只好去向别人借了,不然我的小狗就没有尾巴了。

我走向毛衣,幸好她还有许多,我便帮小狗补上它的尾巴,补上后,小狗已经完好无损。

我就开始绣花了。开始了,我就又像刚刚的步骤去做了。做好后,我穿上去后,我不敢打火,就叫毛衣打火。结果一不小心,毛衣打完火后,我没接住,而那刚熄灭的火苗,就碰到我的手掌上。啊!我的手呀!顿时,我的手像红苹果一样通红。

我就在心里埋怨她:臭小子,要不是你比我大,我早就把你弄死了!哼,不过我心里想了一会儿,因为毛衣帮我打了火,我都怪自己没接住就埋怨别人,我不对呀,我就跟毛衣说“对不起!”毛衣最后也原谅了我。

我一穿上去,跟着那个线一穿下去,再穿过来,反复,反复地重做。我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4点40分了。我要抓紧时间呀!我要认真起来。

而我的同学都不够比我认真,虽然我绣得不好,但是我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

最后,十分钟了,我便抓紧起来,最终下课了,我也绣完了。

这次上的刺绣课,真是太危险了,生气的时候,就想扁你啊!这次虽然刺绣完了,但我的手痛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与刺绣结缘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用纤细光滑的手紧握着一根小小的绣花针,认真地完成着那幅“梦里荷花”。那时的我很好奇那些五颜六色的丝线,心中一直迷恋着母亲手中的“小玩意儿”。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我渐渐长大,似乎很多东西都在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我对刺绣的迷恋。母亲见我如此坚定,便教我刺绣。我坐在老旧的摇椅上,摇椅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日光透进青绿的纱窗,向我身上洒来,暖意瞬间包围了我。我学着母亲的样子,笨拙地将第一根丝线穿进极小的针眼。反复多次后,我终于穿好了第一根丝线。在线的末尾打上一个小节后,我将针线穿过绣布,又将针线从下面穿出。反反复复,一段时间后,一只小熊跃然于布上,甚是可爱。而这次的成功,让我更加迷恋刺绣了。

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失误也是有的。有一次,我一针的粗心大意,竟令我绣了一个小时的小船要拆线重绣,这也告诉了我做任何事都要认认真真,不能马虎对待,不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浪费双倍的时间和精力。

刺绣的过程也是修养心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明白了学习刺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明白了做任何事都不容易,你不知道前路究竟有什么挫折与荆棘,但自己知道的是要尽一切可能战胜他们,只有成功跨过,才会有更多的路好走;明白了做人其实就像刺绣一样,想好图案必然要打好“基础线”,定好范围才能即兴创作,绘出有情的作品,人也是如此,只有打好基本功,才能有方向的为人处世。

如今,刺绣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无论何时何地,我的心不会改变。我和它“绣缘未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刺绣日记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在以前,人们会用纹身,纹面来为自己做装饰。后来有了麻布、毛衣、针织衫,人们就开始在衣服上绣上各种图案,其中就吧包括了花草纹,鸟兽纹和龙纹。

我的外婆十分喜欢刺绣,在她年轻的时候,就专门给别人做衣服,其中妈妈和舅舅的衣服就是她亲手缝制的,其中每件衣服都会带有那么一点外婆刺绣的花草。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刺绣的历史吧,刺绣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文化,它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密切的联系着。

中国的刺绣究竟起源于哪个朝代呢?目前,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刺绣可能要算殷商和西周时代了,中国刺绣的发展产生和完善十分迅速,从织到染,从染到绣,正是这样高的纺织水平,才有了这样的发展与成就。

刺绣的刺法有:彩绣、包梗绣、雕绣、贴布绣、十字绣……,充分体现了中国刺绣的多样性。

刺绣,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份美好的情意,希望这份情意能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学会了刺绣500字作文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看到房间里一幅十字绣,让我感到时分自豪。

那是前几天的事了,我突然迷上了刺绣,天天缠着奶奶教我刺绣,奶奶终于答应了说:“我可以教你,但是你要下决心的跟我学,可不能三分钟热情,还不能半途而废哟!”我暗暗的下了决心。第二天,奶奶把我叫到房间里去。“今天奶奶教你穿针、打结,这都是刺绣的基本功,一定要熟练掌握,”然后奶奶先做一个示范,只见她左手拿针,右手拿线,把线的一小截在嘴里含一下,用右手的大姆指和食指把它搓一下,轻轻一穿就OK了。我看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的拿起针,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哎,不料我把线拉得太长,线像一个伤兵垂头丧气,奄奄一息,一下弯了。奶奶轻而易举的事我却怎么也穿不好,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奶奶见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别看穿针打结很简单的,但它也有技巧。”“真的吗?我可不信,哪你说说看!”我的眼睛鼓得像一对乒乓球。“当然了,技巧数不胜数,比如穿线,你穿线时拉的线太长是不对的,应该把线拉得像手指的一小截是最好的,刺绣这门艺术还有许行多多的奥密,让你去发现!”我听了大吃一惊,想:原来穿针打结也有学问呀。过了几天我慢慢地熟练了,奶奶让学十字绣。我立答应了,我看到十字绣就缝了起来,一周.二周.三周……哈哈终于大功告成,一幅花图呈在我眼前。

现在我的针线活可不一般,穿针引线,动作熟练,胜似一个古代绣娘呢!

[我学会了刺绣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刺绣日记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每一次的第一次都显得那么珍贵,每一次都是那么惊心动魄。

十字绣,是我从妈妈手里学来的,每一次都看着妈妈缝好一个个小叉叉,缝好了许多小叉叉之后,就变成了一幅漂亮的画。那种感觉时候妙不可言的。

一次意外的从书店里发现它,我好奇地买下了它。我打开一看,里面有绣布、绣线、绣针、图纸。我小心翼翼的打开,看着图纸,我要先把外框绣好。我绣的是一个小熊,闪着光的眼睛,身穿蓝色背带裤,脸上还有小小的红晕,仔细一看,它手上还拿着一个四叶草的风筝呢!这是太好看了!我下定决心要缝好它!

我小心翼翼的绣,生怕一不小心绣错了,很快的,我绣了一个熊耳朵,远看还不错,我奔着这一股劲头,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快点的作业写完我才能认认真真的秀。如果十字绣不全神贯注的话,就很容易绣错,所以必秀一丝不苟的缝好一个个叉叉。时间老人飞快的过去了,我也飞快的吧外框绣好了,就差填充颜色了,我伸了个懒腰。绣好送给谁呢?就送给妹妹吧!这是我思想良久的答案。

我如果能像对待十字绣一样对待学习,那么我的学习肯定会蒸蒸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刺绣日记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女孩怎能不会刺绣呢?就在去年暑假的一天,奶奶教我刺绣。

记得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我坐在奶奶家中的院子里。奶奶端来了一个盒子,我满怀好奇地打开,看见盒子里五彩缤纷的丝线和几根银光闪闪的绣花针。随后,奶奶又拿来一块真丝布料,绷在一个竹筐上,让我看得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奶奶在干什么。

这时,奶奶看到了我好奇的表情,对我说:“囡囡啊,你想学刺绣吗?”我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奶奶是想教我学刺绣啊,我连忙答应奶奶:“好呀好呀!”

奶奶把我叫过去,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握着我那稚嫩的手。一会儿又松开了,原来她忘了拿自己的老花镜了。

等奶奶戴好老花镜,就开始教我穿线。我拿着那根针,好久才找到了针眼。我努力地想把丝线穿进去,可丝线就是不听话,怎么也穿不进。没办法,只好请奶奶帮忙了。

奶奶在手上沾一点水,再把沾水的手在丝线上捻一捻,然后把丝线穿了进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奶奶不愧是刺绣高手啊。

奶奶看我笨拙的样子,又握着我的手教我绣一颗星星。绣完之后,我就觉得刺绣其实一点也不简单,看着电视上那些阿姨们刺绣,看起来挺简单的,可当我自己动手绣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了。

奶奶教会我的第一个刺绣作品——星星绣。绣完之后,我欣喜若狂,内心无比自豪,因为我学会了刺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结、剪纸、刺绣、黎族织锦黎锦

全文共 2839 字

+ 加入清单

剪纸: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在我国流传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剪纸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剪纸艺术这一中国民间艺术瑰宝,至今仍然绽放着绚丽的光芒。中国在西汉以及东汉时代就发明了造纸术,以后就有了剪纸。剪纸是我国最普及和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艺术特色。剪纸,也称为“窗花”。在新春佳节时,中国百姓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剪纸(窗花),集装饰性、艺术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请参考我以前提的建议:《建议把春节假期确定为十天,把腊月二十八定为“窗花节”》。

刺绣:刺绣是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刺绣织物主要是丝绸和丝线。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在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江苏省的“苏绣”、湖南省的“湘绣”,广东省的“粤绣”、四川省的“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很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是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除此之外,还有河南开封的汴绣、浙江杭州的杭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汴绣、杭绣,可以合称为“中国六大名绣”。

苏绣:苏绣即苏州刺绣。苏绣至少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仍以苏州为中心,现已遍及江苏省的扬州、无锡、常州等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西汉史籍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到了明代,苏州江南一带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自此,苏州的刺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等方面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苏绣也成为天下名绣。

湘绣: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湖南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湘绣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从长沙战国楚墓和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大量绣品中,可以窥见当时湖南地方刺绣技艺已经达到令人惊讶的高度。据记载,1958年在长沙楚墓中发现的龙凤图案绣品图案之精美,绣工针法之细腻,令世人叹为观止。1972年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四十多件刺绣衣物,说明远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湖南地方刺绣(湘绣)已发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粤绣:粤绣产于广东。粤绣是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广东,特别是广州等珠江三角洲一带,是中国桑蚕业的发达地区。粤绣,包括“广绣”和“潮绣”(潮州绣)。粤绣,有时也称为“广绣”,一般来说,粤绣是广绣与潮绣的合称。粤绣创始于黎族,粤绣与黎族织锦同源。粤绣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粤绣始于唐朝。关于广绣有一段真实的故事。据史籍记载,唐代的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广东南海县一位名叫卢媚娘的14岁的广东姑娘在一幅一尺见方的丝绢上绣出一卷佛经《法华经》,字体比粟米还小,而且细如毫发,点划分明,唐朝皇帝唐顺宗嘉奖其工,谓之视姑。粤绣从此名扬天下。这个故事说明广绣历史悠久,技艺卓越超群。宋元时期,广州港的繁荣促进了粤绣工艺的飞速发展,粤绣品开始输出国外。明代广州的刺绣艺人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并创造性地使用动物的尾羽缠绒作线,使绣品更加自然生动,粤绣已经成为民间重要的手工业之一。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个葡萄牙商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献给国王而得到重赏,广州绣品从此扬名海外,每年均有不少产品输出国外。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葡萄牙人克罗兹看到珠绣花鞋等一些广绣工艺品而发出“绝妙的工艺品”的惊叹。当时广州刺绣艺人已经达到极高水平,能够娴熟地和创造性运用绒线绣,用孔雀毛、马尾作线缕和勒线,用金线和银线刺绣。

蜀绣: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也称“川绣”。四川省是中国桑蚕业的发达地区。蜀绣的历史很悠久,蜀绣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西汉文学家扬雄诗中。汉末三国时,蜀锦蜀绣就已经驰名天下。晋代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蜀绣至少有2200年——3000年的悠久历史。

汴绣(宋绣):汴绣,也称“宋绣”,汴绣起源于宋代的国都开封,当时开封作为北宋的国都,称为“汴梁”,也称为“汴京”,是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汴绣(宋绣)距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汴绣是中国著名绣种之一,它以绣制中国著名古画著称于世,绣品古朴、典雅、细腻,早在宋代就驰名全国,汴绣(宋绣)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汴绣素有“国宝”之称。

杭绣:杭绣,即:杭州刺绣,起源于汉代,南宋时达到极盛时期。杭州是“杭绣”的发源地,杭州历来有“丝绸之府”之称。丝绸业的兴盛,促使了刺绣工艺的发展,刺绣在杭州有悠久的历史。宋高宗南渡,杭州成为南宋的国都后,画师绣工云集,繁华至极。

黎族织锦(黎锦):黎族织锦,也称为“黎锦”,是海南岛黎族的民间织锦。黎族织锦(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有着3000年悠久的历史。黎锦在春秋时期就享有盛名,黎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上被称为“吉贝布”,“吉贝”在黎语中就是木棉的意思。海南岛盛产木棉,心灵手巧的黎族祖先很早就发现了木棉的用处,就用木棉纺纱织布。黎族人民采用木棉花(木棉花也就是攀枝花)来织锦。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黎锦有纺、织、染、绣四大工艺,黎锦精细、轻软、洁白、耐用,“黎锦光辉艳若云”就是古人对黎族织锦工艺发出的由衷赞美。具有3000年悠久历史、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织锦(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锦是中国纺织艺术的一朵奇葩。在黎族文化中,文化底蕴最深厚、历史最悠久的当属黎锦,极富东方神秘文化的色彩。黎族织锦工艺是黎族传统工艺中的奇葩。黎锦,是从天上飘下的云彩,黎锦,是织在布上的民族史诗。从宋代,黎锦都是向朝廷进贡的珍品,被誉为“东粤棉布之最美者。”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后来棉花逐渐由海南岛传入中国南方,元朝时上海人黄道婆又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