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童年的馒头开头写得好吗实用4篇

日记记录的是最真实的生活,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但只拥有素材还不行,还要学会提炼和挖掘,看出素材背后的意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童年优秀日记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2774

作文

4

篇1:童年的馒头作文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我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回到家时,我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童年的馒头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童年趣事作文600字:蒸馒头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童年更是一顿饭,饭里充满了酸、甜、苦、辣。童年更充满了乐趣和幼稚!

五岁那年,我和爸妈去姥姥家做客,在做客的时候,我看见姥姥在蒸馒头。于是,我也向姥姥提出我也蒸馒头,但姥姥说我太小,不让我做。我心想:哼,不让我做,我偏做。

于是,我找到了放面粉的袋子,我先用碗弄出了一点面粉,然后要放一些水。但我怎么也找不到水,哎!这桶水还挺特别的——黄色的水。(后来我才知道,那原来是“花生油”。)但那点面怎么也做不了一个馒头,我生气了,自言自语地说:“哼,看我怎么蒸一个超级大馒头让你们瞧瞧!”

于是,我把所有的黄色的水都倒进了面袋里。但是由于面是黄色水的二分之一,所以根本搅拌不了,我灵机一动,把另一个桶里的黄色的水也倒了进去,这样才刚刚好。问题又来了,怎么做呢?对了,我把一个干净的单子铺在了地上,然后又把面倒了出来……终于成了一个馒头型,但我想为什么不可以改一个另的形状呢!我改了一个苹果型,我找了一个跟红色差不多的颜色——辣椒粉。

我把苹果搬了出去,得意扬扬地说:“这是我用一袋面粉,两桶黄色的水,许多红色的粉“组成的”超级大苹果。”我姥姥听了以后,马上“晕”了过去。

童年是一窜糖葫芦,酸中带甜,甜中带酸;童年更像一叶小船,一去不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童年趣事洗馒头作文300字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看见馒头,我就会想起我的童年趣事——洗馒头。

记得那一天,我的妈妈“命令”我去买了个馒头,妈妈给我一元钱。在去的路上,我非常高兴,没有想到有事情发生。到了地方,我把我那一块钱给了那个卖 馒头的人,但我没接住,加上那个卖馒头的人手一松,那个馒头一下子掉到了地上。我拿上馒头马上回家,幸亏妈妈没在家。我跑到厨房,思来想去,终于,我想出 了一个办法,那个办法就是洗馒头。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出一盆水,再拿出一块香皂,再把馒头拿出来,我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准备好了,我就开始洗馒头了。

我把这个馒头泡在水里,泡了10分钟我开始洗。开始,我把香皂搓到手上,我把馒头拿过来,轻轻地搓它,可是这样没有用,我就又使劲把它搓了一下,有 用是有用,馒头可遭了殃,没搓几下,这个馒头就坏了.这可怎么办?我马上蒸了一个面,把它做成馒头型了,我一想:管他能不能吃呢,先蒙过去再说。最后剩下 一个馒头正好没吃,我就把它扔到了地上,反正这个馒头也吃不了了,这一关算蒙过去了。

童年发生的事,可真是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童年的馒头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有幸读到了一篇文章——《童年馒头》,读完之后,我重新认识了深沉的母爱。

故事是这样的:一年“六·一”节,学校里每人发三个馒头,平娃答应给娘和妹妹一人一个。他抱着精心包装的大馒头,欣喜若狂地在路上走着。突然,他的肚子像泄了气的皮球,咕咕直叫。平娃想:先吃一个吧,给娘和妹妹分别留一个就是了,于是两三口便吃掉了一个。又走了一段路,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了。他又忍不住把娘和妹妹的吃了。吃完之后,他感到很内疚,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妈妈和妹妹。回到家,邻居二丫娘来了,问:“平娃他娘,你家平娃带馒头了没有?”谁知,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大馒头。“带了,老师还多奖励了我们平娃两个呢。”妹妹狼吞虎咽地吃着馒头,而平娃却“哇”的一声哭了。

文中的平娃虽有私心,但母亲不仅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深深的爱。平娃的哭包含着他对母亲的感激和对自己行为的惭愧。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起早贪黑,不畏辛劳。一次语文考试,我考的很不理想,准备着接受妈妈“狂风暴雨”般的批评。谁知,妈妈没有批评我,而是说了一番话:“成绩的一次好坏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成败,关键是你是否努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努力了,才会有美好的将来。”就是因为这一番话,我坚定了信心,学习更加努力。文中的平娃虽然忍不住吃了馒头,但他的心底也是十分愧疚的,平娃也是个孝顺的孩子呀!

这个简短的小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母爱在时刻守护着你,母爱在撑着希望的帆,母爱是无私、伟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