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纪念周总理影片《周恩来外交风云》观后感(汇编20篇)

浏览

4018

作文

501

影片《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电影:背起爸爸上学。看完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泪水夺眶而出。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石娃是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很小母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爸爸用一把钢勺子决定了石娃上学的命运,成绩优异的姐姐却早早的退了学。为了让石娃有足够的学费,姐姐又早早的出嫁。石娃不负众望,在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荣获甘肃省一等奖,并考上了甘肃省师范学校。这时,父亲却因中风而瘫卧在床。石娃在这种情况下作出了艰难的抉择,背起爸爸去上学。

石娃的毅力多么惊人啊!当石娃和父亲走到河边时,父亲放开拐杖,让石娃背他过去。这说明父亲知道石娃长大了,能撑得起父亲这片天了!想想石娃,再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该学习石娃自强不息的精神啊!现在,我们不愁吃,不愁穿,却芝麻粒大小的事也不愿意干。天天想着要这要那,一会要个新书包,一会要个新衣服。如果我们是石娃,能忍受得了石娃所承受的痛苦吗?能受得了石娃所受到的打击吗?

看完电影,里面的情景依旧停留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感人的姐弟之情,感人的父子之情,多么让人难忘呀。同学们,让我们携手接受生活的狂风暴雨,等待明天的灿烂春光吧!

[影片《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爱国教育影片《血性山谷》观后感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七点的时候,我和全校的同学们,怀着好奇的心情,带着自己的椅子来到操场上看电影,影片中讲的是:许多红军叔叔护送一位首长去延安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会议,由于山路不好走又有很多的叉口,所以迷了路,还好找到了一位老乡,红军叔叔们就请老乡带路走出这山谷,结果遭到大批的鬼子的伏击,这支队伍历尽艰难,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中有一个片特别感人。一位红军叔叔在执行任务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洞里,但他勇敢地站了起来,尝试爬出洞,可是洞壁十分陡峭,红军叔叔刚爬没多久又滑了下去,他又重新站了起来,再试一次,眼看就要出洞了,可又滑了下去,就在这时他拔出一把匕首,用匕首在洞壁上掏洞,好不容易爬了上来。没想到又来了两个鬼子,他们残忍地把红军叔叔踢回了洞里,还向洞里扔了一颗手榴弹,我还以为那个红军叔叔会被炸死,没想到他竟然把那颗手榴弹“还给”了那两个鬼子,最后又艰难的爬了上来。

我十分佩服这个红军,因为它特别勇敢了、特别坚强了,他拥有信心、有恒心,凭此他艰难的爬出了洞,并且消灭了两个鬼子。我应该学习他的这种非凡的毅力,虽然我生活在一个幸福,和平的社会里没,我不需要打鬼子,可是我需要努力学习,来报效祖国。所以当我在学时遇到困难时,也应像这位红军叔叔一样,不怕困难,不怕敌人,有恒心,有信心,拥有了这些相信我一定可以解决任何困难的。

影片中日本鬼子拿着的是机*,可我们的红军却用着破烂不堪的步*,这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落后就要挨打”。作为现在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骄傲和自豪。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影片烛光之约的观后感

全文共 1542 字

+ 加入清单

那爱,是最温暖宁静的守候

一个小小的海岛,一群温暖的人。感动了我的心,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这个纯净而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在这个躁动不安的世间重获一颗温暖宁静的心。

在一座叫獐子岛的海岛上,有一名叫杨爱军的老师。他是一位年轻的师范生,不肯留在大城市发展,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海岛任教,用青春和热血唱响了一曲乡村教师之歌。但不幸的是,最后杨老师患病离岛,杨老师的名字被学生用燃烧的蜡烛“刻”在沙滩上。这就是电影《烛光之约》,自始至终洋溢着真与爱,善与美。

我真的无法用言语去描摹杨爱军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他是用生命实践了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他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热爱家乡。他是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把青春以及整个生命都奉献给教育事业,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令每个人心生敬仰。毅然的守候在孩子们身旁一年一又一年。孩子们被杨老师的爱紧紧包裹着,温暖宁静。像是一束光,明亮,充满了希望。是的,杨爱军老师就是他们明媚的阳光。

如果说每一个师范生毕业后都想去大城市找份稳定体面的教师工作,杨爱军就是个例外。乡村的教育与城市相比落后多的,再加上现在又有大批来城市务工的农民,乡村留守儿童的增加,让乡村教育的形势更加严峻了。而杨爱军多次在面临可以调离乡村机会的艰难抉择面前,他毅然的选择了坚守,这让人很是敬仰和佩服。是的,他是为了我国的乡村教育事业而献身。感觉他跟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没有那么多负担,只是一心一意想把孩子们教好,送他们走出大山,让他们都能圆了上学的梦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居里夫人曾说:“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

回到现实,在我的学生生涯中,我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受益终生的老师,我敬爱他们!我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与教导!普查小学,教语文的武靖老师,她的热情大方真诚感染了我,让我懂得爱人和给予爱,更在语文方面给了我指导,使我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初中,教数学的张铁栓老师,把我从对数学的枯燥无味变成了兴趣盎然。高中,教数学的王建刚老师则用他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让我爱上了数学,更加刻苦努力。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给我帮助的老师,我都心怀感激,我知道如果没有他们,我未来的路不可能平坦,正是上天让我遇见了他们,才让生活与众不同,才让枯燥的求学之路变得多姿多彩。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虔诚的说一句:“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这句话,这也是多少莘莘学子的心声啊!就像电影里面当学生全部升入高中之后,杨老师的名字被学生用燃烧的蜡烛“刻”在沙滩上。感恩的烛光,似跳动的音符,迎面而来的海风海在孩子们脸上、美丽、动人。海水也在尽情拍打, 像是在着鞭策美好的人生。孩子们感恩的心,感动天、感动地!

其实,电影通常都是源于生、高于生活的。在现实生活中,像杨爱军这样的人是凤毛麟角,但是我们更愿意去相信爱,去放大我们身边温暖,让冷漠和自私少些。我们只去看见美好,让爱在温暖宁静中熠熠生辉。我们希望有更多像杨爱军这样的人出现,发自内心热爱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将爱传递下去,这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乡村教育任重而道远!

电影《烛光之约》,揭示的不只是一个小岛、一个村庄或一个地域的教育现状,而且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国民根基——乡村教育未来发展的命运。“烛光之约”唤醒了社会的良知,蕴藏着推动这个时代前进的正能量。“烛光之约”,是与幸福快乐的约定,是与光明未来的约定。我们致敬烛光,实际上就是相约希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美国的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我觉得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爱与知识的传递者。这是多么神圣的职业,向所有教师致敬!那爱,是最温暖宁静的守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影片《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等了很久终于和会长看成了摔跤吧爸爸,片子稍长,但完全没有长的感觉, 节奏紧凑, 斗志昂扬, 几乎无懈可击 。从小村落出来怀揣着冠军梦的爸爸, 强行让孩子走上摔跤的道路 ,都没有觉得非常反感 ,想通过下一辈续梦的长辈很多, 方法失当的不在少数, 这个爸爸爱得深沉, 两个小姑娘浑然天成, 有独立的个性又不失孩子气的反抗 ,五点起床 ,锻炼 和男摔跤手pk 血液里真是有摔跤的天赋 ,不然强扭的瓜不会很甜 ,偏执的爸爸魔鬼训练, 又在孩子睡着的时候去给她们揉脚丫子 。谁说的女孩子不如男孩子, 没有人愿意去她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她们可以自己选择伴侣 三观正确得天地为之动容。

片子的咖喱味很浓郁丰满 。热心的乡里乡亲 ,天使投资--卖肌肉的小哥 ,提前把广告都卖掉了 职业陪练大表哥 ,骑在木马上摸马毛的纯真和可爱 。包容心极强的妈妈 ,投机的摔跤场老板。

付出了努力 不一定会成功, 因为配齐成功公式的变量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付出努力了一定有回报 ,或大或小 ,或悄无声息。

离开了领路人的自我判断和独自战斗是最后的圆满 ,伯乐再怎么重要 ,路得自己跑。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张力就是强劲 ,如果可以打6星 ,我绝对不含糊。

和会长遇见了阿米尔汗和导演先生, 遇见了穿着汉服的迷妹团, 白捡的惊喜。

愿天底下的俊才都能遇见伯乐 ,都能执着地握着梦想, 一步一步接近梦想 ,享受努力的甜蜜。

[影片《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教育影片贫穷富爸爸观后感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贫穷爸爸》中所出现的焦虑,虽然是中产阶层之上的家庭——亿万富豪李兵在拿到亡妻的书信之后,终于开始重新考虑儿子的教育问题,其中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孩子已经行成的畸形价值观,而其所使用的手段,和曾经一档综艺节目“变形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变形计中是让孩子交换立场,并置换各自到两个极端的生存环境中去体验,而影片则是假装破产。

导演兼编剧张坚庭在谈到影片创作初衷的时候,也是因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体会——内地“一孩政策”延伸出很多社会的问题,首先是家庭内部没有竞争,造成求生能力减弱,更因为倾全家之力的“富养”,造成孩子自私冷漠的社会属性——不同成长环境赋予孩子不同的性格,这是亲子教育的焦虑,所以改变环境,也是影片给出的解决之道——

“零团费”的香港之行,让观众看到港人底层社会的真实面貌,也让观众感受到,即便是社会底层中的贫困家庭也同样存在教育或者亲子问题的焦虑,尽管他们甚至还在为自己岌岌可危的生存现状苦力挣扎。

取景香港底层生活环境的影片,带着许多因贫穷带来的无奈和凄凉,甚至还有一丝的愤怒,“你们买买买我就嘿嘿嘿”,无良导游一路冷嘲热讽让团员们消费再消费,其背后也不过是被生活所迫——经济压力改变人性,所以看到李兵等人一毛不拔,便生出了怒气;而生活在“劏房”中的港人也会因为房东的无良驱赶生出怒意——失去立足之地,无疑让生活显然更绝望困境。都是为了生活,有什么错?但结果却破坏了别人的生活,谁的错?

港片与港人精神就是这样,尽管悲观却总是不放弃希望,互助精神更是让观众暖暖内含光,而串联起如此多的人和事儿,却是在珠宝店用一把枪吓坏众人的熊孩子李之,他轻而易举的用虚假的开枪“biubiu”声激起了众人对儿童公共场所教养缺失的怒气,也再次将观众的目光引向孩子的教育问题。

是的,生活在继续,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可能单独跳脱生活本身,所以,进入生活的更深层,才能获得最切实的教育。

除了让孩子明白生活的真意,这场“零团费”的变形之旅——尽管亿万富豪不会那么草率的做这么幼稚的事情,但还是让成人之间明白爱的真意,如何爱孩子,如何爱身边的人,如何爱陌生人,如何爱一个爱自己的人……

最后一个焦虑——富爸爸装穷容易,但穷爸爸没钱装富,怎么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经典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观后感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周恩来被称作是“睡眠最少的总理”,他曾经忙到七天只睡了十三个小时。就是这样一个鞠躬尽瘁的总理,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对台湾问题毫不退让,对苏联的沙文主义提出批评,突破美国对华的政治外交封锁,是新中国节节胜利取得了外交大国的胜利。

对待朋友,他也是尽心尽力。和他交往的国家领导人中,有许多都是他的朋友。他在西哈努克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在得知胡志明去世之后悲痛不已。他以他独特的方式,关心着他的每一个友人。

现如今,我们应当从周恩来总理身上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包括他的沉着冷静,耐心谦逊,有好正直,等等。我们也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外交环境,更加努力地谋求发展。而他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深深地被人们铭记在心。

周恩来,这个不朽的名字,经过历史的沉淀,会更加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革命影片《小兵张嘎》观后感

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牢记苦难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设更好的明天。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会。

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后,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但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有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的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嘎子的爱国热情、机敏、滑稽、幽默、可爱、坚强不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浮现。嘎子与我虽然是同龄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显得是那么渺小,真是惭愧之极。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生活在这科技发达的今天,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父母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向上呢?哪又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呢?困难和挫折不仅在艰苦残酷的战争年代,同样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只有像嘎子哥一样,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才能使逆境变为顺境,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今天,我国已经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盛世年华,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盛。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龙腾虎跃今胜昔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我们是充满希望的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要像张嘎那样,做生活的强者,争做祖国的有用人才。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色影片《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校组织孩子们观看了长征系列电影《勇士》,讲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披荆斩棘、奋勇杀敌的历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飞夺泸定桥”的部分。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关键性战役,战士们在两天之内长途跋涉了两百四十里山路。连夜的兼程,战士们穿着草鞋都磨破了脚。一路上,中央军前后夹击,山路崎岖泥泞,等战士们历经艰险到达了泸定县,有的终于疲惫地倒下了,倒在了泸定桥的西岸,永远地与之为伴。敌军拆除了桥上的木板,红军战士们一个个扒在索链上交替匍匐前进。两边的炮火声震耳欲聋,我们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前进,最终夺下了泸定桥。电影真的很震撼,战士牺牲的片段让我们看得抹眼泪。前人浴血奋战的历史,我们要牢记在心,有了他们的奋勇杀敌,才有我们的现在。这坚贞不屈的爱国情,应激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怀。

原来一直不懂“民族”的概念。曾私以为民族只是同一片土地孕育的碰巧生长在一起的一群人罢了,各种过活,各取所需。但原来,民族是信仰,民族是理想,民族是坚持,民族是在千万的炮火中也要冲出一条血路的执着,是就算我倒下也有下一个人替我活下去的决心,是铮铮铁骨下的款款柔情,是虽然畏惧但义无反顾往前冲的勇猛,是一场历练,也是一段成长。电影让我动容,让我震撼,让我开始想要作为“民族”概念下的人而活着,让我为我们的伟大民族而骄傲,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重大历史题材的战争影片《血战小朱庄》观后感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9月7日晚,杜集区文体广电局的“送电影下乡”来到白顶山村,在该村农民文化广场上为村民们播放了电影《血战小朱庄》,近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吸引了三百多村民前来观看。

《血战小朱庄》是一部抗战题材电影,它再现了1944年8月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为策应中原战役,破坏日伪调兵计划,恢复津浦路西革命根据地,率部越过津浦铁路,挺进路西的英勇故事。

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播放抗战题材影片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它让我们回首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缅怀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热爱祖国和人民,倍加珍惜今天的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走进雷锋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雷锋作为一个时代的楷模,在他22年短暂的生命中,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受到大家的称赞和传诵。

3月5日,是雷锋日,贵国各机关团体掀起了一股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爱国主义热潮。为什么学雷锋要在3月5日呢?因为毛爷爷在那一天做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中国就是这样,可以因为领袖的一句话平添一个节日,也可以因为一个事件从日历上抹去一天。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毛爷爷是在六月四日题的词,雷锋日一定会尴尬的内牛满面。

雷锋精神被赋予了很多内涵,例如钉子精神、做好事不留名精神等。我小学的时候,特别崇拜雷锋,但是不敢贸然学习,因为心目中雷锋已经被教科书描述成一种神人,用现在的流行词就是雷神,贡献帝。我觉得自己不配学习雷锋,只敢学习赖宁,可惜山上一直没着火,未果。只好在作文中YY,于是雷锋、赖宁、张海迪成为我作文里的三大天神,纵贯全文。基本上大家的周记内容都是带着红领巾扶大娘过马路,当大娘内牛满面的时候,我都会华丽的转身离开,走出五米远,扭过头,不留名的说“我是雷锋。”于是我做的好事都悉数被雷锋那小子占完了便宜。

长大了,雷锋离我们渐行渐远,不知道他在阴间还有没继续做抱着孩子送大嫂回家的好事,或者聪明了换个模式,抱着大嫂送孩子回家。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雷锋精神正在部分的继续发扬。比如,“钉子精神”变成了“钉子户精神”;“做好事不留名精神”变成了“做好事不敢留名精神”。官员们倒是学的彻底,日记还是每天坚持记,只是记录的内容从帮助了几个人到做了几次。

助人为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非要加个意识形态,于是就成了雷锋精神。雷锋精神还在,乐于助人少了。谁说过的——助人为乐极生悲。

试想如果雷锋今日还在,不知道会落到哪步田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战争影片《明月几时有》观后感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明月几时有》将历史上著名的“省港文化名人大营救”还原到大银幕上,展现了平凡小人物在国难当头时的勇敢抉择。面对一场生死未卜的营救行动,小学教师方兰(周迅饰)、神枪手刘黑仔(彭于晏饰)与绅士特工李锦荣(霍建华饰)根据任务随时变换身份,周旋在对敌前线。在片方最新曝光的人物海报中,三位主演的真实身份被推至台前,他们的身后敌人步步为营,剑拔弩张……命运将带他们走向何方?难免令人牵肠挂肚。

战争的洪流中,周迅饰演的小学教师方兰后来成长为游击队长,作为片中身份变换最为显著的人物,她的际遇最让人担忧。在海报中,周迅用一种静态的从容展现她的美,而她侧后方的日本兵,让人不禁联想到她的出行是带着重要任务的。对于方兰的人生蜕变,她的饰演者周迅坦言这是现实面前的必然抉择,“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相信很多平凡人都能开发自己的潜能,充满力量地保家卫国。”

”时常以硬汉形象出现在银幕上的彭于晏,在电影《明月几时有》中再度提升“武力值”。海报中的他手执双枪,将刘黑仔身上具备的神枪手特质展现无余。对于这样一个动作感十足的角色,彭于晏坦言刘黑仔可以完美呈现年轻人与敌人交手时的状态,“在战争中刘黑仔可以大展他的所长,游刃有余地完成任务。演起来很过瘾。”

海报中,霍建华的“潜伏”状态显而易见,身处大量文件中的他展现出了文艺青年的特性,而窗外的日本兵则在提醒着观众他的处境非常危险。静态的祥和与动态的危机对比鲜明,让人可以直观感受到影片中的紧张氛围。对此,霍建华坦言自己饰演的“李锦荣”有着非一般的淡定,“虽然处在危险的环境,但他仍然保有乐观和幽默感,这点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革命理想教育影片《血战小朱庄》观后感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血战小朱庄》是根据我市抗战时期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它再现了1944年8月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为策应中原战役,破坏日伪调兵计划,恢复津浦路西革命根据地,率部越过津浦铁路,挺进路西的英勇故事。当时,盘踞在萧县以南的国民党顽固派王传绶部1500余人,以小朱庄为据点,与刘子仁、刘瑞岐、吴信元等部结成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阻止新四军西进,彭雪枫将军随之展开了一场与顽敌斗智斗勇并最终取得大捷的真实关键战斗。

《血战小朱庄》是淮北第一部个人投资的高清电影,也是淮北第一部上全国院线的电影,对我市旅游文化事业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该片也是一部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极具艺术感染和心灵震撼的优秀影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禁毒影片纸飞机观后感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3月10日,在高邮市禁毒办组织下,我们红心志愿者协会禁毒分会的志愿者们观看了一部以吸毒题材为背景的警示教育电影《纸飞机》,看后让我受益匪浅。

伴随着电影里音乐的节奏,我完全沉浸在了故事的情节中,与主人公亮亮一起哭,一起笑。毒品危害了亮亮的母亲:11岁亮亮的妈妈阿晨染上了毒品,弄得家离破碎,爸爸妈妈离婚后,亮亮和妈妈住进了工地房,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在学校,同学们都在嘲笑他,谩骂他,使他更加的痛苦;可他却在苦难中成长坚强起来,帮妈妈做家务事,干活。在小孩心里多么想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有一个完整的家。孩子的世界本是五彩缤纷,而不是一个没有阳光的地方,只因亮亮妈妈染上了毒品,让一切都变了样!

那谁是犯罪的主谋?是妈妈,还是毒犯?现在,吸毒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像瘟役一样不停地发作,四季变换。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庭因此生活在毒品的阴影下,他们的孩子也受到影响,失去了欢乐!因为有人觉得,没有这样的吸毒者,阳光会更加灿烂,社会才更加和谐。一句老话"一朝吸毒、十年戒毒"可见毒品的危害多么巨大。吸毒不仅仅是毁灭自己、也毁灭了一个幸福家庭、也毁灭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亮亮的妈妈曾经自杀过,她是那么悔恨,她哭尽了所有的泪水,但我也要告诫生活美满的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你走向吸毒绝路的时候,你就应该想想家人。不过,我还是非常同情亮亮妈妈的。吸毒者是违法者同时她也是受害者,我们要去帮助他们而不是抛弃,就像电影里的民警同志和社区工作者一样,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去帮助他们戒断毒瘾,重新回归健康美好的生活!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吧?亮亮抱着对母爱的信念,坚信她会回到自己的身边和自己过上幸福生活的。他抛出手中的纸飞机,默默的看它越飞越远……他眼神里、他的心里此时此刻应该最低最微小的心愿,那就是天天和妈妈在一起。这个心愿我们正常人根本不用去乞求,就因为毒品的侵害让孩子连这个最起码的幸福都没,此时我的眼睛是湿润的,我的心也在流泪,我想大声呼喊,毒魔你赶快滚出我们这个世界吧!世界上多人因为你而受到伤害家破人亡!

人世间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吧? 妈妈看着亮亮眼睛里的泪水,对他说:"亮亮,妈妈每当看到你的眼泪比我的这辈子受多最大的痛苦还要难受,为了你、为了你的梦想,我一定戒掉毒瘾,等你长大后开着飞机带妈妈一起去飞翔。可见只要有强烈的戒毒信心和愿望,是一定会戒掉毒瘾的。

最后我们一起以电影里的女主角的吸毒经历为警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珍爱现在的美好生活和生命,远离毒品共创和谐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经典影片《入殓师》观后感

全文共 1336 字

+ 加入清单

当死亡变得常见,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把人物化,截断感情的链接,来保护自己?

入殓师》让我最感触的地方就是社长和大悟两人在给逝者入殓的时候的尊重。每一个动作里面都充满了爱。虽然是看尽了满目的死亡,但是他们还没有将逝者物化成一具尸体。内心还保留着对每个人的独立性的尊重,我想这就是村上小姐为什么说社长与众不同的原因了。

与现实的对比,和与电影中其他人的对比,都能看出师徒两人的独特。电影中大悟爸爸去世的时候,来的两个当地的殡葬工作者的态度就和我所见过的现实情况一摸一样:他们只想快点把事情做完,七手八脚的就要把大悟父亲搬走。

去爱,产生了感情,意味着失去的时候会感到痛苦。为了避免痛苦,有些人选择了将人物化,不产生任何感情,没有爱,没有尊重。

片中的大悟也经历着理解自己父亲的重重历程。一开始说出自己父亲跟情人私奔的事情的时候是那么的若无其事,冷漠的让我惊讶。后来发现,其实只是在保护自己而将事情说得那么轻描淡写。最后在爸爸去世的时候,大悟忠于学会抛开愤怒和怨恨,尝试去理解爸爸。这样的心情,化作每一个动作,给爸爸做入殓的仪式,像舞蹈一样优美,庄重。爸爸的死亡,为大悟的人生打开了一道新的门扉。

像大悟和社长那样的人的内心是坚强的,怀着对人性的崇敬,日复一日面对死别,还能保持着对每一个逝者的尊重。有很多时候,很多人,对着活的人都做不到,感受不到别人的困难和心情,一心只想着怎样把自己的工作快点做完,然后拿工资过自己的生活。

差几秒就死活不肯开门的银行保安,接电话态度奇差的办公室职员,贪污赈灾款项的地方官员,往奶粉里面掺有毒化学药品却装不知道的老板……这些形形式式的人,也没有把别人当人看待吧?这种人有什么资格批评医生呢?自己不是一样对别人的困难和心情茫然不顾吗?

如何接受别人的心情,就向死者亲友的悲怆的心情,每时每刻都怀着尊重,并尝试去理解和接受别人的独一无二心情。这是入殓师带给我的思考。

后记

整理本科时期的日志翻出了这篇文章。依然能感受到当时敲下一只只方块字时内心的激荡和困惑。

整整四年过去了,现在自己成了一个全职的家庭治疗师。每天面对的是来访者家里错综复杂的故事和缠绵的情感,面对的是关系的丧失与情殇。赫然发觉自己与医生和入殓师仿佛同行:在工作中,我需要有效而自然地融入别人的家庭关系中,感受当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与他们同欢笑共悲沧;也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抽离,让他们担当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恢复到没有我参与的日常生活中去。

个案结束以后,感激也好,不舍也好,我们不再联系。雪泥鸿爪,面对一次次的离别,也是一段段关系的死亡,难免会有一瞬间的失落。前天个案结束后,我看着那两张形形式式的夫妻父子母女情人祖孙坐过的沙发,像是长年沏茶的杯子那样,即使空空如也,也散发着浓郁的人情味。在某种意义上,我也是一名入殓师,帮助人们为一段关系,为一段经历,为一些必须放下的东西作好好地告别,然后继续前行。

我很庆幸自己可以如此敏感地去感受离别,却没有丧失自己。工作的对象不是物件,他们面对的不是“问题”,寻求的不是单纯的答案和解决,而是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独一无二人生拷问。

四年以后,内心依然激荡,依然困惑,依然相信体验和交流可以增进人类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依然坚持勇敢去爱,直面爱之后的丧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纪念抗战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三军列阵,铁甲生威。在这里进行着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走在地面方阵首列的是抗战老兵乘车方队。昔日抗战受功勋,今日检阅展风采。这些老兵,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战士,更是从苦难辉煌中奋进而来的英雄。

抗战老兵永远不会被历史忘记。上世纪前叶,日本法西斯把整个亚洲拖入了战火硝烟,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华夏文明面临着严峻挑战。正是这些战士挺身而出,迎着侵华日军的炮火前进。一时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抵抗侵略的烽火,响彻着民族救亡的号角。现在白发苍苍的老兵,当年正是热血沸腾唱着《毕业歌》的青年学生,报效祖国的归国华侨,憨厚耿直的山野民夫。

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向侵略者发出了绝不屈服的誓言。一寸山河一寸血,14年的艰苦卓绝,千万生灵的惨烈代价,在抗日仁人志士的血与火之中,古老的东方古国终于昂起头,迎来了自己命运的伟大转折。

当年一代抗战青年,如今俱已耄耋之年。他们从战争年代走来,却从未停止自己奉献祖国的脚步。大建设激情燃烧的岁月,改革开放下的春雷涌动,无不有这些国家脊梁的身影浮现。他们缔造了这个国家抗争的过去,他们见证着这个民族复兴的未来。

庆典时刻,我们绝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在“九三”大阅兵的天安门广场,跟随着抗战老兵方阵接受党和人民检阅的,是抗战老兵用血肉铸就的“永不磨灭的番号”:“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英模部队、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弘扬抗战精神,传承英雄火种。踏着先辈的足迹,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英雄的精神继续照亮这个民族的前程。

习近平主席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如今,“两弹一星”早已横空出世、“辽宁”号航母驰骋在万里碧波,东风导弹犹如苍穹利箭,中国捍卫和平的力量从未如此强大。但更应该强大的是,从抗战英雄那里接过“珍爱和平、铭记历史”的接力棒。像他们一样,永葆忠诚和使命,从不犹豫,满怀信心,从继续战斗直到继续建设,直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约而至。

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支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影片芙蓉镇观后感

全文共 1471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偶有小闲,翻了翻以前写的随笔,竟然仍有感动!时代向前,我以后估计也很少写这么长的感慨了:这周到碟片店,晃了一眼《绝望主妇》和《柯南》什么的,感觉实在是DOESN’T BELONG TO ME,于是拿了一本《芙蓉镇》回来,《芙蓉镇》观后感。前些天谢晋去世,影坛大为轰动。

可是说来惭愧,我还真是不大了解谢晋。其实小时候,看电影也只记电影名和角色名,很多看过的电影也不知道是谁导的。谢晋的片子我肯定看过的是《牧马人》,情节完全不记得,只记得里面一句特别搞笑的台词,我小学的时候还经常和同学们逗笑的,“去去去,看什么看,没看过你爹和你妈结婚吗!”而谢老的这部《芙蓉镇》,据说不但是刘晓庆的顶级力作,还是姜文的成名作,据说此片之后两人就去法国同居了,这么多看点,看看!和往常不一样,这部片子我是周五晚上看的。本来10点钟的时候想先晃一眼的,可没想到一晃不可收拾,后来我竟抱着笔记本,戴着耳机在被窝里一直看完。

夜里十二点半,可能是夜太深,人太容易感动吧,要么是触到了我哪根神经了,我实在控制不住,竟然泪涕长流,好可怕的年代,好凄美的爱情故事。。这几天,我问过好几个比我大十来岁,应该正是在那个时间热衷电影的人,可他(她)们竟然基本上都说没看过这部片子,我后来想,87年,可能正是农村露天电影濒临灭绝,城市电影院大幅垮台,老百姓认为看电影不如看电视的时候。

唉,这么好的片子,这么少的人知道,虽然获奖,也应该算是被埋没了,我就把她力荐给我的亲朋好友吧!应该说,我们这代人能谙世事的时候,刘晓庆已经没落了,加上她这几年可能又因为生计的原因,接了那么多我们晃一下就想换台的烂电视剧,所以我想大家肯定都对她没什么好印象。可是,从这部片子看来,影坛的大腕确实不同于政坛或学术界,还真没水货!这位当年家喻户晓、红极一时,绝对影坛一姐的人物,其当时的演技绝不在迄今为止任何好莱坞女影星之下,包括我的偶像费文丽和山口百惠。而且,这个女人生长在那样的年代,能有如此演技,绝对是天才!一部好的电影,当你回顾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令你印象深刻的画面,这些画面也就是导演安排最好、演员表现力最强的地方。

《芙蓉镇》这部片子,回顾起来,脑海中的画面实在是太多了:刘晓庆和工作组组长的谈话之后,手抚半边脸坚强而又愁苦的样子;伸出脚丫让他老公帮她直接把水倒在她脚上冲脚的耍嗲的样子;以及揭开锅盖让姜文看一锅的水豆腐时的满脸兴奋的样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最后姜文和她相见时那个场面,那个场面我认为是把《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在最后终于在山谷里相见时的所有感觉都演出来了,又出人意料,又极有真实感!姜文,在本片中的表演那也是绝了,太有魅力了。如果是他出山之作,那么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看过他演得比这再好的片子。也没看过大陆别的男演员迄今为止能超过他这部片子的。如果说当年陆毅的那部出道时的电视剧,叫什么来着,演禁毒的,对了,《永不瞑目》,也能算横空出世的话,那姜文这个出世我说简直是难以用语言形容了。还有那个让人恨得牙根疼的工作组长,把那个坏女人的坏劲儿演得真是入木三分啊。

总之,这可是一部好片子,大家没看过的都来看一看吧,也算是缅怀缅怀谢老。记得我上大学时看了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回来时说得眉飞色舞,而我的一个也看过的同学说:“我认为,陈凯歌根本就不懂文化大革命”现在想想,我那同学真是高人,他说得对,两部片子比较下来,陈凯歌对文化大革命的理解照谢晋差远了,谢晋是四大导演的SHIFU。还想酸一句,“润之若无恙,看了此片,当惊世界殊!而且一定很不好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美国电影人制作的影片南京梦魇观后感

全文共 1091 字

+ 加入清单

几天前,在《新民晚报》上看到,《南京梦魇》由于难以继续支付音乐版权费用而有可能不得不停播,报纸上登载了捐款的方式,当时心中一动,随即又想到,像这样的新闻肯定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肯定会有很多人捐款,不差自己一个,谁知今天再拿起19号的新民晚报,却发现,由于捐款人数寥寥(超过10个!)数额太小(超过1000美元!),并不能阻止影片停播的命运,而伴随着这稀少的捐款的,却是许多对制片人要求捐款的质疑。制片人朗恩·乔瑟夫博士对中国人的冷淡心灰意冷,表示将于9月1日撤下该片,并不再接受采访。

看完这篇报道,心里一直堵着,汗颜,这是我的第一个反应。

诚然,还有不少别的因素,就像刚才我从网上的另一篇报道中读到的:《南京梦魇》并未能在国内公映,国内知道此片的多为网民,而许多民众还把此片与不久前在国内上映的《南京》混淆了起来,不能理解为什么一部公映的影片要求捐款,这与其宣传力度不够有关(不过窘迫的资金和中国政府的不支持态度也是我们难以苛责制片方的)。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为自己开脱的理由,我明明知道《南京梦魇》与《南京》的区别,我可以专门到上海影城去买一张《南京》的电影票,却懒得跑一趟银行来实践挂在嘴边的爱国,反而用“不差我一个”来自我欺骗。

也许正是大量的“不差”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因为中国有海量的网民,而其中一贯秉持“反日”甚至“仇日”的爱国青年也决不在少数,我们可以用人海优势把长城拱上新世界奇迹的顶端(是的,这个活动我也参与了),我们可以在媒体谴责日本政府和人民的无耻、无知,用文字和游行来表示愤怒,我们可以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地批评日本人,甚至于谩骂,但是当需要我们不仅仅是敲敲键盘、点击鼠标,而是要费事费时用真金白银来表示我们的爱国热忱时,却只有十几个人,怎能不令人汗颜!!这样的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日本人正视历史。

仅仅就这部影片来说,即使它被撤下网站,也不会消失,因为制片人早就免费提供了下载,凭借中国人出色的下载和分享技术,要找到也不是难事,我在打字的同时,就用了仅仅二十分钟下载完成了。但是《南京梦魇》如果真的因为资金的短缺(而非任何政治刁难、技术问题)被撤下,这无疑是中国人的耻辱,在这些有历史良知的美国人面前,在张纯如的亡灵前,我们怎么还能抬得起头来?

就在刚才,我搜索到,海外学子在看到相关报道后,捐助了约一万多美元,每个人大概就几十美元,乔瑟夫博士也表示,如果资金筹集足够,将不会撤片。我在写完这篇短文后,会汇款两百元到制片人提供的中国账号,因为刚刚成为职场新人,而且学校放假,还没能领到工资,我只能提供这些。但至少我希望在将来,当我的学生问我为自己的言论实践过什么,我不会语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洪金宝,确实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现在的小不点都应该叫他洪爷爷了。虽然变成了胖胖的爷爷,但是打斗起来,动作还是相当敏捷,所谓宝刀未老。

故事讲述的是,肥丁因为曾经带孙女的时候不小心将孙女丢失,女儿一直都没有原谅他,于是他成了孤独老人,过着安逸无所顾虑的日子,唯一他还记住的就是自己丢失了孙女。碰巧,附近住了一个调皮的小女孩,小女孩一遇到心烦的事情都会偷偷溜到肥丁的家里。小女孩的父亲是个赌徒,不慎为了还清赌债帮黑帮做事。结果一场杀身之祸就从天而降,而小女孩却是毫不知情。肥丁又因为多日没看见小女孩,担心她出事了到处找她,才发现其实他也早已把这个小女孩当作是自己的孙女了。肥定决定给女儿道歉当年自己把孙女丢失了,然后卷入了黑帮分裂的打斗之中,最终才发现,其实小女孩安然无恙,白忙活了一场。更加欣慰的是,女儿也已经原谅了他。

年纪大了,想的事情越来越少,更加容易老人痴呆了。其实这个故事,让我更多的想起亲人之间的恩怨,其实都只在一念之差。错了还是要道歉,对了还是要表扬。人活着的意义,不是社会地位能有多高,自己有多少财富,更重要的还是得到亲人的认可,得到亲人的爱,同时也爱护着亲人,保护好他们。说不定哪一天,失去了他们的时候,后悔莫及。

今天是清明节,我也想吐槽一些现在的年轻人。祭祖看起来是一种礼仪,是一种仪式,好像是做给别人看的,好像是做给自己的后代看的。什么烧纸,什么烧房子,烧钱那些,都是虚的。如果真的有鬼神,我不信每个家庭都这么烧的话,那鬼间还会有穷人吗?我觉得,鬼间还是会跟人间一样,也有贫贱阶级。那既然这些东西不可信,唯一,可以做的是,老人还在等时候,多陪陪他们聊天,多陪陪他们出去玩,多关心他们。人都会有老的时候,这些除了是真心去陪伴无条件爱你的父母,也是言传身教地教给孩子们更宝贵的财富,珍惜眼前人。朋友之间有矛盾,这个朋友不要了也罢。但是亲人,不管他变成了什么样了,他还是自己的亲人。所以,人就这么一辈子,为什么亲人还要争锋相对?亲人,没有隔夜仇的。

我还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说这个假期过得如何的高兴,清明节是让你去寻欢的吗?清明节的意义,提醒人们思念故人,重在心,而不是烧纸烧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经典影片《帝企鹅日记》观后感

全文共 1541 字

+ 加入清单

这还是一部纪录片么?《帝企鹅日记》所描绘的企鹅爸爸妈妈为了宝宝安全出生和健康成长,不远万里迁移、忍受饥饿和经受天敌的致命威胁,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代价,这难道不是一出感天动地的大片么?《泰坦尼克号》、《美丽人生》也不过如此吧!

但这的确是一部纪录片,虽然法国导演吕克雅克的拍摄团队长期跟踪真实再现冰雪精灵的感人壮举,但是其拟人化的表现手段、富于情感的解说词还有角色扮演式的对白,以及构图讲究的画面、丰富的后期制作手段都让其具有了精美的包装,是属于表现类的纪录片。

在南极大陆的冰雪世界里,皇帝企鹅为了爱情和繁衍后代,不得不从温暖舒适的北方迁往寒冷但是安全的南方。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爱情圣地”奥莫克,经历了温柔缠绵后,有了爱情的结晶——企鹅蛋,但是那里没有食物,必须有人去觅食,否则企鹅宝宝将会饿死。这个艰巨的任务竟然交给了企鹅妈妈,因为留守孵蛋的企鹅爸爸会直接受到暴风和饥饿的死亡威胁,更加危险,简直就是一个用生命来做的赌注,输不起的。经过艰苦跋涉,经受了天敌海豹的威胁,企鹅妈妈顺利觅到食物返还,而企鹅爸爸们除了个别失误外,大多克服饥饿和暴风雪,成功孵化出小企鹅。在企鹅爸爸妈妈的呵护下,企鹅宝宝健康顺利的成长。

整部影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生活在南极洲的皇帝企鹅每年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艰苦旅程,表现了帝企鹅的勇敢、顽强和抗争,传达出一分严寒中的动人温情。

该片放映之后能够获得强烈反响,大获好评,还获得了2006年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纪录片奖,是因为它与众不同的艺术手法,以及捕捉到大量的精彩绝伦、充满温情的细节。

在艺术手法方面,拟人的使用别具匠心。在解说中,企鹅完全成了人类,它们具有人类的聪明智慧,具有人类的细腻的情感,让我们在看片子时,感觉就是在通过企鹅的故事,来说我们人类的情感:温柔缠绵、刻骨铭心的爱情,感天动地、深入骨髓的亲情。

音乐元素的完美烘托:艾米丽西蒙的天籁女声给影片增添了无尽缥缈、空灵的美妙灵动,她唱的两首歌《冰冷的世界》、《海洋之歌》都恰如其分地把观众带到了南极那属于皇帝企鹅的世界。除了歌声之外,背景音乐也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音乐节奏方面,节奏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非常重要,它可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镜头的运用纯熟而精美,比如企鹅迁徙时的长镜头,从左摇到右,一眼望不到头,让我们不觉惊讶于企鹅迁徙时的壮观景象,自然奇观;一只企鹅落伍后的远景镜头,企鹅很渺小,在冰天雪地里显得那样孤独、凄凉,让人绝望,等待她的只有死亡;水下摄影和地面上的景象相映成趣,地面上一只只笨拙而又憨态可掬的企鹅从一个小冰窟窿钻入冰下,而到了冰下水中的企鹅则是如鱼得水游得飞快自如,它们要抓紧觅食好迎接已经出生嗷嗷待哺的企鹅宝宝。

在细节方面,导演更是下足了功夫,精彩纷呈。

企鹅到达爱情圣地奥莫克之后,爱情大戏帷幕开启,一个个黑白精灵们交颈贴面,耳鬓厮磨,轻语呢喃,卿卿我我,共唱一曲爱的交响,大量的特写镜头让我们好像拿着放大镜,更真切的看到了冰雪精灵最真实、最温情浪漫的一面。

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一场大的风暴过后,一对年轻夫妇失去了他们的宝宝,企鹅妈妈失去了理智,去抢别人的宝宝,在被其它企鹅们赶走后,那对企鹅引颈悲鸣,丧子之痛不仅让他们心碎,也让观看的我们泪洒衣衫。

有人说,看这部影片最好是和家人一起看,的确应该。当年轻的我们和父母执拗任性的时候,当我们动辄为了一点小事要离家出走或是要死要活的时候,看看这部《帝企鹅日记》吧,父母为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不惜失去他们最好的时光,不惜经受人间的苦难,要知道,父母是唯一为了你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我们应该从帝企鹅身上懂的父母爱的深沉,懂得感恩。让我们珍惜爱,享受爱,奉献爱,徜徉在爱的海洋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纪录影片守望明天观后感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影片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以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及生动鲜活的共产党人先进事迹为背景,通过90分钟的影像浓缩,大视角、全景式的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更加热爱我们党,热爱我们的祖国。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落实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央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通知》等文件。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讲话精神。影片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电影,也是一部史实准确、主题鲜明、内容翔实、导向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影像教科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孩不笨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孩不笨2》中,有三位同学他们在学校不是精英班的学生,而是被认为是不会读书的寄生虫。在老师的眼中,他们都是一个个的“烂苹果。”老师对他们失望,家长对他们失望,在一片失望中,他们一度放弃自己,走入了歧途,最后由于他们心中的那份善良又把他们从边缘拉了回来。如果学校不把他们拒之门外,不在学生面前当众羞辱他们,他们会变成这样的吗?学谦的妈妈喊道:“我人孩子有错,我会回家鞭打他,不希望你们在学校鞭打他。”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了体会到教育的另一方面。

一位老师说,我们需要一把钥匙,而这把钥匙就是“多看学生的优点,小看学生的缺点。”如果把一个烂苹果丢掉,那么什么都没有了,多可惜啊!但是,如果只是把烂的部分切掉,这个苹果还是一个好苹果。老师们,请你们在学生的面前“多称赞别人,多看别人的优点。”吧!那么每一个学生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当孩子踏入青春的叛逆期,众多的父母都认为孩子很坏不听话,很难与孩子沟通。其实真的很坏吗?真的完全无法和孩子沟通吗?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如果在这个时候,老师们没给予这些学生适当的教导,心目中却认定他们是朽木不可雕,那么,社会将来就会多了一个“败类”。其实,只要大人们和孩子有着健康的沟通方式,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在孩子面前隆下身份,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你们将不难发现,孩子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坏的。

剧中,TOM和JERRY是新加坡一般中等家庭中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忙着工作,与他们之间缺少了沟通,以为只要在物质上能满足他们就够了,却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他们的赏识。另一方面,剧中成才的父亲对着儿子也存在着沟通的问题。成才的父亲出身卑微,由于他小时候也曾经误入歧途,所以不想儿子也踏上自己的后尘,对成才却寄于厚望,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希望他将来能作出一翻贡献。可是成才的成绩偏偏强差人意,令他的父亲极为心痛。成才的父亲认为对成才拳打脚踢就是最好的管教儿子方法,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却让成才对父亲更加抗拒,行为更加叛逆。

“天底下没有教不好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要记住,不管孩子现在属于哪个成长的阶段,即使是个“烂苹果”,也千万别放弃他们。只有跟他们多沟通,多关心他们,那么他们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