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秋节初一作文800字【通用12篇】

浏览

5137

作文

88

篇1:初一中秋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这个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北宋太宗(97——997)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就是公历九月至十月,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

人们也会谈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在中秋节这一天,如果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

在现代,中秋节夜晚,人们通常是一边吃着月饼和柚子,一边赏月。孩子们大都是提着灯笼,以大红纸灯笼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着五颜六色的卡通灯笼、塑料灯笼,种类繁多,多不胜数。民间的习俗还有送给孩子“兔儿爷”以供玩乐,包糖饼,把香扎成龙点燃,用来舞龙等。

中秋节晚上,各地都会放烟火,来装饰夜空,更带来节日气氛。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我去年过中秋节的时候,因为外婆就要回武汉老家了,所以那天我们全家都很伤心,连说谎笑的都没有。

今年过节,外婆留在这里,还为我们准备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得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黄莲蓉月饼;还有鸡、鸭和汽水,真是吃喝玩乐全都有,我们兴奋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昨天是中秋节,不知怎的,爸爸特别暴躁,一反常态,是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这样的。

爷爷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刚刚离开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亲的亲人,可她却远在江苏,连电话都没来几次。亲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给人带来无限的痛苦和快乐。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这中秋佳节,与自己最亲的亲人团圆吧!啊!中秋节,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中秋圆月,你寄托着多少人思念亲人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秋节初一英语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very important Chinese festival. It’s on the fifth of August. We can hang lanterns in the house. In the evening,we have a big dinner. Look,there is lots of food on the table. They are chicken,fish,crabs and so on. They’re very delicious. We can drink a glass of juice.

We stand beside the table and we say,“Cheers,cheers,happy Mid-Autumn Festival!” We make a wish to each other. At night,the moon is usually round and bright. It looks like a ball. We can enjoy the moon. Moon cakes are the special food for this festival. We can eat moon cakes,too. In the Mid-Autumn Festival,my parents and I are all very happy and excited.

中秋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节日。它是在八月五日。我们可以在家里挂灯笼。晚上,我们有一个很大的晚餐。看,桌子上有很多食物。他们是鸡肉,鱼,蟹等等。它们非常好吃。我们可以喝一杯果汁。

我们站在桌子旁边说:“干杯,欢呼,中秋节快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晚上,月亮通常是圆的,明亮的。它看起来像一个球。我们可以享受月亮。月饼是这个节日的特殊食物。我们也可以吃月饼。在中秋节,我的父母和我都很开心和兴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一描写中秋节的作文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的晚上是合家欢乐的,中秋节的月亮也是格外明亮的,中秋夜色如此美好,怎么能不出来走走呢?

公园的草坪上早早就满是赏月的人群。有的提着小灯笼在草坪上穿梭;有的席地而坐,把小灯笼挂在头上的树枝上;有的在水塘边点上蜡烛,烛光映到水里化成一道道晃动的光影;有的在一块柚皮上或纸船上点上蜡烛,把它放入水中,烛光飘在水面上,像是有了灵性。更有创意的是,有两个人用几十只小灯笼围成一个圈,两人浪漫地相依在一起,坐在小灯笼围成的圈中间。此情此景,与其说是在赏月,倒不如说是在明亮的月光下,人们在赏一种心情。

我的心情也多是在公园里的景致,目光也像流动的小灯笼一样,在公园内四处溜达。我真正认真地赏月是因为身边两个人的争论引发的。有一个人说今晚的月亮特别圆,另一个人说今晚的月亮不是最圆,明晚的月亮才最圆,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本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两个人却争得不可开交。我认真望着月亮,因为戴着眼镜,看起来好像月亮底部还多了一块,并不觉得月圆。取下眼镜,因为看得不太真切,月亮变得有点模糊,也感觉不到月圆。我无法印证他们两人谁对谁错。

一个人说月亮的左下侧弧线不够圆。我再仔细观察,像是有他说的这种现象。另一个人说因为月亮本身的亮度不一样,看起来不圆只是一种错觉。我再仔细观察,又觉得他说的也有点道理。第一次这么认真地赏月,却没有把月亮看个真切。他们两个人还在争论,旁边一位老人忍不住插话了:“其实十五的月亮圆不圆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月亮圆不圆就在心里,心里想它圆,它就圆,心里想它不圆,它就不圆。就像人,想圆的时候,有一千个理由可以圆,不想圆的时候,有一万个理由可以不圆。”老人的话让他们停止了争论……

中秋夜色美好如水,何须去计较月亮到底是不是圆的,在我们的心里,家圆比月圆还要重要不是吗?只要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月亮就是圆的,因为我们心里是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秋食俗初一年级中秋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匈奴,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中秋食俗初一年级中秋节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难忘中秋节初一作文700字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依旧的佳节,却早是物是人非。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没有黄花分外香,时间如同指间的沙,飞快的流逝了。回首,蓦然,早已“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秋风萧瑟,连带着大地也有贫瘠的味道,为了中秋节,我背着大堆的书,穿着灌满冷风的衣服赶赴家了。

老远就听到车站的嘈杂,进去更是满眼的各界人士,直叫人眼花缭乱。平时廖无人烟的售票口排起了老长老长的队伍,候车椅上更是成堆的行李。唉,人人都要回家过中秋,此时的人流高峰不知何时才能消散。无奈站在“蛇队”后随着前方的人向前蠕动,不是第一次坐车,不是第一次买票,却是第一次这么紧张。一辆大巴踩着天黑的尾巴最后一刻到站,我抛开所有怨言,欢快奔去,哈~

中秋早晨不赖床,顶着七点的太阳闹钟走出屋门。天真好,蓝天白云挂太阳,好久没有这样的景致了。好像昨日的寒气被初升的太阳消融,一扫阴霾,也忘记了昨日的不快。翘着二郎腿,咬下一口月饼,呵呵,原来月饼也没那么难吃,没那么难消化。中秋团圆,我们一家坐在了一起,吃着难得的团圆饭。

如果说中秋有味道,那就是满足。

一盘水果、一盘月饼、一阵欢笑;一个对视、一个微笑、满园丰收,手拉家人手。此为满足,此为中秋之味。

如果说中秋有味道,那就是幸福。

曾经恋上离家的感觉,牵挂会成为我成长的动力。为了家,我会努力,会做出成绩。在团圆的日子,卸下装备,卸下疲劳,不用努力,不用警惕。此为幸福,此为中秋之味。

如果说中秋有味道,那就是爽朗。

当那轮月亮悬在空中,本是无暇观赏,又是无意抬头。一份明亮,几份纯净,这真是太阳的光芒么?没有那样讨厌的刺眼的光芒,没有那样不让人直视的孤傲。驻足,原来月亮的美好,在于将自己的美好毫无保留的献给别人,它并不凄冷,并不充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息。可以在那份爽朗中融化,对所有的坏心情摆摆手。我向往的单纯,喜欢的温柔,原来,在这里。

不同立场的对待问题,总是会无法彻底分辨是非黑白曲直。中秋,我寻到了想要的,想要的感觉。圆满的,将不只是月亮,而是我的未来,这个时间的跳跃,让我离理想更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学生初一作文中秋节600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我在昏暗的光线中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今天没有刺眼的阳光,阴天吗?”我暗自思忖着。

推开窗帘,外面一串串水珠从高空落下:“啊,下雨了,今天可是中秋节啊!”我感叹着老天的不开眼,为什么要在如此的佳节干出这么“不地道”的事情,晚上我们没有月亮可以看了,我无奈地开始写作业。

当我甩着有些酸痛的手放下笔时,窗外一缕柔柔的亮光正好投入我的视野:“雨停了?”我自问着,迅速探起身子向外张望,可不是嘛,雨停了,厚重的云层下面正有一些暖光在极力向外扩张、晕染,是太阳想要挤身出来呢。

我不再咒骂老天的“不开眼”,有些郁闷的心情也一扫而光,甚至开始有些感激之情在心中来回游荡,我该谢谢这个“有眼”的老天爷啊,是它在我失望之余竟然又给我带来了希望,中秋之夜,我应该是可以看到那美丽的圆月了。

白天渐渐脱下一天的华服,正在掩面擦去美丽的脂粉,黑夜趁机把自己的大氅扑天一甩,白天没有来得及再次谢幕,便被遮盖在黑色的`薄纱之下,没有了动静。黑夜在“收服”了白天之后,若无其事的整整自己的衣衫,轻轻挥动着衣袖,把自己珍藏的宝贝小心地从袖中抖出,一颗神奇的珠子慢慢升向空中,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最后它变成了一个圆盘,承载了满满的一盘祝福悬挂在了九州之上。

晚上7点我站在了院子里,举头观月。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今年,据测算,却是难得的“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今晚19时13分将会月圆,天文学意义上的“满月”将在夜空出现。

我仰望着圆月,时间一点点接近“满月”,今夜京城的月儿呈现黄色,已经“满月”的月亮有些朦胧之意,但我可以清晰的看到月亮上的花斑,那是什么?也许是嫦娥的身影,也许是广寒宫的阙围,也许是吴刚与桂树?此时此刻,我相信无数的人都在仰望圆月,都在聊着和月亮有关的故事。

京城今天“满月”了,我也满十岁了,甜甜的月饼塞满了我的嘴巴,这种幸福伴着我度过了一个“满月”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快乐的中秋节初一作文600字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来到了,中秋之夜是美好的,祥和的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我们家也是如此。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is coming.The same is true of our family.In the evening, our family sat on the balcony, while eating moon cakes and enjoying the moon.

玉兔东升,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在空中,啊,多么漂亮的月亮啊,简直像个大玉盘!十五的月亮,它那圆圆的脸盘,挂着慈祥,温和的笑容,静静地俯视着大地。几多灰色的、薄薄的云萦绕在她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着五彩绫绡翩翩起舞。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银灰色的纱裙,洒在红红的花瓣上花儿显得更加娇美。

在这美好的月色里,妈妈娓娓动听的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很久以前,后羿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到了帝尧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于是帝尧命令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来,后羿从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得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了不死药飞上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了后羿,嫦娥偷溜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寂寥难耐,于是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

后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桂树在相会。据说民间有好多人都曾经听到后羿与嫦娥在月桂树下窃窃私语呢。

这只是一个引人入神的神话故事,其实月球上没有希腊故事传说中的女神,也没有中国神话中所说的宫殿,嫦娥和玉兔。那飘香的归属和捣药的兔子只不过是月球上的身影罢了。

啊!远远的月亮,我多么想像阿姆斯特朗那样飞到你身边,去遨游那美丽而又神秘的月球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一学生作业中秋节的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快到中秋节了,每年都过中秋,但是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一描写中秋节的作文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年中秋佳节的来临,让我兴奋了好几天。往年不是因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就是被烦恼所影响,中秋节总是在我的一个个困扰中匆匆走过。今年的中秋节我总算是过的别有一番滋味了。

八月十五的晚上,全家人一起围坐在餐桌旁,共度佳节。尽管,妈妈因为工作在异国他乡,没有归来;机关,家里没有按照中秋的习俗,点花灯。但温暖的客厅里,却仍然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时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美食,当然也是中秋串门的首选礼物。晚饭过后,老爷拿出亲戚赠送的月饼。如今的月饼,品种多样。瞧!有紫薯馅的,有南瓜馅的钱,还有老北京的自来红月饼。使劲一闻,一股浓浓的香味夹杂着烘烤的味道扑鼻而来。我挑了一块广式豆沙黄连月饼。烤的黄澄澄的外皮,传统又漂亮的月饼印花。既让人眼馋,又舍不得吃。终于,在没事的诱惑下,我咬了一小口。立刻尝到了酥脆可口的外皮和松软的豆沙。吃到中间的蛋黄时,我感觉到了一种甜中带咸的独特味道。中秋月饼真是色香味俱全,让我回味无穷。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赏月也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从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到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古往今来,中秋之月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咏物。今晚,我倒要看看这轮中秋月的魅力所在。坐在窗台旁的我,仰望着深蓝色的天空,惬意的赏月。面对着皎洁明亮的皓月,我情不自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香港。想起了儿时在香港度过的中秋节,大大小小的广场上满是舞火龙的舞龙队,热闹非凡。渐渐地,月亮升高了许多,也明亮了许多。大地被它柔和的光照得雪亮。月光中,我看得入神了,越发觉得月亮上的灰白色环形山所组成的图案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哦!怪不得人们说月亮上住着嫦娥呢!赏月的时候长了,我便感到了几分倦意。丰满的月所倾泻下如水的月光,恬静中我沐浴着月光,沉沉睡去。

我想我忘不了今年在美味的月饼与柔美的月光的陪伴下度过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一描写中秋节的作文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一描写中秋节的作文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到了!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品味好吃的月饼,晚上还可以赏月呢。还能提着花篮到桂花树下拾捡香气迷人的落花。甭提多快乐啦!所以每年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都会到外婆家,和外公、外婆团圆过节。

丰盛的晚餐过后,我们全家把桌子、椅子摆在桂花树下,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哟!桌子上摆放的月饼可真多!有豆沙味的;有水果味的;有五仁味的;还有火腿味的……月饼的颜色是金黄金黄的,形状是圆圆的。据说,吃月饼是象征着全家团团圆圆。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个,津津有味地吃着,那味道香甜可口。弟弟大口大口地吃,口水都流了出来,妈妈笑着说:“慢点吃,别噎着了!”弟弟抹了抹嘴角,做了个怪脸。我们开心地笑了……我们又立即给外公外婆送上一口,外公外婆品尝着,也开心地笑了!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中秋节每家每户最期待的赏月时间了。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从云朵身后探出头来。月亮微笑着,和我们对话,给我们无穷的美丽与想象。看!美丽又皎洁的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中,又像一个圆圆的大月饼。瞧!圆月中的嫦娥姐姐正在与玉兔温馨地讲着故事,我好羡慕呀!我和弟弟像往常一样,大声地对月亮姐姐说:“月亮姐姐,祝你生日快乐,永远美丽!”

正在与外公外婆喝酒聊天的爸爸给我们讲了“吴刚伐桂”的故事:“月亮上有一颗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那儿伐树。吴刚砍一年,才从桂花树上砍下一片叶子。叶子从天上掉到人间会变成金叶子,金叶子会落在人间最勤奋的人家门口,谁家得到金叶子,谁家就会富起来。所以你们长大了,一定要勤劳,勤劳就是财富。”听了爸爸讲的故事,我仿佛看到那桂花叶子正飘飘悠悠地从树上落下,落到我家的门口。因为我家祖辈、父辈都是非常勤奋善良的哟!

今晚的月亮真园真亮,好期待明年的中秋节啊,希望每年我们家都这样和和美美的聚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难忘中秋节初一作文700字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难以想象,今天,美好的中秋节,我是从作业开始的。

手中的`笔几乎没停过,因为大脑的高速运转而产生轻微缺氧的感觉。我从未这么疯狂地写作业了,并不是因为要完成的内容太多,而是不想占用丝毫,夜晚的时间。

每年中秋节晚上,我们都会在姥姥家度过;而我,也就终于能与那亲爱的弟弟见一次面了。我们幼时曾是形影不离,而现在,随着学业的日益加重,见面的`机会与玩耍的时长越来越少了。今晚这难得的时光,显得弥足珍贵。

推开门,他已经到了。他也已经是初中生,我不禁再一次感叹“逝者如斯”。

我们在院落里,翘首望着天空,云朵十分浓厚,月亮整晚都不见踪影,这让我们的心情也略显低落。

月饼从来都是中秋的主角。记得去年,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手中拿着自己的一小块月饼,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也同样期待今年的这场欢宴。

切好了月饼,坐在一处的却没有超过三个人。我等着,发着呆等着。

片刻后,想到今晚还未与弟弟好好聊聊,便开始我们的交谈,妈妈却在这时叫我,“我们该回去了。”

我愣了愣,问道:“不吃月饼了吗?”

“我们吃过了,拿上你的,该走了。”

我如梦初醒,设法抓住最后一根稻草,“那让我和弟弟再聊一会儿吧,就十分钟好吗?”我央求着。

“不行,外面正在修路,我们得赶公交回家。”

于是,必须离开了,我跟弟弟道别,说“国庆见”,却又忽然觉得耳熟,细想来,我们上一次分别,挺长一段时间前,我也曾说过“下周再见”。

恍恍惚惚回到家里,我才发现自己手中一直捏着一小块月饼,边角已被碰掉些许。望着它,不禁泪眼迷蒙。看不见月光再让人失落,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复杂的离别程度啊。

日后的生活,定不会变得轻松,谁能断言,我们何时还能有一次真正美好的团圆呢?

千里共赏一月,固然是极富诗意的安慰,而无论月光何在,无论眼前景色如何,与家人团聚在一起,难道不是最令人向往的中秋吗?

我不觉想起了那个关于中秋的美丽神话,月亮不过是无奈之中的思想寄托,而思念,才是人们所渴求团圆的美好情感,才是中秋真正的意义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