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的作品作文(经典20篇)

书香三八征文大赛是全国性的主题征文比赛,在此为大家整理出了我的作品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6746

作文

513

篇1:论著作品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观堂集林》二十四卷

《观堂别集》四卷

《庚辛之间读书记》一卷

《苕华词》一卷

《静安文集》一卷续集一卷

《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一卷

《两周金石文韵读》一卷

《观堂古今文考释》五卷

《史籀篇疏证》一卷

《校松江本急就篇》一卷

《重辑苍颉篇》二卷

《唐写本唐韵校记》二卷佚文一卷

《殷礼征文》一卷

《联绵字谱》三卷

《补高邮王氏谐声谱》一卷

《释币》二卷

《简牍检署考》一卷

《魏石经残石考》一卷附录一卷

《宋代金文著录表》一卷

《国朝金文著录表》六卷

《汉魏博士题名考》二卷

王国维作品

《清真先生遗事》一卷

《耶律文正公年谱》一卷余录一卷

《五代两宋监本考》三卷

《两浙古刊本考》二卷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一卷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二卷

《古行记四种校录》一卷

《蒙鞑备录笺证》一卷

《黑鞑事略笺证》一卷

《圣武亲征录校注》一卷

《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二卷

《乾隆浙江通志考异残稿》四卷

《观堂译稿》二卷

《人间词话》二卷

《宋元戏曲考》一卷

《唐宋大曲考》一卷

《戏曲考源》一卷

《古剧脚色考》一卷

《优语录》一卷

《录鬼簿校注》二卷

《录曲余谈》一卷

《曲录》六卷

《都四十三种》一百零四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朱自清的作品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1.《雪朝》(诗集)1922年,商务;2.《踪迹》(诗与散文)1924年,亚东图书馆;3.《背影》(散文集)1928年,开明,(被选入初中课本);4.《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开明;5.《你我》(散文集)1936年,商务;6.《伦敦杂记》(散文集)1944年,开明;7.《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年,开明;8.《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年,文光;9.《诗言志辨》(诗论)1947年,开明;10.《新诗杂话》(诗论)1947年,作家书屋;11.《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年,文光;12.《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年,名山书屋;13.《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年,观察社;14.《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开明;15.《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古籍;16.《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三联;17.《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年,百花;18.《朱自清全集》(1-3卷)1988年,江苏教育(未出齐)。

其中《匆匆》被选入小学6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第二课、小学5年级上册冀教版语文书第六课、小学五年级鲁教版,《背影》被选入中学8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山东教育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上海教育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春》被选入小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语文书第四课。《春》被选入苏教版初一语文书。《春》被选入人教版初一语文书第十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艺术助学公益书画展义卖作品征稿启事

全文共 1293 字

+ 加入清单

“确保学生有学上,争取学生上好学”进一步凝聚社会爱心、集合各界力量,由中华慈善协会圆梦助学公益活动组委会和北京同舟国际书画院共同举办的第一届艺术助学公益书画展拍会定于2015年12月10日至12月30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行。本次书画作品义卖所得将全部用于捐助中华慈善协会调查核实走访的特困学生、西部失学儿童。并且北京同舟国际书画院将在活动中追加10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圆梦助学公益活动组委会。义卖当天也将有部分学生、家庭到达现场。为了将我们的爱心活动发扬光大,相关事宜如下:

一、 主办单位:

中华慈善协会 圆梦助学公益委员会 北京同舟国际书画院 北京炎黄艺术馆

二、 协办单位: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收藏家协会 北京市教育局 同舟书画报 北京艺术家联合会 北京文艺复兴社

三、 媒体支持:

中国网 光明网

四、 评委会成员:

五、 主 席:沈鹏 刘大为

副主席:许江

评委:杨延文 、董辰生 、冯英杰 、都本基 、曹明冉 、谢永增 、王同君 、老 甲、田云鹏 、贾大年 、谢孔宾、吴家贵、权希军、苏国超等。

六、 活动主旨:

义卖为主、力求精品、倡导学术、回归传统、创造经典、搭建平台、共筑未来。

七、征稿范围:

全国及各省市书协、美协会员、书画艺术家、爱好者。

八、作品类型

1.绘画:国画为主,油、版、水彩、水粉均可。

2.书法:软笔书法,形式不拘,书体不限。篆刻、草书须另附释文。

九、作品规格:

白宣规格不小于四尺斗方,不大于八尺整张。

十、作品要求:

1. 征集作品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报送作品时,请在每幅作品内右下角铅笔注明作者单位、姓名、职务、电话、邮政编码和作品名称以及助学寄语。 2. 每人限寄作品1—2幅。 3.参展作者需交寄评选费及联通费100元。

十一、奖项设置:

我们首先明确征集方案,并且将甄选作品工作贯穿于征集工作的始终,确保征集来的现代书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艺术性和研究性,能够代表一定区域书画艺术的最高水准。同时我们将邀请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美协主席刘大为、副主席许江等组成的专家评审团队对来稿进行专业评审。设置金奖作品10件、银奖作品30件、铜奖作品50件、优秀奖作品200件。

十二、作者待遇:

1.活动组委会将向参展作者颁发由中华慈善协会与北京同舟国际书画院联合认证的荣誉证书;2.所有作品拍卖所得我们将以作者的名义全部捐赠给中华慈善协会圆梦助学公益活动组委会,并由中华慈善协会授予“慈善艺术家”荣誉称号,并为作者颁发捐赠证书。3. 所有作品拍卖成功的作者,若未加入中书协或中美协的话,将由北京同舟国际书画院举荐加入至中书协、中美协。4. 活动将出版大型艺术画册,收录活动优秀作品。5. 所有参展作者将由中华慈善协会赠送艺术助学慈善纪念奖盘一个。6. 邀请部分等级奖、组织奖代表参加捐赠会及笔会交流活动;7. 所有获奖者名单在《同舟书画报》及中国网、光明网等媒体公布,中国网、光明网会对本次活动做全程报道;8. 组织10人以上参展的作者,可获得爱心传递奖,将免缴活动评选费用,并由组委会颁发爱心传递奖杯一樽。十三、截稿日期:

即日起至2015年11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喜欢的经典作品作文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许多多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里有感动,有羡慕,有同情……

暑假里,我从书橱上拿了一本《呼和兰传》脑海中浮现出《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的那个顽皮可爱的小女孩,于是,我带着一种美好的印象读起萧红的《呼兰河传》在书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和她祖父嬉戏玩耍的场面,在他的家中,祖母拿针扎他,父亲对他也很冷漠,母亲也不喜欢他。只有他的祖父最关心她。给他童年生活带来些温暖。书中有几处情节最令人难忘。在后花园里,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在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而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个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萧红在旁边看的哈哈大笑。因为早知道萧红悲惨的命运,所以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为萧红感到开心,在他这悲惨的生命中,还有这样的幸福,我也为她开心。除此之外,萧红还写了呼兰河城里的人们的冷漠,自私与迷信文章中的团员媳妇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他美丽又可爱,却因家穷过早地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最初来到婆家的他健康、活泼、尽心尽力的做事,可婆婆为了给他下马威,经常打骂他,最后她在惋惜,而是对为了给他治“病”花去的许多钱的惋惜,因为他那狠心的婆婆觉得买了她是个亏本的买卖。文章中的人们在失修的道路旁看陷入泥坑马,却没有人想到去修;文章中的贫困的冯歪嘴子乐观地在妻子死后艰难的抚养两个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子的,仿佛撑不下去了,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还是生生不息地活着。《呼兰河传》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人们的冷漠和自私让人痛恨。

20世纪初的呼兰河城是灰色的时代,可是灰色的时代,可是在这旧时代里也有些光亮。相比。萧红的童年。我们的童年是幸福的,我们更是幸运的。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珍惜这大好时光呢?也许正是童年的美好吧,一生受尽苦难的萧红在生命的最后旅途中,更加怀念童年时光,用自己的文笔写下来这篇文章,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又处处都是故事。

一段充满深情的淡然回忆,一楼无处安放的浓重乡愁。这是萧红对自己童年的回忆。而我们现在正在大海中翱翔,我们还是挣扎向岸游,见见外面的世界,还是慢慢地在大海中,享受着被保护的美好童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的作品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哇!太棒了!你的扇子太赞了!”教室里传出一阵欢呼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同学们在教室里制作美丽的扇子呀!

我发到的扇面是五角星形状的,像天上的星星和海滩上的海星,所以我想到了要画一闪一闪的星星。我一开始看着这把白得像雪一样的扇子,就暗自想到:“要是画糟了怎么办?那可就不好了!但是我还是狠下心来画了上去。首先我用蓝色的水彩笔画了两只黑不溜秋的大眼睛,眼睛里画了几个白圈,这样是为了使两只大眼睛更加美丽、漂亮。然后,我画了一张大大的咧着嘴笑的大嘴巴。接着我又画了一个自己最擅长的笑脸,你猜猜是哪一种笑脸?哈哈,答案就是可爱的乳牙笑脸啦!接下来就是上色了,我首先画出黄色的底部,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里面填满颜色,不一会儿,就大功告成了!童老师还给我们进行评奖,我的扇子被评为“最佳美观奖”,获得了5颗星星,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儿!

今天这一次画扇子活动非常有趣,我的作品真赞,以后我要多画几次!夏天已经来临,我想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扇子送给妈妈,希望能让妈妈过一个凉爽的夏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首届“祁山杯”诗书画影作品大奖赛征稿启事

全文共 2079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的陇南北部山区,金风送爽,瓜果飘香,具有锦绣的田园风情,通衢靓丽,五彩斑斓,充满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展现出一幅美不胜收的城乡画卷,迎接着客人们惊喜的目光。这里不仅是先秦文化和中华原生文明的摇篮,也是黄河仰韶文化和长江巴蜀文化的交汇点。两千多年前,大秦帝国最初的基业,曾建立在这片神奇的沃土上;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维九伐中原的悲壮征战,也曾在这块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激烈地上演。遍布礼县、西和县境内的乞巧风俗和古城、古镇、古堡、古街、古巷、古树、古民宅、古遗址,是天嘉福地厚重历史沉淀的展现。从举世震惊的历史文物到灿若星汉的民俗文化;从千古一帝到能臣良将;从文人学士到书画名家;书千古之幽情、颂山河之壮美,留下优秀诗篇与珍贵遗墨。其生动活泼的文化创造与传播,绵延不息的文化传承与延递,从来都未曾湮灭和消沉过。文化底蕴的深厚与其内涵的博大,辐射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彰显出这里有着不同寻常的往昔,拥有过令人瞩目的辉煌,是礼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县不可或缺的实证,也是今日礼县繁荣昌盛的厚重底色,更是仙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支撑,已成为中华文明渊薮之区的鲜明形象而历久弥新。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品见证着时代的风采。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与艺术灵感。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文化艺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精品意识,切实做大做强秦文化和三国文化品牌,突出秦先祖西垂陵园寻访探秘、蜀贤相征地凭吊怀古两大文化旅游宣传主题,本着交流提高,发展繁荣的指导精神,大力推进现代文明与金融普惠、精准扶贫与富民强县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关天经济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入发掘和努力打造先秦文化和三国文化的综合展示平台,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热情讴歌和全方位宣传礼县、西和县多元文化的内在价值,不断繁荣县域文艺创作,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特有礼县县委宣传部、;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西和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和礼县农村商业银行以及礼县岐山三国文化艺术研究会等多家单位筹划,拟定在2016年礼县电商暨苹果产销对接洽谈会期间,联合举办首届“祁山杯”诗书画影作品大赛活动。现面向全国广大文学作家、诗人、想、词家、书画家和摄影艺术家以及词曲作者隆重征稿,有关事宜如下:

一、征稿范围:

1.诗词类:新旧体不限、其中包括以歌颂陇南为主的歌词,每人限1至3首。

2.书画类:以书法、国画作品为主,每人限1至3件。

3.摄影类:主题突出,不单是记录眼前的景物,还要融情于景,寓教于乐,更要折射出艺术与审判价值,每人限1至5幅。

二、征稿题材:

以多种艺术形式弘扬时代主旋律,描绘礼县、西和县新景象,展现出大堡子山、仇池山、祁山和西汉水流域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历史人文、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索引条目:伏羲生处、仇池古国;西垂园陵名天下、西汉水畔话乞巧、秦风古韵说春倌、三国古城场拾遗、天嘉福地巡礼、最美乡村观光等,诉说时代变迁,歌颂美好人生与幸福生活,具体可上网查询。

三、投稿说明

诗歌题材的作品至少有一件代表作跟本次活动“征稿题材”内容有关,发表与否不限,书画作品与其他题材的作品不做要求。来稿请附百字内个人简历一份,个人照片一张,并在征稿末处注明详细通联地址、邮编与电话号码等通联信息。

四、活动实施

由省市县文化艺术界名家组成评审团、对各类来稿进行公平、公正、公开评审,最终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凡入围作品。均发荣誉证书,并进行盛大展出,还将编辑成册,每名作者将获赠作品集一册。向获奖作者专函寄发通知,重点作者应邀参加隆重的颁奖仪式及相关采风交流活动。出席学术论坛,聆听名家讲座,参观游览国家AAAA级景区甘肃秦文化博物馆、西和晚霞湖和长安岘文艺创作基地等当地名胜古迹。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奖金3000元;奖杯一尊

二等奖二名,奖金2000元;奖杯一尊

三等奖三名,奖金1000元;奖杯一尊

特邀作者奖,高档水晶奖杯一尊

六、注意事项

本次大赛不收参赛费、评审费。

七、截稿日期

2016年8月25日,以当地邮戳为准;文字与摄影作品以电子投稿为宜。

八、媒体支持

《甘肃日报》、《兰州晨报》、《西部商报》、《甘肃农民报》、《法制导报》、每日甘肃网、《飞天》、《现代摄影》、《陇南日报》、陇南电视台。

九、投稿地址

甘肃省礼县文化艺术节联合会,投稿邮箱:3383459141@qq.com;电话:陈悦 13519398006

摄影作品投稿邮箱:872187881@qq.com 联系人:马宝 13993959222

组委会联系人电话:祁波 13809391818

更多活动情况,请浏览全国重点新闻网站甘肃权威信息门户官方网站:(每日甘肃)www.gansudaily.com.cn

甘肃省礼县西和县首届“祁山杯”诗书画影大赛组委会

2016年7月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学作品征文启事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赤峰日报社开展“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学作品征文活动。

一、征文内容:

这次征文活动以“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为主题,全面展示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来,赤峰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文化传承、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赤峰市各族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时代风采。

二、征文要求:

体裁:散文、诗歌、歌词。散文字数2000字内,诗歌80行内。

三、投稿方式:

来稿请寄:赤峰日报社汉编部《青纱》版。

电子邮箱:cfrbqs@163.com

邮编:024000

稿件或邮件请注明:“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文”字样。

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地址、联系电话。

赤峰日报社

2017年5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主要作品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

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2016年05月12日,汪曾祺先生的《榆树村杂记》由新华文轩北京出版中心·华夏盛轩图书出版。[3]

艺术小品集:《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

京剧:《范进中举》;

文集:《汪曾祺自选集》(1987年);《汪曾祺文集》(共四卷,《小说卷》《散文卷》《文论卷》《戏曲剧本卷》199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汪曾祺全集》(共八卷,《小说卷》《散文卷》《戏剧卷》《其他卷》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汪曾祺》(共五卷,《说戏》《五味》《谈师友》《文与画》《人间草木》,山东画报出版社)。

《端午的鸭蛋》被选录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最好的作品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邱晨涵

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国家的问心无愧,就是他给予上天最好的作品

——题记

有人常道司马迁无辜受到非人的迫害,众人皆怜悯望向他,他却神色如常,奋笔疾书写下惊天史作,他在咬牙度过的十几个年头,接受过他人的嘲笑与讽刺,所有辛酸的过往,都赋于了他最好的礼物。而那一部无数血和泪的巨作,是他对自已的问心无愧,亦是交会上天最好的作品,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在历史的溯流中问那名先生,何是他此生中最好的作品,他哈哈大笑,道:此生无愧于盛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话罢,拂袖离去,是啊,他无愧于那个朝代,这便足矣,他努力过,也在那纸醉金迷中振臂呼喊过,可无力一人挽回历史的巨澜,而那残余的做傲气与无愧,成了这位杰出诗人交付上天最永恒,最好的作品,一生三绝诗酒剑,后世誉“诗仙”,千古绝句第一人。

你生来恍若就是世人皆羡的对象,可一夜之间,国家外部受敌,而你却毅然弃医从文,用笔刀为后世者开拓一条道路,用热血为人民奋力呐喊,用文字唤醒人们内心的良知。那一个个不眠的夜晚,一个个直指人心的文字,是你无愧于这个民族,而死神亲吻了你的额头,收走了他,却给世人留下了最好的作品,成为指引后人永远向前,振兴中华的一面伟大旗帜。

每一个人都是用着自己的方法创作自己最好的作品,而时间老人会仔细地收藏,让它慢慢发酵,酿出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博大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绚丽甘肃·美丽乡村”有奖征集作品启事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宣传我省广大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甘肃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日报社特别联合推出第二届“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评选暨首届甘肃区域经济发展(县区长)论坛活动。

为了促进我省各市州乡村经济长足发展,进一步开发各地的特色旅游资源,活动组委会特设“绚丽甘肃·美丽乡村”《最美家乡》有奖征稿活动,此次有奖征稿活动旨在集中展示我省各县区乡村建设优秀成果、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生态环境,进一步张扬乡村个性,传承乡村文化,发挥乡村优势,打造乡村特色,全面提升全社会关注乡村建设程度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责任感,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征文主题

围绕“绚丽甘肃·美丽乡村”为主题,用您手中的笔和照片记录您家乡近年的变化。

二、作品征集

1.作品征集时间:2015年10月29日—2016年3月1日2.作品征集范围:甘肃省内各县区乡镇

三、作品要求

1.题目自拟,主要以描写自己家乡自然生态、人文精神、经济活力、历史文化、村容村貌(包含旅行日记、随笔、游历感受等),来稿字数要求1000字至2000字之间,或5张以上体现“家乡美”的优秀照片。

2.所有参赛稿件及照片均以电子版投稿。注明作者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及E-mail,同时文稿以word格式、照片以jpg格式(单幅不小于4MB)发至邮箱:zmgs2013@126.com(邮件主题请注明“征集作品”)。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2000元或等值奖品并颁发获奖证书;二等奖:2名,奖金1000元或等值奖品并颁发获奖证书;三等奖:3名,奖金800元或等值奖品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30名,奖金200元或等值奖品并颁发获奖证书。

五、其他说明

1.优秀作品将在《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玩转西部微信公众平台刊载。

2.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并由参赛者本人承担所有相关法律责任。

3.作者一旦投稿即表示同意主办方在相关活动及宣传中拥有所投稿作品的使用权和发布权。

4.活动主办方拥有本次比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5.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概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咨询电话:0931—8157478 18729371011

第二届“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评选活动组委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作品简介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言,更是一部具有预言性质的小说。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如“新话”—Newspeak)、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telescreen)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故事中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按照新语,简称英社(IngSoc)。社会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群众)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军备和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持秩序、镇压和严刑拷打,真理部负责宣传、文教和篡改历史,富裕部负责生产和分配。按照新话,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

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因为在工作中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最好的作品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高佳成

仍然记得那年夏天,我把最好的作品留在了那里——西安。

我有幸来到西安这个历史悠久、富有文化底蕴的古城。这里有闻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古长城遗址、古人类文明遗址和西安历史博物馆等。其中我喜欢的还是陶埙艺术体验馆。起初我以为这就是个看陶埙的地方,没什么特别的。再加上当时天气炎热,我们在阳光的暴晒下,像被关在了蒸笼里的馒头,热得喘不过气来,所以我并不是很感兴趣。

我坐上大巴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醒目的五个大字——“陶埙体验馆”,蓝色的墙面配上靓丽的大红色的字,十分的显眼。走进一看,环顾四周,。瞧瞧,那左边排排整齐放置的陶埙,右边一排排瓷瓶,瓷碗,就像一幅画。显现出一派安静祥和的样子。

接待我们是陶埙体验馆的一位女老师,姓刘,我们称她为刘老师,她披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椭圆的脸蛋,浓而长的眉毛,一双犀利的慧眼,高挺的鼻梁配着樱桃小嘴显得十分年轻有气派。她让我们每个人先去洗手,顺便做好准备工作。她首先让我们拿两块模具和一大块的泥巴,这种泥巴是专门制作陶器的泥巴,刘老师把埙的制作过程放在大屏幕上,供我们观看、学习。首先,我把陶泥放进两块模具中间,用力按压,将其压平,我使出浑身解数,使劲一压,可算压进去了。过了十分钟,我们把陶泥从模具中拿出来,陶埙大概的一个模型就出来了。

然后我们拿着钻孔刀,在陶埙的正面钻上六个孔,可以根据自己手的大小,按的位置来钻孔。当我钻到第四个孔的时候,刘老师正好走了过来,看向我做的陶埙,说:“你看你这个陶埙的孔歪了,要做一个弧形的,方便手的按压,而且孔不能太大,防止按不下。”刘老师拿起刀,精细地拿着刀帮我修改。“好了,看看!按照我教给你的方法再试一次吧。”我细心的按照老师教我的修改,最后经过长时间的制作,终于完成了这个最好的作品。

最好的作品,不在于多金贵,多好看,而在于多用心,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老师的指导,最终完成了这个最好的作品,我也将这个最好的作品留在了西安,西安也给我留下了最好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朱自清作品读书笔记600字

全文共 1212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接触到你,大概是源于那篇为大家所熟悉的《匆匆》吧。“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不经意间便成了我心中永恒的经典,也许正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认识你,了解你。

你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轻轻地吐出一个又一个字,仔细玩味其间的美妙时,我也意识到必须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谢谢你。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你像个孩子似的说给我听。我第一次知道如此寻常的雨也能被描绘得那么美。《春》带给我的是华丽优美却不失朴实,也是它让我偏爱你写景抒情的散文,因为我总能在它们中间看到你的洒脱你的淡泊,读到你悲伤的心境、起伏的心情。

你的那篇《荷塘月色》,一下子把我拉到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一袭白衣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花骨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我仿佛看到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樊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我甚至听到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可就在这时,你说,“热闹的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一刹那,我又似乎能触到你的心的凄凉,因为你总是不知不觉地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情感。

然后我要提到你的《背影》,这又是一篇深深打动我的文章,读来竟有想哭的感觉。《背影》中,你的语言没有以往的华丽,多了几分朴实和平淡。那一个个催人泪下的画面,那一句句平凡简短的对白,总能激荡起我心里的那一泓涟漪。我看到学生时代的你和你饱经风霜的老父,感受到他一股从心中涌出的隐痛。父亲是少言的,他们不擅长表达,可他们没有半点粉饰的爱让人为之动容,“父爱如山”这话真是一点没错。你在《冬天》里也说,“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我可以清晰地觉察到那氤氲在白水豆腐的热气里的父爱,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你心上都该是温暖的吧。

《正义》里你问道,“人间的正义在哪里呢?”你把正义比作食物衣服,你说“两石白米堆在屋里,总要吃它干净,两箱衣服堆在屋里,总要轮流换穿,一大堆正义却扔在一旁,满不理会,我们真大方,真舍得!看来正义这东西也真贱,竟抵不上白米的一个尖儿,衣服的一个扣儿!”我可以听见你的愤怒,人间的正义究竟在哪里呢,满藏在我们心里!你让我们清楚地明白“正义”不止是挂在嘴上,而是要付诸行动的。

你的散文很美,真的很美,一如你的名字。有人说它们“清丽”,有人说它们“清秀”,也有人说它们“清幽”,可都离不开一个“清”字,朱自清的“清”。炎炎夏日,我乐意坐在安静的书吧里,吮着冷饮,和着优美的古典乐,轻声细读你的文字,细细品位着字里行间的韵味,细细地读你,读一个洒脱的你,淡泊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科技作品观后感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科技展览厅里的科技作品,琳琅满目,千奇百怪,如:"模拟翻书"、"喊泉"、"哈哈镜"、"自我提升"、"磁力圆盘"最令我难忘的是"电磁场",这个作品整体摆放在一个小桌子上,桌子中间有两个小格子,里面有一些曲别针和一个像印章一样的东西,桌子上有一个转轮。它的操作很简单,只要用力转动手轮,那个像印章的东西就能吸住这些曲别针。真有那么神奇吗?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试了一下,真的吸住了,可当我停止转动手轮,又吸不住了。这是为什么呢?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看了简介才知道,原来当我操作发电机时,便会产生电流,电流通过线圈成为电磁铁,于是便能吸引那些含铁的物质。当我停止转动,线圈没有电流通过便失去了磁性,不能吸住一些像曲别针之类的东西啦。

看到这一件件袖珍、精巧的科技作品,我顿然觉得科技是如此的神奇,如此的伟大,一项项旷世、先进的科技成果的诞生,一个个神奇、实用的电子设备的问世,给现代人们的生活注入了便捷、丰富的元素。比如以前没有电灯,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只能在微弱的烛光下生活,现在呢?走在大街上,霓虹闪烁,流光异彩,一派繁华景象。而电视、电脑、空调等电子设备的日益更新,更是让人们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与多姿多彩。

在感叹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不禁对那些睿智的发明者肃然起敬,正是他们本着对科学的无限热爱、不懈追求与刻苦钻研,才引领了各项成果的相继问世,服务人类。在这次科技展览中,在我看了科普知识板中的故事之后,更能体会出那些发明者为之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比如有关阿基米德的故事,他的国王要他在不损坏的前提下检验一个金冠是不是纯金的。这个问题令阿基米德很为难,但他在一次洗澡中发现了水的浮力,同时也解开了金冠的秘密。我们每天都在洗澡,但为什么只有阿基米德能在洗澡的过程中发现水的浮力,由此解开金冠的秘密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他注意留心观察,注重分析研究。正是阿基米德这种惊人的洞察力和顽强的毅力才为物理领域开辟了天地,为人类的多项研究提供了基础。我觉得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此外,我还了解了许多科普知识,它们都使我受益菲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最好的作品作文600字

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郭雪晶

那个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房间里,一缕阳光透过玻璃将五彩的光芒撒落在那幅充满生气的画上——这是我刚获奖的作品。坐在画布前,端详着画布上洋溢着笑容的孩子们,我总觉得心中有些失落。其实,这不是我最好的作品。

光阴似箭,已是三年过去。

回想起最初学画的时候,在偌大的教室中,大家围坐在一起,用画盘上的颜料涂抹出炫丽色彩,欢声笑语热热闹闹,而性格内向的我却独自一人缩在角落,在画室里的都是比我大一、二届的学长学姐,我从心底不认为自己能和他们打成一片,这也造就了我的画风——黑白主调的景色,带着孤离的孤僻。这种暗淡的风格令老师看了也直摇头,而我也因作画中的苦恼萌生了放弃的念头。

那天晴朗无云,而我却依旧坐在那个甚至连阳光都有些无法触及的地方,一脸冷漠地画着小巷墙角的阴影。“这里可以上绿色。”一个稍成熟点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一支画笔掠过我只沾有黑白颜料的画盘,在我刚画过阴影的地方点缀了一抹新绿,它顺着墙体蜿蜒而上,瘦弱的身躯坚持不懈地向上攀爬,向着白茫茫的天空伸展。“这是新绿,这是光,是这幅画的灵魂。”她解释着,“光是画最中心的事物。”说完,她笑了,她的笑颜在阳光下遥遥生辉。刹时间,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光,那是最闪耀的地方。

慢慢地,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无话不谈,画画的各种困难都因她对我的关心烟消云散。晴天,我们热衷地画着阳光下的世间万物,金色的光辉在我们身上流连;雨天,我们拎画板在雨中奔跑,一边挥撒着青春的汗水,一边向天呼喊着,然后在雨后的屋檐下等待雨后第一束彩虹。在三年的陪伴中,她的活泼阳光的性格改变了我原本沉闷的性子,因她的陪伴就连枯燥的素描练习都变得有声有色。她教会了我许多,构思、着色、修善。我们画中包含着我们的点点滴滴,蕴含的是我们青春所有的秘密。

而我在悄悄地构思一幅画,那是一幅肖像——画上的女孩展现出她最美丽的笑容,手捧鲜花,光从她的头顶撒落,充满了整幅画面,女孩是画的中心。她就是我画的灵魂,我画的光,它将是我最好的作品。

可离别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就在我为肖像着色的第一天,她因学业问题放弃了作画。我听到这个消息,迷茫和不解瞬间充满了我的内心,画画的困难和艰苦一下子浮现在我心头,画画的动力仿佛也随她而去。那段时间我的画画得连初学者都比不如,她来了,静静地抱住枯坐在画布前的我,“别这样,我只能伴你走一段路,以后的风景就要你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哪怕多么困难,你都不要气馁,因为气馁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的青春。路还很长,带着我对你的期待,走下去。”我愣住了,她的话在我脑海中回荡,她的话语坚定了我的信念,那幅未完成的肖像被我当成离别的礼物送给了她。挥手时,我们都笑得很开心,就像画中的女孩。

千百年,人们总是怀着极大的热忱准备种种别离,为的是将来在独处的时光中慢慢回味这一壶苦酒。但我却一直心念着我那一次未准备的离别,离别并非是苦酒,它有独特的香甜,带着青春的芳香。我想,那幅未完成的肖像,那幅乘载着我和她青春回忆的肖像,是我最好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福楼拜只写第一行——对作品要求再严格也不过分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福楼拜是 19 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天,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他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厚厚一堆文稿,翻开一看,却见每一页都只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早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立即告辞,赶紧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福楼拜是一位对作品要求严谨的作家。他曾经说:“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惟有一个名词;要表现它的运动,惟有一个动词;要表现它的性质,惟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反复思索而不能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最好的作品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张汉唐

行走在漫漫雨夜中,我的衣服已全被雨水沾湿,沉重的衣服中还夹杂着一份无法消散的忧愁。我在一片黑暗中摸索光明,不知道走了多久,我突然看见在黑夜中亮起一束光。在屋内微弱光线的吸引下,我情不自禁地走进了屋里。

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副和蔼的面孔映入眼帘。我们互不相识,但他好像看到我腋下夹着的东西,知道了我为何而来。没有说话,他只是微笑着引领我去屋内的客厅。

刚走进去时,我便大吃一惊,眼前的客厅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法作品,白纸浓墨绘制出的美丽吸引了我的眼球:有的龙飞凤舞,绚丽无比;有的笔锋洗礼,苍劲有力;有的隽永婉约,恰如涓涓流水……毫无疑问,这些书法作品都由他一人写成,我不禁心生敬佩,但同时也为自己的天资愚钝感到羞愧。

他可能看出了我的心理,对我说道:“你是不是认为我书法技艺绝伦,无人能比?”我慌忙点头,说:“您肯定天赋出众,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好的作品。”“真的?”他紧盯我的眼睛。“是的,我要是有您的天赋就好了……”在他的注视下,我简直无地自容。

但是当我来到了他的房间后,在白亮的灯光下,我清楚看到了眼前他的其他作品。可是这些作品着实是惨不忍睹,笔迹歪斜不正,粗细不一,根本登不上台面。看到我惊讶的神情,他微笑道:“怎么?还认为我天赋出众吗?”

这时我才把我腋下的书法作品拿了出来,那幅使我饱受老师和家人批评的书法作品,在雨水的冲刷下扭曲变形,可看起来竟比他的那些作品更胜一筹。见此,我明白了什么,坚定地对他说道:

“每个人一生都会写成很多作品,在别人看来,这些作品有好有坏,有美有丑。或许一个人一生所有的作品都被别人讽刺挖苦,没有一幅是称得上最好的。但是对我们而言,最好的作品就是超越我们原先的作品,突破自我的创作。即使我现在的作品可能会遭受别人的嘲笑,但是对于我,它已经超越了先前我所有的作品,在我看来它最好。”

他看到了我已领悟了他的意图,笑着说:“书法是如此,人生亦是如此。只有不断地努力坚持创作,才能成就别人认为最好的作品。”

“是的,我明白了!”我坚定地说,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我最好的作品已在不远的彼岸等待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忠”字书法作品征稿启事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忠”是忠县最显著的人文标志。忠县是中国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县,建县历史达2300多年,是忠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唐太宗因巴蔓子刎首留城,严颜断头不降,意怀忠信故赐名“忠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忠州为忠县。忠县人文荟萃,以“忠文化”为特征的忠县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历代忠勇忠义之士辈出,名人贤士交相辉映。忠县人崇尚忠义,素以“关公”为楷模,明清时期全县就兴建了以石宝寨崇圣寺为代表的为纪念“武圣”关羽的关帝庙24座,均系忠文化的展示之地。当前,忠县正在三峡港湾着力打造以忠义精神为主线的“三国”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为展示忠文化,“忠勇、诚信、求实、创新”的忠县精神,忠县人“忠诚老实”的思想品格及“我忠诚、我自信!”的气魄,现特向全国书法界征集毛笔“忠”字书法作品,欢迎国内外广大书法家踊跃参加本次公益活动。

一、活动主题

“我忠诚、我自豪!”

二、征集要求

(一)作品内容为毛笔书写一个“忠”字,字体不限。

(二)作品形式及规格:三尺、四尺、斗方三种,横竖不限,巨幅作品需另行联系。

(三)作品力求艺术性强,充分彰显“忠”的人文精神和时代风貌。

三、权利归属

(一)作品须为作者原创,不得侵犯第三方的著作权和其他知识产权。

(二)作者投稿即表示同意本次组委会对其报送作品拥有使用权,作者享有著作权和署名权。

四、注意事项

(一)本次征集作品不接受已正式出版和一作多用的作品。

(二)作品须在右下角用铅笔以楷书注明作者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

(三)作品不评奖,直接作为征集作品,用于弘扬“忠文化”的其他公益活动。

(四)凡应征作者,均可得到具有忠州特色的纪念品一件。

五、作品征集截止时间及联系方式

(一)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15年4月30日截止。

(二)投稿地址: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大桥路10号—文化委员会(旅游局)宣传营销中心

邮政编码:404300

联系电话:023- 54241083 023—54246923

联 系 人:戴满堂 雷春霞 邓建忠

忠县文化委员会

忠县旅游局

忠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5年3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最好的作品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施静茹

巷子里的吆喝声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

阳光洒进巷子里,那熟悉的身影又开始忙碌了起来,领居王爷爷是做糖画的。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每天都把头发梳得很整齐,没有一丝凌乱。稀疏的黑发中夹杂着一根根银丝一般的白发,一双深褐色的眼眸,声音低沉而洪亮:“卖糖画了!好看又好吃的糖画!”

吆喝声穿透巷子,不一会儿他的摊子上便挤满了看热闹的孩童,争先恐后的涌上来。“爷爷!爷爷!我要一个小白兔!”“我要大老虎!”“我要一个齐天大圣孙悟空!”

王爷爷不慌不忙的开始工作。勾、点、提、顿。一系列动作在爷爷手里一气呵成。在我看来,每一个糖画都是最好的作品

拿到糖画的孩子喜笑颜开。巷子内充满老爷爷爽朗的笑声。我被这热闹的小巷吸引,走到摊子边。王爷爷看到我。带着一丝得意,问我:“囡囡,怎么样,爷爷的技术还不错吧!”“当然不错!”爷爷见我跃跃欲试,便说可以教我做糖画,自以为简单的我暗暗自喜。得意的告诉爷爷:“这还不简单!我说不定比您做得还好呢!”

我学着王爷爷的样子,舀出一勺熬好的糖,可是手臂像是控制不住一抖,糖稀大块的滴落在石板上,忙乱的场面一度不可收拾,王爷爷细心地用小锅铲铲去那失败的作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这糖画啊,看似只要动动手臂,你或许也不知道我们做的人练了多少年呢!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一丝不苟!”

爷爷用粗糙的大手握住我的手,耐心指导。爷爷从盆里舀出一勺糖稀,将勺一倾,手臂柔中带刚,正是这两种气势的合成,使糖画轮廓精美,细节生动,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栩栩如生的凤凰在我眼前。摁上竹签,取下来。

爷爷将糖画交给我,告诉我:“凤凰啊,象征着吉祥,祥瑞。孩子,祝你以后平安吉祥。”我轻轻接过这糖画,心中一股暖流穿入。巷子里氤氲的是温暖。

做糖画看似简单的过程,那可是民间艺人手上功夫!也正是像爷爷这样的态度做成了这样最好的糖画。

我认为王爷爷做的糖画,是世间最好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一作文我喜欢的影视作品

全文共 1236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到大,真正让我喜欢的电影、电视剧并不多,得上百看不厌的只有两个,一是《西游记》,一是《烈火中永生》。喜欢《西游记》,无非是为了消遣,让里面的猴儿逗自己一笑罢了;而对《烈火中永生》的喜爱,则完全出于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与感动。

《烈火中永生》我前前后后看过几次。第一次看时,我大概不到十岁。当时并不懂得“革命”、“牺牲”等等词汇的意义,但心里已经有了一份崇敬英雄的情感。从那时到现在,我最崇敬的一直是江姐。

第二次看《烈火中永生》时,我多少成熟些了,对那段历史也有了一些了解,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看过的几部以红岩英烈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里,《烈火中永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

在影片开始不久,有一个情节,是江姐见到孙明霞。她微笑着问:“明霞,生我的气了吧?”因为我一直没看过开头,在这个情节以前就没看过了,所以不知江姐为何问了这句话(是否是因为组织没有批准孙明霞去川北?)。但那种亲切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一下就把她朴素、和蔼、平易近人的品质体现了出来。

江姐看到城门上挂着丈夫头颅的那一场,我觉得氛围营造得非常好:淅淅沥沥的阴雨、三三两两的农民、高高耸立的城门,直到江姐看清了布告,这一切安排,直接营造了“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氛围。

在江姐的性格中,最感染我的是她面对一切风险、考验,直至酷刑与死亡时所表现出的那种乐观镇定、泰然自若。这一点在审讯、牺牲时都表现的尤为突出。

审讯那一场,江姐的沉静和徐鹏飞的暴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一段话,听起来庄重无畏。在这时可以感到,那群拥有着各色刑具、身强体壮的特务,在她这样一位看似柔弱的女共产党员面前,都显得尘土一般渺小。灭绝人性的毒刑拷打之下,女英雄毫不屈服,让我肃然起敬。还有一个细节让我久不能忘:徐鹏飞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说江姐的丈夫死了,留下个小孩谁来带?再过个三年五载,孩子长大了,怕是连爹妈也不认识。这时,江姐转过头背对敌人,我看到她眼里似乎闪过一丝泪光。我能够感受到她作为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对丈夫、儿子深深的爱。

牺牲的那一场,几次我都是含着眼泪看完的。《国际歌》音乐响起,悲壮!震撼!江姐换上旗袍,整理衣装时的从容不迫,以及和许云峰共赴刑场,向战友们挥手告别的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在我心里凝成了永恒!

看到最后被囚的革命者们冲出牢笼,和解放军拥抱、握手的场面,我有些辛酸。因为这毕竟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心中始终忘不了大屠杀中300多人遇难的惨烈。

最后一次看《烈火中永生》是在2005年7月5日,就是一年前的这一天。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在两天后的7月7日,我走进了中考的考场。正因为心中那一份激动,考试中我丝毫没有紧张,超常发挥考进了重点高中。在我的生活、学习里,毫无疑问,《烈火中永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这时我在初中最困难的一段时期里都没有畏缩不前过。

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也没能完整地看过《烈火中永生》,只能期待着下一次机会了。

[高一作文我喜欢的影视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