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简爱》读后感1000字【汇编20篇】

浏览

5779

作文

816

篇1:《小妇人》读后感初中优秀作文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部讲述爱与自强的经典之作。在美国100种小学必备书中,它位居榜首——《小妇人》!

这本书诞生于1868年,它刚一出版便轰动了文坛。小说描写了一个平凡的美国家庭在南北战争时期的一段不平凡的生活。这是一个很清贫但又很幸福的家庭,包括马奇先生,马奇太太和四个女儿——梅格,乔,贝思和艾米。一大家子相亲相爱,四姐妹虽然各有小小缺点,但他们都像父母一样,努力改正自己的小小缺点,向往崇高的生活。南北战争打响的时候,马奇先生早已经过了参军的年龄,可是他还是把自己奉献给了祖国,当了随军的牧师。马奇太太在丈夫走后也投身于支援军队人会的工作。大女儿梅格和二女儿乔为了补贴家用,一个做了幼儿家庭教师,另一个去陪伴一位有着坏脾气的老太婆。马奇太太和女儿们一边愉快地做工作,一边耐心地等待马奇先生的归来,全家团聚。

然而,命运却给了这个平凡的家庭一个严峻的考验。先是马奇先生病了,而且会危及到生命,马奇太太赶去照顾丈夫,留下四个女孩儿自己看管自己。四姐妹互相帮助和鼓励……然而新的考验又来了,小贝思又染上了可怕的猩红热,危在旦夕……

然而最终一家人苦尽甘来,而四姐妹在这艰难岁月里获得了心灵的成长。

《小妇人》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自强。其中乔令我印象最深。她是本书的主人公,也是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写照。乔她坚强,敢于牺牲,这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她甚至能为别人牺牲自己的最爱!这种高尚的品德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书中对少女生活的生动描绘,对家庭欢乐的深情讴歌,以及书中所倡导的崇高精神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自此以后,美国的妙龄少女很少有人没有接受过《小妇人》的熏陶。

曾为奥尔科特作传的传记作家埃德拉·切尼评论说:“……又一代人已经成长起来,但是《小妇人》仍然保持着稳定的销量。母亲们读着这些姐妹的童年,延续着自己当年的快乐……”。可见《小妇人》是多么经典的著作呀!小说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设置,而是用普通的,贴近生活的笔风来写,但是笔端流露出来的却是温暖和爱。这种手法是非常巧妙的。家庭成员的亲情,邻居朋友间的友谊以及少女成长过程中甜蜜纯洁的爱情都跃然纸上。

读书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去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书籍,那就是阅读经典。《小妇人》是为数不少经典作品,它记录了时代的不同,观念的不同,它是我们人类的宝贵经验!所以一起来阅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简爱读后感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著作。至今已_年的历史了。它的成功在于它详细的内容,精彩的片段。在译序中,它还详细地介绍了《简爱》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

从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许多事。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民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惜乎,勃郎特姐妹!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不幸,在学习生活中,简.爱仍然是承受着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催残.学校的施主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丢尽了脸.但简.爱仍坚强不屈,化悲愤为力量,不但在学习上飞速进步,而且也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

不久,简.爱又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毫不逊色,对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从容面对.

同样,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秽,同时对她肃然起敬,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后来,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现,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她对爱情的专一,让我敬佩.

最后,简.爱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时又妻亡财毁.简.爱全身心的爱再次投入了他的怀抱......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最新初中感悟生命读后感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读了一本《教育激扬生命》,这本书非常有意义,它阐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说教的对象。读后对我有深深的感悟

作为一个老师,这本书让我明白,在教育工作中要用爱,点燃孩子心中的灯,注重对孩子的爱心教育,一味地指责和批评是没有用的。对于孩子之间发生的问题,要用心去感受孩子们的想法,才能真正点亮孩子的心灯。让管教在创意里轻松化,只有真正对孩子们付出关心、爱心与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诚回报;也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善于用“爱”去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付出,那样,才能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要以“教师为中心”过分的执着,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属于我生命的本质,愈能牵动我生命的情感。”这句话对我触动最深。教育需要做的不是控制生命,更不是强迫生命,而是要让教育激扬生命。让学生把学习看成一种享受,享受成功的快乐,享受成长的烦恼。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我们的教育也必须改变。它需要我们停下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审视自然。正如郭教授所言,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属于我们生命的本质,愈能牵动我们生命的情感。

有人说:教师的知识和学生的知识不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教师只有自己拥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于是我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希望能有更多的水给学生。可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突然意识到,我的举动仅仅是“灌输”。似乎我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从我这里得到一些水而已,可是我们教师的水总是有限的,这样以来,学生得到的水永远不会多于教师啊,谈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此书告诉我们儿童不是只懂得接受水的容器,而是携带者,是人类几千年文化沉淀基因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该懂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该懂得授之以渔场,这样,学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清泉。

读完本书,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应该这样去做: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课堂,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更新课堂授课方式。在教育学生时,以身示范,以学正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建立责任感,懂得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一生负责;教育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自己的教育生涯多一份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骆驼祥子初中生读后感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暑假,我看了老舍先生的一个代表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这本书反映了老舍先生对当时社会腐败与黑暗的抨击,讲了书里的主人公“祥子”因为生性老实而惨遭当时旧社会的封建黑暗势力的虐待。

《骆驼祥子》主要讲的是“祥子”,而不是骆驼,这一点书中开篇就已经提到。祥子第一次进北平这样的大城市,他是一个乡下娃子,并没有读过书,进了北平只听别人管他叫“祥子”,而并未曾知道自己真的叫什么。

祥子初入北平,经历的不多,所以对生活抱有巨大的信心,祥子开始拉洋车,渐渐的,他有了一个想法:拥有自己的洋车——不受别人的气,不用担心“车份儿”。于是祥子勤劳坚忍,省吃俭用,一天一天的坚持着。不久,祥子终于如愿以偿,买到自己想要的一把新洋车,天天呵护备加。

然而好景不长,他在拉车途中被十来个兵捉了去当壮丁,连爱车也被没收。终于,谋划逃亡已久的祥子抓住时机成功地逃了出来,顺便救出来了几匹“同病相怜”的骆驼,找户人家把它们卖了几个钱,回了日日思念的北平,重新开始了生活,再次燃起生活的希望。而祥子的事迹在同行中渐渐传开,大家不由自主把“骆驼”和“祥子”联系到一起,于是就有了“骆驼祥子”。

同样,祥子又凭自己的力量买了一个洋车,不过他实在太不幸,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这样的厄运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再也无法燃起生活的信心。他最终选择了堕落,为了报复命运,他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无恶不作,一次次做出令人发指,却又觉得荒唐可笑的行为。

《骆驼祥子》这本书讲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祥子曾是淳朴善良的,在一次次挫折面前,他一次又一次告诫自己:不能偷!他一次次告诫自己不去做损人利己的事,而面对一次次的打击,他再也承受不住,终于开始堕落,不再有良心不安,不再正直诚实。

说实话,我怀念那个善良可爱而且傻乎乎的骆驼祥子,他的命运令我感到无奈与惋惜,在那个黑暗势力掌权的罪恶时代,像祥子这样因为命运的冷漠无情而变得冷漠无情的人实在太多,那些勤劳幸福勇敢的日子不再有,他们的眼里只有软弱,他们的生活不再是良心安稳的,原应美好的一个人生忽然变得堕落不堪。反复三次,被命运之手玩在股掌,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大起大落,这样的经历换做任何一个常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换作是我,也许我会和祥子一样,也许我会继续认真,好好过生活,也许我会疯掉。

这是多么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简爱》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她虽然长在富人家,却得不到他人的关爱;她虽然心地善良,却受尽他人的欺辱;她虽然得以读书,却只能在摸爬滚打和恐惧中学习;她虽然看到了幸福,却与其失之交臂。似乎命运关上她生命中所有的门,但最后——她获得了叔叔的遗产,追到了期待已久的幸福。是的,她是简爱,一个单纯又善良的女孩。

简·爱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双亡,寄居在舅母家中。以后,简被送进了洛伍德孤儿院。简后来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不觉中,她爱上了庄主罗切斯特,而罗切斯特也爱上简。当他向简求婚时,简答应了他。但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有人指证罗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简离开了罗切斯特,圣约翰收留了她。他请求简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传教,简拒绝了他,决定再看看罗切斯特。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已是一片废墟,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简大受震动,最终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有尊严和爱才能体现出人的价值。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在简爱的身上,我看到到了很多美好的品质。她虽然没有美貌,也没有地位,但她凭借一颗善良执着追求幸福的心,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港湾。那我们为什不也拥有这样一颗心?坚强,朴实,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用这些美好的品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用顽强的生命力,坚持与命运抗争,决不低头。我也应该向她学习,她在恶劣的环境中都能获得幸福,为什么我不能在安逸的条件下努力成功!有志者,事竟成。只有拥有一颗永不停息的心,努力追求,才能攀登到成功的顶峰。

简爱是不幸的,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的心没有死,她没有放弃自己,放弃梦想,她在奋斗,她在反抗,她在用尽全力来扭转命运。是的,她做到了,她找到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我更是幸运的,各方面条件远远胜于简爱;那么,我应该比简爱更努力,因为我不能浪费这样的条件,我不能对不起自己的心!

简爱已经过去,她永不停息的心,她勇敢执着的个性,坚强瘦弱的身躯将永远令我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作文读后感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后,我受益颇多,对我以后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提示与帮助。同时,对雷夫设立的"终身阅读"、"生活中的数学"、"以运动为本"等的教育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下面,我就对"生活中的数学"来写写我自己的看法。

看了第五章"加加看"之后,我感慨良多。数学,的确是一门让老师头疼,学生叫苦的课程。在我从事教师行业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确有些不及艾斯奎斯的地方。我们在教数学的时候,老师在唱着独角戏,不允许下面的孩子有任何的科学异议。的确,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来不得任何的失之毫厘。不像其他的学科,比如音乐,没有一个特定的尺度,所以孩子们的各种声音我们都可以做出适当的评价。就要就造就了孩子们对数学的极端,要么很喜欢,要么很厌恶。还想起我以前学数学的经历,老师总是灌输了各种解题的方法,却不给我们解释这是为什么这么做的`。所以,我们在解题的时候就照搬着老师的模板解着一道又一道的数学题,却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我们自然而然对数学失去了兴趣。细数我们的教育方式,可能就是"授之以鱼",也就是1+1就是等于2。确实,它不可能等于3什么的,但我们可不可以改变一下我们的教学方式,让这个2可以抓住孩子们的兴趣,并且一直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下去呢?看了雷夫的方法,我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雷夫的方法就是重质不重量,快乐学习。快乐学习,听起来像国足前教练米卢"快乐足球"的味道。不过,学习没了兴趣,什么学科都是不可能优秀的。我们不要重复的给孩子们做着同样的题目,只要他会的,做十题和做一百题的效果一样的,这样只会浪费时间,如果他不会,那么你让他做一百题的效果只会让他逃避,甚至会让他产生厌恶的情趣。快乐学习,就是在游戏与生活中学习。雷夫的游戏,心算暖身,玛西库克数学砖问题等,这种学习既不会让学生厌恶,反而使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大大的提升,使他们渐渐的爱上数学这门课程。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既学到了知识,也和老师的关系逐渐拉近。我想,雷夫抓住了孩子的爱玩的心态。其实我们也知道孩子们是淘气爱玩的,可我们总是让孩子们玩的时候像放羊式的没有任何动作,学习的时候却让他们规规矩矩的坐在位子上把知识硬塞给他们,这种效果和雷夫的教育方法的效果我不说大家也会知道。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给孩子们带来的是快乐学习,不要他们厌恶学习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都可以像雷夫一样,使孩子们爱上学习,爱上我们这群可爱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作文读后感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阅读了《名人传》,深受启发。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所著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名人传》写的是关于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个人的人生经历,他们历尽了各种的磨难,却始终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辉煌而深邃,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无情的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在1802年,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经无法治愈,并且会很快恶化。那意味着他可能再也不能进行创作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却能顽强的和命运抗争,这也许是他后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作品的原因之一吧。这种对生活对命运永不屈服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希望。

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一个同样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样是很不幸的,儿时的一场大病,让她变成了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命运的不公没有让她失去希望,她渴望了解一切,于是她加倍的努力,最终成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贝多芬和海伦凯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难,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命运屈服!这不仅让我敬佩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他们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我认为,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和海伦凯勒,他们的世界是孤独的。因此,他们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但也正是如此,使他们的意志坚强起来,他们证实了一点——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社会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我们的功课越来越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面对重重的困难与压力,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答案毋庸置疑!在遇到难题时,在学习成绩下降时,我们要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理想,以名人为榜样,见贤思齐。我衷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成为贝多芬,成为海伦凯勒,成为苦心孤诣、登峰造极的大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最新初中感悟生命读后感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小学第一次写作文,老师的题目是‘我的理想’我记得那时候我写的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因为年少总觉得理想越大便可以获得越大的夸奖。当然这个理想现在看起来根本就是白日做梦。随着岁月匆匆,随着老师不再催促我的理想也束之高阁,不再提起。浑浑噩噩的过着每一天。不再有勇气追寻那些理想。但是当我看完《生命清单》,虽然这是一本鸡汤文学,但是在阅读中我却感受到了勇气的力量。

故事的女主角叫布雷特家里很有钱,34岁这一年,她的母亲去世了。母亲给她的遗言是一年之内完成十四岁时写的十二个人生目标,这样她才能得到遗产。而在完成这些目标之前她会失业、没有地方住……一无所有。这个清单里她必须面对自己‘想当老师可是她却有公开表演恐惧症’‘没有钱怎么生活’‘找寻失踪的父亲’……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但就是这样一份看似可笑而难以完成的清单,却让布雷特踏上寻梦之旅并不断检视自己的是人生,寻找到生命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她不再害怕并逐渐变得强大,当她完成第十一个清单之后,她发现其实完不完成第十二个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她已经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是不能完成梦想,而是我们缺乏实现梦想的勇气。当主角陷入绝境不得不向上攀爬的时候,也是我们该反思的时候,是否我们都太安于现状?活在当下已经是很多人人生追求,可是如果有适当的恐惧感是否会让我们变得更好?乌龟因为恐惧而缩进壳子里的时间越长,便会忘记自己可以伸出头来。鸟儿在笼子里呆的越久就会忘记自己有一双翅膀可以展翅翱翔。狮子因为被驯化而忘记自己是百兽之王……而人类呢?在安逸中我们是否也会因此忘记还有梦想?

小说的作者洛里·斯皮尔曼曾为语言病理学家和指导顾问,所以她对于心理描述可谓深入。让我们随时都有代入感,并感同身受。故事中主角被逼迫着完成那些梦想,虽然过程曲折但是却在这一路越来越强大并遇到更好的自己。只有遇到更好的自己,之后才会遇到更完美的人生。才配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为自己必须是完美的?但我知道某一刻,你失去了肆无忌惮的勇气。那个曾经快乐地喜欢讲故事,喜欢唱歌跳舞的小女孩变得焦虑有没有自信了。”

当我读到母亲的这句话时,令我触动很大,也在心中不停扣问自己,从何时自己变得胆小如鼠?从何时我们开始害怕失败?从何时我们安于现状?从何时我们不敢追求未来的广阔?给自己一个期限吧,寻找梦想,遇到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作文读后感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名字一开始我就很熟悉,但对全书内容并不了解,所以更激发了我读下去的愿望。

从网上我了解到《堂吉诃德》原名《匪夷所思的拉曼查却士堂吉诃德》, 作者是塞万提斯。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堂吉诃德》问世以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堂吉诃德的名字在不同历史年代,不同国家都流传着。

《堂吉诃德》的小说主人公原名叫阿伦索·吉哈达,是一个乡坤,他读当时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骑士出外游侠。他从家传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烂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仆人桑丘和邻村一个挤奶姑娘,取名杜尔西尼娅,作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意中人。然后骑上一匹瘦马,离家出走。堂吉诃德还按他脑子里的古怪念头行事,把风车看作巨人,把羊群当做敌军,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把酒囊当作巨人头,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闹出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动不但与人无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后一次到家后即卧床不起,临终才明白过来。他立下遗嘱,唯一的继承人侄女如嫁给骑士,就取消其继承权。

初看《堂吉诃德》,我认为它只是一部庸俗之作,主人翁的神经质在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越发看不起他。但是细细品味,又觉得书中蕴涵了一种道理。人们的最基本的本质就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不顾一切地去实现它。在实现的过程中,那位游侠骑士,那位奇想联翩的绅士,时刻体现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这是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因为太单纯了,才闹出许多笑话。 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并且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

有人说堂吉诃德是一个“永远前进的形象”。堂吉诃德的名字已经变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名词,成了脱离实际、热忱幻想,主观主义,迂腐顽固,落后于历史进程的同义语。堂吉诃德的形象在今天仍保持它的意义。《堂吉诃德》中出现了近700个人物,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我想:正是这个原因促使这部作品被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名作家推选成为最优秀的经典文学名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作文读后感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世间有一种爱无私、伟大,又有一个人在我们脑海中十分的高大,这种爱就是父爱,这个人就是父亲。——题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世上只有妈妈好”……古往今来,无数诗词歌赋表现了母爱的无微不至。相反,父爱却常常隐埋在内心深处,大概是父亲不擅于言辞的缘故吧!当我看到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叛逆心理,文中的主人公也是如此。小时候父亲带他去看球赛,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而后来到了16岁,他宁可跟同学一起去也不喜欢跟父亲在一起,直到成年,父亲老了,儿子提出带父亲一同去看足球,但出乎意料地是父亲自己坐着轮椅去了。本文的主体中心就是一句“带你去看球!”正如下文所说,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被看成一个小孩去对待更不是一件东西,可以随随便便被人带来带去。作者与他的父亲就是两个独立的人。再看看如今的我们,总是跟父母顶嘴,嫌他们罗嗦,不愿意跟父母一起上街怕他们给自己丢脸,但是作为子女的我们,这种行为、思想是不正确的。父亲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因为听妈妈说在我出生时,家人都很失望,特别是爷爷说了一句:“又是女孩,走,回家喝酒去!”老一辈的观念都很腐朽,几个伯父家又都是女孩,可爸爸并没有想这些,而是仔细地数了数我的手指和脚趾,稍后才放下心来。从那时起,都是爸爸一直照顾着我。但是,现在的我似乎不愿意跟父亲交流了,我们之间就像隔了一堵无形的墙,在每每看到那些孤儿或者单亲家庭,我又觉得自己很幸福。说实话,我挺讨厌那些不尊敬父母的子女,我觉得他们是天底下最可怜的人了。因为他们不懂得珍惜亲人了也包括那些为了谋取一些金钱、名利,而不顾一切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人,即使父母将要逝世,也不能在他们身边陪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些将是子女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后来心里后悔也完全无济于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样的结局谁都不想要。

我的父亲或许不像文中父亲那样暴躁,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爱护子女的心。我的父亲也是个老实的人,他从来都不会向我发脾气,从小到大,一巴掌也没打过我,他对我的爱如点点雨露汇成江海。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他为了我差点连命都没了,想到这些,我又感到很惭愧,我以自己能有这么优秀的父亲而骄傲。

读了这篇文章后,最大的感悟就是要尊敬父母、教敬父母,也不是指金钱,他们注重的是亲情,而这种亲情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无论你多么富有也买不到,所以我们需要学会珍惜。

让我们一同为他们画出一抹绚丽的彩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简爱学生读后感通用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简·爱一路走来,鲜花与泥泞在她的人生剧幕中交替出现。从在里德府中受到的折磨,到学校里与朋友共同学习的快乐再到初至桑菲尔德的激动,知道真相毅然离开后的的艰难以及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幸福。整部书就像一曲悠扬的草原牧歌,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变化多端,充满了转音与颤音。

不只是剧情,书中的主人公们也经常出现几百度的大转弯。不提里德府上的两位小姐,先说男一号罗先生——他由开始精神上的沉沦与腐朽,在和简·爱的一次次谈话中,渐渐得到升华变的热情、敢作敢为、敢爱敢恨。就连我们性格反叛、发誓永远不原谅里德太太的简小姐,不也在里德太太的病床前,陪她走完最后一刻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人不可能事事顺利,我们总要在抉择来临之际做出改变,可能为了国家利益,可能为了明哲保身。要在夹缝中生存就要学会左右逢源,可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对于那些立场不坚定的人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树挪死,人挪活。这世界无时不刻的在变化,人也不能人死理,毕竟适者生存么。达尔文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通过变化来实现进化,适应周围环境。那么变化作为一种生存手段乎自然规律实在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更重要的是不变的。

不变的分为不会变的和不能变的。前者如人性:人性是指人类共有的一些情感,与其相似的性格则因人而异,但它们都是天生的、固定的,往往会伴人一生。有句话叫性格决定成败,亦是在于其稳定性。若是性格如报纸一般一天一板又怎么可能决定成败呢?而后者如理想。还是原野牧歌,不变的是宽阔、绵延,简·爱不变的是对自尊、自由的追求,以及平等的理想。

理想这玩意儿好像对我们没啥用。今天有理想回家喝粥,明天没理想照样回家喝粥。当然,理想与追求的价值不能如此衡量。首先,有理想便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一条笔直的线路,可不要小瞧这“笔直”二字,在漫漫人生路上有丝毫偏差最终都可能相去甚远。其次他是我们奋斗的重要推力,有追求向前的动力会源源不断。最后他是我们精神上的依靠。在苍茫海上,遥望远方倍感前途无望,而理想之塔在前方放出耀眼的光,会激励着我们继续向前。

而理想与性格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极易受外力影响。如果说性格是海底的漩涡,任你上面风吹雨打一样稳如泰山而理想就像海面上随风摇曳的波浪,外力的作用对他来说太大了,它不但会变还易变。理想追求为什么不能变呢?因为它与欲望不同,欲望会变大而理想只会越变越小。就像儿时我们不是想当科学家就是想当宇航员,可现在………

《简·爱》给我的启示——坚守理想是通往成功的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朝花夕拾初中读后感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童年,它如一本笔记,记录了我们懵懂时期的点点滴滴;它如一首歌,唱出了我们那时的欢声笑语;它如一支笔,勾勒出我们的天真无邪。回想小时候,你是否也闹过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呢?是否也有一段难以忘怀的童年趣事呢?

鲁迅所著的《朝夕拾》里有一篇文章就是讲述了鲁迅童年的快乐生活,可是他的童年并不是那么完美。因为他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去书塾里读书了,虽然十分严格,但也有让他找到乐趣的地方。他可以在书塾后面的院子的折梅花,寻蝉蜕、抓苍蝇、喂蚂蚁等。不过也只有那么一点时间,同窗们到院里太多,太久,先生就会把他们叫回来,让他们继续读书。

看过先前他在百草园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后,又看了他在书塾里的生活,我不禁觉得书塾里的生活有些索然无味了,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了吧……”“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都覆盆子和木莲们!”这些话无不表达了他对百草园自由生活的不舍与无奈。

其实,自由的童年生活可以使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乐趣,又何必束缚他们呢?孩子们如同一只只幼鸟,封建式的书塾教育如同一条铁链,束缚住了孩子们的翅膀,哪怕他们可以从书塾中学到东西,会慢慢长大,可长大了以后呢?他们已经习惯了被锁住的生活,翅膀软弱无力,又怎么飞得起来呢?

现在的许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送孩子到补习班,希望他能先别人一步,能有更好的成绩,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可我并不认为这是对的做法。难道放养孩子吗?不让他们小时候学点东西?不,当然不是。家长们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培养他的兴趣爱好,这样不仅孩子们拥有了开心的童年,也能有一技之长。再看那些小时候就开始补习的孩子,哪怕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长大了之后就会发现,比自己成绩好的多得是。到了成年迈入社会,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又有谁会聘用你呢?现在的大城市里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满大街都是,又何必让自己的孩子做他们中的一员呢?不如让孩子们在小的时候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是吗?

童年是美好的,那是我们最纯真无邪的时光,在那段时光里,我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不用为将来而考量,只需要开心的活你自己。家长们,不要一味的困住你们的孩子,展开翅膀,才能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作文读后感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小公主》是弗朗尼斯内伯特著的一部小说,小说的内容感人至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第一次注意这本小说的时候是在电视节目里,但也仅仅只看过一些片段,而我真正认识它,是在这个烦躁的暑假,伴着窗外知了的歌声,我随着沙拉克鲁开始了一段辛酸的旅程。

沙拉克鲁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家闺秀,她虽然家境富裕,但从不在他人面前显摆,良好的性格品质给她带来了之后故事里的勇气。

在某一天的傍晚,沙拉随着他的父亲克鲁先生来到了伦敦的一所私立女生学院,在茗琪院长的带领下,很快熟悉了学院。但茗琪院长却是个见利忘义的人,她对沙拉的好只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这也給沙拉的不幸做了一个铺垫。沙拉是个优秀的女孩子,她在学院中认识了阿美佳,还找到了一个和她同样失去了母亲的“小女儿”罗蒂,因为身份和地位还有聪慧,在学院中可以说是焦点人物。但维妮,学生代表却看不惯她,生怕有一天她就会夺走她在学院中的一切,因此千方百计地为难沙拉,以至于茗琪院长对沙拉的态度慢慢地转变。但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沙拉生日的宴会上。

在沙拉的宴会上,传来了一个噩耗,克鲁先生因为感染“西红热”去世了,并且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这使忍了很久沙拉的茗琪院长一怒之下将沙拉收作学院的女仆。

但沙拉并没有丧失信心,她在调查清楚父亲的去世原因后,坚强地活了下去,并且认识了一位印度的仆人,几经转折,找到了那位父亲的合作伙伴,也是她父亲的多年挚交——一位找了沙拉一年的老先生。两人见面后很是兴奋,而那位先生也表示他非常喜欢沙拉,将自己名下的财产以及他父亲生前留下的钻石矿山的一半拥有权交给了沙拉。沙拉再一次转变为名副其实的钻石公主。

而维妮,也在沙拉去印度之前的傍晚表示其实她一直想和沙拉那样优秀的女孩做朋友了,于是她们两个化解了一年的心结,结成了一对好朋友。第二天,沙拉便乘船去了印度,并且表示在几个月以后会再次回到学院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随着一声鸣叫,沙拉的船只远去了,故事也就告了一个段落……

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但是主人公在黑暗的生活里不远放弃希望的精神是崇高的,是值得人们尊敬的。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也知道了勇敢地向命运发起挑战,终有一天,你能够打败命运,你会迎来的是一片在微风中摇曳的绿色曼陀罗,它们告诉你——希望,希望……

在困境中不要放弃歌唱,要知道,停止歌唱只会让你觉得恐惧,只会让你堕落,让你迷失在命运的迷宫里,勇敢地放声歌唱,要相信,歌声会照亮你前进的道路,会引导你走出命运的迷宫,见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骆驼祥子初中生假期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老城里活生生但又最普遍的一幕。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

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好景不长,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他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反复复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回到“仁和厂子”继续拉车。但是痛苦还没结束: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看上了祥子,并诱惑他,祥子上了当,不得不娶了虎妞,不多久

虎妞就死于难产。

从此以后祥子就堕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车也不去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染上了,他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

他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洋大夫的冷漠,这是一座千真万确的地狱!最后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马头倒毙在街头,祥子也终于穷途潦倒,逐渐消失在一座城门洞里……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广大劳动大众的生活,这逼真的描写让我体会到了人力车夫们不可逾越的悲惨命运,让我深刻地认识了“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

读完这本书.我对祥子的评价为:祥子是一个经不住生活的考验.而失去生活的人。他为何不再寻求新的路.而成为社会的人渣.败类?他为何不做生活的主宰者.去自谋生活呢?我想.他也是害怕了.因为他是农民出身.他受不了生活一次次对他的打击.他放弃了.所以酿成了书中的人物一直走下坡路的原因后果啊!

明天会怎样?我不得而知.而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生简爱读后感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这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简爱》,这本书讲了一个信仰的故事:简爱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寄养在舅妈家,后来被送往了一个寄宿学校,并在那认识了上帝。接着她来到了一个豪宅——桑菲尔德府做家庭教师,在那里她爱上了一个身陷罪中的人——罗切斯特先生,同时也让她看到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罪人,当罗切斯特先生的种种罪行在婚礼上被揭发出来的时候,她认识到了自己的软弱,但最后她胜过了试探,选择离开桑菲尔德府,并重新过上了原先依靠神的日子,神赐给她亲情和财富作为成功脱离罪恶的奖赏,随后简爱带着神的恩典,又重新回到了罗切斯特先生身边,与他正式结为夫妻(那时的罗切斯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罪并且悔改了),最后,他们一起过上了以神为中心的生活。

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义,它讲了两个罪人不同的信仰之路,展现了神充满恩典和怜悯的作为。它不仅把人的感情、理智和动机真实地写了出来,还展现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民们真实的生活和属灵生命的状况,写出了人间的友情、蒙神祝福的婚姻等等。

本书中,第九章活生生地展现了在基督里的真正的朋友——海伦。海伦作为简爱的朋友,她不仅给简带来了受伤心灵上的安慰,还给简传福音,教简圣经真理。不幸,她幼年就得了重病,在她临死前一天,简跑到了她的床上,那时她虽然脸色苍白,十分的憔悴,但内心中充满了力量,她躺在简旁边,温柔地告诉了她内心中真实的喜悦:“我因着很年轻就死去,从而逃避了很多很多的磨难,我相信死后一定会到上帝那里的。你只要和我一样信靠上帝,你肯定也可以这样的。”就这样,简爱获得了新生,本书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交良友的重要性。

“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这句话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

另外,这本书第35章给我带来了最多的帮助,它使我明白了婚姻的真谛,重新建立了圣经中的婚姻观。此段讲了圣约翰,因为自己宣教的需要,紧追不舍地向简爱求婚,从而可以让简成为他宣教助手。简却因自己没有宣教的感动,拒绝了请求。属神的婚姻其实是因着使命而成的,不是因着工作上的默契,更不是爱情。因此我明白了,当你找到了一个与你有相同使命的伴侣后,尽管当时在工作上再不相搭,开始也没有彼此的感情,但最后这些神都会加给你的。这就是大体上我通过整本书的学习得到的。

《简爱》真是一本好书,给我的帮助也不止这些,只可惜中国的无神论者都读不出这些,反而将它误导,引来了各种错谬的解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学生阅读《简爱》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段追求更高人生价值的艰辛路程,这是一幅用爱和勇气拼凑出的平等与幸福的人生蓝图。没有奢华浪漫的文字,却深入人心;没有铺张烦琐的描绘,却净化了万千读者的灵魂;她就是《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以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塑造了一位坚强独立的女子——简·爱。尽管饱受命运的捉弄,尝尽生活的煎熬,遭受同伴的误解与欺辱,她却能以她的坚贞不屈,宽容豁达接受这一切的嘲讽与冷眼。生活教会了她勇敢的战斗精神,独立自主的思想,包容博爱的品质。这样一位如水一般顽强激昂月又不失温柔细腻的不凡女子让无数人领会到了人性的光芒,生存的价值。

简美吗?答案是否定的。但为何身为贵族阶级的罗切斯特先生愿意顶着封建世俗带来的压力,冒着被逐出阶级的风险也要娶简爱为妻?因为简的高贵人格,因为简的心灵美。她也总是在执着的追寻自己的自由和人格的平等,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心灵的讲话。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简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拥有心灵美,并能够不断地为达到它而做出努力与抗争。

简打动我的地方还有她的勇敢。当她的表哥欺辱她时,她勇敢的还手反抗;当无情的孤儿院院长要剪海伦的长发时,她勇敢地站出来反驳他,并陪海伦一起受着这不公平的遭遇;当她发现自己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时,她没有将自己炽烈的爱埋藏在心底,而是勇敢地表达自己这份爱;更是在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勇敢地、坚定的离开这个她曾认为是天堂的桑菲尔德庄园。面对舅母不怀好意的诬蔑,老师的冷眼相对,同伴的避而远之,简·爱并没有屈就于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

"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确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们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如此尖锐的话语、如此坚强的性格,坚定了她灿烂的一生。在她面对一次次痛苦的抉择时,她的勇气总是使我震撼,她用着强有力的行动表明自己有资格追求自己的爱情。她教会了我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抛弃心底的懦弱,成为意志坚定,充满智慧的人。

简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她坚毅的性格,自尊自爱的品质,不断的追寻平等与自由的精神。她那坚韧不屈的身影将成为我日后拼搏的动力,我将把对简的钦佩化为我自己的精神力量。《简爱》这本书能够照出我们身上的不足,让我们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把曾经失去的东西找回来。让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为我们的人生添上绚丽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简爱》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我认认真真地阅读完了世界名著《简爱》。这本书内容丰富,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我们看了能真切地感受到简爱的生活是多么不幸!故事主要讲了:

简爱出生后不久,爸爸妈妈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可怜的小简爱从此就生活在了冷酷无情的舅妈家。简爱天生性格倔强,是个讨厌的坏孩子,为此,舅妈整天对无辜的小简爱发脾气。导致哥哥、姐姐和妹妹经常欺负简爱。后来,舅妈把简爱送到了学校里,这个学校是专门管女孩的,简爱在学校里认识了第一个朋友——海伦。伯恩斯,但不久,伯恩斯被无情的肺结核夺去了年轻的生命。简爱18岁时,离开学校,到了桑恩费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经过种种磨难,最终,简。爱和庄主罗切斯特先生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中有两个情节,使我深有感触。

第一个情节是:简的舅妈请来了学校的总管——布罗克赫斯特先生。我还记得布罗克赫斯特刚来时,与简的一段对话。布罗克赫斯特问简。爱:“你知道人死了会去哪吗?”“下地狱。”简神态自若地答道。“什么是地狱?”“是一个火坑!”“你愿意去吗?”“不,先生。”“好,那么你该怎样预防呢?”“永远保持健康,永远不要死去!”“听说你是一个说谎的孩子,所有的说谎者,都会落到燃烧着硫磺烈火的湖里。”“我不骗人。”“你再说一遍。我不骗人,我不是一个骗人的人!”听到简这么说,我并不认为她是一个坏孩子,我反倒觉得她是那么有勇气,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话,她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

第二个情节是:简来到学校,布罗克赫斯特先生让简站在凳子上,命令大家不许和她说话,不能跟她玩,三天不给她吃的。然而,只有海伦。伯恩斯趁晚上睡觉时,偷偷把吃的东西递给简。爱,从此,她俩成了好朋友。学校很严格,斯卡查德女士每天都要检查学生是否讲卫生,如果不满意,就用树枝狠狠地打手。一天,简让海伦把帽子拿下来,因为她想给海伦画张相。海伦天生就是一头红艳艳的卷发,很漂亮。可却被布罗克赫斯特给看见了,他竟然说海伦的头发是虚荣,他二话不说,就用剪刀把简和海伦的头发剪了下来。过了些天,海伦。伯恩斯被可怕的肺结核夺去了生命。我不明白上帝为什么要让善良的海伦离开人世,她是那么有爱心,那么美丽善良,当别人不给简吃东西时,是她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简,当没人和简玩耍时,又是海伦主动和简在一起,她是多么好的女孩呀!

我建议大家课后去读一读《简爱》这本书,用心去读,用爱去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简爱》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着作。至今已152年的历史了。它的成功在于它详细的内容,精彩的片段。在译序中,它还详细地介绍了《简爱》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

从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许多事。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民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惜乎,勃郎特姐妹!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不幸,在学习生活中,简。爱仍然是承受着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催残。学校的施主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丢尽了脸。但简。爱仍坚强不屈,化悲愤为力量,不但在学习上飞速进步,而且也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

不久,简。爱又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毫不逊色,对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从容面对。

同样,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_,同时对她肃然起敬,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后来,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现,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她对爱情的专一,让我敬佩。

_后,简。爱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时又妻亡财毁。简。爱全身心的爱再次投入了他的怀抱……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简爱》读后感900字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这本书是我很久以前看的了。最近又看了一遍,要说这本书里面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简?爱小时候的可怜遭遇,她少年时的坚韧。我在看见她舅母对待时恶毒的言语以及她舅母三个儿女的行为,看到简被他们几人欺负,我的眼睛不由得一酸,心也有些疼痛。之后又再次扪心自问:“如果我是简我能坚持么?我能像简那样长大后你不去愤世嫉俗么?”我相信我不会。因为从小我的环境太好了。从小便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宝贝下长大。从没有受过苦,受过累。之后,在一位善意的女仆的帮助下,她去了那所学校。在那所条件艰苦的学校里,简刻苦的学习,她也学得很快。没有抱怨过,只有感觉有些许的宽慰,不知是不是因为在她舅母家的痛苦日子让她感觉现在的生活反而很好。

我两次看到简在学校的日子,总是会放下书静静地想着:简她真的好厉害!在经历了那么不公平的生活后,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她仍能保持着心态。就好像之前一切的不幸都是上天对她的考验,考过之后,她从中成长,她的心灵越发的美丽,而不是变的扭曲。这也许就是简的坚强体现吧~若她脆弱那么她就会变成不思进取,厌世的人。

再到之后她的默默离去。她毅然离开了爱德华?罗杰斯特。但是简却在爱德华最窘迫的时候回到他的身边,照顾她,陪伴他。这里,简对爱德华的爱让我感动。

简?爱就是一个混合体,一个理智,坚韧,执着的混合体。当然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坚韧,我相信坚韧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你不够坚韧,怎么面对现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这个社会市场是不公平的,这就需要我们坚强的去面对。你若不坚韧,我想在现在这个社会你会过得很痛苦。面对危险,我们需要勇敢。然而面对困难,我们不但要勇敢还要坚韧!

对于我们来说,困难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从小就一直走在大人们铺好的道路上,那上面的大石头没有,有的只是一些小石子,或许会扎到我们,有些硌脚。可是最大的困难都没有了~。现在我们说的苦啊苦啊的,其实都是假的。那是我们没受过什么苦,所以碰到一点挫折就会大叫!现在我们路上的大石头被大人小心的搬走,那我们以后呢?难道还要让父母来么?这不可能!!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坚韧,面对挫折困难都坚持下来。坚韧的面对今后的人生!《简爱读后感800字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唐上大地震》初中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心情叫感动,有一种感情叫震撼。昨天,和宝儿在上海电影国际影城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果不其然,出了电影院,泪水还在流,有种想把泪使劲流干的感觉。那种心情语言已经乏力,那种情感也只有泪水才能演绎。

平静的市井生活,忙碌穿梭的街道马路,一家四口有条不紊地美满生活,热情奔放的一对中年夫妇,一双活泼可爱的双胞胎姐弟,因勤劳而殷实的平民日子···多么熟悉多么安详啊!谁能想到,成群的黄色蜻蜓像蝗虫一样,黄压压的穿过街道,沿着铁道线追随着火车蜂拥赶来,撞在路灯上,撞在铁轨信号箱上,撞在道口等待火车经过的人们的脸上、身上,撞在一辆已经卸好货物快乐归航,身旁坐着一对龙凤胎儿女的大强的货车窗上。女儿登,瞪着大眼睛,惊讶地叫:爸,蜻蜓,许多蜻蜓!儿子达,一脸漠然:多得我都不想捉了。而爸爸大强若有所思:大概大雨就要来临了吧!地震前的唐山,安静,平和,日常微小的生活,令人舒服,惬意。

23秒,黑暗中的23秒,倾城覆地的23秒,惊骇撕裂的23秒,生离死别的23秒···房子瞬间没了,亲人瞬间没了,唐山瞬间没了。满地流淌的是亲人的热血,满目流淌的是活着的人的眼泪。废墟间停放的是一具具家人的遗体—— 一家几口同排躺着,就这样没了,已经无人在亲人旁边哭泣了。李元妮,大强的妻子,方登方达的妈妈,撕心裂肺地嘶喊,抱着大强嘶喊:你为什么要把我拽回来,你自己却跑进去呀!没有了吧!抱着女儿嘶喊——这已经是她又一次的撕心裂肺了。在选择救女儿还是救儿子的剜心疼痛后,她不得不放弃了女儿。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抱着已被压断一只胳膊的奄奄一息的儿子嘶喊···

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李元妮一辈子都在絮叨着。

简单、直白、震撼、锋利,这便是《唐山大地震》的全部。23秒的灾难是开始,是基础,是原点。32年的时间是平复,是救赎,是重生。每一位走出电影的观众,身心受之感动,情感为之震撼。而这部影片感人的程度不仅仅是要给女人,这部影片男人比女人的眼泪流得多。因为不一定女人都会做母亲,但是,每一个男人都永远是儿子。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也许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妈妈了。

唐山感动世界。而冯小刚,一个熟悉的名字,陪伴中国老百姓走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不见不散》《一声叹息》《手机》《集结号》《非诚勿扰》···以往,他总是在数九寒冬咯吱我们一下,让我们暖和暖和。今儿,改在三伏天,给我们防暑降温。不管是笑,还是哭,小刚就是小刚,留给我们心中的就是他温暖和力量。

亲人,永远是亲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