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间正道是沧桑电视剧观后感(合集20篇)

人间处处有真情,我们也要把爱传到世界各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电视剧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浏览

7625

作文

297

电视剧《世纪之约》观后感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看着,看着《世纪之约》突发感想,我记着有这样的格言:条条大路通北京。在解决核电站出路问题上,我些不同看法。

电视剧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制度问题?要想核电站如期高质量完成,雷默提出让外国人来管理,哪怕自己给洋人当助手。广大的工人提出了质问,包括董事长梁栋也被他搞晕了。我做为一个观众也想了很多。如果真的象雷默所说的那样行吗?我就有着象工人们提出的想法,我们是在为谁建电站?当然我们也应该解决钢筋外露事件。我们本身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我想我们自己会有比外国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是的我们现在的管理体制比较混乱,我们的制度不够严密,这仅仅是中国人外国人的事吗?这仅仅是东西方文化的问题吗?不是。利用外国人管理的事历史上有之,苏秦曾做过楚国的国相,给楚国带来了什么?李德曾做过我们党的顾问,后果如何?在电视剧中也提到了在十五世纪我国科技是遥遥领先的,而我们今天的落后是因为我们的自大,不能虚心地向西方学习。是的,不学习是不正确的,然而,在我们的历史上不是也有洋务运动吗?我们不是也向日本学习过民治维新吗?后来出现的是什么?

八国联军入京,日本侵华。有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的想一想啊!也有人这样会说,西方的制度和纪律就是比中国的严,速度和时间观念我们就是强,学习西方的管理有什么不好?真的吗?在过去战争年代,八路军为什么受到拥护,仅用了三年就把将介石打跨,你能说效率不高?靠什么?靠的是纪律。哪时候的纪律并不多,只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但是人们对纪律执行的好,如果没有对纪律的良好执行,外国人,哪怕是外星人恐怕也无能为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电视剧《老农民》观后感——不可磨灭的史诗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老农民》将视角对准了黄河岸边的一个村庄,用波澜壮阔的大手笔书写了一场土地改革所引发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农村变迁史,这可谓是由泪水与苦难所铸就的史诗,这也是一部为农民代言同时又高度还原中国农村的作品,它做到了真正的接地气,只因它所刻画的人物对我们这片生活过的土地爱得深沉。

关于《老农民》最让人体会到的一点力量莫过于他们的坚守,对于一部跨越了时代的剧作来讲,它讲的是大刀阔斧开创性的故事,而在这个过程中,在社会变革中所经历的阵痛以及苦难,无疑贯穿了剧中的始终,但这些显然不是本剧所要表达的重点,它所最难得的是透过苦难,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对于土地的坚守,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们永不向命运低头的刚毅。

剧中刻画了多个鲜明的形象,而这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呈现,而是以颇为立体化的方式,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农民形象。不同于当下荧屏农民多以被曲解或是被调侃的面貌出现,《老农民》显然用了一种饱含深情的方式来呈现这群可亲可敬甚至偶尔也有些“可憎”的群体,在这个大的群像里,我们既可以看到牛大胆这种勤恳忠厚的农民形象,也可以看到精于算计,见风使舵的乔月,也可以看到心有不甘但又认命的马仁礼,甚至我们可以看到灯儿颇具童话气息的一生守护……总之,《老农民》为观众最真实的呈现出了中国世世代代农民的整体面貌。

剧中聚焦了颇多具有年代意义的节点,无论是土地改革,还是三年自然灾害,乃至到后来的新农村建设,剧中都有着清晰的脉络呈现,同时导演将这些大时代的变革集中反映到了个体中去,从大变迁深入到农民的基础生活中,也让观众更加全面的去了解中国农民心理的成长与转变,可以说,在一个个的故事高潮中,农民也随着时代一同成长,农民不再是昔日那种愚昧的面貌,而是富有了独立思想的一代人。

在荧屏上,中国的8亿农民(9.4亿农业人口)这个庞大的群体一直是被社会所忽略一个群体,《老农民》做到了为他们发声,可以说,本剧在某种层面也是8亿农民树碑立传。它很大程度展现出了农村勃勃生机的一面以及农民可爱的一面,对于当下观众来讲,这是一次重新审视农民的机会,而关于世世代代农民的奋斗故事,同样对于当下年轻一代的观众有着激励作用。

作为金牌编剧高满堂“工农商”三部曲的收尾大作,《老农民》做到了剧本质量的精益求精,同样好马配好鞍,剧中一众演员的出色表现同样值得称道:多以知识分子出现的陈宝国,扮演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丝毫没有违和感,而他的那股天然的接地气更是让人折服,而牛莉、蒋欣这两个女星,也塑造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荧屏形象,她俩一静一动,在这部剧中也无时不刻不注入着新鲜的活力。

《老农民》用一出出农民的悲欢离合让观众看到了几代人沉默与坚守的力量,同时用苦难与挫折铸造了这不可磨灭的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正道沧桑观后感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以来,断断续续地看完了电视剧《人间正道沧桑》。这部精心编造的作品起码告诉我这样一个观点:历史是英雄创造的。

一个姓杨的和姓瞿的两个富人家族成就了一部国共内战史,穷人们被忽悠成了只配两个端着枪对射的团队。这两个团队的组成在开始时,一方面是由农家子弟组成的国民革命军、另一方面是"武装起来"的工人;后来,一方面还是由农家子弟组成的国民革命军、另一方面是"武装起来"的农民;再后来,一方面仍然是由工农子弟组成的国民革命军、另一方面也是由工农子弟组成的人民解放军。()这些士兵们的血肉在炮火的锤炼下锻造成了将军们肩章上耀眼的星,而炮灰们也并没有达到他们想像的那样:全国解救以后,上学不要钱、火车随便开、农民有地种、工人有工做,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上层社会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他们在舍弃了一部分家产和人口后,最终当上了总统、总书记员、总经理等。

如果他们当初不领导穷人胡闹,尽管他们努力奋斗几辈子,无论如何也是达不到今天这样的社会地位的。而"喜儿"们呢?只不过是将原来的"上吊"自杀改成了"上塔吊"、上珠海大桥自杀罢了。这部电视剧意在告诉穷人:不要以为我闹革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你们服务的,不要以为我们的子孙做了官你们就不服气,我们一年才强取了6K多万你们就很惊讶,其实我们祖先本来就很阔!天下本来就是我们的,不服气不好使!

胡南和平解放的的结果变成了这一家子英雄们了却恩怨的收场戏。想起了元代一位哲人的散曲: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正是这部作品生动的诠释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电视剧《宜昌保卫战》观后感

全文共 1479 字

+ 加入清单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宜昌保卫战》再现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御外侮、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铭记历史,不算日寇侵华旧账是有前提的:“正视历史才能睦邻友好!互惠互利才能继往开来!”达农乃沦陷区遗后村樵,倍感国家主权独立之重要!倍感社稷安宁和平之重要!

《宜昌保卫战》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1943年“石牌大战”两个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38-1943五年间发生在宜昌的抗战故事。该剧以四大板块结构故事,以层层递进、重重压抑,最后反戈一击、势成逆转的戏剧结构,使得剧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演绎了“民心不失,门户不倒”的主题思想与深刻内涵。剧中这种众志成城、共御外侮、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宜昌大撤退则完全依靠的是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因此,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1938年春,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大批人流、物流,从华东、华中、华北地区涌向四川。10月距宜昌仅300公里的华中重镇武汉沦陷后撤退潮达到顶峰。只有10万人口的宜昌城已被滚滚而来的难民和源源不断运来的战时物资挤满,各种滞留人员最多时达3万。人多船少,宜昌城区通惠路到船码头,大街小巷都是人,所有的旅店客栈、学校,街头都挤满了人。 据当时报载,1938年内先后到过宜昌的有蒋介石、李宗仁、陈诚、汪精卫、冯玉祥、陶行知、老舍、李四光、黄松龄、王芸生、于毅夫、程希孟等众多国民政府军政要员、社会贤达。中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陶铸、钱瑛、曾志、何功伟、雍文涛、韦君宜、刘真、马识途等也在宜昌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三姐妹也同样飞抵宜昌,慰问抗战伤兵。还有一批批从华北、华东战区抢救出来无家可归的孤儿难童数千名。他们是由战时儿童保育院(这个组织是经周恩来、宋庆龄、宋美龄提议建立,并决定在宜昌设立难童接送站)将各地送来的难童,集中在宜昌,然后送他们乘船进四川。

1938年中山舰殉难后受伤的抗战伤兵胡宜生,回宜昌养伤时正赶上宜昌大撤运。在号称“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行动中,胡宜生结识了共产党,并在共产党的感召下积极组织宜昌社会各界投入大撤运工作,使大撤运奇迹般地完成。胡宜生在成为宜昌英雄的同时,也赢得了土家妹子成四妹的爱情。随后,胡宜生随江防军驰援枣宜会战,见证张自忠为保宜昌而战死疆场,深感震撼。宜昌沦陷后,胡宜生拉起一支以土家族划夫队为主的民间武装,号称红旗营,不断袭扰打击日寇。1943年,日寇发起鄂西会战目标直指长江天堑石牌要塞,妄图拿下石牌,威逼重庆。胡宜生在中共地下党的指导下,率领民间武装,广泛发动群众,运送粮食与武器弹药,支援江防军作战,在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大战中大败日军,从而谱写了一曲“民心不失、国门不倒”的抗日壮歌!

笔短纸薄,正义无疆!今天我们在银屏前通过创作者的呕心沥血,通过众明星的倾情演绎,吹着空调嗑着瓜子躺在家里静静的观看电视里的《宜昌保卫战》这部电视剧,没有扑鼻硝烟,没有血色残阳,没有彻骨失亲之痛,但是我想我们至少应该懂得铭记历史!应该懂得感恩缅怀先烈!应该尽力珍爱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电视剧小兵张嘎观后感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三七年哪,鬼子就进了中原哪,先打开卢沟桥,后进了山海关哪,火车道就通到济南。鬼子就放大炮啊,八路军就拉大拴哪,瞄了一准儿,哎!打死个翻译官哪,他俩腿一伸就见了西天。”这就是《小兵张嘎》的片尾曲。

看过电视剧《小兵张嘎》之后,我思绪万千。我喜欢嘎子的“嘎气”,钦佩他热爱祖国、宁死不屈、机智勇敢的精神。

《小兵张嘎》演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但嘎子奶奶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叔——钟亮,被日寇杀害了,并且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钟亮,嘎子历尽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查员。

嘎子热爱祖国、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我感动不已。为攻打敌人的岗楼,他伤未痊愈,就偷偷离开养伤的老乡家,不料却在归队的途中被捕。这时,我多想有动画片中的“哆啦A梦”,这样我就可以用“时光机”到狱中去救他。当敌人拷问嘎子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嘎子年仅13岁就如此临危不惧,真让我敬佩。

嘎子又是多么机智勇敢啊!他和胖墩、乐乐等人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给摩托车的轮胎放气,放钉子扎鬼子的屁股都是小事一桩。机灵的嘎子还闹得鬼子司令部子犬不宁,探出白洋淀的内奸。当部队攻打岗楼时,嘎子还设法在里面放火,与八路军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钟亮,替嘎子奶奶报了仇。

嘎子真棒!他与我们年龄相仿,但他面对凶神恶煞的敌人时却毫不畏惧。我们要把嘎子面对困难勇于克服,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运用于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学习,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

全文共 8762 字

+ 加入清单

《三八线》讲述的是1950年鸭绿江上的渔民遭美军战斗机轰炸后,村里两个小伙子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保家卫国的故事.以下是语文迷为大家提供的电视剧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八线观后感1:

攻克德川,全歼韩军第七师标志着我志愿军第二次战役西线反攻作战首战告捷。但是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为了全歼联合国军西线兵团即美第八集团军,我志愿军38军开始向敌后迂回穿插,目标是占领三所里,堵住美韩联军的后路,把他们彻底包饺子。

这次抢占三所里的急行军是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能否成功的关键行动,一切都看38军的了。为了顺利穿插到位,抢占预定目标,38军克服困难,万众一心,坚决执行命令,不打任何折扣,一定要用自己的双脚抢在美军的汽车轮子前面到达。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急行军的奇迹,是人和机器的竞赛。经典的抗美援朝战争电影《奇袭》反映的就是我38军在第二次战役深入敌后,穿插迂回的故事。

负责穿插任务的38军113师由于担心被敌人监听到我军的动向,采取了关闭电台,实施无线电静默的做法。由于一开始与他们失去联系,整个志愿军总部和38军军部都心急如焚,密切关注113师的动向。同时一路上,由于担心美军轰炸,我军历来采取的是白天潜伏隐蔽,夜晚行军的做法。可是这次行动如果按照常规做法,肯定无法顺利完成任务。113师灵机一动,索性在大白天也开始行军,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去掉了一切伪装措施,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在公路上。负责侦查的美军飞机在天上看到了这支队伍,想当然地认定这是一支撤退的南朝鲜军队,因为中国军队是不敢这样做的。美军飞行员甚至还告诉三所里的的韩国治安军准备好饭菜,好好犒劳这些部队,“他们一定非常疲惫,要多给他们补充盐分,做一些咸鱼吧。”这股热情细致的精神堪比家庭主妇。结果可想而知,我军顺利到达目的地,还顺口享受了这些犒劳,顺手歼灭了这些敌人。

这个故事被电视剧采纳,用在了主人公李长顺所在的尖刀连身上。长顺所在的连队作为全团的尖刀担任了迂回穿插的开路先锋。战士们忍饥挨饿,顶风冒雪,承受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就这样一路急行军。凭借着张连长机制灵活的指挥和策略,尖刀连顺利抵达了目的地,连掉队的士兵也很快被后续部队收容,迅速归队。但是长顺的老乡栓子却因为身体不适,掉队了。长顺和栓子的班长机枪班杨班长,担心栓子在风雪中冻死,准备回去寻找接应。

连长认真地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因为我们的部队绝不会抛弃任何一名战士,只要有一份希望,我们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但是必须在预定的时间赶回,因为我们不能耽误作战时间,不能影响战斗行动。长顺和杨班长小心谨慎的行军,胆大心细,躲开了敌人的游兵散勇。而栓子也没有放弃,他坚持着挣扎着,站起来,向着连队前进的方向,一步一步迈进。栓子之前虽然胆小,掉链子,但是现在他的意志正在逐渐培养起来,他已经有了身为一名战士的觉悟。最终三人顺利会合,但是三人都已经精疲力竭,栓子希望长顺他们放弃自己,否则三人都会牺牲。但是长顺和杨班长始终没有放弃,也不断给栓子打气,鼓劲,要他振作起来,三人最终按时归队。虽然这个故事出于文学虚构的需要,但是这股精神是我们需要具备的。我们的队伍就是因为有这样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精神,才能够拧成一股绳,团结一条心,才能够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经历苦难,铸就辉煌。

在后方,长顺的恋人常芳已经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最后还可以成为一名护士。但是长顺的妹妹长清却要不断忍受晕血带来的折磨,长清不希望因为晕血而放弃,她坚决要求自己克服这个缺陷,坚持为伤员洗带血的纱布,克服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

在剧中,长顺他们的穿插地点名为龙缘峰,其实这是历史上的龙源里。38军在攻克三所里之后,接到了总部的又一个命令,要求他们抢占龙泉里,那里是美军的另一个逃生之地。可是他们在地图上找不到龙泉里这个地名,事后得知,由于一字之差,总部的电报拍错了,把龙源里误写成了龙泉里。这可是关系战争成败,生死存亡的大事啊,一个字的错误将带来南辕北辙的危险。然而我38军还是找到了龙源里,因为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找战机,而不是机械死板地照抄命令,最终38军抢占龙源里,堵住了美军难逃的大门。可是要真正堵死这道门,38军承受的是美军的疯狂反扑,这个地方变成了火海地狱。说一句弹耕炮犁三所里,毫不夸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中最惨烈最悲壮最艰苦最危险的战斗发生在松骨峰,也叫书堂站,38军113师335团第一营第三连就扼守在这里。美军使用了各种武器,发动了一次次又一次密集的集团冲锋,这才叫所谓的人海战术。连钢铁都能烧化的凝固汽油弹把第三连的防守阵地变成了焦土,按理说这里不会再有活人了。但是被凝固汽油弹烧得只剩下20多人的第三连依然把守在这里,他们带着满身的火焰与敌人展开了肉搏,子弹打完了就拼刺刀,刺刀折断了就用石头,用拳头甚至用牙齿,哪怕带着满身的烈火抱着敌人一起葬身火海,你们也休想过去!中国人,让我们永远记住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同志的这篇文章应该成为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儿女的开学第一课!

此战之后,38军洗涮了第一次战役的耻辱,而且获得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美名“万岁军”!让我们听听这首38军歌吧:

“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

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

秀水河池歼灭仗,队伍打成钢,

嘿!大小千百仗,仗仗有名堂,

三下江南,打的敌人胆破心又慌,

四战四平街,威名全国扬,

四战四平街,威名全国扬,

我们越打越硬越战越强,

跟着英明的毛主席, 嘿!勇猛地向前进!

阶级的部队,阶级的英雄,

阶级的意志,阶级的心。

劳动人民上战场,复仇显本领,

嘿!人人逞英雄,个个是模范。

英雄模范,成千成万杀敌立大功。

打过山海关,解放全中国。

打过山海关,解放全中国。

我们越打越硬越战越强,

跟着伟大的毛主席,嘿!勇猛地向前进!”

由于剧情所限,长顺他们没有选择历史上的阻击战,而是打了一场攻坚战,但是同样壮烈,同样英勇,同样顽强!战斗中栓子所在的机枪班不断有战士倒下,杨班长作为机枪射手,必须有一个副射手为他装填弹夹。杨班长命令栓子,送弹药!栓子看着战友们不断牺牲,也激起了同仇敌忾的勇气,他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冲到了班长身边,他经历了战火的考验,终于成长了!

志愿军西线反击战开打的同时,在东线的长津湖,志愿军第九兵团也展开了对美第十集团军陆战第一师的进攻。这场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痛心最壮烈最难受的战斗之一,因为那一年的冬天,好冷,好冷!先抛开战斗之艰苦,牺牲之巨大不说,我们的第九兵团都是清一色的江南子弟兵,他们从没有想过会到朝鲜的冰天雪地中作战。由于时间仓促,后期保障没有及时跟进,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也根本没有规范的后勤保障体系,我们的战士多数人都没有棉衣棉裤棉帽棉鞋,还穿着单衣,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粮食物资和充足的武器弹药。

为了隐蔽行军,不敢生火,战士们往往几天吃不到一口热饭,能够充饥的只有几个冻得硬邦邦的小土豆和一小把黄豆。重装备火炮本身缺乏,更由于急行军被远远落在了后面,相对于只有一两发子弹的步枪,我们最好的武器居然是手榴弹。即使是这样,第九兵团依然克服各种困难,顺利赶到预定伏击地,完成战役展开。15万人隐蔽集结,隐蔽开进,居然没有美军的空中侦察发现蛛丝马迹,而且还是行走在茫茫雪山和悬崖峭壁上,这是人类急行军史上的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本剧选取了长津湖之战中的一个悲壮的片段,嫁接到李长顺所在的尖刀连身上:由于敌情有变,尖刀连需要在雪地里潜伏一夜。尖刀连六班的全体战士就这样因为趴在雪地里,所有人都冻成了冰雕,但是他们所有人都保持着向前冲锋的姿态,没有一个人向后看。在长津湖之战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第九兵团由于冻伤减员高达28954人,冻死1000余人。不用去想战斗牺牲有多么巨大,单单看看冻伤减员的数字,就没有人忍心想要过多回忆这张战争。但是我们必须时时回忆,时时铭记,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爬冰卧雪,才迎来今天的独立解放!

美陆战第一师绝对是我们遇到的最强大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他们的机械化装备,后勤保障系统和现代化指挥系统给落后的中国军队上了铁与火的一课。师长史密斯少将的指挥能力和应变才华堪称名将;美军的空地协同,步炮协同,步坦协同等战术素养堪称世界第一;在面临生死关头,他们的战士所爆发出的战斗力也是无比惊人。双方是真正的血肉与钢铁的碰撞,我们的战士只能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反应来弥补物质上的差距。经历了长津湖一战,让我们真正意识到我们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我们一代代新中国的军人都恨不能奋起直追,让我们的军队拥有现代化的装备,后勤和指挥。近年来,强军之路已经在蓬勃发展,可是我们的差距依然巨大,我们的国防力量还依然薄弱。从东海到南海,从新疆到广西,我们的边疆还不安宁,敌人依然对我虎视眈眈,他们时刻在磨砺自己的爪牙,企图撕开我们的血肉,吞噬我们的身体。我们谁不渴望再度国门亮剑,但是我们的剑铸好了吗?我们的剑法练的如何?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亮剑精神吗?

三八线观后感2: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期盼已久的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剧《三八线》就这样在雄壮威武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中拉开了序幕,这是本剧给我的第一个惊喜,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本剧的片头主题曲就是我最熟悉的《军歌》,的确也没有别的歌曲更加适合作为本剧的主题曲。听着熟悉的旋律,激荡的音符,我的心情也不禁慷慨激昂,热血澎湃。

这部剧是典型的“小人物,大历史”的特点,以几个平凡的普通志愿军士兵的视角揭开了那一幕热血悲壮的历史,展示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人民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保家卫国,打击侵略者,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这是这部剧的最大特点,也是反映了一个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共产党,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以往任何政党政权,是因为它是实实在在地“唤起工农千百万”,坚定不移地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让我们时时回忆一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铭:“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现在我们必须从心里加上一句话:“六十多年以来,在历次保卫新中国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而在这些战争中,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是最伟大最崇高的,我们必须永远铭记这场伟大的正义之战,保国之战,立国之战,我们必须永远铭记那些牺牲在这场战争中的伟大的人民英雄。

本剧一开始,就用几句简单的历史简介和一个简短的黑白纪录片画面,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看似简短解说,却内容深刻,只是一般人容易忽略。我们首先要抛弃一种无聊的庸俗的认识:是谁先开了第一枪。这对于这场战争的本质有什么影响吗?二战结束后,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建立起来的“雅尔塔体系”造成了一个血脉相连的民族国家被迫妻离子散,兄弟分离,沦为两个分裂的国家,而且直到现在依然饱受骨肉分离的痛苦。这种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才是造成朝鲜半岛生灵涂炭,战火纷飞的罪魁祸首。换一个类比,也许更加清楚,难道在九一八或者七七事变的时候,中国军队首先开了第一枪,就能够改变日本侵略中国的本质吗?

兄弟相残的内战已经令人痛心疾首,然而美国的表现更是火上浇油,为了维护自己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和统治,美国主动卷入朝鲜内战,因为这是对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的“反击”,美国需要维护二战后建起来的沿着南朝鲜,到日本,中国台湾,东南亚地区的一系列殖民体系。而这种殖民体系今天依然存在,美国在南朝鲜,日本等地建立军事基地和驻军,说到底不过是把这些国家当成自己的殖民地,而南朝鲜、日本等国说到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可以允许别的国家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驻军,他们只是美国的附庸,或者说21世纪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中国完全是被迫卷入这场战争的无辜受害者,美国一面援助即将败亡,面临灭顶之灾的南朝鲜,一面派遣第七舰队侵入中国的台湾海峡,保护逃亡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同时不断派遣飞机轰炸中朝边境,中国东北的安东等地遭遇美军飞机的轰炸,骚扰。无论如何美国的行径已经构成了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和主权的威胁,而无论中国领导人如何抗议,声讨,美国的侵略行径非得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更加嚣张。怎么办?这是面临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严峻考验。我们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它已经饱受战火摧残,没有人忍心让它再度卷入战争。可是美帝国主义已经将战争强加在我们的头上,难道我们忍气吞声,就能享受和平和安宁吗?历史的悲剧岂能重演?1894年,同样在朝鲜,同样是仁川登陆,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了中国东北。1928年,在济南,中华民国公使蔡公时先生被日寇割鼻削耳挖眼残忍杀害。1931年,九月十八日,日军攻占中国东北。1932年,一月二十八日,日军进攻上海。1933年,日军越过长城进攻华北。1937年,七月七日……美国人不相信中国会出兵,因为我们已经错过了出兵的最佳时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烂摊子,没有任何可以支撑战争的现代化工业基础,我们的军队更像是一群叫花子,没有飞机,坦克,军舰,重型火炮……中国人凭什么可以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军队交手?是的,无论任何人看起来,这都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毫无胜算的一边倒的战争。可是结果如何呢?

张国强扮演的李长顺是这部剧的男一号,和所有刚刚实现独立解放的中国人民一样,李长顺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会卷入这场战争。他和父亲,弟弟,妹妹在东北边疆原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家四口打渔为生,在刚刚解放的新中国,他们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李长顺也有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心爱姑娘,也许过不了多久,这家人就可以办喜事了。

可是美国鬼子的飞机摧毁了一家人的幸福,也可以说毁掉了许多幸福的家庭,李长顺的遭遇只是近代以来所有保守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中国人的缩影。李长顺连父亲弟弟的完整尸体也没有找到,只捞到了一柄父亲留下的折断的鱼叉。(根据影视剧的一贯作风,我提前在此预测,日后在朝鲜战场的白刃战中,李长顺一定会把这把鱼叉捅进侵略者的心脏!)

电视剧伊始,李长顺的父亲和弟弟准备去鸭绿江上捕鱼,李长顺还大大咧咧地跟父亲开玩笑,没有一点儿子的尊敬。这个人物令人感到很熟悉,因为所有刚刚长大成人却还没有成家立业的青年男子都是这样顽皮。李长顺拿着父亲给的钱去给父亲买酒,却还嫌老爹给的钱太少。临走时,爸爸还念叨:你什么时候能成家,用你自己的钱啊?可是谁能想到这一去,竟是父子三人永远的诀别。

李长顺买了酒,顺便买了一把粉红色的塑料梳子,这是那个年代,小伙子送给心上人的礼物。他脸上憨笑着,乐呵呵的,心里美滋滋的。说到这里,不妨插点闲话,张国强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男演员,可能在追星看脸的人眼里,他长得非常一般,但是我觉得他真的很帅,因为男人就该是这样的爷们儿!最早记住张国强是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他扮演钢七连连长,看他个大肩宽,鹤立鸡群,的确是很有领导者的范儿。后来也喜欢他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扮演的东北大兵张迷龙,《我的兄弟叫顺溜》中扮演的新四军首长陈大雷。总之,张国强演的绝对是汉子,是男人!他的气质非常淳朴,很有土生土长的生活气息,刚好也是东北人。让他扮演志愿军战士,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魏巍同志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提到的志愿军战士马玉祥,张国强的形象简直就是马玉祥再世。

接下来女一号,李长顺的心上人常芳登场了,扮演者是曹曦文,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女演员,电视剧《野鸭子》让我永远记住了她。她扮演的常芳重感情,有情义。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性格刚强独立的女性,日后为了寻找李长顺,和李长顺的妹妹一起报名当护士,也参加志愿军到了朝鲜。

常芳还有另一位追求者,那就是王挺扮演的男二号张金旺。金旺从小和常芳订了娃娃亲,他很喜欢常芳,不过常芳已经心有所属,当美国飞机轰炸了谷仓,引起了大火,金旺拼命提着水桶来救火的时候,刚好看到李长顺和常芳为了躲避轰炸,一起逃跑,三人就这样尴尬的见面了。金旺一桶水全都浇在了自己身上,唉,这种心情。王挺也是电视荧幕上的熟面孔,我记住他是在《重案六组》中扮演警察丁健,不过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现在记住了。

不得不说,虽然金旺和长顺是情敌,但是金旺也是一个热血汉子。当李长顺意识到飞机轰炸,飞奔过去想要救父亲的时候,金旺也追在后面,紧跟着李长顺跳进了鸭绿江,可惜二人都晚了一步。从此和所有满怀国仇家恨的中国人一样,李长顺和张金旺立志从军,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想要报仇雪恨。李长顺也放下了和常芳的感情,从此躲着常芳,避而不见,因为他不想耽误人家姑娘,自己上了战场,生死未卜。

本剧一开始出现的部队是一支名为尖刀连的部队,其原型当然是当时驻扎在东北的东北边防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兵团,也是后来进入朝鲜的第一支部队。尖刀连的一班班长和六班班长同时率领全班战士写下请战书,按了血指印。因为美国鬼子的轰炸,战士们早就憋了一股劲,压着一腔火。这股杀敌敢战的精神是我们的国家能够屹立至今的根本力量。

李长顺做的更出格,直接冲到尖刀连驻地的门口,要求从军,他手握的老套筒猎枪还走了火。这是他和未来的班长一班线班长的首次碰面。两个人之后还有一段时期的磕磕碰碰。

在新兵训练营,李长顺和张金旺成了对手,两个人相互较劲,谁也不想输给对方。一次训练,两个人各自率领六名战士,进行越野竞赛。规定所有人到达指定位置,每人摘下一面红旗,返回。李长顺身体好,冲在最前面,但是他的5名同志,都落后了。相比之下,张金旺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他带领五名战士一起喊口号,迅速奔跑,很快超越了李长顺。李长顺自己一个人独立冲到终点,把六杆红旗都拔了下来,跑回来分给自己的同志。结果赢得了胜利,但是这种事情显然是作弊。从这个细节看出来,李长顺个人能力很高,也懂得与同志们同甘共苦,但是还缺乏一个作为领导者的素质,这是他日后需要成长的地方。张金旺因为指出李长顺作弊的行为,两个人夜里出来打了一架。

新兵需要考核方能通过,考核内容是负重15公斤,五公里越野。李长顺和张金旺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但是在过独木桥的时候,李长顺没有在意将张金旺挤了下去,导致张金旺崴了脚。张金旺很硬气,坚持着到达终点,但是考核已经结束。张金旺很有可能失去当兵的资格,可是他还是没有说出来是李长顺的过失导致他失败。这固然是因为张金旺的自尊心,但更重要的是金旺很善良,他知道李长顺不是故意的,如果说出来,也许会影响李长顺当兵。但是苍天有眼,金旺被运输连的班长收留,成为一名运输连的战士。

在新兵训练过程中,李长顺屡屡出问题,首先,在拼刺刀训练时,他看不起拼刺刀,用摔跤的办法把对练的同志打倒,结果惹来线班长跟他对练,被线班长打得落花流水。李长顺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刻苦训练拼刺。后来是在整理内务时,违反纪律,把私人物品——也就是父亲的遗物,那把鱼叉带进宿舍,遭到了批评。但是线班长不理解,做事粗暴,将鱼叉扔了出去。两人因此再度爆发冲突,幸亏连长和指导员出面协调。这里需要对指导员陈平做一个特写,这才是我党真正的好指导员,耐心细致地做战士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卸下包袱,协调矛盾,最终李长顺和线班长互相理解,冰释前嫌。出国前夜,李长顺偷偷溜出军营,把送给常芳的梳子放在了她家门口,顺便去给父亲和弟弟上坟。他对老爹说,我从小给你惹麻烦,不听你的话,长大了还是经常顶撞你,真的很不懂事。说完给爸爸磕了三个头。然后嘱咐弟弟,好好照顾咱爸,不要惹他生气,咱爸是个实心人,容易当真。而李长顺出去的时候,线班长一直盯着他,等他回来,并没有追究他违反纪律的行为。

出发之前,所有战士在连长的领导下,一起诵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誓师誓词》:“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我们志愿开赴朝鲜战场……”这声音,如滚滚惊雷,震憾着人民共和国的大地,激励着志愿军将士奔赴朝鲜战场,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浴血奋战。

临近出发,另一个细节令人感动,由于敌机轰炸,造成大量百姓伤亡,医院血库告急,尖刀连连长带领战士们紧急前往医院输血,本来已经献过血的战士不需要再次输血,但是所有人没有一个人退缩。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子弟兵!他们是保护我们的英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保护,保护英雄,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想想近年来网络上加多宝企业污辱志愿军英雄邱少云的无耻行径,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

我们痛恨敌人,但是必须尊重对手。一开始登场的对手是南朝鲜军队,剧中塑造了一位南朝鲜军官,这个人也是有历史原型的,那就是白善烨。这个人是南朝鲜军队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在遭遇我军打击之后,很快意识到这是中国军队参战。可惜美军并不重视他的意见。不得不说,比起美军,韩匪军后来对于我志愿军的威胁更大,因为他们打仗更加刁钻,顽强,毕竟他们也在为南朝鲜的利益作战。敌方的这位指挥官很有军人的风范,他严令士兵整顿纪律,做好战斗准备,教训了抢劫财物的一名士兵。不过这当然是文学虚构,现实是南朝鲜军队根本是空棺材埋人——目中无人,他们大摇大摆地朝鸭绿江挺进,根本不会想到会遭到中国军队的伏击。这就是我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的开始,让我们记住1950年10月25日这个光荣的日子,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的纪念日。

1949年10月1日,一位巨人发出了震撼世界的最强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可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之所以能够挺直腰杆子,是因为1950年我们把美韩两军打回了三八线,是因为黄继光站在上甘岭上。抗美援朝,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辉煌,我们记住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电视剧毛泽东观后感450字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近几个月来,我开始看电视剧毛泽东了。今天,我已经看了将近一半了。这个电视剧讲的是毛泽东在民国时期,想办法打败民国、勇敢的对抗日本。

起初,毛泽东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爸爸没钱给毛泽东上学,而他的妈妈却更没有钱,就连一些吃的也买不起。而毛泽东却是重这样的家庭中,变成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

在毛泽东当共产党主席的时候,中国内发生了无数次战争,而毛泽东却想办法,打赢了许多胜仗。有时候,毛泽东看似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但是他却奇迹般的恢复过来。再有时打仗,毛泽东的人数只有两三万,而敌军的人数却有二三十万,差不多是朱毛共军的十多倍,但是毛泽东利用好兵力,用自己的二三万人打败了敌军的二三十万大军,我在看这部电视剧时,听到了这件事,把我吓得目瞪口呆……

通过看这部电视剧,我深深地感到了毛泽东的聪明和灵活。毛泽东不违反规则,而且还很灵活,再加上很多因素,是他成了一位非常伟大、令人敬佩的人,这一点也是我最敬佩他的一点。

毛泽东非常伟大,非常令人敬佩,他也是我最敬佩的人。我要学习他的优点,成为一名好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恰同学少年电视剧观后感

全文共 1775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还没全看完,但是还是要忍不住谈点观后感。《恰同学少年》本无关政治,乃是一关于教育,关于做人,关于励志的题材。好多年没被一个电视剧而如此吸引,如此打动,如此忘情,如此痴迷。

不忍错过任何一集,即使电视里看完,也要跑到网上下载下来,温习,珍藏。因为,几乎每一集都会告诉我们一些现代人正在遗忘却是那最宝贵的人之所有而为人的道理,那里面老师的很多话,就象这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和这部电视剧如此有共鸣,答案也许是在当今这个过于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里,我们都麻木的太久了!很多时候,其实我们也曾激情澎湃,我们也曾热血沸腾,我们也不乏忧国爱民之心,可是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周围,当人人都在为私欲,为己利奔忙的时候,我们不禁迷惑了,我们想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现实吧,我们的激情,我们的热血,我们的爱国,我们的理想就在这所谓的现实中随波逐流了。只不过每每当我们看到电视里,报纸上,那些令人感动与敬佩的人和事的时候,我们的心还 是会被其感动,可是我们能做的更多的只是那个感动故事的观众而不是故事的主角。为什么?因为----放不下---私欲,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或许是善良的,但却永远无法做到崇高。而看了这部剧之后,我明白了,善良的人们啊,让我们都能把欲望满满的肉身看得淡一点吧,壁立千仞,无欲则高,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真的需要有一点精神,有一点舍已与奉献的精神,有一点崇高与纯净的精神!

看看那个年代的老师,行知合一,他们教育学生---学习,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成为什么所谓的“人上人”,而是成为一个对这个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有用的人。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前段时间,还 就一个老师所谓的上大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这个观点是否该不该而展开了辩论,荒唐啊!这样的问题还 需要辩论吗?社会发展到今天,比起80多年前不知道进步了多少,可是为什么在我们却连起码的是非都不分了?那个时候校长可以为了学生的吃饭问题把自己的表都卖了,那个时候的学校明白学校它不是靠从学生身上发财的!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现在的老师,还 有多少真的算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再看现在的学生,还 有多少象毛泽东,蔡和深,向警予等等那样?是的,社会是不同了,不要求你再去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的祖国她还 并不富强,她还 真的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去建设。而现在的学生,有多少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国,进外企,买大房子,买好车,有又多少人十年寒窗苦之后真的能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为社会干点实在的事?我们不要求人人都当苦行僧,追求良好的物质生活也本无可厚非。可是现在的事实是,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太多的青年,他们的理想仅仅就是赚钱,买房子,结婚,生孩子。那位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是有的人这一辈子就只知道扫他那屋子,从来也不会关心一下那屋子外的一点事。

那个年代,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多灾多难的中国却孕育了一群奋发向上的爱国青年。现在和平的年代,我们本来应该庆幸,应该感恩,生活在前辈为我们创造的安宁生活中。可是这年头,却有太多的人,整天只知道抱怨,抱怨政府,抱怨世道,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却永远不会付出任何真切的努力。

那个年代,我们的青年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大家以学识,道义来衡量,佩服一个人。再看看我们现在,整天盲目攀比的都是些什么?什么谁有钱了,什么谁上的饭店高档了,什么谁的衣服流行了,甚至什么谁的个高了,谁长得漂亮了……经常停留在这些表面的,肤浅的问题上,实在是可悲,可气,可笑!

当然,上面所说的现象也并非全部,优秀的人,优秀的老师,优秀的青年,还 是大有人在,我只是希望这样的中华好儿女还 能多一些,更多一些,再多一些……让我们都能多为身边的这个社会,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多做一点,更多一点,再多一点……也象孔校长所说的。

“……走入社会都要经历金钱与名利的诱惑,都要面临现实于理想的选择,等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的时候,你在精神上是那样的富有和快乐!相反,如果一天到晚,只记得自己那一点私利,就算你坐拥万贯家财,就算你白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可是,到了晚上,当你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并不快乐,因为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无尽的空虚,因为你在精神上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最美逆行者》电视剧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春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武汉沦陷为重灾区。危难时刻,42000多名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成为阻击疫情的主力军。由于防护需要,他们都戴着口罩和护目镜。

为了铭记白衣天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救死扶伤的英雄形象,中央指导组宣传组策划并发起了“影像记录工程”:为每一个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拍一张摘下口罩瞬间的肖像。

国难当头,人人有责!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知明理懂感恩,要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为国出力奉献的科学家们、保家卫国的解放军、许许多多在平凡岗位默默为国献力的人为学习榜样,要永远铭记像李文亮医生、无数干警为抗击新冠肺炎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

教育孩子要从小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树立长大报效国家的宏伟志向;宅在家的日子,我们要谋化开学工作,制定工作计划,规划自己新年的发展目标;宅在家的日子,我们要强化师生、家长思想意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出门、不串门、不聚集,加强自我防护,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守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后期的停课不停学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为开学工作做好坚实的各项后勤保障。

我们宅在家的贡献不仅仅是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控,配合社区开展工作。宅在家的日子,我们要更多关心学生,认真、耐心坚持通过电话、钉钉、微信、家长群等渠道对学生家庭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推送相关信息,排查在外师生信息,做好各种役情信息报送;宅在家的日子,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役情过后如何育人教书,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取得信任,共同配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我们坚信,只要人人坚持认真履职,共同携手抗役,时刻把疫情防控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我们一定会打赢疫情阻击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淬火成钢电视剧观后感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12月9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淬火成钢》在京举行首播发布会,李准、丁振海、仲呈祥等出席。该剧作为一部有“骨血”的历史巨作,充分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与艰苦奋斗、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牺牲精神,将于12月12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

电视剧《淬火成钢》从1936年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密谈合作开始讲起,直至山城堡大捷结束,全面展现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能够号召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国际和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中作出的努力,重点讲述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历经西征、甘孜会师、北上、会宁和将台堡胜利大会师,又经山城堡大捷,重创国民党部队,宣告了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妄图消灭红军阴谋的彻底破产。

该剧集结了精锐的创作团队和实力派演员:在电影《八七会议》、《忠诚与背叛》中饰演毛泽东的王晖外形儒雅,表演功底深厚,在该剧中依然饰演毛主席角色;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话剧金狮奖、金星奖最佳演员奖的青年演员郭广平在该剧中饰演周恩来;曾执导过《百团大战》、《忠诚与背叛》、《风云1927》等多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屡获飞天奖、金星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大奖项的张玉中担纲该剧导演,在与观众见面交流过程中,张玉中导演坦言:“重大历史题材往往会让观众对领袖戏的拿腔拿调、甚至装腔作势产生逆反,该剧率先在剧作上做到突破,要让人物有质感,要让人物有内心的逻辑和感受。通过剧中所展现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徐向前、张闻天、张国焘、陈昌浩、蒋介石、张学良、胡宗南等一批历史风云人物来支撑起该剧的骨架,同时又重点刻画了红军队伍中的铁家父子、王家程家兄妹以及老百姓何月娥一家等一批小人物,他们的历练和成长成为圆润本剧的血肉,通过他们在会宁大会师前后的坎坷选择和经受的种种历练,反映了当时红军到达陕甘地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为完成胜利大会师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李准、丁振海、仲呈祥等对该剧给予很高的赞誉,认为《淬火成钢》是一部既有史诗品格又注重对现实的关照的优秀剧作,通过人物的典型性透视那一历史时期人的价值观、信仰与牺牲、个人与民族、舍弃与选择等等,在人物塑造上不说教、不脸谱、不简单化,追求“三性”统一。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德怀的家属们也高度评价该剧,认为该剧是一部有“骨血”的历史巨作,充分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与艰苦奋斗、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牺牲精神。据悉,该剧将于12月12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在一起电视剧观后感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次次的爆竹声中,我们已迈进了2020,可是在这一年,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我国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现在,感染这种病毒的人已经超过了一万例,这突如其来的病毒使亚洲雄狮黯然失色……

可是这次病毒并没有让我们退缩:在得知武汉疫情极为恶劣的时候,许多白衣天使立刻放弃假期,请命前往武汉,选择做一个逆行者。钟南山就是其中一个,2003年他临危受命抗击非典,时隔17年,2020年他再一次来到前线抗击新型肺炎。他已经84岁了,本应快乐的在家享受生活,却仍坚守抗疫一线。其他医护人也像他一样,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与病魔作斗争,吃的是最简单的泡面,累了随便一个地方就能睡着,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正如那句话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当然除了他们,志愿者们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有能力的人向武汉捐款,捐口罩,防护服等。大批救援队前往武汉,投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战役中。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月24号,某镇的一家无纺布企业内灯火通明,企业正开足马力投入口罩生产。为了疫情需要,本该休假的工人们放弃了春节假期,毅然返回工作岗位。厂长表示,工人3倍工资复工复产,确保日产24万只口罩,为医护人员提供物资。

2003年非典,中国七天七夜建成小汤山医院,现在,中国将在七天内建成火神山医院,增加1300张病床,为医院提供服务。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我相信,不久后,就能研究出疫苗。平常我们也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多锻炼,减少接触密集人群。众志成城,支援武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场防疫大作战我们一定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电视剧《淬火成钢》观后感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张玉中执导、郭广平等主演的革命历史剧《淬火成钢》于央视圆满收官。此次实力派演员郭广平在剧中饰演一代领袖周恩来,精湛写实的演技、细微入至的情感融入将周总理的生平伟绩刻画的入木三分。而这也是郭广平继《领袖》后再度扮演周总理。

该剧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大会师这一历史史实为蓝本,真实重现了这场人类历史上伟大而震撼的远征奇迹。作为工农红军的政治领军人物,郭广平饰演的周总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实早前在《领袖》中郭广平就曾扮演过周总理,此次再度出演该角色,郭广平不囿于之前的演技框架再度发挥,用更加娴熟、老练的实力演技将这位风云人物的政治本色和与各位政界人物之间的军事较量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再次重温那段传奇岁月。

演技纯熟切换自如,角色驾驭游刃有余。郭广平踏实稳定践行着演员之路的每一步,对待每一个角色都会融入真实的情感体验,用不懈的努力提升自我,用真诚的演技说服观众。《淬火成钢》已经落幕,由郭广平主演的《建军大业》将很快与观众见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期待郭广平更多的优秀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电视剧《宜昌保卫战》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接合部,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中国民族实业也西迁入川,宜昌成为西迁人员和物资的转运基地,成为中国军队的后勤交通枢纽和重庆乃至西南大后方的门户,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

抗战期间,在宜昌发生了“宜昌大撤退”、枣宜会战、反攻宜昌战和宜昌石牌保卫战等影响重大的抗战历史事件。“宜昌大撤退”,完成了150余万人、100余万吨战略物资从宜昌到重庆的转移,保住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和大批人才,被誉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鄂西大会战的核心战役宜昌石牌保卫战,是中国八年抗战少有的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挫败了日军入峡西进的美梦,粉碎了日军攻打重庆的部署,遏制住了日军肆意践踏的铁蹄,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重大军事转折点,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这段历史因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宜昌抗战”先后受到众多影视公司的关注,都希望以其为题材拍摄大型抗战电影或电视剧,认为将这段历史搬上荧幕,对进一步弘扬抗战精神、传承抗战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前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座英雄的城市,两度书写二战传奇。对宜昌来说,把这一题材搬上荧屏,更将凸显宜昌英雄之城和宜人之地、昌盛之城的城市形象,推动宜昌在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创造新的传奇。

宜昌保卫战这一改变中国抗战命运的题材搬上荧屏,是宜昌历届市委、市政府及400万宜昌人民的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宜昌积极寻求与实力机构合作,共同打造精品力作。

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宜昌保卫战题材影视片作为全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重点,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市委宣传部代表市委、市政府,先后与凤凰卫视、北京合润传媒、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就电视剧的拍摄进行了多次磋商与沟通。2012年,凤凰卫视、合润传媒来宜沟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合润传媒就聘请编剧由甲撰写剧本。市委宣传部抽调专人,配合由甲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资料、实地采访,收集了大量丰富翔实资料,经过两年时间打磨,完成了剧本大纲和30集分集剧本的初期创作。

为确保《宜昌保卫战》的创作生产质量并争取在央视播出,经反复比选,2014年下半年最终确定宜昌市与省广播电视台、湖北长江华晟影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该电视剧。湖北长江华晟影视有限责任公司从凤凰卫视收购了该剧本版权,并组建了全国一流的创作团队,孟凡耀担任制作,齐星执导,徐佳、童蕾、侯勇、陈小春、吕良伟、施京明、陈超、木幡龙、刘明明等新老人气影星出演。

导演齐星历时半年亲自对由甲版的剧本进行了修改完善,于2015年3月完成剧本创作。该剧按照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要求,将艺术性和政治性融为一体,全剧突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把“英雄主义”、“国魂”和宜昌地域文化予以充分体现。

期间,市领导马旭明、廖达凤多次赴中央电视台、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台汇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推进宜昌保卫战题材影视片的拍摄制作工作。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高度重视该剧的拍摄工作,亲自听取汇报,并将该剧命名为《宜昌保卫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志愿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70年后的今天,我再重温抗美援朝情景,仍然能感受到志愿军的英勇顽强、永不放弃、永不服输,永远坚持的精气神,这就是抗美援朝精神。

7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的国家跨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日子里,我重温抗美援朝血雨腥风的场面,仍然感受心灵的震憾。

不记得是去年12月初开始,就知道央视综合频道准备播放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本来我是不看电视剧的,可还是给电视剧的片花及广告片所震憾,情不自禁地看了,但由于是中间才开始看的,今年1月底央视重播,接着地追看,且看得一发不可收拾,连以前看过的都看了2遍。

每当我看电视剧都会被战士们永不服输的精神所折服,并被电视剧的剧情所感动。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一战,打出了国威,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从此外国侵略势力再也不敢染指中国本土。

总结起来,抗美援朝精神:就是永不放弃、永不服输、永远坚持。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硬件无法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帝等所谓的“联合国军”想提并论,但志愿军硬是打败了美帝国主义,靠得是“精、气、神”。志愿军硬是用两条腿,打赢了机械化部队的美帝等所谓的“联合国军”。抗美援朝精神永存!

从中央决定入朝作战到停战协议签定。志愿军克服了千种困难,历经了万般磨难,“永不放弃、永不服输,永远坚持”一直在支撑着全国人民以及志愿军将士。长津湖战役,在零下40多度的严寒,志愿军战士潜伏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牺牲时战士们的枪口仍然瞄准敌人来犯方向;38军完全利用2条腿,一夜奔袭70公里,硬是比敌人早5分钟进入阵地,痛击敌人。为我军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铁原阻击战中,63军用2万多人,硬是扛住了多几倍的敌人,坚守阵地达13日之久,为大部队撤退转移腾出了时间与空间,志愿军,他们是取可爱的人。

汉江阵地战,50军驻守汉江,纹丝不动,坚如磐石。上甘岭战斗,志愿军象钢钉一样,守住阵地,迫使所谓的“联合国军”止步于三八线以南,为志愿军的胜利立下了硕硕战功。

除此以外,我们还从敌人指挥官里学到一些经验。美帝所谓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从志愿军战役中,研究出每次战斗都是七天左右,因为志愿军的后勤补给也只能维持在一周左右,敌军司令官善于总结及研究志愿军的作战特点及经验,导致我追敌退、敌进我则疲于奔命,因为我们志愿军的2条腿无法跑过敌人的机械化部队的步伐。更致命是,敌军也学会了志愿军的穿插迂回战术、差点致志愿军退路截断的后果。

因此,从这点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从对手中学习并总结好的经验,并学以致用,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国,使我国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电视剧亮剑的观后感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在战争时代的故事,所谓亮剑,就是一种精神,就是说在古代有的剑客想和高手挑战,但是实力却远远不及,可是还不惧怕,勇敢地亮剑。

本剧主人公李云龙就勇敢地向楚云飞亮了剑,虽然开始还不如楚云飞的军队,但是却越来越锋利,让对手产生了惧怕随之取得胜利,这种精神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是为“亮剑”之精神。人生如战场,同样需要“亮剑”;学习亦如战场,同样需要“亮剑”,只是方式不一样,但同样在斗智斗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斗的是谁更努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励我们勇敢的向前冲,共同演义现代传奇故事。

不仅是学习,现在的中国也是这样,曾经有一段时间诋制日货,因为不少日本商家的产品已经占据了中国的市场,可是假如说中国的政府也具有亮剑精神,勇敢地向外国的产品挑战,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产品也会风靡日本,中国的剑会变得越来越锋利,中国的产品也会变成最棒的,最好的!

古语:“由狮子统领的一群绵羊战胜得了由绵羊统领的一群狮子。”可见领头羊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李云龙才会取得胜利.

这一切都告诉我:我该亮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爱在人间的观后感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爱在人间》主要讲了老唐凑不齐儿子大龙的学费,因此,大龙和他的妈妈离家出走,而老唐租了一辆拉车自己挣钱,又把自己住的房子的一个大房间租给了一个吸毒的女房客,名叫苏红。后来多次被警察抓走。又一次,突然发现苏红怀孕了,过了几天,生出了一个女儿,取名叫糖糖,生下孩子的苏红,又被警察抓走了,所以由老唐暂时做糖糖的爸爸来照顾糖糖。而苏红被强制戒毒两年。最后,他们成了一家人。

在这部电影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吸毒的危害,还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在看到苏红成功地生下一个小婴儿时,我为她的伟大而欢呼,我为她的勇气而高兴!同时我也想到了我的妈妈,从小到大,都是妈妈把我抚养大,一直呵护我的成长。

一句话,因为爱,所以感动;以为感动,所以感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正道基础教育改革启示录观后感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8月26日上午,我校教师欢聚一堂集中观看了《正道基础教育改革启示录》,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西安教育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两改革两创新”使西安教育风貌焕然一新。

《正道》一片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分为挑战、均衡、素质3个部分,立足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展现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要内容,评价其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意义和对中国教育未来的启示和价值。

西安所推行的大学区改革,毫无疑问是一个智慧、伟大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方案。这一改革方案,以强校带动弱校的方式,使各个学校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无疑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对于资源匮乏的学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同时,大学区改革制度能够带来卓越的成果和飞速的进步,离不开西安各个学区长学校的敬业与奉献。纪录片中对西安市第一中学创新素质教育做法的报道,是学校依照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

立足我国教育现状,《正道》是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点,辩证寻求破解基础教育瓶颈的破局之策,对推进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都具有破冰的探索意义,充满了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对学生及家长而言,可以享受到更加公平、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全面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综合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对基础教育学校而言,大学区管理制等各项改革有利于调动薄弱学校的赶超热情,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对西安市而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直面现状,勇于创新,缓解了入学矛盾,改善了教育民生,“奥数班”、“择校热”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正道》的拍摄,可以鼓舞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参与改革的热情,进一步推进各项改革在深水区面临问题的破解,也是对外展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一个窗口。

像我们这些处在并不繁华城镇地区的一线老师,深知农村教育的困境,纪录片中有关西安的大学区改革的尝试让我们农村的、底层的学生们拥有了同等的升学机会,这让很多农村的父母非常感动。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教育改革的一路壮歌也让我们对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信心,为国家的发展感到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录片正道基础教育改革启示录观后感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⑴对学生及家长而言,可以享受到更加公平、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全面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综合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⑵对基础教育学校而言,大学区管理制等各项改革有利于调动薄弱学校的赶超热情,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对西安市而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直面现状,勇于创新,缓解了入学矛盾,改善了教育民生,“奥数班”、“择校热”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正道》的拍摄,可鼓舞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参与改革的热情,进一步推进各项改革在深水区面临问题的破解,也是对外展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一个窗口。

⑷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来讲,随着《正道》涪触帝吠郜杜佃森顶缉的摄制和播出,将在全社会产生系列积极效应,呼吁广大家长、师生正确理解教育现状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正确认识各级政府为破解各类教育顽疾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引发讨论和共鸣的同时,推进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认同与配合。

⑸立足我国教育现状,《正道》是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点,辩证寻求破解基础教育瓶颈的破局之策,对推进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都具有破冰的探索意义,充满了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电视剧宜昌保卫战观后感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剧在宏大的背景音乐中启幕后,开场就是一段极富宜昌本土特色的峡江号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随后第一集日机空袭民生公司轮船的场景,让人万分紧张,而又让人对主角胡宜生的英勇反击肃然起敬。空袭过后,在美丽的峡江之中,漂浮的轮船残骸和遇难同胞遗体,让人黯然神伤。

此后,宜昌“老码头”成了绝大多数故事和情节发生的主要背景:比如码头各方势力斗殴被胡宜生紧急制止,以及大批难民抢购船票等等。

在第二集后半段,胡宜生对宜昌防空提出建议,在码头对面的磨基山一带设置对空火力,加强对码头的保护。

众多市民关注首播

昨晚电视剧开播前,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有不少表示全家都已经守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

昨晚的微信朋友圈,也被《宜昌保卫战》开播的消息刷屏。不少市民纷纷转发《宜昌保卫战》亮相央视的消息,并发表观后感配以屏幕剧照。

网友“耕田的刘”说,“参与群演的儿子和一群小伙伴跟随宁京妮撤离宜昌,乘船到重庆”;网友“梅子”认为,央视的片头非常震撼,“宜昌品牌将极大提升,外地人再也不会问宜昌在哪儿了”;在某医院工作的尹女士称,昨晚开播的电视剧制作精良,表演逼真,特別是片尾曲,歌王韩磊倾情演绎,为美丽的山水宜昌增色不少。

还有网友表示,“每天三小时,连续十多天,牢牢镶嵌在央视黄金档,这是首次高频率宣传宜昌的荧屏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在一起抗疫电视剧观后感影评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丁丑起愁波,天地增倦客。一朝流离身如飘絮家国破。”这首写沈从文先生的歌词,放在庚子鼠年再贴切不过了。大年初一我们听到的不是鞭炮声过年好,而是一位年轻的武汉姑娘追着母亲的殡仪车撕心裂肺的喊:我没有妈妈了……一场“战疫”就此拉开。

国家积极响应物资供应,到科学院士、白衣天使“逆行”,再到群众配合“不出门,不给社会添乱”,全国上下都表现出团结一心,保国卫民的本色作风。此时,我更加坚信,华夏同心,共担风雨。

国家保证是基石。武汉“沦陷”,国家下令征集医疗用品,常用酒精、口罩向各地医院送去,军医半夜空降武汉进行人力设备支援救济……国家层面为我们布好了大局,一句来自中央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和大量资源实物供应便为这场与病魔的较量打下坚实基础。国家给力,我们有底气,“疫战”定成功。

科研院士是冲锋。接受采访时,众人皆可见钟老包含激情热泪的亮眸中闪烁的坚定;众人皆可闻,那一句“武汉一定可以,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从钟老心中发出的嘹亮之声,这是中国科学院士的决心。李兰娟院士潜默无闻,拖着七十多岁的身子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不是开会就是研究药物,当她对着镜头莞尔一笑说到:“没事,我不困”时,我们知道这是中国医者的仁心。张定宇以自己的患癌之躯与时间赛跑依然坚守前线相信奇迹,数万名白衣天使携着汗水拖着疲惫依然面对患者坚信其终会康健,这是中国白衣逆行者的信心。决心、仁心、信心是中国“逆行者”的代言。一些医护工作人员为了工作方便而剪去一头的青丝,因长时间工作而给脸上留下的深深的压痕,我们的前线有这些有名、无名的战士为我们挡着灾害,战士冲锋守卫,我们安心,“疫战”定胜利。

人民群众是主力。曾经我看到一篇文章说“为什么澳洲山火不会发生在中国”,因为在澳洲,山火只是消防员的事,而在中国,山火的事,消防员上了,共产党员上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也会跟着上。这段日子又何尝不是这样,专家们在努力攻破病毒的同时,政府在全面指导的同时,人民群众也在跟着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同渡难关。为了维持百姓正常生活而不分昼夜地奔波的外卖小哥和快递员,年过半百的叔叔阿姨自愿加入社区防控工作……“不出门便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不造谣,不传谣,给社会安定。”“勤洗手多通风,只要我健康,抗疫便会赢。”“钟老说让动,我们才能动。”群众的回应带来社会的安定,只要大众好,中国便会好。从一个家庭,到一个社区,到一个城市,到一个国家。这是我脚下的中国,这是我们的中国,这是五千年的中国。华夏同心,“疫战”定凯旋。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现在所赠予的距离和时间,都是为了将来更好的遇见。国家打下成功的基石,医者冲出了新的希翼,人民给予着强大动力,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华夏同心,共担风雨,中国定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观后感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们期待的暑假来了,20年前的一件往事又浮现在了脑海中,好像每个孩子都经历过这样的“尴尬”。

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去了厦门,去了大连,疯玩儿两个月,直到假期的最后三天,才真正重视起来许久未曾动过的暑假作业。60天的东西堆到3天来完成,结果可想而知,1号开学,8月31号通了一宵,仍旧是没有完成。哭没有用,赶紧解决问题!是到学校告诉老师慢慢补,还是请假?

无论哪一种,都挺痛苦。面子无关年龄,每个人都需要,为了躲避后期要面对的种种问题,我选择在家写完再去上学,而付出的代价就是三天的缺课和数不清的措手不及。而就是从那次开始,我记住了教训,彻底学会自律!

后来才知道,是父母特意一整个假期都没有提醒,目的就是给我个教训。现在想起来,这痛苦,值得,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更何况:痛苦要趁早,未来才能好。

最近看了东方卫视和月如意合作的《我的前半生》,这种感觉再次加深。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个阶段,失败和成功、悲伤和喜悦同在,很多事情是特别不想经历的,过程很痛苦。但现在想起来,应该感谢这些痛苦在还可以应付来的年纪来到了,因为至少还有精力可以让我们挽回局面,甚至是从头再来。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面临人生的新拐点,就像剧中主角罗子君活到三十几岁遭遇最艰难的时光,突然失去了婚姻中的安全感,痛定思痛而后洗心革面重回社会工作打拼,终于学会自己给自己寻找快乐的人生,靠自己能力活着,坦然地过着每一天。

的确,只要不放弃自我追求与探寻,人生随时可以重新开始,永远不会太晚。剧中的子君是幸福的,前半生经历总比后半生折腾要好,她也告诉女性应该拥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和生活,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不知道在哪一个路口还会遇到谁,还会看到怎样的风景,也不知道在下一个路口,会迎来怎样的狂风暴雨,唯有奋力前行。但求此时,能惠风和畅,岁月静好。感谢每一次经历,永远向前看,昂头跨入人生下一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