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暑期三下乡心得推荐20篇

学校提出用五大发展理念,让党员教师立足岗位作贡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两学一做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1706

作文

253

篇1:暑期幼师学习师风师德心得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在幼儿教师的师德规范里我学到了幼儿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热爱孩子并尊重孩子。一个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幼儿,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幼儿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认为既然我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热爱自己的事业。竭尽所能,把这事业当成世界上最光辉的事业,使之理想化、神圣化,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其中一个重要体现。从师德规范中我深深的了解:只有热爱幼儿,尊重幼儿,才能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深入到孩子中去,关注他们的举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才能更好的为幼儿服务,这样就在他们中树立了威信。我们每个个老师都希望让每个孩子好起来,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我们教师辛勤劳动,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爱孩子就意味着尊重,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要认真考虑自己对孩子的每一个意见,每一个做法,无论如何都不能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得角落--人得自尊心。我觉得热爱幼儿要面向全体,尤其是个别特殊幼儿,能容纳他们的天真,能容纳他们的错误,这种爱才是博大而深沉的!让爱的暖流也能流进他们的心田,让他们也感受到生活也有阳光。

总之,我将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深深扎根于幼儿园这片净土中。今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我参加了系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就是短暂的一个月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一个月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每一天,捧着厚厚的问卷,怀着一份份坚定的信念,我们在烈日下奔跑着。感谢这次暑期实践活动,让我们在这过程中成长了不少,懂得了不少。

做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地感到初会实践的重要性。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大学中的社团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只有在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亲身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意义也在于此。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强了扎根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亲身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真的很有意义,我想以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学生的暑期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15 字

+ 加入清单

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漳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漳州市幼儿园、小学十佳优秀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首先我要感谢漳州市教育局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教育局给了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同时我还要感谢龙海、漳浦和云霄等各市、县教育局和幼儿园的领导、老师和孩子们。

这次送教下乡,根据教育局的安排,我到三个幼儿园开观摩课,内容是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这三个幼儿园分别是龙海华侨幼儿园、漳浦实验幼儿园和云霄实验幼儿园。不同的地方,却给了我一样的感动。在教育局的精心安排下,每到一处,我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热情的接待。

在龙海,龙海市教育局安排的车刚把我们送到龙海华侨幼儿园门口,龙海华侨幼儿园的丁园长一行人已经热情地迎了出来,她们为我们的观摩课提供了一切所需的工具、材料和场所,给予我密切的配合,使观摩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在漳浦,漳浦县教育局的幼教专干则是亲自开车接送我们,漳浦实验幼儿园的新园所正在施工中,旧园所场地有限,只能用幼儿教室当观摩厅,因此必须等小朋友离园后才能进行环境布置,但是陈少丽园长和老师们为做好送教活动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她们不惜和我们一起加班加点,一直到我们做好观摩课的所有准备工作离开时,她们还在为参加观摩的老师们排椅子,我从中看到了她们高度的敬业精神;在云霄,县教育局幼教专干、云霄实验幼儿园蔡园长和老师们的热情也让我非常感动,老师们不管是否被叫到,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准备工作中来,整个过程中,我看不到袖手旁观的人,她们一直在主动问我“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吗?”,我的耳边都是“这些图片我来贴”、“这些椅子我来摆”“录音我来播放”“磁性板我来擦”等让人倍感温暖的话语,她们积极主动、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面貌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让我获得精神的力量。

这次送教活动让我感到受益匪浅,但是,也让我感到非常惭愧。一想到刚接到通知时的情景,我心里就充满歉疚。因为刚开始我对这个活动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的。

主要是因为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这批十佳幼儿园优秀青年教师中,我的年纪是最大的,潜意识里,总觉得这个年纪不太适合在外面“抛头露面”,之所以参加“十佳比赛”,只是想给自己在25年的幼教生涯中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一个交代;再者,我这学期接新小班,接到送教下乡任务时,新生入园才半个月多一点,一个班48个孩子,哭的哭闹的闹,把我累得够呛,常常一闭上眼睛脑海里全是孩子的哭声,觉也睡不好,身心状态极差,而幼儿园里人手紧缺,也无法为我腾出时间让我专心准备观摩课,我好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重要的任务。

因此我向市教育局普教室李丽玲老师和幼教科王小宝科长请辞,但王科长的一句话让我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她说:“荣誉和责任是对等的,我们在享有荣誉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是我开始认真做好观摩课的准备工作。白天坚持给新入园的孩子们上课,晚上和周末就着手准备送教下乡的事情,从选材、设计到环境创设和各种教具的准备都做足了功课,丝毫不敢马虎。

功夫不负有心人,观摩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幼教同行的好评,我也从中找回了年轻时的自信和激情,这是对我莫大的鞭策和鼓励,我将在幼教事业中继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暑期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这三天师德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转变理念 ,迎接挑战。我们己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今天的知识就是明天的经济。这就给培养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方面转变等等。尤其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并做到两个转变,一是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二是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迎接 “课改”。 过去有句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在今天仅有一桶水的观念是不够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师除了在自己所教专业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还要对其它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知得广”。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学习。而我们,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必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在21世纪的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在本世纪,传统的师生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将更多的在思维方式与知识的导向性上给学生以指点。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样,只会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输,不是表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

“用爱撒播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心得3_教师暑期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16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条文及规定,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一、要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要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

总之,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正如xx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明确指出一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每一位学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范例1暑假三下乡实践心得体会

全文共 7663 字

+ 加入清单

为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长实践才干,不断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奋发成才、报效祖国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学校建校60周年。结合我校实际,党政办、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研工部、科研处、财务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2014年暑期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在全校13级、12级、11级、10级本、专科学生中全面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校各学院、各团队以“走进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和“为校庆献礼”为主线,以“投身实践迎校庆·奋斗成就中国梦”为主题,

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组织全校大学生紧紧围绕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依托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在广泛动员基础上,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校组建的123支队伍,深入各大省市、乡镇、社区、街道广泛开展活动。其中理论政策宣讲团3支、深化改革观察团4支、科技支农帮扶团8支、教育关爱服务团42支、文化艺术服务团12支、美丽中国实践团10支、献礼校庆服务行动6支、服务乡村市民学校计划25支、大学生暑期职场体验实践活动12支、“天翼”智慧城镇调研计划1支。123支“三下乡”社会服务团队遍布綦江、武隆、巴南、石柱、荣昌、万州等50多个区县乡镇,最远的到达四川凉山和邻水、贵州遵义、甘肃古浪、江西吉安等地区。

一、高度重视,有序开展

学校成立了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党委副书记龚燕任组长,党政办、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研工部、科研处、财务处、团委、学生会等主要负责人任组员。活动办公室设在团委,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各学院也成立相应的二级机构,保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整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悉心指导。

针对各学院、各专业的特色,全校各个活动团队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详细的准备。定主题、拟形式、做宣传、选队员,负责的老师和学生认真务实的开展着每一项工作,为活动的正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建。

制度上,一方面,根据《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的规定,在校学生修学期间,参加两次以上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有接收单位评语和公章的证明,可获得1个创新学分。另一方面,“三下乡”社会实践,也被纳入大学生素质扩展进行考核以及认定。正式这些制度上的要求和规范,引起了全校师生对“三下乡”活动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为活动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今年,正值我校建校60周年之际,全校各学院、各团队以“投身实践迎校庆·奋斗成就中国梦”为主题,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在“走进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和“为校庆献礼”的载体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政策宣讲、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文化艺术服务、献礼校庆、服务乡村市民学校、大学生暑期职场体验等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等支乡、支农活动,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校之念投身到服务社会中,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促进了乡镇、社区、街道精神文化的建设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三、积极参与,形式多样

今年,我校围绕“投身实践迎校庆·奋斗成就中国梦”的主题,动员全校师生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组建了重点团队79支,深入到达四川凉山和邻水、贵州遵义、甘肃古浪、江西吉安、甘肃青海以及重庆綦江、武隆、巴南、石柱、荣昌、万州、秀山等50多个区县乡镇。结合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特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点咨询、举办讲座、开设课堂、走访居民家中、社会调研、编排演出文艺节目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发挥高校学生专业技能优势向广大乡镇和社区群众宣传了科技、文化、卫生等先进技术和知识。

(一)重点队伍模范带头

1.“空中课堂”服务总队

“空中课堂”服务总队是各服务队的坚实后盾与技术保障。它是由校团委组织,校学生会牵头具体负责,是今年暑期三下乡的重点团队之一。工作站设在校内,是学校各团队流动站人力、物力的依托。其工作方式是通过微博、微信、短信、电话、邮件、QQ和网络在线等多种沟通方式,收集整理各个团队发回的每日工作总结,制作学校每日的《工作简报》,向报纸、网络、电视台等多种媒体平台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空中课堂”服务总队在进行日常的常规工作外,部分队员还前往重庆市璧山县,以随机抽样的200名人民群众为样本,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廉洁的认识以及反腐倡廉影响的五个方面进行了有关“反腐倡廉”的社会调研。经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市民普遍对于“反腐倡廉”比较了解,而且对如何进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想法。反之,缺少教育的市民对反腐倡廉了解得较少,想法及理解都有局限。所以,对反腐倡廉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必要之举。

“空中课堂”服务队的成员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部分活动按着计划顺利开展,且大部分活动计划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队员们不仅每天按时完成着各个团队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修改以及寻找各个宣传报道平台,还组织前往璧山县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调研等活动。队员们坚守岗位,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学校2014年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宣传报道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从中收获着感动与成长。

2.康居西城市民学校服务队

由我校校团委牵头组织暑期“三下乡”康居西城市民学校服务队于7月5日前往大学城康居西城社区开展“三下乡”活动。

队员们用了两天的时间做着一系列冗杂的前期工作。7月7日上午九点,校党委书记邓卓明,校长周泽扬、党委副书记龚燕,副校长杨新民、陈志军、陈久奎、孔春阳、陆远权等校领导莅临出征仪式。队员们在党墙前庄严宣誓,他们一定能继承光荣传统,不负众望,建新功立新业,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活动中,书写重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新篇章。随后,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康居西城市民学校服务队带着“投身实践迎校庆·奋斗成就中国梦”的信念正式起航。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共分为5个环节:第一环节,队员们围绕“青春伴夕阳,亲子共成长”组织了一系列关爱老人与小孩的活动。从宣传活动到上门走访,志愿者们偶遇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鬓发如雪“活到老学到老”的古稀老者;携手相伴、相濡以沫五十载,一起从青春走到白头的老人。第二环节,志愿者去到虎溪社区中心医院,为老人们带去一些健康小常识,希望对他们的健康提供一些帮助。第三环节,关爱留守儿童,队员们进行现场授课。“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声声《弟子规》萦绕课堂;传播汉服文化,志愿者们身着厚重的汉服,一边讲述一边演示,任凭汗水花了妆容,湿了衣衫,依旧坚持,只为节目结束时现场响起的雷鸣般的掌声,那就是给予我们的最大的认可与鼓励。第四环节,走访调研。队员们围绕“重庆市康居西城三社区人口层次”作了调研报告,此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经过严格复核,确定回收有效问卷(即样本数)530份,回收率88.33%。通过抽样,该调查样本主要覆盖康居西城三社区,涉及人口1500余人。同时,进行了“康居西城三社区老年人心理需求”和“青少年兴趣爱好”等调研报告。第五环节,汇报演出。队员们与社区居民一起演出。每一个节目,表演者们都精心的准备了很久,每一个结束,现场总会响起呐喊与雷鸣般的掌声。

短短的7天,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康居西城市民学校服务队在康居西城的实践活动就要结束了。7天里的点点滴滴,如今都历历在目。那些回忆那样深刻,毫无预兆地印刻在队员们的心上,存在于他们的脑海,忘不了,也不愿意忘记。因为对于队员们而言那些时光弥足珍贵,在以后的岁月里很难再寻。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三下乡实践活动是一个难得的平台,让我们得到锻炼,学会成长;让我们不只是温室里娇滴滴的花朵,也可以面对无情风雨与似火骄阳。感谢此次康居西城三下乡实践活动是它为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最绚丽的一笔,让我们的梦变得那样的真实,或许它就是最靠近梦想的地方。

3、垫江服务团

由美国科学教育协会、谭氏教育基金会、重庆师范大学联合发起的2014年“乡村少年科学营”于7月7日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小学校开营。我校校团委组织的10名志愿者与沙坪小学的120名留守儿童,一起相约过暑假

老师和志愿者们受到了垫江县沙坪镇党政办主任周俊霖、垫江沙坪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武以及沙坪小学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我校校团委孙玖江老师代表学校发言并向学校捐赠了120余册科普图书和价值4000元的体育用品一批。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志愿者们纷纷将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们。“我要当航天员、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发明家、我要当飞行员……”第一堂课上,孩子们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梦想。每个梦想都是如此的真切而美好,孩子们童真的眉眼、纯真的脸庞,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志愿者。志愿者牵起留守儿童的手,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和留守儿童共筑起美丽的中国梦。

制作“土”电话,感受固体传播声音的奇妙;自由落体运动与神奇数字的结合让孩子们惊呼:“哦!原来牛顿的伟大是因为苹果”;彩色喷泉在化学仪器上喷涌而出,孩子们发现原来瓶瓶罐罐里装着一个奇妙的世界;通过测试自身脉搏的跳动次数,孩子们认识自我,了解人体器官结构,真切地感受到生命跳跃的活力。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神,一双双稚嫩的双手,正在为自己美丽的梦想“添砖加瓦”。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志愿者们在烈日炎炎下不怕苦、不怕累,默默的为乡村的留守儿童们带去温暖与关爱。让乡村的孩子们拓展了视野,吸取了最新知识、了解了科学技术,洞悉了当今文化和价值取向。志愿者们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人格品质,为今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悉,重庆师范大学“乡村少年科学营”项目已在我市连续开展4年。曾石柱冷水小学、重庆科技馆、乡村市民学校等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营实践活动,累计受益人数达800余人。项目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开设课程主要有趣味化学、百科探秘、英语歌曲、心灵鸡汤、生理卫生等。旨在向乡村及乡村留守儿童普及科普知识,训练学生思考、观察、假定、实验、求证和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脑和动手做实验的方法和能力;协助提升乡村学校科学教育质量。

(二)各学院服务活动精彩纷呈

政治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前往贵州省遵义、重庆沙坪坝区曾家镇,寻访革命年代的记忆,重温红色时代的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了教育关爱、课题调研等任务,队员们在活动中领略红色革命精神,提升自身思想素质。

文学院18支社会实践队伍,奔赴重庆渝中区、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川区、梁平县、璧山县、走马镇、曾家镇、王坪镇、兴旺村、青木关敬老院等多个区县、乡镇、社区,服务乡村市民学校,开展了“致敬国学,扬经典文化”;“献礼校庆,颂重师精神”等相关活动,深受当地居民、老人、留守儿童的高度肯定和喜爱。

外国语学院“繁星”“暖心”“向日葵”“晨曦”等志愿者队,走进城乡市民学校,齐聚爱心送温暖,服务乡村市民,得到学院老师、当地政府、居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的高度评价。

传媒学院“逐梦者”实践团队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前往巫溪县,通过“超广角”纪实摄影,献礼校庆。部分团队前往沙坪坝区各镇开展了教育关爱活动,向当地的儿童传播知识文化。

历史与社会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重庆市开县同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老年休养院。传承传统文化,普及国学知识,走进红岩关爱老人,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数学学院23支队伍,奔赴重庆各大区县,向当地的留守儿童、乡镇居民开展了教育关爱活动,并同当地政府建立了长期帮扶机制。同时,拜访了梁平红旗中学副校长副校长周毅、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和平等多位校友,并邀请他们参加建校60周年庆。

教育科学学院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们,走进重庆市万盛经开区

黑山镇南门村,开展教育关爱“和谐万盛 幸福南门”活动;前往重庆市北部新区翠湖苑社区,“传递爱心 阳光助残”;去到重庆市巫山县红椿乡高炉生态搬迁集中安置,“心辅移民情融土家”。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三下乡”志愿者们,深入重庆市万盛区

黑山镇,走进城乡市民学校。“心手相牵,筑梦起飞”暑期“三下乡”;“播撒科技,滴水浓情”社会实践,为广大居民义务维修家用电器,深得群众喜爱。

化学学院“三下乡”服务团队,根据专业特色,开展了弘扬经典山区行、畅意游园会,科普进社区、材料化学新体验——蓝宝石之旅、给垃圾找个家等特色实践活动,得到了社区街道一致好评。

生命科学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发挥专业优势,进行了“环保进万家”、“绿色天使”科普知识宣传、“秀山红星中药材公司和移动4G职场见习”、“乡村生态文化建设”服务、“义务测量血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队员们在各种活动中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增长了见识,也让居民进一步了解了许多生活中的环保、科普知识。

地理与旅游学院志愿者们来到重庆市沙坪坝区,向来往的市民朋友讲解地震与雾霾科普知识并且发放自制的科普知识宣传手册,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同时,受到《重庆日报》的大力报道。

体育学院“逐梦营”乡村市民学校服务团队走进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九凤村,和那里的居民们一起做运动、开展运动会、切磋太极拳.....居民们与志愿者们其乐融融。丰富着居民们的业余生活。

经济与管理学院“三下乡”走进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关东村乡村市民学校,开展了充实而有意义的理论政策宣讲活动,让村民们了解到紧跟时代的政策法规,提高了村民们的思想素质,也更一步提高了农村文化水平,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美术学院“七彩绘”实践团队走进重庆市石柱县沙子镇沙子印象小区(幼儿园、小学),向小朋友、大朋友带来了一场又一场别开生面的美术课堂,传递爱心、温暖人心。同时,在当地进行了实地的社会走访调研。

音乐学院“三下乡”队伍,走进巴南区二圣镇、合川区钓鱼城、荣昌县安富街道通安村、沙坪坝区曾家镇白林村,为当地的居民们带来了舞蹈、音乐的视听享受,并开展“一对一”手把手教学,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初等教育学院前往重庆市大渡口区,以“青春飞扬·教育关爱”为主题,帮扶城乡市民学校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暑假。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众缘”志愿者爱心小分队走进了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向麻风病村开展了支教帮扶活动,志愿者们为当地的居民们带去了关爱与温暖,得到了居民们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四、力求创新,亮点突出

在今年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校各个团队在以往几年经验的积累下进行了新的突破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今年,正值我校建校60周年之际,全校所有团队以“投身实践迎校庆·奋斗成就中国梦”为主题,在“走进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和“为校庆献礼”的载体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献礼校庆的实践活动。化学学院、数学学院等也都相继拜访了多位校友。

第二,帮扶制度更趋完善。今年,各三下乡队伍都与当地的学校、街道、敬老院、社区等建立了长久有效的合作帮扶制度。如外国语学院的“繁星”服务队与北碚区澄江镇北泉村政府建立了帮扶,康居西城服务队与康居西城社区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等。完善了乡镇、社区、农村的长效帮扶机制。

第三,各学院专业特色更为突出。今年各团队开展的“三下乡”活动紧紧围绕了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挥了学校、学院以及学生的专业优势。如传媒学院“超广角”纪实摄影;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关爱,阳光助残”;地理与旅游学院“地震与雾霾科普知识宣讲活动”;文学院“致敬国学,扬经典文化”和“献礼校庆,颂重师精神”;政治学院“重走红色长征路 践行核心价值观”等实践活动,更加突出了专业特色,发挥了专业优势。

第四,加强了吃苦耐劳精神教育。在本次三下乡中,不少志愿者深感下乡条件的艰苦。烈日炎炎的行走,山间小路的迂回走转,居住条件的简陋,生活条件的艰苦,让学生们对艰苦朴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五,重走红色长征路,践行核心价值观。今年,政治学院志愿者前往了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纪念碑。学子们重温革命先烈的足迹,参观红军战斗遗址,感受红色文化气息,将革命精神进一步深化于心、显现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六,形式丰富多样,活动精彩纷呈。今年学校首次采用“灵活组队、项目运作、注重实效、优胜劣汰”的组队方式,公开公平评选校、市级实践团队。学校共组建123支校级团队(包括市级团队),其中重点项目项目79份,分别为理论政策宣讲团3支、深化改革观察团4支、科技支农帮扶团8支、教育关爱服务团42支、文化艺术服务团12支、美丽中国实践团10支;专项计划项目44份,为别为献礼校庆服务行动6支、服务乡村市民学校计划25支、大学生暑期职场体验实践活动12支、“天翼”智慧城镇调研计划1支。

五、成效显著,收获丰硕

今年的三下乡活动,我校师生积极参与,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我校建校60周年为契机,各团队以“投身实践迎校庆·奋斗成就中国梦”为主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凝聚力量、深入基层、吃苦耐劳,坚持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为乡镇、社区基础教育、家庭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特色,把先进的“科技、文化、卫生”带进农村,带给农民,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农村文化建设水平。高度关注留守儿童以及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关爱他们的生活,为他们送去温暖。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前往贵州遵义等,缅怀革命烈士,弘扬革命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树立更高的目标与追求,不断完善自身,将自身的知识、技能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在活动中,青年学生吃苦耐劳、不畏酷暑、深入基层,学会了如何坚强生活,学会了关注民生民情,懂得了感恩与回报,收获了感动与欢乐,他们有了别样丰富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对生活、学习、社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从7月6日起,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时代日报、中国共青团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时代新闻网、中国台湾网、重庆电视台《新闻联播》、《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海外网、凤凰网、华龙网、光明网、网易新闻、东方网、新浪网、搜狐网、重庆志愿者服务网、沙区外宣网、大学生家园网、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校内网、大学生在线网、綦江电视台、巴南电视台、石柱电视台、荣昌电视台、石柱生活网、荣昌之窗、重庆壹社团、遵义日报、贵州赤水电视台、四川宜宾电视台等诸多家媒体对我校“三下乡”活动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宣传报道。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踏上新的征途,我们坚信,我们的智慧与勇气定能再铸新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10月31日至20XX年11月9日,由山西省教育科学院组织实施的“幼师国培(20XX)山西省农村幼儿园送培下乡培训项目”在山西省吕梁地区进行了为期九天的培训工作。我们太原市育杰幼儿园派出了伦秋风、茅艳芳两位教师担任送培专家,承担此次培训任务。在这九天时间里,送培小组先后奔赴吕梁地区的临县、方山县、柳林县三个县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培训工作。由于培训前省教科院部署吕梁当地教育局对这次培训工作做了周密细致的培训安排,再加上培训期间省教科院领导的指导,以及当地幼儿园的积极配合,使每一站的培训工作进行得紧张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虽然此次培训时间较短,但结合临县、方山县、柳林县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分阶段实施的方式:先座谈,接着听课评课,最后示范课、讲座的方式,面对面与县内的一线幼儿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参加培训的老师得到了丰富的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为县内教师学习并落实《纲要》与《指南》,避免小学化倾向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圆满顺利地完成了所有的培训任务!这次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收到了良好的反响,使大多数教师真正发出“这次培训让我们获得了许多”的内心感慨,更有不少年轻教师在培训活动过程中主动与培训教师进行个别交流,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与梳理,体现出对于培训内容的关注与热情,并提出渴望相关培训机会的强烈愿望。通过承担这次培训任务,尤其是得到每一站受培教师的热情肯定,我们的送培教师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同时对于《指南》精神有了更深层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暑期集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89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暑期教师集训又要结束了,我们学习了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业务规范等内容。我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准确地理解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并自觉用新《规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新时期师德楷模。通过暑期的学习,我对教师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一.高尚的品德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二. 慈母般的爱心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三.不断更新充实自己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因此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要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理念,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应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丰富自己,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获取信息的先进手段,从传统的“经验型”向“学者型”、“研究型”角色转化。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不再充当教材大纲的“忠实的执行者”的角色,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深刻理解新课程的教育价值,要把教材看做“面粉”而不是现成的“面包”,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我们不断学习,用新知充实自己,才能在教育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师者。真正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年5月14日,早上八点不到我们坐着学校的包车来到了惠阳区的联治学校。随着汽车的发动,路途中乡村风光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这也意外着我们将要开始一段不平凡的授课过程。

为了三下乡,我们组准备了一个多星期。当到达学校的那一刻,我们都在担心我们能教得比老师好吗?我们能向他们展示大学生的风采,与他们进行一次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知识传播吗?进入课室后,一片朴实的气息向我袭来,随后便从学生们一张张期待的眼神中散发出渴望知识的气息。随着铃声一声声响起,我们的授课正式开始。

以宏观的视角观看三下乡这一天的过程,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让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并告诉他们应自信、在舞台上表现要大胆。随后我们给他们讲解了安全知识,让他们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其他人。下午我们与他们进行了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主题的班会课。我们给他们讲了礼仪与传统节日。授课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有所收获。

以微观的视角观看三下乡这一天与同学们的互动,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碰到了在课堂上的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在三下乡之前,我们团队讨论了如果出现某些情况产生对授课过程产生阻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处理。诸如,会不会出现同学们对我们的授课积极性不高,亦或是情绪过于高昂,影响到同学们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以及维护课堂秩序,面对小学生群体应侧重于容易接受,通俗易懂、传播与传统教学不同的知识,体现出大学生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充分表现出大学生的特色等等。充分的准备使我们的授课过程大体上顺利进行。

结合这两个角度思考,三下乡活动使双方都能有所收获是最大的成功之处。接收知识的同学们充分吸收与传统教学不同的知识,弥补的传统教育的所不涉及的空缺。而作为传播知识的大学生们也收获颇丰。

在这次三下乡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应充分做好必要的准备,这可使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也意识到教学要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群体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教学。另外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自信,让他们展示自己,开发潜能。以及大学生应该要有勇于创新的意识,对传统进行革新。在这次经历中,我们七个人是一个团队。我收获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作为组长应该鼓励团队中的每个人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多交流,提出问题,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大学生在接受系统的本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三下乡实践是对这个过程很好的补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生可以在三下乡实践活动收获欢乐,但绝不应使三下乡实践活动成为一个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发挥其作为一种实践的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全文共 6233 字

+ 加入清单

家文化的分析

对于家文化来说,现在在一些家庭中还存在着家规、家谱,这些对于家文化的建设都是有非常积极地巨大的影响的,家风的建设借助于家训、家规的规整可以让受教者更加直观的来体会家风的精神与魅力,家训等的存在是一种如书籍般的存在,我们可以从中进行汲取家文化精髓。家训等中蕴含的优良家风是通过一代代人在创立者的基础上进行一点点的完善得来的近乎于完美的精神载体,其中所载的价值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认真践行其中所含的道德理论的同事也在对其他的家庭进行互相的影响与渗透,对自身人格的完善有很好的帮助。

家文化的理解

家文化中所含的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族繁盛的良好开始,在社会的磨练中,家风家训就如一种精神的支柱来领导每一位家族成员正确的生活和行为举止,就好似我国的“纲领”般的存在,优良的家文化是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担任着中国魂的孕育与启蒙之重要任务,支撑这一个家族的发展与繁衍。好的家文化是可以带来和睦与欢乐的,有了和气那么就会获得幸福感,幸福的家构成的是充满爱的社会,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最高层面,就如“世外桃源”般的富足生活是所有人所向往的存在。

不同人对家风的解释

校长心中的“家风”:一个家庭到底要追求什么,它是一种精神。

小学老师心中的“家风”: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小学生心中的“家风”:家庭氛围、环境。

高中毕业学生心中的“家风”:我不吃饭,我妈会打我

家长心中的“家风”:一种严苛的东西。

读者心中的“家风”:祖上传承下来的一种做人的准则。

钢笔画家心中的“家风”:一种家庭风气,与社会风气相辅相成

漫画艺人心中的“家风”:家风应该和家庭教育差不多

行为艺术家心中的“家风”:长辈以身作则,做到有礼有节

封建制度影响下的家规

(一)家规与君主制度

家国天下,如此的思维模式在中华民族传统家文化中稳如磐石,不可撼动。尧舜的开明贤让之后,君主专制有力的捍卫了中国的版图也同时钳制了固有的家族制度,从而设立的模式甚至沿用至今。在封建社会与民国时期,嫡长子继承制由王室扩散到民间。仿效皇室的规令,父系氏族的家庭以嫡长子作为继承与权力的制高点,一家之主与一国之君类似,在家族中有着令其他人敬畏的尊严。因此只有正室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家业,这仿佛如同储君的存在肩负整个家族明日的使命,不容更改,毫无置疑。

(二)三纲五常

由此衍生的三纲五常,看似是封建制度的桎梏,实际贴切反应了社会的诉求。儒学对国家统治的干预在程朱理学兴盛之前就扎根于历史之中,明清时期的密集体现只是社会形态变更的适应。“五常”仍是当今社会歌颂的信条,但真正维护封建制度稳固兴盛的除了教育为人品性的脱俗,更重要的是封建教条的恪守,也就是对”三纲“的坚持。男权社会下的家规建立在对权力至高者的膜拜,这个犹如金字塔般严整有序的社会体系是封建社会建立的基础。

“君臣义”是君主制度的猬甲,“父子亲”是孝道传承的胚皿,“夫妇顺”是女权对男权的妥协。第一种至于现代可以转换为忠诚与道义的一类形式,第二种正是时代所追捧但也严重缺失的,而第三种则是君主专制投影下对男权至尊的首肯与表现。由“夫为妻纲”而派生出的具有封建特色的习俗,现在已被尽数废除。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于寡妇生理及心理上的剥削,这在明朝又达到了顶峰。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家闺秀唯一熟悉的作品就是《列女传》,书中惨无人道的守节方式一度被宗族奉为教育女性的标准。教育理念与社会习俗必然是与法规制度密切相连,以明代为例,女性在30岁之前丧偶并守节到规定年岁的可上报朝廷笙表,从而获得一块贞洁牌坊,而这块牌坊可以换来一族人民永免徭役之赋。于是各种换取牌坊的手段层出不穷,人性也因一族大义的扭曲而堪比禽兽。如此断送女子一世安稳的历代陋俗至今仍在衡量女子品性标准的砝码中若隐若现,根植于骨血深处的观念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辐射,改朝换代也磨灭不了。很巧合的是,因时代的需要,四大名著中的许多人物的潜意识行为被冠以新思想的标签。梁山好汉在革命中的象征意义就不必赘述,有趣的是红楼梦本身是一部受时代限制却仍保留超脱时代理念的矛盾作品,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被歌颂为了反封建的旗帜。书中女子读书作诗,在男主人公眼里受到平等甚至更为尊崇的对待,这些现象在宋朝女子中就有实现。不过将此书作为新思潮的萌芽的确是不置可否,但人们关注的总是宝黛的反封建与以宝钗为代表的封建卫道士之间的对立,自然便忽略了红楼中对中国传统家规的详尽描述,以及家风建设的细腻刻画。这在下文的“家风与家族建设”中会有解释。

(三)家规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旧时一度有将社会分层的方式,即上中下三门。上三门为官,军爷戏子拐中仙,正如烟上月;平三门曰贼,阎罗浪子笑面佛,正如杯中酒;下三门经商,美人算子棋通天,正如花下风流。正所谓官商勾结,官贼一家不过如此。地层群众及从事低贱职业的人民须得有商家为靠才能衣食无忧,而贾人须得官家相护才可站稳脚跟,扩展版图。虽然三者相生相依但论起门第却界限分明。平三门与下三门代表中下阶级密不可分,故而以通婚为媒壮大势力。上三门因有皇室支撑实力雄厚,有自己的党羽军队,又碍于政治原因不便与其余两门相交,所以才产生了门第之见。而自古以来以财富多少而分层的观念也随着以上举动的渗透更为刻骨铭心,沿用至今。很多时候因为贵族阶级的利益,不得不牺牲中下阶级,以此保全大局,维护社会的平衡完整。看似门第偏见的表面实则暗涌着政权的汇聚与稀释,金钱衡量的差异仅仅伪造出了一个不得善终的结果实则一切都在无声地为政治服务。如同石头记中曹雪芹未点明的秦可卿的命运,按照时代对应曹家当时是扶植太子胤礽中坚力量,太子被废,曹家比受株连,若依石头记中所述,秦可卿自小被贾府收养照料,死后加封龙禁尉,便暗指秦可卿一角是太子幼女,贾府对秦可卿有恩影射现实便是曹家在夺嫡之争中留有暗棋,太子一度被废后曹家布了这一招棋,太子复立之后曹家有过短暂的末代繁荣,等到胤礽二度被废,书中秦可卿这一角色立即死亡。曹雪芹本想用“淫丧天香楼”来掩盖真实情况,最后的书稿中还是将这一段删去,只留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死亡结局。代入现实之中,曹家本是皇室的包衣奴才,主要生计为宫廷织造,也属于经商范畴,在政治博弈中浮沉,最终失去背后的势力。

(四)家风与家族建设

旧时家族多设族长一职,主要是负责族中祭祀、婚娶、起灵、与其他族群交涉联系,以及,重大事务的决议。此职承载了族中最核心的秘密,与职位所带来的权力相呼应,族长在一族之间是决断一切,掌控全局的所在。被选为族长的人往往要承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与折磨,可族内生活依然要进行,无数的备选方案在储备的同时权力核心的履职也在不停运转。支脉广大的姓氏族长的人选和职责会被明朗化,而一些家族血亲组成的族群族长一职则被细分到不同人员手中,类似于朝廷的不同部门。一族的命脉往往跟族长的决定息息相关,这也使得族长成为一族中最危险的职位。若是决议有误,所有的损失便有可能被转嫁到族长一人身上,其余的势力仍虎视眈眈这个一族敬仰的地位,同时又加大力度动摇族长的权威。所有的族群效应都是微茫个人欲望的汇总与膨胀,欲望无限,利益便无穷尽的衍生,因而诞出对秘密的挖掘,对欲望的追求,故而厮杀争夺,布局反击。浅薄的理解,族长所领导的事务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祭祀。石头记中宁国府的除夕祭祀就是世家大族普遍进行的仪式。汉族习俗,祭祀主职如焚香献礼都由男人完成,满族则与之相反。书中所写的祭祀方式则是满汉结合的模式,但程序与形式依旧代表了人民对于祖先的敬畏以及对未来平安和乐的祈求。

(五)家规与传统艺术及技术

除开普通家庭遵循的仁义礼孝之外,拥有某些传统艺术或技术家庭的家风与家法更具特色。以梨园为例,旧时戏子地位低贱,除了一个叫座的艺名之外连真实身份都无权拥有。严苛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严厉的家规,“不得酗酒”,“生旦不得私相授受”等。看似不通人情的规矩实际都是为了角儿个人的好处,让他们能清心寡欲的专注唱戏,不被世俗的烦扰所牵挂。同样,在学戏的过程中他们须得熟记大量的戏词,除开拉嗓子练唱功之外,对于自小学戏的孩子来说,戏文就如同天书一般不可知。但随着经验的累积他们就会慢慢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渐渐了解当初师父棍棒相逼自己背的忠义道德。

无论中外,戏剧的流行一开始都是以教化人民为目的。主题往往旗帜鲜明,惩恶扬善,这也直接反映在脸谱的表现形式上。同样,在各派曲艺渐渐成熟后戏剧也成为了统治者管理民众,宣扬治国理念的一种方式。古代娱乐方式较少,正规的戏剧只有显贵之人才能落座,平民百姓也就只有就着一碗烧酒在路旁听说书先生挥斥方遒,或是有钱人家搭戏台子时趴到墙上望几眼。

在戏剧这个以技艺见长的行当里,学徒对师父的尊敬又不同于族长制家庭。与武术一样,梨园的目的性就很直接,学的精就能继承师父的衣钵就有可能飞黄腾达成了角儿。这种靠个人天赋和后天勤奋所带来的前途对于那些从小挨饿受冻,甚至无父无母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因而这个行当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尊是一般人家无法做到的,每逢除夕十五,师父都要领着徒弟们祭拜祖师爷,在继承发扬的过程里不忘对起源的回归。这样的精神也是值得发人深省的。

对艺术的传承它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态,是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到观众面前。而对于一些掌握传统技术的家族,用文字的形式来表现它的承接就显得很牵强附会。以古玩鉴赏为例。这一行当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对历史、对艺术品制作方法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父辈会给子女讲故事一般灌输一些理念,一些行业里的不成文的规矩。同时也会投入大量的时间训练他们的“硬本领”,基本的棋艺,书画的赏析与临摹,对古拓本的研究和古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的研究也在其涉猎的范畴之内。更基础但也是最有效果的就是对物体质量的估算,用手一掂就知道这件铜器大概的构成,这在他们随机扫货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在很多私人的拍卖会中,极品的收购就是靠买家的眼力,靠职业的“第六感”。在广大的古玩市场中能上到私人拍卖的台面里不乏一些稀世的“原单货”,这时候就需要鉴赏者对同类型产品的熟悉程度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当然运气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本领非一朝一夕即可练成,家庭环境对自身修养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助燃剂。

像这些家庭的子女,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背负着比寻常人更为沉重的东西,有些人很幸运,父辈为他提早做好了铺垫,洗白了他可以不必去涉足的黑暗领域,让他可以拥有一个正常人的年少生活。有些人则没那么幸运,本应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们则要忍受寄人篱下的飘零生活。看似衣食无忧但却处处被人监视算计,即便掌权之后身边也没有一个可以值得信赖的人。不过还好,这两类人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对未来的掌控。现在他们可能很无力,连看清威胁来自何方都举步维艰,但是他们在尝试,在黑暗中及时孑然一身也摸索着前进。他们未来解开一个谜,拜托既定的命牺牲了很多。那些看似欢愉明亮的成分在他们的生命中似乎永远消失了,可到了时机成熟的日子,到了棋局布好的最后一招,命运缓缓不为人知的扭转也未可知。这类人在痛苦也是一刻的。就像未破的悬案,只有未来那一头是谜,过去的种种似乎能渐渐摸清脉络。而还有一类人,他的存在就是个谜。

就像玛雅文明的消失和亚特兰蒂斯的陷落一样,所有值得挖掘的东西都在历史与时间的洗刷中失去了身影。当最初守护的变的无人问津,一切都掩埋在深海或黄沙之下,即便如此,齿轮还在转动。它并没有因为无人问津就停止前行的脚步,可悲的踽踽独行。所以还是有继承者在不知道谜的两端的情况下孤独的追寻,他们跟以上那些温室或乱世里长大的二世祖不同。他们就是一株幼小的植物,在开始生根之前就被无情地拔出了土壤,扔到沙漠里自生自灭。他们被家族的命运所束缚,被族人因为利益操控推到神坛的最高点,又因为利益是失衡被推出门外。但流离的生活并没有因离开本土而结束,他们身上结着祖辈的孽,除了还这一份业,没有任何可以值得牵挂的,和这个世界没有一点点联系。所以当他们麻木的从死亡身边走过,眼力没有一丝同情或悲悯,只是春水无痕。看尽了生死的阻隔,尘世的离别又算的了什么。我们经常谈论人生的意义,家族经常诉说家族的使命,可是这本身就是徒劳无功的伪命题。人生逆旅,何为标准规则?不过从心所愿,随遇而安罢了。叫嚣着要实现生命价值充实人生获得幸福的伪君子们蝇营狗苟的偷生,画地自限的把自己禁锢在欲望的枷锁里,还用华美的袍妆点粉饰。我们无权置疑他人的生存方式,也无力回击那些庸庸碌碌之人的嘲讽与不解。只是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等自己一生值得等的人,守自己一心值得守的愿。我们费尽心机去窥探的秘密或许永远都不得善终,你说是好奇心作祟,我说不过是为了一个约,对自己对他人的许诺,到了时间就该偿还。偿还的过程一定是坎坷艰难了点,可还好,有个念想支撑这漫长岁月里的磨砺,等到故事结尾的时候,还可以云淡风轻的潇洒一回。

这便是那些隐匿在时光尘埃里的家族,那些族人像天地寂静时披着雪花走过的商人,有着佛教信徒般干净坦荡的灵魂和不屈服于一切的坚强躯壳。他们的人生规则很多,不过他们信的很少;风骨不减,可是他们表露的机会不多;羁绊很杂,然而斩断的时候却藕断丝连 。他们从来都是一个弱者,因为强者是为了目的可以牺牲一切的人,而他们,有些东西还是舍不得。或许父辈的教育意在让他们远离这趟俗世的浑水,但谁能预料自己的人生。有些事在他们还没出生前就启动了,仿佛那些我们一直心知肚明却又不敢也无法触碰的秘密。就是这样一个弱者,跌跌撞撞套上了沉重的伪装,为了一个诺言就轻轻松松赔上一生的安稳,看似愚蠢透顶,背后是手臂上一刀刀划出的伤痕。他们没有人教自己仁义道德,因为从古至今这这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用了掩饰所有肮脏交易下的黑幕。他们也曾经在别人眼中善良无邪过,然后又在世人的眼中变得腹黑沉稳,变得狠辣决绝。世上一直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人心难测,他们的改变跟飞鸟迁徙一般稀松平常。当他们被旁人说改变了初心,其实原来他们连初心是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当遭遇了种种之后他们开始意识到了要开启一个新的生存模式,可这在外人眼里就是质的改变,是人心的偷换。“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其实改变的仅仅只是世人的眼光,他们想守护的东西一直都一样。想守护最重要的人,而由这些最重要的人组成的集体我们给它起了一个称呼,家。

我们一直在不断强调着的家的重要性,强调着家风家规的影响,这只是一个因,一个为了达到渴求而创造的必要条件,至于果,我们称它为留存,通俗一点,活着。再次基础上我们才有资本谈论人生,也就是人格道德建设。以上我说的“他们”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依旧得自己挣命的生活。所遇的坎坷没把家法一条一条的写在红木漆板上,放在香案上受后人膜拜,那些刀削斧刻的伤痕干净利落的教会了他们生存,至于人生的意义,那是只有哲学家与玄学家才有空的冥想。

于是有的人决定反击,打破压制家族留存的桎梏,在绝望的黑里撕扯出一抹光亮;有的人选择隐忍,姿态低到尘埃里,藏好以前的一切气息,等待一个时机,网撒好的那一刻,收回原本失去的;有的人执着于宿命,原本只是想一步步找到与世界前因后果的联系,最后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第一类人反击的动因。很像《方丈记》中的一段,“江河流水,潺湲不绝,后浪不复为前浪。浮于凝滞之泡沫,忽而消佚,忽而碰撞,却无长久飘摇之例。世人与栖息之处,不过如此。”

世人与所栖息之处,不过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数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

全文共 161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期,我参加了初中数学培训会,聆听了合肥两位专家的专题报告,使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如何能驾驭课堂,以及上好一节数学课要树立四个意识和三个能力,关键看对教材的研究和挖掘,对新课标的理解,对新世纪培养人才的要求,要改变以前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认为在完成教育教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数学。

一、让数学走进生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正如《标准》中所说的,数学,它是一种过程、技术,是工具,更是语言、思想和方法。可见,数学已经融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多维结构的人类活动。因此,教学时,要努力让数学走进生活。

1、从现实生活中创设引入数学情境。《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负数的引入”时,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来认识,比较一个地方夏天与冬天的温度如何表示,把数学的学习与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像这样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钟爱数学,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且培养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教材中挖掘潜在的数学资源。《标准》中指出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通过融入了数学的含义,体现了数学的价值,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而且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存在,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让生活融入数学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标准》的要点之一。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应用数学,让数学生活化,让生活融入数学

1、通过模拟活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标准》中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如在教学中创设优美的生活情境:春天到了,班级想出去春游,现在有两家旅行社分别给了各自的优惠方式,请比较一下,选哪家旅行比较划算。通过把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引进数学课堂,使生活常识数学化。由于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从中可以看到,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确实息息相关,两者之间是一座相通的桥梁。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觉得数学没有白学,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知识,从而体会到数学本身的强大魅力,感觉到数学课堂充满着智慧和乐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标准》中强调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改变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寓数学知识于学生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丰富的数学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普通教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教师辐射作用,九月中旬,我校组织开展了送课下乡活动。我有幸参加这一项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课任务的老师,首先要感谢校领导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是他们给我们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同时感谢爱林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是他们给我们展示的平台。

教学中我和学生配合默契,孩子们大胆动手动脑完成课的任务,将课一次次推向高潮,最让我感动的是在课的放松活动中畅谈课的收获时,孩子们的举手,他们的感叹:——这节课太刺激了!这节课很激动人心,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老师明天你还来上我们的课吗?......这些话来自孩子的肺腑之言。

更让我感动的是听课的老师和孩子们,他们都很认真、很用心地听着,虽然听课老师仅有5名,但每位教师都参与听课,他们时而思索,而认真地做着笔记,学生们也让我收获了不少。那次,我带去的是二年级第四单元13课《坐井观天》,那节课孩子们像得了世界冠军一样的高兴。其实,孩子的兴趣不是教出来的,只要你创设各种情境,去激活他们内在的心灵,他们就会创造出最美的你意想不到的乐趣。由此,我感悟到教师责任的另一种含义。

还有那评课的氛围,其实,送课下乡不仅仅是讲一堂课,听一节课,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在评课时,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好的地方他们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

总之,通过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从自身专业成长的角度,交给老师们开启教育成功的钥匙,在教学层面上又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当地教师,同时在业务上能够得到教研员的指导和鼓励,这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件难得的财宝!

我将吸取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经验,一如继往精心谋划将明天的英语教育事业进行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通榆县优秀教师“下乡送课”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郭老师带来的初一的音乐课一堂生动精彩的课,课题是《一二三四歌》这首歌曲反映部队生活的群众歌曲,表现了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战士们坚定、勇敢、自信的坚强性格,歌曲穿插着喊口令的声音,使人联想到火热的军营生活,感受到战士们的自豪情绪。郭老师用圆润的声音来范唱,教唱歌谱,加入歌词。通过这次听课,学到了很多教育和教学的方法这样的送课下乡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作用。课堂上郭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自然大方的教态,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优点是:一、吃透教材。

二、课后的讲座,目标明确化内容具体化注重学习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三、亲切的评价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心得

全文共 111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实践历程,看看我们洒下的汗水,看看我们留下的脚印,看看我们得到的实践成果,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这一路,不管累也好、热也好、难也好、易也好,毕竟,我们挺过来了。

现在再想想当初自己对自己说的那句话“一切的未知都无法预见,只有用辛苦,用努力一尺一寸地去触探,去经历,去感悟。再怎样忧心和揣想都无用,大胆地闯!大胆地干!相信结果不会让我们失望!”的确,我们确实是一直努力的在大胆的闯,大胆的尝试,所以我没有太多的失望,因为我尽力了,我做到了,尽管可能会有很多缺陷。

整个实践历程中,自己付出了很多,也同样得到了很多。尤其宝贵的是:这种收获是我一生的财富!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也很复杂。首先是庆幸,庆幸的是我们这个优秀的社会实践团队,也庆幸我们能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外,还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接触实践,接触社会。同时,欣然之余我心中也感觉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源于我们理论知识的浅薄,实践经验的缺乏,实践经费的欠缺,怕不能给我们这个主题增加亮点;另一方面,这种压力也于自己能力的欠缺,经验不足,大部分要靠这个集体来探索,怕不能很好的完成这次实践活动。

作为团队的一员,我觉得更多的是压力和厚望,看着队员们忙忙碌碌的燃烧自己,想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整个团队越来越好,更是为了能调查出有价值的问题,让武汉市的法律援助工作更好的运转下去,让更多的弱势群体享受公平与正义,所以每一次的分工,每一次联系,每一次出发都显的极为重要。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朝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前行,于是,我,真的是责任与压力并存.我知道,在整个活动成功的背后,在队员们满意的笑容背后,才有作为队长压力释放的时刻;我也相信,等待我的还有很多,只有不惧压力,才能把实践做的更好。

做了那么多的准备:确定主题、商讨策划、查找资料、设计问卷、联系地点、准备问题、实地采访、总结报告。我们大家一起忙碌了很久很久,终于,我们准备好了。想象着马上就要上交一份完整的总结和一份满含心血的实践报告。我心里有太多的感触!毕竟这一段时间凝聚了我们队员太多的汗水和心血,也融入了我们太多的煎熬和期待。

一切的未知都无法预见,只有用辛苦,用努力一尺一寸地去触探,去经历,去感悟。再怎样忧心和揣想都无用,大胆地闯!大胆地干!相信结果不会让我们失望!

昨天,我们开始了;今天,我们正在努力;明天,我们将要踏上另一个征途,征途的前方,不知会有什么在等着我们?

也许,对于法律援助这个制度的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改变;也许,我们的实践并没有起到实质的效果。但是有一点我们很自信:那就是,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锻炼了自己,我们知道了这个制度,我们更知道了将来我们该怎么做!

或者,这才是真正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84 字

+ 加入清单

本人在11月14日至29日参加了修水县国培送教下乡培训班的学习,收获巨大,现在将收获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老师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老师们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11月15日听省特级教师刘小兵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的口才,佩服他的自信,佩服他的敏锐,佩服他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学习就是这样,要让读书学习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11月21日上午听了散元中学周峰老师、修水二中赖春龙老师和省特级教师陈晓明老师三人的同课异构课,周峰老师独辟蹊径采用动画的形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学习兴趣。赖春龙老师按照高校常态课的要求,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学生受益良多。陈晓明老师综合了前两位老师的优点,以独特的视角切入教学,获得了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培训学习虽然就快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网络教育,给了我们一把学习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

四、总结心得,做好教育工作。

1、老老实实做人,塌塌实实做事。事无巨细,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又何谈做大事?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踏实做好每一件事。

2、爱岗敬业,以校为家,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能够到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工作,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对我而言,是件幸运而又幸福的事情,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用成绩来报答关心帮助自己的每一个人。

3、面对孩子,要做到爱心、耐心、细心,赏识鼓励每一个孩子;面对家长,要热情、友善,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

4、谦虚谨慎,多向名家专家向老前辈老教师学习,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学会反思,加强读写及语言表达能力。

5、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为成为一位研究型专家型老师这一职业理想而努力。

6、依法从教,廉洁奉献,努力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孩子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孩子全部的爱走上岗位。新环境、新机遇、新发展,努力做一名领导信任、家长信赖、孩子敬佩的好老师,用自己的努力、勤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老师应在教学工作中充斥豪情和活力,对学生充溢着爱,用富有立异意识和超前意识的立场看待教学实际中所遇到问题,并应常常反思,坚持摸索的习性,使学生的发明才能在耳濡目染中不断进步,继续维持学习的习气,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晋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在今年酷热的夏日中,我们开始了三下乡的“旅程”。刚到衡阳,我们乘坐了一段很长的公车才到达调研地之一衡南县,一下车我们再就马上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吃上了一餐丰盛的午餐。之后,在当地人民的帮助下住所也很快有了着落,大家养精蓄锐,准备“战斗”。

第二天我们去了衡南县的林业局询问情况,第一次去时,主要负责人并没有来所以没有得到相关数据以及询问到问题,回到集合地队长以及队员们都有些小失落。

接下来,我们分成了两组,一组到衡南县的太平村和村民进行交流、发送调查问卷以及询问村中的种植大户,另一组则再次到衡南县林业局向主要负责人杨谷长请教,然后一起在太平村集合。我是分在了第二组,我们和带队的学长到林业局时,杨谷长由于有急事并未到。我们在林业局耐心等待一会之后,杨谷长到了,杨谷长很亲切热心的为我们解答了许多疑惑并提供了很多重要数据,随后我们便在太平村集合,分享了两组的经历,都收获颇深。辛苦了一天,当晚大家围在一起玩着游戏,说说笑笑。所有的队员们都积极地为这次调研活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队员们一起经历辛苦、分享快乐,这就是这次调研活动最大的收获。

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三下乡为的是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为出社会做了一条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不要为了三下乡而三下乡。”

三下乡确实是比较辛苦,但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凡事习惯以过于自我为中心,严重缺少集体感、责任心。虽然在表面看已经成年,但是对于社会生活经历,以及对于生活、人生、社会的看法,都处于一种单纯和初始化的状态,所以三下乡无疑是给我们一次磨练的好机会。

最后,很感谢学校以及老师们对三下乡活动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有机会挑战自己,了解社会。还有感谢衡南县当地林业局的杨股长的热心接待,耐心地为我们答疑解惑,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数据资料,并且还有太平村李书记的热情款待,当我们在外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心得

全文共 1606 字

+ 加入清单

为期两天的教师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四位专家分别就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新课程下如何做一位合格的数学教师做了深刻诠释。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教师的关爱,给我们创设了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现就将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总结:

1、正确认识新时期下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师论习惯于把蜡烛、园丁、工程师等各种无私的光环加在教师的头上,事实上在科技经济都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光环已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思想,限制了教师的创新。作为教师,我们只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是千千万万个职业之一,因此我们要求真务实,使我们的工作切实服务于社会。另外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已由原来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2、加强学习,做学习型教师。

以往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但新时期的教师决不能仅准备一桶水,我们要有长流水,专家的话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阐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面对着一群群渴求知识的学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以及教师职业的神圣。让我对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和上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教师们对教学中的困惑和争论,更让我体会到了进行终身学习必要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升,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适应世纪的挑战,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行业。

3、 正确把握教材,有效构建高效课堂

通过认真地学习,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着新课程、新理念,我们教师就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取新对策实施有效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有效课堂的生成必须以教师对教材深入把握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

有效教学要把评价渗入课堂。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作、探究解决,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本,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或情境?指导学生的学习是要科学化,训练的问题是要目标化,内容的评价要全面真实化。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价。

4.抓住学习契机,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培训时,专家们的讲述,环节严谨,重点突出,过渡自然,使我深受启发,争取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习题,用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懂得数学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使数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更乐意接受。

今后我会学以致用,我会把这次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尽快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培训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做好后续研修,在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全文共 2244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来了,这个暑假我一定要过一个充实,满意的假期。于是,我踏上了漫长的社会实践之路。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久违的实践地点——旭日宝业有限公司。

参加工作真是不容易啊。

一、 面试,第一次面试有着前所未有的心里感受,它不像开学,排好了对就能办好入学手续。记得那天天气很热,当而我们在外面整整2个小时再加上我把找人才进入厂里面试部门,但还有3个同学在工厂外面晒了3个小时后还没搞进去面试,最后又等到第2 天再次排队才获得面试资格。对我面试的是一位年轻的大姐,她第一感觉就是对我头发不满意,烫了,还染了,被她骂死了,她叫我去剃掉,当时心里特别紧张,老老实实的回答是是是……幸好这面试不是很正规的那种,不然我一点准备都没有肯定要拉黑的。

二、 寝室,住惯了大学里的四人间寝室的我们这群大学生们第一次走到厂里的那栋宿舍简直惊呆了,12人一个宿舍,里面除了床位其它什么都没有,床板还破了好多洞,被别人踩的比地板还脏!一层楼只有一间水房和一个厕所,厕所门前走过那气味真叫人想吐,哇噻!看到这样的住宿条件差点晕倒,我同学说赶快在外面去找房子,找不到就回去,不干了。后来冒这大太阳在附近找了很久,要么太贵(600一月),要么太远(走要走40分钟,那还干什么活啊),最后真堕气了,幸好我爸爸找人帮我搞到了总厂里住8人间的,条件好多了,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办,父母永远死我们坚强的后盾啊!

三、 吃饭,在厂里只吃了一口饭,为什么呢,难吃啊,呵呵就像我个朋友说的,猪看了都没胃口,总觉得我们很挑剔,这个受不了那个吃不了!

四、 上班,上班确实……很累,记得第一次第一天上班我和宴兵由于太兴奋6点就起床,吃了东西后去厂里居然一个工人都没有,我们就在那干等,一直等到7点45才上班,我乐呵的说“真是一对入厂积极份子啊!”但工作了几天后靠闹钟才勉强在7点10起床。告诉你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45到中午12点45,下午1点45到傍晚6点15,晚上7点到第二天零晨00:30或1:00,有时要到2:00!提前15分钟打卡,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现在别说是站着,就是你砍我一刀我都能睡着。减肥效果特别好,猪八戒进来干一个月都得变成孙悟空,我拉上就一个小胖子干了35天瘦了21斤。时间与蜗牛赛跑,却没赢过,这二十几天里,我真是度秒如年阿!而我们的做的就是清洗、组装玩具然后装箱,一条流水线。

五、 周末,从工作开始到辞工,厂里只给我们放了一个周末的假,也就是1天。当时真是感动死了,但快乐的时光总是走的那么快,周末很快就过去了,明天7点起来上班!!!

六、 矿工,虽然工厂只放一天的假,但我休息了3个白天,4个晚上,怎么回事呢,矿工呗,做不下去了呀,真的好累好累!

七、 发薪水,第一次发薪水是8月19号,经过漫长的排队等待,终于等到工资袋送到我面前了,当时真激动啊,就顺嘴对那位20岁的文员说了声:“谢谢阿姨!”我边数着薪水边走向自己的岗位,耳边都是问发了多少发了多少,我说1400,1400……工作了10天的薪水,“还不错,很值”我对自己说。毕竟是人生中第一次发的正规薪水啊!可手还没拿热就上交了,呜呜……

八、 辞工,8月20号那天早上我们到了主管办公室签卡了,终于辞工了!很兴奋啊,但高兴之余又有点伤感,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离开旭日了,更不舍的是那些同事们,相处差不多1个月了,还是有点感情的,很不舍得他们,再想想他们还要奋斗很久……哎……

九、 离开,等了4天后终于拿到了8月份的工资了,要离开深圳回老家了,坐上缓缓离去的巴士车上,看着远方的旭日厂,眼睛有点模糊,望着一闪一闪而过的小树,感觉时间真是飞速而过啊,虽然累但还是很快就过去了,呵呵。还是停怀念旭日厂的。

十、 囧,刚到东莞时我们为了省钱晚上10点半悄悄跑到医院病房里住上一宿,把走廊里的床铺全搬到病房中,7个人挤在一间病房中。第二天被护士敲开门狂骂,后来我说我们是病人的家属,那女护士看着我们七八个年轻小伙子无语~。在厂里晚上下班后走到寝室差不多1点多我们没水洗澡居然跟别人一样用消防栓里的水洗,感觉还不错,就是有点犯罪感,洗了几天洗上瘾了,没事就在那洗!上班打卡时由于本人比较斯文,老是被人从里面挤出来,有事时打个卡要让我折腾个半年,打上了心就安稳了,哎~~。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学校里要求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1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虽然在这假期我没有在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我感觉我懂得了太多的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假期实践 增强了我的办事能力交往能力,叫我懂得钱来之不易,叫我懂得人要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回去了要好好学习,为自己的将来和前途着想,可以的话一定要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和学校。钱真的很难挣,回去钱一定要省着花,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小孩子气了,呵呵,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日前,南靖县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到我校,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听张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张老师淡定自若,气定神闲,一步一步把学生注意引到课堂中来,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浪花,她不仅让学生陶醉,更让听课的老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纵观整堂课程教学,始终紧抓住教学重难点,善于创设各种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一大亮点。她那扎实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富有激情的教学仪表,无不让我叹服。赞叹之余是深深的反思: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是这样的乐此不疲?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

一、课前准备充分,吃透教材。张老师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能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把知识很好地融入设计的教学之中。像我这样的新老师,很迫切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教材,在课堂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展开。

二、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强。张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适合学情的教学环节。每位老师都有自已的教学风格,但“教无定法”原则告诉我们应以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环节,会让你很好的驾驭课堂教学。

三、师生互动。传统教学方式注重“讲”忽略了“学”,容易使整堂课死气沉沉。而在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师生互动,名师注重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这种乐学的过程中,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课堂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想一想一名教师在学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就意味着将有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凝聚。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我们也只有将课堂教学当作人生中的生命经历,去享受、去充实,才会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生命经历。

走近名师,学习名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缩短与名师的差距。

我感到在这短短的1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暑期教师特岗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开始自己的教育事业已经有两余年了,在这两年中,我深知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成长,

在进修学校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师德报告,在这次报告中,我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被感动。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才能富有成果。

“为什么做老师?”当这个问题被二十三中全国优秀教师苗老师问起的时候,我也在问自己。做老师,是我从小的理想;做老师,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做老师,也是满足了爸妈的希望。可是,我现在才知道,苗老师的师德,及她为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还是我远远的没有达不到的。为什么做教师?我告诉自己——塑造每个孩子的心灵。因此,我要以苗老师为榜样,进一步提升自己。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听老师的课,使自己不断的学习,走进老教师的课堂,和老教师积极交流心得,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工作业余时间也要多阅读书籍。高尔基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 革拉特珂夫 :“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 所以有关教育学,心理学都是自己要不断学习的。

另外,更要做的是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我想,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孩子,只要用自己真诚的心灵去呵护她,那么。每一个孩子都能进步,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